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玲珑番外幻生三:蔡宏斌:另一视角中国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20:41:11

文/《商界评论》记者 谢康利

《商学院院长访谈》是《商界评论》杂志2012年新推出的栏目,用一年的时间访谈华人圈具有影响力的商学院院长,聆大师言,明中国志。本期的嘉宾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

有些位置是一直在媒体追光灯下的,不论自身怎样低调,光束都会打在他的身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就是如此。

2010年12月,43岁的蔡洪滨出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成为该学院最年轻的院长。在此之前,他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与他的前任厉以宁、张维迎相比,蔡洪滨很是低调,原因是他“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做研究”。这位学数学出身的斯坦福经济学博士有着严谨的思维,他认为经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有它的分析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于一个社会现象,如果不做研究,可能是一种看法,做了研究,才会发现背后的原因、机制,基于此的建议才会对社会有益。

上任之初,他很少出席论坛,也很少公开发表演讲,直到下半年,才逐渐走向前台,就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分享他的观点。少许的言谈,却完全从另外一个思路启迪中国的改革。

提高代际流动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2011年下半年,经济圈内纷纷为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而出谋划策。因为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如果中国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

蔡洪滨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他的解决方案:提高代际流动性。

因为社会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他拥有的社会地位、财富,或多或少会受到父代的影响。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提高代际流动性,保持动态机会平等,不应以家庭出身而堵塞了正常的社会性流动。蔡洪滨认为,很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正是因为它进入到中等收入社会之后,代际流动性下降,社会逐渐固化,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消失造成的,中国现在正好处于这个阶段。

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大量富余的廉价劳动力承接了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在分享胜利果实时,这些劳动力的后代们面临的却是高昂的学费、较少的就业机会,在社会性流动间,仍然处于社会底层。这种不平等,就会造成社会的愤怒情绪。

当然,静态不平等,在很多国家都会出现,比如美国,最富的20%的人占有了社会80%的财富,但这并未引起美国人的不满情绪,因为动态是平等。父辈可以是开出租的,可以是洗碗工,孩子只要够聪明,够努力,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对静态不平等关注太多,对动态的不平等关注太少,这恰恰是中国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最需要关注的。”那么,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增强代际流动性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做呢?

蔡洪滨提供他的解决思路。第一,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最大的生产要素是人,要给予劳动者平等的教育机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第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建立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

不论是谈经济转型,还是谈结构调整,蔡洪滨认为,都应该要有一种共识——保持社会的健康流动性,让年轻人有动力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