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打断技能:中西医对骨折愈合过程及治疗原则浅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17:40
 

人体的骨是由骨质、骨膜、骨髓及(淋巴管)血管、神经构成。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密质和松质两种。密质分布于骨的表层而松质则位于骨的内部。当骨及软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遭受的作用力超过骨的强度耐受极限则会发生骨折。骨折后会引起局部软组织和全身的反应,这种反应一直持续到骨组织恢复原有的生物性能才停止。在治疗骨折及软组织伤的过程中,中西医有什么不同的治疗原则及各自的优势,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西医的观点,骨折后骨组织本身具有强大的再生及塑型改造能力,所以在治疗中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按照生理自身的规律,进行手术或石膏板固定制动,牵引,局部药物介入,输液,内服药,充分利用和加强其自身的修复能力。

中医的观点,“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骨能生长,但须瘀去才能生新。骨折要进行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制动,用外敷内服对症的中药,针灸等等。但开放性、粉粹性等高难度的骨折中医处理效果差,风险大。

骨折愈合机理目前在医学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不同的学说的存在。但通常把骨折愈合划分为三期: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骨痂改造期。根据每一期进行用药,这是西医的观点。

中医的观点把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后期,每一期都有其治疗原则及内外对症用药。

为什么要分期呢?分期是有利于临床对症下药。这种分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先后两期之间有一定的交叉重合时期,因为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组织修复过程,象血肿机化期(中医的早期)后期已开始有部分骨痂形成,原始骨痂(中医的中期)后期也开始有部分骨痂改造。

骨折(软组织伤)形成血肿是难免的,但出血过多、血肿太大,则影响新生骨痂的融合,对骨折愈合极为不利,所以早期的治疗原则必须要防止继续出血,在治疗的同时要迅速促使血肿尽快吸收,吸收得越快骨折预后越好。中医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早在几千年前就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治疗原则。如果软组织出现中重度伤不会骨折,这一原则也同样适合。笔者积累了几千个伤科病例,领悟到这一点。

血肿机化期(早期)

骨折后骨折断端附近的内外骨膜、骨及邻近的软组织的血管破例出血,在骨折部位周围形成血肿,血肿于伤后6—8小时即开始凝结成含有网状纤维素的血凝块。这些血凝块会使局部的微循环受阻,造成骨折断端及附近部位细胞坏死,相邻血管扩张、充血,出现多形核的细胞、吞噬细胞、纤维蛋白、血浆渗出。其后,血肿周围纤维增生,包围血肿并透入血肿中,吸收并代替血肿,血肿开始机化。骨折后24小时,骨折断端及附近部位的外骨膜即已开始增生肥厚,可使成骨细胞增生产生新生骨,称为骨膜内骨化,以后断端髓腔处的骨内膜也出现增生和成骨现象,这些变化大多是在骨折一周内。由于血肿机化、血肿内组织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成为纤维性骨痂,把骨折端连接在一起。纤维性骨痂大约是骨折后2-3周内形成。所以骨折23周内发现骨折对位对线不佳,还可以再次手法整复或调整牵引方向和外固定加以矫正。

这个时候中医称为早期,其治疗原则是清热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内外用药必须根据不同的症型,不同体质的人,不同部位进行对症下药,这样便可使骨折断端附近的渗出液(淋巴液、瘀血)祛除,清除凝血块,促使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早期的治疗十分重要,是整个治疗的重中之重,能快速把瘀积清除得越干净越好,它将直接关系到以后愈合的好坏。

原始骨痂期(中期)

骨折断端之间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大部分转变为软骨,软骨细胞经过增生、变性、钙化而骨化,形成中间骨痂。前述骨折后24小时内有骨膜内骨化,新生骨紧贴在骨皮质表面,在骨折两断端向骨折线进发,成相对方向生长,由少而多,由薄而厚,呈斜波状,越靠近断端新生骨数量越多,最后融合,形成外骨痂。在外骨痂形成的同时,骨折端髓腔内的骨膜也以同样方式生长新骨,填充在骨折端髓腔内,形成内骨痂。中间骨痂、内骨痂均生长缓慢。外骨膜在骨痂形成中较重要。临床中应注意保护骨膜,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修复能力,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迟缓愈合和不愈合。临床中必须尽量避免对骨膜有损伤的操作,如粗暴的整复、按摩、过度牵引、不必要的切开内固定。

骨折端一方面有成骨细胞生成新骨,另一方面有破骨细胞清除坏死骨组织和无用的骨组织。当内外骨痂和中间骨痂强度足以抵抗肌肉的收缩力、成角力、旋转力、剪力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这时骨折处无压痛,沿纵轴方向叩击不痛,骨折处无异常活动,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同时,如果软组织也同样修复得好,那骨折病人已有80%以上愈合。

这个时候中医称为中期,其治疗原则是通气活血,生新驱瘀,续筋接骨。伤科医生这个时候在外治方面一定要模诊,判断病人的软组织有没有粘连,以及关节功能有没有障碍,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例如出现软组织僵硬,有结块,一定要用软坚散结的外敷药,用醋调敷,同时,适当加强按摩,也可煮中药熏洗来解决。如果此时发现骨对位对线不良,那只能靠内外用药去弥补。这个时期大约4—8周。

骨痂改造期(后期)

骨痂改造期是骨折经过治疗恢复到最佳功能、结构的时期,大约812周。这一时期原始骨痂进一步改造,成骨细胞增加,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排序有规则、密度达到要求,新生骨爬行替代,坏死骨清除,形成骨性连接。X光显示骨折痕迹完全消失或接近完全消失,病人的功能接近正常。

这个时候中医称为后期,其治疗原则健脾益肾,续筋接骨,大补元气。治疗到这里,伤科医生的外敷药要用续筋接骨(强接骨),内服药要补气血、补肝肾,健脾胃。同时加大推拿力度,有的放矢地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练。

 

中医治骨伤有悠久的历史,中药可用于伤科临床的也特别多,不下几千味。长期以来中医治伤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点的一整套理论,即辨(辨部位)证施治,对症的内外用药及经络学说、气血学说,这是它的独特性和优势所在。但如果没有西医的解剖学、影相学、生理学的进入,没有中药药理、没有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和提升,中医伤科只能局限在非常非常低的水平。因此,不管中医伤科还是西医骨科的医生,临床中若能把两种理论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潜心地研究内外用药,实实在在的,专心致志地帮病人解决创伤问题,那么,社会上因伤致残率将会大大降低,这是笔者的一大愿望和终生追求的。

以上拙见不讨之处在所难免,希同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