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双丁宁马龙:“七日来复”本义探源2(文:李守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6:31:13
七日来复”本义探源2(文:李守力)

 

4、【复卦的象与北斗七星运行符合】

首先要认定先天八卦不是宋儒的附会,而是《易传》本身就有。《说卦传》天地定位一章即为先天八卦方位。欧阳红著《易图新辩》详细分析了《说卦传》天地定位章,认为它记叙的就是先天八卦方位,而爻卦次序同时与天地定位、八卦相错、往顺来逆相吻合者唯有先天八卦方位,之所以引起争议,只是因为它没有象《说卦传》后天八卦方位那样逐一详说

据刘大钧《周易概论》考证:

若考之《说卦》及汉人《易》注,我们认为宋人的先天方位之说,似乎并不是无源之水。
案《说卦》:离为火,为日…… 为乾卦。
《系辞》中阴阳之义配日月一句,荀爽注曰: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注《文言》《坤》:天玄而地黄。又说:天者,阳始于东北……地者阴始于西南。所谓阳始于东北”“阴始于西南,显然是指”“而言。荀氏此说,必有所本。《淮南子·诠言训》: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此,阴阳之始,皆调适相似。可证早在西汉之初,即有此说。文中调适二字,更是耐人寻味,而此说正与先天八卦在东北,在西南的方位相符合。
   荀氏注《彖》《乾》大明始终,六位时成一句,又说:乾起于坎而终于离,坤起于离而终于坎,坎离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以上所引,皆据《周易集解》,下同)
《九家易》注《同人》卦亦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荀氏注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汉人《易》注中坎离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乾舍于离,同而为日乾舍于离,相与同居等话,使我们想起《左传·闵公二年》鲁桓公占筮的一段记载: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

据《说卦》:乾为君为父。此卦中变为,与君、父同象。如按先天八卦方位,乾为南。若按后天八卦方位,则离亦为南。据此,文中同复于父,是否寓有乾舍于离,同而为日乾舍于离,相与同居的意思?
  据上所考,刘大钧以为汉乃至春秋时代的演《易》者,可能存在着一种乾起坎而终于离,坤起离而终于坎的八卦运动变化说,所以说宋人先天八卦的方位,也不会是他们自己任意编造而出。

北斗位于北方,按先天八卦为坤为北,按《说卦传》,坤为釜,坤为大舆,坤为柄。而北斗的斗魁似釜,似大舆,连接上斗柄(坤为柄)就是帝车了。坤卦之象与北斗形象如此若合符节,似乎见证了坤在北的先天八卦确实在古代使用过,我们也许从这里旁证了坤为柄等诸象的源头。

《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北斗在北夜空逆时针旋转,俨然是天体的指挥中心,这非常符合震为动的象。

根据内卦为贞,外卦为悔的原则,复卦内震外坤,震动表示北斗的周而复始的运行,而坤北表示北斗所处的位置。所以复卦有北斗在北天空循环往复运行之象。

5、【复卦的象与回归年、冬至符合】

复卦象传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至日,即冬至日。

《尚书 尧典》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安国注曰:日短,冬至日也。
冬至日,白昼最短。

《尚书 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据李志超考证,以366日为年周期不晚于公元前 3世纪,日短星昴必在公元前22世纪以前。

《礼记》曰:仲冬之月,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李昉注:争者,阴方盛,阳欲起也。)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

冬至是一年最短的一天,这一天为阴之极,阴极则阳生,太阳的中天仰角从这一天开始上移,所谓冬至一阳生。

冬至日,“阴方盛,阳欲起”,这正符合复卦的象。复卦初爻为阳,上边全是阴爻,六爻都是从下往上行进,正是“阴方盛,阳欲起”之象。复卦用初爻为阳爻表达了“冬至一阳生”的状态。

《尚书》在先秦时期是地位最高的文献,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周期是权威性的。

据《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

朔旦冬至:古人治历,以夜半为一日的开始,朔旦为一月的开始,冬至为一年的开始,以冬至为元旦。“得天之纪,得日月星辰的天象作为纪年起算的规律。

土圭是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是一种构造简单,直立的地上的杆子用以观察太阳光投射的杆影,通过杆影移动规律、影的长短,以定冬至、夏至日。至迟在夏代时,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吏已使用土圭分出二分二至,确定一年为366天。《周礼》曰:“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一丈三尺。夏至,日在东井,景长尺有五寸。”

周朝以冬至为岁首,这是沿袭了黄帝“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的古制。冬至是上一年的结束,“七日来复”就是上一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到了第七日太阳开始往回走(复:回归),新的一年开始了。

所以复卦彖传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在轨道上反复运行,七天回来重新开始。

古文尚简(因为竹简的空间小,简上写字必从简),七日是三百有六旬有七日的简略说法。

6、【“七日来复”卦爻易理意义】

既然复卦与北斗七星运行、朔旦冬至回归年有极密切的渊源,同时又都与“七”有关。而“七日来复”更能在复卦六个爻中得到再现,这是《周易》作者天才的发明!

(复卦图)

复卦的主爻为初九阳爻,代表一阳初起,此阳爻自下往上行进,走到六爻后,回归到初爻,正好是七步,一步为一日,所谓“七日来复”是也。

说到此,我们感到古圣先贤确定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这不是偶然的人为设计,而是他们与天地感通的结果。

孔子说:“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当代最尖端科技为电脑和基因,电脑的二进制以及64位系统,生物基因64种氨基酸密码竟与易经64卦暗合,这不是偶然的。孔子盛赞易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是名副其实的。

那么根据易经六爻,七日节律必然是普遍存在的。

《易经》中三次提到七,都表示先凶险后化吉。除了复卦外,《易·既济·六二》爻辞: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是说妇人丧失了车子上的蔽饰,不用追觅,七天后便失而复得。《易··六二》爻辞:震来,厉;亿丧具,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意思是雷击人,有危险;丢失丧具,不用追觅,登高于九陵之上避之,七天以后必将复得。

《易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四十九是七与七相乘。是最大的周期,所以为大衍之用。

干支纪日起源很早,甲骨文已有完整的六十甲子表。这或是连山易的遗存(由水书连山易的文献考证),十天干是五行和阴阳相乘,十二地支是六爻和阴阳相乘。《周易》里的“七日得”,可以从干支五行理论得到印证:天干地支有个规律,逢七必冲克的规律。天干甲为首,至七位庚,庚就是变更的意思,可见古人造天干文字时已经掌握了其规律。地支子为首,至七位午,子午相冲。事物隐藏不见,逢七则冲克之,于是“七日得”。可见《周易》虽然很少用干支语言(想必是商朝帝王尊崇干支,以天干命名,文王在商朝的国家监狱羑里演易时为避嫌而少用干支),但是完全继承了干支作用原理。如果我们把干支归入《连山易》,那么“七日来复”可以溯源到《连山易》。这是“七日来复”的另一易理诠释。

《黄帝内经》,有一个与七“同构的论断: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14岁)而天癸(月经)至,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黄帝内经》中曾有以七日为疾病转归之关戾点的论述。《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伤寒论》第八条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言病气在经络中循行到了尽头,故其主证头痛到七日可以自愈。(《黄帝内经》或与《连山易》有渊源,《伤寒论》源于商朝《汤液经法》,与《归藏》有渊源)

《圣经》以上帝七天内创造万物,因此以七天为一周。现在七日为一星期(一周)在全世界使用。七日周而复始,成了“七日来复”的现代版。

 

数字七普遍存在于《圣经》、《古兰经》以及佛教的经典中,这说明人类智慧的共通性,更说明七是万法运动的一个基本周期。

 

 

【其他参考资料】:

1、男儿:有此一说:说

http://tongzi.blog.hexun.com/52105593_d.html

2、王长红:由七日来复解谈卦气说之弊端(《中州学刊》2010年第2

http://tongzi.blog.hexun.com/52021207_d.html

3、束景南 刘金明:《周易》七日来复”与大衍之数(杭州大学学报19987月)

4、刘道超:大衍之数其用四十九之我见(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5赵建永:《周易·复卦》初爻的诠释进路(周易研究2004年第2(总第六十四期)

http://tongzi.blog.hexun.com/52080863_h.html

6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易数之文化学、美学意味(一弦一柱思华年——文学博客

http://tongzi.blog.hexun.com/52081539_d.html

7桑东辉:数字的文化意蕴与《西游记》的七子模式(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23卷第期)

http://tongzi.blog.hexun.com/52081329_d.html

8孟庆云:七日自愈将经验上升为理论(中国中医药报;2009

http://www.39kf.com/treatment/webclinique/yian/2010-01-14-633701.shtml

9七日来复的说法

http://www.china95.net/ZhouYi/HTML/ZhouYi_953.html

10汤锡文 晋侯苏钟铭文再认识 —— 兼小论商周历法

    http://tongzi.blog.hexun.com/30982961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