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鲜餐厅:邓小平之女邓林办影展 怀念父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48:00
目录:
1、邓小平珍贵图片集(共230图)
2、邓小平长女回故乡 携川渝画家绘春天(图)
3、邓小平之女邓林办画展 怀念父亲(图)
4、邓小平之女邓林:改革开放不能变须坚持走下去
5、深圳媒体发号外纪念邓小平逝世15周年(组图)
6、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年:改革从举重若轻到举轻若重
1、邓小平珍贵图片集(共230图) http://pic.people.com.cn/GB/42589/4118897.html
1997年2月19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

戎马生涯(25图)

50-70年代(34图)

80-85年(31图)

87-92年(36图)

友好往来(27图)

生活家庭(44图)

伟人风采(20图)

伟人逝世(13图)
责任编辑:徐星瀚
2、邓小平长女回故乡 携川渝画家绘春天
2012年02月19日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2-02/19/content_24733350.htm
邓林开笔画松。
2月18日,在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小平同志逝世15周年之际,由广安市委、市政府、省文联联合主办的“返璞归真——邓林七十岁回家乡画展”在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开展。
“爸爸,我们全家都想念您!”昨日上午9点,邓小平长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邓林专程回到广安老家,轻轻走到小平铜像面前深情倾诉,并向小平铜像三鞠躬。
17日晚,邓林还挥毫泼墨,同郭汝愚、周明安、周顺恺等6名川渝书画名家,历时1个小时,联袂创作了一幅长2.4米、宽1.2米的国画——《春到广安》,并将其赠送给广安邓小平故里管理局。
邓林返乡用四川话打招呼
“回家了,回家了……大家好哈!”17日晚8点,邓林走进广安某酒店的艺术交流会议室,用四川话同来自川渝两地的书画大师打招呼。
邓林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来自川渝的同行也个个身怀绝技。画家在一起聊天,当然要说画。“我们都是同行,就共同画一幅画送给家乡吧,同时这也是一种交流。”邓林提议,“画家送礼,最好的礼品就是自己的画。”大伙都表示赞同。
广安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钱奇随即铺好宣纸、备好砚墨。宣纸长2.4米、宽1.2米。
开笔画松白猫黑猫入画来
邓林和川渝画家商量了一会儿,即走上前去。“我来当书童!”中国现代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市花鸟画会会长陈承基笑呵呵地主动为邓林“打下手”。
挽起袖子,不尽思绪奔来眼底……邓林运笔成风,不一会儿,几簇劲松跃然纸上。
“该我上了!”国家一级美术师、成都市花鸟画会副会长郭汝愚提笔上前。片刻,劲松下方就出现了红艳艳的富贵牡丹。
接着,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周明安、成都市山水画协会会长罗其鑫、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梁时民、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周顺恺、成都市花鸟画会会长陈承基等川渝画家,你方画罢我登场。白猫黑猫、青青翠竹、俊秀山石、茂盛芭蕉……在画纸上次第呈现、各就各位。
春到广安画作名字寓意广
晚上9点多,邓林同川渝6位画师联合打造的画作一气呵成。
“春天在画里活了起来,春色在画里变得触手可及。”“画中白猫黑猫,寓意深远!”在一旁观摩的广安领导和本土画家赞不绝口。
“这幅画取什么名字?”画家们的目光转向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黄启国想了一阵,提起毛笔,在画的左上角写下了“春到广安”。
“今年春天,我们在小平家乡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小平的女儿和巴蜀画家联袂画的又是春天景色……《春到广安》这个名字名副其实!”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钱奇喜出望外,迅即吩咐工作人员将画作珍藏。
文/图华西都市报记者汪仁洪
3、邓小平之女邓林办影展 怀念父亲
http://news.cn.yahoo.com/newspic/news/1655/
10月22日,邓林在杭州举行的摄影展《女儿心中的父亲》开幕式上致辞,深情讲述对父亲的感情。

此次邓林摄影展:《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展出了93幅邓小平的生活照。

4、邓小平之女邓林:改革开放不能变须坚持走下去
2012年02月19日05:17重庆日报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20219/872347.html?f=E364_3_1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今天是邓小平同志逝世15周年的日子。
昨日,本报记者在《返璞归真》画展上,与70岁的邓林面对面,一起重温小平同志曾经的话语,寻找女儿内心
深处的父亲……
人群中,邓林很容易被认出来。因为,她极像她的父亲。
“小伙子,相机闪光灯不能对着人,要不照片拍出来,人脸是平的。”
“你们是重庆来的,父亲在重庆工作的时间可不短哦,来,你坐下说嘛!”
看到记者,她一边客气地打招呼,一边还和本报摄影记者交流摄影技巧。
不拘小节,大大咧咧,这是邓林对自己性格的评价;而态度平和、说话坦诚,则是我们对她的印象。
说起南巡,回忆父亲,邓林对细节记忆清晰。这让现场很多人真切体会到——父亲一直活在她心中,亦如小平同
志一直活在我们心里。
父亲的南巡——
“是对他的改革开放思想进行的一次总结”
“父亲在列车上最喜欢看农民的房子,看到大家盖起两层小楼,他就高兴……”
1992年,邓小平从北京出发,开始南巡。
那时,邓林陪伴在父亲身边,见证并聆听了对中国改革开放影响深远的南巡讲话。
如今,南巡讲话已过去20年。此时,再忆南巡,对当今中国有何意义?
“实践证明,南巡讲话对中国改革开放影响极其深刻。”邓林说,“其实,那也是父亲对他的改革开放思想进行
的一次总结。”
南巡结束后,邓林举办了名为《远古的回音》画展。
今天,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面对这些变化,邓林直言:“中国社会在经历转型,但无论怎么变,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不能变,必须走下去。”
父亲的教诲——
“没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小出息”
“有进步了!”
邓林说,这是父亲对子女的最高评价。“他不会把孩子捧上天,也不会很厉害地批评。”
其实,邓小平对孩子的要求很简单——
“他不会要求孩子一定要怎样,但必须要自食其力,学一门学问,必须有良好品质。”
邓林回忆,父亲教育子女,最强调的是:自律。
“他曾对我们说,做人一定要自律。”邓林回忆,“父亲会极其严肃地把我们召集到一起,讨论类似问题,那时他
会非常严肃,少有的严肃!”
邓林说,家庭的经历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人活在世界上,钱可以减少,职位可以降低,但是人有了知识、品质
和精神,谁也拿不走,永远不会被打倒。
在邓家,邓小平对孩子们还有一个要求——“即使没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小出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父亲的女儿——
“我愿用双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作画50余年,邓林将自己全部精力放在了绘画上,希望能“为大家创作更多精神食粮”。
在美术界,邓林画作以独有的气度著称,而这也是父亲和家庭影响的结果。
她说,父母一生曲折,“但他们的气质和品质一直影响着我们。”比如说对人生的看法,“我们可能会比别人家的
孩子更深刻,这会使我的画非常有气度,因为你生活在邓小平的家庭里,遭受过特别的苦难,这些影响是对气质和
品质的影响,反过来又会作用于自己的业务。”
邓林坦言:“我愿意用自己的手,打造属于我的天地,我会努力这样做,能做到多少做到多少。”
“邓家孩子如果有所成绩,也是借助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带来的这些气质和品质。”邓林如是说。
【相关画报】

邓小平罕见全家福

邓小平晚年罕见生活照

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

邓小平之女邓林办影展
【邓小平妻女】
小平长女邓林:“深圳人对父亲的深情让人感动”
邓小平夫人卓琳入选央视感动中国人物
邓小平夫人卓琳照片回顾
(责任编辑:孟祥武)
5、深圳媒体发号外纪念邓小平逝世15周年(组图)
2012年02月19日 11:06:40 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2/19/c_122722311.htm


1984年1月24日-26日,邓小平视察深圳。图为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20年,在法国留学时的邓小平。

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组成由邓小平(左二)任书记的五人总前委,统一领导和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举行淮海战役。

1978年秋,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访问日本。图为邓小平乘坐新干线。

1979年初,邓小平出访美国。图为1979年2月2日,邓小平在休斯敦附近的西蒙顿小镇观看牛仔竞技表演时戴上宽边牛仔帽。

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视察深圳并发表重要讲话。图为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在国贸大厦。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登上罗湖商业区国际商业大厦的天台,眺望正在建设中的城市。

1997年2月20日,《深圳特区报》出版号外沉痛哀悼邓小平同志逝世。
编者按
今天,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15周年纪念日。在我们重温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际,这个日子更增添了深圳人民对这位伟人的缅怀之情。这座城市,因他而崛起。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壮大,是与他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30多年来深圳的发展,证明他的论断是英明的,是正确的。在未来的奋斗和实践中,深圳将不断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对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作出无愧无悔的证明。
深情忆小平
1979年4月,在中央召开的专门讨论经济建设的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以及属于重要侨乡的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小平同志的意见,责成广东、福建两省进一步组织论证,提出实施方案,并要我同他们具体研究,把此事抓紧抓好。
——谷牧:《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抓对外开放》
到达驻地,大家和小平同志道别后就走了。我想会不会还有什么事,就留在门口没有走。果然刚过一会儿,小平同志就走出来,说要出去看看。我考虑他毕竟是88岁高龄了,旅途又这么劳累,就劝他说:您还是先休息一下吧。他说:“我坐不住呀!”听了这句话,我顿时心头一热。这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倡导者和决策者,对特区的探索实践,对广东的建设发展,心里是多么惦念啊!
——谢非:《广东人民永远怀念小平同志》
邓小平同志边观光市容,边同省市负责同志交谈。他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邓小平同志一开始就将多年来一直困扰、束缚人们思想的姓“资”姓“社”问题点穿说透,令省市负责同志振奋不已。
——厉有为:《世纪伟业 历史丰碑》
对这个问题,小平同志反复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李灏:《终身难忘的教诲——忆1992年陪同邓小平视察深圳》
本栏文字摘自中央文献出版社的《回忆邓小平》
6、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年:改革从举重若轻到举轻若重
2012年02月20日 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2/20/c_111542339.htm

改革从“举重若轻”到“举轻若重” ——写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年之际
对于邓小平,周恩来总理当年有一个很有味道的评价:“举重若轻”。伟人就是伟人,目光如炬,一语中的。
确实,作为随后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举重若轻的领导风范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他在20年前的南方谈话,信步闲谈间指点出了中国改革的大方向,绘就了中国改革的大蓝图。南方谈话提出的一系列改革理念都已成为今日中国改革的实践。
但是,伴随中国改革巨大成功的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数十年来中国改革进程中一系列的代价、苦果、病症,让人不能不对今天的现实产生困惑,毕竟很多问题都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滋长的。
笔者认为,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的改革理念,如:市场不过是一种手段,资本主义能用,社会主义也能用;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何乐而不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不要把事情搞复杂了,等等。这些改革理念确立的改革大方向一点错也没有,过去没有错,现在也没有错。邓小平设计的改革大方向不容否定。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策略与突破口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策略与突破口,也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强调的要点之一。说实话,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观点是很少有人敢公开宣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制的背景下,其客观结果确实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其政策主张绝对不敢如此地公开透明。西方社会最常用的借口是说由于市场竞争才导致了财富集中,而政策出发点则始终着眼于所谓“平等”,从来不是偏心的。可是在20多年前的中国社会,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在搞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它被提出来之后,不仅没有招致大家的质疑反而一片拥戴之声。
为什么?两个缘由:其一在中国社会深厚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先富带后富是一件当然的事情。一个家庭由于财力物力有限,把全家仅有的可怜的一点资源和条件先集中到诸多兄弟姐妹中的一个人身上,让他富裕起来、发达了,就把大家都拉扯起来了,大家就都有盼头了。既然在家庭里可以这样,扩展到国家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中国社会“国家”这个词的构成就意味着“国”是以“家”为基础的,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其二,源于中国政府的高度自信和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高度信任。中国社会的体制决定了政府的权力如此集中强大,政府号召要求先富起来的人帮助后富的人岂不是小事一桩?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到时候怎么可能不帮助人民富裕?
可事情的演变却不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发展。一部分人是富起来了,而且还富得不一般,我们不用罗列什么数据,仅就中国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和一些中国游客在海外的疯狂豪举,这些细节就可透露出富裕的规模、成色和档次。但共富却好像遥遥无期。现在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一听到有人说“共同富裕”,就扣平均主义的帽子,就吓唬说大家不要走回头路,甚至还找理论根据——所谓有差距才有效率,如果搞平均大家就都不干了,社会还怎么发展?又所谓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你中国社会还要不要搞法治了?
为什么一些人先富了不愿意带后富呢?因为中国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也在改变。经过数十年的改革,中国人已是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的“公民”, 中国人之间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联系中国人之间的纽带不再是家族情感与宗法,而变成利益与规则。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我这个先富起来的公民凭什么要对其他“不思进取”的公民负有责任?这一变化也“卓有成效”地挖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情理合法性基础。
那么,为什么又有一些地方政府的少数官员在推进共富方面缺少大作为呢?一方面市场化的改革让一些官员不再像自己想象中的计划经济背景下那样有力量,市场的掣肘、法治的约束,政府非有大智慧、大担当很难有大手笔;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官员的财产状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不是僵化地要求在政府工作的人都要是穷光蛋(事实上也不可能成为穷光蛋),但至少应该与该社会最大多数群体的财产状况相匹配。否则当他们自己首先成为先富起来的人的时候,他们还有动力去共富吗?
邓小平当年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教会了更多的中国人去追求富裕,今日中国人人都知道要富裕的时候,有些人还依然把“权宜之计”当做“不变之策”;恰恰忘记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平同志还一再明确提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先富则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当把手段当成目的时候,必然偏离改革的方向。
弄懂马克思主义的真道理,赞成马克思的人才会真正多起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充满乐观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哪有这回事!”毋庸讳言,南方谈话后20年,中国社会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可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不是像邓小平所预言的那样多了起来呢?
马克思主义固然是科学,但要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一个前提,就是先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反对夸夸其谈的马克思主义,但他心中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不愿意炫耀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但他一直在践行着自己认准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今天绝大多数的人,甚至包括相当多的共产党成员,是否如邓小平那样清醒,能否有邓小平那样坚定?尚需审慎观察。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劳动与资本的地位越来越变异,劳动参与分配的比重越来越低,资本获取利润的能量越来越大。我们并不是僵化到对资本全盘否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资本一定的空间、发挥资本的积极功能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因此就美化资本,否定劳动。但有人说,凭什么劳动者就不能获得资本的收益,这样的说法很有迷惑性。当然,让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社会的进步,也让很多的普通民众很兴奋。但事实是怎样的呢?目前中国有资格有财产性收入的人不到20%(笔者以为,对于那些把可怜的养老金存到银行获得一些跑不过CPI利息的群体,是算不得有财产性收入的人。)如果使用国家统计局数据的测算则更为保守,就全国范围内看目前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不到5%。数字可能是抽象的,我们讲点具体的、活生生的现象。中国股民能算是希望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了,十年下来有多少股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的增值,谁炒股谁知道。
不是本人对资本有成见,而是资本的本性就是向少数人集中。如果人人都有了资本,资本还会存在吗?3亿美国国民有财产性收入是由于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全世界70亿的人在养活他们;由于初级阶段的改革红利,中国10亿人也可能暂时养活得了3亿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但问题是当我们普通老百姓想动这个念头的时候,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到底能属于哪一类人。
笔者以为,这样的说法不仅迷惑了普通民众,也蛊惑了中国的企业家。在资产运作、资本经营的幌子下炒股炒房炒资源,大家再不愿意做实业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出现萎缩的可怕征兆。一个有着巨大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国度,没有足够的实体经济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是不用我们去渲染的。
理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理论导致的现实是冷冰冰的。邓小平当年讲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现在看,这一工作并没有完结,恐怕要贯穿中国改革全过程。
如果说改革设计是“举重若轻”的话,改革实践必须是“举轻若重”。
从改革设计到改革实践,这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改革实践不能是对改革设计的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照葫芦画瓢是实现不了改革蓝图的。施工不到位而怪蓝图不详尽,是推卸责任的行为,不是真正改革实践者应有的态度。
改革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改革的实践者却包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把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事情,像反对腐败、共同富裕、民主法治等等不折不扣做起来,实实在在兑现了;那么,改革的实践必定凝聚改革的共识,改革的共识必定形成改革的动力,必定会推进中国社会大步向前。(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