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必备软件:国画教学 技法技巧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4:59
怎样画虾  

一、虾的结构特征
  沼虾(河虾),属节肢动物,甲壳类、胸甲类、十脚类、长尾类。全体分头胸及腹两部,头胸部被一坚甲,头部背面,在前端具长短的触角二对,次之具有柄的复眼一对,听器在第一对触角的基部,口在头端下面,具有大腮一对、小腮二对、腮脚三对。胸下有步脚五对,第一对其形较大,顶端有钳而为钳脚(雄大雌小),与蟹螯类似。腹部狭长,分数环节,各环节下面有游泳用的桡脚,在最末处,形特大而为尾。能步行,亦善游泳,食小动物,口旁的腮脚触感,以钳脚捕食,并送至口中。触角的第一对向前(从中再分出二短触角),第二对常向后,以体察体外的感觉,危急时则屈曲腹部,弹跳退后。雌体的桡脚,在产卵时,常有卵附之,初由卵孵化为幼虫,形态不似虾,多浮游,体甚微小,要用显微镜才能见到。待长成后,则蜕皮数次而呈变态,始长成为虾。虾类与蟹类的甲壳,皆由体面分泌的物质凝结而成,渐大,必须去其旧壳而换新壳,与一般昆虫相似,虾类的肉,味美,鲜食或干食皆宜,为常用的馔品。虾的种类甚多,如龙虾、斑节虾、长臂虾、糠虾、矶虾等,但我们入画的虾,是沼虾,即淡水河虾。其具体特征归纳如下:
特征

头胸部

腹部

 

 

(图例一)
二、虾的画法
用水墨画虾,最有艺术效果,但笔间水份要稍充足些,才能使画出来的虾有新鲜透明感,但水份过多又易渗化,不但体形臃肿无力,而且会变形失真。所以,水份的适量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图例二)。
调墨时,不要调得太匀和时间过多,笔尖到笔根不能满是一色之墨。在笔根间至少留有部分清水,否则画出来的虾会成一团死墨,缺乏墨色的变化,没有虾体应有的透明感(图例三)。
用笔不能软弱无力,下笔时要考虑成熟,不能描画虾的形态,否则会缺少活虾躯体富有弹性和跳跃的力度(图例四)。
画虾的顺序,是先画头胸,分上下二笔完成,然后添上头顶端的尖刺和二硬片。再逐一画出腹节,加出尾部,撇上桡足步脚,末了再加虾脑、复眼和触角(图例五)。
虾的腹部在中间第三节处,呈弯曲状,而且其腹部形状从大到小,基本上从中间弯曲处后三节较小,画时要注意表达出这一特征(图例六)。
画每只虾,从头至尾,直到步脚、桡足,尽量一笔去完成,所以,画笔宜大一点,含墨量多些,不宜在绘画过程中分几次蘸墨,否则虾体色调不能保持连续性和整体统一的感觉(图例七)。
在画头部的虾脑、复眼、钳脚和触角时,使用墨色稍深,这是在画完虾体后,另蘸墨去添补完成的。一般画的顺序是先画虾脑,次补复眼,再加钳脚,末撇触角,这样墨色从深到淡,颇为自然(图例八)。
一幅作品上的墨虾,不能满幅墨色深淡一致,那样会显得平板乏味。画中近者可以深些,后者可略淡一点,既分出前后层次,也在墨色深淡变化中增添艺术魅力(图例九)。
虾的钳脚伸屈自如,画时可弯曲,也可伸直,甚至可一屈一伸。但不要太规律和刻板。根据虾的特点,一般在行进时弯曲较多,所以弯曲和伸直数不要相等(图例十)。
虾在弹跳急退时,腰部弯曲更甚,使之能有弹力,在画面上可点缀一、二只,更能起到生动变化之效果(图十一)。
在一幅画的构图上要注意虾的穿插和聚散,在密处还可重叠,但不宜过多,否则有紊乱之弊(图例十二)。
如虾拟画少数几只,也可适当加些补景,如水生植物的荷花、睡莲、浮萍、水草、芡实、凤眼莲、水菖蒲、红蓼、茨菇花和芋艿叶等,采用设色或水墨均可,但不宜用色太艳,(图例十三)。(之五见25页、之十一见27页、之十二见23页)
一幅以虾为主的画面上,也可加些鱼类,以增加画面的变化(图例十四)。
虾的触角,也可适当增添长短数根,但不宜一幅中有二种画法(图例十五)。
画虾向右侧方向游动(即反方向),较不顺手,但画得熟练了,还是能掌握的,这样也能使画面不千篇一律(图例十六)。
烧熟的虾,基体呈红色,体形拳屈,如题材表达上需要,也可点缀(图例十七)。

  国画小鸡画法  小鸡羽毛绒细,天真活泼,富有稚气,为人们所喜爱。绘画步骤:首先点厾头和双翅,如图①、②;其次画脊背,如图③;再次画颈胸、腿和臀线,如图④。换重墨毛笔添嘴、眼、跗蹠、趾和翼、尾尖,如图⑤,至此全鸡基本画完,最后换彩笔加冠和臀部的肉色。
  概括小鸡的体形,主要由头颈和体躯两大部分构成。颈可伸可缩,仰俯自如,表现时当特别注意其形态的变化。画小鸡当忌讳圆浑囫囵,头颈、背翼、胸腹、臀尾和胫腿的结构不明确。麻雀画法  

  麻雀为常见小型鸟,种类很多,一般多画的是家雀,其雌雄相似。客和头劲部为褐色,腹部为灰白色,背也为褐色,有黑褐色花斑,尾与飞羽为黑褐色。头与颈的两侧为白色,且有一黑色块斑。画时,麻雀的褐色可画成赭石色,可直接用赭石,也可用赭石调墨画。麻雀背部花斑可用墨点,但不要点画得太整齐。飞羽和尾虽是黑褐色,但画时可用深浅墨画。嘴部用墨勾画,后用淡墨染。胸部用浅灰色略深,至腹部要浅。用笔要有虚实变化(见图一 、图二、图三)。

   国画黄鹂技法  

  黄鹂属中型鸟。其翅、尾和眼的前后枕部为黑色,其它部分均为黄色,嘴和爪为红色。画时,先用淡墨勾画出形体,再用淡墨画头部黑纹和翅、尾部,干后,染以淡黄色。浓重处如头、翅、肩可用黄色调一些赭色染(见图一)。

  配景要注意画面的协调性,色调及构图很关键。这幅《鸣翠图》(见图二)虽然表现的只是夏日荷池一隅,但落在垂柳上的黄鹂似有几分动感,它张着嘴,瞪着眼,好像发现了什么。顺着它的视线看去,一只小蜜蜂在飞动。这种造景、造趣的表现,可为画面营造生动的韵味。


 白头翁画法   

  白头翁的体形略大于麻雀。为了表现其灵巧,画时处理得略小。先用适当的浓淡墨画背部、颈 部及飞羽和尾,头部眼前后至枕部为黑色,再勾画胸腹部,最后添画鸟爪(见图一)。干后,背部染以淡草绿,胸部至腹部染以淡赭,渐浅至腹部成白色。白色部位染以薄粉,眼染淡赭(见图二)。


  翠鸟画法 

   翠鸟的品种很多,体形大小不一。这里介绍的是常见的小型翠鸟。常活动于池塘、水边,以鱼虾为食。其特点是嘴长,尾短,嘴、爪和胸部为红色。眼的前后有黑斑,眼上有白眉,头、背部为翠绿色,下颏部为白色。画时,先用适当的深浅墨勾点,墨干后,头背部先染石绿色,再罩染一些石青色。飞羽和尾不染色,也可以用石青色罩染,但不要将墨色全部覆盖了。白色部分染白粉。嘴和胸部染红色,均前深后浅。眼染淡赭(见图一、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