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的公司:近距离感受周总理|党建图片宣传图片挂图党建图书党建电教片党员电教片入党党章党支部书记培训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50:51

今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的原旅大警备区副政委刘路明万分怀念周总理。他深情忆起与周总理初次见面的场景和那些在周总理亲自指导下工作的繁忙日子,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毛主席离重庆远得多,而看问题却比我们深刻”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是1943年9月,正值国民党顽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周恩来同志从重庆返延安,来到中央党校作报告。当时,我21岁,是冀中八路军某团的团总支书记,实际的团政治处副主任。经历了日寇残酷的“五一大扫荡”的“铁壁合围”,党组织抽调包括我在内的几十名干部去延安进党校学习。当时的党校,集中了大批我党我军高级干部和优秀骨干,后来有不少都被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军衔。

  记得那天,周恩来同志身穿蓝色制服,非常精神,看上去比实际岁数年轻不少,他神采奕奕,讲话不拿稿,头脑清晰,条理清楚,没有重复的话,甚至都没咳嗽一声,报告记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他为我们作形势分析,讲重庆的情况动态,谈抗日大计,他非常谦虚,总是提党中央毛主席,讲同志们的贡献,而不讲个人的功绩。

  记得他说:“皖南事变后,形势非常紧张,许多人以为国民党下了决心,内战一触即发,但毛主席发电报来分析说,这场戏(指国民党大肆搞摩擦)就要结束了。毛主席比我们离重庆远得多,而看问题比我们深刻。”

  我当时听了,心里一动,周恩来同志多么谦虚啊,他在虎穴中与敌人斗智斗勇,却从不摆个人的功劳。“他们不可能制造什么‘路线’”

  再次见到总理,是1949年3月25日。北平(现为北京)和平解放后,四野罗荣桓政委和刘亚楼参谋长说我师有战斗经验和大批老骨干,党员数量多、政治素质好,是信得过的老部队,决定派我师进驻北平,担负北平卫戍警卫任务,迎接党中央毛主席进北平。我当时是团政委,随同部队在西苑机场接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检阅。随即,我师保卫开国大典、保卫政协大会、在中南海执勤等,保卫党中央毛主席达两年之久,这期间我常常能见到周总理。

  1966年,叶剑英应文化部部长肖望东之请,从沈阳军区、南京军区等调集干部组成工作队参加文化部的“文革”运动。各单位由师职干部带队。我作为政委率沈阳军区部分同志赴京,在文化部各个口了解情况。40多天后奉命撤出。后来,文化部各“造反部”揪我们去作所谓“执行错误路线”的检查。这时,周总理召集他们开会,说:“这些军队干部是叶帅和我决定派的,他们是执行命令,了解情况,个人和所属单位都没有什么错误,他们也不可能制造什么‘路线’。肖华,你去向各单位传达一下我的意见。”望着总理慈祥的面容,听着他这些暖心的公正之词,我们都热泪盈眶。周总理勇于保护干部,对干部负责的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铭记一生。“我也是普通党员”

  1968年国庆节要搞群众集会大游行,国庆前夕,专为此成立了领导小组,我是组员之一,领导说我口音好嗓子亮,叫我在会上宣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名单上写着“组长:周恩来……”我读成“组长:周总理……”周总理马上说:“刘路明,你怎么不念我的名字?”我说我不好意思念。总理说:“你还有封建意识啊,念名字,我也是普通党员嘛!”我其实真不是有什么封建意识,是心中对总理无限尊敬。总理却始终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中,没有一点“官架子”。

  总理的记忆力惊人,我被介绍给总理后,再见面时他就能叫出我的名字,多年不见他也不忘。

  我调至军委办公厅任副主任后,经常能看到总理的批件,凡是呈去的“办件”,总理批回来时,都是连标点符号都一一改好的。他的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精神让我们非常敬佩。军委呈送的批件上常有他“不送林”的批示,因为林彪常在外地,总理把许多事都担了起来。日理万机,过去以为是个夸张的形容词,可周总理当时真的是日理万机啊。我亲眼看到他边吃饭边批阅文件。总理吃得少,通常是一碗白米饭,一碗清汤,一碟青菜豆腐。

  我生病回了沈阳后,总理见不到我,还关心地问起我来,传话叫我注意身体。我听说了,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

  今年我86周岁了,愈发怀念周总理,常常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他老人家。那些在总理身边工作的日子,是我一生最宝贵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