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大张伟: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02:39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尖字沽中学     刘玲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历史课的起始年級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促使学生自觉保持对历史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一、初中生不喜欢学习历史的原因
       我在历史的教学工作中,经访谈调查了近100个学生,对学生不喜欢历史的原因进行了汇总,主要有以下四点:
     1、是学生认为历史科在初中阶段是“副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量低。没有必要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出于升学的考虑,学生宁愿把时间用来做其他科的事情。
     2、是课本中大量的历史年代、地名、人名容易混淆很难记住。
     3、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于是很多老师把本来有趣的历史知识简单化,只是一味地强调历史原因、经过、意义和影响等。加上内容繁多,上下几千年,中外六本书,学生对此普遍有畏难情绪。
    4、是根据初中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意志力还在培养阶段,喜欢形象具体的不喜欢抽象的思维,更不喜欢高深的大道理说教,更不会因为这是必修教材就自觉的认真听讲。
      二、历史老师的观点
    教学是教与学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从学的角度上讲,培养学生对历史科的兴趣是关键,从教的角度上说,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同样是重点。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家斯宾塞认为:凡痛苦的功课就使知识为人所憎恶;凡愉快的功课就使知识为人所爱好。基于此,他提出“愉快教学”的概念。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对历史科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才能在“愉快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如何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本人来谈谈我的薄识,作为引玉之砖.  
      (一)融洽师生情,培养兴趣
    有效地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上,师生关系就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历史教师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同时,还应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激发情感、发展智能。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不喜欢老师的学生,很难将老师所教的课程学好。以情感人,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上教师要多正面鼓励,少用刺激性语言,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这样,无形之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产生了。
     (二)激发“兴趣点”,对症下药
     从调查了解到,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是一些伟大人物的丰功伟绩、有关历史人物和各种历史事件的故事,再者就是历史课上可学到一些知识正好验证他们的见闻或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知道了学生的兴趣所在,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如第7课《大变革时代》中的《商鞅舌战守旧群臣》的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守旧群臣》的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 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守旧群臣》的图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秦孝公作决定支持商鞅变法。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住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创新“评价关”,点面相成
    分数对学生很重要,所以如何评价,或者说如何考,决定了老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单纯的试卷只能让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大家都没有兴趣。有一个历史老师将评价体系从单一的考试改变成7种方式共同来评价,我认为可供参考:一是学生课上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占10%,二是完成课堂训练情况占10%,三是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占10%,四是期中、期未知识能力测试占40%,五是动手动脑能力综合测评占10%,六是学生自我评价占10%,七是学生家长评估占10%。通过这七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特别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其畏难情绪。既能充分运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同时,也能调动老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社会的话题,增强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学术氛围。
     三、老师应注意的问题要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发展的脉络,要体现历史科教学的特色。
    1、要按《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大纲,教材,不能漫无边际。要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发展的脉络,要体现历史科教学的特色。
     2、提问要适当。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程度分别提出难易问题。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尽量给予肯定,例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三,对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有的学生提出功过对半。有的学生提出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等看法。对于他们不同的观点都要给予肯定并给予适当的启发。希望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并在今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再加以论证,当学生的看法被肯定之后,就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学习兴趣就增加了。课堂适当的提问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胆量。                                                   
     3、介绍史实时要严肃,准确。如果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野史也可以,但是要告诉学生这不是正史,这样学生就不会混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 “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当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方法还很多,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对学生充满爱心和信心.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