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星探选人标准女生:浙江美食的味觉地理 浙江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23:47

浙江美食的味觉地理

  亦陆亦海的浙江是南方美食的发源地,浙江菜系中的杭帮菜、瓯菜、宁波菜和绍兴菜等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浙江美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它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最早是从文学名篇里用想象接触到浙江美食的。少年的时候,课本中有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和“温软的茴香豆”,多少年以后,我真的品尝到了那种用茴香、桂皮及盐煮的茴香豆。宋代诗人陆游的千古绝唱“红酥手、黄縢酒”中的黄酒我也喝了,红酥手则没能品尝到,因为作为面点的“红酥手”已经很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见到了,现在人多将“红酥手”理解为对女子之手的美称。我在绍兴游沈园时,才放弃对红酥手的猜想,陷入真挚爱情的情境,始摆脱对一种宋朝食品的想象。然而,仍得承认,红酥手的神奇力量,能引人进入浙江美食营造出来的一种幻化之境。

绍兴:霉鲜地带,书香风景

  曹娥江畔的宁绍平原,属于中国水稻文化圈。味觉地理上,常把它归入霉鲜地带。霉鲜或曰陈鲜,广谱的食品有霉豆腐,俗称腐乳。以俗世的目光观看,流传在宁绍平原且也泛滥中国的霉鲜,它独特的制作方式与味道,貌似一种民间粗鄙化饮食,却是隐含一种食不厌精的另一种高级形式。

  食腐臭食物起源于人类先祖,在发明用火烧烤食物以前,人类对肉类和蔬果的保存手段有限,且适度霉腐有益消化。以今天的眼光看去,当时的饮食应是鲜陈合一,在采摘期以前,人们必须食用预先保留的食物,它就包含霉鲜。

  先祖的饮食实践,在浩浩的时间长河中积淀为人类的味觉记忆符码,所以霉腐食品至今依然让人保持有亲切之感。它的物理及化学机制也可以找到它的科学合理之处,即经过适度霉腐,食品物质中的蛋白质腐化,氨基酸由此迅猛增加,人类味觉喜欢的尖锐的鲜味,便源于氨基酸。

  食霉鲜,有如打开历史书,阅读经历岁月陈酿的新鲜与传奇。陈香型的霉鲜地带,它的人文社会景况表现出书香风景。

  乘船悠然游历水城绍兴,登岸走进一个食肆,选蒸臭千张、蒸臭肉、蒸臭鱼和茴香豆各一份,再沽一斤绍兴黄酒,品饮之际思绪已不觉然潜入绍兴的历史,水巷边的屋舍,居住过蔡元培、周作人和鲁迅。陈香如读书,它总是要由时间来发酵的。以至于这里的色彩,也是符合陈香味道,绍兴有名的三乌——乌干菜、乌毡帽和乌篷船,审美与审味意趣趋同。绍兴陈香型的经典还有女儿红、状元红的黄酒,它同时也表现出时间的价值。

  会稽山下,遥望现实已远的历史,王羲之为兰亭写下名书《兰亭序》。不知晋时的绍兴霉鲜陈香几何,越王勾践种植的兰花又是几许清香。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承受以及他对时间审度,都与绍兴霉鲜式的美食异曲同工。

宁波:平和中性,陈鲜得当

  宁绍平原的美食创造,流布最广的是宁波汤圆,遍及海内外的华人世界。用糖和桂花为馅的宁波汤圆,是中国人颇有味道的小点心,也是正月十五的必食之正食。宁波汤圆的原料为糯米,也注定它代表水稻文化圈的精致制作。

  宁波的地方主义菜肴,霉鲜依然是重要一味。宁波霉鲜较之绍兴张扬,绍兴陈香内敛,宁波需要能够承受锐臭方可品之其中的鲜香。宁波巷中酒肆招揽客人的广告相当惊人:很臭很臭呐,不臭不要钱。宁波最著名的臭菜有“双臭”,非宁波人士品味,会被击倒。以臭苋菜梗和臭豆腐合二为一的双臭,是为极臭,也是极鲜。但宁波的臭豆腐,它不是臭腐乳,是以新鲜豆腐放进臭苋菜梗或臭冬瓜的坛里浸泡而臭,蒸了品相如新鲜豆腐,闻之有臭香。

  宁波作为港口和现代工业城市之一,位于海洋与大陆之间,霉鲜、海鲜并存,味域宽阔,兼容并包,它的文化传统在“天一阁”可见一斑。豆干、马兰和香油相拌的马兰头,在这里的宴事中不可或缺,马兰头广泛呈现于长江下游平原,四方尖塔式造型的一青二白,让人联想到这个地方的丝绸与桑叶。

  最具中国哲学特色的菜肴,当属宁波的“咸笃鲜”。这道菜以咸肉、鲜肉、黑木耳、竹笋为主要食材,小耳瓦罐以炖之。它以陈、鲜两味融合,炖出陈鲜之外的第三种味道,这就是中庸。不偏不离,新与旧、陈与鲜、植食与肉食,在火与水的熬煎之下,汤味较之鲜肉汤醇厚,较之咸肉汤鲜美,加入了嫩竹笋,禾本科植物特有的甜、鲜、爽俱融入其中。黑木耳持中,它作为爽口之物,亦有菌类植物独有的营养。一款地道的中国菜,地道的中国食文化,大写意地映射出浙江人的性格,平和中性,急缓恰到,内涵丰富,既隐亦出。食材互补互融,永远保持陈鲜得当,回味悠长。

金华:食之精制,农耕天下

  金华盆地为浙江第二大粮仓,名产金华火腿在汉民族中家喻户晓。相传名贵的食材金华火腿起源于北宋,北宋名将宗泽战胜而还,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慰劳将士,恐路途遥远而腐坏,便撒盐腌制,此后形成火腿加工工艺。先为劳军之物,以后广泽天下。金华火腿像琵琶,弹动的是人的食之弦。

  在中国南方,农耕文明时代,饲养牲畜之中,唯猪羊作为食材饲养,猪排在第一。有腌制肉类食品习惯的区域广大,猪肉腌制有晒制和熏制两种,两者都称为腊肉。其他种类包含腊鸡腊鸭腊鹅腊鱼,喜欢腊味的农耕地带,一腊天下香,但是其他地区的火腿就不具金华火腿的声名。由此可以推论,中国农耕文明的顶级食材创造,金华火腿算达到最高峰,它总结了中国农耕文明。

  有道是金华火腿甲天下,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在上蒋。东阳市的上蒋村,制作的火腿为极品。东阳作为一个美食地带不可忽略,它具有广谱口味。东阳的麦角,用米粉皮夹着萝卜丝,以碗扣切成圆形,两面煎烤,有浓郁的萝卜香,作为一种小吃,它是健康食品。东阳土鸡煲,我所品尝过的最具品位的鸡。以鸡块、猪的五花肉、生姜片装钵注水,炉上置大瓦缸,瓦罐垫砖,钵搁于砖上,下瓦缸上再扣瓦缸,用火烘制,晨制晚食。我在东阳仙山脚村吃东阳鸡的时候,心里萌生出中国农耕时代对食的精制追求的敬意,这是所能达到的境界吧。

温州:干练本味,俗而至雅

  黄酒加姜蒜等各样调料腌渍的江蟹生,首个进入我对瓯菜的记忆。因温州古名东瓯,餐饮专家将温州菜系称为瓯菜。楠溪江淌过雁荡山,香樟簇簇,青竹浩浩,清悠的江水,浮云映日,划了竹排,似天上行。瓯江浩浩荡荡汇入大海,宽阔的江面,潮伏潮涌,势如长江。江蟹生活于瓯江,以现代汉语造词,江蟹生应为生江蟹,温州很多古汉语,如干鱼谓之鱼鲞。

  江蟹状如梭子蟹,节肢动物,海里繁育,江上觅食生活,旧时渔人在瓯江水下沙滩筑蟹巢诱捕。每有客至温州,必食江蟹生。它鲜香的味道,仿佛代表了瓯菜简朴主义的精致,干练本味,俗而至雅。

  瓯菜中的黄鱼,讲究在极致的时间烹饪。黄鱼捕捞起来,呈现银白的色泽,离水渐黄,黄至金色,然而又转白色。烹饪时机就在黄鱼呈金黄色泽的时候,这是最好吃的黄鱼。它不一定是温州人在商业活动上审时度势的根源,却是有着相同的心性。

  温州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思念鱼生。鱼生在瓯菜中最不起眼,海鱼儿大小不一,残缺不全,看上去全是一些带鱼的尾巴加小黄鱼,有红曲着色,咸味特别的重大。中国当代小说家林斤澜先生是温州人,生前居住北京多年。每一次学生进京,询问需要带上什么家乡特产,林先生都是指明想要鱼生。

  鱼生成为温州人联结故土的食物,那些残缺的小鱼儿,本是渔人捕鱼归港之后,卖掉了好鱼,拣了船舱剩下的残缺小鱼,装坛腌了自家食用,它也是生的。

  瓯菜与浙江菜系其他流派的区别,正如同它的地理特色,依山凭海,海陆双烹,山水交触。在瓯菜中,溪鱼比海鲜清淡,每与干山菜合蒸或炖,若雁荡山的阳光清爽。味觉深刻的干山菜焖弹涂鱼,或者是炒望潮儿,都是将山水物产诗化在菜碟上。望潮儿真名为獐鱼,因为它生活在海中,常浮上海面观望,做这道菜的人就用它的生物行为来给菜命名,充满诗情画意。

  苏东坡有诗“好竹连山觉笋香”,写于湖北黄州,却以为专为雁荡山中的楠溪江而写。南雁荡山生竹,种类繁多,以至于因繁育时间不同,终年产鲜。大约在9月,有马蹄笋,主产于平阳。在农家小院吃马蹄笋的最高境界,以清水炖之。马蹄笋必须在取笋4小时之内烹饪,否则味道会败。清水煮马蹄笋,清甜脆爽,渐渐可以尝到微苦的味道,就若普通人生。

杭州:细腻柔绵,天堂意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说起来,对杭州的向往多源于苏东坡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向往西湖,即向往杭州。然食在杭州,相忘于西湖。味蕾连着心灵,总是思想去寻找人间天堂的那一份精制美味。

  东坡肉可以是杭帮菜的首菜,西湖莼菜羹可以相陪。东坡肉的精制,将所有的猪肉烹制涤荡性地扫到一边,纵然我也是那样执著地热爱祖籍赣南的客家粉蒸肉。它的精制、细腻、甘腴、柔绵、润泽若天造之玉状。在苏东坡的诗化经营中,美味的杭州自南宋开始,就在浙江与中国留下最具开放性的食谱,它们容天下之长而细作,如绸缎一般,传递出如丝如缕的光洁感,西湖莼菜正是这样。湿地之上的杭州,或者水上的杭州,有时候也给人以醋鱼般的酸鲜。食在天堂,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的意象,而那一片美水,又成了美食的衬托。

  也许,与宁波菜、绍兴菜共同构成传统浙江菜系的杭帮菜是你可以品饮、可以记忆,也可以暂别,却不可以逃离的。也许浙江,我心目中的浙江,也是这样的。就像是新登镇的一款酸菜鲜笋,或者千岛湖的一盆大头鱼,抑或嵊州的一小碗榨细面,让我终生都不能逃离。

  也许,仍是要在春天里去浙江,去烟雨中的富春江,在严子陵钓台垂钓,吃着余姚豆瓣,饮着古越龙山,钓一片思绪,一抹雨烟,一叶扁舟,那是一个凡人之梦。幸而有过这样的曾经,沿着富春江、新安江行走,品过山里人家的石板鱼,阅读比汪刺鱼(黄颡)汤更鲜美的浙江山水,将如许的记忆留在味蕾上。辽阔的浙江山水,漫漫的浙江海岸线,食是一种真实的虚幻,鲜陈香臭,皆上厅堂,遗梦浙江,唯有天堂杭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