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蛋汤的做法步骤:水浒马屁:宋太祖得江山乃天命所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9:09:04

  文章摘自:《史上最牛宋史1》
  作者:陈大官人
   
  水浒对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吹捧,达到了令人作呕的地步,说他是上界霹雳大仙下凡,英雄勇猛,智量宽宏,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赵匡胤扫清寰宇,荡净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似乎赵匡胤成了开天地的盘古,闯西部的美国牛仔。
  
  华丽的文字掩盖不住历史,真相是残酷和血腥的。
  
  马屁文人为了讨好卖乖,总喜欢给皇帝编造天神故事,据说赵匡胤出生时体有异香,三日不散,其父便给他取了个乳名叫“香孩儿”。他母亲做梦,梦见太阳,结果怀孕分娩,生了弟弟赵光义。这当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谎话,而且事实证明,这类传说,多是编造。
  
  赵匡胤、赵匡义兄弟幼时随母亲杜氏逃避战乱,因年幼,便被杜氏放在箩筐里担着走,被陈抟见到了,不无感叹说:“都说当今没有真龙天子,却将天子挑着走。”事实上,这些都是后人的附会之说。赵匡胤之所以代周建宋,是与五代乱世和他个人的才能分不开的。说白了,他就是个阴谋家和野心家。
  
  宋太祖赵匡胤二十三岁到了邺都,投奔了后汉枢密使郭威,开始征战沙场。公元951年,郭威发动兵变,建立了后周,是为周太祖。赵匡胤跪拜的时候,心中暗下决心,将来我也要做天子,咱就这么办。
  
  赵匡胤因战功被升为皇宫禁卫军的一个小头目。周太祖的养子、开封府尹柴荣时常出入皇宫,见赵匡胤颇有才能,还会来事儿,便将他调到自己帐下,让他做开封府的骑兵指挥官。周太祖无子,柴荣是皇位继承人。公元954年,周太祖病死,柴荣继位,是为世宗。
  
  世宗柴荣即位后,北汉刘崇联合辽朝大举进攻后周,世宗调兵遣将,御驾亲征,赵匡胤随同出征。双方在山西高平展开激战。战斗开始不久,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等人临阵怯场,自乱阵脚,周军呈现溃败之势,而世宗身边只有赵匡胤和另一个将军张永德所率领的亲兵四千人。危急之时,赵匡胤镇定自若,建议世宗兵分两路夹击辽军,得到同意。赵匡胤和张永德领兵直扑敌军,赵匡胤高喊为主效忠的口号,士气大振。后周的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投入战斗,后周大胜。
  
  赵匡胤因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周世宗说,你人才难得,就请你担当训练、整顿禁军的重任吧。
  
  赵匡胤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使后周军队的面貌大大改观,增强了士兵的战斗力。但与此同时,他不动声色地壮大自己的力量,逐渐在禁军中形成自己的势力。他结交禁军其他高级将领,其中,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李继勋、王政忠、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与赵匡胤结为“义社十兄弟”。此后几年里,赵匡胤又陆续将自己的心腹罗彦环、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和王彦升等人安排到禁军中担任各级将领,从上到下控制了禁军。此外,赵匡胤还网罗人才组成自己的智囊团,他帐下有大批谋士,如赵普、吕余庆、沈义伦、李处耘和楚昭辅等人,后来还有他的弟弟赵匡义。这些都是在周世宗眼皮底下,正大光明地做的。皇帝笨,小赵精,一切都不动声色。
  
  赵匡胤战功赫赫,官位一步步上升,被封为节度使,逐渐成为周世宗的左膀右臂,掌握了军政大权。但赵匡胤要做皇帝,眼前还有两个大障碍,这就是周太祖的驸马张永德和外甥李重进。
  
  张永德和李重进都握有兵权,但李重进的地位比张永德高,张永德心中很不服气,两人之间的矛盾很大。周世宗说你们别争了,朕设立殿前司都点检一职,让张永德担任,这样一来,你们平起平坐。
  
  张永德与赵匡胤交情深厚,赵匡胤的第一位夫人贺氏去世后,续娶将军王饶的女儿,张永德赠给赵匡胤大量钱财,让他办了个风光的婚礼。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貌似忠厚的赵匡胤不仅不报恩,反而恩将仇报:我要做天子,你必定是个障碍,那就对不起你了。
  
  搞暗杀吗?小儿科。年轻小子赵匡胤有的是妙计。
  
  公元959年,周世宗北征,赵匡胤派人悄悄往他箱子里塞进一块木牌(可惜那时没有监控),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周世宗起了疑心。北征途中,周世宗染病,只得回京。病危时,他又想到了那块神秘的木牌,心想张永德手握重兵,又与李重进争权夺利,一定会发动兵变,就像那后唐驸马石敬瑭一样。他却不动动脑子寻思寻思,这木牌怎么会到他手里?难道不是有人捣鬼吗?
  
  疑神疑鬼的世宗解除张永德都点检之职,换上了自认为很可靠的赵匡胤。赵匡胤一箭双雕,既除去了一只拦路虎,还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周世宗却不想想,是太祖的女婿自己的妻舅可靠还是外人可靠?
  
  周世宗驾崩,七岁的小儿子柴宗训继位。太后符氏,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性格温柔贤淑,但胸无大志,腹无良谋,管理后宫几十个宫女太监没问题,治国安邦是不可能的。世宗托付的一班文臣范质、王溥、李谷等即将到退休年龄,年迈无用,手无实权,军权掌握在赵匡胤和他铁哥们手里。这样的政治格局,不出阴谋家才是怪事。
  
  在新主继位的半年内,赵匡胤暗地运作军权,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向着对赵匡胤有利的方向发展。
  
  李重进缺乏政治家的远见,他虽手握兵权,却没有形成自己牢固的政治势力。赵匡胤便设计轻而易举地将李重进名升实贬到扬州做节度使。原先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赵匡胤的铁哥们慕容延钊担任。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则由赵匡胤的十个拜把兄弟之一,有“布衣故交”之称的王审琦出任。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更是赵匡胤势力网中的核心人物,交情深厚。
  
  整个殿前司系统完全落入赵匡胤手里,所有高级将领都换成赵匡胤的人马。
  
  侍卫司系统,韩令坤与赵有兄弟之友谊,当时他正率兵驻守淮南扬州。
  
  京城中只有副都指挥使韩通忠心耿耿地维护柴家江山,但实力有限。
  
  赵匡胤的势力膨胀,当然引起了朝臣们的关注,小皇帝柴宗训听取了谋臣的建议,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但整个军事系统都掌握在赵匡胤手中,即使他什么职务没有,照样可以调动军队。
  
  万事俱备,只欠行动。大阴谋家赵匡胤经过精心准备,终于启动夺权程序。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官民都在喜气洋洋地过年,符太后正在教柴宗训认字。突然军情来报:辽军和后汉军联合,猛烈进攻边境!
  
  
  小女孩符太后吓得六神无主,赶紧请来宰相范质,范宰相胸有成竹地说:太后和陛下不须慌张,老臣自有主见。可以让赵匡胤统帅,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做先锋,命令各路将领来京会合,由赵匡胤统一节制,一定能杀退贼寇,转危为安。
  
  符太后说好主意,就照您的意见办。
  
  范质是个厚道的文人,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做了多年的宰相。但是政治上极端幼稚,你让一个将领率领就是了,何必调动那么多将领?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军从京城开封出发,当晚抵达距京城四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率领大军出城,一天只行进了20公里,比训练速度还慢,似乎在漫游。
  
  一个谣言在军中流传:天上出现两个太阳,一个吃掉了另一个。
  
  一种论调在军中蔓延:今主上年幼,我们立下军功也没前途,不如让点检做天子,我们也好建功立业。
  
  晚上宿营在陈桥驿,赵匡胤大口地喝酒,醉醺醺地来到军师赵普的营帐,问道:汉高祖刘邦一个无业游民,如何做了皇帝?
  
  赵普答道:关键有两个人协助,文有萧何,武有韩信。
  
  赵匡胤恍然大悟:是这样啊。然后往外走,嘴里嘟囔着:我看先生就是萧何。
  
  赵普琢磨着这句话的含义,忽然心头一亮。
  
  赵匡胤又来到弟弟赵匡义(后来改为赵光义)的营帐,诉苦道:如今京城传播谣言,说是点检要做天子,这要传到朝廷那里,可是杀头灭门之罪啊。
  
  赵匡义愤愤地说道:我们在前线流血卖命,他们在京城搬弄是非,是何道理?干脆大哥做天子吧。
  
  赵匡胤大怒道:你胡说什么?看我不杀了你。
  
  赵匡义说:大哥息怒,如今天命所归,为什么不替天行道?
  
  赵匡胤回到自己营帐,酣睡。
  
  天亮后,大批将领蜂拥进来,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然后三呼万岁。
  
  赵匡胤被弄懵了,缓过神来后,厉声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先帝对我恩重如山,我怎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众人找到一个绝佳的理由:天命使然,点检做天子,您总要顺从天意啊。
  
  赵匡胤想想后,无可奈何地说道:既然天命如此,我不能逆天而行啊。但是我做天子,你们能服从吗?
  
  众人激昂表态,坚决无条件地服从圣旨。然后跪倒,高呼万岁。
  
  赵匡胤俯视眼前跪倒的这片黑压压的人群,感慨万千。8年前,他也是下跪人群中的一个,拥戴的是郭威。如今风水轮流转,皇帝由我来干。
  
  赵匡胤诚恳地说:我们一定要善待柴家人,不可乱杀无辜。
  
  
  然后,命侍卫统领楚昭辅和客省使潘美带领五千兵马先行回京,前者负责通知和保护赵匡胤的亲属,后者负责向孤儿寡母及朝臣摊牌。潘美就是臭名昭著的潘仁美的原型,不过并非评书所说的那样奸诈。
  
  楚昭辅和潘美走后,赵匡胤立即下令大军开拔。
  
  楚昭辅和潘美来到汴京城门口,那些守门的士兵有些奇怪,他们才走了两天怎么又回来了?可是他们都不敢问。
  
  他们进城之后,立刻分开行动。潘美带人去了皇宫,正碰上早朝的时间。
  
  一个穿着龙袍的幼童坐在大殿之上,他的旁边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他们就是柴荣的妻儿,后周现在的皇帝和太后。
  
  “报——”殿前侍卫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太后、圣上,大事不好了,点检谋反,人已经快要到皇宫了。”
  
  这个消息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符太后号啕大哭:“范丞相,你等保举赵匡胤,怎么生出这等事端?这下如何是好?”
  
  范质吓得语无伦次:“我出去和他们理论。”
  
  符太后抱着小皇帝,哭哭啼啼地跑回皇宫躲避去了。
  
  其余的官员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那些跟赵匡胤素来交好的人,忧的是那些坚定地站在范质和王溥一方,曾经不遗余力打击赵匡胤的人。
  
  出了朝门之后,范质拉住王溥的手哭着说:“仓促遣将,竟然生出如此祸端,都是我等过失,王相公有办法吗?”
  
  王相公也是个文人,手无军权,他能有什么办法?老范紧张过度,把王溥的胳膊抓出了血。
  
  殿前副都指挥使韩通焦急地喊道:“叛军将到,二公还有心情叙谈?”
  
  范质忙问道:“韩指挥有何良策?”
  
  韩通正色道:“京都中尚有禁军,可以守卫皇宫,另外传檄各镇,速来勤王。诸帅不乏忠义之士,倘若前来,何愁叛军不平!”
  
  武将就是武将,临危不乱。
  
  “这能行吗?”范质问。
  
  “你们赶紧去请旨,我去召集禁军。”韩通说完匆匆走了。
  
  范质和王溥正要回去请旨,却有两人的家人过来禀报,说是他们的家已经被叛军围住了。两人听了浑然忘记了请旨,舍大家奔小家去了。
  
  这时赵匡胤的大队人马都已经进入京城,前部都校王彦升带领骑兵攻破皇宫外墙,跟韩通相遇,叫道:韩指挥,快来拜见新天子!
  
  韩通大怒:哪里来的新天子,朝廷待你们不薄,你们竟然背叛圣主,该当何罪?
  
  
  二人搏斗起来。王彦升剑术高超,有“王剑儿”的美称,是禁军十大勇士之一。而韩通虽然勇猛,但是最拿手的是搞基建,而不是武艺,哪里是剑术高手的对手?很快被砍了脑袋,连累他家人也被杀光。
  
  将士们如狼似虎,逼迫范质、王溥等人来到都点检衙门。赵匡胤见到他们,假装伤心不已,说他受先皇厚恩,今日为将士们所逼,到了这般地步,实在惭愧,但是没办法,我不当天子,全军上下不答应啊。范质正想驳斥,军校罗彦环持剑上前,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等人面面相觑,深知已无回天之力,膝盖一软,一齐跪拜在地,口呼“万岁”。
  
  赵匡胤命令召集百官,在朝阳门集合,召开禅让大会。他在石守信、潘美等心腹的簇拥下,登上崇元殿,穿龙袍,戴冕冠,三十三岁的小伙子,把那么多人玩得团团转。他感受到自豪感,信心百倍。
  
  柴宗训被封为“郑王”。大会结束后,范质等旧臣帮助那对可怜的孤儿寡母搬家,悲情娘俩被赶到西宫,寡妇符氏哭声不断。此情此景,怎是个凄惨了得?
  
  3年后,没爹的孩子柴宗训被搬迁到房州(今湖北房县),生活了10年。公元973年去世,享年二十岁。毫无疑问这娃娃是郁闷死的,这都拜那个看似忠厚的赵匡胤所赐。
  
  回顾整个事件,这完全是起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夺权活动。
  
  首先,敌情子虚乌有。当时的辽国皇帝是著名的“睡王”述律,此公数十年如一日地喜欢醉卧酣睡,不理朝政。他听说世宗打下三关等地后,高风亮节、不以为然地说:那本来就是汉人的地盘,如今正好还给他们了。
  
  这样的温和糊涂蛋会主动发兵侵犯?而且当年的《辽史》一个字也没有记载联合北汉出兵后周的事情。《宋史》掩盖说是辽兵“自行遁去”,难道是被新皇帝吓跑了?
  
  其次,赵匡胤选择陈桥驿驻扎,别有用心。这里离都城仅仅20公里,可以时刻关注朝廷内部动向。这里是从都城北上的两条道路交汇处,占据此地,可以切断中央朝廷与北方各州的联系。
  
  那个号称通晓天文的军校苗训散布的看到了两个太阳在相互搏斗,并对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这是天命所归,无非是改朝换代之际惯用的伎俩而已,肯定是受到指使。赵匡胤早已知道军中将士们议论之事,他暗中部署,派亲信郭廷斌秘密返回京城,与心腹将领石守信和王审琦约为内应,一旦大军返京,便由他们打开城门。
  
  在出兵之前,赵匡胤已经悄悄地把家人藏到庙宇之中。
  
  可见,整个事件从头到尾,都是赵匡胤导演的。他残忍地从柴家孤儿寡母手里夺来江山,而不是《水浒》里美化的那样,靠根军棒打下了天下。这种人,远谈不上厚道,而且很快遭受更严重的报应,足以宽慰可怜的娘儿俩了。
  
  赵匡胤貌似忠厚,看似善良,其实既黑还色。
  
  他派兵攻后蜀,蜀主孟昶投降。到东京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还造了座有500间房子的巨宅赐给他住。看起来好像很厚道,但是残酷的事实在后面。
  
  赵匡胤如此优待孟昶,是冲着他身后的女人。花蕊夫人艳丽无双,才艺俱佳,更绝妙的是身子冰凉能去火(冰肌玉骨),还散发一股清香。宋太祖心里馋得慌,恨不得马上搂进被窝。
  
  如果特行召见,恐人议论,影响不好。他想出这个“妙计”,重赏孟昶,连他的侍从家眷也一一赏赐,料定他们必定进宫谢恩,就可见到花蕊夫人。果然孟昶携夫人进宫谢恩,宋太祖一见到艳若天仙的花蕊夫人,便丧魂落魄,念念不忘。堂堂天子,总不能说爱卿,把你的女人给我玩玩吧。一定要用计谋巧取,办法肯定是有的。
  
  过了几天,太祖召孟昶等人入大明殿赐宴,孟昶第二天即患痢疾,上吐下泻,7天后不治而亡。
  
  赵匡胤猫哭耗子假慈悲,辍朝五日,素服发表,赙赠布帛千匹,葬费尽由官给,追封为楚王。老赵特会演戏,否则也不能骗得前朝皇帝的信任。
  
  孟昶死后,他的母亲并不哭泣,但举酒酹地,说道:“你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贪生至此,我也因你而苟活在人间,不忍就死,现在你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绝食数天而死。孟昶葬在洛阳,他的家属仍留汴京,按程序入宫谢恩。赵匡胤见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显得明眸皓齿,玉骨珊珊,色相毕露,强迫花蕊夫人进宫侍寝。
  
  宋太祖还想立她为后,遭到宰相反对:亡国之君的宠妃,陛下纳入后宫,已有大臣非议,怎可立为国母而遭天下人耻笑呢?
  
  宋太祖只得作罢。
  
  呜呼,这就是《水浒》宣传的仁厚宋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