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潮水李宗盛:女高音歌唱家蒋英逝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0:48:46

女高音歌唱家蒋英逝世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2-07 来源: 广州日报

 青年蒋英。

钱学森的夫人、金庸的表姐

  我国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蒋英,于前日11时40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蒋英是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之女,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她也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表姐。

  作为一名声乐教育家,蒋英曾辅导过傅海静、祝爱兰等多位歌唱艺术家,翻译和撰写过众多声乐发展的著作和文章,在我国声乐界被誉为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而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妻子,蒋英60多年来一直默默站在钱先生背后支持他的科研工作,是我国航天科学事业发展的 “幕后功臣”。

  蒋英自幼爱好音乐, 1936年赴欧洲游学, 1941年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随后赴瑞士继续深造。 1943年瑞士 “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在女高音比赛中夺得第一,开始引起欧洲声乐界的关注,1944年蒋英毕业于瑞士路山音乐学院。

  1947年5月31日,蒋英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了归国后首场演唱会。同年,蒋英与钱学森在上海喜结良缘。

  无论是作为女高音歌唱家,还是钱学森的夫人,蒋英为人极为谦逊、随和。

  蒋英逝世的消息,很快引来了关注。在即将于下月上映的电影《钱学森》中扮演钱学森的陈坤也以微博进行了哀悼。

  据悉,蒋英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月10日在301医院举行。(新闻晚报)

儿时一曲《燕双飞》 64载夫妻缘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2-07 来源: 信息时报

  蒋英年轻时的照片。  “一发音声震屋瓦”。这是蒋英的表弟、著名作家金庸对她的评价。  1947年金秋时节,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喜结连理。  晚年的钱学森与蒋英。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如果说,钱学森是一座丰碑,是一座大山的话,那么,蒋英就是丰碑旁的一片绿阴,大山上一片植被。他们用科学与音乐,组成了美丽的二重唱,给世界留下了无尽的回声……

  蒋英和钱学森于1947年在上海结婚,在一起相处了62年。他们的相识、相恋有着传奇色彩。

  蒋英之父乃著名军事家蒋百里,与钱学森之父钱均夫为知交。早年两家过从甚密。儿时,钱学森和蒋英玩耍时,共唱一曲《燕双飞》,殊料,这一唱,竟成为他们相伴一生的衷曲。

  5日上午,著名声乐教育家、两弹元勋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因呼吸系统、心脏衰竭去世,享年92岁。昨天是元宵节,蒋英终于与钱学森在那个世界团圆了……

  声乐泰斗

  女高音“东亚第一人”

  蒋英,1919年生于浙江海宁,自幼喜爱音乐,上世纪30年代到欧洲学习钢琴和声乐。此后十年,她历经二战爆发,辗转于柏林、慕尼黑,最后到达瑞士,虽然生活艰难,但却始终没有放弃所钟爱的音乐。颠沛流离中,蒋英对古典、浪漫时期及近现代歌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1943年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她斩获各国女高音比赛第一名,成为荣获这一奖项的东亚第一人。

  “一发音声震屋瓦,完全是在歌剧院中唱大歌剧的派头,这在我国女高音中确是极为少有的。”这是蒋英的表弟、著名作家金庸,在听完蒋英1947年的一场演唱会后的感受。

  “高贵!”蒋英的学生、著名女歌唱家祝爱兰一说起蒋英,就蹦出了这两个字。“蒋老师很漂亮,漂亮的人,漂亮的人品。”

  “她是在用她的心弹奏,”蒋英的学生、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回想起在蒋英老师那里第一次上课的情景,“蒋老师一弹琴,所有的感觉都出来了,不需要语言。

  艺术传薪

  为培养学生倾尽全力

  1955年10月8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他们六岁的儿子永刚、五岁的女儿永真,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钱永刚监制的话剧《克里夫兰总统号》,就翔实反映了这段归国的艰难历程。

  回国后,蒋英的艺术才华又焕发出来了,她最初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和独唱演员,后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歌剧系主任、教授。蒋英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非常热心音乐教育工作。

  蒋英从美国带回来的唯一奢侈品是一台钢丝录音机,但这不是为了供自己享受音乐,而是为了用它更好地培养声乐人才。

  此后,蒋英长期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学生从吴雁泽那一拨到如今的祝爱兰、傅海静,人才辈出。

  “她把我当女儿一样对待,为了我的事倾尽全力。”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女歌唱家祝爱兰从十多岁起,就“跟在蒋老师身边”。

  祝爱兰回忆,“文革”期间,蒋英偷偷将学生带回家中,冒着巨大风险让学生听外国歌曲,教学生说德文、意大利文。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有一位盲人评弹老艺术家到北京开会,蒋英知道后就替祝爱兰联系上课事宜,联系完后,每次都亲自陪着祝爱兰乘坐公共汽车去老艺术家居住的旅馆上课。

  “可能是跟钱先生生活久了,蒋老师讲课也是辩证的、立体的,任何问题的讲解都有前有后,有上有下,给我以可触摸的形象感,声乐学习就不那么枯燥了。”赵登营觉得,自己在教学上的很多方法,都是从蒋英的课上学来的。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课程,怎样让学生理解音乐、爱上音乐……

  青梅竹马

  《燕双飞》唱出一段缘

  晚年的蒋英回忆起那段共唱《燕双飞》的经历时说:“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更加舍不得我,跟钱家说想把老三要回来。再说,我自己在他们家也觉得闷,我们家多热闹哇!钱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后来我管钱学森父母叫干爹干妈,管钱学森叫干哥。我读中学时,他来看我,跟同学介绍,是我干哥,我还觉得挺别扭,那时我已是大姑娘了。”

  上世纪40年代,蒋百里到美国考察专门到钱学森就读的学校,把蒋英的照片转给钱学森。后来,钱学森对蒋英说:“你跟我去美国吧!”终于在1947年金秋时节,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喜结连理。此时蒋英已是个才华横溢、享有盛誉的音乐家,钱学森则是学识超群的科学家。

  钱学森与蒋英在美国波士顿安家了。新家陈设很简朴,钱学森的工作室与蒋英的一架黑色大三角钢琴,却是必不可少的。这架钢琴是钱学森送给新婚妻子的礼物,给新家平添了几分典雅、浪漫的气氛。

  相濡以沫

  钱学森也是忠实“粉丝”

  钱学森曾这样评价妻子,“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

  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钱学森是忠实的听众,也是私人评论家。有时,他邀请科技人员一起来欣赏。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亲自录制下来,放给他听。钱学森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所著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出版时,正是蒋英给该书定了英译名。

  1999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隆重举办 “艺术与科学——纪念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由蒋英的学生参加演出的音乐会等,88岁的钱学森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他特意送来花篮,写来书面发言,让女儿代为宣读,以表达他对蒋英深深的爱意。

  蒋英教授对科技事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十分关心和理解,她曾以巨大的热情,不顾连续几个月的劳累,参与组织、指导一台大型音乐会——《星光灿烂》,歌唱航天人,献给航天人。

  本版文字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解放日报

  动态

  告别仪式本周五举行

  2月10日上午10时,蒋英的送别仪式将在301医院西院告别厅举行。

  蒋英生前为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昨天上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值班的老师告诉记者,学院正给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市教委、音乐学院各个系办公室等单位发送蒋英逝世的讣告。

  据介绍,蒋英老师在世时,每逢过节学校领导都会带着一些老师去看她,“今年过年我有事儿,所以没能去看望她,谁知道昨天她就走了。”院长办公室值班的老师说。

  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准备蒋英的生平介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这位杰出的声乐教育家。

  阜成路8号院是钱学森和蒋英生前的住所。记者上午在此处看到,已有亲朋前去探望家属。

  记者致电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他说正在处理母亲的后事,不方便接受采访。

  《钱学森》下月上映

  剧组将安排悼念

  据悉,电影《钱学森》将于3月2日在全国上映。昨天上午,记者联系到了电影《钱学森》的片方西影集团宣发部雷萌主任。她表示,自己也是刚刚得知这个消息。

  雷萌透露,去年4月底,在电影拍摄期间,曾安排老年钱学森和蒋英的扮演者许还山和潘虹去探望过蒋英。

  “老人精神矍铄,气色也非常好。当时还夸赞许还山和潘虹非常神似,对两位演员的表演也很满意。”雷萌说。

  影片中年轻时蒋英的扮演者张雨绮上午听说蒋老去世的消息后很吃惊。

  张雨绮说,拍《钱学森》期间一直想去探望蒋英老师,剧组也打算安排,但因为拍摄时间紧张,而且老人家岁数比较大,怕影响她休息,所以就没去。对此,她觉得非常惋惜。

  据悉,剧组将安排悼念活动,目前正在筹备相关事宜。

  “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