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二手房源网:黄永年教授哀挽录(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2:30:59

说剑生案,下面当然也只是天涯牛人的一些普通讨论,但关键在于,从这些所谓哀挽中,一方面可以看出现在的学术水平(作为一个有头有面的黄永年去世,与之相交的师友都是国内知名学者却有很多错误),一方面也有很多美感鉴赏(如咏馨楼主说,华东师大两则最好,不过内容多有重复),牛人的讨论令我无比惭愧!录之!

『闲闲书话』 黄永年教授哀挽录(转载)

点击:3529  回复:143 作者:auriculaire  发表日期:2007-1-21 14:34:00    
  
  辑自贾二强《黄永年教授生平简介》(http://www.digital-history.net:8000/forums/2/9999/ShowThread.aspx)
  
  
  一、 挽联录
  
  兰台书遗三百卷,
  学海谁护一帆风。
  后学 王承略 刘心明敬挽(山东大学教授)
  
  秘阁早回翔天禄校书多述作
  黉宫勤化育渭南治史广薪传
   晚学 白化文 敬挽(北京大学教授)
  
  窺乾嘉之壼奧,黃鐘未絕響,猶有高文垂宇宙;
  坐孔鄭之廳堂,旆帳多鴻才,永傳大雅在人間。
   西北大學文學院並李浩(教授)
  
  两番夜话联床 书海无涯夸邺下
  一旦哀歌撤瑟 九垆何处访黄公
  程毅中敬挽(中华书局编审)
  
  阐唐史、校秘笈,亦文亦史先生擅;
  搜宋椠、访金石,且庄且谐后学钦。
  曾枣庄、刘琳、舒大刚敬挽(教授)
  
  夙夜强学著作长存薪火传天下
  疏通知远音容如在桃李满人间
  后学北京大学吴鸥、李更、吴洋敬挽
  
  大道真傳天下門生其下淚
  哲人永在神州山水遍招魂
  川籍受業弟子吳德翔、龔祖培
  
  大道真傳海外寰中同受益
  伊人永在巴山蜀水亦招魂
  受业莊劍、李勇先、段曉春敬挽
  
  大道真傳海月暉光同映宇
  伊人永在神州山水遍招魂
  受业莊劍、李勇先、段曉春敬挽
  
  敬題 永年師靈右:
  鬱鬱乎書林建樹文史卓有事業傳不朽
  葱葱其学苑表儀人倫長流教澤裕無絕
   受業 王其禕 周曉薇 泣輓
  
  读遍经史子集辨析版本碑刻善为往圣继绝学
  服膺民主科学取法唯物辩证遂将国史树新义
   再传苏小华敬挽
  
  公鑒古今真偽鑿木穿石
  翁篆童心印存既雅亦趣
  西安復旦校友會
  
  治學育教堪作範
  史海藝林雨流芳
  曹伯庸敬挽
  
  北周故事李唐逸聞碑版源流摹秦仿漢自成典範先生西游證道
  冷月失聲朔風再號絳帳無語乾健坤厚又喪風流後我何處問字
  後學李振波 羅志英痛挽
  
  星殞秦中曠劫三吳何年再誕黃蕘圃
  書傳天下高名萬古此老能匡陳義寧
  华东师范大学晚學朱傑人 劉永翔 嚴佐之敬挽
  
  學壇寂寞失朝月
  印社悲涼憶春風
  終南印社敬挽
  
  
  二、挽诗录
  
  提耳言犹在,身去音容存。摩挲公手泽,立雪向何门?
   私淑刘玉才敬挽(北京大学)
  
  病榻邊日日流連,留不住先生離去的腳步;靈堂前聲聲呼喚,喚不醒恩師閉合的雙眼。蒼天何其不公,昨慈母棄我而去,淚眼未幹;今恩師又駕鶴西歸,嗚咽無言。悲中生悲,悲不自禁;痛上加痛,痛何如哉!試問天堂有無鴻儒談笑,琴書作伴?只知今後尚有嬌嬌相隨,寅寅伴眠。先生此生足矣,授業一生,弟子三千;著述等身,學人共仰。謹獻上心香一瓣,送恩師最後一程.永年吾師千古!
   受業王雪玲頓首
  
  
  三、 唁电录
  
  
  贾二强院长:
  惊闻黄永年先生遽归道山,不胜悲痛之至。黄先生是我国史学大厦的西北擎天一柱。他的不幸逝世是史学界的巨大损失。我谨代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并对黄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张希清 顿首
   2007年1月17日
  
  
  惊悉黄永年先生逝世之耗,敝所同人,痛悼万状。黄先生文章道德,楷模当代。宗风远鬯,衣被学林。传学联谊,敝所沾益殊深。不意山颓梁坏,西望安仰。闻讯共悲,致唁申忱。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2007/1/17
  
  
  陕西师大黄永年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永年先生忽归道山,灵光遽圮,哲人其萎。邦国失一儒宗,学林折一大木。望怀明德,曷胜悲悼。谨布唁忱,并希家人勉戢哀思,以襄大事。
   山东大学董治安 刘晓东 同唁
   2007/1/17
  
  
  惊悉黄老先生辞世,作为先生的学生,我们深感悲痛。黄老先生宽厚正直,学问渊博,一直是我们后辈学人的楷模。追慕先生一生学行,以泪和墨,恭撰挽联,借表哀恸与慰问之情(略,见前挽联录):
   黄老先生千古!
   后学 王承略 刘心明敬挽(山东大学教授)
   2007/1/17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並賈二強院長:
   驚悉永年先生仙逝,不勝慟悼。先生一代宗師,學問文章,天下共仰。謹撰一聯,略表哀意(略,见前挽联录):
   請代為問候師母並壽成兄,望節哀順變。
   西北大學文學院並李浩
  
  
  陝西師大古籍所黃永年先生治喪小組:
  驚悉永年先生逝世,不勝痛悼。先生學問博洽,著述名世。晚年治學尤勤,南北共推大家。老成凋零,又失典型。回想音容,悲從中來。敬致唁忱,並頌
  禮安
  後學吳 格暨
  復旦圖書館古籍部同人 謹唁
  1-17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惊悉黄永年先生不幸去世,谨致以最深切的哀悼。黄永年先生是我国唐史学界最卓越的前辈学者之一,多年来在唐代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唐史史料学等诸多领域,做出一系列重大建树,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誉,并为唐史学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唐史学科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做出重大贡献。他的不幸去世,是中国唐史学界也是整个中国历史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中国唐史学界的学人,一定要继承黄永年先生求真求实的治学精神,在唐史研究领域努力进取,使我国的唐史研究取得更大成就。请向黄永年先生的家人,转达诚挚的慰问。
   中国唐史学会
   2007年1月17日
  
  
  黄永年先生治丧小组:
   惊悉黄永年先生逝世,不胜悲悼。先生治学唐史古籍,博识鸿裁,海内同钦,更兼著述津梁惠溥,遗泽千秋。特电驰唁,遥托哀思。并请代向先生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及哀悼。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唐宋史研究室暨唐史学科
   2007年元月十七日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惊悉黄永年先生不幸仙逝,深表哀痛。黄永年先生是我国卓有成就的著名文献学家,为文献学研究和文献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谨向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同仁及黄先生亲属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慰问。
   暨南大学 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2007年元月17日
  
  
  
  黄永年教授治丧委员会:
  惊闻噩耗,不胜痛悼!永年教授是我们的学长,他的一生历尽坎坷,然而却始终认认真真做事,勤勤恳恳治学,道德文章皆足称道。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学校失去了一位好教师,家庭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值此悲痛时刻,谨向黄夫人及家人表示衷心慰问,并请节哀!
  孙达人(原陕西省副省长、教授) 陈瑞芬(夫人)
  2007/1/18
  
  
  惊闻 黄永年先生驾鹤西行,深感哀痛!
    先生一生为学著作等身,泽被后学,贡献卓著;为人正义耿直,疾恶如仇,堪称楷模。先生的学问人品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
             受业山东大学刘玉峰沉痛哀悼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惊悉黄永年先生仙逝,我们甚感悲痛!
   黄先生是当代杰出的文史学者,学识与人格冠称学林。黄先生的去世是文史学界极其重大的损失!在学风日腐的时下,我们失去了一位学问坚深,人品清正,勇于匡正世风的师长,尤感痛惜!时代需要黄永年先生这样的学者为栋梁。
   黄先生为学,高山仰止,我等远不可及,但黄先生为人经世的品格,是我们效仿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黄永年先生!
   黄永年先生千古!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07年1月18日
  陕西师大古籍研究所:
   惊悉黄永年先生不幸因病仙逝,我谨代表上海师大古籍研究所全体同仁表示沉痛哀悼!
   黄先生对中国古籍整理事业,对唐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去世,不仅是陕西师大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请向黄先生的家属转达我们的诚挚慰问,并请大家节哀保重!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戴建国(所长、教授)
  
  
  贾二强先生:
   惊悉黄永年教授不幸逝世,请代我向黄先生的家属致意,表达我对黄先生的不尽哀思,并请他们节哀顺变,多多保重。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零
  
  
  黄永年治丧小组:
  惊悉黄永年教授逝世,不胜长暮之悲。忆昔挹清芬于高闱,聆闳议于前席,恍如昨日。先生治学严谨,惠溥津梁,泽及后进,受益良多。哲人遽萎,史坛同悼,值此特电驰唁,并祈亲属节哀。
  北京大学后学荣新江、雷闻敬挽
  
  寿成同志:
  惊悉乃翁黄永年先生驾鹤西归,深感痛悼。永年先生道德文章,为世楷模,必将垂之久远。请节哀顺便。
  山东大学 王绍曾
  2007/1/17
  
  寿成学长:
  惊悉令尊永年先生溘然长逝,深感沉痛。永年先生学养湛深,著述宏富,道德文章,足称楷模,必将永垂不朽。请学长节哀顺便。
  山东大学 杜泽逊拜上
  2007/1/17
  
  陕西师大黄水年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黄永年先生遵归道山,使唐史学界、古籍整理学界失去一位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一代名师。苍山有泪,江河为泣!我们谨代表四川大学古籍所全体成员向贵院所同仁以及黄先生的亲属,表示沉痛哀悼,并致以亲切慰问!(挽联略,见前录)
  曾枣庄、刘琳、舒大刚敬挽(四川大学)
  2007年I写16日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昨接讣电,惊闻 永年先生遽捐馆舍。山颓木坏,震怛莫名。伏念 先生上舍鸿儒,学林耆宿,辞章鬯利,文史纵横。插架之藏,堪侔二酉;传薪之业,已足千秋。黄荛圃之才,何年再诞;陈义宁之学,此老能绳。敝所素钦武库之名,屡肃安车之聘。永怀指教,长爇心香。尚期 贵所同人顺变节哀,缅想斯人之绩;绍芬承志,共襄吾道之弘。先此驰唁,统希
  鉴察。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


作者:毕明迩 回复日期:2007-1-21 20:17:19
    敬读
作者:移山诗客 回复日期:2007-1-21 20:24:38
    同挽。。
  最末华东的写得好‘文“。
作者:涧洲人士 回复日期:2007-1-21 20:27:10
    名至实归
作者:文泉清 回复日期:2007-1-21 20:32:17
    拜读,收藏。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2 08:14:07
    这些文字可见当今学界的水平了!王绍曾当着人家儿子的面称他老子为“乃翁”,真是闻无未闻!无锡国专白读了。吴格把“典刑”写作“典型”,不愧是当今半瓶醋学者的典型。程毅中挽联中“九垆”一词纯属生造,,将“九原”与“黄垆”胡乱截搭;白化文挽联中“秘阁”二字全然不切,将地方学者提拔为中央官员。其他驴鸣狗吠的唁电、胡凑乱编的挽联多了去了,不知黄老在天之灵读了作何感想!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2 08:24:23
    书贩之言不谬,如下面以联:
  
  夙夜强学著作长存薪火传天下
  疏通知远音容如在桃李满人间
    后学北京大学吴鸥、李更、吴洋敬挽
  
  “夙夜强学”怎能与“疏通知远”相对?“音容如在”与“桃李满人间”有什么相干?真是语无伦次!
  
  
    
  
作者:适留 回复日期:2007-1-22 08:30:31
    王绍曾、杜泽逊唁电中都是“节哀顺便”,可谓有其师必有其弟,对大便之“便”皆情有独钟。
作者:丁叔师 回复日期:2007-1-22 10:40:43
    先师永年先生,对这些挽联也不满,前晚托梦来说:我死,生前友好纷纷作“驴鸣吊”,岂老夫平日之文,亦“驴鸣”之流也?大是闷闷!
  
作者:大夏之东 回复日期:2007-1-22 11:11:42
    昨接讣电,惊闻 永年先生遽捐馆舍。山颓木坏,震怛莫名。伏念 先生上舍鸿儒,学林耆宿,辞章鬯利,文史纵横。插架之藏,堪侔二酉;传薪之业,已足千秋。黄荛圃之才,何年再诞;陈义宁之学,此老能绳。敝所素钦武库之名,屡肃安车之聘。永怀指教,长爇心香。尚期 贵所同人顺变节哀,缅想斯人之绩;绍芬承志,共襄吾道之弘。先此驰唁,统希
    鉴察。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
  这个,借用某君之语,可谓“鸡中之鹤、鹤中之鸵鸟、鸵鸟中之翼龙也”。
作者:咏馨楼主 回复日期:2007-1-22 11:40:16
    华东师大两则最好,不过内容多有重复。
作者:小转铃 回复日期:2007-1-22 11:59:38
    挽联这个东西,写得愚不可及足为人耻笑,写得文采斐然也遭人非议,的确麻烦,,持重肃穆最好,何其难,
  "病榻邊日日流連"等句,让我鸡皮疙瘩起了一地,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2 12:34:33
    荣新江“忆昔挹清芬于高闱,聆闳议于前席”,且不论“清芬于高闱”句一连五个平声令人难受,用“高闱”指对方,实未之前闻。“前席”竟作偏正结构理解,亦可谓不通之至!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2 12:36:25
    西北大学文学院李浩从“不胜恸悼”一下子掉到“略表哀意”,非但人情不懂,而且文理不通。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2 12:53:44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唁电中的“学问坚深”、“为人经世”二语皆文章病院中物。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2 15:00:40
    陝西師大古籍所黃永年先生治喪小組:
  驚悉永年先生逝世,不勝痛悼。先生學問博洽,著述名世。晚年治學尤勤,南北共推大家。老成凋零,又失典型。回想音容,悲從中來。敬致唁忱,並頌
  禮安
  後學吳 格暨
  復旦圖書館古籍部同人 謹唁
  
  ------------------------
  “晚年治學尤勤,南北共推大家”,晚学勤与共推大家没有因果关系,晚学勤一无所获者有的是,即使有所收获也未必能南北共推大家。
  “回想音容,悲從中來”,老吴是说自己到回想时才“悲從中來”,可是前面已说“驚悉永年先生逝世,不勝痛悼”了,行文之失于照应如此!
作者:莫江南 回复日期:2007-1-22 16:52:29
    可见大多国人连挽联都不会写了。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2 16:57:59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2 08:14:07 
    这些文字可见当今学界的水平了!
  
  呵呵,知言宰,若何符节!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2 16:59:16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2 08:14:07 
    这些文字可见当今学界的水平了!
  
  呵呵,知言宰,若合符节!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2 17:04:07
    惊悉黄永年先生逝世之耗,敝所同人,痛悼万状。黄先生文章道德,楷模当代。宗风远鬯,衣被学林。传学联谊,敝所沾益殊深。不意山颓梁坏,西望安仰。闻讯共悲,致唁申忱。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
  “痛悼万状”。不知如何“万状”法?,一所算他十人,每人一状亦止十状,须每人千状方能满数。即使“万”是虚数,山大古籍所诸公表情也太丰富了!
作者:木雁轩 回复日期:2007-1-22 20:13:57
    讀帖大樂,率成一絕
  
  魯簡猶存繙黑蟻,秦人無復繼黃公。學林競作驢鳴吊,絕倒江湖避俗翁。
  
作者:王若曰 回复日期:2007-1-23 00:22:04
    贾二强院长:
    惊闻黄永年先生遽归道山,不胜悲痛之至。黄先生是我国史学大厦的西北擎天一柱。他的不幸逝世是史学界的巨大损失。我谨代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并对黄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张希清 顿首
     2007年1月1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先生是我国史学大厦的西北擎天一柱。他的不幸逝世是史学界的巨大损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黄老遇共工,不幸天倾西北,东南水潦集焉,而乌龟王八至矣。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3 9:05:19
    窺乾嘉之壼奧,黃鐘未絕響,猶有高文垂宇宙;
  坐孔鄭之廳堂,旆帳多鴻才,永傳大雅在人間。
     西北大學文學院並李浩(教授)
  
  黄公从未治经,如何“坐孔郑之厅堂”?“旆帐”是什么东东?“宇宙”并列结构,“人间”偏正结构,如何相对?
  
  
作者:蔡冬菜 回复日期:2007-1-23 10:41:23
    刘玉才尚且知"黄"门立雪,黄公岂敢与孔郑同坐"厅堂"?
作者:子非子 回复日期:2007-1-23 11:13:47
    敬題 永年師靈右:
    鬱鬱乎書林建樹文史卓有事業傳不朽
    葱葱其学苑表儀人倫長流教澤裕無絕
     受業 王其禕 周曉薇 泣輓
  
  我看诸位是吹毛求疵。这个“鬱鬱”“葱葱”,对仗应该是工整的了吧?
作者:带发头陀 回复日期:2007-1-23 11:21:11
    
  
  ……………………
  
  
作者:隐桑庐 回复日期:2007-1-23 14:31:04
    敬題 永年師靈右:
  鬱鬱乎書林建樹文史卓有事業傳不朽
  葱葱其学苑表儀人倫長流教澤裕無絕
       受業 王其禕 周曉薇 泣輓
    
    我看诸位是吹毛求疵。这个“鬱鬱”“葱葱”,对仗应该是工整的了吧?
  ---------------------------------
  “鬱鬱”对“葱葱”,好!俺触类旁通,悟出“忙忙”也可以对“碌碌”,“高高”也可以对“兴兴”。读了这副挽联,更明白了原来对联可以解放到不讲平仄,上下联都可以用仄声结尾。唉,学术界都这样干了,俺们走江湖的还干嘛那么死板呢?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3 14:42:10
    作者:蔡冬菜 回复日期:2007-1-23 10:41:23 
  黄公岂敢与孔郑同坐"厅堂"?
  
  三位同坐“厅堂”,嗑嗑瓜子,扯扯淡,也蛮自在的嘛!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3 14:45:20
    阐唐史、校秘笈,亦文亦史先生擅;
  搜宋椠、访金石,且庄且谐后学钦。
    曾枣庄、刘琳、舒大刚敬挽(教授)
  
  且不论平仄不调,对仗不工,三大教授所钦只在黄先生的“且庄且谐”,真可谓“不贤识小”!
  
  
  
作者:登徒叟 回复日期:2007-1-23 20:15:36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3 14:42:10 
  
  黄公岂敢与孔郑同坐"厅堂"?
    
    三位同坐“厅堂”,嗑嗑瓜子,扯扯淡,也蛮自在的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老地下修文,可与孔郑鼎足而三,一祖三宗则尚缺一,打麻将也要三缺一,只能打跷脚麻将了。
  
  
作者:西游记之大转杵 回复日期:2007-1-23 20:24:38
    。。。。。。
作者:木雁轩 回复日期:2007-1-23 22:31:45
    打麻将也要三缺一,只能打跷脚麻将了。
  ————————————————————————————————
  我有个主意:有种“美女麻将”软件,可以一个人玩,替老先生们烧一张,一定会玩的开心的。
  
  诗曰:
  醰醰三老惬瞻依,麻雀啁啾人迹稀。各有文名惊海内,临屏同笑看无衣。
  
作者:适留 回复日期:2007-1-24 9:40:26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惊悉黄永年先生不幸仙逝,深表哀痛。黄永年先生是我国卓有成就的著名文献学家,为文献学研究和文献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谨向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同仁及黄先生亲属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慰问。
     暨南大学 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2007年元月17日
  ---------------------------------------
  
  黄永年先生是我国卓有成就的著名文献学家,
  
  
  大概因为世有著名而毫无成就,或卓有成就而默默无闻的文献学家,而黄公二美皆具,所以暨南大学特意连用两个褒词,以寄歆羡之意。
  
作者:木雁轩 回复日期:2007-1-24 13:10:46
    诗改一下:
  
  醰醰三老惬瞻依,麻雀啁啾人迹稀。虽有文名惊海内,不如聚首看无衣。
  
作者:飲桑道人 回复日期:2007-1-24 13:32:04
    虽有文名惊海内,不如聚首看无衣。
  
  无衣,其皇帝之新衣乎?
作者:厚而道之 回复日期:2007-1-24 20:58:21
    以后谁还敢写挽联哦
作者:二段之末 回复日期:2007-1-24 21:07:18
    鄙以为做人还是厚道些好。其实好些挽联和唁电多是叫学生贴上去或由学生代拟代发的。如王绍曾对黄寿成称其父曰“乃翁”,或即由学生代拟,称“乃翁”者,本意或是想代圣人立言,不料闹了笑话;中华书局程毅中挽联中“九垆”当是“酒垆”之误(用《世说·文学》篇“王东亭作《经王公酒垆下赋》,甚有才情”故事);西北大学挽联中“斾帐”当是“绛帐”之误(用马融绛帐授徒故事)等等
作者:二段之末 回复日期:2007-1-24 23:18:11
    鄙以为做人还是厚道些好。其实好些挽联和唁电多是叫学生贴上去或由学生代拟代发的。如王绍曾对黄寿成称其父曰“乃翁”,或即由学生代拟,称“乃翁”者,本意或是想代圣人立言,不料闹了笑话;中华书局程毅中挽联中“九垆”当是“酒垆”之误(用《世说·文学》篇“王东亭作《经王公酒垆下赋》,甚有才情”故事);西北大学挽联中“斾帐”当是“绛帐”之误(用马融绛帐授徒故事)等等即是.
  
作者:蔡冬菜 回复日期:2007-1-24 23:43:32
    两番夜话联床 书海无涯夸邺下
    一旦哀歌撤瑟 九垆何处访黄公
    程毅中敬挽(中华书局编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黄公”就对不起“邺下”了。
作者:二段之末 回复日期:2007-1-24 23:53:11
    “黄公”就对不起“邺下”了???
作者:二段之末 回复日期:2007-1-24 23:57:12
    “黄公”就对不起“邺下”???
作者:荷戟 回复日期:2007-1-25 00:44:48
    中国人讲人情,人过世了赞美一番也无伤大雅
  过分挑刺的话确实能让人看了发笑
  看完呢?以上诸公就没个死的时日吗 ?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5 10:45:48
    二段之末,再努力一把,升到三段,也许能去掉那三个问号。
  否则,老带着问号,一脸天真无邪,……会被小朋友们欺负的。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5 10:51:41
    作者:荷戟 提交日期:2004-1-4 0:36:00
  
  有信仰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至少不会变的像我这样无耻.苟活于人世每日等待地火的吞噬.
  ——————————————————————
  呵呵,荷棘同学是个孤独的人,值得同情啊……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5 11:15:04
    挽联白化文的还可读,华师大的唁电一定是刘永翔的手笔了。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5 12:45:27
    挽联白化文的还可读。
  ——————-
  据说白话文的四六文也是一流滴!
作者:二段之末 回复日期:2007-1-25 13:13:47
    照胡适的话说,请拿证据来!蔡兄说“邺下”对不起“黄公”,并没有拿出理据。零丁先生的回帖则有失厚道。至于被小朋友们欺负,在下倒是心甘情愿。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5 14:36:31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5 12:45:27 
    挽联白化文的还可读。
    ——————-
    据说白话文的四六文也是一流滴!
  ---------------------------------
  那可以理解,楹联和四六文本就是有关联的文体。
  
  
  作者:二段之末 回复日期:2007-1-25 13:13:47 
    照胡适的话说,请拿证据来!蔡兄说“邺下”对不起“黄公”,并没有拿出理据。零丁先生的回帖则有失厚道。至于被小朋友们欺负,在下倒是心甘情愿。
  ----------------------------------
  “邺下”对“黄公”只能算宽对,地名对人名,不工整是肯定的了。
  
  
  两番夜话联床 书海无涯夸邺下
  一旦哀歌撤瑟 九垆何处访黄公
  程毅中敬挽(中华书局编审)
  ---------------------------------
  这一联最大的毛病实际上是“书海无涯”四字的拼凑,因为同“夸邺下”意思上没有直接关联,而下联的“九(酒)垆何处”则是和“访黄公”一气贯通的,也就是说在句法上两者不相类。
作者:适留 回复日期:2007-1-25 19:56:00
    昆冈兄毕竟内行。
作者:二段之末 回复日期:2007-1-25 21:10:48
    在下捣鼓的几句只是为了回应腰包鼓了就趾高气扬的书贩老总的(我是书贩我怕谁)。王绍曾唁电中当着人家儿子的面称其父为“乃翁”,确实不妥。若考虑到王先生或许早已八十高龄,行动不便,唁电由他人(或许是研究所秘书之类的小青年)代拟代发,也是在极有可能的。更为可笑的是,书贩老总大概秘阁当成朝廷大员金屋藏娇,养小秘的闺阁了吧,是否因为一时艳羡,居然把本该静心著述的地方(秘阁)当成只有中央大员才有特权享用的别野(别墅)了?
作者:日新庐主人 回复日期:2007-1-25 22:05:01
    书海无涯和邺下也不能说是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我的猜测没有错的话,这里用的是李泌的典故(只不过又绕了一下),夸藏书丰富的意思。
作者:南鸽子 回复日期:2007-1-25 22:23:29
    书海无涯夸邺下(架?)
  
  二段之末先生 认为秘阁是什么地方?
作者:luluji 回复日期:2007-1-25 22:40:28
    这个帖子太可乐了,笑翻了~~
  
  各位请继续……
作者:大夏之东 回复日期:2007-1-25 22:47:26
    作者:日新庐主人 回复日期:2007-1-25 22:05:01 
  这里用的是李泌的典故(只不过又绕了一下),夸藏书丰富的意思。
  
  日新兄恐难免“蠢材啊蠢材”之讥,看你这几句,猜想你今晚昏了头了。说话有这么费劲的吗?
作者:日新庐主人 回复日期:2007-1-25 23:16:36
     在下三十岁以前也很喜欢骂人,后来改了,因为知道那是一件既无趣也无聊的事情,楼上的,如果你觉得骂人很好,请继续。  
  
  
  
  
  
  
作者:雨雀 回复日期:2007-1-25 23:25:48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2 08:14:07
  白化文挽联中“秘阁”二字全然不切,将地方学者提拔为中央官员。
  
  秘阁早回翔天禄校书多述作
  黉宫勤化育渭南治史广薪传
  晚学 白化文 敬挽(北京大学教授)
  ===================================================
  “祕閣”古代禁中藏書之処。黃先生生前曾為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和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因此白先生有此一說。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5 23:55:44
    “祕閣”古代禁中藏書之処。黃先生生前曾為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和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因此白先生有此一說。
  
  怪哉此言!俺曾到上述小组和委员会去过,可怜得很,都龟缩在其他机构里,里面并无藏书,即使有也属他人财产。再说黄先生这些头衔不过是兼职,一年开一两次会而已,常日里都在西安,说成“秘阁回翔”、“天禄校书”,真是天大的笑话!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6 00:12:45
    原来邺下=邺侯=李泌,那么元好问的诗“邺下曹刘气侭豪”就是指李泌、曹植和刘桢了,唐人而名列魏人之前,李邺侯可谓不凡,可就是不伦不类!而且韩愈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并不指李泌,这里还请日新庐再日新一下,有空查查韩诗之注。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6 08:50:41
    黄先生兼职某某委员会时已垂垂老矣,老白说“秘阁早回翔”,显非雨雀所理解的那样。黄先生早年在旧书店、冷摊淘书,还被打成“右派”改造,能称“秘阁回翔”否?笑话!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6 8:51:52
    作者:适留 回复日期:2007-1-25 19:56:00 
    昆冈兄毕竟内行。
  ------------------------------
  兄过奖了,白、刘这些老先生才是内行呢,我只算看客。
  
  
  作者:日新庐主人 回复日期:2007-1-25 22:05:01 
    书海无涯和邺下也不能说是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我的猜测没有错的话,这里用的是李泌的典故(只不过又绕了一下),夸藏书丰富的意思。
  -------------------------------
  “绕了一下”就是没有“直接”关系了,你还辩解什么?
  另外学海与藏书不是一回事吧?中间免不了又得绕一下。
  
  
  白化文一联落落大方,比华师大的要好,后者“書傳天下高名萬古”未免空泛,较之前者的“秘阁”更不见佳。其实我倒不认为“秘阁”的用法有多大的毛病。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6 10:36:57
    白、刘这些老先生才是内行,我只算看客。
  ————————————
  说的是。但做鉴赏、评论也不错,毕竟也算一家呀!
  若一定要分出甲乙的话,我以为白联倒是“宽泛”了些,也可以用在别人身上,不必切定黄先生的。
  刘联则概括了黄先生最为特出的两件事:上联不用说了,是将黄先生拟作洪北江所称“第求精本,独嗜宋刻”之“赏鉴家黄主事丕烈”,切定逝者的姓氏。下联是黄先生早年的一则掌故,正是黄先生书中曾对陈寅恪有所匡正,因而得以“书传天下”;陈先生作为史学大师,自必名传千秋,则黄先生岂不亦得分享“高名万古”!这里用的是因果倒叙法,句句写实,更非黄先生莫属。昆冈兄又何以见得“空泛”呢?
  
  
作者:日新庐主人 回复日期:2007-1-26 10:54:15
    邺下如果象南鸽子兄指出的那样作邺架,就要好些,但也不能排除手民之误。
   书贩很认真地指导我再日新一下,翻翻书,谢谢了,不过这个问题我不需要翻书,我说邺下可以指李泌,但你并不能由此推导出邺下曹刘云云就是指李泌和曹刘等,比如我说李杜也可以指李膺和杜什么(这个倒是要翻书,手上没有后汉书。),你不能由此推出李杜诗篇就是指李膺、杜、李白和杜甫的诗篇。这是一个逻辑问题,也是一个常识问题。看来你也有日新的必要。希望共同进步啊。
   昆冈说不需要辩解,那我就不辩解吧,“学海与藏书不是一回事吧?中间免不了又得绕一下”。但人家明明说是书海啊,你说绕那就是绕吧。
   既然别人做的对联不好,那么我提议各位高人拟做一下,让这些人学习学习,好不好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6 11:21:12
    如果“学海无涯”,是说“学无止境”,显然与藏书多寡无关;那么“书海无涯”,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呢,是“书无穷尽”吗?这句话同隐指藏书的“邺”不“邺”又有什么瓜葛呢?我想只有程毅中才能自圆其说了。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6 11:25:47
    回全祖兄:嗯,这是各人感觉不同吧。
  
  星殞秦中曠劫三吳何年再誕黃蕘圃
  書傳天下高名萬古此老能匡陳義寧
    华东师范大学晚學朱傑人 劉永翔 嚴佐之敬挽
  -----------------------------------------------------
  “星殞秦中曠劫三吳”有点拔高了,毕竟黄先生只是一名学者,另外“星殒”让人首先想到将星,也不甚切。
  上联已经有”秦中”“三吴”,下联又来一个“天下”,语意不免相犯,显得后劲不继。
  “書傳天下高名萬古”拔高不说,也嫌空泛,与“此老能匡陳義寧”没有照应,你把前面八个字拿掉一点不影响后面,其实应该就“能匡”二字着笔才对。
  
  刘先生显然主要用力在唁电上,挽联就随意了,象上面咏馨楼主说的,连用典都和唁电重复。
  白先生一联没有高腔大调,但推尊之意自明,所以我认为胜过刘联。
  不过刘的唁电又比白的挽联更见功力。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6 11:38:36
    作者:日新庐主人 回复日期:2007-1-26 10:54:15 
  
     昆冈说不需要辩解,那我就不辩解吧,“学海与藏书不是一回事吧?中间免不了又得绕一下”。但人家明明说是书海啊,你说绕那就是绕吧。
  -----------------------
  哦,是“书海”,我上面的“学海”笔误了,不过“书海”也是指知识海,否则怎么会“无涯”?你见过人说藏书“无涯”的么?
  
  
     既然别人做的对联不好,那么我提议各位高人拟做一下,让这些人学习学习,好不好
  -----------------------------------
  拟做我做不了,不过倒想帮他改一下:
  
  两番夜话联床 人物自来夸邺下
  一旦哀歌撤瑟 九垆何处访黄公
  
  另:那个“夸”字并不佳,不如作“推”或“尊”字。
作者:南鸽子 回复日期:2007-1-26 11:46:30
    玉兄的 邺下 指 七子了
  与原意有些偏差:)
作者:辛夷坞 回复日期:2007-1-26 12:22:03
    这个,大师去世,不是应该先默哀一下嘛,怎么好吵成这样。-_-b
作者:辛夷坞 回复日期:2007-1-26 12:29:09
     送别我的老师
  
                辛德勇
  
    老师黄永年先生要走,我有心理准备。去年夏天以后,先生已基本不再打电话来;往西安打电话去请益,先生也不再像以往那样长时间侃侃漫谈,只是静静地听我说话,就连我为博取老人家一粲,特意讲到的一些胡说八道的放肆话,先生也不再像往常那样开心哂笑。在内心深处,开始隐约感到一种伤痛,感到先生在向一个高远缥缈的地方慢慢离去。从二十四年前入门拜谒先生时起,我第一次清楚感知,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竟会拉开我和先生之间的距离。
    这样和先生通过两次话后,让我回想起1992年我刚到北京工作不久,一次先生来北京讲学,我去看望先生,先生在和我长时间畅谈后,当我辞行时,突然有些伤感地说,你到北京来,以后想在一起说说话也不方便了。到了秋天,我想一定要去西安看望先生,和先生一起说说话。正好陕西师范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学术会议,邀我参加,便在11月初,回到母校。行前在北京感受到的那种内心的伤痛,见到先生后变得愈为深重。在两天的学术会议期间,有两个半天,我都是在先生的书斋里,和先生闲谈,并尽量讲一些轻松的话题,甚至还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讨先生欢喜,而心中却是从未有过的凝重。伤痛首先来自先生消瘦的脸庞,和变得矮小的身躯,感觉先生往昔充沛旺盛的精力彷佛已经耗散殆尽,人已经变得很轻,很轻,好像已经完成了为升遐而去所做的蜕变。谈话还是像当年随从先生在校读书时一样,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连续两个下午,谈了很多很多。
    谈话中感受到最大的伤痛,是清楚知晓先生的精魄正在升扬,在学术上,已经顾不上再对我加以点拨教诲了。近两年来,和先生通电话,汇报自己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想法,请教先生这些想法是否得当,先生总是催促我说,做学术研究,人一生具有相应的积累而状态又好的时候,只有很短一小段时间,要趁精力好,状态好,抓紧时间,把这些想法写成文章。去年一年内,我写了两篇涉及比较重要学术问题的文章,一篇是关于明代所谓铜活字印本书籍的问题,一篇是关于汉代的州制问题。关于所谓明铜活字本问题,我提出通常所说的明代的铜活字印本,缺乏可靠依据,恐怕不能成立。去年春天的时候,在电话里向先生汇报过这一基本设想和主要论据,先生鼓励我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可以写出来。关于汉代州制,我提出顾颉刚先生当年撰著的《两汉州制考》一文,虽然早已被学术界视作定论,但是其基本视角,很有可能存在着严重的歧误,变换视角,或许可以得出全新的认识。前年夏天,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就已经基本成熟,曾打电话向先生请教,先生说,这是你的专业,这样在电话里讲不清楚,你可以先大胆写,当年顾颉刚先生就最喜欢学生辈的人提不同意见,等成文后再拿给我看。这次来见先生,本来想向先生仔细汇报这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请先生指教,却完全想不到,刚刚谈了没有几句话,先生即用很低沉的声音说道:“辛德勇,我的脑子不行了,你说的这些,我听起来太吃力,都听不懂了。你自己考虑成熟,就赶快发表吧。要赶快写文章,人一生做不了多少事。”好在谈起往事,先生依然思维清晰,话锋犀利。
  
作者:辛夷坞 回复日期:2007-1-26 12:30:37
      先生非常喜欢猫,就在我去看望先生之前几个月,两只豢养多年的猫,都因高龄故去,其中最钟爱的一只猫,在先生身边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谈话中,先生很伤感地告诉我:“两只猫都没有了。”说这句话的同时,眼中情不自禁地闪出了泪花,透露着深沉的哀伤。先生性格刚毅,过去从未见这样流露情感;因为不愿意让我看到他这样的表情,先生很快转过头去,沉默了很长时间。此情此景,使得那种刺在我内心的伤痛,不由得又加深增重一层。我不喜欢猫,不知道先生究竟为什么那样喜欢猫。这可能很简单,只是一只宠物而已;也可能寓有先生很多情感,甚至带着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寄托。不过,仅仅就表象而言,在先生和猫之间,确是能够找到一些相通的品格特征。猫是一种高傲的动物,先生一生高傲自重,像猫一样睥睨学术界那些屑小之徒;猫是一种整洁的动物,先生一生衣着庄重整洁,书斋雅致整洁,书籍整洁如新,就连动笔写文章的时候,桌面上也从来都是整整齐齐,一切井然有序。这在学者中间,恐怕是很少见的。先生喜欢古本旧书,但旧书往往不尽清洁,到北京、上海等有旧书可买的地方出差时,行囊中都要带一把猪鬃刷子,在书店里买到喜欢的线装古籍,首先吩咐我或是身边的其他学生,到房间外面,用刷子仔细刷去书函、书衣、书口上的尘土,然后仔细平整摆放到书桌上,他才端坐下来欣赏。先生手很精巧,遇到古书有卷角、书口开裂、书衣破损、缝线松断这一类不太严重的毛病,都要自己动手,精心修补整齐,然后才能藏入书箱。人首先要有尊贵的灵魂,才能够有真正体面的仪表举止。先生的高傲与整洁,正互为表里。
    我劝先生一定要去检查一下身体,平时多修养,精神好时,可以随手写一些题跋、随笔,或是找人来口述回忆录。先生则告诉我说,这一辈子想写的东西,都已经写出来了,自己心满意足,不想再写什么了。谈这话时,先生的表情告诉我,他彷佛已经意识到,正在走向自己的归宿。关于这个必然的归宿,先生过去常和我提起。我很懦弱,从少年时起,对死亡即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先生则不然,曾反覆告诫我说,此乃事之常理,自然规律,惧之何益?近年来,学术界对先生的学术造诣和成就,给予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更高的赞誉。先生的著述,绝大多数都已经出版,有的书还很快再版重印;有几种没有出版的书稿,也都已经确定出版社,等待印行。这些都给先生很大慰藉。对一生的学术追求,近年来先生已经讲过多次,自信已经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不会再有什么值得惆怅。前几年没有做“博士导师”就退休,先生也只是淡然一笑,说现在“博导”这么多,又不缺我一个。这样的事更不值一提。先生坦然走向生命的终点。
    第二天谈话结束,离开先生家里时,我想到了,这很可能就是我和先生的诀别。先生坦然地走了。留在身后的这个世界,对于先生来说,早已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隔膜。先生似乎本应属于一个比他略早一些的时代。告别先生,也是在告别一个时代。
  
  2007年1月22日
作者:辛夷坞 回复日期:2007-1-26 12:36:15
    看到上面的文章,让人心生敬意。
  
  可看到吵的这样轻薄,真让人不知道该怎么想好。
作者:auriculaire 回复日期:2007-1-26 12:39:03
    不错,几天没来,来了这么多高手啊。
  请继续!:)
作者:辛夷坞 回复日期:2007-1-26 12:50:32
    倒也不是我觉得毛病挑的不对,或者挑毛病不对,有几位的意思,我多少也明白一点儿,但是气氛真的不太好,好像挑毛病是为了显示自己很牛,这个场合不太合适吧。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6 13:19:22
    作者:南鸽子 回复日期:2007-1-26 11:46:30 
    玉兄的 邺下 指 七子了
    与原意有些偏差:)
  --------------------------------
  如果原意指别的也可以另改,反正他那原句和下联搭配是很别扭的。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6 13:41:01
    毕竟黄先生只是一名学者,另外“星殒”让人首先想到将星,也不甚切。
  
  文星就不能殒吗?真是孤陋寡闻!抄一段古书给昆冈兄看看:
  宣和间,申禁东坡文字甚严。有士人窃携坡集出城,为阍者所获,执送有司,见集后有一诗云:“文星落处天应泣,此老已亡吾道穷。才力漫超生仲达,功名犹忌死姚崇。人间便觉无清气,海内何曾识古风。平日万篇谁爱惜,六丁収拾上瑶宫。”京尹义其人,且畏累己,因阴纵之。(《梁溪漫志》卷七《禁东坡文》)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6 14:01:45
    昆冈兄平日最讲究骈文仄脚连仄脚、平脚连平脚的,曾以此来评评网友。俺深为钦佩。不知何故却又最捧白化文?可人家老白写的却分明是骈文缚不住的解放体,不讲这一套。看来昆冈兄是因名人效应而和日新庐主一样成了新锐了。不信,请看老白的《联话丛编》序:
  原夫联语,传播自宋而滥觞乎唐。虽酬应之制,颇炽盛于明清社会;而韶濩之音,亦扇芳于奕代词林。足为韵府附庸,要是文坛别调。操觚者有专家之目,著录者奖一体之称。日积月累,壁挂楹悬;品类渐分,题材各异。循三叹以希古,会众弦而剀今,于是“联集”“联话”兴焉。自《楹联丛话》标举宗风,扶轮大雅,综前启后,述往开来,“联话”一体继绍“诗话”“词话”“曲话”“文话”而光大。后起稍多,绍裘不少。莫不集古今而作镜,饰芬芳以为仪。并穆清风,毕宣底蕴。发扬流派,沾溉联坛。然而年湮代远,世易时移;于今流通渐疏,搜寻非易。龚君联寿,学如孟夔,妙悟潜深;行则鹅湖,明经聚教。平居驰骋联坛,沉浸韵语;发愤整齐部帙,收拾散亡。联合江西人民出版社胡君涤衷,左右商榷,昕夕钻研。广收勿遗,兼搜旁及。曩哲前贤之书,求得近四十种;积薪合璧之稿,运载过五车余。编作丛刊,付之剞劂。综前贤之往绪,助学海以川流。挹彼精华,固光焰之常在;存其糟粕,亦史氏所取资。诚乃联界空前盛事,堪称玄圃积玉大观。必将广鲁于天下,增路于椎轮。张皇未发之幽潜,开辟无前之途术。不佞备见成书涉历艰难,快睹鸿篇风行瀛海。披异彩之缤纷,醉名联之络绎。聊为短引,深愧芜词。时公元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承泽退士白化文谨序。
  
  
作者:适留 回复日期:2007-1-26 14:17:10
    挽联当有哀挽之意,白化文所作移作寿联亦可,此所以不切不佳也。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6 14:25:21
    适留兄一语中的。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6 15:13:53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6 13:41:01 
    毕竟黄先生只是一名学者,另外“星殒”让人首先想到将星,也不甚切。  
  
    文星就不能殒吗?真是孤陋寡闻!抄一段古书给昆冈兄看看:
  -------------------------------------
  书贩兄说的是,上面的话收回,呵呵。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6 14:01:45 
    昆冈兄平日最讲究骈文仄脚连仄脚、平脚连平脚的,曾以此来评评网友。俺深为钦佩。不知何故却又最捧白化文?可人家老白写的却分明是骈文缚不住的解放体,不讲这一套。看来昆冈兄是因名人效应而和日新庐主一样成了新锐了。不信,请看老白的《联话丛编》序:
    原夫联语,传播自宋而滥觞乎唐。
  ----------------------------------
  权兄误会了,我一开始只说“挽联白化文的还可读”,“还可读”这样的评语也算“捧”吗?老实说,他那一联放到《楹联丛话》里面会一点都不打眼,但放在这个贴子里就让人觉得难能可贵了。
  我只约略知道他是一位老先生,没看过他的文章,你列的这一篇我觉得也还好,今人写今事,一点不解放也不现实,因为有些新名词你是躲不过的。
  至于名人效应对我的影响很小,如果我要砸谁,他越有名我只会砸得越起劲。
  
  
  作者:适留 回复日期:2007-1-26 14:17:10 
    挽联当有哀挽之意,白化文所作移作寿联亦可,此所以不切不佳也。
  ----------------------------------
  这倒是无可反驳,那只能减掉几分了,呵呵。
作者:丁叔师 回复日期:2007-1-26 15:19:41
    昆冈兄讨论问题,是有诚意且认真的,表扬一下!:)
作者:丁叔师 回复日期:2007-1-26 15:25:34
    作者:辛夷坞 回复日期:2007-1-26 12:36:15 
    看到上面的文章,让人心生敬意。
  
  辛夷坞莫非是辛德勇的妹妹?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6 15:51:52
    作者:丁叔师 回复日期:2007-1-26 15:19:41 
    昆冈兄讨论问题,是有诚意且认真的,表扬一下!:)
  -----------------------
  多谢丁兄表扬!
  我一般是就事论事,看法即使不对,但主观上没有偏见这一点还是可以自信的。
作者:社会学博士 回复日期:2007-1-26 15:55:37
    这个帖子里多高人,好玩!
  
  几年前,我也搬弄笔墨,代友人捉刀,做过一回挽联,友人却大嗤之,我自己也不明所以,正好,各位都是行家,顺便请教一下,点拨点拨我吧。:)
  
  尊酒谈诗铅椠著书一编心史遗文非是性狂多白眼
  人琴已杳音容宛在廿载神交有道讵堪腹痛过黄垆
   代友人挽某先生
  
作者:适留 回复日期:2007-1-26 16:01:30
    唁文、挽联起码当做到三点:
  一、概括逝者的生平,加以恰如其分的评价;
  二、表哀挽之意,以区别于寿文、寿联;
  三、点明自己和逝者的关系,遣词造句不失分寸。
  至于工与不工,这要看作者的才学了。
  
作者:辛夷坞 回复日期:2007-1-26 16:21:47
    作者:丁叔师 回复日期:2007-1-26 15:25:34 
    作者:辛夷坞 回复日期:2007-1-26 12:36:15 
      看到上面的文章,让人心生敬意。
    
    辛夷坞莫非是辛德勇的妹妹?
  
  这玩笑开的,可给我白白长了一辈。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6 16:25:40
    作者:社会学博士 回复日期:2007-1-26 15:55:37 
    
    尊酒谈诗铅椠著书一编心史遗文非是性狂多白眼
    人琴已杳音容宛在廿载神交有道讵堪腹痛过黄垆
     代友人挽某先生
  --------------------------------
  谈谈我的看法:
  这一联应该还算可以的,至少都对上了,平仄也无毛病,没什么明显的硬伤,你的友人“大嗤之”似乎有点过苛。没见上面许多学者教授的水平也就那样吗?
  如果一定要挑刺的话,当然也能挑得出来。一、“人琴已杳音容宛在”有落套之嫌。二、“一编心史遗文”有点拼凑,因为一来与前面的“著书”重复,二来与后面的“白眼”又没什么关联,如果把这六个字去掉,你会发现上联的语意更清爽。三、“非是性狂”稍生硬。四、“神交”好象一般是与“形交”相对,指从未谋面的朋友,但上联又有“尊(樽)酒谈诗”,显然是有过从的,未免有点矛盾。五、总体上看没什么新意。
作者:二段之末 回复日期:2007-1-26 18:55:23
    鄙人以为,在众多的唁电、挽联挽诗以及回忆文章中,辛德勇的《送别我的老师》最为动人。辛文只将二十四年来师徒交往的往事娓娓道来,并不象以上应景唁电、挽联挽诗一般卖弄才学。如此更见师徒情深。读辛文,仿佛重读朱自清《背影》一般,在淡淡的述说中让人感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酸楚和悲痛。
作者:社会学博士 回复日期:2007-1-27 11:08:35
    昆冈兄果然行家,所言多甚当,多谢多谢!然亦有可争辩者。
  
  一、“神交”一词不误。此词本义为“精神、道义之交”,并非仅指“从未谋面的朋友”。兄如不信,查《辞源》等书,可自明。
  二、“一编心史遗文”,亦非有意拼凑,而是为了切于情事。那位先生死前,文集在编定中,但他终未亲见出版。那是其生平唯一的一本著作。
  三、那位先生人很和气,也很得到其学生爱戴,但是与单位领导关系不好,常有直言忤人。我也曾与其有一面之雅。“非是性狂”,确实是生硬了些。
  四、“人琴”两句是套语,但代我那位友人的口气,也还是有些恰当的。因为那位先生,和我那位友人之间,相交几二十年,情好有如兄弟。所以,我的下联,便专言彼此交情。
  不过,无论如何,我自己也不满意,兄则确可谓具眼,至如“友人大嗤之”云云,则是我随口乱说的,那位朋友人很厚道的。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7 11:58:15
    博士兄过奖了,“行家”可真不敢当!
  “神交”一词我上面也用了“好象一般”这样的模糊说法,的确不敢肯定。照你这样说那就没问题了。
  如果“一编心史遗文”是切于情事,那么前面的“著书”就可以换掉,“心史遗文”已经有点罗嗦了,前面又有一个“书”,这样就显得用词效率不高。
  “人琴已杳音容宛在”因为太习见,却占了八个字,给人一种熟滑的感觉。上下联前八字都有点词费,反而把主要内容给削弱了。
  自己不满意也没什么,多写写就会有进步,不必单从对联学对联,骈文律诗和对联都是相通的。
作者:社会学博士 回复日期:2007-1-27 12:28:14
    呵呵,昆冈兄有意思,鼓励我继续努力了,多谢老兄的好意啊!
  昔人所谓:“吾眼中有神,腕下有鬼。”不幸我亦有此病。挽联、骈文、律诗,我都不会再下功夫了,社会学才是偶的本行。呵呵
作者:社会学博士 回复日期:2007-1-27 12:55:33
    我也说说教授们的挽联吧。
  
  我也认为华师大一联最佳。
  此联的重点,其实是在后两句,概括黄永年先生的学术成就。众所周知,黄老一生成就,其足可传者,厥有二事:(一)版本之学,(二)唐史研究。这一联都说到了。概括既当,出语亦雅,实属难能。
  至如前面,如“星殞秦中曠劫三吳”、“書傳天下高名萬古”,云云,照昆冈兄的看法,意思嫌大嫌空,其实亦不然。“秦中”“三吴”,就其居地、籍贯言(黄老为江阴人);“天下”“万古”,则就其声名、影响言,其实分别甚清。当然,如非要吹求不可,自然也不是不可说的,这几句确也是平常,并无什么特别深意。
  即如一首七律,你不能要求每句都着力,如真处处出彩,那也违反艺术规律了。“用面包下肉”的道理,还是应该理会的(《管锥编》第五册)。
作者:社会学博士 回复日期:2007-1-27 13:08:07
    “骊珠已得”,他人可以罢手。我想也许正因为此,这一联的得意语,才又在骈文唁电里重用了一次(并非专力做骈文,而顾不上挽联),亦如晏同叔之梨花院落一联,不惜于其诗、词中再见也。
  鄙意如此。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7 14:13:36
    博士兄讲得也有理,加上适留兄所指出的白化文一联没有扣住哀挽主题,所以我也不坚持白联胜过华师大这一联了。
作者:社会学博士 回复日期:2007-1-27 15:04:20
    说到白化文的一联,实际上也很平常,托大说一句,比起我那个滥调,也不见得强到哪里吧。
  这一联之所以不好,也不仅不切于哀挽一事而已。如其下联“黉宫勤化育渭南治史广薪传”,要是用在史念海先生身上,我看照样也是可以的,不仅史念海先生,凡是陕西高校里治史的老先生,这一联似乎都可以用得上。这个便叫做宽泛。
  上联之不切,见书贩兄说。不赘。
  一联挽联,前半不切,后半宽泛,又绝无哀挽之意,更别说什么出彩了,其为不入流之作亦明矣。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7 16:48:55
    俺曾到上述小组和委员会去过,可怜得很,都龟缩在其他机构里,
  
  
  书贩之言极是.所谓“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设在中华书局,所谓“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设在北大中文系。全国出版社的古籍出版经费资助由前者决定,高校古籍整理项目的经费资助由后者决定。成员一年开几次会,讨论决定资助不资助和资助多少,财神的干活,与秘阁、天禄阁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盗版书读者 回复日期:2007-1-28 01:20:06
    此贴甚有趣,哈哈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8 10:23:29
    昆冈兄博士哥如切如磋,颇得网络真趣。歆羡歆羡。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8 12:38:33
    昆冈兄,博士哥,往来应答,如抓如摸,添油加醋,口水啵啵,羡哉羡哉,再接再厉,全祖亦擅教唆。:)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8 12:59:52
    看此联如何:
  
  失鹤弟零丁妹不三不四:
  昆冈兄博士哥如切如磋。
作者:arsenal4th 回复日期:2007-1-28 18:51:13
    斯人已去,好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作者:登徒叟 回复日期:2007-1-28 20:20:11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7 16:48:55 
  
  财神的干活,与秘阁、天禄阁风马牛不相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不尽然,天禄琳琅、秘阁珠玑,衮衮诸公,可以分财。老白大胆,实揭其橘中秘耳。
作者:蔡冬菜 回复日期:2007-1-28 20:37:03
    
  作者:登徒叟 回复日期:2007-1-23 20:15:36 
  ——————————————————————————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3 14:42:10 
    
    黄公岂敢与孔郑同坐"厅堂"?
      
      三位同坐“厅堂”,嗑嗑瓜子,扯扯淡,也蛮自在的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老地下修文,可与孔郑鼎足而三,一祖三宗则尚缺一,打麻将也要三缺一,只能打跷脚麻将了。
  
  +++++++++++++++++++++++++++++++++++++++++++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8 12:59:52 
    看此联如何:
    
    失鹤弟零丁妹不三不四:
    昆冈兄博士哥如切如磋。
  
  ++++++++++++++++++++++++++++++++++++++++++
  
  戏改全祖联:
  
  登徒叟失鹤翁一酬一唱:
  博士哥昆冈弟如切如磋。
  
  
  
  
  
作者:王若曰 回复日期:2007-1-28 20:42:02
    “失鹤翁”不如直接说“失鹤丁”了。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28 21:15:55
    二段说:“鄙以为做人还是厚道些好。其实好些挽联和唁电多是叫学生贴上去或由学生代拟代发的。”
  
  
  学生好倒霉呀!做得好老师冒他的功劳,做得不好老师要他背黑锅。可怜的学生,老师这么不厚道,偏偏二段要封我们的嘴,叫我们厚道!这是什么世道!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8 21:28:47
    这样看来,只有华东师大的老师冒了学生的功劳,其他学校都是学生替老师背黑锅了。呵呵!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9 00:40:29
    其他学校都是学生替老师背黑锅了。
  
  既是学生做的,应该是老师替学生背黑锅了。不过既是老师指使的,学生无奈而为之,而二段兄却把责任一股脑儿全推到学生身上,那又是学生替老师背黑锅了。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9 8:37:17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8 10:23:29 
    昆冈兄博士哥如切如磋,颇得网络真趣。歆羡歆羡。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8 12:38:33 
    昆冈兄,博士哥,往来应答,如抓如摸,添油加醋,口水啵啵,羡哉羡哉,再接再厉,全祖亦擅教唆。:)
  ---------------------------------------------------
  博士兄后面说白联不入流我可不赞同,呵呵,各自保留意见可也。
作者:短衣匹马随李广 回复日期:2007-1-29 11:45:37
    再度戏改全祖联:))
    
  博士弟,昆冈兄,如捏如摸喷白水;
  登徒翁,失鹤老,不三不四吊黄公。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9 11:56:12
    网上又搜得华东师大古籍所贺上海古籍出版社见社五十周年贺信一封,必是学生代笔,呵呵。
  
  佐名山之伟,泽溥虞庠;彰盛世之隆,业光沪渎。恭惟
  上海古籍出版社,年臻大衍,代际明时。五十年风雨之程,万千卷缥缃之帙。悟彼苍之锡命,弘吾道于无穷。构建文明,裨益教化。刊成善本,九域争求;爱惜令名,百艰莫堕。良辰喜值,挚贺祗申。喜瞻功绩于今朝,愿益往来于他日。
  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敬贺
  
作者:短衣匹马随李广 回复日期:2007-1-29 12:00:46
    既是学生做的,应该是老师替学生背黑锅了。不过既是老师指使的,学生无奈而为之,而二段兄却把责任一股脑儿全推到学生身上,那又是学生替老师背黑锅了。
  ————————————————————————————————
  再诌一联:
  
  我亦云诸小子堪青眼;
  谁来为王先生背黑锅。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9 12:41:00
    网上又搜得华东师大古籍所贺上海古籍出版社见社五十周年贺信一封,必是学生代笔,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吾怀疑必系海外留学生所为。
作者:隐桑庐 回复日期:2007-1-29 12:59:47
    吾怀疑必系海外留学生所为。
  
  海外岂有此捉刀人耶?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9 13:22:39
    桑庐兄有所不悟,晚清以还,海外留学生多如浮游,已故者如胡适、陈寅恪之辈,幸存者如当今国学大师季羡林之流,难道不都是此族中人?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9 13:40:37
    请昆冈、社会学二兄品评一下这副挽联如何?
  
  
   千帆先生灵右
  
  鴻著写播久為词林增异彩
  老成凋謝尚喜学府有传人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29 15:34:49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29 11:56:12 
    网上又搜得华东师大古籍所贺上海古籍出版社见社五十周年贺信一封,必是学生代笔,呵呵。
  ----------------------------------
  全祖兄何出此言?我看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只怕是写不来的。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29 13:40:37 
    请昆冈、社会学二兄品评一下这副挽联如何?
    千帆先生灵右
    鴻著写播久為词林增异彩
    老成凋謝尚喜学府有传人
  -----------------------------------
  “写播”是什么?打错字了吧?
  下联“喜”字不协,这可是硬伤。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9 19:23:43
    程老下世,偶亦有一联挽之,录供同学们批评:
  
  公主坟前,有子犹存,绝学独传蒋文虎;
  归来堂上,斯人已渺,填词谁继赵明诚。
   失鹤零丁敬挽
作者:蔡冬菜 回复日期:2007-1-29 19:59:26
    蒋文虎对不住赵明诚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9 22:28:45
    哈哈,偶本想考文虎的研究生,所以表扬他一下,既然老蔡说对不住,那改一下吧。
  
  牛首山中,有子犹存,绝学独传张伯伟;
  归来堂上,斯人已渺,填词谁继赵明诚。
     失鹤零丁敬挽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29 22:31:46
    哈哈,偶本想考文虎的研究生,所以表扬他一下,既然老蔡说对不住,那改一下吧。
  
  牛首山中,有子犹存,绝学独传张伯伟;
  归来堂上,斯人已渺,填词谁继赵明诚。
     失鹤零丁敬挽
  
作者:指佞草 回复日期:2007-1-30 09:37:51
    公主坟前,有子犹存,绝学独传蒋文虎;
  牛首山中,有子犹存,绝学独传张伯伟;
  
  改得好!伟哥翘然挺出,文虎鞭长莫及也。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30 10:34:58
    黄老下世,偶又有一联挽之,惜乎贾二强同学不用,再录此供同学们口水:))
  
  著书可比褚人获;
  生子差同刘景升。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30 11:28:14
    全祖兄何出此言?我看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只怕是写不来的。
  
  
  此以二段兄之语为大前提推演耳。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30 11:34:18
    鸿著写播久为词林增异彩
  老成凋谢尚喜学府有传人
  “写播”是什么?打错字了吧?下联“喜”字不协,这可是硬伤。
  --------------
  原文如此。猜一猜是谁写的?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30 11:42:04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30 11:28:14 
    全祖兄何出此言?我看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只怕是写不来的。
     
    此以二段兄之语为大前提推演耳。
  ---------------------------------------------
  如果我没猜错,那贺信自然又是刘永翔教授写的了。
  
  
  作者:权勿用 回复日期:2007-1-30 11:34:18 
    鸿著写播久为词林增异彩
    老成凋谢尚喜学府有传人
    “写播”是什么?打错字了吧?下联“喜”字不协,这可是硬伤。
    --------------
    原文如此。猜一猜是谁写的?
  ---------------------------------------
  那就是生造词了,用“流播”也比这好啊。
  猜不出,你特意拿这说事,莫非是出自一位名流之手?
作者:丁叔师 回复日期:2007-1-30 11:54:15
    钩了一下,豁然,原来是: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黄永年贾二强率古籍所同仁敬挽
  
  黄老乃真正大手笔也!
  此联用语落落大方,“喜”气洋溢于行间,有摩围老人“独脚跳”之意!
  “写播”一词,倚天拔地,自铸伟辞,一个字:高。
  人谓“喜字不协”,按实不然,此乃才大所致,亦“曲子中缚不住者”。真所谓高手高高手也!
  拜倒拜倒!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30 14:02:57
    晕,我先前手懒了,原来网上可以搜索到出处的。
  
  这确实让人感到惊讶,不过再说这些未免有失厚道了,我就此打住。
作者:人生自是 回复日期:2007-1-30 15:11:04
    悼念千帆先生挽联挽诗选
  传薪热切 树蕙劬勤 廿年名重南庠 回思江汉波澜 湖湘心迹
  论艺渊微 征文广博 百卷心仪北地 如见乾嘉学术 光统诗风
  
  乐清钱志熙拜挽 二000年六月十二日于北大
  
  光统是什么?是光宣吧?以前有人这样讲过吗?
  
作者:人生自是 回复日期:2007-1-30 15:12:55
    悼念千帆先生挽联挽诗选里面差劲的对联不比悼念黄永年的少,好的似乎没见到。
  
作者:人生自是 回复日期:2007-1-30 15:14:39
    作者:玉出昆冈 回复日期:2007-1-30 14:02:57 
    晕,我先前手懒了,原来网上可以搜索到出处的。
    
    这确实让人感到惊讶,不过再说这些未免有失厚道了,我就此打住。
  
  昆冈兄此话什么意思?知道是名人手笔就不敢骂了?那未免太看人下菜碟了!不足取。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30 17:06:44
    传薪热切 树蕙劬勤 廿年名重南庠 回思江汉波澜 湖湘心迹
  论艺渊微 征文广博 百卷心仪北地 如见乾嘉学术 光统诗风
  
  
    
  “传薪”、“ 树蕙”都指培养学生,意思重复。“渊微”生造。“百卷心仪北地”,我还以为是指程先生崇拜李梦阳呢。“光统”更是不词。
作者:蔡冬菜 回复日期:2007-1-30 21:49:29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30 10:34:58 
    黄老下世,偶又有一联挽之,惜乎贾二强同学不用,再录此供同学们口水:))
    
    著书可比褚人获;
    生子差同刘景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挽人父而论其子可乎?褚人获也对不起刘景升。
  
  
  
  
  
作者:王若曰 回复日期:2007-1-30 22:01:37
    作者:失鹤零丁 回复日期:2007-1-30 10:34:58 
      黄老下世,偶又有一联挽之,惜乎贾二强同学不用,再录此供同学们口水:))
  ————————————————————————
  二强与零丁同过学?也拜黄老为师吗?
作者:登徒叟 回复日期:2007-1-30 22:15:24
    作者:指佞草 回复日期:2007-1-30 09:37:51 
  
  公主坟前,有子犹存,绝学独传蒋文虎;
    牛首山中,有子犹存,绝学独传张伯伟;
    
    改得好!伟哥翘然挺出,文虎鞭长莫及也。
  
  ————————————————————————
  
  虎鞭太文,虽长而莫能及也;伟哥大张,故能独伯(霸)牛首之山。
  
  零丁下联绝妙!
  
作者:蔡冬菜 回复日期:2007-1-30 22:40:44
    这正是:
  牛首山同游公主坟
  张伯伟怒逐蒋文虎
  
  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人生自是 回复日期:2007-1-31 10:22:00
    作者:我是书贩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7-1-30 17:06:44 
    传薪热切 树蕙劬勤 廿年名重南庠 回思江汉波澜 湖湘心迹
    论艺渊微 征文广博 百卷心仪北地 如见乾嘉学术 光统诗风
    
    
      
    “传薪”、“ 树蕙”都指培养学生,意思重复。“渊微”生造。“百卷心仪北地”,我还以为是指程先生崇拜李梦阳呢。“光统”更是不词。
  
  然则钱先生“百卷心仪北地”一语终作何解?“北地”向来指李梦阳,如同“南皮”向来指张之洞。某不才,绞尽脑汁,终得一解,北地者,钱先生自指也,因其为北大教授,北京自是北方的地方,故可简称“北地”,此句解释词语需作前后调整,“北地心仪百卷”,以表对闲堂老人敬仰指意。不知此解确否,提出来以就正高明。
  
  “光统”更是不词。
  光统当是光宣,然则光宣平平,不能与湖湘平平相对,故而改为光统平仄。
  不才当年在广东读书时,老师酷好诗词,写的也很好,喜欢和年轻人开玩笑,所以我们对他也敬而不畏。某次我半开玩笑的问他,“古人讲诗文常说‘无一字无来处’,我看是瞎扯,比如老杜诗中有个‘水’字,此有何来处?”老师大笑,后来郑重对我说,“作诗文要做到‘无两字无来处’,换句话说,你诗文中的某个词汇必须要有出典。此外,还有些东西,虽然有出典,前人用过,但不一定正确、恰当,也不要用”。其实老师的意思就是诗文用语不能生造。现在友人中喜好作诗填词的大有人在,但是大都免不了“生造”之讥。
作者:适留 回复日期:2007-1-31 11:59:33
    人生兄和昆冈兄一样内行!“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作者:全祖 回复日期:2007-1-31 12:42:55
    人生兄和昆冈兄一样内行!“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的确的确。齐姜宋子,万人瞩目。其靥如花,其人如玉。且笑且言,一夔已足。
作者:不夜王 回复日期:2007-1-31 12:50:14
    此帖大佳,可读也。
  
  然此句有语病:
  “北地”向来指李梦阳,如同“南皮”向来指张之洞。
  
  按“北地”有多义,即以名地,亦所指不一,何得云“向来指”?又若云“南皮之游”,亦何得云是香帅?
作者:人生自是 回复日期:2007-1-31 13:01:50
    呵呵,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诸兄过奖,小弟落伍已久,初学上网,特来此地向诸位学习。
作者:范而已 回复日期:2007-2-2 22:38:21
    作者:短衣匹马随李广 回复日期:2007-1-29 12:00:46 
  
  我亦云诸小子堪青眼;
  谁来为王先生背黑锅。
  $$$$$$$$$$$$$$$$$$$$$$$$
  
  谁来为王先生背黑锅
  
  “黄先生”怎么变成“王先生”?不要如此扫黄打黑么!
  
作者:岩上青木 回复日期:2007-3-10 19:20:34
    好像灵堂上指摘别人送的花圈扎的不好一样。我觉得这样挑毛病不厚道
作者:hycirin 回复日期:2007-6-4 11:20:43
    挑毛病...怎么说呢,若真有毛病在那里,现在不挑以后也会有人挑的,国人不挑老外看见也会挑的。我只希望现在的学人基本功扎实些,别被韩国那些专出奇迹的学者笑话去了,我看现在不被日本学者笑话怕是有点难度了
作者:邗上居士 回复日期:2007-6-4 13:03:43
    前几天还在书店看见他书的,关于古籍版本。
作者:nehmen 回复日期:2007-6-21 12:55:43
    刚买了一本他校的《西游记》,sigh
作者:荞麦花开 回复日期:2007-6-21 21:52:03
    作者:arsenal4th 回复日期:2007-1-28 18:51:13 
    斯人已去,好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做挽联最闹热了,曾文正最喜欢干的活计。以至于没那么多人死,干脆“生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