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东方彧卿剧照:清宫珍藏精品陈枚国画《月曼清游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16:44
 

                                              []陈枚月曼清游图

    此画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画册于乾隆三年(1738年)绘成后深得乾隆皇帝的赞赏,乾隆皇帝给该画册定名为《月曼清游》并为画册题写诗文。

   月曼清游图》以赭色烘染,凹凸层次分明,富于立体效果,全图赋彩染色浓重,青、蓝、紫、红、黄等冷暖色调于和谐的呼应中洋溢出一种纯净、典雅、安谧的情境,其鲜亮明丽的色调与图中贵妇们青春活泼的气息及轻松娱乐的场景相统一。图中的楼台房室建筑则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法绘成,从而加强了平面画幅的立体、纵深效果,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

正月:寒夜寻梅 (寒夜探梅)(月下赏梅

    正月里,上元之夜,华灯溢彩,银月似盘,梅花绽放,宫中贵妇们结伴游赏。

二月:曲池荡千 (杨柳荡千)

    春天来了,仕女们走出闺房,在芳草地赏相伴欢嬉,杨柳舞于春风,杏花映于春水,秋千架上,仕女的身姿轻盈如燕。

三月:闲厅对弈 (闲亭对弈)

 

    嫔妃们生活很安逸,安逸得造成空虚,好在可以通过黑白对弈寻找精神刺激,借以打发日子。

四月:韵华斗丽 (庭院观花)

 

    春天的花儿,姹紫嫣红,芬芳满园。闺中佳人聚在庭前赏花,青春风韵,国色天香。

五月:池亭赏鱼 (水阁梳妆)

    仲夏时节,天气炎热,池边竹林飒飒作响,应和着习习凉风,宫中仕女聚在池亭内赏鱼以渡休闲时光。

六月:菏塘采莲 (碧池采莲)(游湖赏荷

    柔风掠湖,菏香阵阵,宫中佳人泛舟采集聚会,为刻板的宫廷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七月:桐荫乞巧青桐聚戏

     画面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七夕之夜,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

八月:琼台赏月 (琼台玩月)

     描绘中秋之夜,贵妇们聚集高台,吟诗赏月的情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月:深秋赏菊 (重阳赏菊)

    画面描绘了金秋十月宫中贵妇赏菊的情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是高贵、高洁的象征又赋予吉祥、长寿的涵义

十月:文阁刺绣 (文窗刺绣)秋庭观绣

 

    初冬时分,在和煦的阳光下,宫中贵妇们精心绣制和欣赏自己喜爱的图案。 

十一月: 围炉博古

 

    时入仲冬,天气愈寒。这幅画描绘的是华屋中,暖炉旁,家中贵妇们闲聚在一起,欣赏古院和书房的情景

十二月:踏雪寻诗  

           腊月中,天寒地冻,贵妇们聚于温暖的厅堂中,衣边烹茶,衣边观雪,吟诗作乐,时有女伴裘衣貂帽,踏雪携,前来助兴,不亦乐乎。

   乾隆帝自年少时起就勤于吟诗诵文,19岁时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清朝诸帝中文史哲知识渊博、汉学功底深厚、有一定书画素养的一代帝王,在乾隆帝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宫中设有 “如意馆”、“画院处”等机构,专门负责宫廷绘画的创作。宫廷绘画达到了继唐宋以来的鼎盛期。

  在诗题上,宫廷画家无论有何等高的艺术造诣,在乾隆帝眼中也不过是有一门画艺的匠人。他们作为宫廷服务的劳役人员,其低下的社会地位,令他们绝不能在承旨而绘的画作上书诗写赋,有资格题画的人只有乾隆帝自己。

       [注一]:陈枚,(公元十八世纪)生卒年不详〔清〕字载东,号殿抡娄县人(今上海市松江)人。供奉于雍正、乾隆朝,官至正务府掌仪司员外郎。擅画人物,技法上吸取西洋画法,风格清秀工细。传世作品有雍正六年(1728)作《寒林图》轴、九年(1731)作《山水图》轴、乾隆七年(1742)作《古树鸦集图》轴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雍正八年(1730)作《寒林觅句图》轴、乾隆三年(1738)作《月漫清游图册》(十二开)藏故宫博物院;另有《四时佳兴图》册等。
[注二]:《月曼清游图》册,清,陈枚绘,绢本,设色,共12开,每开纵37cm,横31.8cm。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戊午为乾隆三年(1738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