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曰青空印刻流年:话题:中企海外并购如何步伐更稳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41:35



2011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数额创历史新高。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07宗,同比增长10%,交易总金额达到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报告还称,相较于2010年的12宗,2011年中国企业共披露了16宗交易金额大于10亿美元的“大象级”海外并购交易,其中包含了14宗资源和能源领域交易。
在全球并购市场低迷的背景下,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热潮。欧债危机和欧洲经济的低迷更加调动了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积极性。刚刚跨入2012年1月,中国企业“大象级”海外并购的新闻接踵而至。如此天时地利,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入3.0时代
2012年伊始,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并购东欧最大的波兰工程机械企业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山东重工3.74亿欧元获得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国家电网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电力21.35%股份……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俨然已进入3.0时代。
海外并购1.0年代:懵懂起步
2001年11月中国入世后,以石化、冶金等资源类型的大型国企为代表低调尝试。
海外并购2.0年代:谨慎试水
2004年12月联想收购IBM标志着央企出击的同时,走在前端的民企也谨慎试水。
海外并购3.0年代:跃跃欲试
百花齐放的时代,既有央企继续开拓海外油气、矿石等资源类市场,也有民企借机进军全球市场。吉利吃下沃尔沃,被看作是“蛇吞象”式的典型。[详细]
“大象级”收购激增
三一“龙吞象”:1月30日晚间,三一重工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三一德国有限公司将联合中信基金,共计出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工程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公司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三一德国的出资额为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详细]
中国工程机械业全球“扫货”:继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后,同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龙头的柳工2月1日公告称,以人民币3.35亿元和偿还调减负债的方式,最终敲定对波兰HSW工程机械业务单元项目的收购。此外,还有消息称,与三一重工同为中国工程机械巨头的徐工集团正在与业内排名第二的某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传闻称收购事宜正在议定中。除上述海外并购项目外,工程机械仍有其它知名企业也同样在打着投资海外的主意。[详细]
国家电网海外并购:葡萄牙政府2月2日正式宣布,国家电网和阿曼石油公司中标国家能源网公司的股权私有化项目,其中国家电网获得25%的股权,阿曼石油公司获得15%股权。国家能源网公司是葡萄牙唯一的国家级能源传输公司,负责电力和天然气输送业务,自2012年起拥有该国输电网45年特许经营权和天然气高压输送网络34年特许经营权。[详细]
是陷阱,还是馅饼?
从90年代开始,海外并购就已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虽然不乏成功案例,却也着实败多胜少。失败意味着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提示,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指导企业应对海外反垄断审查和诉讼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允许一些失败的存在。在绝大多数的分析人士看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并购、整合资源,开展研发、生产和营销活动,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对于正处在发展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详细]
“走出去”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还需考虑到外部环境差异、文化碰撞与价值观融合过程等多重因素。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购了国外公司紧接着就会面临新问题。业务的整合不容易,文化的整合就更难。如何让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民众和社会中更受欢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中企跨国“弱势并购”正在扭转

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事记
话中音
————————————————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并购、整合资源,开展研发、生产和营销活动,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商务部部长 陈德铭
“无论是单个并购的规模,还是总体数额都在增加。金融危机是外因;国内企业的壮大是内因。”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康荣平

如今,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云未散,欧洲大量企业面临种种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的局面,这不仅调动了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积极性,更为中国企业迅速提升综合实力、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出击的同时,如何避免陷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常遭遇到的“并购陷阱”——预期中美好的“馅饼”变成沉重的负担,是中国企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