春娇与志明在线播放:磁炭法提金工艺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5:28:38

磁炭法提金工艺技术

磁炭(Magchar)法是磁性炭炭浆法的简称。此工艺于1946年由N.海德利等首创,并于1947年获得专利(US Pat.,No.2479930)。

此专利转让给美国氰氨公司后,曾于1948年在内华达州格特切尔试验厂进行过1.81~2.72t∕h矿石的连续半工业试验,和在亚利桑那州萨毫里塔试验厂进行过2.27t∕d矿石的连续试验,都获得了成功。但由于当时的金价很低(35美元/盎司),且牵涉专利权的法律问题,而未继续获得发展。近些年,由于该专利权已过期,以及金价的高涨和处理低品位矿石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炭浆法工艺的发展,为了克服活性炭易磨损的缺点,磁炭法作为炭浆法流程的改进而被重新提出来。

磁炭法与炭浆法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前者用磁选机来代替后者的细孔筛,从而可克服使用细孔筛时存在的一些重大缺点。因此几乎所有的炭浆法选厂,在必要时都可轻而易举地改为磁炭法选厂。

制备磁炭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磁性颗粒粘在活性炭颗粒的表面粘结在一起;二是将炭粒与磁性颗粒混合制成活性炭。使用第一种方法需用粘结剂。当选用硅酸钠作粘结剂时,制备的活性炭干燥后,粘结剂不会溶于氰化矿浆中,且具有很高的耐热耐碱性能。

使用磁炭法吸附回收金,首先必须除去矿石中的磁性物质,以免磁性物质混入载金磁炭中造成贫化。

格特切尔试验厂使用第一种方法制备的磁炭,其组分大致为(%):水果核活性炭58.8,磁铁矿(-0.043mm,325目)35.3,硅酸钠5.9。其中的活性炭粒度为:+0.83mm12.1%,    -0.83mm(20目)~+0.4mm(35目)85.5%,-0.4mm(35目)2.4%。而萨毫里塔试验厂是用匹兹堡焦化公司生产的0.83~0.246mm(20~60目)GW型活性焦炭,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制备成磁炭。制成的磁炭干燥后,通常需经过活他处理(但不是十分必要的)。制备磁炭时,由于炭粒与磁性颗粒分布不均匀而产出的弱磁性炭,可先使用干式磁选法除去。

这两个厂生产的磁炭产品均未进行活化处理。

磁炭法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示如图1。来自磨矿和分级机的矿浆经24目筛,筛上产品返回,筛下产品顺流进入第1~第4浸出吸附槽进行4段氰化。磁炭由第4槽供入经4段逆流吸附。矿浆由空气提升器连续供入槽上0.83mm筛(20目)分离后,矿浆进入下一槽,磁炭逆流进入前一槽。经浸出吸附后的矿浆通过磁选机的5个磁极顺序排矿,产出磁精矿。非磁性尾矿经0.701mm(24目)筛处理,筛上产品送冶炼厂,筛下尾矿迭尾矿坝。饱和的载金磁炭经摇床除去碎屑送解吸工段解吸并活化。

图1  磁炭法工艺流程及设备示意图

萨毫里塔试验厂1948年进行的磁炭法半工业试验条件为:矿石粒度-0.074mm(200目)86%~91%,矿浆浓度30%,炭的吸附时间16h,不同矿石的试验结果如下表。

表  磁炭法半工业试验结果(g∕t)

产品

试样1

试样2

给矿

0.686

78.857

5.143

10.286

磁炭精矿

161.829

3390.875

1473.6

994.286

尾矿液

0.024

1.474

0.127

0.446

尾矿渣

0.345

61.714

0.514

3.429

   尽管磁炭法吸附金的试验获得成功,但它在工业应用上却遇到了麻烦。其一,使用硅酸钠作粘结剂,它能堵塞炭的孔穴,降低炭的吸附性能;其二,磁性颗粒粘结在炭粒表面,一经磨去,炭就失去磁性而使磁选回收率降低。因而尚未用于工业生产。

    鉴于上述情况,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通过化学热处理进行椰壳炭、杏核炭、山楂核炭的磁化研究,制得了内外均一的三种磁性活性炭(MAC)。此炭经电子显微镜扫描,炭的内部孔穴中均弥散地分布着粒度1~2μm的磁性体。这种炭在应用过程中既使被磨损或磨碎,它的碎片仍具有磁性。经吸附、解吸和再生试验,其性能与同种活性炭相当,且经多次循环使用仍保持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