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散了评价:汉朝人眼中的西王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8:26:04

汉朝人眼中的西王母=========================================================

    西王母指的是邦国,还是怪神,居住何方?从西汉开始,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似乎是远古历史留给后人的一个谜。到当代,仍然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笔者在无所适从之际,就以去古未远的汉朝人留下的真实文献为依据,对西王母石室的地望,略述管见。

  汉武帝的叔叔刘安(公元前180一前123年)在他编纂的《淮南子.地形训》中首先指出:

  西王母在流沙之濒。

  但在同书《览幂》中又说: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圣母,姮娥(嫦娥)窃以奔月。

  从此,在我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美丽故事。

  与刘安差不多同时的大作家司马相如(前179一前177年)的想象中,西王母是一个年高的老太婆,他在汉赋《大人赋》中写道:

  低徊阴山翔以纡曲兮,

  吾乃今日睹西王母

  皓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

  亦幸有三足鸟为之使,

  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

  虽济万世而不足以喜。

  他指出一个住在山洞中的皓然白首老太婆,如果身体不健康,只依靠三足鸟为她供给饮食,虽存活千年万世,又有什么值得庆幸的!

  而稍后于刘安、司马相如的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一或前135一?)不理这些争论,秉笔直书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历史事实。《史记.赵世家第十三》中写道:

  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主母。乐而忘返。

  拿当代话说,就是造父很得周穆王的宠爱。造父挑选了千里马加以调教,又得了守桃林的良马盗骊、骅骝、绿耳等,献给穆王。穆王叫造父赶车,往西方巡视,会见了西王母,快乐得忘记回国。

  从这段记载中,可知周穆王会见的是当时周王朝西部的一个女邦主,不是神仙,也不是皓然白首的老太婆。如果是老太婆。他绝不会“乐而忘返”。

  但西王母在周王朝西部的什么地方?仍然是人们猜测的一个问题。直到另一个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写出《汉书》后,才有了明确的回答。《汉书.地理志》写道:

  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

  北侧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

  班固是从临羌开始,自东向西叙述的,即临羌——塞外——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记载详细,方位明确。

  与班固差不多同时的唯物论者王充(27一约97年)在他写的《论衡.恢国第五十八》中,由于汉王朝取得西王母石室之地,设置了西海郡而大唱颂歌:

  至汉,四夷朝贡,孝平(汉平帝公元1—5年),以后至四年,金城塞外羌豪良愿等献其鱼盐之地,愿内属汉,遂得西王母石室,因为西海郡。周时戎狄(指犬戎)攻王,献其宝地,西王母国在绝极之外,而汉属之。德孰大,壤孰广?

  王允正式指出了西王母是个“国”,汉王朝在这里设置了西海郡。并且夸跃说,比起周王朝来,谁的德威大,谁的疆土广?不言自明。

  王充和司马相如一样,也不相信西王母是长生不死的人。他认为巫书《山海经》既然是夏禹和一个叫益的人合写的,但上面所说的西王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妇女,并没有说她身上长有毛羽,是一个长生不老的人。(详见《论衡.无形第七》)

  通过以上的文献记载,可知远古的西王母是一个部族,居住在临羌与仙海之间的地区,为了御寒和防止山洪、沙尘暴的侵袭,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栖身于石室之中。那么石室在今天的什么地方?首先须弄清楚《汉书.地理志》中的临羌新县治所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我省文物部门的李智信等先生,经过实地调查,写出的《青海古城考辨》一书中,明确地告诉我们:临羌新治所就在今天湟中县多巴镇一个叫“破塌城”之处。请看他们的介绍:

  破塌城位于湟中县多巴镇村北,城南据湟水约l公里,东据西纳河约800米,西北依猪头山,城现在仅存西北角及西南角部分残墙。残高2—10米,基宽11米,夯土层厚6—8厘米,用沙石泥土混合筑成。城内文化堆积层厚20—30厘米。

  西北部文化层较厚,向东南方向逐渐变薄。地面及断崖上散布有,尖量汉代绳纹陶罐、瓮残片及板瓦、筒瓦、兽骨等遗物。湟中县博物馆曾征集到该城内的汉代“五铢钱”、九枝铜灯、铜镜等文物。当地群众反映,此城原有东、南、西三个豁口。根据反映情况实测,城约呈正方形。

  调查中还发现“破塌城”周围还有大量的汉墓。而临羌县归汉王朝金城都所管,金城郡置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81年),所属的临羌新县可能也建于这一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汉书》作者班固(公元32—92年)在世时期。当代人写当代事,自然是真实可信的。

  明确了临羌新县的治所,我们就有了坐标,接下来是“塞外”的“塞”,即边关。从多巴镇向西走首先到了湟源县的西石峡东口,所幸峡口两边山上,古代边墙的遗迹还历历在目。出了西石峡,就是今天的湟源县了,它位于仙海(青海湖)之东,所谓西王母石室,只能在这一带去寻找。

  日月山里有洞穴

  湟源县委宣传部带着“西王母石室在县内何处?”这个问题,组织热爱家乡山山水水的老同志,在县境内开始了寻找工作,经过多日实地考察,终于在日月山宗家沟内找到许多洞穴。且看他们的调查介绍:

  宗家沟“石窟多达一百多个,著名的有玉岩洞、仙人洞、神仙洞、王母洞、天洞、桃儿洞、菩萨洞、二郎洞——这一百多个古窟有的崎曲宛转,深不可测;有的高大宽敞、宛如殿堂;——使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不少洞壁烟薰火燎,黑漆一团,似乎都有人体磨损的痕迹。

  又:宗家沟面向东南的“野牛山,藏语称‘索格日山’,意为‘西王母圣山’,当地群众说‘索格日’就是‘大家的阿妈’的意思。其山高4898米,山顶有石柱,终年积雪,覆盖山头。远远望去,山巅皆白。东接青阳山,西连青海湖南山,方圆几百公里,系昆仑山北系祁连山的日月山至拉脊山的小积石山之首。”

  早在1883年,文物工作者就在湟源县大华乡中庄村发现卡约时代的墓地,从中发掘出两件青铜鸠首杖,推测是远古部族酋长的“玉杖”。说明早在3500年前,西王母是环青海湖游牧的氏羌族中的一位女酋长。

  基于以上的实地调查和山岭名称释义、以及出土文物,多数学者认为湟源县宗家沟的那些洞穴,就是《汉书.地理志》记载的临羌西的西王母石室。

  试答几个疑问

  一、《山海经》中一再提到西王母经常居住在在昆仑山,日月山是昆仑山吗?

  答:(1)明代《西宁卫志.山川》中记载“昆仑山在卫治西北故临羌县境”。清代《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中记载:“昆仑山,在县治(指西宁县)西北故临羌县地”。(2)当代河北大学常征教授认为:《山海经》中的钟山,即日月山,也就是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详见《山海经管窥》一书)。(3)日本学者田武彦提出:从长安到西王母国大约2500里,实际里程1925里,到西宁1800里,向西行125里,恰巧是昆仑之丘的西王母石洞。

  二、班固《汉书?西域传上》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安息长老传闻条支西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就是说,在汉王朝的使者所到的中亚地区,也有西王母在他们西边的传说,这是怎么回事?

  答:古代我国西部的羌戎族是“行国”,即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牧草缺乏或遇到部族冲突时,往往向远方迁徙,并把他们部族的名称也带到新的住地。如远古的羌族不仅从青海迁往今天的云贵川地区,也有沿丝绸之路迁往中亚的。在他们所到之处,自然留下了“西王母在西边”的传说。

  三、我省有的学者经过实地调查,发现青海湖北的夏日格山及相连的马老得山、柴太力山中也布满了洞穴,这又作何解释?

  答:远古时西王母是西部大国,疆域辽阔,所以注解《山海经》的晋代文学家郭璞(276—324年)早就回答过这个问题:“西王母虽以昆仑之官,亦自有离宫别窟,游息之处不专住一山也。”

  四、西王母既然是远古“西戎国名”(《辞源》释义),怎么汉朝以前的人们把她当成一位长生不老的怪神或女神仙?

      答:可否这样理解:那时人们还不十分清楚人类早期还没有婚姻制度,所以“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因此,也就没有姓名留下来。如帮助黄帝战胜蚩尤的是西王母,给舜献白玉琯的是西王母,治水的大禹去学习的地方叫“西王国”,而周穆王巡狩西部,会见的又是西王母。从黄帝到周穆王,时间长达几千年,反复出现着一个名字——西王母,人们自然就认为这是一个长生不老的怪神或女神仙。加以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千方百计的寻求长生不死之术,一些方士们就推波助澜,把西王母演义为王母娘娘,这样全国范围内就修建了不少西王母祠。

  道教兴起之后,出家修行的道士视日月山宗家沟石窟为理想的修行之处,至今“神仙洞”中仍有道士居住,还塑上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以接受信众香火。

  藏传佛教兴起之后,信佛僧众又在宗家沟修建了寺院,经过战乱火灾,寺院早巳消失,但遗迹尚在。而有些洞穴,又曾为喇嘛静修之处,所以又留下了“喇嘛洞”一类的名称。至今仍可捡到以写有六字箴言的桦树皮作为内脏的小泥佛。(作者:董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