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表情图片:养生禅修营佛教基础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6:57:11
一佛学基础1、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佛是真正圆满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理了悟诸法之事理的智人。2、觉:正觉:简别凡夫的不觉和外道的邪觉;等觉:也称遍觉,简别二乘圣人;无上觉:简别菩萨。3、觉有觉察觉悟二意。4、觉:自觉:悟性真常,了惑虚妄,自觉真理;觉他:运无缘悲,度有缘众生;觉行圆满:穷源极底,行果圆满。5、佛陀的十种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6、佛有三不能:1. 不能免定业; 2. 不度无缘之人;3. 不能尽生界。佛陀住世的印度社会界是阶级错综复杂的社会;佛陀住世的印度思想界是各种宗教众说纷纭的状况。7、释迦:译“能仁”,礼让之意;牟尼:译“寂寞”,大智慧之意。8、印度四姓:婆落门:祭司阶级的宗教师;刹帝利:王者阶级的武士族;帝利:王者阶级的武士族;吠舍:从事农工商的普通雅利安老百姓;首陀罗:最下等的人群(奴隶、贱民)。10、乔答摩:译“瞿昙”,最胜意。悉达多:译“财吉”,成就意。11、佛陀的父亲: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净饭王;佛陀的母亲:拘利族天臂城——摩耶夫人;佛陀的姨母:拘利族天臂城——摩诃波闍波提夫人。12、佛陀在公元前623年农历四月初八的蓝毗尼园诞生。13、佛陀出家:二月初八14、佛陀成道:十二月初八15、佛陀涅盘:二月十五16、佛陀游四门:东门遇老人、南门遇病人、西门遇死人、北门遇道人。17、最初五比丘:乔陈如、跋提、摩诃男、婆湿婆、阿说示。18、最初优婆塞:波罗奈国长者耶舍的父亲。19、最初优婆夷:波罗奈国长者耶舍的母亲。20、最初比丘尼: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闍波提。21、七众弟子: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在家:优婆塞、优婆夷。22、佛教中的第一所寺院:竹林精舍。23、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所寺院:白马寺。24、八相成道:大乘:降兜率、托胎、住胎、出生、出家、成道、转法轮、涅盘;小乘:降兜率、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涅盘。25、佛陀最后度化的弟子:须跋陀罗。26、佛陀涅盘前接受的最后供养:纯陀27、佛陀涅盘后应以戒为师;佛陀涅盘后应依四念处安住;佛陀涅盘后应对恶性比丘默摒置之;佛陀涅盘后结集经典首句应安置“如是我闻”使人证信。28、僧团发展的原因:1.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2.宣扬缘起说和四谛法,反对神创说和定命论;3.主张物资公有;4.提倡四依处(常乞食、粪扫衣、树下住、依陈弃药),去除五欲贪着。29、定命论:断见;常见(这两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30、五衣身上穿,七衣盖身上,九衣枕边放。31、法:梵语“达磨”,具有轨持意。32、佛法是指佛陀所觉悟的真理,不舍悲喜,以世俗言说,显示自内证的如实义,宣示世间一切有情的善巧教法,此教法可以为众生轨持轨则而成正觉。33、戒:戒律,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定:禅定,有静虑澄心的作用;慧:智慧,有研真断惑的作用。34、僧:梵语“僧伽”,和合众,奉行佛陀教法出家的出家弟子。35、僧分为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四种。36、六和: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37、六和是解决僧团思想上和经济上的问题,使其能够和乐、清净、平等。38、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原则是平等、和谐、民主、自由、团结,是僧团的本质。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僧团的思想行为,是僧团和合的表现。39、佛陀最早提出“法味同受,财利共享”,并以此为僧团和合的原则。40、僧:凡夫僧:(具足出家形象,但未开悟者);圣贤僧:声闻僧;菩萨僧。41、佛法可以分为“教、理、行、果”,也可以分为“信、解、行、证”。42、佛法依僧弘扬,有和合僧在,就有正法在。43、宝的意义:《宝性论》以世间珍宝的希有、离尘、势力、庄严、最胜、不改六种譬喻来说明佛法僧称为宝的意义。《心地观经.报恩品》以坚牢、无垢、与乐、难遇、能破、威德、满愿、庄严、最妙、不变十意来说明佛法僧得名为宝的意义。44、三宝:化相三宝:佛宝:以释迦牟尼佛为化相佛宝;法宝:以佛陀最早宣说的四谛法为化相法宝;僧宝:以佛陀教化的最初五比丘为化相僧宝;住持三宝:佛宝:以佛像、佛寺、舍利塔为住持佛宝;法宝:以佛经为住持法宝;僧宝:以具足出家形象的僧众为住持三宝‘一体三宝:佛宝:以众生本具的佛性为一体佛宝;法宝:以众生本具的佛智为一体法宝;僧宝:以众生本具的佛力功德为一体僧宝。45、常住三宝:是指常住于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法僧。46、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运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得,不为世法之所侵凌,不为烦恼之所染污,受用无尽,极为珍贵。、47、四次结集:1.佛陀在世的时候由于没有文字记录,所有经典均是口头传诵,阿难、迦叶等佛子怕日久无凭而使佛法失传,怕外道的邪说渗透到佛教中,更怕佛教内部的恶性比丘自毁佛教,故以迦叶尊者为上首,在摩揭陀国王阿闍世王的支持下,选已证果的500大阿罗汉在王舍城外七叶窟内由阿难尊者诵经、富楼那尊者(或迦叶尊者)诵论、优婆离尊者诵律的佛法第一次结集。2.佛陀涅盘后100-200年间,佛法在印度各地迅速发展,使佛教内部对教义和戒律产生了分歧。由于印度东部毗舍离的跋耆族比丘和印度西部摩偷罗的长老耶舍比丘对十事非法的不同见解,使佛教公开分裂成了以耶舍守旧派为主的七百人的上座部和以跋耆族革新派为主的万人大众部。3.佛陀涅盘后230年左右,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极为尊奉佛教,由于佛教徒和婆罗门教徒之间的纷争,阿育王礼请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的千名僧众在华氏称历时九个月对佛教的经典进行了整理,将不同派别的论点整理出来共计千条,并将整理出来的资料命名为《论事》。4.佛陀涅盘后400年左右,由于部派佛教的崛起且各派又各据己见,贵霜王朝国王迦腻色迦王诚请世友尊者(或胁尊者)为首的500贤圣在迦涅弥罗城结集三藏,把历来口头传诵的佛典第一次用文字的形式进行了整理记录,共造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48、南传佛教:以锡兰为中心,弘传于南洋诸岛,现今流布于锡兰、缅甸、泰国等地,是使用巴利语的小乘教。北传佛教:以大月支为中心,弘传于安息、康居等国,现今流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是使用梵语的大乘教。49、三藏:经、律、论;十二部: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50、授记、无问自说、方广是大乘的;长行、重颂、孤起、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未曾有、论议是小乘的。51、经:梵语“修多罗”,又名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律:梵语“毗奈耶”,能防非止恶;论:梵语“阿毗达磨”,问答抉择诸法事理,能生无比胜智。52、唯识派十大论师:护法、德慧、安慧、亲胜、欢喜、净月、火辩、胜友、胜子、智月。53、上座部:一切有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54、中国四大译经师: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义净)。55、佛教在印度衰亡的原因:1.佛教自身为了迎合印度的外道,结果也变成了与外道合流,而使自己融入于印度教中;2.回教军队的屡次入侵与彻底的摧毁而使佛教在印度没有了容身之地。56、佛教传入中国最公认最具有说服力的时间:公元67年(汉明帝永平十年)。57、中国第一部译经《四十二章经》。58、玄奘大师之前的翻译称为旧译,之后称为新译。59、开元三大密教译经师:善无畏、金刚智、不空。60、玄奘大师译经五不翻:多含不翻、秘密不翻、尊重不翻、顺古不翻、此方无不翻。61、中国佛教宗派:大乘:三论宗、禅宗、天台宗、南山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小乘:成实宗、俱舍宗。6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63、四皈依: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64、六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皈依本尊、皈依护法。65、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修习佛法,若不皈依三宝,仍不为佛教徒。66、皈依的含义:皈是皈投、皈向、回转;依是依靠、依止、信赖;皈依就是救护的意思。67、学佛者,为解脱三途及流转生死的痛苦,皈依三宝,仰求救护,就必须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尊佛、奉法、敬僧就能得到救护。68、皈依三宝的种类:1.翻邪三皈2.五戒三皈3.八戒三皈4.十戒三皈5.具足戒三皈69、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70、皈依三宝后应做到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做意、法随法行这四中正行。71、人乘:人者,忍也,于世间之违顺情境堪能忍受,人以三皈五戒为乘,运出四趣,生于人道。72、天乘:以十善为乘,运出五道。73、五戒是人之根本。74、声闻乘:闻如来之声教而得悟道,以四谛为乘,运出三界,至于涅盘,得阿罗汉果。75、缘觉乘:以十二因缘为乘,得辟支佛果。76、独觉:佛不在世的时候,观无常而悟道。77、菩萨乘:以六度万行为乘,得佛果。78、三宝的种类:大乘:佛宝——佛的三身;法宝——六度万行;僧宝——菩萨:小乘:佛宝——丈六金身;法宝——四谛十二因缘;僧宝——阿罗汉、辟支佛。79、皈依的范围:人、天、鬼、畜只要发心皈依,皆可得到三宝的救护。80、沙弥:形同沙弥(只是剃头,未受戒);法门沙弥(已受戒)。81、皈依得现世乐、后世乐、究竟涅盘乐。82、皈依三宝的利益:(1).成为佛的弟子;(2).是受戒的基础;(3).减轻业障;(4).能积广大的福德;(5).不堕恶趣;(6).人与非人均不能扰乱;(7).一切好事能成就;(8).能成就佛道。83、皈依三宝的功德:(1).获广大福田;(2).获大欢喜;(3).获三摩地;(4).获大清净。84、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85、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86、戒是防止意,能防非止恶。87、戒:有所不为不能如此各人持守梵语“尸罗”律:有所当为应当如此团体活动梵语“毗奈耶”88、五戒只有人能受。89、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90、五戒分类:性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性戒不可悔)遮戒:不喝酒(遮戒可悔)。91、若出家人重病别无良药必须用酒,必须白众方能服用。92、五戒可以随分受。93、若受三皈,受持一戒,名一分行优婆塞;若受三皈,受持二戒,名少分行优婆塞;若受三皈,受持三戒,名多分行优婆塞;若受三皈,受持四戒,名多分行优婆塞;若受三皈,受持五戒,名满分行优婆塞;94、五戒受持时限,有一日、一月、一年乃至尽形寿。95、受戒是为了得到戒体;戒体是无形无相的是非色非心的。96、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能得身业清净;不妄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能得口业清净;不饮酒(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能得意业清净。97、一切戒以五戒为根本。98、法轮:回转、摧破意,能回转众生界,摧破诸烦恼,降伏诸邪见,灭诸痛苦。99、四谛:苦、集、灭、道。100、四谛是不会随时间空间的转变而改变的,是三乘共通之教理,是恒古不变的。101、苦谛:三界六道之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102、苦:一切有漏色心,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迫。103、苦:二苦:内苦:身苦(身患诸痛)心苦(忧伤、嗔怖、妒疑)外苦(有怨贼、虎狼等害,风雨寒热等灾)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帜盛苦104、苦谛的四行相: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105、集谛: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是招感三界六道生死之苦的真实意。106、集谛的四行相:因相、集相、生相、缘相。107、集谛是引起所有苦果之原因。108、灭谛:究竟之真理,亦为佛陀所证悟的无上妙法,诸烦恼灭后,后世苦果永不相续,为佛教最终归处。109、灭谛的四行相:灭相、静相、妙相、离相。110、道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111、道:资量道、加行道、见道、究竟道。112、道谛的四行相:道相、如相、行相、出相。113、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心观心无常、观法无我。114、四谛为世间、出世间、生死、涅盘的因果。115、苦为迷果、集为迷因、灭为悟果、道为悟因。116、苦、集二道为世间生死流转的因果;灭、道二道位出世间还灭的因果。117、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118、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119、八正道:戒:正语、正业、正命;定:正念、正定;慧:正见、正思惟、正精进。120、资量位:(1).五停心:不净观(对治贪欲过患);慈悲观(对治嗔恚过患);因缘观(对治愚痴过患);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过患);持息观(对治散乱过患)。(2).别相念(3).总相念121、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122、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123、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124、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使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之力极为猛利。125、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使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之力较为迟钝。126、四果圣位:预果初流(梵语“须陀桓”)——见道位二果一来(梵语“斯陀含”)——修道位三果不还(梵语“阿那含”)——修道位四果(梵语“阿罗汉”)——究竟位(无学位)。127、十二因缘(十二有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8、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129、集谛:无明、爱、取、行、有. 苦谛: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130、大乘: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证佛果、以一实相印为准则;小乘:发出离心、修四谛十二因缘、证阿罗汉或辟支佛果、以三法印为准则。131、菩萨乘:自觉、觉他、利有情。132、六度:布施(梵语“檀波”,度悭贪):财施、法施、无畏施;持戒(梵语“尸罗”,度毁犯):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忍辱(梵语“羼提”,度嗔恚):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观法忍;精进(梵语“毗梨耶”,度懈怠):披甲精进、加行精进、为怯弱精进;禅定(梵语“禅那”,度散乱):安住、引发、办事;智慧(梵语“般若”,度愚痴):缘世俗谛慧、缘胜义谛慧、缘饶益有情慧。133、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134、三轮体空:无施者、无受者、无所施之物。135、菩萨所修的五位次第,断二种障,显二种德。136、二障:烦恼障、所知障。137、二德:涅盘德、菩提德。138、烦恼障:烦是扰意,恼是乱意,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扰乱有情身心,不令出离生死苦海,障是覆蔽意,即烦恼覆蔽涅盘不得解脱。所知障: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此障由法执而生,障菩提。139、四种涅盘:本来自在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140、证涅盘得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141、三法印是识别真伪佛法标准的尺度。142、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143、无常:一期无常、念念无常(刹那无常)。144、三法印的关系:众生内迷于我,外迷于境,于我不知空,于境不知无常,因起惑造业,流转生死,招来生老病死忧喜悲欢等种种扰恼乱动,知无常无我,我爱执不起,我空慧生,三毒永尽,解脱生死轮回的苦恼动乱,而证寂静安宁的涅盘。145、三法印与四谛的关系:诸行无常是苦谛,生苦之因是集谛,涅盘寂静是灭谛,知无我无常并修习之为道谛。146、三毒:贪、嗔、痴。147、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148、佛依此一实相印,随顺众生根器,演说无量教法,或说空或说有,都是对治众生颠倒妄想。149、修空的目的:空不是抹杀一切,意为推破情执。以有空理,才能建立实现觉悟自在,如非空而一成实有,又何须佛法。150、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151、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拓跋寿;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帝——李炎;后周世宗——柴荣。二佛门礼仪一、殿堂仪规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  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  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  (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  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信道,,任意穿  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  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  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  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  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  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  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  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  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  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  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  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  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三)如何礼佛(拜佛):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  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  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  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  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礼佛三拜之含义: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骄慢心  (2)见贤思齐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  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发露实项)忏悔弟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发露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实相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  心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5)礼三宝文  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  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  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  诸佛。  礼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礼法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僧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  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  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  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  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  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  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  二、敬法  (一)如何请经、持经(演示):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二)如何诵经: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  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必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  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  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  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  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买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袈裟、衣钵、  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工,如实在无法修补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  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三、敬僧  (一)僧五敬德  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  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  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  田。  5.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  为世间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  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  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  班首称:『顶礼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  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  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  例如:有人知道师父要出国,即请师父帮忙带化妆品、免税烟、酒等物,这皆  是不合理的现象,出家人若有出国的机会,也不要替人拿东西,因为有的行李  中,可能藏有药物、走私货,这点要谨慎。  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夫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  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  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  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  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  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  『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称呼大德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  『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  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  『○○师』即可。  4.请问大德名号,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  尊上下』。  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  』、『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  等。  (四)与大德谈话  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  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该到楼  下来请示。  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  比较理想。  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则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  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候再请示。  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  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四、四威仪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弁律威仪  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  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  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  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  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  于所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  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  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暂时的卧,则右譌晏安,  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儿卧也。』  五、出入佛门之礼仪  (一)入  1.消假--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二)出  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  六、穿着海青应注意之事项  (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四)长跪时如何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  收回)  (五)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六)闭静后,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七、斋堂仪规  (一)内外威仪当具足  1.内: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二)食为法本-受食当内外威仪具足,并当发三愿:  1.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诸恶莫作)  2.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众善奉行)  3.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古德云:『五观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三)拿碗筷的方式  1.碗--表龙珠、精华,如吾人本具之如来智能德相,即所谓的摩尼珠,欲『探  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2.手--谓之龙口含珠。  3.筷子--谓之凤点头。  八、讲堂规约  (一)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满装智能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  (二)闻 思 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  (三)独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  体表现。三佛教常识何谓佛?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译为觉者。是由迷而悟,自凡而圣;一种极其尊贵的称呼。为了便于说明起见,请问什么叫干净?当然是说用肥皂和水洗去某种物体上的尘垢,使它恢复本来的形状和色彩,就叫做干净。那么,用佛法忏除我们思想上的贪、嗔、痴等业垢以后的清净理体,是谓之佛!金刚经说:‘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因此再用数学的方法,加以补助说明。佛譬喻是零,各种数字表示无明和业力,恶业用加法,善业用减法,如下式: l+l=2 即无明加恶业等于众生。但众生必须修善业,才能成佛,而所修的善业,一定要倍于恶业,才能减去恶业和无明而归零。如下式: 2-2=0 即善业减恶业减无明等于佛。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此只要能‘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似的依教修行,到了恶尽善满,福悲具足时,你也是佛,人人如此,人人是佛。以前有人问我:‘假使一切众生都成了佛,那怎么办?’我说:‘很好办,绝对不会吵架,因为佛是无质碍的理体,好像烛光一样,一烛光充满一室,多烛光还是充满一室,光与光是调和的,对房子的空间毫无影响,只是更光亮些。但一佛与多佛,是众生的分别心所造成的,其实一佛即是多佛,多佛即是一佛,如果你体会不到这个道理而说我糊涂,真是冤枉!’刚才说佛是觉者。其实觉的能力每个众生都有,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佛觉是‘空’——‘实相’(离一切相);众生觉是‘有’——‘假相’,对这假相有所执著,贪恋不舍,则成不觉。而佛觉虽空,并不否认物质现象的存在,而是说它的存在,是缘生的、生灭的、短暂的、是不究竟的。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众生不明此理,而认为是实有,于是就产生了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的各种感受,这就是生死和痛苦的根源。我们要想离苦得乐,必须学佛的所觉。如能把世间的一切当成公共的交通工具,需要时就利用一下,到达目的地以后,毫不贪恋的而予以舍弃,这样就可把人生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了。关伊子说:‘知物之伪,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这也是告诉我们不要执著的几句老实话。何谓佛法?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人,叫做佛。而法,是法则和方法的意思。也就是能使迷者悟,苦者乐,由凡而圣的方法,就叫做佛法。凡是佛所说的一切言教,我们若能依之修行,定能绝思虑,去缠缚,度生死,得自在,而成等正觉,这就是佛法所给予我们的利益。其实宇宙间一切诸法都是佛法,也都不是佛法,问题就在迷与悟。拿钱来说,可以买放生命,拯济孤贫,这是佛法;如果用之于吃喝玩乐,造诸恶业,那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为破除众生的虚妄执著而产生的。因为众生患了生死执著的重病,所以要用佛法的妙药来解救,一旦药到病除,最后药也没有用。所以佛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说,佛法像渡人的竹筏一样,过了河就没有用了。其目的是教我们不但世间法不能执著,最后连出世的佛法也不能执著,才能得到究竟的快乐。何谓僧?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译为和合众。因此就要有四人以上的出家众,才可以用这种称呼,如果是一个人,只能称释某某。但也有人为了写作上的方便而称山僧或老僧,也不算错,因为个体是属于整体的一部分,我认为是可以的。关于在家人,对出家男女二众的称呼,一般来说,如果你到寺院里去,见了出家的男众,称呼他法师、师父都可以,假若称先生,叫伯伯,虽然不算错,但听起来总不是味道。对女众也可以称呼法师、尼师或师父,若是称小姐,叫阿姨,听起来似乎很不顺耳。佛法僧合称三宝,这是一种恭敬赞叹的意思,凡是发心向善,立志上达的人,应该皈依三宝,共结佛缘。何谓皈依三宝?皈是皈顺,依是依靠,也就是信仰、服从的意思。皈依三宝,是以三宝为师,以三宝为模范,可以藉信仰的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身心,正正当当的做个好人,因此可得三种利益l.皈依佛,不堕地狱。2.皈依法,不堕饿鬼。3.皈依僧,不堕畜生。由此看来,皈依三宝,可以免除三恶道的痛苦,真是好极了。但是皈依只是种了成佛的种子,然后还要继续努力,依照佛法去行,才能达到成佛的目的。如果是信而不行,我行我素,还是要随业受报的,因为三宝只是迷人的导师,而不是恶人的保护者。我们要想做好人,享天福,以至成佛,皈依以后,还要持五戒、行十善,或者是具足戒,只要能严持戒律,坚固不犯,一定可以达到目的。假若你对学佛很有兴趣,而发心皈依,必须请一位懂得佛法的出家人为皈依师,办理皈依有关事宜,如果拜在家人为皈依师,那就不能说是皈依三宝,这种作法,是违反佛法的。何谓五戒和十善?五戒:l.不杀生。(不妄杀众生的生命,除暴安良则不犯戒。)2.不偷盗。(不巧取豪夺非分的财物为己有。) 3.不邪淫。(乃指夫妇以外任何男女,不得苟且。) 4.不妄语。(说实话,不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 5.不饮酒。(包括鸦片等麻醉品和兴奋剂。) 这五项若都能受持,可保来世不失人身。万一有困难放不下,不能完全的受持,也应该择其能持者而持之,那怕是一条,只要能持,就有功德。十善:l.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两舌。(不挑拨是非,或利用各种刊物恶意的毁谤他人。) 7.不恶口。(不骂人,不说刻薄话。) 8.不贪。(不取非分的财物。) 9.不嗔。(遇不如意事,不记别人的仇恨,不求报复。) 10.不痴。(凡事相信因果,不怨不尤。) 戒,好比世间法的法律,是个人生活的规约,是修、齐、治、平的轨范,其力能补国法之不足,济政令于无形,果能人人守之,必能本固邦宁,民安物阜。曾经有人和我说:‘我很喜欢佛教,就是规矩太严,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做,所以就不敢信。’由此看来,一般人都是怕受约束而裹足不前,真是可惜!其实佛法是合乎情理法的,一点也不勉强,就是受了戒,并没有改变你的整个生活方式,只是舍短取长的加以规正而已,像马路上的斑马线一样,并不是不让人走路,而是用来保护行人的安全,何乐而不为呢?要知我们现在对生活多一分约束,就可以减少将来一分痛苦。如果认为这话是对的,那么就应该即早学佛,为未来的幸福而努力。何谓佛性?如何修至成佛?所谓‘性’就是本质和本能的意思。也就是说,性是理,而不是事,是体而不是用。因此只可用语言文字表达,而不能供诸观赏。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天命予男曰男性,天命予女曰女性,予水曰湿,予火曰暖,......这是狭义的解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广义的。这是说众生都有作佛的本质,和成佛的本能。当年悉达多太子也是众生之一,因为他能‘不失其时’的发挥本能——佛性的力量,而成正觉。但我们是各从其志,向外寻求,以致渐行渐远渐无缘,苦海茫茫何处证?虽然如此,但佛性仍在。只要及早回头,依教行持,还是可以成佛的,所以说:‘佛是已觉的众生,众生是未觉的佛’,就是这个道理。可能你还不太明白,佛性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譬喻说一切男子(众生)皆有父性(佛性),一切女子皆有母性,但是在未生孩子以前,那是理,等到成人生子(修行)以后,才是名正言顺的父母(佛)了。至于如何修至成佛,说实在的,我和你一样的外行,这是个大问题,不是几句话就可说完,现在画一个图(如附图),以便说明修习的程序:众生本来是自性佛,由于无始以来的一念不觉,攀执外缘而起惑(迷),以无明(不明事理真相)为动力造诸恶业,就进入六道,人身、畜面,随业受生,要想了脱生死之苦,必须修持圣道,乃能得免。如修四谛法,即成声闻;修十二因缘,即成缘觉;修六度万行,谓之菩萨,到了恶尽善满,怨亲无别时,是谓之佛。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经过历代大德竭力研究,分为八宗,各宗有各宗修持捷径,若能息心(妄想心)依法修行,都可成佛。但是最理想的修持方法,莫过于净土宗的念佛法门,简而易行,成功无别,最适合我们现在一般人修持,如果你感觉在这世界上没有一点不是苦的话,不妨天天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并且发愿要到极乐世界去,等到将来临命终时,必能身无苦,往生西方。要怎样才能成为—个好的佛教徒?做佛教徒的人,要以佛法来约束自我的身心,一切作为,以利他为主,利己次之;就是不愿吃亏,也须做到自他两利才可以。千万不要打起佛教徒的旗帜,做的是损人利己的活计,而使别人批评佛教,罪过就大了!因为你引起别人造三业(身、口、意)罪,将来别人遭报,你也少不了一分。如果别人受了你言行的影响而赞叹三宝,你也有一分不可思议的功德。至于发心做个好佛教徒,最低限度,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爱国家,愍众生,乐善好施,老老幼幼,奉公务,守法纪,不取非分财物,不背因果之理,以世法来说,算是个大好人,倘能进一步的受持三皈五戒,依教奉行,就是个好佛教徒了。佛教与他教有何不同?我是个无用的出家人,自己的事尚且照顾不了,那有时间谈论其他宗教问题,而引起无谓的口舌。但是既然有人问,又不能不答覆。过去我曾经看过其他宗教的书刊,在事理上的缺点太多,引不起兴趣。后来看了些佛教的经典,因为理事圆融,故使我有一种‘得其所哉’的感觉。所以说,佛教的理论是高超的,方法是究竟的。老庄之学,在理论方面,有些地方与佛教很相近,但方法却不究竟。至于其他的宗教,根本不值得一谈。如果说他对社会颇有贡献,那是世间法,对生死问题毫不相干。固然佛教也讲利生,那是方便,而最终的目的,是要无生,无生则无灭,不生不灭,才是真正的永生。至于不同之处,略举三点:1.理论:佛说诸法性空,因缘生灭。他教说宇宙万物,都是神乎其神的神造的。2.方法:佛说众生轮转生死的原因,是由无始以来贪、嗔、痴、烦恼所造的各种恶业而构成的,现在必须依照大乘佛法的禅、教、律、密、净,和小乘佛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去修习,才能了脱生死之苦。他教只凭一个信字,就说能得永生,请问医生是不是能以一粒消炎片,治好所有病人的病?3.愿力:佛的愿力是要使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以地藏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但是他教说,只是‘信我者得救’和‘我爱世人’,可见他爱的范围只是几个教友而已。究竟他爱的是什么,只有他们知道。在这里我要特别的申明:以上三点,是因你的发问,我才不得不把教理简略的分析一下,并不是要和别人比高低,你认为那个教的理由充足就去信那个教,如果事理不明,盲目崇拜,那才真的迷信。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这个问题,要依学者用心而定,如能学以致用,确能依教行持,则可随缘如意,等到诸漏既尽,生死已了,不仅是万事如意,更能一切如意!不管是世出世间法,都没有不劳而获的。要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必须立志上达,自立自强,才能达到目的。而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罪障,了脱生死,更需要彻底放弃世间名利的追求,和精神上、物质上的享受。若遇顺(如意)逆(不如意)诸境,而能忍受,更能做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果能如是用功去行,终身不辍,定能一切如意,成佛有期。若是放不下五欲的享受,又想冒充好人,做个名誉佛教徒,这种‘掩耳盗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因果是大公无私,无枉无纵的裁判者,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丝毫不爽。所以说如意与否,完全操之在我,而不在事,请你先做到如万事的意,然后万事必能如你的意。宗教的目的都是劝人为善,只要为善,何必信教?如果你觉得做众生很好,那就什么也不要谈,否则,应该赶快学佛,只要能依法修行,必能解脱生死的束缚,得到究竟的快乐。众生成佛以后,会不会再成众生?圆觉经云:‘譬如销金(喻修行),金非销故有(本具佛性),虽复本来金(金沙喻众生),终以销成就(纯金喻佛)一成真金体(佛),不复重为矿(众生)’。由这段经文看来,众生成了佛以后,是不会再成众生的。好比矿金,虽然含有真金的成分,但必须经过提炼以后,除了杂物,才是纯金;既然已成真金,再不会成为矿金了。也就是说,众生经过佛法的熏陶以后,消除了所有的杂念和烦恼,得大自在,就不能再说是众生了。但是诸佛菩萨的悲心深重,为了济度众生而随类现形,千万要注意,那是方便,而不是受报。好比开矿所用的工具,是由钢铁制造成的,而钢铁是由铁砂炼成的,现在用来挖铁砂,但铁砂要炼,工具就用不著再炼。所以说,众生(铁砂)是受报(炼),佛是方便,就是这个道理。学佛是为了成佛,但成佛又为了什么?一个学医的人,他的志愿必定是行医,如果不打算行医,就不会学这一行。那么学佛,必定要发愿度众生,依教修行,将来才能成佛,既已成佛,当然要度众生,所以说成佛的目的是为了度众生,如果不愿度众生,也就成不了佛!假使说,我就是为了怕苦才学佛,既然成了佛还要度生,那还不是和以前一样苦吗?不一样,绝对不一样!好比医院里的病人,健愈后立志学医,然后又回到医院里去工作,虽然和病人所处的环境完全相同,但是所感受的却完全不同,原因是一个有病,一个没有病。了解这个道理,就知道诸佛度生,是不感觉痛苦的。你怕度生,你永远是众生,能度众生,绝对不是众生!儒家说食色性也。佛制戒淫茹素,二者孰是?都对。因为儒家说的是世间法,佛说的是世出世间法。其实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修、齐、治、平,并不是食色性也。但是许多人,谈起吃喝玩乐,就捧出孔夫子为挡箭牌,若是谈‘四维八德’,就说现在是太空时代,提那些老八股干什么?因此不但不捧孔夫子,而且还要咒骂,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我们应该了解孔夫子著书立说的目的,是教民易俗,匡正时弊,除了食色性也之外,还有‘世之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辱),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又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侍君不忠非孝也,居处不庄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忠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还有‘君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则水方,盂圆则水圆。’我没有读什么书,也不会读书,但将记忆所及,略举数则,作为我们谈话的资料。可是儒家说的这些警语,人皆充耳不闻,而有利于己的食色之言,则终身诵之,殊属不妥。至于佛制戒淫茹素,与儒家的‘万恶淫为首’和‘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思想是相通的。而出家人戒淫,旨在断爱,既无家室之累,养育之忧,方能安心办道,为人师表。但对在家人,只戒邪淫,如人人守之勿犯,则现在社会上许多不正当的行为也就灭迹了。谈到素食,当然与杀生有关,而戒杀的目的,是为了求得真正的平等。所谓男女平等,种族平等,……依佛理来说,还是假平等,要万类平等,才是真平等。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该平等。所谓万类平等,并不需要把它们都养在家里,人畜一堂,只要不无故伤害它们,而使其各从其志,各安其位就好了。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所谓几希者,就是其形不同,其心不异的意思。如果说人类杀害虫鱼鸟兽是应该的,那么世界上强凌弱,众暴寡,也是应该的,反正是比拳头嘛。但人知道报仇,则畜亦当索命,这是必然的道理。要想世界和平,除了慈心不杀,决无他策。希望有志之士,拥护佛教推行世界护生运动,共谋永久之和平。果能如是行去,必可重见舜日尧天于今世了。我是军人,将来在战场上造了杀业,是否有罪?佛教戒杀,对一般在家人来说,是戒妄杀。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在战场所射杀伤亡之人畜,是为了吊民伐罪,除暴安良,而不是寻仇报复,谋财害命,所以没有罪。好比医生,为了保护病人生命的安全而切除手足,是不犯罪的,只要诊断没有错误,就是因手术而导致死亡,也不犯罪。军人在战场上的行为,和医生为人治病的道理是一样的,故说不犯。话虽如此,但希望能做到无枉无纵才好。因为在战场出现的敌人,也有胁从的,不见得全是坏人,对于俘虏的处理,必须谨慎,在可能范围,予以适当的教化,使其改过自新,而化敌为友。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好自为之。从前梁襄王问孟子:‘怎样能使国家安定?’孟子说:‘定于一。’又问:‘谁能统一?’孟子说:‘不喜欢杀人的能统一。’由此可见杀人并不是谋求统一的好办法。我们要战胜敌人,最有效的武器,还是修明的政治。固然政治要以武力作后盾,假若‘君明臣直,父慈子孝’,而且‘养生送死无遗憾!’国家自然富强了,‘焉用杀!’何谓因果?因就是原因和种子的意思,果即是结果和果实。所谓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采用植物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众生心理活动所产生的行为,最后所得到的反应是相等的。所以老子也说:‘人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人不为善者,天报之以祸!’就是这个道理。我讲个不懂因果的故事给你听。四十年在南部,有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大闹照相馆,她指著墙上挂的另一张小姐的照片说:‘当时我要你要照的和那张一样,现在你把我照成这样子,难看死了!’那位老板很幽默的递给她一面镜子说:‘你看有那一点走了样?’她没再说什么,只是流著眼泪走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相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日未到’的道理,又能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上去,那么定能把人与人之间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倘能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那就更为彻底。司马迁说:‘昔者虞舜困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传说立于传厔,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有道之人,犹然遭此灾(灾),况以中才而涉乱世之末流者乎!’由此可见司马先生,是不明三世因果的,否则,必不出此言也。所谓三世因果,就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记得五十三年住院时,有位患友,品学均佳,就是不信因果。有一天他的原单位寄给他一枚忠勤勋章,我把握著机会说:‘老刘!你干的不错嘛!’他把头一偏,就说:‘你又不在那里,怎么知道?’我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虽然没有秀才的本领,却有秀才的经验。’于是指著他手上的勋章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此时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你怎么老是三句不离本行,又向我传教是不是?’‘传教倒不敢说,不过我是个业余的佛教徒,虽然不懂什么,因机释疑,是我应尽的义务。’于是我又接著说:‘明年恐怕不会再寄给你了。’他说:‘你真了不起!既知过去,又识未来,有何根据?’我说:‘要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阁下如果长期在这里泡病号,怎会给你?’眼看他的头不再横摇了,并且说:‘这样嘛!到是很合理的。’佛教讲因果,是不是宿命论?因是原因,果是结果。‘如是因生如是果’,故称‘因果’。而‘宿命论’是说人生的吉凶祸福和富贵贫贱,都是命运所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挽回。这样一来,与因果刚好是唱反调。从前袁了凡,就是因为受了宿命论的影响,所以才辞官回去等死,后来云谷禅师告诉他‘一切唯心’的道理之后,才解除了‘宿命论’的束缚。 在今天这种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里,相信因果的人,固然不多,就是能信宿命论的也很少见。但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因为业力的关系,很难得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所以每当事业失败,生活穷困的时候,却不妨暂时的信一信宿命论,藉以消除忧愁,缓和情绪,也未尝不可。但事后还是要依照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生活而努力,千万不要做了命运的俘虏。现在请问你:‘假若你驾车外出,在中途抛锚,检查的结果,没有油,你怎么办?’如依宿命论,那就不管它,但就因果来说,只怪自己事前没有检查,以致如此,现在还是要想办法加油,继续行驶,才是合情合理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遭受的不如意,是过去生命中的种子不好,以致今生才会这样。要想来生的生活幸福,事业如意,必须即时行善,才是上策。老子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破除宿命论的至理名言,相信因果最好的启示。何谓六道轮回?天上、人间、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这六个地方,合称六道。轮回,即是运转的意思,因为一切众生,受到宿世业力的推动,不断的轮转在这六个地方,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所以叫做六道轮回。我们的社会形态,是由农工商学兵政所组成的,而全国人民的工作,都离不开这个范围。每个人的工作,为了要和自己的环境和技能作适当的配合,所以就有先农后商,或由学而兵的,……这种动态的现象,就是轮回。同时我们生活上的饮食起居,上学下班,和精神上所表现的喜怒哀乐,这些身心活动的情形,不都是轮回吗?只是没有注意而已。虽然有些人,为了某种关系而否认轮回,也没有用,因为轮回是因果性的,绝不是信之则有,不信则无的无稽之谈。只要他的行为合乎轮回的条件,那一定是信也轮回,不信也轮回,仗权势固然抗拒不了,送红包还是买不下来。总之,轮回之理,智者信之而不疑,若与愚者论,如同生盲辨色,徒费功夫!我有位朋友,自称是现在维摩,甚么意思?你的朋友究竟是何许人也,我不知道,当然就没有个人恩怨和利害关系。现在就事论事,客观的答覆所问,自然就不会惹出是非。下面就是维摩的简历,以后你留心观察他的行为,是否合乎这个原则,就知道是不是维摩了。维摩是梵语,译为净名,是释迦佛住世时,助佛宣化的一位大居士,传为金粟如来化身。在维摩经方便品第二说:‘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惟。住佛威仪,心如大海。……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戒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奕戏处,辙以度人,爱诸异道,不毁正信。’你的朋友具有以上的条件吗?文殊师利问疾品说:‘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维摩诘说生病的原因是:‘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你的朋友有这种精神吗?不思议品说:‘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如何座?’于是维摩居士就问文殊师利说:‘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文殊师利就说:‘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维摩居士‘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来,入维摩丈室。’你的朋友有这种本领吗?而对于众生,也能作‘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相,如热时焰,如呼时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是观否? 再看入不二法门品,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说:‘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不二法门?’当时维摩居士以‘默然无言’的办法回答了问题。所以文殊师利就赞叹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不二法门。’你的朋友有这种功夫没有?你看他的言行,假使和以上所说的完全不符,那就是现在的真‘为魔’了。我并不是嫉妒他是维摩,你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希望每位居士都是维摩,对于我们上求下化的工作,不是更有益吗?不管是他自称的也好,别人恭维的也好,‘哑巴吃汤圆,肚子有数。’虽然说‘吹牛皮不犯死罪’,但是犯了大妄语罪,真教我为他担心。因此我希望你永远做个守本分的居士,对三宝的护持,量力而为,不必‘打肿脸充胖子’,千万不要标奇惑众,害人害己。要知道因果是最精确的测谎器,我们既然学佛,一切的言行,都要以佛法做标准,才算是真正得到了佛法的受用。我们都知道佛教有四众弟子之分,那是为了佛教行政业务的方便,但地位(佛性)是平等的,出家人没有特权,在家的也不得例外,因为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弘法利生,圆成佛道!如果以经济眼光来看,居士应该有点特权才对,因为绝大多数出家人的生活所需,是靠居士们供养的。因为我常常看见居士们对出家人的恭敬虔诚,内心感到非常不安!所以希望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共同发挥佛法的力量,使一切众生均能离苦得乐,转凡为圣,才能使其功不唐捐,受之无愧!何谓业、宿业、业报和业力?众生由无始以来,一念不觉所产生的善恶思想行为,统称之为业。而众生在过去各种不同的时空里,所产生的一切思想行为,叫做宿业。所谓:‘如是因生如是果’由于宿业的力量(业力),使现生有各种不同的感受,这就叫做业报。就人来说,有的做科学家,有的当驾驶,究其原因,因为他们的才智不同(宿世业力),则其所学是故有别,于是所从事的工作,所得到的待遇,自然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别。以此例推,宇宙万有,都是由于宿业的因缘,而造成种种差别的现象。但宿业原本于心,所以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妄想心)造’,就是这个道理。时常听到有人说:‘我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坏事,尽管怎么努力,在事业上总是不如意,可是某某人可说是无恶不作,反而生活美满,事事如意。’这是他在宿世善业力强,所以如此,但以现生的恶业报来说,天网恢恢,岂有不报之理!至于你为善,当应得善报,怎奈宿世恶业力强,是故如此,假若不是现今为善,恐怕又不是这个样子了。只要能继续为善,就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现生的善因成熟了,自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你珍重这个问题,谨慎将事,则来日庶少荆棘耳。是不是真有来生?这个问题,如果不懂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道理,是很难了解的。现在有些人,受了西洋科学的影响,凡事都讲证据,当然,也不算错,但可惜的是,只能‘事师于今’,而不能‘理师于古’,以致许多真实的因果轮回故事,都以未能亲眼见到而不信,非常可惜!你不信有来生,那么我说过了今天,还有明天,当然你说不错。可是向一位有神经病的人说,他未必相信,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今天,什么叫明天。许多人不信有来生,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良知被五欲(财、色、名、食、睡)麻醉了,不知什么是今生,什么是来生。如说没有来生,就不应该有来日。假使认为作善作恶,死了就没有事,那么我们以前在银行的存款,现在应该无效。还有以前的杀人犯,过了一天就不应判罪,如说不行,那么把昨天或前年当前生,明天或明年当来生,不是很合理吗?千万不要相信‘人死如灯灭’的鬼话。如果说这话是对的,那么以后大家都不能点灯,否则在‘人死如灯灭’的后面,就要加一句‘死人如灯燃’才合理。因为人死如灯灭,灭了的灯可以重燃,那死了的人,当然也可以如灯再生了。所谓死人,只是失去了四大(地、水、火、风)和合的物质功能,但支配物质功能的精神(阿赖耶、灵魂)功能仍然存在。而灯灭只是燃相(火)灭,燃性未灭,死人也是生相(呼吸)死;生性(心)未死。灯的燃灭是以明暗为缘,人的生死是以业力为缘,你不信有来生,除非能转八识,成四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或者是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要不然,又不知有多少来生在等著呢!昨乃今之母,今乃明之母,有昨日才有今天,有今生必有来世!若明此理,则来生之说,就用不著怀疑了。世人作恶,有报在子孙之说,一人做事一人当,报应子孙,有欠公允!这是一个因果性的问题,假若不了解三世因果的道理,是很难说得清楚的。我们只知道子孙是祖先财产的继承人,却不知道也是思想行为的继承人。所谓‘龙生龙子,虎生虎儿。’而母虎之性伤人,其子必不与人为友,故人见之必杀。那么做父母的,如果言行不检,所生的子女当亦不贤,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彼既不贤,必招祸事,从表面上看,是报应子孙,其实也是子孙的别业。或者说某某人,生平服尧之服,诵尧之言,为什么子孙也不肖呢?因为他只是服其服,诵其言,而未行其行,‘挂羊头,卖狗肉’,子孙怎么会好?纵然今生诵其言,行其行,前生是不是如此?多生又未必是如此,这都是构成子孙不肖的主要因素。我们也常见到父母的品德很坏,但子女却又很好,那是他们前世的善业因缘关系;也有子不肖而孙最贤的,也是他们多生的共业和现生的别业因缘所产生的现象,不足为奇。总之,要想子孝孙贤,五世其昌,必须止一切恶,行一切善,天网恢恢,幸勿忧其报之不爽!是不是真有天堂和地狱?在那里?地狱和天堂,是形容苦乐对待的名词,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位置,而是随众生的思想行为(业力)所显现的,因此,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诸恶莫作’,则无地狱,‘众善奉行’,就有天堂。地狱天堂究竟在那里呢?现在我还没有去过,就是以前去过,现在也忘了,不过我认为它的位置是那里都在,那里都不在。好比说,某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在收看电视,这是天堂相。忽然他的太太说黑白的电视不好,要换彩色的,那么先生就说:‘刚刚筹缴了孩子们的学费,又要买电视机,真是胡闹!’因此而吵嘴,而打架,而自杀!这样一来,就变成地狱了。由此可知,地狱、天堂,是唯心所现的。地藏经所说的那许多地狱,如因未见而不信,那go-vern-ment设有惩治坏人的牢狱,总不能因为没有坐过牢就说没有。地狱的有无,和这道理是一样的。最后我特别申明一点,经中所说的许多地狱,完全是众生的业力所造成的,与佛教毫不相干,介绍各种地狱和众生受苦的情形,却是为了防止众生作恶,受诸苦恼,而作义务宣传,藉此以收‘谈梅口酸,想崖足颤’之效。人的心性究竟是善还是恶?首先我们要了解心性的意义,然后再谈善恶。所谓‘心性’,就是‘真心’和‘实性’的意思,如果合用则性是心之体,心是性之用。若是分割使用,则体用兼备,理事互含。至于谈到善恶,却是见仁见智。孟子道‘性善’;荀子称‘性恶’;公孙龙子说‘性无善恶’;扬雄认为‘人性善恶混’;刘向则是‘性不独善,情不独恶’;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而王阳明的解释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用’。由此看来,真是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可惜我不是大学问家,无力研究诸子之说,故不能妄加评论,只好以我所了解的一点佛法,对本题略表管见而已。刚才所说的心,有真心和妄心之别。真心属理,妄心属事。也就是说,真心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可思议的理体。而妄心是因缘而起的各种心理活动状态的识别心,例如‘祭思敬,丧思哀’,‘见贤思齐’和‘谈梅口酸,想崖足颤’......所谓:‘一切唯心造’,就是妄心缘境所生起的各种幻觉,众生不明白缘生性空的道理,而执诸法为实有,以致造诸恶业,遭受苦果,这就是众生的生死根源,轮回的依据。或问诸佛菩萨的慈悲心从何而起?我说诸佛菩萨的大悲心,是缘众生的苦境而起的一种与乐、拔苦的大悲心,这种大悲心,是怨亲平等的善,是无条件的爱!因此就不能说是妄心了。但众生缘境,是识心分别人我利害关系,而构成各种善恶的行为,因此所作之善,是有条件的,更是有范围的。许多人之所以不作恶,‘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因为他考虑到作恶的后果不利于己。而作恶的人,是因为他的贪欲超过了生存能力的极限,求之不得,只好挺而走险,无所不为,但最后受到法律制裁时,也几乎是没有一个不是悔不当初。为什么呢?因为作恶的后果不利于己。像这种情形,如果相信因果轮回的道理,定可防止作恶心理的发展,甚至予以根绝。至于现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不外乎种子和因缘的关系。所谓种子,即是犯罪人宿业的恶因所感。而因缘的关系,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因为有的家长忙于名利而疏于管教;学校又忽略了品德教育的培养;而与社会接触,却又受到许多不良习气的传染,这都是助长青少年犯罪的主因,所以许多人对他们都有一种‘后生可畏’的感觉。我们要杜绝青少年犯罪的恶行,壮、老年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做青少年的模范。有写作能力的人,不要写黄色书刊而遗祸社会。广播影剧业者,剪去诲盗诲淫的节目,推行因果忠良的故事。只要大家肯努力去做,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不然,将来的社会情况,是不堪设想的!何谓修行?修即是戒,有修正、修理和修除等义。行是言行。那么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言行。也就是说,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作的不要作,不该想的不要想,就叫做修行。我们佛教修行的方法很多,但是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众生所遭受的痛苦,都是由贪爱而来的,要想离苦得乐,必须修正我们的思想和言行,使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贪、嗔、痴。只要身口意三业清净,自然就不会痛苦了。三业之中,要算意业最难修,而又最重要,因为意识有分别和执著的功能,所以成为我们修行主要的目标。所以关尹子说:‘梦中镜中水中,皆天地存焉,欲去梦中天地,寝不寐;欲去镜中天地,形不照;欲去水中天地,盎(盆子)不汲(装水)。彼之有无在此(心)而不在彼(物),是以圣人不去天地去识。’照这样说,意识不是就成了罪魁祸首吗?其实不然,只怪我们不善统御,以致如此,若是运用得当,使系铃人作解铃人,却能帮助我们弘法利生,成就道业,如是又成为功臣了。我出家后,收到一位老友的来信云:‘闻兄已舍俗出家,作大佛事!处此恶世,得以用功“修形”,使弟敬佩万分’等语,为了这个‘形’字,倒使我生了一点小烦恼,认为他有戏谑行为。后来一想,对的,他是希望我不要偏重于形状的意思,乃覆函云:‘行’要修,‘形’也要修,方得名为‘比丘’也。佛教有那么多的经典,讲些什么?简单的说,所讲的不外乎告诉我们作人作事的道理,和了脱生死的方法。根据解密深经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言,分为三个时期,当佛成道初期,一切外道凡夫,认为‘我’是实有的,因此而起惑造业,轮回生死,佛为了破除外凡的妄执,即说阿含经的教理,使其了解‘我’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缘生的假相,是空的,而存在的是五蕴。这是属于第一期的小乘有教,亦即所谓我空法有教。但二乘行人,虽了解我空,却又妄执诸法实有,因此佛又说般若经,以缘生性空之理,破其法执,是为‘我法二空论’,属第二期的万法皆空教。但佛说空教,是为了破法执,如果执空,岂不是无烦恼可断,无佛道可成,落入断灭的顽空吗?执有是病,执空(顽空)也是病,所以佛又说解深密经,阐明心(真心)有境空的中道义理,是为第三期的中道了义教。我们读经也不能执著,固然空教、有教都是佛说的,但是执空、执有,也并不是不对,而是不究竟。因为说空说有,都是方便,中道才是究竟的佛法。譬如说,婴儿吃奶(我执),做父母的为了要使他断奶(破执),就买饼干给他吃(空教),但是长期的吃饼干(法执)也不好,必须慢慢的训练他吃饭(中道),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中道,所谓中道,是不住空有,离较量,绝分别的理中,否则,就不是中道了。金刚经云:‘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因此也可以说‘如来说中道,则非中道,是名中道。’这是我对中道肤浅的认识。因为我最喜欢‘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这三句,所以就把它列为公式:‘所谓什么则非什么,是名什么。’好比说,所谓女孩,则非女孩,是名女孩。因为长大后,要做家庭主妇,因此改为所谓主妇,则非主妇,是名主妇。到了老年时,就说所谓老人,则非老人,是名老人。最后死了,又可以说,所谓死人,则非死人,是名死人。四大分离,它又随业受报去了。我认为每个人若是能利用这个公式去认识宇宙万有,只要能行得彻底,就不会做万有的奴隶。各种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如果行善,将来是否都能往生西方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应该可以,如果稍加分析,就有问题。因为‘善’是个抽象的东西,必须依赖各人的言行表达出来,然后才见功效。由于用心不同,言行表现就有差别,因此可以把善略分为二:一为真善,一为假善。所谓真善,是无条件的爱,像雨露一样,普施一切,无偏无废,故称真善。假善,是猫哭老鼠,口蜜腹剑,好像密医一样,表面上伪装好人,实际上是只管自己赚钱,不顾他人死活的骗子。佛教的善,是怨亲平等,三有均资的,五戒是最具体的表现。至于其他的宗教是怎样的情形,大家是知道的,由于思想不同,教化的方法就大有差别,所以最终的目的是绝对不会相同的。好比一列火车所载的旅客,绝不会是到同一个地方下车,因为他们的理想和工作不同,当然目的地也就不同,这是必然的道理。固然极乐世界,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地方,都有去的权利;阿弥陀佛更希望大家都去,而且去的条件又最简单,只要天天念佛,决心要去,将来就可以去。假若你根本就没有准备,怎么去?如果真的行了善,也不吃亏,将来可以得到一点善报,往生西方是不可能的。学佛是否—定要吃素?素食的目的,是为爱护众生的生命,要爱护众生的生命,就必须戒杀。不杀生,才是真正的仁慈!同时素食也是为了降伏我们的贪心,因为大家为了贪口腹,贪健康,贪长寿,才杀生的。我们学佛的目的是想成佛,因此更须依照佛法,切实去做,才能达到目的。但不杀生,是成佛的基本条件之一,既然愿意学佛,最好是能素食。可是你现在正在求学时期,只好顺应目前的环境,等到将来确实明白素食的道理和好处后再说。现在有些人贪求享受,认为素食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这是不明营养原理的极大错误。而肉食的人,难道就不病不老不死?其实素食的人,不但疾病少,寿命长,如能依佛法彻底去作,可以解决老病死的问题,而死只是死一次,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但肉食的人,依因果的道理说,实在很可怕!因为现在你杀害它的生命,将来它必会杀你的,这样不是等于自己杀自己?所以说,我们爱护众生,其实是爱护自己。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保证不会也不敢杀了。我们一天忙到晚,一生忙到老,究竟忙些什么?一般人(包括一切众生)所忙的不外乎两件事:一个是‘生’,一个是‘死’,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事了。所谓忙生,分为三点:l.现生:为养生送死而忙。2.后生:为子孙衣食而忙。3.来生:为来生的生处而忙。由于忙现生和后生的关系,所产生的业力(善恶行为),就决定了来生的生处(随业受报)。谈到忙死,你一定会感到是奇闻,怎么会忙死呢?刚才不是说忙生吗?究竟大家为什么忙生?还不是为了怕死!其实不管怎么忙,死的这一关,谁也偷渡不了。因此我把死分为三点:l.好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能寿终正寝,往生善道。2.横死:杀盗淫妄,无所不为,必定死于非命,堕落一途。3.死死:由于生平作恶多端,死后必入地狱,受诸苦楚而死去活来,活来死去,所以为死死。世间上还有一种人,也和大家一样的忙,但是忙的目的不同,因为他们感觉到生死很可怕,故依教修行,为了脱生死,广度众生而忙。所以说,他们的忙是有限度的,苦也是有时间性的,等到生了西方,一了百了。你感觉人生太苦吗?你认为忙的没有价值吗?需要觅个桃源好避秦吗?那么快点学佛,只要能依教修行,将来就可以得到不生不死的究竟快乐。何谓化缘与因缘?化有教化和募化两种意义。缘是机缘,简称化缘。所谓教化,是演说三藏(经律论)的义理,使众生依法修行,必能离苦得乐,转凡成圣的意思。至于募化,是佛住世时,为了降伏出家众的贪心而建立的,凡出家人的生活所需,完全由在家信众供养结缘,这样可以减去许多无谓的烦恼而安心办道,了脱生死。而在家人,利用这供养的方便,可以广结善缘。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由此可见,我们要远离诸苦,必须戒贪,才是根本办法。而布施供养,是戒贪的具体表现。也许有人说:‘你这穷和尚命好,有一份长期补给证——化缘,就可以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当然你赞成化缘,而且口口声声的叫人家放下,自己抓得紧紧的,难道说你们拿别人的财物就不为贪?’我认为不是,因为我们拿别人的东西,不是用来养家活口,而是用于印经造像、救济贫困等等弘法利生的工作,所以不为贪。而向人化缘的目的,是为了广结佛缘,故不为贪。关于因缘,所谓‘亲生的叫因,疏助的叫缘。’就麦子来说,麦种是因,那么日光、空气、水分,肥料、人工、时间是缘,但种子虽有生因,须具有诸缘的条件,才能发挥种子的功能,否则一定是‘苗而不秀’,或者是‘秀而不实’。不仅麦子如此,任何事物都是一样。从表面上看来,缘只是个抽象的名词,但是却有支配诸法生灭的潜力,而这种潜力,是与诸法同时生灭的。我们要了脱生死,圆成佛道,必须广种善因,多结善缘,将来才能达到目的。我常看到某佛教刊物,批评别人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怎么不见对方答辩?最近几年,因为自己的工作比较忙,很少看其他的刊物,不知道所说的内容,故难以奉告。不过照理讲,佛教的刊物,应该只谈佛法,或者是护教的言论,关于恶性批评的消息,就不应该发表。而我们修持的对象是身、口、意,若使这三业清净,才能远离烦恼,得大自在,否则,一天到晚,是是非非的,那修的是什么行?不管批评的对不对,总是属于意气用事,与佛法是不相应的。这种行为,在他来说,以为抬高自己的身价,殊不知正是暴露他的弱点。俗语说:‘闲人口里出是非’,因为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才会‘言不及义’,为了满足个己五欲的享受,又没有别的技能,只有打听别人的是非,达到利己的目的,若是稍有道心的人,那是不会这样做的!昔孔子适周见老子,辞去,老子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而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他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学佛!人非圣贤,总难免有点过错,如果观念正确,可以向对方善意的建议改正,以杜绝后患;但恶意的批评,除了增加自己的罪业,与事实毫无补益。我们做佛弟子的,处处要律己,多做些反闻反观的工作,假使个人的言行合乎规律,团体也就健全而有光彩。至于答辩与否,须视当事人契机而定。答辩可以说明事理的真相,使对方由衷的信服。百丈禅师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所以不辩乃无言说法,也是对付无赖之徒的妙著。我至诚的希望全体的佛教徒,谨遵教典,作大佛事,虽有不肖,亦莫可奈何。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尽十方无有边际的空间,叫做‘宇’,尽过去现在和未来无有始终的时间,叫‘宙’,简称‘宇宙’。其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亦非长短、方圆、黑白、温凉、轻重、厚薄,所能计知的一种实相(空)理体。其用之大,为万物之母,故云‘无不从此法界流’,就是说,万物的相状虽殊,其母则一,存在的时间虽有久暂之别,但终必反其母。又云‘无不还归此法界’,万物虽生之于母,返之于母,必待因缘而后生,而后返,决非有能为者而为之;否则,即是魔说。以上所说,是宇宙的定义,和万有与宇宙的关系。也许认为太抽象,因为这个问题,必须懂得‘一切唯心’和‘缘生性空’的道理以后,才比较好懂,不然,是很难说明白的。所谓‘一切唯心’,是说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心(妄想、思想)造成的,这个心不是心脏的肉团心,而是能思量、分别的‘识心’,在心理学上叫做思想。请你静静的沉思一番,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不是从思想分别其利害关系而产生的。这种由理想而成为实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力量,佛法称为业力,因此也可以说,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众生的业力所造成的。如果不相信,请问你住的楼房是不是心造的?老婆孩子是不是心造的?关犯人的牢狱是不是心造的?万里长城是心造的,西螺大桥也是心造的,你的家庭和乐,是全家人的共业所造成,牢狱是犯人的别业所造成的,如果没有犯罪的思想,就没有犯罪的行为,那里会有牢狱呢?由此可知,我们这个世界,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众生的共业和别业所造成的,等到将来众生业尽,此界亦尽,所以地藏经说:‘此界坏时,寄生他界……此界成后,还复而来’,那时候又是天地玄黄,宇宙洪流的时代了。至于‘缘生性空’之理,一般人只知道‘缘’是个抽象的名词,其实它有支配一切诸法(宇宙万有)生灭的潜力。比喻说:‘豆子,照理是能生芽、开花、结果的,但是放在瓶子里,那就不可能了,必须有土壤、日光、空气、水分、人工、肥料和时间等等的助缘,才能成为事实。’同样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灭,都需要缘,没有缘,是不会生灭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生中,如果造的全是恶业,只要现在一心行善,而不给恶业犯罪的机会——缘,虽有也等于无,因为诸法自性本空,而今呈现在眼前的一切现象,是心造的,除此就是万无了。这个问题,以我的能力来说,是超载的,只好以大题小作的办法,来结束这段因缘。以后有机会,我介绍几本书给你看,相信对这问题会有帮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两位大专的学生,讨论‘一切唯心’,刚好我到了,他们请我当裁判。为了减少言说的麻烦,就拿出一张台币说,请用一切唯心的道理答覆我,这是什么?但不能说是钱。停了一会见他们不作声,我说:‘以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作答案,好不好?’因为你想买什么,它就是什么,不买什么,依然是原来的什么。于是他们笑了说,有道理。学佛是否要出家?若人人出家,势必灭种!佛教有四众弟子,由此可见,在家学佛,是合格的。所谓出家,是要发愿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家,若是像因家庭失和而出走那样的出家,是没有用的。因为出家的目的,是为了脱生死,因此就要依教修行,才能达到目的,假若在家学佛,也能依教奉行,就等于出了家。就形式上来说,出家人要辞亲割爱,放下精神与物质上的一切享受,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得到?而有的人还‘肉不正不食’,叫他来过我们这种淡泊生活,绝对不习惯。别看做和尚很简单,如果没有相当的善根和因缘,保证还做不了。谈到人种,我想是不成问题的,现在世界各国都有人满之患的感觉,而在家人不生孩子的还是很多,也没有人指责他们影响人种。假使我们都有缘出家修行,统统到极乐世界去了,还有其他五道的众生转来,或者其他的星球向这里移民,也不见得是说梦话。出家人不从事生产,生活怎么办?你的意思是说,出家人也应该有一份普通人的工作是不是?我觉得这是观念问题,并不十分严重。因为我们都知道,社会是由农、工、商、学、兵及各行各业所组成的,那么和尚也是属于编制之内的,可能你认为是奇闻,但是也有根据。国父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由此看来,我们出家人,并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消费者罢!至于工作,也不见得是种了几棵稻梁菽,养了几头马牛羊,才算是职业,凡是有益于社会人群的正当行业,都谓之工作,你说对不对?其实我们的生活水准很低,可说是有钱人家买酱酒的钱,就够我们一个人的生活了。如果大家都相信因果,社会自然安定,国家一定富强,大家都有饭吃,自然也少不了和尚一份。一般人的工作,是为家庭的生活而忙碌,我们的任务是为众生的生死问题而奋斗,不要认为佛教不过是暮鼓晨钟,烧香拜佛而已,其实那只是仪节上的一部分啊!此外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工作,像禅定的参究,经教的钻研......却很少有人知道。而我们修持的目的,除了自利以外,还要上报四重恩(国家护存恩、师长教诲恩、施主供养恩、众生互助恩),下济三途苦(地狱、饿鬼、畜生),以利他。因此希望大家拥护佛教,净化人心,当可化干戈为玉帛,变孽海为莲池。果能如是行去,大家所仰望的世界和平,即可早日实现了。为什么要向塑画的佛像烧香礼拜?佛有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佛只有诸佛才能看见;菩萨可以见到报身佛;释迦佛的应化身,我们的福薄,也看不到。现在为了表示我们对诸佛菩萨的崇敬,所以方便的用塑画的圣像,来作代表。这个道理和军中射击的‘人像靶’一样,虽然不是真的敌人,但是用来练习射击,将来必能收到杀敌制果之效。孟子也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习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由此可知,佛像是众生修习成佛的目标和模范。我们为了要成佛,所以要烧香要礼拜。烧香和拜佛,是表示我们行为上对佛的崇敬,而烧香的香昧芬芳,藉以堵塞我们的鼻根,使其不闻脂粉之气,而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拜佛的好处很多,简单的说,可以消除业障,降伏骄慢,且能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力量。当你见了庄严的佛像,就会联想到佛,是以慈悲为怀,救济众生的圣人,我们应当恭敬礼拜,同时更要学习佛的言行,将来也可以成佛。总之,烧香拜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希望在工作之余,不妨做做看,既能保安,又可增福慧,何乐而不为?念佛何以能消灾获福?每个众生的苦乐祸福,都是由众生的自心(思想)分别事物的利害关系所产生各种善恶行为所构造成的,因此就有各种不同与行为相对的感受。要想离苦得乐,转祸为福,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思想。佛教改变思想的方法很多,念佛也是其中的一种,只要能诚心诚意的慢慢念,使思想的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渐渐的就不会想到别的事物上去了,所谓‘心正而后身修’,不造恶因,自然不受恶报,这不就是消灾吗?人生没有灾难是福,处此恶世,而能用功办道,将来往生西方,永离生死,更是福中之福!也许你觉得以上所说的还不太合理想,现在再用日常所见的事理来补充说明一下。譬如说,一位不良少年(喻妄想)经常在外面惹是非,他的家长无法管教,就把他送去当学徒(喻念佛),有一天他的邻居失窃,警员先生(因果)来调查他的生活动态,经厂方证明,他天天都在工作(念佛)从来没有外出,因此这件事就与他无关(消灾),后来他因工作努力,被选为劳工模范,并且得到一笔优厚的奖金(获福)。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想你对这问题就不会再怀疑了。我持斋念佛多年,但家里不如意事,总有—点,其故何在?你能持斋念佛,当然功不唐捐,但其他的人是不是也能和你一样这么做,又是问题。好比你一个人负担全家人的生活,自然过得不会很舒服,如果大家都有工作,那就不会感到困难。至于有点不如意的小事,也未必不是你念佛的功德,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就和迷失路途的人一样,别人只能告诉你回家的路线,却不能代你走回迷失的距离(喻宿业),如他用车子载你回去(念佛功德),只能免除你走路的痛苦(大事化小)但是走错了的全程还是非经过不可(不如意事),了解了这道理,应该劝化家人,赶快学佛,倘能勤修精进,以后自然就会吉祥如意了。学佛有什么好处?将来可不可以升天?学佛的好处很多,难以说尽!简单的说,可以离苦得乐,转凡成圣。因为学佛以后,如能依教修行,即能理解宇宙人生的奥秘,和相信因果轮回的道理,而使思想言行,虽从心所欲,也不会逾矩了。因此不仅现在是个好人,将来还能成佛!以世间法来评论一个人的好坏是不正确的,因为大家的自私心理太重,无论是对人,或者是一切事物,都以个己的利害关系,作为好恶取舍的标准,所以说不一定正确,如用佛法作准则,才是公平的。学佛目的是成佛,如果想升天,修十善业就可以去了。其实了解佛理的人,绝不愿意升天,因为天道还是在三界之内,等到天福享尽了,仍然要随业受报的。这个道理就和一个穷苦的女人一样,因为娘家很富有,所以就想回去,到了娘家,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尽量的享受,但是不能长久的住下去,因为那里到底不是她的家,就算能住十年八年,最后还是要回夫家的。因为很久不在家,回来以后,又得忙于整理家务,打扫环境。所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这时候,我想比以前更痛苦!所以说,要想改善生活,永无烦恼,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只有依教修行,志愿成佛,才是救苦的根本办法。  四梵呗唱诵一、佛乐的种类与形式    (一)、佛乐种类  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或由佛事音乐改编的通俗音乐。这里仅介绍佛事音乐的种类:  1.朝暮课诵:  每天早、晚两次,其形式与程序基本相同,内容各异。早课的内容与程序为: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每月初一、十五之前加唱《宝鼎赞》)、唱《回向赞》《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三皈依、诵《大吉祥天女咒》、唱《韦驮赞》。晚课的内容和程序为:诵《阿弥陀经》(或《大忏海文》)、蒙山施食、唱《回向偈》、《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三皈依、唱《伽蓝赞》。  2.祝圣佛事:  这类佛事主要是佛菩萨圣诞的庆祝活动,包括佛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菩萨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及祖师圆寂纪念日等。如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即为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据佛经记载,此日佛陀“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因此后来佛教四众弟子在纪念佛陀诞辰时亦以各种香水灌洗佛像。浴佛仪式的程序分为八项:(1)集合僧众;(2)迎请佛像;(以上两项没有唱念,只有礼拜。)(3)将佛像请回,唱《稽首皈依大觉尊》;(4)将佛像安置于佛座,然后以香水灌沐,唱《沐浴真言》、《释迦大赞》;(5)主法者敬致诵词;(6)祝圣绕佛,唱《佛宝赞》、《赞佛偈》;(7)回向皈依,唱《回向偈》、三皈依;(8)圆满礼佛,唱《浴佛功德殊胜行》。  佛菩萨圣诞祝仪的格式、程序基本相同,只是所用“赞”有“六句赞”和“八句赞”的区别,而曲调则完全相同。以释迎牟尼圣诞祝仪为例:(1)唱“香赞”,即《戒定真香》;(2)念诵,包括“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遍)、《楞严咒》、《心经》,唱“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三遍);(3)唱赞偈,有《佛宝赞》、《赞佛偈》;(4)绕念佛号;(5)拜愿;(6)三皈依。  3.普济佛事:  这类佛事是为现前之人忏悔业障、植福延龄,或为超荐先亡、救拔恶道众生而举行的。主要有:  (1)随课普佛:随早晚课诵加入赞偈、拜愿、宣疏文等,分延生普佛和往生普佛两种,此略。  (2)忏法:忏法有多种,如“净土忏”、“梁皇忏”、“千佛忏”等,此略。  (3)瑜伽焰口:简称“焰口”。通常用于超度亡灵,历时约四至六小时。程序为招请、结界、施食、施水、超度等项。以口中诵赞、偈、经文及密咒,心存观想并辅以手印,身口意三业加持。  (4)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简称“水陆”。是为超度普济水中、陆上一切鬼魂的大型法会,是各种佛事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佛事,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参加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人、千人以上。设有内、外各种坛场,主要有诵经、礼忏、施食施水追荐亡灵等。水陆法会中大约有上百首曲调,有大量的散套曲牌。 (二)、佛乐形式  1.佛教器乐:  传统佛教器乐有南北流之分,各有不同特点。首先是乐器编制,北方的编制主要有鼓吹三大件笙、管、笛,以及云锣、鼓、铪子、木鱼、铛、铙、钹,南方编制在北方的基础上加箫、琵琶、弦子、胡琴,因此,北方称“吹打”或“鼓吹”,南方称“丝竹”。近代以来,较著名的寺院器乐有五台山的“鼓房”吹打乐和北京的寺院管乐,江南的“十番鼓”和“十番锣鼓”等。  2.佛教声乐:  佛教声乐可分为梵呗、渴、礼忏歌曲、诵经音乐和应赴音乐。  (1)梵呗:指一切梵音歌唱,主要有赞、祝延等。其中赞用于赞颂佛、法、僧三宝,体载分大赞、小赞。大赞有八句和十句之分,小赞只有一种体载的曲调,叫“六句赞。”而祝延(“祝延”本为吉庆辞语,意思是消灾吉祥、祝福延寿,后来以此命为梵呗名称。)仅有四首词曲,世称“四大祝延”,即《唵嘛呢叭咪吽》、《唵捺摩巴葛瓦帝》、《唵阿穆伽》、《皇帝万岁万万岁》。  (2)偈:一般四句或八句(也有更多句数的),每句字数相等。有四、五、六、七、八、九言,常用偈的言数一般为四、五、六、七言,类似我国古体诗。偈是佛事中重要的唱诵体载,其作用是对前面唱念内容的进一步阐发、补充和总结。按题材分有赞佛偈、发愿偈、警众偈、回向偈等。  (3)礼忏唱诵:即礼拜忏悔中的,主要用于圣诞祝仪、课诵普佛、忏法等佛事,最常见的有:《拜愿》和《三皈依》。(4)诵经:指唱诵经文、密咒的曲调。其中密咒有《华严字母》、《普庵咒》和《音乐咒》等。二、佛教梵呗学习方法    所谓的梵呗,是对经偈通过轻幽、柔和、悲悯的心境将它唱诵出来以赞叹三宝、歌颂佛德的一种声调,此种声调即称为梵呗;梵呗又可称为声呗、赞呗、经呗、梵曲、梵放、声明等。在印度统称歌咏十二部经,不管长行、偈颂都谓之呗。传来中国之后,将歌咏长行别开为读诵,呗乃专指歌咏赞偈而言,故谓之赞呗。  对于学习梵呗、唱诵梵呗,学人自出家起,很是喜欢与好乐,经常向许多法师学习请问;自己于梵呗唱诵的过程中对于微妙音韵的表达,虽然是非常的一般,但向法师学习与自己几年摸索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也了解到唱诵赞呗的一些方法与特点。同时,学人偶而也去过一些小庙和一些丛林,对于大小寺院的赞呗唱腔、音韵等学人还是时有注意的;对于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唱念差异与节拍的准确与否,我也有一些想法与建议。在小庙和大寺院之间,他们的唱诵有一个差别;小庙人数较少,法会的气氛不象丛林那么庄严与高涨,法师在唱诵时或许不那么投入,所以在唱诵赞偈过程中会倾向快速;在大寺院或丛林里,因为人数多,场面也有很多庄严设备,再加上丛林有丛林的唱诵规矩,那么,唱腔趋于缓慢而比较规范;虽然如此,一般来说,两者之间都会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  1、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寺院的唱腔,都渐渐趋向地方化,和原有赞呗的韵味相去较远;2、因为传统学习梵呗方法少人问津或缺少现代乐理的给予稍作调整,在打击法器过程中,节拍不很准确,不是铛子‘抢板’,就是大鱼‘拖板’(‘拖板’是指节拍的时间已过才去打击;‘抢板’:是指节拍时间未到提前打击);这种的情况在一些丛林寺院里犹为明显。  打击板眼“不到位”毛病的出现,就有以下二种状况发生: (一)、就唱诵者来说:  1、唱诵不能尽兴,因为“有拖有抢”,在唱诵时就会出现“时快时慢”不流畅和“南腔北调”不一致的结果。  2、呼吸不好控制,其实,于唱赞过程中,他是一口气一口气的完成的;  3、老是要等待法器的打击,也就是说,这口气喝完,可法器还没有打击,这是“拖板”;  4、一口气唱诵未完,法器早已打过,这是“抢板”;  5、近处听闻,大众唱腔的“起始”并不一致。 (二)、就打击法器者本身来说:  1、对于板眼可能不太熟悉;  2、在唱诵过程中,可能感觉不到那种节奏;  3、耳朵没有听闻大众的声音的,或者,大众于唱诵过程中不能给予配合。  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给维那及诸唱诵者带来许多的烦恼与不悦。同时,更是影响并失去梵呗本身美妙声韵与唱诵者慈悲心声的流露。要知道,在佛教梵呗内容中,除了“水陆科仪、瑜伽焰口、华严起止仪”等当中的一些白文须用梵腔或律腔来较大自由的梵唱外,其余的许多赞偈如:四大祝延、八大赞、华严字母及诸小赞,或弥陀偈、观音偈、药师偈等在唱诵过程中的节拍,和乐理中所说的‘四四拍’是完全一样的,即每一小节中有四拍;他们强弱的过程是: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是次强拍:第四拍是弱拍(强、弱、次强、弱的过程);在打击的过程中,不管有过七星或没过七星,其节拍同样保持如上所说每小节有四拍的原则;在这种原则下,不管铛子或是大鱼,不允许出现少许与节拍不合的情况;若频频出现,则视为某师对节拍的掌握还是逊了点。  有鉴于此,为了使佛教传统文化之一的梵呗,得到少许的发扬光大,为了使佛教梵呗能给佛教的弘法工作带来方便,为了使佛教梵呗更具有欣赏价值、为世人所爱,给大众带来喜悦;要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对梵呗正确唱诵方法的了解与掌握那必定是重要的。下面学人就将平时跟随诸师所学与自身所体会到的唱诵、学习梵呗的方法作一简要说明,以资参考: (一)、白文梵唱原则(如水陆科仪、瑜伽焰口、华严起止仪等中白文):  1、熟读白文法:熟读或背诵要梵唱的白文。  2、理解文意法:以一定的佛学知识,去理解白文的意思;这样在唱诵过程中,才能以音声表达出佛教那种慈悲柔和宽广伟大的心声与性格来。  3、字正腔圆法:所唱的文句,咬字必须清晰,所发的声音应该有腔胡调;不可以含糊其词,起始不分。  4、听从指导法:在学习时,要听从老师的指导,要掌握基础声韵,在没有十分把握与熟悉的情况下,不要随意变腔;否则,所唱出来的音韵,还是自己以前的老套。如学书法,若不听老师的指导,不随顺字帖的一笔一画,竟管学的时间再长,结果,所写的还是我们以前丑字的翻版。不但没有进步,还锻就一身臭毛病。  5、长时练习法:只有经过长时的听闻、琢磨、练习,才能体会梵唱的停顿、起始、快慢、高低等原则。 (二)、赞偈学习方法:  1、熟背赞偈法:于学习之前将所要唱诵的赞偈词句背熟。  2、摄心听闻法:要认真听闻法师或是音带里的梵呗声韵,记住其唱诵停顿、高低起伏、起承转和等处;于不会唱诵之前,自己尽量不出声或是小声跟唱。 (三)、节拍点击法(此为传统学习梵呗时准确掌握节拍的重要方法)1、在没过七星时,铛子大部份是两下,大鱼一下(左手当铛子,右手当大鱼)(1)、左手打击一下铛子第一板,然后提手向胸前空点一拍;再以手打击一下铛子的第二板,再向胸前空点一拍,此即均匀完成铛子两板两眼的四拍打击过程(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或实击为板,虚点为眼); (2)、右手打击一下木鱼的第一拍,然后提手均匀的向胸前(或胸前方)空点三下,此即完成木鱼一板三眼的四拍打击过程。  2、若过七星,打击铛子和大鱼的间隔虽然不远而紧挨着,但保持每小节四拍的原则依然不可改变的。  若要准确的掌握节拍,对此法时常的训练应属最为关键。(四)、小鼓定板法:即均匀、缓缓地打击小鼓,其用意即使上‘节拍点击法’的手指能依此板眼和速度去点击。此小鼓即充当‘节拍器’的作用。在集体或个人学习时都应用此方法。(五)、手指跟打法:在学习梵呗的过程中,最忌的是‘动口不动手’;所以于学习中,不但要口中‘念念’有词,而且手上要敲得‘笃笃’有声;这是快速掌握梵呗进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六)、咬字清晰法:唱诵梵呗时,咬字必须清楚,不可含糊不清。诵经礼忏亦复如是。(七)、字韵不变法:于唱诵赞偈词句时,一定要拖原字的尾音,不可以在原字后面的拖音处加上‘a o e’等杂音次音。三、梵呗唱诵对身心健康的影响:1、强化呼吸,增加氧气吸入  由于呼吸是唸诵的基础,长期进行唸诵锻鍊,最基本的效果,就是能让呼吸变得深长有力,由此加大肺活量与氧气吸收,促进生命活动进行。2、情感宣洩,释放心身压力  唸诵产生的声波,是一种波性能量。唸诵的发声方式,既具有能量释放特性,可以诱导内心情感的宣洩,由此释放内心压力,就像人在烦恼痛苦状态自发地喊叫一样,长期进行唸诵,可以有效缓解心身的紧张状态。3、声波振动,消除循环障碍  唸诵所产生的波性能量,比其他形态的能量更具有穿透性,能够有效渗入事物的内部,对事物造成特定的影响。有效运用声波的震盪作用,不仅能广泛激活细胞的生化功能,同时也能衝击与消除人体循环障碍,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这种声波的震盪衝击作用,与现代医学的超声治疗,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4、意识调控,降低能量消耗  现代生理学研究揭示,在人体的能量消耗中,意识活动造成的能消比例达70%以上。这种消耗,主要是由人的心理造作与紧张作用造成的。在唸诵过程中,由于声波的震盪作用,能够让人的心身得到放鬆,由此终止意识的造作行为,并相应降低人体的能量消耗,使人的精力更加充沛。5、心理暗示,创造良性心态  人是社会化的高级动物,人类的声波中具有极为丰富的信息内涵,尤其是一些能够与人体产生共鸣的发声,以及具有特定节奏、旋律、与音量、音调变化的唸诵,其信息含量,往往能够直接影响人的心身状态,产生极为深刻的调节效果。就像《摇篮曲》的哼唱原理一样,唸诵法的修行,其影响力可以同时深入心身两个方面,这种调节效果,是一般调节方法不能比拟的。6、中脉共鸣,达成心身和谐  在唸诵法的修行中,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教,譬如印度瑜伽与佛教密宗等,都特别强调中脉共鸣发声,西方宗教的唱诗也有这种倾向性。由于人体的圆筒结构,以及体内气血的不断循环,人体的中脉,就像各种气流的漩涡中心,具有和谐与空灵的自然特性。因此,採用中脉共鸣的方式进行唸诵,其所产生的声波极为和谐,具有极强的穿透性。通过这种震盪,可以有效控制紊乱的气脉循环,帮助心身进入和谐状态。7、脉轮共振,感通潜能支援  古印度瑜伽与传统中医学的研究发现,人的肌体对一定的声音具有相干共振现象。尤其是一些本能性的发声,往往能够在人体的特定部位形成强烈的震盪,并且迅速建立相应的和谐感觉。佛教密宗认为,人体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声音调节现象,其关键就是人体中本来具有这种声音的潜能。比如密宗的根本咒——嗡、阿、口牛这三种声音,就分别代表著人体顶、喉、心三处的内在潜能。许多人哼小调时的自然发音,以及唱《摇篮曲》时有意识的发音,也就是因为与“嗡”字潜能相应,才会使人迅速进入安乐状态。8、开发听觉,打破感觉障碍佛教认为,感觉的障碍(无明)乃是人的心身烦恼之本。在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知系统中,唯有听觉的感知具有超越方向、空间及意识障碍的特性,并且能够深入到无形之中。在唸诵过程中,由于声音的激发与诱导,人的意识自然与听觉结合,由此逐渐可以形成以听觉为本位的感知习惯。这种以听觉为本位的感知方式,可有效地引导自心意识突破原有的感觉障碍,由此获得大觉大悟,从感觉的自在进入心身的自在。 五各宗大略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史略  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 、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肇于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结合《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了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慧思继承此说,并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又阐发“诸法实相”之说,慧思兼重定慧,实为以后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后慧思传智 ,智 再发挥,终于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智 一本师传的宗旨,教观总持,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南义北禅的佛教学风。著作主要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得其真传,作《涅盘玄义》和《涅盘经疏》,很有发挥。灌顶以后,四传到湛然,以中兴天台宗为已任,对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实注解,发挥三谛圆融的义理。又针对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写了《金刚 》、《法华五百问论》和《止观义例》等著作,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虽不免门户之见,但对天台宗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满等。经过会昌禁佛和五代之乱,典籍湮没殆尽,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传弟子义寂,通过吴越王钱 遣使到高丽、日本访求天台宗典籍,高丽派谛观送来教典等,才使该宗学说得以延续和发展。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因受同学之请,撰《释难扶宗记》,驳同门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为伪作而引起了一场历时七年的山家、山外之争。争论的焦点是:真心观还是妄心观,色法具否三千等问题。山家主张妄心观与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张真心观,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张有些接近华严宗的教观,被山家斥为不纯,不久即衰。这次争论记载在《四明十义书》中。天台宗在元、明两代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私淑台宗”,著《法华会义》等多种,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晚近有谛闲著《大乘止观述记》等十余种。经典与判教  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盘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 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智 判佛一代说法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这是根据《大般涅盘经》中从牛出乳、从乳出酪,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乳譬第一华严时,说《华严经》;酪譬第二鹿苑时,说“阿含经”;生酥喻第三方等时,说《大方等大集经》、《宝积经》、《维摩经》、《楞伽经》、《胜 经》等;熟酥喻第四般若时,说《般若经》;醍醐喻第五法华涅盘时,说《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对不同听众分五个阶段说出的五类不同教法,叫“别义五时”。又佛陀宣说教法,并非按五大类绝对分界,而是将华严的义理分散在各个时教,如在鹿苑时里,就间说到无相教法等,表明各时相互融通,谓之“通义五时”。从佛陀教法的方式方面判为化仪四教,从其内容方面判为化法四教,合称八教。化仪四教为顿、秘密、不定。配合五时,佛陀对具有高深教理知识的众生说《华严经》,令其顿悟究竟教理,为顿;佛陀对教理知识较差的众生渐次说《阿含经》(鹿苑时)、《大方等大集经》、《大般若经》,使其由浅入深,转小向大,渐次深悟教理,为渐;在顿、渐中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与不定只是显与隐的区别,同席听讲,各自悟解的教理浅深不同,或顿或渐,隐而互不相知的为秘密教;显而互知的为不定教;到了讲《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时,听众已经成熟,佛陀演教超出于方式之外,称之为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与五时所说诸经相配,《华严经》就是圆教,并兼别教。鹿苑时“阿含经”是藏教,小乘奉为圭臬。《大方等大集经》没有一定,四教比较对说,看其所对而异,是别教。《般若经》中诸部般若,是阐明通、别、圆三教的,称为通教。最后《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专显圆理,是纯圆教。法相宗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史略  创始人玄奘曾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并翻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其弟子神 、嘉尚、普光、窥基等对该宗典籍竟作注疏,在理论上各有发挥。特别是窥基,直绍玄奘所传,融全贯通,加以发扬,有“百部疏主”之称。窥基之后,慧沼、智周传承两代,各有阐扬。自智周弟子如理以后,即逐渐衰微。  经典  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为其代表作。  判教  此宗的判教,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判释迦一代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第一时有教。为破异生实我之执,于鹿野苑说阿含经等,昭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法,是为初时我空之说。第二时空教。为破除诸法实有之执,在灵鹫山等说《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等,开示诸法皆空之理,令中根品,悟彼法空,舍小取大,是为第二时法空之说。第三时中道教。为破除执着有空,于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即心外法无,破初有执;内识非无,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是为第三时识外境空之说。此三时教的说法,有依释迦说法年月先后来区分的,称年月次第;有依了义与不了义来区分的,称义类次第;还有兼年月次第与义类次第来区分的。理论  1、三性说。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无著、世亲等瑜伽行派认为,诸法实相应有两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诠表所说,也不是一切都无所有,而是远离有无二执以为中道。这样即有虚妄分别与空性两面:依分别的自性说为“依他起性”(相对真实);依分别的境说为“遍计所执性”(妄想);又依空性说为“圆成实性”(绝对真实)。法相宗继承此说,且结合唯识说,以为三性也不离识,谓诸识生起之时,现似见分与相分两分是依他;意识从而周遍计度,执为“能”、“所”二取,则是遍计所执。  该宗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世界现象都由人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变现,而前七种识再据以变现外境影像,缘虑执取,以为实在。又认为在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从而说明未来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又有不定为何乘之“不定种姓”与三乘也不得入的“无种姓”,因而建立五种姓说。这与向来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不同,是该宗中心思想之一。  2、五重观法。为与唯识说相适应,主张用唯识观。窥基在《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唯识章》中特别提出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的五重唯识观。五重观是:(a)遣虚存实识。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是为唯识观的初步。(b)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c)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自心体分之本。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d)隐劣显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心王起时必隐劣心所,为第四步。(e)遣相证性识。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3、因明学说。因明原为瑜伽行派所创。世亲门人陈那有更大发展。玄奘在印度游学时,曾到处参问因明,造诣极高。临回国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会上,立了一个“真唯识量”,书写在金牌上,经过18天,无一人能驳倒它,创造了因明光辉的典范。回国后,先后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和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门人竞作主疏。其中以大庄严寺文轨和慈恩寺窥基所作最为流行。窥基对因明作法,多有发展,主要有:区别论题为“宗体”与“宗依”;为照顾立论发挥自由思想,打破顾虑,提出“寄言简别”的办法;立论者的“生因”与论敌的“了因”,各分出言、智、义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过类”都分为全分的、一分的,又将全分的一分的分为自、他、俱;推究了有体与无体。影响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律宗道宣专事四分律的宣扬,在理论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译唯识学的观点,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功能)思心所为戒体,称为心法戒体论(戒弟子从师受戒时,在精神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称戒体)。晚明思想家王夫之著有《相宗络索》一书,对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颇精。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其著作中运用因明三支比量。谭嗣同在所著《仁学》一书中,也引用有关唯识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曾运用因明与西方逻辑、中国墨经作比较研究,并有《齐物论唯识释》之作。近代欧阳竟无、韩清净和太虚等也曾对法相唯识之学竟相研习,并撰有不少专门著作。法相宗在日本亦有流传。唐永微四年(653)日僧道昭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称南寺传。开元四年(716),日僧玄 从智周学法,归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传法,称北寺传。新罗智凤、智鸾、智雄亦从智周学法相而弘传于日本。法相宗是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最有影响的宗派之一,至今流传不绝。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史略  此宗传承为杜顺一智俨一法藏一澄观一宗密。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杜顺原名法顺。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西北)人,尝从因圣寺僧道珍学习禅法,后住终南山宣扬《华严经》。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各1卷,为此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第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智俨天水(今属甘肃)人。师事杜顺。受具足戒后,各方参学,对地论学派慧光经疏中的“别教一乘”说和“无尽缘起”说及《十地经论》中的六相义,别有心得。著有《华严经搜玄记》10卷,《华严一乘十玄门》1卷,《华严五十要问答》2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4卷等。法藏依智俨学《华严经》,深通玄旨。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参加实叉难陀、义净、菩提流支翻译《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宝积经》等,并有著述100余卷,详尽发挥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创立华严宗。  法藏有弟子多人,以慧苑为上首。但慧苑因作《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15卷,与法藏学说相左,被列为异说。唐大历中,法铣(据说为慧苑弟子)著《刊定记纂释》21卷,其弟子澄观著《华严大疏》及《随疏演义钞》,皆力斥慧苑之作,以恢复法藏宗旨。但澄观仍杂有不少禅宗、天台宗的见解。其上首弟子宗密主张融合华严与禅宗,提倡教禅一致。在会昌禁佛中,此宗同受打击。宋初,长水子璇以弘传宗密之学为主;至其弟子净源时,华严宗始得中兴。净源弟子义天本高丽王子,北宋元佑初年,携带该宗久已散佚的疏钞多种来华,使其得以复传中土。三年后,携佛典及儒书1000卷回国,华严宗遂传入高丽。其后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各作《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的注解,世称宋代华严四大家,继有义和、鲜演、戒环、祖觉等相继弘传。元代敷演《华严经》的有盘谷、文才、了姓、宝严、春谷、大同、宝觉、善学、普瑞。明代有圆镜、祖住、明得、方泽、洪恩等人,明末 宏、德清、智旭,也都研习过法藏、澄观的思想。明末清初有明源及其弟子续法,均以振兴华严宗为己任。清初弘传华严者,北方有大义、来舟、通理,南方有巢松、一雨、蕴璞、昧智、心光、佛闲、读彻及居士彭绍升(尺木)等人。清末杨文会以及月霞也均以弘阐华严著称。理论  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  四法界  (一)事法界。指宇宙万有事法,彼此一一差别,各有分齐;(二)理法界。指诸法平等的理性,即真如;(三)理事无碍法界。是说有差别的事法与平等的理性,互相溶融无碍;(四)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各有差别的事法,由于理性同一,故能一一称性融通,一多相即而重重无尽。  六相  (一)总相。指一种缘起中,具足各种成分,类似所谓事物的全体;(二)别相。指各种成分有其差别,即事物的部分;(三)同相。指各部分互相依持,同成一总体,即事物的同一性;(四)异相。指各个部分虽互缘而生,仍各别有异,即事物的差别性;(五)成相。指由此各缘起法得成,即事物的生成;(六)坏相。指各部分仍住自法不移动,即事物的破坏。此六相都两两相顺相成,同时具足,互融无碍。  十玄门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指一微尘中同时具足一切诸法,互相依存,成一缘起;(二)因陀罗网境界门。指各个法中有无量法,彼此之间互相映现,重叠无尽;(三)秘密隐显俱成门。指说一法即一切法,或隐或显,俱时成就;(四)微细相容安立门。指一切法门均于一念中具足,即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五)十世隔法异成门。指一切法门遍布于“十世”之中,前后久暂,不相隔历;(六)诸藏纯杂具德门。指六度万行,或纯或杂,法法交彻,功德互相具足;(七)一多相容不同门。指每一法中具有一切法,容摄无碍;(八)诸法相即自在门,指诸法融通,相即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九)唯心回转善成门。指法界无碍功德,都由一如来藏为自性清净心回转,具足成就;(十)托事显法生解门。指所有尘法,事事无碍,随一事理,能显法相实相。该宗认为,上述事事无碍教义,皆如来称性之谈,即依本具的圆满性德而起赴感应机之用,谓之性起说。又以理性为众生本具,是因位中本有的性德,亦有称性而现之义。判教  对释迦一代的教法,判为“五教十宗”。五教  1,小乘教。为声闻乘人所说的教法,指说四谛、十二因缘的“阿含经”和《四分律》、《发智论》等;2,大乘始教。为开始由小乘转入大乘者所说教法,指大乘空宗的《般若经》、《中论》等以及有宗的《解深密经》、《唯识论》等;3,终教。为大乘终极的教门,指说真如缘起、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楞伽经》和《大乘起信论》等;4,顿教。是顿修顿悟的教门,指不依言辞、不设位次而顿悟教理的《维摩经》等;5,圆教。为圆融无碍的教门,指完全说一乘教理的《华严经》。  十宗  1、我法俱有宗。主张人我、法我俱为实有,指已入佛法的“人天乘”和声闻乘中犊子部、法上部等所立宗义;2、法有我无宗。主张五蕴诸法三世实有,但“人我”非有,指声闻乘中说一切有部等所立宗义;3、法无去来宗。主张诸法现在有实体,过去与未来无实体,指声闻乘中大众部等所立宗义;4、现通假实宗。主张诸法过去、未来没有实体,现在只五蕴有实体,十二处、十八界则不真实,指声闻乘中说假部及《成实论》、经部所立宗义;5、俗妄真实宗。认为出世法真实,一切世俗法均不真实,指声闻乘中说出世部等所名宗义;6、诸法但名宗。主张一切法只有“假名”而无实体,指声闻乘中一说部等所立宗义;7、一切皆空宗。主张一切法皆虚幻不实,指般若经等,相当于大乘始教中的空始教;8、真德不空宗。主张一切法都是真如(如来藏)显现,含有“实德”,故“真体不空”,指《楞伽经》等,相当于大乘终教;9、相想俱绝宗。认为“真理”是“绝言所显,离言之理”,只有顿悟认识,指《维摩经》等,相当于大乘顿教;10、圆明俱德宗。认为一切法本来功德圆满,彼此圆融无碍。指《华严经》,相当于一乘圆教。  观法  该宗观法以法界观为主。此观有三重:1、真空观。依理法界而立,观察一切诸法的本性即空;2、理事无碍观。依理事无碍法界而立,观察诸事法与真如理,互相交融;3、周遍含容观。依事事无碍法界而立,观察以同一真如理为本性的一一事,遍摄无碍。修行阶位有两门:一、次第行布,依据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次第,由浅至深,阶位分明;二、圆融相摄,指得到一位,就能前后诸位相即相入,因果不二,始终无碍。三论宗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一提婆一罗 罗一青目一须利耶苏摩一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诠一法朗一吉藏。  史略  此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在与异派学者辩论中多次获胜。著有《百论》和《四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说。提婆之后,经罗 罗、青目至西域沙车国王子须利耶苏摩。  鸠摩罗什师承须利耶苏摩,专弘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道流西域,声被东国。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者800余人。前后翻译经律论70余部,300余卷。盛倡龙树、提婆般若性空学说。门人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唯有僧肇精纯守一,得罗什之真传。罗什、僧肇之后,长安大乱,僧徒四散,三论传承,记载不明。南传罗什之学者虽不乏其人,但对后世均无甚影响。此学所以传承不绝者,端赖以《华严经》、“三论”命家,兼修禅观的僧朗。僧朗有得业弟子僧诠。僧诠门徒数百,上首弟子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4人,其中最著者为法朗。他在僧诠门下,禀受《华严经》、《大品》(即《摩诃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僧诠殁后,于陈、永定二年(558)奉敕移住兴皇寺,被尊为兴皇大师。陈、隋三论学者多出其门下。其中最著名者为吉藏。他著作宏富,陈义精微,评判由晋以来各家学说,亦采取南北各派长处,大凡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注疏,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三论宗。  当时,除吉藏一系而外,同时弘传三论的学者亦复不少。因此三论学说在初唐曾盛极一时。后来法相、华严、禅宗相继成立和流行,此宗逐渐不振。但大历(766~779)年间,金陵有玄璧法师弘传三论,浙江金华有慧量法师专讲三论。虽至中唐,传三论者尚有人在。会昌禁佛之时,此宗章疏被毁殆尽,几成绝学。清代末年,海运畅通,杨文会居士始从日本将此宗失传的章疏著作取回,世人方能探讨而窥其全貌。  经论和章疏  此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盘经》。即有4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 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较详细的疏解。《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于此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藏传佛教概述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远的影响。藏传佛教简史  在我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公元7世纪密教传入西藏以后,搀入了本地固有的宗教成分“苯教”,为了区别于一般的佛教,称为喇嘛教。  自称“佛教”或“内道”  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纪中叶,古印度佛教后期变质过的坦特罗性力派的密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喇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喇嘛教法中的密宗。随着喇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喇嘛教建筑布达拉宫,源于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时为公主建的宫室,但建成现在的规模,是到17世纪才完成。  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最高深的大圆满及大手印法直指人心、与汉传佛教的禅宗极为相似,是相似正法的一种。因为大圆满法和大手印提倡的就是禅宗祖师常说的:“鬼窟里泡冷石头”。[编辑本段]藏传佛教简史     我国藏语系佛教开始于七世纪中叶。当时的西藏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胝,藏名尺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持松德赞迎请莲华生由印度入藏,折服了原来盛行的笨教,佛教于是得到了弘扬。  莲华生入藏之后,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据现在的登嘎尔目录布敦认为是持松德赞王府所编,当时译出的大小显密经律论有738种,从汉文转译的32种,故当时佛教流传是很兴盛的。但在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所谓朗达玛灭法,曾有一段时间(842-978)佛教沉寂了。后来由原西康地区再度传入,西藏佛教又得复苏。十一世纪时有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入藏,1042年又开始大弘佛法,同时藏族比丘仁钦桑波,宝贤等翻译了很多的经论。西藏史上称朗达玛灭法之前为前弘期,之后重兴的佛教为后弘期。  此后印度的佛教学者,特别是遭遇变乱时期,1203年印度比哈尔省的佛教各大寺庙,被入侵军全部毁坏的那烂陀寺、超岩寺等的学者,来到西藏的很多,传译事业因而很盛,藏文大藏经近六千部中绝大多数是直接由梵文翻译的,少数是从汉文转译的。因此,印度后期佛教的论著保存在藏文藏经里的,极为丰富。尤其是因明、声明、医方明等论著数量庞大,非常重要。西藏的佛法以密教最为普遍,最为突出,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在显教方面,西藏格鲁派黄教各大寺都推行以因明、俱舍、戒律、中观、瑜伽现观五科佛学为中心的教学制度,从玄奘、义净的记载来看,可以说这是继承了当初印度那烂陀寺遗留的学风和规范。发展历史  密教在西藏发展的历史分两个历史阶段,藏文史籍一般称“前弘期”和“后弘期”。7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约2百年为前弘期。这一时期,密教在吐蕃还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在与当地原有的苯教不断的武力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其间曾一度占优势。赤松德赞(755一797在位)为巩固政权,打击苯教大臣的势力,从印度迎来寂护和莲花生,建立桑耶寺和僧团组织。期间,在喇嘛教和汉传佛教之间曾引发一场争论(792—794),最终喇嘛教在赞普的支持下得以取胜。赤祖德赞(815一838在位)时,又委喇嘛为大相(相当于宰相),并规定七户养喇嘛一人之制等,喇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朗达玛期间,由于喇嘛们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严重威胁王权,喇嘛教便遭受严重打击,其后,朗达玛被喇嘛拉隆·白季多吉用箭射杀而死。但其后约百年,卫藏地区的喇嘛教仍不绝如缕。  10世纪,佛教逐渐由西康、青海、阿里等地将戒律传回卫藏地区。同时有一些人去印度求法,其中最有成绩的是仁钦桑波(rin-chen-bzang-bo,958—1055),译出以密宗为主的不少显密经典。又从印度迎请阿底峡进藏,主要传授显宗教理,兼及密宗。这样,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而且从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格鲁派兴起后,噶当派则并入格鲁派而不单独存在。藏传佛教的派别差异既不像印度的小乘十八派是由于其遵行的戒律不同而分派,也有异于印度的大乘因其主张的教义不同而分派。其派别差异是因不同师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据不同经典和对经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内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众多派别。这是藏传佛教的又一特点。  藏传佛教教义特征为:大小乘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点。传承各异、仪轨复杂、像设繁多,是藏传佛教有别于汉地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显宗说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四宗中以中观为最发达。龙树一系的论典以“正理聚六论”为中心,经过宗喀巴的倡导,中观应成派月称所著的《入中论》最受推崇,成为中观论著的代表作。《现观庄严论》与《入中论》两书汉文未译,而龙树的《大智度论》藏文未译,因而成为藏传与汉传佛学之一重要区别。西藏密教一般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等四部,而各宗派多以无上瑜伽部的各种教授为主要修行法门。  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但最具特色的还是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合一”是喇嘛教的另一大特点。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包括地方实力集团或家族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赞赞普时初见雏形,至萨迦派时正式确立,其后不断完善,待格鲁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后而达鼎盛。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废除。  藏传佛教传习和修证的处所分为讲道院和修道院两种,也有综合者。较大的寺院都有规定学制。各派各寺的规定不完全相同。如格鲁派哲蚌寺郭莽札仓规定:因明五年,般若四年,中观两年,俱舍四年,戒律一年,必须循序而进。戒律学完之后统称噶仁巴(经学士),其出路有三:1、少数申请应试格西学位,2、自由讲学或闭关修持,3、入密宗学院继续深造。藏传佛教的学位有多种名目,如噶希(四论士)、饶绛巴(博学士)等,原仅为尊称,后学制逐渐严密,须经过考试才能取得诸如拉仁巴、多仁巴、林赛、曼仁巴(医药士)等各种称号,统称为格西。  藏传佛教的寺院规模大小不一,小者只有数人,大者多至七八千人。大寺院一般由经堂、神殿、做为辩经场所的林苑、印经院,若干活佛拉章、僧舍、执事者的办事处、仓库、招待施主的客房、牲圈等等组成。寺院在旧西藏往往是一个地区的宗教、文化乃至经济、政治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要的寺院依其重要的程度分别规定为国家级、省级、县级的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文革期间许多寺院受到严重的破坏, 1979年以后由政府资助和信徒群众自愿集资逐渐恢复。  藏传佛教的文献极为丰富。藏文《大藏经》分《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分,其中《甘珠尔》包括显密经律,主要为佛教的原始经典,《丹珠尔》为论藏,系释迦牟尼弟子对佛语的阐释和论述的译文集成。  清王朝通过尊奉藏传佛教,与生活在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新疆、内外蒙和东北地区的蒙、藏民族建立了强大有力的共同的精神信仰纽带,进而控制了东北到西北、西南的广大地区,为入关统一中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藏传佛教于后弘期时传入青海、四川、甘肃、内蒙、云南及今蒙古国,13世纪后开始传入元、明、清宫廷,对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和宗教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先后传入尼泊尔、不丹、锡金、拉达克等周边邻国及邻境。本世纪初,开始传入欧美,分别建有传教中心或藏传佛教研究机构,并得到迅速发展,现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不可忽视的宗教信仰之一。[编辑本段]四大派别  宁玛派(rnying-ma-ba)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派别。“宁玛”(rnying-ma)藏语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译传的旧密咒为主,故称为“旧”;其法统与吐蕃时期的佛教有直接传承关系,历史渊源早于后弘期出现的其他教派,故称为“古”。通称“旧译密咒派”。宁玛派僧徒可以分两大类:第一类称阿巴,专靠念经念咒在社会上活动,不注重学习佛经,也无佛教理论。第二类有经典,也有师徒或父子间传授。我们主要介绍是第二类。严格意义上的宁玛派是11世纪时“大素尔”索尔波且?释迦迥乃(1002--1O62)、“小素尔”索尔穷?喜饶扎巴(1014-1074)、卓浦巴(本名释迦僧格,1074一1134)三素尔建立寺庙并有较大规模的活动时才形成的。到16、17世纪才有较具规模的寺院,后来在第五世达赖喇嘛支持下得到较大发展。著名的寺庙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托、竹庆等寺。宁玛派14世纪就已传播到不丹、尼泊尔;近代来,印度、比利时、希腊、法国、美国等都建有宁玛派寺庙,并不断出版有关教义著作。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大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  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无上三乘。其中的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法”。宁玛派最为注重修习心部的大圆满法,主张人心本自清净,三身圆满,不假造作,本自现成,修习的关键仅是消业净习,即可契证本性,圆满佛事。  萨迦派中的“萨迦”(sa-skya)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因北宋熙宁六年(1073)昆?衮却杰波(1034一1102年)在后藏萨迦县萨迦寺弘法,故名。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元代以后,萨迦派内又出现俄尔、贡噶、察尔3个支派。此外,萨迦派的重要寺院还有四川德格的贡钦寺,青海玉树的结古寺、称多县的示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烂陀寺,今锡金境内的结蔡寺等。  萨迦派采用款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传承方法。代表人物有萨迦五祖。初祖贡噶宁波(1102?一1158)、二祖索南孜摩(1142一1182)、三祖扎巴坚赞(1147一1216)、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一1251)、五祖八思巴?洛追坚赞(1235一1280,萨迦班智达侄子)。1244年,萨迦班智达应蒙古皇子阔端邀请赴凉州会谈,为元朝统一西藏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1267年西藏建立萨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在元中央王朝的支持下,萨迦派势力大增,其寺院及势力波及到康区和安多各地,对元朝皇室亦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萨迦派内部的矛盾亦逐渐发展,1324萨迦寺分成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4个拉章,各领属民、土地。1351年,萨迦派在西藏的掌权地位被帕竹噶举派的大司徒绛曲坚赞取代,萨迦势力日渐衰落。明成祖时,封萨迦首领为大乘法王,萨迦派仅保有萨迦附近一小片领地,其首领称萨迦法王。明朝中期,其他3个拉章传承断绝,都却拉章则再分为彭措颇章和卓玛颇章两房,延续至今,萨迦法王由两房的长子轮流担任。现今的萨迦法王在美国居住。  萨迦派在显教方面注重经论的翻译及辩经。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性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密教方面有萨迦十三金法(《十三种不越外围之金法》),“道果法”是最独特的教法。“道果”法认为,修习佛法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舍去“非福”(“恶业”、做坏事)。专心于行善,来生即可投生三善趣之中。第二层次是断灭“我执”(“我执”指执于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我执”一断灭,烦恼苦痛便无从生起,人也可从流转轮回的痛苦中得以解脱。第三层次便是除去“一切见”。一切见指“断见”(指片面解释“宇宙万物皆非实有”)和“常见”(指一般人的见解)。萨迦派认为,要防止“断见”、“常见”,走中道,这样才能达到智者的境界。  萨迦派对藏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元代帝师达玛巴拉在北京召集藏、汉、印度、北庭名僧用梵文原本对勘藏汉文佛教大藏经典,历时3年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这为《藏文大藏经》的编定和刻印打下了基础。萨迦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一座寺院。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噶举”(bkav-rgyud),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琼布朗觉巴(khyung-po-rnal-vbyong-pa,990—1140),一是玛尔巴译师。这一派支系众多,有达波噶举和香巴噶举两大传承。达波噶举系统的创始人是达波拉结,但渊源却可以追溯到玛尔巴、米拉日巴师徒。达波拉结是米拉日巴的上首弟子之一,1121年在达布建冈布寺,收徒传法。他融汇噶当派的《道次第》和米拉的《大手印》教授,写成《道次第解脱庄严论》,逐渐形成独特的风规,而成“达布噶举派”。后来,达波拉结的众多门徒发展出更多的支系,通常有“四系八支”之称,遍布于藏区等地,至今未衰。达波噶举中的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西藏地方政权。格鲁派兴起后,噶举派中仅有止贡、噶玛、达隆、主巴四支系保有一定势力。香巴噶举系统的创始人是琼波南交巴,故也称琼布噶举。因琼波南交巴在后藏的香地区(shangs)广建寺庙,传法讲道,故称“香巴噶举派”。  噶举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噶举派主要学说是月称派中观见,重密宗,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曾融合噶当派教义。修习上,噶举派注重修身,主修大手印法。大手印有显密之分。显教大手印为修心法门,修的是空性大手印,它要求修行者心住一境,不分别善恶美丑,以得禅定。密教大手印为修身法门,密宗大手印则以空乐双运为道,分实住太平印、空乐大平印和光明大手印等。大平印修身的方法有四种,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人体呼吸、脉、明点(心)的修炼,而达到一种最高境界。  格鲁派(dge-lugs-pa)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该派奉宗喀巴大师(1357一1419)为祖师。宗喀巴于1402年和1406分别年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1409年正月,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首次举行祈愿大法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这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后来,该派势力逐步扩大,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为代表的寺院。活佛转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清代格鲁派形成达赖、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清代以来,格鲁派寺院有了很大发展,除拉萨三大寺外,扎什伦布寺、昌都寺,青海塔尔寺、隆务寺、佑宁寺,甘肃拉卜楞寺、卓尼寺,四川格尔底寺、甘孜寺,云南中甸的格丹松赞林寺,北京雍和宫等也都是格鲁派的著名大寺院。  格鲁派的佛教理论继承阿底峡所传的龙树的中观应成派思想,主张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产生均有原因;性空则是自性空的略写,一切法均无自性,从缘而起,这便是缘起性空。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即主张止往修、观察修两种轮次修习。格鲁派认为,修止就是把心安住于一境,如果得到轻安之感,即是止的本体;修观就是通过思维而得到轻安之感,此为观的本体。修习应止观相互配合,由止到观,由观到止,而达涅。格鲁派认为戒律为佛教之本,因此重视一切微细教法,要僧人以身作则,依律而行。在显密两宗的关系上,格鲁派则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  格鲁派寺院组织严密。较大的寺院一般分寺院、札仓、康村三级,而且各有管理组织,执事人员实行任期制,各司其责,重要事务则会商决定。学经制度健全。有系统的佛教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规定显密并重,先显后密,注重戒、定、慧三学并习的学经程序。同时格鲁派寺院还重视文法、修辞、工巧、医药、历算等学科,对藏族思想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对藏传佛教中的红、黄、白、花、黑教以及它们的过去没有一点探索的好奇,那么我们对你的忠告就是不要去西藏,不要来这个几乎全民信佛的地方。你不会理解那些磕长头、那些转神山甚至施舍的人群的行为,更毋论说他们的灵与魂。去西藏,你可以带上各种药品、食物,但更需要一份基于了解佛教基础上的虔诚——释迦牟尼、寂护、莲花生、阿底峡大师、达赖喇嘛、班禅大师、轮回、六字真言、古老的唐卡和擦擦,这些你都应该知道的。西藏的迷人之处,一半是因为山水,一半则为人文宗教,藏传佛教更为后者的精要。欲去西藏,最好先对藏传佛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佛教之于西藏】  藏传佛教的形成——“前弘期”  其实,对于西藏来说,佛教也是一种“进口产品”,它的输入又与西藏的“明星”松赞干布相关。当时松赞干布为求政权稳定,积极与邻国联姻,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已经与尼泊尔尺尊公主联姻。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各自带了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来西藏,修建了拉萨著名的大、小昭寺,随同前来的佛教僧人开始陆续修建寺庙、翻译佛经。  松赞干布去世后,王室权力之争影响了佛教发展,到其曾孙赤德祖赞时,佛教才又得以兴盛起来。为巩固王室的统治,赤松德赞以佛教为号召,请来印度著名僧人寂护大师和莲花生大师,修建起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剃度了7名贵族子弟出家,开创了西藏佛教史上自行剃度僧人的先河。赤松德赞还派近臣迎请受人尊敬的唐朝大乘和尚摩珂衍僧人到西藏讲经,摩珂衍在西藏传教11年,使汉地佛教也在西藏兴盛起来。此后,历任赞普都大力地提倡佛教,兴寺建庙,供养僧人,以僧人参政削弱大臣权势。  王室利用佛教巩固王权,激化了与苯教大臣的矛盾。公元842年,苯教徒将国王赤祖德赞谋害,拥戴其兄朗达玛为赞普,掀起一场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朗达玛灭佛不久,又遭佛教徒暗杀。吐蕃权臣,挟王子自重,互相征战。随后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又席卷吐蕃,整个社会陷入各个势力割据一方的分裂状态,从此时,被称为“前弘期”的佛教阶段就此结束。  藏传佛教的壮大――“后弘期”  公元10世纪初,西藏地区进入封建社会,原割据一方的吐蕃权臣,又积极开展兴佛活动,西藏佛教复兴。不过这时兴起的佛教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与前弘期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它在与苯教进行的长达300多年斗争中,互相吸收和融合,并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形成既有独特地方色彩,又有深奥佛教哲学思想的地方性佛教。至此,藏传佛教终于形成,进入被佛教称为“后弘期”的阶段。  【藏传佛教的各种教派】  西藏佛教进入各个教派形成时期是11世纪中以后,相继涌现噶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教派。有较大影响力并流传至今是噶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5个教派,其它的教派由于势力的微薄,已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隐退。  噶当派  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在噶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义。13世纪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迟的噶当教典派僧人,把噶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成《甘珠尔》、《丹珠尔》。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纂本。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噶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当派学习。而格鲁派则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故有“新噶当派”之称。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15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  萨迦派(花教)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创始于1073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13世纪中,萨迦派发展成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有过著名的“萨迦五祖”。其中,萨迦四祖萨班兖噶坚赞,于1247年率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这种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进了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萨迦派教义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迦派于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宁玛派(红教)   宁玛派即旧教派。它的名称含有“古”、“旧”两种意思。就古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他们的教法是由莲花生所传,11世纪形成,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就旧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以传承吐蕃时期所译的密教典籍为主,不同于佛教后弘期的仁钦桑波等人所译的新派密教经典。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某些地方对僧侣的要求不甚严格,可以娶妻生子。如今,红教不仅在中国藏区传播,在印度、尼泊尔、不丹、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也有分布。  宁玛派早期是无固定的寺院、僧人组织和系统性的教义。直到11世纪中期,出现了“三素尔”,他们建寺立典,开展较有规模的活动,才标志着宁玛派的真正形成。和素尔波且同时,一位叫绒却吉桑波的人,翻译和注述了若干密教经典,由他传承下来的“大圆满法”后来成为宁玛派所特有的基本教法。到14世纪时,此派的著名人物隆钦降巴在不丹建立它尔巴林寺,后又到过尼泊尔,对不丹、尼泊尔当地的佛教有一定影响。宁玛派在康区也建立过一些寺庙,最早的是12世纪建的甘孜噶陀寺,17世纪建德格的协庆寺和白玉的白玉寺。  宁玛派最重视“伏藏”(被埋藏的经典称为“伏藏”,专门发掘“伏藏”的称为掘藏师)。由12世纪中叶起,陆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掘藏师,其中又有南藏、北藏之分。由此形成卫藏地区宁玛派的两个支派。  宁玛派的教义最突出的东西是“大圆满法”,该法主张“体性本净,自性顿成,大悲周遍”。这和内地佛教禅宗主张的“心静则佛”有点相似。  自五世达赖开始,历届西藏地方政府,每逢战争、灾荒、瘟疫等,都要请宁玛派僧人作法禳解,宁玛派高僧曾一直作为噶厦政权专门祈祷师,负责占卜问卦。  噶举派(白教)   该派于11世纪发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者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噶举派本来创始于玛巴译师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们二人都没有修建寺庙,招聚僧人,所以传法事业发展不大,到他们的第三代达布拉吉时,才在达布地区建立冈布寺,招聚门徒,弘传玛、米二人所传噶举教授。  噶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1040-1123),师承玛巴译师(他修成了最为弦妙莫测的“夺舍秘法”。即是将一种身体的心识迁移到另一个身体上,或者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进入一种由修法者独自选择而决定的转世状态,即如我们所说的借尸还魂)。玛巴译师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他7岁丧父,遭叔父欺凌,受母之言学咒术杀死怨家多人后深悔其罪,故跟玛巴学法。玛巴最初不传法而先用种种苦行折磨和考验他,后圆满传授给以语旨教授。此后他长年在深山闭关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苦,曾有一年以荨麻为食,肢体长出了绿绿的毛,肤色也像荨麻一样,形同鬼魅。据传练成了空中飞行之术,晚年才开始收徒传法,84岁圆寂于聂拉木。  苯教(黑教):  苯教又叫奔波教或者觉囊派。苯教相信万物有灵,相信各种征兆,擅长巫术。他们一般采用占卜的方法来解除人世间的各种灾难。苯波,就是指能通鬼神之路的巫师而始祖辛饶米沃隆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巫师  因为苯教教徒常穿黑衣戴黑帽,所以又叫黑教。但苯教的基本色调是蓝色,象征海洋,博大无边.黑教的僧人是可以吃肉和结婚的。寺院的住持喇嘛是按照血缘关系来继承的。而他们所念的经文不是六字,而是:哦嘛直莫萨耶来德八字真言。  格鲁派(黄教)   格鲁,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409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  宗喀巴先后在萨迦、噶举、夏鲁和噶当派学经修法,对佛学的显密两教都有高深造诣。宗喀巴生在帕竹政权取代萨迦政权之时,上层僧人不仅直接参与政治、经济权力的角逐,而且生活腐朽堕落,在社会上逐渐失去民心。有感于此,宗喀巴以重视戒律为号召,到处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抨击僧人的腐败,积极推进西藏佛教改革。1409年藏历正月,他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传召大法会。法会后,宗喀巴建立著名的甘丹寺,创建起严守戒律的格鲁派。其后又相继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它们与甘丹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达赖、班禅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  格鲁派有三大特点:第一,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第二,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第三,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昭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编辑本段]前弘期的兴盛与寂灭  拉萨大昭寺主殿内供奉着一尊享有世界上最为罕见之尊荣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近600年来,众多的佛教徒跋涉千里,一步一个长头地磕到这尊佛像的脚下,以表达他们对佛的极度虔诚。时至今日,每天仍有数以千计的信徒在这尊像前项礼膜拜,像前的石板被信徒的身躯摩擦得像镜子一样光滑。释迦牟尼在世时,弟子们为使他的真容传之后世,特请工匠替他造了4尊8岁等身像和4尊12岁等身像。因有释迦牟尼的奶母等人从旁指导,故造像与其本人酷肖。据藏文古籍《松赞干布遗教》记载,印度国王达尔玛巴拉为感谢中国国王资助他击溃入侵者,使佛法重放光明,特并将其中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奉送给中国国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文时,唐太宗将这尊像作为嫁妆,由都城长安送抵拉萨,此后,这尊佛像便与藏传佛教共荣辱。在迎娶文成公主前,松赞干布已娶邻国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妃。尺尊公主带来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尺尊公主邀文成公主一起建庙以供奉佛像。文成公主经勘测发觉,吐蕃地形状似仰卧的魔女的心脏,湖水系魔女的血液,应在此填土塞其血液,建神庙以镇之。所建寺庙就是今日之大昭寺。现8岁等身像供奉于拉萨小昭寺。  松赞干布主持翻译了大量佛经,并制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开始在吐蕃传播起来。赤松德赞即位赞普后,派人往印度迎请著名僧人锡瓦措(又译称寂护静命)和教长白玛(莲花生大师)来吐蕃弘传佛法。他们到吐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佛教建立根据地,即由莲花生勘查选定地点,兴建了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在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特地派人到印度请来12位僧人,为7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授戒。这7人出家是西藏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藏人出家之始,他们在藏文史籍中被尊称为“七觉士”。赤松德赞之后的3位赞普也都大力扶植佛教,僧侣免于赋税和体力劳动;王宫内设置供奉佛、法、僧“三宝”的道场,让僧人参与国政。在藏文史籍中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合称为“三大法王”的赤祖德赞执政时,还建立了僧人供给制度,规定每7户平民负责供养1位僧人的生活。当僧人讲经时,赤祖德赞坐在中间,头发编成两辫束以长丝带伸展在僧人座位上,然后让僧人坐上去,以此表示他对僧人的尊敬。赤祖德赞的兴佛措施和把王朝军政大权交给佛教僧人的做法,引起贵族们的不满。贵族们谋害了赤祖德赞,拥立朗达玛为赞普后,展开了大规模的禁佛运动。桑耶寺等著名寺院都被封闭,大昭寺改为屠宰场,释迦牟尼等身像被埋藏起来。因为是文成公主把释迦牟尼佛像从内地带来并使吐蕃有了佛教,故文成公主被禁佛者说成是魔鬼的转世。僧人被勒令改信苯教,不愿从命而又戒杀生的僧人被强迫操起弓箭,带着猎狗去山上打猎。佛教寺庙内的壁画被涂抹掉后,又在上面画僧人饮酒作乐的画。许多佛像被拖出寺院钉上钉子扔入河中,大量佛经被烧毁或扔到水中。这次禁佛运动对佛教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以致西藏宗教史籍把朗达玛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期”或“黑暗时代”。而从松赞干布时佛教传入吐蕃到朗达玛禁佛这一时期,在西藏佛教史上被称为“前弘期”。[编辑本段]僧职称谓  藏传佛教的僧职,在教内已形成一整套既严格又分门别类的选拔制度,它是维系藏传佛教寺院及僧团秩序、开展各类宗教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其称谓众多,概括来说,大体上可分为封号性僧职称谓、学位性僧职称谓、戒律性僧职称谓和寺院组织中之僧职称谓。  (一)封号性僧职称谓  封号性僧职称谓,是由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一种僧职称谓,在藏传佛教诸多僧职称谓中最具声望。这类僧职起始于元朝,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后,封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洛哲坚赞为国师,授予玉印,领总制院事,统领天下释教;1269年,忽必烈又晋封八思巴为帝师,从而促使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正式形成。自此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对藏族地区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宝法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活佛授予的僧职称谓。1406年,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德银协巴应明朝永乐皇帝之邀抵达南京,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并受封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宝法王"。这一封号遂成为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专用尊号,沿袭至今,如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就是当今在世的"大宝法王"。  大慈法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授予的僧职称谓。1413年,作为宗喀巴大师大弟子之一的释迦耶希(又名绛钦曲杰)代宗喀巴进京应诏,受到明廷的盛大欢迎,于1415年被明成祖封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1429年,释迦耶希再次应邀进京,并在内地留住造寺传法,遂于1434年又被明宣宗皇帝封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慧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简称"大慈法王"。  大乘法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授予的僧职称谓。1413年,萨迦派高僧贡噶扎西(汉籍中称昆泽思巴)应明朝廷之邀抵达南京,被明成祖封为"万行圆融妙法最胜真如慧智弘慈广济护国演教正觉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乘法王"。  大智法王,是明朝对藏东地区的藏传佛教高僧授予的僧职称谓。明朝永乐初年,朝廷邀请岷州地区的藏族高僧班丹扎西入朝,并让他在内地长期留住;明宣宗时被授予"净觉慈济大国师";明英宗时晋封为"西天佛子大国师";明代宗时再晋封为"大智法王"。  阐化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帕主噶举派高僧授予的僧职称谓。1406年,明成祖封当时任帕主噶举派主寺泽当寺第五位寺主扎巴坚赞为"阐化王"。  除了以上数位僧职较高的法王外,明朝政府授予的藏传佛教僧职称谓,可谓不胜枚举,诸如赞善王、护教王、阐教王、辅教王以及西天佛子、灌顶国师、灌顶大国师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清朝时期,清政府继续对藏传佛教高僧,特别对格鲁派大活佛授予至高无上的僧职头衔,比如达赖、班禅、章嘉和哲布尊丹巴等。由于这一时期授封的僧职称谓大都是藏传佛教界具有广泛影响并形成制度化的活佛系统,故准备另文专述。  (二)学位性僧职称谓  学位性僧职称谓,在藏传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因为这一僧职称谓是极少数僧侣经过长期的清苦修学而获得的一种宗教学衔,它能够显示各自在佛学知识领域具有颇高的专业水准和身份。这一宗教学衔在藏语中总称为"格西"(汉文意译为"善知识")。"格西"中又有不同级别的具体称谓,诸如"拉然巴"、"措然巴"、"林赛巴"、"多然巴"、"阿然巴"、"曼然巴"、"噶然巴"等。  拉然巴格西,是藏传佛教格西中级别最高的学衔,也是藏传佛教显宗中最高的学位。每位申请拉然巴格西学位的考僧,必须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愿大法会期间,通过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高僧提出的佛学疑难问题的答辩,并得到认可才能获取这一宗教学衔。  措然巴格西,是仅次于"拉然巴"的一种格西学位。每位考僧只有通过拉萨小昭寺举行的大法会,并在拉萨三大寺众高僧前答辩佛教经律论取胜,才能获得这一宗教学衔。  林赛格西,该学衔排在措然巴格西之后,是某位学僧在拉萨三大寺中的任何一寺内通过答辩佛教经论而考取的一种格西学位。多然巴格西,是某位学僧在各大寺院大经堂门前的石阶上举行的法会上通过答辩佛教经论而获取的一种格西学位,排在林赛格西之后。凡是具备条件的各大寺院均可授予多然巴格西的宗教学衔。  除了上述四种不同级别的格西学位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格西学位,比如,阿然巴、曼然巴等。  阿然巴格西,是某位学僧在各大寺院的密宗学院中通过对密宗理论的研习以及实践修炼而获得的一种格西学位。一般而言,进入密宗学院修学的条件比较严格,其学僧必须先经过在闻思学院研读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的阶段,并在此获得毕业后才有可能升入密宗学院深造;最好是取得上述格西学位中的任何一项后,被选派或推荐到密宗学院研修,最后取得阿然巴格西的学衔。阿然巴格西的学衔也有等级差别,如在拉萨上、下密宗学院中取得的阿然巴格西学位,是至高无上、最为权威的密宗格西的头衔。  曼然巴格西,是某位学僧在藏传佛教各大寺院医学院长期研习藏医药学而获得的一种格西学位或藏医学位。由于医学院所学理论知识极为广泛深入,而且还要经常进行在野外采药等实践,故其研习时间相对较长。另外,藏传佛教寺院中还有"噶然巴"、"然绛巴"等级别较低的宗教学衔,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戒律性称谓  戒律性称谓,藏传佛教同其它佛教流派基本相一致。比如,藏传佛教中的戒律性称谓,大体上可分为七类:即格聂、格聂玛、格策、格策玛、格隆、格隆玛和格罗玛。  格聂,即居士,又名"近事男",是受皈并守护居士五戒而可居留俗家的男性,也就是指在家行持佛法的佛教徒。其梵文音译为优婆塞或邬婆索迦。居士中又可分为六种:即归依居士、一戒居士、数戒居士、多戒居士、圆戒居士和梵行居士。  格聂玛,即女居士,又名"近事女",是受皈并守护居士五戒而可居留俗家的女子,也就是指在家行持佛法的女佛教徒。其梵文音译为优婆夷或邬婆斯迦。  格策,即沙弥,又名"勤策男"、"劳策"、"求寂"等,是出家并守护沙弥十戒(又说为三十六戒)的僧侣。其梵文音译为室罗摩尼罗。  格策玛,即沙弥尼,又名"勤策女"、"求寂女",是出家并守护沙弥十戒的出家女性或尼僧。  格隆,即比丘,又名"净乞食"、"乞士",是受持《毗奈耶经》中所述二百五十三条戒律的僧侣。其梵文音译为比丘或苾刍。比丘僧在广大藏传佛教信徒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格隆玛,即比丘尼,又名"女乞善"、"乞净食女",是具足受持三百六十四条戒律的出家女性或尼僧。她们在藏传佛教界也具有较高的威信。  格罗玛,即正学女或正学尼僧,是专为出家尼僧受持的介于沙弥尼戒与比丘尼戒之间的一种戒律。一般受持此戒二年后就有资格受持比丘尼戒。其梵文音译为"式叉摩那"。  (四)寺院中的僧职称谓  寺院中的僧职称谓,也就是在藏传佛教寺院组织机构中任职的各类僧官的称谓。由于藏传佛教拥有众多不同的宗派支系,各个派别都有自己的一整套僧职体制,而且各派内部又有细微差别,限于篇幅,在此就不详述了。但值得说明的是,格鲁派作为藏传佛教中势力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宗派,它在寺院中建立起来的健全而完善的机构体制和僧职制度,对其它宗派产生了巨大影响,且各个宗派纷纷参照推行格鲁派的寺院制度,从而使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僧职设置在大体上趋于一致。为此,在这里主要以格鲁派为例介绍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僧职称谓。  格鲁派大型寺院中的僧职主要有"赤巴"、"措钦夏奥"、"措钦翁则"、"措钦吉瓦"、"堪布"、"格贵"、"翁则"、"郭聂"等。  赤巴,即"法台"或"总法台",其宝座设在各大寺院的大经堂内。大经堂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最高权力机构,重大宗教活动就在大经堂举行。"赤巴",就是掌管全寺一切宗教活动或事务的负责人,在全寺主要札仓(学院)堪布中推荐具有渊博佛学知识、德高望重的高僧来担任。如著名的"甘丹赤巴"就是继席格鲁派祖寺甘丹寺宗喀巴大师法统宝座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僧职称谓,它是藏传佛教第一赤巴。"赤巴"这一职位的任期依各个寺院的情况而各异。值得提出的是,在历史上不少寺院的赤巴由寺主活佛来兼任。比如,第一世至第五世达赖喇嘛曾任哲蚌寺赤巴;历代拉卜楞寺寺主嘉木样活佛常任该寺赤巴,如此等等。  措钦夏奥,这一僧职在各大寺院中扮演司法官的角色,负责全寺僧纪纠察工作,也就是执行寺院里规定的各项清规戒律的高级僧官。  措钦翁则,这一僧职可以说是寺院里的教务长,主要负责管理各大寺院大经堂内举行的各类宗教活动。比如,从经常性的诵经等宗教活动到举办大型宗教仪轨,均由"措钦翁则"来领导。由于措钦翁则时常在大经堂内领诵经文,故又俗称"领诵师"、"举腔师"等。  措钦吉瓦,任这一僧职的僧侣在各大寺院内充当大管家的角色,主要负责管理全寺的财物或后勤工作,堪称寺院中的后勤部长。  堪布,又名师傅、大师、亲教师等,梵文音译为"邬波驮那"。担任这一僧职的高僧是藏传佛教各个寺院或大型寺院中各个札仓(学院)的权威主持人,相当于汉传佛教寺院中的方丈。由于担任堪布这一僧职应具备渊博的佛学知识,因而必须是寺院或札仓中最有学问的德高望重的高僧,故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担任堪布这一僧职的僧人大都是获得格西学位的高僧大德。  格贵,主要掌管各个寺院或札仓僧众的名册和纪律。所以又名为纠察僧官、掌堂师。实际上,格贵是负责维持僧团清规戒律的寺院执事,历史上藏传佛教各大寺院的纠察僧官巡视僧纪时,常随身携带铁杖,故有"铁棒喇嘛"之俗称。格贵的职责与上述"措钦夏奥"基本相同。  翁则,是掌管寺院大经堂或札仓经堂内的诵经功课和宗教仪轨的僧官称谓。由于翁则常要在法会上指导僧众诵经或亲自领诵经文,一般由熟悉各类经文且声音宏亮的僧人来担任这一僧官。翁则的职责也与上述"措钦翁则"相一致。  郭聂,是掌管各个寺院或札仓中一切财物的僧官称谓。因而又被称为寺院管理员、札仓管家。郭聂的工作性质类同于上述"措钦吉瓦"。  总之,藏传佛教的僧职称谓真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了解这类称谓,对于正确认识藏传佛教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健全的组织制度,以及这些僧职在藏传佛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便利各界人士与藏传佛教界的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编辑本段]活佛称谓  活佛,是藏传佛教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雪域之地培育出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在世界宗教舞台上独树一帜。时至今日,各宗派的"活佛"依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教神职人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至于其称谓,汉族人习称"活佛",其实是不大准确的,应译称"转世尊者"。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下面就这些常用的活佛称谓作一简释。  "珠古",是藏文(sprul-sku)的音译,意为"化身",这是根据大乘佛教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之说而命名的。藏传佛教认为,法身不显,报身时隐时显,而化身则随机显现。所以,一个有成就的正觉者,在他活着的时候,在各地"利济众生";当他圆寂后,可以有若干个"化身"。换句话说,在这种佛教理论的指导下,藏传佛教对于十地菩萨为普渡众生而变现之色身,最终在人间找到了依托之物,即"转生或转世之活佛"。故"珠古"(即化身)是多种称谓中最能表达"活佛"所蕴含的深奥义理和精神境界的唯一准确、全面的称谓,因而是"活佛"的正统称谓。  "喇嘛",是藏文(bla-ma)的音译,该词最初是从梵文(gu-ru,固茹)两字义译过来的,其本意为"上师";然而在藏文中还含有"至高无上者或至尊导师"的意义。因此,后来随着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这一尊称又逐渐成为"活佛"的另一重要称谓,以表示活佛是引导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导师"或"上师"。  "阿拉",是藏文(A-lags)的音译,该词在字面上看,没有实际的意义,是一种表达恭敬的语气词;自从成为"活佛"的别称之后,该词就有了实际的意思。在不少藏族地区尤其是安多藏区以"阿拉"一词来尊称活佛,并成为活佛的专用名称,从而完全代替了活佛的另外两种重要称谓,即"珠古"和"喇嘛"。因此,"阿拉"一词已蕴含一种引导信众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殊胜意义。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  关于活佛的转世制度,发端于十二世纪初。公元1193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意指圣识三时,三时即过去、现在和将来)大师,临终时口嘱他将转世,后人遵循大师遗言寻找并认定转世灵童,从而开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之先河。此后,活佛转世这一新生的宗教制度相续被藏传佛教各宗派所普遍采纳,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于活佛转世灵童的寻找、认定、教育等一整套严格而系统的制度。使活佛世系像雨后春笋般地在青藏高原出现。据估计,目前整个藏传佛教活佛的总数可达近万人。  在此值得提出的是,在藏传佛教各宗派中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各类活佛系统,而且每个活佛系统的称谓各有自己特殊的因缘和象征意义。这里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活佛系统的称谓作简要剖析。  噶玛巴活佛系统的称谓,是以自己所属宗派的名称命名的,即取自噶玛噶举派的"噶玛"(ka-rma)一词。追本溯源,该宗派的名称得自祖寺的寺名,而祖寺的名称来自某一地名。公元1157年,都松钦巴在昌都类乌齐附近的噶玛地方创建一座寺院,随即取名为噶玛拉顶寺(或称噶玛丹萨寺)。他以该寺作为道场,大力宣讲噶举派教法以及自己的佛学观点,遂形成噶举派中最具活力的一支派别,并以噶玛拉顶寺的寺名作为该派的名称。后来噶玛噶举派中产生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亦以宗派的名称命名;当噶玛噶举派中形成二大活佛系统时,仍然称"噶玛巴",即分别称"噶玛巴·黑帽系"和"噶玛巴·红帽系",其中红帽系活佛转世至第十世时被迫中断;而黑帽系活佛一直沿袭下来,至今已转世至第17世,即第17世噶玛巴,现与达赖喇嘛同在印度达然撒拉。总之,噶玛巴活佛是藏传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转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统。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格鲁派活佛系统的称谓,是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公元1578年,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与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会面,互赠尊号。阿拉坦汗赠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阿拉坦汗后报明朝,经明庭册封得以确立。其中"瓦齐尔达喇"是梵文Vajra-dhra的音译,意为执金刚;"达赖"是蒙文音译,意为"大海";喇嘛是藏文音译,意为"上师"。这就是达赖喇嘛活佛系统称谓的最初由来。公元1653年,清朝顺治帝又授封第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达赖喇嘛这一活佛系统的称谓才被确定下来,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二大活佛系统之一的尊号。  达赖喇嘛(ta-la-Bla-ma)被藏传佛教认定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现已转世至第14世达赖。  班禅额尔德尼(Pan-chen-Aer-Te-ni),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二大活佛系统之一,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公元1645年,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向第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赠以"班禅博克多"尊号。尊号中的"班"字是梵文"班知达"的缩写,意为通晓"五明学"的学者;"禅"字是藏文"禅波"的缩写,意为"大"或"大师";"博克多"是蒙语,意为"睿知英武的人物"。从此班禅成为这一活佛系统的称谓。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帝又授封第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文,意为"宝"。之后,班禅额尔德尼这一称谓被确定下来,当然,有时仍简称"班禅"。现班禅额尔德尼活佛系统已转世至第11世。其驻锡地为西藏日喀则札什伦布寺。  帕巴拉活佛(Vphags-pa-lha)系统的称谓,是以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圣天大师的名字命名的。藏文"(帕巴拉)"是"圣天"的意译。历代帕巴拉活佛的驻锡地为昌都强巴林寺,现已转世第11世帕巴拉活佛。  嘉木样活佛系统的称谓,是以创建甘肃拉卜楞寺高僧的尊号命名的。因为这位博学的高僧成为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其全称在藏文中写作 Vjam-dbyngs-bzhad-pa"(嘉木样协巴),意为"文殊",从而不难理解,嘉木样活佛系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现转世至第6世嘉木样活佛,驻锡地为拉卜楞寺。  贡唐活佛(gung-thang)系统的称谓,是以贡唐寺的名称命名的。第一世贡唐活佛的晚年是在西藏贡唐寺度过,并在该寺开始成为转世活佛,所以贡唐活佛与贡唐寺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从第二世贡唐活佛开始迎请到拉卜楞寺驻锡,故历代贡唐活佛的驻锡地为拉卜楞寺,而不是西藏的贡唐寺。现已转世至第六世贡唐活佛。  此外,还有其它许多活佛系统,诸如章嘉活佛、哲布尊丹巴活佛、夏茸尕布活佛、热振活佛、多杰札活佛、夏日东活佛、策墨林活佛、第穆活佛、司徒活佛、降阳钦则活佛、土观活佛等等。[编辑本段]藏传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天葬”说到藏传佛教不得不说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天葬从传统的角度看, 天葬风俗与佛教教义十分吻合, 是与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种藏俗。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舍。在佛教中, “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信徒未来能否成佛得道的关键, 而“布施”之中的最高境界是“施舍”。按照佛教教义, 人死以后,灵魂便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 而肉体只像一件衣服一样再无用处。但死后将尸体喂鹰, 又算是人身的最后一次善事, 作为“布施”施舍给其他生物也算是发挥了其最后的价值。天葬就是一种最彻底的施舍, 天葬并不是死者要借鹰的翅膀把灵魂带上天界。在藏族的丧葬文化中, 灵魂和躯体是两个各自独立存在的概念, 无论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 对死亡的认识或者藏传佛教信徒中对死亡的解释, 都是把灵魂和躯体截然的分开, 天葬这种丧葬方式把尸体喂鹰, 只不过是这个死者的最后一次施舍, 灵魂已经离开了的躯壳, 让它喂鹰, 就是发最后的一次慈悲。将自己的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的秃鹫和那些无形的生灵, 从而在此生的最后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情。藏族的丧葬习俗是与藏族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天葬里有佛的慈悲、爱心、利众、施舍的观念在里面,应该肯定的是它们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共性很多,人们对死的观念也几乎是一致的,正因为佛教的慈悲之心在天葬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绝大多数的藏族人选择这一葬仪的原因。一、南传佛教简介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时佛教僧伽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的确令我们感慨万千。  二、南传佛教历史源流  公元前三世纪,由阿育王的儿子马兴德长老组成的第九弘法使团把佛教正式传入兰卡。马兴德早年出家,师事摩嘎离补答·帝思大长老学习三藏圣典,博学多闻、戒行精严。在他32岁、12瓦萨(vassa,戒龄,僧龄)时,率领由伊帝亚、伍帝亚(Uttiya)、桑拔喇(Sambala)、跋达萨喇(Bhaddasàla)四位比库,以及沙马内拉苏马纳、般度咖居士一行七人组成的使团,于公元前247年渡海来到兰卡岛。当时兰卡的国王迭瓦南毕亚·帝思(Devànampiya tissa,又作天爱·帝须王,公元前247~207年)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了佛教,布施御花园「大云林园」 (Mahàmegha-vanaya),修筑「大寺」(Mahàvihàra,摩诃毗诃罗)供养僧团。这座大寺日后成为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发祥地和弘法中心。接着长老剃度了国王的外甥马哈利特等五十五位兰卡青年,弘法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不久,马兴德长老又邀请他的妹妹桑喀蜜妲长老尼从印度带领十位比库尼来到兰卡,为王后阿奴喇(Anulà)等五百多位女子传授戒法,建立比库尼僧团。佛教迅速普及全岛各地,成为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国教。  从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以兰卡大寺派为中心的佛教陆续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并得到各地国王的大力护持,使上座部佛教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上座部比库们仍然过着挨家挨户托钵乞食、不非时食、住阿兰若、半月诵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简单朴素的原始佛教乞食制生活,这不正是他们视戒律如生命的修学态度的结果吗?  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文献  上座部巴利语三藏,即律藏、经藏和论藏。最主要的部分,编于佛灭之年便举行的王舍城第一次结集。佛灭一百年后举行的毗舍离第二次结集有所发展。佛灭二百年后举行的华氏城第三次结集,基本上编成了全部三藏。这些三藏典籍是由摩哂陀传入僧诃罗(斯里兰卡)的。后来的佛学者用巴利文写的论着和注解就更多了。下面只介绍很才部分最主要的三藏和著作以供参考。  (一)律藏,分三部:  (1)《经分别》,又分为波罗夷和波逸提二部,是比丘和比丘尼戒条并包括制定戒律的缘起及诵戒的仪式等。  (2)《犍度》,又分为大品和小品二部,是更明确地补充叙述《经分别》的,并记载了第一次结集及受比丘戒的仪式等。  (3)《附篇》,是讲授戒律内容的手册,可能是后来在锡兰编成的,因为书中曾提到摩哂陀到锡兰传教以及早期几位锡兰长老和国王的名字。  (二)经藏,分五大部:  (1)《长部》,相当于旧汉译《长阿含》,共有三十四种经,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十六《大般涅盘经》,详细地记载着佛陀临终前后一周的情况。巴利文《长部》,由江炼百据日译本重译成为汉文,收在“普慧大藏经”中。  (2)《中部》相当于旧汉译《中阿含》,共有一百五十二种经。巴利文《中部》前五十经,由芝峰据日译本重译为汉文,收在“普慧大藏经”中。  (3)《相应部》,相当于旧汉译《杂阿含》,共有二千八百八十九经,其中最著名的是《转法经》,即佛陀成道后的第一次说法。  (4)《增支部》,相当于旧汉译《增一阿含》,最少也有二千三百零八经。  (5)《小部》,旧汉译缺,据锡兰版本,有如下这些经:  一、《小诵》包括七篇念诵的短经。  二、《法句》分二十六品,四百二十三颂。由叶均译为汉文出版。  三、《自说》分八品,二十二个故事。  四、如是语,长行与偈颂结合,有一百一十二篇。  五、《经集》,分五品,七十二小经。  六、《天宫事》,分七品,八十三个故事。  七、《饿鬼事》,分四品,五十一个故事。  八、《长老偈》,一千二百七十九偈。  九、《长老尼偈》,五百二十二偈。  十、《本生经》。  十一、《义疏》,是《经集》的注释。  十二、《无碍解道》,叙述阿罗汉的证知,形式如论。  十三、《譬喻》。  十四、《佛陀史》,叙述二十四佛的故事。  十五、《行藏》,叙述佛陀过去行十波罗密多的二十五个故事。  (三)论藏,有七部:  (1)《法聚论》。  (2)《分别论》。  (3)《论事》,此书否定二百五十二个不同的论题。  (4)《人施设论》。  (5)《界论》。  (6)《双论》。  (7)《发趣论》,主要论述二十四种缘。由范寄东据日译本重译为汉文,并附有觉音的注释《殊胜义》,收在“普慧大藏经”中。  四、南传上座部的禅修方法  上座部佛教的修行特色并不仅仅在于严持戒律,持戒严谨只是上座部佛教的表相而已。上座部佛教至今仍传承着完整系统的止观禅修次第,禅修者能够依照止观禅修,亦即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2],培育定力之后再修观[3],乃至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现证涅盘。  南传佛教认为,包括祭祀、祈祷、火供、念咒等的仪式,以及断食、烧身、自残一类的苦行,皆属于「戒禁取」,并不能断除烦恼,也不能解脱生死。因此,佛陀在世时,僧团并不注重仪式,也没有诸如唱诵、念咒之类的修行方法。最接近于仪式的行为,也许应该是比库僧团所举行的甘马了。然而,凡是学过律者都知道甘马并不是仪式,它只是僧团内部的一种民主表决会议。上座部佛教的修行特色是传承佛法、守护戒律、保持正念、修习禅定以及培育观智。当然,在现今南传上座部教区内,也有诸如祝圣水、祝护符、繋圣线之类的仪式,但那只是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古婆罗门教残余风俗、当地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等因素影响的产物,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上座部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严格依照戒定慧的路线开展禅修。  1、戒  戒对于在家人是五戒、八戒、十戒  对于出家人是227戒。  2、定  总共有四十种止业处,即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想、一差别。  此中的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为十遍。  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为十不净。  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随念、入出息随念、寂静随念为十随念。  慈、悲、喜、舍为四梵住。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无色。  食厌想为一想。  四界差别为一差别。  3、慧  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道智生起后即证悟相应的圣果。道智与果智两种属于出世间慧。  五、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六次结集  第一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三个月,印度 Magadha 的国王Ajatashatru 举办了结集。地点是在 Rajagaha 的Cave of the Seven Leaves (七叶窟)。领导僧侣为大阿拉汉 Maha Kassapa (大迦叶尊者),Ananda (阿难尊者),和 Upali (优波离尊者) MahaKassapa 从僧团中选取了五百阿拉汉来重述佛陀所说过的话。由在佛陀身边最久的 Ananda(阿难尊者) 重述经藏 (Suttas),和持戒第一的 Upali (优波离尊者)重述律藏 (Vinaya)。  他们完成了重述之后,阿拉汉们便开始检查字义是否有误,然后再一起重述并检查每个字和每个段落。每一位阿拉汉都如此的念著和检查著,并将每个字记入脑海中。只有当一段话被所有的阿拉汉检查和验证后,才会被大会采纳。这还包括了每段话佛是在哪里、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和对谁说的等等。  第二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一百年,(在印度) 由于 Vajjian (瓦基族)的比库不尊守戒律,如向俗人到寺院修行惭悔时 (Uposatha) 乞求钱财,他们甚至乞求一分钱到一毛钱,而这些都是违反比库纪律的行为。这些行为被僧团中的 Yasa 比库看到,他总共指出了十项被违反的纪律∶  · 带著盐和装盐的东西并需要时使用  · 午后进食  · 在同一天到第二个村庄进食,破坏了进食的纪律 (食量过多)  · 在同一教区里却在不同的地方参加了超过一次的伍波萨他(巴利语uposatha的音译。诵戒)  · 向大众取得不该有的法令 (权力)  · 把习惯性的行为当作是首先的  · 在饭后用乳浆  · 喝还没发酵的发酵果汁  · 坐在没有边幅的布上  · 接受金银  六药师经修持此地的共修是念《药师经》,称为药师法会。所以,我就以〈怎样修持药师法门〉作为讲题,来跟大家谈谈。净土的种类  在佛教里面,平常都说我希望将来能够生到净土去,净土是个很清净的国土,那里的环境实在太理想了。在中国,讲到净土,由于提倡念阿弥陀佛非常普遍,非常盛行,所以,一提到净土法门,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西方极乐世界。其实,除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弥陀净土以外,还有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净土法门;假使生到欲界第四天──兜率天,也是个净土,在那里可以亲近弥勒菩萨。甚至还有十方世界,很多很多的佛土,总称为十方净土。所有的净土,都是佛教徒所向往的地方。我今天所要介绍的,是中国佛教所强调的东西两个净土法门,其中的东方净土法门,在座的诸位,我相信好多都到过大陆去朝山,都会看到,每个寺庙的大雄宝殿里面,大部份都供奉着三尊大佛,一般中间供奉的,就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尊大佛,除了我们的教主而外,说明了佛教所提倡的是东西两方面的净土法门。西方净土,所根据的经典,有所谓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是弥陀净土的依据。那么,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净土呢?主要是根据我们刚才所念诵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也可以说,药师净土是根据《药师经》来修持的。离苦得乐的法门  我们现在工商业社会,大家都很忙碌,在座诸位能够从忙里偷闲,来共修、来闻法,所为何事?就是感觉得人生有很多的缺陷,很多的痛苦。所以,学佛的目的,就是希望离苦得乐。假如人生没有痛苦的话,我们一直生活在欢乐当中,没有什么缺陷,我想,信仰宗教,大家都不需要了。我们信宗教、学佛,就是要求得离苦得乐。所谓离苦得乐,依佛教说,有三种追求快乐的法门,就是:现生乐、后世乐、究竟解脱乐。一、现生乐:什么叫做现生乐?我们先看看人生,自从哇哇堕地,从母胎生下来,一落地,小孩子就哭,这就是痛苦呀!这种痛苦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处在痛苦当中,劳劳碌碌地过一辈子,总希望找个办法,能够取得一点点物质的享受,能够得到一丝丝精神方面的慰藉。这种快乐,固然是不会长久的,不过它对我们痛苦的人生,却是一种安慰剂,要求得这种快乐,就是现生乐。在我们现实人生的环境里面,在人生的旅程当中,能够得到快乐,这个用什么方法求得呢?这就是我们所诵的《药师经》,它里面告诉我们可以得到现实的快乐。 二、后世乐:就是我们这一辈子走到尽头,离开这个世界,到什么地方去呢?对于后世,好多人也希望早点作打算。所以,谈到后世乐,不单单是佛教,其它的宗教,也都很重视。比如说天主教、基督教,在报上的讣告,可以看到他们说为「蒙主荣召」、「安息主怀」,这就是死了以后,他们的「主」把他召回去,他们感觉到很光荣,他们安息在主的怀抱里面,生到天国可以得到永生了,这是他们所提倡的后世乐。可是,他们虽然生到天国里面去,是不能作「主」的,他们只是在主的旁边当作使者,可以说是享乐了,除了享乐还做什么呢?不知道。佛教也提倡:修十善,将来可以生天的,可是生到天上去,有一天,天福享尽了,也会堕下来,还是要受轮回之苦的,所以,这种快乐不是究竟的。佛教倒是说到上生兜率天,亲近弥勒菩萨,跟着弥勒菩萨修学佛法,将来随弥勒菩萨下生人间,在龙华三会圆成佛道,这样的天,是可以生的。佛教所谓后世乐,往往都念阿弥陀佛圣号。阿弥陀佛在过去发了四十八愿,要圆成一个极乐净土。所以,假使能够一心念佛,将来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到西方去,莲花化生,那个就是佛教的后世乐。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念佛,到了西方,就是成佛了,好象什么都成功了,这是错误的想法。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只是到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当中,好好的修学佛法,将来有一天,修学成功了,还要倒驾慈航,回到娑婆来广度众生,这样才是学佛的正确途径,并不是说念佛到了西方,就成佛了,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所以,讲到现生乐,就讲到药师佛的药师法门,后世乐是讲阿弥陀佛净土法门。但是,在中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认为生到东方琉璃净土去,就是消灾延寿,是很幸运,有福报的,可以得到长生,幸福;而假使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去呢?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去,这是死了,是不吉利的。这样的观念,造成了中国人,逢到喜庆的事情,比如为长辈祝寿,或者儿女弥月,或是举行佛化婚礼,只能念药师佛的圣号,不能称念阿弥陀佛,因为念阿弥陀佛太不吉利了。好象我们隐秀寺,一个月三次的共修法会,初一念《弥陀经》和阿弥陀佛;十五念《忏悔文》和药师如来;二十三念《普门品》和观世音菩萨。可是,有的时候,初一《弥陀经》念到一半,或者绕佛到了一半,有的善友一来,说:「啊!师父,我今天要打斋,今天是我的生日,要念『药师佛』呀!」这种庸俗的观念是错误的,而且扰乱了共修的秩序,实在不好!在座好多的善友,已经对佛学很有研究,都知道念阿弥陀佛不是度亡,不是超度死人的。依《弥陀经》说:「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阿弥陀翻成中国话,是无量光、无量寿,我们要得到前途光明,要念阿弥陀佛;我们希望长寿,而且无量的寿命,都要念阿弥陀佛,因此,念阿弥陀佛不是凶事。这道理,乘这时候顺便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把不正确的观念纠正过来。三、究竟解脱乐:我们不论是要求现世的人生获得快乐,或是说将来投胎了,后世得到快乐,都是不究竟的。真正的究竟就是要得大解脱。所谓得大解脱,就是要好好地精进、修持,能够断尽了一切生死烦恼,那个时候得到解脱了,依二乘人说,是证得了阿罗汉果,但是,那还不究竟,真正的究竟,应该要到成佛,才获得究竟解脱乐。那时,一切烦恼与生死都已经了脱啦,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希望要离苦得乐,都是希望将来能够成佛,得大解脱,这就是究竟的快乐。略释药师佛圣号  在讲药师法门之前,首先,我要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圣号,简单地介绍一下:  药师:药,就是身体有病,就要吃药,不论是西药、中药;药方或药丸,只要能治病,都是药。药师,依世间的话来说,就是医生,医生是针对病人来讲的,假使世间所有的人都没有生病的话,我想医生也不需要了。在佛经中,往往称佛为大医王、无上医王,或者大药师,都是从譬喻方面来为佛安立名称的。佛是大医王,能够治疗众生身心的种种疾病,假如所有的众生都没有病,也不需要佛啦,大家都已经成佛嘛,还需要什么无上医王呢?不需要了!说到药,我突然想到《千家诗》中的一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去访问一个在山上隐居的隐者而写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去访问隐者,扑了个空,不在家,刚刚有个看门的儿童,在松树之下,就问:  「小朋友啊!你师父到哪里去了?」  「我师父不在,是到山中采药去了。」  「在什么地方呢?」  「大概不会远吧!只是山里面的云雾太深了,也不知道在哪里。」  这就是隐居的人,经常在山上采药。  讲到采药,我又想到一个典故。普贤菩萨有一天叫善财童子到山里去采药。  他对善财童子说:「善财啊,现在我需要药草,你到山上去,只要是药草,就把它采回来吧!」  善财听了,马上到山里面,可是绕了一大圈,空手回来。  「我叫你去采药,你怎么没采回来呢?」普贤菩萨问。  他说:「我看到满山遍野都是药,不知道要采那一种才好,所以,没有办法采回来。」  「既然到处都是药,这样吧,你现在再去,把『不是药』的采回来,那是很少的,可以辨别吧。」  可是,善财又是去绕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  普贤菩萨说:「你怎么又是空着手回来呢?」  「我看满山遍野都不是药,所以,又没有办法采回来。」这不是笑话,是个典故,说明你假使认识药,懂得运用的话,什么都是药,纵然是有毒的,也可以药用,好象砒霜,吃了一定会毒死的,但是高明的医生,不会把病人毒死,反而是有种病,一定要吃砒霜才会好的。再说人参吧!那是种补药,可是,用得不当,也会害死人的。所以,药师,要成为大医王,要成为国手,妙手回春,谈何容易!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或者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都是无上医王,他们能够观机逗教,能够应病予药,你有什么生理上的病,或者心理上的病,他都会为你医好。在《药师经》里面,说到好多好多种的病,药师佛都会医好的。为什么所有的佛都可以叫做医王、医师,而只有这尊佛的德号特别称为药师佛呢?因为他对我们身体上的病,无论是黄疸、糖尿病、或者其它各种各样的病,你念《药师经》、持咒、念圣号,就是灵丹妙药,病会好的。再说,我们心理上贪、瞋、痴的病,他都可以治得很好的,所以叫做药师佛。琉璃光如来:琉璃,印度叫薜琉璃,琉璃,并不是玻璃。印度人认为是一种无价之宝,它的颜色,像万里无云的晴天,碧空无际,也好象大海,没有波浪起伏的时候,非常澄清的那一种颜色,它像金刚宝石那样坚固。所以琉璃是一种宝。光,我们看看佛像,颈后都有个圆的光圈,是属于智能之光,药师佛也不例外。总而言之,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的圣号。药师法门的修持 药师法门,应该怎样修持?依据《药师经》说:一、持名: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念药师佛的圣号。我们到大陆去朝山,不论普陀山、峨嵋山、或是其它的山,去打普佛,都是药师普佛,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对不对?但是,在菲律滨却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什么不一样?在大陆丛林用的课诵本上,都是「消灾延寿药师佛」,既然斋主是求长寿,求消灾,所以希望斋主能够消灾、增福寿。其实,真正说起来,应该是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因为单单消灾延寿,不能把药师佛的圣德整个涵盖,而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称念他的本名,才能把药师佛的功德、德行全部包括。所以,在《药师经》里,处处都提到你有什么灾难、病苦、不如意的事,只要诚心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就可以获得保佑。二、供养:《药师经》说得很清楚,但因限于环境,种种的条件,我们都办不到,比如说「幡」就没有办法了。香是可以办到的,不过供香,最好是用上等的,像檀香、乌沉香等。花,最好买好的,新鲜的。灯,本来在《药师经》中说到点四十九盏,但能点七盏灯也好了。还有净水,用很干净的水煮开了再供佛。饮食,平时所谓的六斋,依弘一大师的见解:六斋一定要把它煮得很熟,人可以吃的才可以供佛。可是,我看到好多人家,六斋都用生的,一些青菜、一点豆干、豆腐、木耳、还有金针菜,凑成六样就供上了,这样对佛实在不恭敬。所以,你能够吃的,才可以拿去供佛,你都不能吃,如何供佛呢?何况,佛并不期望你供。所以,供养佛,千万千万要记往:你宁可不要供六斋,要供,就必须办好一点的。三、诵持:诚心地诵念一卷《药师经》,或是念一百零八遍的药师咒,都是修持的法门。 依《药师经》所说,修持的法门有很多,但限于时间关系,我只举出上面三种方法。解释药师咒的意义说到持咒,本来咒是不需要解释的,但因为药师咒短短的,我就把它稍为解释一下:南无薄伽伐帝:南无,皈依义。薄伽伐帝:就是经中常说的「薄伽梵」,即是世尊。  鞞杀社窭噜:药师。  薜琉璃:琉璃。  钵剌婆:光  喝啰阇也:王。  怛他揭多耶:如来。  阿啰诃谛:应供。  三藐三勃陀耶:正等正觉。  怛侄他:即说咒曰的意思。  唵:总持义。  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药、药、药。  三没揭谛:普度。  莎诃:速得成就──一切很快地圆满成就。经过解释,我们可以知道,药师咒上半部,是礼敬药师佛,从「唵」以下,就是药师咒的咒心。据弘一大师说,念药师咒有两个方法,若时间许可,就把整个的咒念一百零八遍。告诉你们,刚才惠博居士驾车送我来这里,在路上,我怕塞车,过了时间,就念药师咒,祈求药师佛加被,到这里,正好念了一百零八遍。我念得慢,只有十五分钟,可见念一百零八遍的时间不算长。弘一大师也说到,如果实在太忙,可以先念全咒七遍,然后念一百零八遍咒心,就是:「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谛,莎诃」念完以后,再念七遍全咒。只要诚心地念,一定有求必应的。修持药师法门的功德 本来,讲药师佛,应该讲他的十二种大愿,但我这些都没有讲,其实,你们只要好好静下来念诵《药师经》,就会开智能,就会一目了然,就是不识字,你常常很诚心地跟着人家念,用耳根去听,一定会有感应的,很多老婆婆并不认得字,但她会念经,为什么?佛菩萨保佑她,开智能了。在《药师经》中,不是说吗?只要真正诚心念,我们要求官位,就可以做大官;你要求富贵,就得到富饶;你没有孩子,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一切都能够随愿所成。要是都没有求到,就是你不够诚心。你有十分的恭敬,十分的诚心,一定会满足你的愿的。其次,在《药师经》里面,有十二药*大将,这是护法神。你看看,我们这个地方,治安很乱,常常有绑票勒索的事情发生,因此,有好多私人的军队,根据报纸的新闻报告,菲律滨居然有好几百队私人的军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要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可是,我们那有那么多钱豢养军队?没关系,有十二位药*大将,就是保护大家的护法神。这十二位药*大将,他们每一位有七千多眷属,合起来共有八万四千个保护神。你只要诚心念《药师经》,念药师圣号或者持诵药师咒,就经常有八万四千个护法神保护我们。那许多坏人不会把我们绑去的。这在经里面说得清清楚楚,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诚心诚意去念呢?  现在,请大家合掌,共同虔诚地念七遍药师咒,希望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及十二药*大将都来保护我们。我的希望  今天有这一个机会,来跟大家结一次法缘,我非常感谢林长和所有的善友。今天可以说是个好的开始,能够有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过去几年,居士林忙着建筑,停顿了好久没有讲佛法。今天,我等于是重建后第一次来打冲锋,只是一个开场。在大陆看戏,刚刚开始的时候,有「跳加官」,跳的人戴了一个加官脸,手上拿着一帧「天官赐福」、「招财进宝」,他没有唱,只是跳着,这是开场,没有多大的意思,真正的唱戏,不论高甲戏也好,唱京戏也好,好戏都是在后面的。我今天只算是来「跳加官」罢了。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多多请对佛学有研究的大德高僧、大居士来开示,互相的勉励,研讨佛法。这样,我们居士林的前途,一定是无量光明的。 七佛教简史起源  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智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演变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场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来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技末部派。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当时佛教传播的范围,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和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两在部的主要差别是:①对法(事物、存在)的认识。大众部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即认为一切现实都依因缘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才有法体和作用;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过法、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被称为我空法有论。②对佛陀的认识。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期的修行而成,他有着无际的寿命和威力,所说一切言语为随机说法,并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认为佛说言语并非都是经教,也并不是一音说一切法。③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缘觉所得解脱没有差异。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陀逝世后约500年,大乘中观派兴起。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后还有清辩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同时,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  佛陀逝世后约900年,瑜伽行派兴起。此派尊基人是无著和世亲。无著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说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著改宗大乘,称“千部论师”。无著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  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传播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向斯里兰卡传播,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曾派他的儿子摩哂陀去斯里兰卡传授上座部佛教。公元前1世纪,斯里兰卡出现了两个佛教派别: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3世纪上半叶大乘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在无畏山寺派中又分出了南寺派。5世纪初,觉音用巴利语对南传三藏进行了整理和注释,确立了上座部教义的完整体系。大寺派被认为是南传佛教的正统派。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的佛教都承受斯里兰卡大寺派的法统。12世纪以后,由于外族和殖民主义者的侵入,斯里兰卡佛教曾两度受到破坏,后再由缅甸和泰国重新传入。   上座部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约在4~5世纪。11世纪中叶,薄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建立缅甸最早的统一封建王朝,曾奉大寺派佛教为国教。以后历代王朝都保护佛教,建立了大量雄伟华丽的佛塔,如18世纪所建仰光大金塔等。   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约在12世纪左右。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18世纪曼谷王朝诸王都笃信佛教。19世纪中叶以后,拉玛四世对佛教进行改革,形成新旧两派,绵延至今。1919~1927年刊行了全部三藏注释及藏外典籍。泰国目前是东南亚佛教兴盛的国家,被称为“僧侣之国”。   5~6世纪时,佛教传入扶南(早期柬埔寨),当时大小乘兼传。6世纪扶南改称为真腊,宗教信仰为大小乘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存在,这明显地反映在宗教仪式和9~12世纪吴哥城的许多宫殿建筑上。14世纪中叶后,柬埔寨沦为泰国的属国上座部佛教随之传入。以后,老挝又从柬埔寨传入上座部佛教。   从5世纪起,佛教开始传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巴厘等地。据中国高僧义净的记述,7世纪中叶印度尼西亚诸岛小乘佛教盛行,以后诸王朝都信仰大乘佛教与印度教;至15世纪伊斯兰教开始盛行。   约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在汉代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至南北朝时传播于全国,出现了很多学派。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宋代以后,佛教各派趋向融合,同时儒、佛、道的矛盾也渐趋消失。7~8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中国西藏,至10世纪中叶后形成藏语系佛教,后又辗转传到四川、青海、甘肃、蒙古和俄国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区。   大约在2世纪末,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在4~5世纪时获得广泛传播。10~14世纪,越南佛教进入兴盛时期。泰国和缅甸佛教对越南佛教也产生影响。   4世纪后半叶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高句丽。7世纪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后,由中国传入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都很盛行,以后禅宗尤为兴盛。14世纪末刊行了《高丽藏》。14世纪李氏王朝虽然一度采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鲜佛教仍然有所发展,17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复兴。   6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此后一直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7世纪初,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中要求全体臣民“皈依三宝”。从中国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留学僧,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继传入日本。12世纪以后,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  在印度阿育王时传至叙利亚、埃及等国的佛教,以后又传到非洲一些地区,但影响不大。   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佛教先后传入欧洲和北美。1906年英国成立“英国佛教协会”,欧洲佛教徒开始有自己的组织。以后英、法、德、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都有佛教僧团和研究机构。佛教传入美国后,又北传加拿大,南传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国。   目前佛教已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但主要仍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这个地区的佛教信徒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宗教信徒。印度佛教史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后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恝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先后形成了许多部派。最初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被称为根三二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总是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曾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在无人我(灵魂)等。对于这些问题各个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与佛果位相同,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物质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种”(地、水、风、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长、短、大、小、方、圆等形象和青、黄、赤、白等显色以及其他感官对象),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前者流传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麓,后者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说一切有部后来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继又分出化地部、经量部等共十一部,说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三藏中的论藏,也就是着重对佛教理论问题的阐述。在1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统治时,曾举行大规模的结集,编纂了《大毗婆沙论》、《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庞大的论书,主张“法有我无”、“三世实有”和“法体恒有”;经量部约成立于3世纪末,是最晚从说一切有部分出来的,主张“过去未来无本,现在实有”。佛陀以蕴、处、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区别实有和假有。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都是实有。经量部则主张蕴、处是假有,界是实有,这意思是说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观的存在形式(蕴)以及人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处)都是一种虚假或唯名的实在,它们不过是人们认识中的感觉材料,只有人们的认识的根源(界)才是真实的存在(实有)。大众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别提倡“一心相续说”和“心性本净说”。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从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伽行派(有宗)发展。  大乘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参加这些教团的有出家的导师(僧侣)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们中间一部分人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最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出现。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等思想。在上述种种经典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瑜伽行派。中观派大概在2世纪才开始形成,创始人是龙树,经提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要领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兴起于4~5世纪间,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主要经论是《解深密经》、《瑜合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不能成佛。  密教  6~7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爷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爷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8~9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现状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著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了大量书刊。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先后有几百万“贱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等。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虽然人数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八其他宗教九二课合解十禅修十一密宗瑜伽十二佛门内功十三常见文书应用文写法十四头陀生活 原创:迷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