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hygladys:看方舟子“打假”韩寒:“逻辑正确”与“逻辑出发点正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7:24:54
2012-02-08

每次上网,常常在游览网络资讯时,一不小心就沦落成了一名不知真相的“围观群众”。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网络上韩寒与方舟子的骂战,比起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还要热闹好看,害俺无缘无故地,就跟着众网友们屁颠屁颠地一起围观了一把。

 

韩寒多年来一直被盛赞为80后代表人物,最具代表性的公众知识分子,高一不到17岁时,便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之后从成名作《三重门》开始,韩寒的每一本书都成为畅销书,受到粉丝们的热捧,而韩寒的博客,据说是全世界点击率NO.1的博客,博客上嬉笑怒骂的文字,的确也“通杀”了不少形形色色的“韩粉”们。

 

但以“打假”出名的“斗士”方舟子同志,却突然跳了出来,指责韩寒多年来的文字并非自己所写,猜测有人帮忙“代笔”---而“代笔者”最大的可能性,是韩寒的父亲。方舟子如此说法的一条主要理由是:一个17岁的少年,不可能写出如《三重门》之类这么老练的小说,作为科普名人、打假斗士的方舟子,看得出是位极其认真仔细的人,他在博客和微博上一一细列出韩寒文章中各行各段的可疑之处,并又找出韩寒过去发表的一些文章,指出这儿“是文革时代的语言”,那儿是“中年猥琐男的恶趣味”,认定韩寒的文章不可能出自一个少年,只有经过文革的中年男人才能写得出。而站在方舟子一边反对韩寒的网友们,也效法“方舟子精神”,详细解剖韩寒的文章甚至家信,指出这儿可疑,那儿估计是代笔,等等。总之,在方舟子的带领下,大家在将韩寒文章拆卸得七零八落的过程中,圈圈点点出来的“疑点”居然还蛮多蛮迷人的,看得许多人不仅迷惑,甚至相信起来。

 

当然,俺是支持方舟子打假的,因为现在中国的假货太多了。多到人人自危,样样可疑,中国最需要的就是方舟子这样拥有科学钻研精神的较真好汉。况且我也不是“韩粉”,因为从来没有培养过自己做“粉丝”的习惯,因此,就跟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一样,俺也将看热闹的心情兴高采烈揣在怀里,满脸天真烂漫地围观这场“韩方之战”。

 

但是“围观”了一阵子下来,却感觉它越来越像一场无中生有的闹剧,十分不好玩。并且在看过方舟子回应媒体采访的视频后,心中更是大失所望。因为方舟子是位拥有科学精神的打假斗士,而科学讲究的是“逻辑”,“逻辑”所追求的是“合理”。但这次,方舟子这位以打假出名的科普名人,跟他以往有根有据有真相的打假不同,这次方舟子对韩寒的打假,毫无真凭实据,纯靠主观臆测,其立足点都建立在方舟子自我假设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方舟子先预设了一个“韩寒父亲为韩寒代笔”的逻辑出发点A,然后为了支持自己事先预设的这个逻辑出发点A,而不断寻找韩寒文章中的“可疑点”,来进行自以为合理的逻辑推理,以此顺利地走到方舟子自己事先预设的逻辑结束点Z,完成一个自圆其说的“圆”。

 

这种毫无事实根据、纯靠假设的逻辑出发点,是十分可疑、也十分靠不住的。因为如果现在韩粉们要反驳方舟子,也可以采取与方舟子同样的方法,先主观臆测一个逻辑出发点A,然后同样不断寻找韩寒文章中种种“可圈可点”,来进行逻辑推算,顺利到达预设的逻辑结束点Z之后,也照样可以自圆其说地证明:韩寒文章绝对是韩寒本人所写,而绝非韩父代笔。

 

现代人总是相信逻辑,对逻辑的合理性推理崇尚有加,正因为如此,却往往只重视逻辑推理的合理,而忽视了其背后最为重要的“逻辑出发点”。日本的数学学者藤原正彦,在其著作《国家的品格》一书中,曾写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任何逻辑都离不开出发点,逻辑出发点远比逻辑本身更为重要,因为如果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逻辑出发点,那么,逻辑推理越合理,其错误性就会越离谱。

 

当方舟子在质疑韩寒代笔,并不断为自己的“逻辑正确”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又该如何证明他自己的“逻辑出发点”是正确的呢?如果方舟子无法证明自己的“逻辑出发点”正确,那么他对于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