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变形计电视剧:——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人文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2:24:25

时光荏苒转瞬而逝。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回想自己在教育战线奋战的三十年,特别是任校长的十几年,感悟良多。在此,愿敞开心扉,略谈刍荛之见,还望大方之家指正。权当抛砖引玉,如能得到大家的指教,我将深感荣幸之至,定将化感激为力量,以更大的热情为教育事业再尽绵力。

 

     尊师为先   以师为本  

——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人文篇

河北衡水市第二中学  秦海地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则寓言:北风和南风互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凛冽刺骨,只能让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顿觉春意,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由此可见,温暖胜于严寒。人文管理,便如南风徐来,春暖人心。
作为一名校长,我时刻注意让自己“向生命处用心”,对教师的管理充满人文关怀。有人说:“当教师需要温暖的时候,校长就应该是一盆燃烧的火;当教师需要呵护的时候,校长就应该是一堵挡风的墙;当教师需要理解的时候,校长还应该是一座连心的桥;当教师消沉迷惘的时候,校长更应该是一盏引路的灯。”言语之中,流露出教师们对“理想校长”的要求和对校长人文情怀的渴望。我知道,我做校长还不能尽如老师们之意,但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给教师搭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成为了自己时刻牢记在心的“以师为本”十六字诀。 

尊 重 教 师

兴学先尊师。“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曾说:“为学莫重于尊师。” 康有为也曾说:“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融,是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从事的是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崇高事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艰苦努力。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竞争也日趋激烈,教师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也随之加重。尤其是青年教师正处在事业和家庭双重打拼的困难时期,身心更加疲惫。同时,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又是进取心、自尊心较强的群体,也是最需要价值感和尊重感的群体。在现代社会,许多需求都极易得到满足,惟有尊重感和价值感难以实现。我理解教师最大的渴望和追求,就是得到尊重与关爱。

“为政之本莫若得人。”“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作为一名校长,我们必须要在日常管理中建立一个美好的情感平台,将心比心,多一些情感投入,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行使权力的尊严。教师的劳动异常辛苦,我让自己静心欣赏教师的劳动,由衷地赞美教师的劳动成果。我对自己“约法三章”:记清每一位教师的名字并能真正了解他们,见到教师“笑脸相迎”并能及时表扬鼓励他们,教师有了困难必须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我要求自己必须把500多个教师的名字“对号入座”,并能了解每位教师的性格、业务以及家庭存在的困难等各方面的情况;见到教师喊出他的名字并主动和他打招呼,我还会根据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及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对教师予以表扬、鼓励、指导,让每一位教师由衷地感到受器重、得赏识;教师有了困难,自己必须第一时间把学校的温暖送给他们,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避风的温馨港湾,校长只是这个大家庭中普通的一员。

一个暖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浓情的问候,一句真诚的鼓励,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像缕缕春风,驱散了教师心中的不快;如沥沥细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似束束阳光,照亮了教师的平凡生活。教师成功时的由衷赞美,教师受挫时的真诚鼓励,教师有困难时的真心相助,教师有事到办公室找我时的“站迎远送”,每天在学校大门口的“恭候迎接”,一份来自心灵的尊重与关爱,让教师们都意识到:他们是学校“重要的人”,每个人都不可或缺。

“千金不能得死士,一言可以酬知己。”对教师真正的尊重和关爱,给了他们巨大的精神鼓励,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我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转变为教师的巨大精神动力,强劲推动二中实现跨越发展。

依 靠 教 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首要动力。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目标靠教师实现,教育任务靠教师完成,学生智能靠教师培养。正由于此,办好学校重在依靠教师。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真正的主人,依靠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基础。

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凝聚着教师的汗水与智慧,让教师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回报,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学校应是一方心灵净土、一处精神特区,我们通过完善一系列评价机制,竭力打造公平校园、和谐校园,教师付出了劳动,就能收获尊重,收获感动。在二中,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高于一切,高于人情,高于权力。没有人为因素,没有人情偏颇,没有暗箱操作,没有远近亲疏,教师们的拼搏与奋斗变得自然与纯净。无须谨小慎微,不用阿谀逢迎,只要愿努力,只要肯付出,教师就受尊重,就得赏识。没有“费力不讨好”,不会“无用武之地”,在二中,教师忙碌并快乐着。

依靠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我们净化了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建立了团结和谐的干群关系,形成了民主务实的工作作风。学校的各项决策都要“问计于师”,让教师融入学校管理;几年来学校提拔的干部都是一线出类拔萃的教师,没有人情与关系的垂青与照顾;评优评模、晋职晋级,严格按考核细则进行,没有半点弄虚作假。所有这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创造奇迹的“二中力量”。

有了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二中成了大家共同的家园,学校的发展成为了二中人共同的愿景。把二中打造成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名校,争创更多的“天下第一”,成了二中人共同的伟大目标、共同的事业追求,成了二中人浓郁的“二中情结”,铸就了鲜活的二中精神。正是有了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二中人众志成城,上下一心,从而使得我校战胜生源难题,突破发展瓶颈,一步一个大跨越,一年一个新高度。

服 务 教 师

教育就是服务,“学校就是为社会服务,领导就是为教师服务,教师就是为学生服务”。同时,教育也是一种经营,只有用心经营,才能实现教育“用心灵沟通心灵,用灵魂交融灵魂,用人格对话人格,用生命影响生命”,这就更需要教育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在学校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是:作为校长,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管理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进而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从一定意义上讲,需求是教师工作的动力之源,教师的工作动力首先受其需求引导。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具有难以言表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我时刻提醒自己去努力关注每一位教师的生活与工作需要,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予以解决,努力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满足教师在评优、晋级和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让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得到合理满足,使我校教师时刻充满工作的热情与活力。

“再苦不苦教师,再难不难教师”,尽学校最大努力给教师提供真诚周到的服务,是我“以师为本”最基本的原则。兴建教工宿舍周转楼,解决教师住房问题;购进“金龙”客车,为路途远的教职工提供方便;利用优质的健康环保材料装修教师办公区;教工食堂每天为教师们供应新鲜价廉的蔬菜,提供味美可口的三餐;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亲自探望;教师生活上遇到麻烦,领导们跑前跑后……我们用实际行动,让教师真正感到“领导在服务”。

每逢佳节情更浓。让教师成为每个节日里最为幸福的人,让他们尽享节日的温馨与快乐,成为我们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节日来临之前,我们便精心策划,多方准备,让我们的节日祝福活动“有创意、最温馨”。以2010年教师节“七个‘一’工程”为例:教师节前一天学校后勤人员利用一整晚的时间给教师“制造”惊喜:在教师办公区装扮“一”新,给教师办公桌上放上“一”束玫瑰、“一”盆绿萝、“一”个精美小礼品、 “一”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教师节当天,学校中层以上所有领导迎接教师上班,给教师送上“一”句暖心的问候,学校电子屏播放“一”段祝福视频,向教师致以节日真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涓涓细流汇成幸福的江海,无微不至的服务与关爱,荡起了教师心中幸福的涟漪,奏响了和谐的“二中奋进曲”。

让管理成为一种服务,勤勤恳恳干工作,扎扎实实抓教育,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成为了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与教职工在思想上诚实相见,工作上诚恳相待,情感上诚挚相融,生活上诚心相助;用事业的追求激励人,用宽松民主的氛围凝聚人;倾听教师心声,维护教师权益;让“管理”变成“服务”,让“命令”变成“感召”,让“威严”变成“亲和”。把自己和老师们的满腔热诚,化作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推动着学校不断前进。

成 就 教 师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说过:“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正如他们所说,人生的最高追求是获得幸福,而幸福的源泉在于个人价值与成就的实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类:基本生理需求、安全、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同时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变化的,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一层次的需要强度即会提高。按照这一理论,人的高层次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话,那么人只能停留在低层次需求上。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更追求“人的自我实现”,激活和满足教师成就感就是满足教师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我觉得,给教师“发放”的最大“福利”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有效的成功平台,或者说给他们搭建一架攀上成功之巅的爬梯,给教师提供一切专业发展、展示才能的机会,为教师提供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的巨大空间。

学校“请进来,走出去”,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传授先进理念,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探秘取经”,让教师在学习中快速成长;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教育教学“传、帮、带”,资源与智慧共同分享,让教师在合作中得以提升;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干事创业净化工作环境,让教师在竞争中得到历练;名校打造名师,“青蓝工程”“名师工程”,让教师在二中成名成家。

一群年轻的教师在这所年轻的学校迅速成长,毕业三四年的教师就能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有的带毕业班成绩非常出色,有的被提为中层领导,成为“中流砥柱”,比如韩宏亮老师毕业三年就被提为年级主任助理,协助年级主任去带一个年级,并且表现得非常出色。

在省、市级说课比赛中,我校教师屡屡荣获一等奖。2009年在全市举办的教师说课比赛中,我校14名教师参加, 12名教师获一等奖、2名教师获二等奖。2010年5月,在市级说课比赛活动中,我校27名教师参赛,26名教师均获一等奖,一等奖获奖率96%,全市最高。2009年,我校语文教师许聚梅、政治教师贡军荣代表衡水市(全市共4名参赛教师)参加省级优质课评比活动,双双获得一等奖。2010年9月26日,省教育学会、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河北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观摩与评选活动”,全省11个市区16名教师参加,我校教师庞艳香作为衡水市唯一选派的教师勇夺第一名,并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勇获全国二等奖。

成就每一位教师,不让教师的才能遭到冷落,我让自己善于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让每一位教师在二中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人为操作,没有厚此薄彼,公平公正珍惜教师的每一份辛劳,捍卫教师的每一份成果,让多做贡献的教师在二中“扬眉吐气”。经过我们的倾心打造,二中成了广大教职工的“英雄用武之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老师的才能有多大,学校就给老师搭建多大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去挥洒自己的才情,成就自己的事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欣喜地看着教师们在“二中大舞台”上“各施绝技”、“各显其能”,体味着教师们的“绝美演出”所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惊喜,自己更有理由相信,二中还会给大家奉上更多的精彩……

当然,以人为本不能是毫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能成为是非不分的“好人主义”。作为我校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制度治校”已经确立为我校的立校之本、治校之基。“制度治校”与“以人为本”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制度是严格的规范,是铁的纪律,是冷冰冰的不可逾越的围墙。但是,如果制度是从“被约束对象”的共同目标、切身利益出发并能深入其内心,为他们所接受,那么,制度便由最初的条条框框上升为一种制度文化,由显性的纪律内化为每名教职工的生命需求,这个制度就成了保护他们权益最为有力的工具,成了维护这个团队最高利益最为“灵验”的法宝。此时,它也就变得和蔼可亲起来。人文关怀是真诚的尊重,是公平的捍卫,是热忱的服务,是对成长的呵护,是柔情脉脉的温馨。而这所有的美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以人为本”必须是以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和学校的快速发展为本。没有了这个根本,“以人为本”便成了以少数人为本的“伪人本”,那是扼杀教师利益和学校发展的“残酷的温柔”。“以人为本”与“制度治校”二者一柔一刚,刚柔相济,如同并行的双轨,使学校驶入了学校发展的快车道,又仿佛张开的双翼,助力二中迅速腾飞。我想,正是我校处理好了二者的关系,全体教师才享受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学校才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

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落到了实处。在二中,教师“付出什么,得到什么;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学校也是如此,付出了对老师的尊重、理解与关爱,换来了学校的蓬勃生机、盎然春意。作为一校之长,让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充满人文关怀,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