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娄艺潇天涯:赤峰名胜古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39:27
    我国唯一的辽王朝皇都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辽上京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规模较大的京城,作为大辽皇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200多年之久的辽上京,静静地躺在内蒙古巴林草原上。辽上京建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的第三年(公元918年),太宗时又有扩建,辽上京分南北二城,两城连接成“日”字形,皇城为契丹贵族的居所,有四门,门外设有护城河、瓮城,城内楼阁对峙、店铺酒楼林立,市井经济繁荣。公元1120年被金兵攻占。现存楼址43座,城墙三段。
          1961年3月4日,辽上京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曾在这里出土了大批辽代珍贵文物,人面塑像、骑马俑饰、唐宋辽金时的各种货币等。2001年经国家立项对辽上京勘探、挖掘并着手建立辽代大遗址公园。
        据介绍,辽上京遗址的发掘工作分为四期,第一阶段在2001到2010年完成,第二阶段在2010到2015年,第一阶段发掘在大内、西山坡、街道、皇城西南四个区域进行,共10处,考古人员在辽上京皇城南北大街遗址区进行初步发掘,发现这条大街的道路厚积10层,每层都有文物出土,大道两旁有许多房屋遗址。考古人员认为,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这座位于北方草原上的皇城曾经是繁荣的大都市。
           辽上京博物馆的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收藏着当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存,还有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在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1.5万件、标本近1万件。很多文物都是孤品,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辽上京博物馆2003年4月9日开始兴建,2003年9月底竣工,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总投资850万元。博物馆的外形是依辽祖州石房子为原形,正厅汉白玉的 
八个柱子代表契丹八部,横梁汉白玉浮雕是辽代佛教的一种妙音鸟(她是传达神的旨意的),直径2米的馆徽是契丹银币,为镇馆之宝,整个建筑凝聚着辽代精华,古朴大方,又体现着现代气息。博物馆内部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其中有展厅,文物库房,标本室,办公室,资料室,图书馆和其它预备馆室等。
        辽上京博物馆的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该馆收藏着该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富河文化”遗存,还有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各族人民各个时期历史文物15000件,标本近10000件,很多文物都是孤品,并有珍贵的研究价值。1994年该馆有27件文物赴美国洛杉矶博物馆展出,1996年有4件文物赴日本展出,1999年有15件文物参加广州举办的“草原奇葩——赤峰文物辽代精品展”,2002年6月30日有6件文物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草原辽文化展”,巴林左旗文物为世界所青睐。该馆每年接待参观者近万人,近年来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观光考察。
    目前,该馆是全国唯一的辽王朝皇都博物馆,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首批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既是系统介绍和展示辽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城市营建规划、历史文物及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的场所,也是辽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中心。
        辽上京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规模较大的京城,作为大辽皇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200多年之久的辽上京,静静地躺在内蒙古巴林草原上。1961年,辽上京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曾在这里出土了大批辽代珍贵文物,人面塑像、骑马俑饰、唐宋辽金时的各种货币等。2001年经国家立项对辽上京勘探、挖掘并着手建立辽代大遗址公园。据介绍,辽上京遗址的发掘工作分为四期,第一阶段在2001年到2010年完成,第二阶段在2010年到2015年。赤峰市倾力打造中国•赤峰首届红山文化节 
       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著名的红山文化之发祥地——赤峰市,将于8月12日至20日隆重举办中国·赤峰首届红山文化节。
       红山文化距今6600年~4800年,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期最为发达、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其分布范围以赤峰境内的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为中心,西起坝上雄关张家口,东达辽河中游,北至大兴安岭余脉,南逾大凌河谷。红山文化时期,社会已经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出现了大规模的整群聚落组合,并出现了以神庙、祭坛和带有王陵性质的大墓为组合标志的礼仪中心,社会已经发生阶级分化,由此导致从部落而国家这一重大历史转变的发生。“红山古国”即是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态,中华国家由此而萌芽。红山文化先民汲取来自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的新石器文化因素,不断创新发展,赤峰大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和文化奇观:规模宏大的设防聚落、初具规模的城、小件铜器和铸铜陶范、大型祭坛、规模巨大垒石起冢的丧葬习俗、大型碧玉雕龙和种类繁多的玉器群……5000年前的赤峰已经沐浴在文明之兴中,成为华夏文明的诞生地之一。1972年在赛沁他拉出土的红山文化代表性器物大型“C”字形碧玉雕龙,周身卷曲,整体磨光,吻部前伸,首尾相顾,眉目流盼,高鬃飘举,给人以飘洒、俊逸、神奇、威武的美感,是中国最早的龙型玉器。赤峰由此而成为中华龙的故乡和龙文化的发祥地。目前,红山文化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认同性,特别是红山文化之玉文化和龙文化,开创了中华民族尚玉、崇龙的文化传统,证明了西辽河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学术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赤峰市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探索,使红山文化的面貌得到了基本揭示,并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领域。
        充分挖掘发挥红山文化的优势和影响,举全市之力,倾心打造中国·赤峰首届红山文化节,是赤峰市培育优势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举措,也是赤峰市在红山文化领域抢占文化资源制高点的开山之笔。举办中国·赤峰首届国际红山文化节的宗旨在于,落实文化大市建设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充分展示赤峰市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民族风情和时代风采,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搭建合作平台,展示魅力赤峰,以文化为媒,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促成一批经贸合作项目,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全面提升赤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中国·赤峰首届红山文化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原则,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展现赤峰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体现群众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主要有:《龙出红山》大型开幕式文艺演出暨焰火晚会、俄罗斯、古巴艺术团演出、万人大合唱、市直文艺团体专场演出、旗县乌兰牧骑调演、赤峰文物精华展、赤峰书画摄影展、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红山先民遗址大型祭祀活动、赤峰旅游商品展评、央视《鉴宝》栏目“走进赤峰”、《搜寻天下》栏目“搜寻赤峰”、“盛世藏宝、利国利民”文物鉴赏专题讲座、经贸洽谈会、“龙归故里”自驾游、百名棋手挑战中国棋圣、中国巴林石节、草原文化旅游节、王府文化节、海贝尔“挑战嘉年华”消夏狂欢节等。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龙出红山》,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参演人员万人以上,特邀国家歌舞团编导指导排练。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已向美国、以色列、韩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家的10名国外学者和20名国内学者发出邀请,并确定了以主要研讨红山诸文化的考古新发现、研究新成果,研究赤峰的古代气候、古代环境对赤峰史前文化的影响为论坛主题。央视7套《搜寻天下》摄制组已在赤峰市完成拍摄工作进入后期制作,节目将于文化节期间播出。央视2套《鉴宝》栏目已组织专家来赤峰为古玩收藏爱好者举行了初次现场咨询,预计8月上旬进行现场拍摄录制,择机在央视播出。《赤峰文物精华展》展览大纲已编制完成,以赤峰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为主,借调部分旗县区文博单位文物精品,分为文明之光、青铜时代、草原帝国、黄金长河四大板块,突出赤峰红山诸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并夏家店上层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四大文化高峰。海贝尔“挑战嘉年华”消夏狂欢节已于7月22日开幕,将持续到文化节期间。
 中国·赤峰首届红山文化节是赤峰市空前规模的文化盛会,各项活动将美轮美奂,精彩纷呈。开放的赤峰、热情的460万赤峰儿女,将敞开博大的胸怀,热忱欢迎四海宾朋光临赤峰领略红山文化的风貌,体验民族风情,考察洽谈,投资兴业。(屈广臣 徐永升 薛瑞)
 
                                     赤峰又有10处古迹晋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赤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近日又传捷报:又有10处古迹名列国务院日前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中。
  据赤峰市文化局局长于建设介绍,正值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赤峰市敖汉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赵宝沟遗址、红山区境内的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红山遗址群、松山区境内的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夏家店遗址群、宁城县境内的汉代黑城遗址、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辽至明代查干浩特城址、清代宝善寺、翁牛特旗境内的元代张应瑞家庭墓地、喀喇沁旗境内的清代灵悦寺、辽代至民国时期的龙泉寺、巴林左旗境内的辽代韩匡嗣家族墓地共10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名列其中,同时赤峰市境内的战国至明长城被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合并项目。至此,赤峰市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已达25处。今后,国家文物局将会更多地对赤峰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投入,这些文保单位的确定也奠定了赤峰作为中国北方考古研究基地的学术地位。市文化局于建设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为了迎接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日”这个特殊的节日,市文化局除了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会以外,还将在中小学校进行相关的讲座,让赤峰市民更深入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全力筹办好中国·赤峰首届国际红山文化节,抓好新城区文博大厦项目建设,着手新公布的10处国保单位保护项目立项前期准备工作。
 赤峰的名胜古迹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他是中华历史上一位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铁木真经过了20多年的征战,统一蒙古,由各部落推举为蒙古大汗,尊号为“成吉思汗”,在他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草原上建立了8座白毡帐,俗称“八白室”。解放以后,政府在这修建了这座成吉思汗陵园,陵园的设计独树一帜,别具匠心,陵宫宛如一只腾飞的雄鹰,象征了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奋发向上的精神。整个陵园掩映在松柏之中,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学者。
   ◎昭君墓◎◎◎ 
    昭君墓,是西汉宫女王昭君的墓地。汉朝时,宫女王昭君为了两族友好交往,作为和平使者出塞和亲,受到了人民的爱戴。
    昭君墓以其景色秀美著称,夏季到这里,气候凉爽,花草茂盛,树木参天,构成一幅特有的自然风景图,给塞外增添了无限风采。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首诗是著名革命家董必武同志赞美王昭君出塞和亲的高见卓识,歌颂她为国家和平所作贡献而写的不朽诗篇。
 
 ◎大召◎◎◎ 
    大召汉名为“无量寺”,蒙语意为“大庙”,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始建于明朝,它是呼和浩特市最早、规模较大的喇嘛寺庙,是众多寺庙的主庙,数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
    大召的建筑格局分为纵向三列,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整个建筑在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后,仍然保存完好、气势宏伟壮观。
    大召的珍藏非常丰富,有银佛、龙雕、壁画以及殿内的各种彩塑,有木板印制的一百零八部甘珠尔经,以及在宗教活动时用的各种法器、面具,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汉名为“延寿寺”,蒙语意为“首席”或“法座”,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始建于明朝,是呼和浩特市建筑规模最大的喇嘛寺庙,而且掌握了这个地区的黄教大权。
    席力图召经过几次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采用了中原传统的布局,沿中轴线两侧布置侧殿、碑亭、钟鼓楼等,有81间藏、汉结构的大经堂,殿顶铺绿色琉璃瓦,脊上有鎏金铜宝刹、法轮、飞龙、角瑞等,殿内还立有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的康熙帝亲征噶尔丹的记功碑。
    席力图召以其强烈的艺术效果,完美的建筑风格,成为内蒙古地区极为瑰丽的古典艺术建筑群。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汉墓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浑河北岸。汉墓是一座砖砌墓,墓壁及甬道上绘满了精心设计的壁画,内容包括墓主所任官职、车马出行、生产劳动、城垣府舍、历史故事等,共约50多组,形象的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是极为罕见的汉墓壁画。汉墓内容异常丰富,包括了很多方面的情况,是我们研究汉代建筑风格、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赛马场◎◎◎ 
    位于呼和浩特市呼伦北路,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建筑标准最高的综合性赛马场。在这里可进行障碍马术比赛、技巧表演、速度赛马、马球比赛……,观众台可容纳7000名观众,这里每年还举行隆重盛大的那达幕大会。
 
     ◎五塔寺◎◎◎ 
    五塔寺原名“金钢座舍利宝塔”,汉名“滋灯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街,始建于清朝。
    塔为砖石结构,由塔基、金钢座和顶部五个玲珑宝塔组成,塔身上雕有1000多尊佛像和菩提、皇后、四大天王和七珍八宝等图案,所有雕刻栩栩如生。在塔后照壁上嵌有六道轮回图、须弥山分布图和尤其珍贵的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这幅用蒙文标注的天文图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幅,具有极重要的价值,是蒙汉各族人民的艺术珍宝。
 
        ◎红山文化◎◎◎ 
  蒙语称“乌兰哈达”,位于赤峰市东北郊三公里处的红山,那里不仅景色宜人,而且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遗址,“红山文化”也由此而闻名于世。   
  红山海拔665米,全部为红色花岗岩构成。从正北望去,红山五峰在阳光映照下似五朵红彤彤的并蒂花,如云如霞,五峰之间,如四片花瓣交错相连。从第一瓣向上攀登,不远处有一灰色花岗岩石匾嵌在石壁上,十分醒目,传说这块石匾叫“木芝碑”,在其附近有两个岩洞,被称作“鸽子堂”,洞前有一方巨石,平滑如镜,凌空悬垂。到了峰顶,会看到一条石“龙”,这就是春秋时代的燕长城遗址。
  红山南麓和后坡上,就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红山文化”最早的发现地。如今到此地参观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
      ◎黑城遗址◎◎◎ 
    哈日浩特蒙语意为“黑城”,黑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达赖库布镇东南约30公里处,传说是西夏的古都黑水城,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城在西夏称为“威福军”,古城垣每边长约240米,元朝时城垣扩展为南北284米,东西435米,东西两面各有一门,墙高9米,总管府就建在城西门大街,现尚遗留有南墙及南门遗址。据史书记载,当年城墙西北角建有佛塔5座,最大的一座高达13米,至今只有一座保存完好。另外在城外西南角尚有伊斯兰式建筑一座。
    登上颓废倒塌的古长城,那阵阵呼啸而来的黄风,仿佛在向人们讲诉着当年为卫护祖国北疆和平安全的各族人民与敌寇英勇作战的悲壮故事。
    那古城内外被几经挖掘,散落其间的泥石沙土,像是在向世人痛诉着当年俄国人、英国人先后在黑城遗址狂挖滥掘,盗走了大量西夏书籍、手稿、佛经、绘画、塑像等珍贵文物的罪行。
    虽然黑城因水源枯竭早在14世纪中就已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了,但两千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北线——居延北线,就在黑城附近通过,因而黑城仍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大窑文化遗址◎◎◎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保合少乡大窑村。1973年经考古工作者发掘证实,这里曾是70万年以前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器制造场。先后出土过大量的石球、石斧、石核、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器工具,其中龟背型刮削器是“大窑文化”的代表器物。至今,在方圆数十里的遗址范围内,地面上仍可见到经过人工打制的石器半成品。在遗址的深土层内还发现了肿骨鹿、披毛犀等哺乳动物的化石以及古人类用火后的灰烬。这一文化遗址的不同层面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跨越历史之久远,在现今考古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百灵庙◎◎◎ 
    百灵庙系达尔罕,贝勒庙的转音,亦称乌国吉套海(吉祥湾)召庙群,位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始建于公元1702年(康熙四十二年),用五年时间始告竣工。整座建筑群由五座大殿、九顶佛塔和三十六处藏式结构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各处殿塔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彩绘着佛经里的人物故事,造型生动,构图细腻。大佛殿之上,清朝康熙皇帝御赐的“广福寺”牌匾悬挂春中。建筑规模宏大,典雅壮观,据记载,庙内香火最盛时喇嘛达1200多名。
    在汉代光禄寺包围中的百灵庙,四周岗峦重叠,中央绿树环绕,自古以来这里行商结军,是内蒙古北部政治、经济、佛教喇嘛活动的中心,也是漠南通往漠北、新疆等地的交通要疲乏,为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2月和同年11月,先后爆发的百灵庙武装抗日暴动和百灵庙战役,曾经震撼中外。
    百灵庙城周共有九个隘口,俗称为“九龙口”。出西口一公里处的山顶,有康熙营盘遗址,是清代康熙皇帝于1694年率军亲片噶尔丹叛军路经此地的驻跸之所,至今尚有石砌旱井和兵寨残垣,在百灵庙的正南,耸立着一座孤峰,高约百米,宛若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故名女儿山。传说在这座孤山上,曾经有过一位少女,夜夜来演奏马头琴,慰劳从沙场上归来的蒙古族将士,琴音不绝如缕,飘荡在人们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