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鸿老公是谁:优雅的纯粹:解读工笔人物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23:36

 

《一心只读圣贤书》 纸本 136cm×68cm

2007年 湖北美术院收藏

《蓝花花》 纸本 187cm×103cm 2010年

2011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藏家收藏

《聘》 纸本 220cm×102cm 2008年

2008年入选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10年入选九艺节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秋语》 绢本 176cm×77cm 1993年

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山菊》 绢本 220cm×135cm 1996年

1997年获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银奖(最高奖)

2001年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香港云峰画苑收藏

《银锁》 纸本 186cm×160cm 1999年

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

2000年参加日本、韩国举办的现代中国美术作品展

《红莲》 纸本 245cm×189cm 2009年 2009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0年入选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李乃蔚

  1957年出生于重庆,籍贯北京。武汉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武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获湖北省文艺明星奖、屈原文艺奖、五一劳动奖章;获武汉市优秀专家称号、五一劳动奖章。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大展并多次获奖,如九届全国美展(银奖),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十一届全国美展,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银奖/最高奖),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金奖),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最高奖),百年中国画展、“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九艺节“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三届、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美展等。

  工笔,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尽管在表面感觉上看来难以同当下文化情境的躁动现实相适应,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它更多地只是表现为绘画语言本身的纯粹,甚至是一种源于传统的、静态而优雅的纯粹,由此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诗化艺术的愉悦要求。

  ——节自沈伟(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沉浸,也是一种状态》

  作为当代著名工笔画家的李乃蔚,这些年来备受画坛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他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更在于他对于工笔画艺术的执着态度。

  他耗时数年制作完成的《银锁》,最终在第九届全国美展荣膺银奖,同时也成为了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经典之作。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李乃蔚的作品称得上别具一格:在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许多艺术家都纷纷跳脱绘画本身,渐渐地把手法、技巧等基本元素搁置在一旁,而將精力更多的转向对社会问题的观点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思索与质疑、对全新艺术概念和表现手法的探寻等诸多方面。这些新的尝试固然值得肯定,但像李乃蔚这样始终坚持传统的工笔人物绘画,并能沉下心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仔细琢磨,反复锤炼,精益求精地追求作品的完美,诚可谓是难能可贵的。

  题材的纯粹——天然去雕饰

  李乃蔚的画面始终以表现温婉端庄的女性形象为主题。实际上,反复出现在李乃蔚画面上的女性形象,都具有中国文化的象征性。那些典型的江南女子的民族服饰,那些以弹琴、品茗和采莲为代表的女性休闲生活,那些清澈的眼神、俊俏的面庞和白皙的皮肤,都在塑造单纯、质朴、端庄、优雅和含蓄的中国女性形象。而这些女性形象的美,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审美观照和审美升华。这些作品让我们从当代社会的文化距离中,重新体认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乃至中国文化本体的品质。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审美追求,李乃蔚滤除了画面上的藻饰,并真正地以心接物。

  ——节自尚辉(《美术》杂志执行主编)《以心接物,李乃蔚工笔人物画的写实境界》

  以女性肖像为题材的绘画,中国传统称之为“仕女画”,近代日本称之为“美人画”,在西方则融于沙龙艺术。显然,女性肖像之美超越了其他绘画题材的诸多功利因素,成为绘画中最具有生活情趣的描绘对象。

  尽管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发展,社会文化变革剧烈,人们对女性美丑的评判标准也逐渐紧跟世界性的潮流,或开始崇尚西方的(或曰新式的)立体五官、金发碧眼与身体曲线。但是,深植于所有中国人骨髓中的五千年文化根基使人们觉得,传统绘画中的那些内敛含蓄、恬静婉约的东方传统女性形象,往往散发出更加优美和隽永的魅力,从而更能打动同一文化情境之中的每一位观众。

  李乃蔚正是看到了这一本质,所以在他的工笔人物画中,描摹的对象一直都是那些不经粉饰、健康、淳朴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典型形象。她们面容或许不够漂亮,身材或许不够玲珑,衣着或许不够时髦,性格或许不够活泼,但是,她们却无一例外地散发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淡雅的气质,让观众感受到令人心动的宁静、平和、温柔如水。

  李乃尉的作品画面把握得非常的唯美,不仅体现于人物的刻画与描绘,同时也体现于场景的布置。除少数主题性的创作,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简洁单纯的、以女性人物的全身肖像为主体的画面出现,因此,女性人物在如水墨画一般充满审美联想的空白的空间里显得更加的洁净无暇,也更加的显得纯粹,更具有现代视觉的张力,而这一点,也恰恰正是李乃蔚的作品与传统绘画有所区别的时代特色。
手法的纯粹——精工的表达

  从专业来讲,李乃蔚现在这样一种绘画样式,就是我所谓的“高像素”工笔画,应该说在中国是稀有的(如果不算唯一的)。……我也知道有更年轻的人也用一种很极端的方式画工笔画,用点把一根琴弦的几个面都点出来,非常费劲,也得过奖,但是好像一年以后就坚持不住了,去画别的更快的、更有经济效益的那种东西了。李乃蔚坚持这样画,他说一个色块要画几十遍,少了就不到位。千万不要认为他这是一种炒作、一种夸张。我跟他很早就在一起画画,一起讨论,我认为他这样很迂腐,一般来说,一个色块画到七八上十遍已经是相当够了,他要画这么多遍,而且不腻,非常鲜活,非常干净。这当然有技法在里头,同时也不纯粹是一个技法问题。

  ——节自钟孺乾(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乃蔚的“高像素”工笔画》

  与目前的很多工笔画家将淡彩与重彩相结合、从而快速获得画面效果的画法不同,李乃蔚使用的是纯正的工笔淡彩法:不做底面处理,用中国传统的墨和颜料在熟宣纸或熟绢上,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的勾勒、渲染等程序手法,先以线塑形,再“随类赋彩”,一遍一遍地用淡色逐层渲染。这一画法,根基于传统的“三矾九染”,但李乃蔚又将其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放大。为了达到细致入微的画面效果,他每染一遍时都将色彩调得几近透明,而且几乎每一个细节他都能耐心地染上几十遍,最终以淡彩的方法画出了重彩的效果。如《红莲》中女子的红衣,李乃蔚画了足足有一百多遍。可以说,这种完全以渲染的方法来塑造形象,并以无数遍的叠加使得淡彩呈现出重彩效果的画法,当今画坛只有李乃蔚一人而已。

  李乃蔚说:“中国传统的古典绘画,皮肤的纹理、经络是主要是用线形来表现,而我主要是用渲染来表现;我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更细微、深入,更写实。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所演进。”确实,充分利用和放大纯粹的传统技法,李乃蔚所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在当代中国画领域里达到了极致的写实。

  “写实”,亦即绘画中的惟妙惟肖,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是较低的审美层次和欣赏标准,苏东坡也曾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正说明了“形似”是欣赏美术作品的最基础、最直接的视角。白居易作诗尚要力求“老妪能解”,那么使绘画跳脱“似与不似”的写意画观念,转而真功实能地去还原每一个观众都能欣赏的现实美感,从而使得作品能最大程度地产生社会共鸣,也正是一个画家的本色。

  值得注意的是,将传统“三矾九染”放大成几十上百遍的渲染,并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重复劳作,而是要让画面在经历多次的染色之后保持干净清透的感觉。这就需要画家娴熟的技巧和超常的耐性,而经历过如此这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锤炼,最后完成的作品便能更加真实而传神而进入艺术化的境界。

  精神的纯粹——十年磨一剑

  李乃蔚作画之认真投入,画界知名。当下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在经济利益刺激下,美术界也存在浮躁的现象,尤其在一些青年画家中,急于事功求成的心理,追风模仿、脱离生活、不愿沉潜锤炼的现象,时有所见。……因此,像李乃蔚这样能够以艺术为人生追求,能深入生活、耐住寂寞、潜心创作的画家,理应成为画界楷模。他的成功,除了品格与天分才华外,功力、学养、勤奋缺一不可,而专注与勤奋无疑令他秀出同侪,在当代众多工笔画家群中,一帜独树。

  ——节自孙克(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重大收获》

  杜甫赞赏画家绝技时有诗云:“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这与他提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风是一致的。实际上,古代绘画绝品的流传,无不与画家执着而追求极致的技术锤炼有关。

  正如人们评论李乃蔚“不急躁冒进,不迎合市场,不急于求成,如朝圣一般的十年如一日的耐心描绘”那样,他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往往都会耗费一、两年的时间,其近作《红莲》的创作时间跨度更是长达六年之久,其中,每天都在作画的时间累计起来有四年,平均每天工作十个小时。这种对待艺术精诚投入的精神,最终直接反映为精工细腻的画面,并让每一个伫立在其画作前的观者为之所动。

  在我看来,李乃蔚践行的这种超乎寻常的反复多次渲染的方法与风格,除了需要艺术技巧的把握之外,更需要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沉静与耐力,可以说每一遍的渲染过程都是一程修行,是画者自身心境的一次入定,是人与画作乃至所有审美事物的神交。也正是在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里能坚持和执着于对同一幅画作的研究、体会与创作,才使得李乃蔚的作品拥有了他人所不具备的精神和气韵。而这一切,在当今这个大部分人都忙碌于所谓的简单、便捷、高速的氛围之中,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优雅的纯粹

  ——解读李乃蔚的工笔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