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的爸爸的资料:“疯点子”编辑:遐想的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9:26:53
 以下,是我三十多年编辑生涯、乱枪打鸟似的构思中,可能还留存少许参考价值而尚未成案的编辑发想,有兴趣的朋友,阅读时请小心考虑。

    习惯上,我是「壹」*注2的寻索者──壹个概念(构想)、壹个领域(范畴)、壹个群组、壹个梦。有时候,壹太小,小到像一枝烟火,一经点燃,一灿即灭﹔有时壹太大,大到无法掌握,只能切割处理。我时常困在「壹」的时间与空间的互依、互斥中,而在「反」、「极」、「最」、「分」(细分化﹔以局部为整体;化整为零)、「合」(整合;化零为整)……的那端,得到导引。

    譬如说,一个范畴(领域):历史。

    但,历史的范畴太大,无人可以穷尽,光取一瓢,都不易负荷。

    在远流,我曾经用「实用历史」概念做为凝结剂,去黏合「性相近」的作品,以远流独有的营销手法,开辟出一块新天地*注3

    那时,我看到日本作家喜欢以历史人物写小说,而萌生「以人物为经纬」整合成一套「小说日本史」,取代正经八百的正史,来快速填平国人对我们周边最大、最强的竞争者──日本──认知上的鸿沟(我读过不同作者的日本史,读完就忘,不如小说易解易记,对不做研究的小老百姓来说,这是一条认识日本的快捷方式。坦白说,我是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但仇日不如知日,越认识她,就越敬佩她。以竞争者为师,才有机会超越。)。首役由「战国群雄」担任头阵,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上杉谦信……纷纷亮相;接者,想跳到幕末(德川幕府)的动荡时代,再过渡到明治维新、改变日本成为现代化国家的英雄豪杰;然后回顾源、平之争、镰仓幕府,再从南北朝、室町幕府切入……一点一滴,透由历史人物勾勒出日本史的轮廓。

    这计划的野心颇大,至少需十年以上的时间,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才有可能完成。

    一开始表现不俗,尤其是日本历史小说名家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预约才短短一个多月,爆出一万多套的预购量,凝聚出爱读日本历史小说的社群,引发一股新阅读风潮。虽然获利丰厚,但人事变动频仍,「小说日本史」难以继续,徒留遗憾。

    1985年8月到翌年4月,我在「时报出版公司」时,历史范畴亦是发展重心之一。在职八个月中,除了《南宫博历史小说集》外,筹划了三个没有完成,却始终惦记在心的案子:

    1)改变历史发展的文献汇编
    2)策论研究
    3)大决策

    说到这里,细心的朋友,也许有了疑问:为什么喜走偏锋,常和主流出版方向背道而驰?

    我的答案是:竞争使然。

    我初出道时,和别人没有不同──搜寻、追逐国内、外知名作家与作品──即使到了今天,这个方向仍然是没人敢轻忽的利益之源。

    可是,激烈的竞争教导我必须学习如何「和而不同」*注4,努力寻找「应许之地」,一旦找到了,那儿没有强力的竞争者,才能独领风骚。这番道理,我到远流、观察总经理詹宏志如何经营时,才恍然大悟。那时候,远流持续扩张、奇迹般的竞争力,即奠基于此。

    经营历史范畴时,如果有什么策略性思考,这就是。

    「改变历史发展的文献汇编」的起念,非常单纯。种因于我年轻时读过「今日世界社」出版的书《美国历史文献》*注5,美国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整理出一册珍贵的文献史料,帮助外人了解美国、尊崇美国。我们中国五千多年历史里,不应采撷出更多、更精致的文化遗产?当时,台湾有本狂销书《改变历史的书》──我把两个概念合而为一,决定编一本《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文献汇编》,将艰深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话文,让读者在最简短时间内,掌握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精髓。

    在当时的出版环境,这个企划案算是很另类的。案子交予陈恒嘉执行,邀请龚鹏程教授组织一批年轻老师共襄盛举。

    随后,我们更进一步,准备把它扩大成「套书」,包括世界重要国家及民族的「改变历史的文献」,择定美、英、法、俄、义、日、印……逐步纳入规划,我们认为它是开启了解不同国家及民族与文化的快捷方式。

    《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文献汇编》进行得非常顺利,可惜构想变质,龚教授以《国史镜原-改变中国的划时代文献》单独成书(精装上、下两册,外加匣盒,厚一千多页)。我非常喜欢这部书,它依原典、作者简介、译文、注释、背景说明、影响,按年代先后排列,做得通彻。读它,如同听到中国的心跳。

    这也勉强算是某种「中国读本」吧。

    至于「策论研究」案例,则是另一个故事了。

    那时候,报端常看到「汉学中心在××」的新闻,一会儿有人说在美国,一会儿有人说在日本,一会儿有人说在法国,一会儿有人说在瑞士……,反正啊,就是没人说在中国、在台湾、在香港。

    我的民族意识被刺激起来,心想:为什么世界性的汉学中心不在中国人住的地方?有什么方法能把「汉学中心」的旗子插在台北?

    第一个问题我没能力、也轮不到我回答;第二个问题,让我窃喜不已,这是天上掉下来、给编辑做的功课,若加上好运,可在此领域抢占领导地位,大放异彩。

    我默想:把「汉学中心」看作「壹」,它是由什么样的成份组成的?我能从整体的「壹」之中,突出某一成份或填入新的成份,然后再以「突出或填入的内容」高举「汉学中心」的旗子,这样做行得通吗?用我一贯的心法来解释,意思是说,把「属于整体的局部」重新当作「新的整体」时,特色出现了,在新创的领域里,我们很有机会成为领导者。

    很幸运的,我在「策论」这个小范畴内,看到待垦的沃土。

    「策论」是古代中国在朝为官的知识分子,独特的意见表达方式。而,统治阶层物色人才时,通过科举制度「以策取士」,从应试文章布局和陈述中,看人的见解、逻辑、文釆、视野与格局。

    在朝廷上,「策」往往是国家或社会面临变化或危局时的因应之道,它是一种解决方案的建议。所以「策」所涉及的层面极为宽广,从国家大政方针到地方涝、旱、饥馑,几乎无所不谈,所以「策」是贮藏中国人挑战/响应的智慧宝库,可看到历代最优秀的头脑,如何面对困难,开创新局;也看得到因应失策,导致灾祸临身,而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中国人该怎么善用先民留给我们的智慧宝库?

    「策」除了是先贤们解困、解惑的智能之源,更是汇集文学瓌宝的集中地。泰半策论均出自名家之手,传诵不辍(《国史镜原》中就汇整不少策论)*注6。在这基础上,把「策」移入现代知识系统来重新诠释,过滤出令世人惊异的崭新理论,看来是个可行的主意。

    当时《中国时报》如日中天,与《联合报》互争台湾第一大报的地位,都夸称每天印报量突破百万。《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的识见和胸襟,在当时少有人能出其右,他发掘人才和用人的魄力,让许多被他不次拔擢、重用的人,都念念难忘。《中国时报》有钱有人,样样不缺,我们还有什么可着力之处?「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张武顺认为,加深加大「企业影响力」、以利己利人为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不错的抉择。

    就这样,我们大胆提出成立「策论研究中心」企划案。

    因没留底稿,现在只能徒凭残留印象,简述于此。

    「策论研究中心」怎么进行?我们建议「先舍后收」,先投入资金与人力,待时机成熟时,让回馈自然而然溢出来。

    这是一个至少需要3~5年才看得到绩效的中、长期计划,累积的是奠基于社会公益的形象资产,但持之以恒,仍充满盈利机会;它既谋公司长期之利,亦谋天下永久之利。所以,我们建议先成立工作小组(不另聘人,是任务编组),委身在由中国时报设立的「余氏基金会」下运作,实际作业交给「时报出版公司」负责执行。

    具体的做法是兵分数路,一路是:和知名大学相关科系(如历史系、国文系)长期合作。合作什么?第一步,将史上策论从古籍里找出来,按年代序,汇编成集,交由时报出版。如有疏漏,可以「续编」、「补编」继续充实。第二步,和志趣相投的老师合作,以策论做为其研究方向。凡研究所学生以「策论研究」为博、硕士选题者,酌发奖学金,论文则交由时报审核出版。

    另一路,筹编《策论杂志》及《策论研究学报》。

    再一路,申请政府资源赞助,筹办三年后(或五年后)世界性的「第一届台北汉学(策论研究)会议」(两年一轮),向各国的大学及汉学家广发武林帖*注7

    接着,广开言路,筹办三年后的「第一届策论征文」(两年一次),采首奖百万的重赏策略。

    ……等等。

    「时报出版公司」有何收获?

    我想,细数收获,未免太无趣了。

    1985年的未竟之志,叙述到此暂告结束,至于另一个企划案「大决策」,等完成<我曾经想开一家银行>之后,再向大家报告。敬祝

    健康快乐

    浩正2010/1/5
──────────────────────────────────
*注1:退休之后,在家清理事物时,因《构想备忘》中,所记录的几十个案子多半不够成熟,早失去参考价值,所以立刻付之一炬。其中有个案例收入《编辑力初探1.0》第15信<构想备忘/从三个实例看编辑人在想些什么?>。
*注2:请参阅《编辑力初探1.0》第24信<壹/我的编辑心法(1)>。
*注3:同上,第14信<聪明拷贝:繁盛的秘诀之3>及附录五<适性经营/访周浩正谈「实用历史」出版创意/郭泰>。
*注4:同上,第47信<和而不同/我的编辑心法(3)/附:老编桌上还未实现的企划构想:《不竞争原理》>。简言之,就是我一向强调的四句口诀:「做别人忽略做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不能做的、做别人已经做而做不好的」。
*注5:「今日世界社」隶属于美国大使馆「美国新闻处」的文教机构。当年,美新处座落于台北市南海路、建国中学附近(这幢楼房废弃很久,今年六月路过时,正全面翻修,不知何用)。它给人开明、开放的印象,二楼时常举办各种展览,任何人都可从大门自由进出。「今日世界社」的出版品,无论装帧、内容都非常突出,远远超过当时国内的水平,而售价低亷。它引进许多最杰出的美国文学作品,《美国历史文献》(书名经朱瑞翔先生告知订正)亦是系列丛书之一。美新处似另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学生英文杂志》(?),以赠阅为主,介绍台湾各大学不同才学的杰出学生及各种新知,嗅不出一丝丝八股味,深受学生与知识分子喜爱。宣传能做得如此不落痕迹,紧紧贴近阅听者需求,实在了不起。
*注6:我曾在坊间看见专门翻印30年代旧书的出版社,将历代策论集成的套书复印贩卖,约有6~8册(书名及册数已记不清楚),可惜当时阮囊羞涩,错失机缘。
*注7:按照计划,来参加会议的人员,吁请他们回国之后,成立在地的「中国策论研究学会」。两年一次的「汉学(策论研究)会议」可从第三届起,由各地轮流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