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磨腮削骨:药典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29:27
药典1

一、化学药物

    (一)卤素类

    1、漂白粉(含氯石灰)

    性状作用:漂白粉是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和物,为灰白色粉末,有臭味,微溶于水及酒精。含有效氯为25~30%(具有消毒能力的氯占总量的百分比)。有效氯含量高,杀菌力强,反之则弱。漂白粉在鱼病防治中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鱼病,用以杀灭鱼体外及水域中的细菌。

    使用方法:鱼池消毒,一般在起鱼以后至下次鱼种放养之前进行。空池灌满水,用漂白粉清池消毒,每平方米20克以上(每亩13.33公斤)的用量,均匀撒入池中。1~2天后,把池水放出。为促使池底土泥氧化,将池底耕耙一遍,让太阳曝晒一周左右。防治鱼类赤皮、烂鳃等病,以10ppm漂白粉在水温10~15℃ 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15~20℃时浸洗15~20分钟。治疗白头白嘴病、白皮病及防治肠炎病,以1ppm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

    注意事项:漂白粉受潮易分解失效;受日光作用也迅速分解,放出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故必须盛放于密闭陶器内,存放冷暗干燥处。一般在使用前最好先用“水生”漂白粉有效氯测定器或蓝黑墨水滴定法测定其有效氯含量后再计算实际用药量,以保证疗效。漂白粉能灼皮肤,大量使用时应戴橡皮手套。

    2、食盐(氯化钠)

    性状作用: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叶咸、中性,有杂质存在时潮解。 鱼病防治中主要利用其渗透作用改变寄生物的渗透压,杀灭一些体外寄生原生动物及微生物。可防治多种皮肤或鳃部原虫寄生虫病、水霉病和细菌性鱼病等。

 

    使用方法:防治水霉病、竖鳞病,用20%食盐溶液浸洗15分钟,或用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浸洗或全池泼洒。大蒜汁治疗肠炎或烂鳃病时,在每公斤拌料中加25~50克食盐,可以提高疗效。

    3、碘

    性状作用:紫黑色、有金属光泽的晶体,质重、臭特殊,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和其它有机溶剂。碘有强大的杀病原体作用,在鱼病防澡中用以治疗球虫病、艾美虫病和鲤嗜子宫线虫病等。

    使用方法:每百斤鱼在食料中拌入1.2克碘投喂,连续4天,治疗球虫病。

    注意事项:碘有毒性和腐蚀性,在常温下能成紫色蒸气挥发,应密闭保存。

 

    (二)重金属盐类

    1、硫酸铜(蓝矾、石胆)

    性状作用: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金属味,在空气中徐徐风化变成白色,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病原体能力,对于一般原生动物和有胶质的低等藻类,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硫酸铜可以治疗鱼虾类烂鳃、赤皮、鳃隐鞭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毛管虫、中华鳋、半眉虫、舌杯虫、复口吸虫和血居吸虫等病,还可防治青泥苔、水网藻和水螅。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为鱼病防治中常用药物之一,可用于防治寄生性鳃病和皮肤病。

    使用方法:一般采用泼洒浸洗法。

    0.7ppm全池泼洒,可以防治鳃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和波豆虫等病,也可杀灭鱼池中青泥苔、水网藻、蓝绿藻等,每天一次,连用二次,可杀灭池中椎实螺,预防口吸虫病。

    0.9ppm硫酸铜和0.2ppm硫酸亚铁混合液,全池泼洒,除防治原生动物病外,还对中华鳋病有较好防治效果。

    8ppm硫酸铜和10ppm漂白粉混合液,在水温25℃左右,浸洗鱼类20~30分钟,可以防治烂鳃、赤皮病。

    0.5ppm硫酸铜及0.2ppm硫酸亚铁全池遍洒,可防治鳃隐鞭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毛管虫和中华鳋等病。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在食场挂袋,可防治寄生性鳃病和皮肤病,对水质影响不大。

    注意事项:池水中有机物越多,pH值越大,硫酸铜的毒性就越小,安全浓度越大,而水温越高,则硫酸铜毒性越大,安全浓度越小。因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故测量池水体积和计算时务必准确;同时溶解药物的水,温度不要超过60℃,否则容易失效。

    硫酸铜会引起鱼的肾细管扩大,细管周围的肾坏死;适血组织破坏;肝脂肪增加;铜可残留在鱼的鳃、肌肉及肝内;并可妨碍肠道酶,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2、氯化铜(二氯化铜)

    性状作用:蓝绿色粉状体, 无臭味,能溶于水,潮湿后可潮解,受有权质影响较硫酸铜为小。用以杀灭椎实螺,预防双穴吸虫病和血居吸虫病等。

    注意事项:用药量要计算准确,稍为过量,易引起鱼中毒死亡。

    3、重铬酸钾

    性状作用:大而桔红色、透明结晶,无臭,有金属味及酸味,可溶于九份水,不溶于酒精。用以防治水霉病及治疗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