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街头2周四工厂:为什么人人都想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4:25:17
导读:
2012年1月,在微博上疯传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反内地游客及孕妇赴港的立场,并暗讽内地人为蝗虫,要求当局阻止内地人“入港” 。事实上,想往外“逃”不只是内地孕妇,还有学生,富人等等,“逃”出去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国内享受不到呢?【随手转发专题至:
人人都在逃
内地孕妇赴港产子
2011年诞生的第一个香港宝宝,父母双方都是内地人。从10年前一场官司打开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大门至今,内地港产宝宝已超过10万人,他们被称为“港生一代”。他们当中不乏山东人的血统,多家赴港生子中介向本报记者证实,在江北地区赴港生子的孕妇中,山东占据半数。乡土观念极重的山东人为何颠簸千里赴港生子?生二胎免受处罚,香港户口,全球135个国家免签证,易于到欧美国家留学、移民,免试就读国内名校,享受香港优越的社会福利……这是赴港生子中介描绘的美好愿景 。【详细】
内地大学生去香港上大学
与其说香港大学吸引了考生,不如说香港自由的市民社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吸引了来自内地的学生。而“为什么要去香港上大学”,给出的正是“为什么放弃内地大学”的答案 。【详细】
中国富人移民海外
或许因为其庞大的体量?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拥有3.1亿子民的国家,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4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4.7万美元。美国与全球17个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的关系,仅2010年便贡献了5万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也让美国的投资者在进入全球不同市场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美国市场的多元性与广阔的消费者市场,让各种商业模式、产品都可以在这里试水成功后推向全球,由此成为时尚源泉。【详细】
逃出去有什么好处
更好的教育机会
大陆的高等学校招收港澳台侨学生,是属于单独命题,单独确定分数线。而且各个高等院校招生港澳台侨的学生没有名额限制,只要你的考试成绩达到了你报考学校的要求,这些学校都会接受,香港籍考生可以低分进入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大学。学费也不算太贵。【详细】
生活有安全感
一是国内投资环境历来不怎么好,近年来“国进民退”以及金融危机使民营企业经营环境更加恶化,你想投的他不让,他让投的不挣钱;各种税费太高。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中国社会对财富“原罪”的追问以及不时引发的“仇富”心态也让富人们如坐针毡。相当多的愤青都相信有钱人是有原罪的,都是偷税漏税(甚至权钱勾结)的。【详细】
为什么国内享受不到
僵化的教育体制
探究内地富人海外移民的主因,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别是子女教育和寻找安全感。子女教育的原因属于正常原因,而“寻找安全感”则不能不令人反思国内的社会环境。。【详细】
恶化的生活环境
为什么反而在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存在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想想也简单啊,原来是权力不受法律约束,政策不稳定,一些官员像流寇,总是先拿“先富者”开刀。【详细】
私权保护不力
香港《文汇报》报道,物权法作为中国民法的一部分,是一部阐述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如何确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种私有制的法律地位,如何处理私有制和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成为“物权法”草案中最敏感的问题。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只讲所有制,不讲所有权,没有物权法,而且长期以来的观念是,对“公共财产”即国家和集体财产的保护,优先于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详细】
新闻回顾
港媒登整版反内地孕妇广告
相关专题
大陆人为啥要去香港生孩子
香港仔的人生
很多代理赴港生子的机构为准父母们描绘了十分美好的孩子未来。但是,如果你没有把孩子留在香港,如果你的孩子平平凡凡的学习和工作,那么,他的人生就是这个样子的:
■出生前7个月:他随着母亲到香港医院接受了第一次产前检查,并且得到一张分娩预约证明。这是影响人生的重要一步,但是作出决定的却不是他本人。
■出生前4周:他和母亲住在深圳的一家宾馆里,接受长达14天的待产准备。
■出生前2周:终于又到香港医院了,这里将成为他的出生地。
■出生第2天:他和母亲离开了香港医院。其实他本来可以在那里多住上几天的,但是因为床位紧张,医生不得不缩短了他和母亲的住院时间。
■出生第3天:拍照,办理证件。几天后,他一下子拥有了5张证件:出生证、回港证、回乡证、护照和身份证。这一切都为了说明,他是一个“香港仔”。
■出生1周后:乘上从深圳返回北京的火车。北京是他的家乡,但是从出生那一天起,他的身份就和这里绝缘了。
■18岁之前:这么多年来,他只去过3次香港,为了更新证件上的照片而已。在北京,他上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他和他的同学说着一样的乡音,只不过他的身份一直是借读生。
■18岁:这一年,同学们都参加高考了,但是他没有资格参加。他要面对的考试要迟一些,但是也要容易一些。
■60岁:他退休了。如果没有变数,他终于可以领取到香港的养老金了。也许这是身为香港居民的他所真正享受到的第一份福利,但恐怕也是最后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