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房抵贷:我国替代能源战略已启动 首选何以排除生物能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2:35:25
我国替代能源战略已启动 首选何以排除生物能源 作者:  来源:中油网  发布者:亦云  类别:专题15-生物能源  日期: 2006-08-18  今日/总浏览: 5/202
媒体一篇报道惹人关注:中国内地生物柴油产业化升温。今年以来,民资、国资乃至外资加速进入该行业。而且,各地开始呈现大规模投入趋势。
然而,此前媒体披露,我国政府从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出发,已经启动了替代能源战略。这个替代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醇醚燃料”。也就是说,我国替代能源战略将煤基醇醚燃料作为了替代能源的首选。这意味着为世界不少国家看好的以生物乙醇为主的生物能源被排除在我国替代能源首选之外。
所谓生物能源,就是指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石油替代油料。而其中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尤为许多国家看好。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是指以谷物、甘蔗、柳枝稷、葵花籽、蓖麻、松子仁或其他作物为原料加工制造柴油和乙醇,用以代替石油。在美国,生物燃料方兴未艾,被认为是“解决依赖能源进口问题的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案”。今年1月末,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提出,要加快推广乙醇作为清洁替代燃料,在6年内让乙醇成为与汽油并驾齐驱的车用燃料。而在巴西,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企业纷纷看好巴西的生物柴油产业,增加投资在巴西合资建厂。随着巴西、美国积极推广使用生物燃料,“让车喝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三四十个国家的“时尚”选择,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更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生物燃料。
然而,就在生物燃料行情世界看涨的形势下,我国替代能源战略的首选却何以排除生物能源?
首先,由我国土地和粮食生产国情决定。生物能源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和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但我国并不是一个粮食和油料作物充裕的国家。常有人说,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是,要看到,我国耕地本来就贫乏,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的1/2。而另一方面,耕地却因城市化、工业占地而在加速减少。与之同时,人口却在以每年1300万-14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强大的人口压力激化了人地关系的紧张态势。我国每年必须花外汇进口约2000万吨左右的粮食。粮食和油料本来就紧张,还要以之为原料去提取能源,显然不现实。
其次,我国替代需求量巨大难以依赖。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石油的需求量逐步增大不可避免。但我国自产石油量却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亿-2.0亿吨,然后将因资源约束而逐渐下降。按照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供给会出现紧张,我国届时的年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5亿-6.1亿吨,进口依存度可能比2005年的43%有所提高。按通常生产1吨乙醇要耗用3.2-3.5吨粮食,而乙醇的燃烧值又只有汽油的2/3,用生物能源替代进口石油该需要多少粮食?巴西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甘蔗生产国,生物柴油的原料十分广泛。美国则是农业高度工业化了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玉米上亿吨,但我国没有这样的条件。用秸秆做原料生产生物燃料,本是一个好主意,可是否有充足的原料来源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前不久有记者询问农民,为何将地里的秸秆烧掉而不送去造纸厂卖钱?农民回答,卖那几个钱,还不够请帮工运到纸厂的工钱。可见,用秸秆作生物能源原料也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
再次,生物能源与其他替代能源比不具优势。专家告诉我们,生产生物乙醇要耗用粮食,粮食生产过程要耗费能源,比如施肥、收割、运输、谷物加工等等,同时生产乙醇过程中还需要很多能源投入。有研究人员称,如果将所有的投入与产出相比较,可得出一个结论:生产生物能源所需能源多于可从生物能源中利用的能源,其净能实际为负数。显然,从能源消耗角度看,使用粮食生产乙醇燃料替代汽、柴油没有总体优势,因此并不可取。而与之对应的是,煤基醇醚燃料的最大优势正好相反,一是有充足的煤炭资源支持;二是技术成熟,大规模产业化可行性高;三是生产成本较低;四是总体能耗低于生物乙醇。比较之下,我国替代能源首选煤基醇醚燃料显然是正确的。
当然,我国的替代能源战略以煤基醇醚燃料为主,但并不排他。替代能源战略完整的内涵是“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醇醚燃料”,发展生物能源,当然也包括在内。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家底
可再生能源对于快速增长的中国意义非常,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作一下盘点。
水能
水能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优先发展水力,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4亿千瓦,年发电量为6.08万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2亿千瓦,年发电量达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02亿千瓦,年发电量为1.75万亿干瓦时。无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均居世界第一。按规划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占发电装机容量的30%,开发程度为55%,接近发达国家的开发利用程度。届时每年水电的发电量可以替代5亿吨燃煤的火电,可减排15亿吨二氧化碳气体。
到2005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达到1亿千瓦,累计形成固定资产3000亿元。大江大河的大电站,担当了电能大任,而全国的小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也在“十五”期间跃上了新台阶。如今已建成以小水电为主的电气化县达400个,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县653个。
从2003年起,全国启动“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已初步探索出一条“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农民参与、低价供电、保护生态、改善生活”的路子,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过去,贵州省60%的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生活燃料是以烧柴草为主,经常有人乱砍滥伐,随时随处可见森林植被破坏。自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以来,全省9000多户农民用上了小水电代燃料。几年实施推广后,贵州全省有360多万贫困群众用上清洁的小水电能源。
太阳能
太阳能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据全球权威能源机构的预测,到本世纪中末期,太阳能将成为人类能源构成中的“主能量”。
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阳能辐射,相当于49000亿吨标准煤,全国2/3的国土面积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据计算,我国太阳能有109万兆瓦,即使只开发1%的太阳能,其装机容量就能超过3600兆瓦。如果将这些太阳能用于发电,则等于上万个三峡电厂发电量的总和。
太阳能再生资源主要有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热利用产业。近几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和太阳电池生产能力都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我国太阳能已为无电人口安装近1.7万千瓦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上海在太阳能研发能力上具有强劲优势,目前有20多个住宅小区用上了太阳能草坪灯、庭院灯、道路灯等。北京天安门广场交通信号灯、北京大运村的庭院灯、高速公路边及高山上的微波通信站、西气东输等大型长距离石油天然气管道中继动力等,都利用了太阳能。我国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的深圳,已成为世界太阳能光电产品的主要产业聚集地,从事太阳能光电产品开发生产的相关企业多达20余家,年创造产值约为20亿元。
国家实施的“光伏计划”区域,目前已遍及西部各省区以及中部和东部的部分省、市、自治区,投入总规模超过30亿元。国家发改委、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共同推行并投资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计划,为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和四川等地共8万多无电户解决了用电难题。由我国政府投资26亿元实施的国家“送电到乡”工程为西部地区近10万无电户带来了光明。正在实施的“屋顶并网太阳能发电示范工程”,有望广泛用于城市居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曾指出,在我国能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应把希望寄托于太阳能。他认为,我国的沙漠将成为重要的能源基地。他说,我国有85.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如果将10万平方公里沙漠上的阳光转变为太阳能,能够发电25亿千瓦,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能量。
生物质能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为5亿吨标准煤。
在农村,沼气利用已成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全国户用沼气池达1300多万座,年产沼气约60亿立方米,建成大型畜禽养殖场和沼气工程、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1400座。去年国家又安排10亿元国债资金,用于农村进一步推广沼气池建设。据介绍,以沼气、秸秆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总量已超过2.5亿吨标准煤,约占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的50%。
如今的很多农民,告别了“砍柴割草、烟熏火燎”的时代,他们把散养的猪集中圈养,利用猪粪作发酵原料生产沼气,又用沼气的废渣、废液代替化肥农药浇果木树菌,形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270多万座,入户率超过30%,居全国之首。
我国加工替代石油产品的农作物、薯类植物来源非常丰富。国内最先起步的,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排放小,成本低,无需改造机器,对车辆发动机还有保护作用,已成功“引燃”汽车燃料市场。全国以陈化粮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约100万吨,以甜高梁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规模达年产5000吨,利用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等提炼的车用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2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