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live主题曲酷我:引用 信任与坚持创造奇迹——患者自述+ 岳美中老国医自学中医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1:40:54

引用

舍得 的 信任与坚持创造奇迹——患者自述+ 岳美中老国医自学中医体会
信任与坚持创造奇迹——患者自述
转载自 惠风和畅   

这是西医眼中的奇迹,一位被西医判了最多存活5个月的患者的心声。一个真实患者的求医之路。

我,男,48岁,农村。这些年我忙着做点小生意,起早贪黑不太注重保健,感到身体不适,就在乡下的医院拿点药,打些点滴,并不在意。08年起感冒不断,下半年突然大脑记忆力很差,经常下腹部疼痛,便稀,在乡镇卫生院以肠炎、前列腺发炎治之,时好时坏,偶见大便发黑,且越来越频,越来越重。

09年8月10号下午又发病,下腹部疼痛难忍,我妹夫建议我到市医院做全面检查,尽快确诊。妹夫有个同学A大夫在这家医院,陪我做的B超。开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A大夫又让同事扩大范围往下探了探,仔细辨认发现左下腹部有异常肿瘤,遂要求住院,次日钡餐显示胃肠内正常无病灶。第三天就做了腹部手术,当时手术记录:“剖腹见盆腔、左下腹及腹壁满布大小不等肿物,融合成团,固定。腹腔、肠系膜满布多发大小不等肿物,取标本行快速病理示:梭形细胞肉瘤。患者恶性肉瘤无法完整切除,逐层缝合”。手术医生摘了些肿瘤,盛在医用袋中给在手术室外的亲属看了看,说是已摘除,给我以及家属以安慰。究竟是啥瘤还得进一步做病理分析,治疗也得等刀口愈合后。

7天后,医院病理、免疫组化诊断为腹部恶性间质瘤,平滑肌分化。

我们是农村人,治疗方面两眼黑,多亏了我妹夫帮我联系这联系那。他同时将病理蜡块送上海中山医院病理科,补做酶标、基因检测诊断证实为高度恶性间质瘤。家人为了不给我增加恐惧感,对我隐瞒了实情,只告诉我腹部有个肿瘤,已摘除,拆线后回家静养恢复身体。

胃肠间质瘤这种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至二,百分百属于恶性,治疗也非常棘手。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效果很不理想,术后复发率高达九成,患者不得不面对二次手术,而它又对放化疗手段不敏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胃肠间质瘤另一大可怕之处在于其无从预防。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病因,多数为散发性,无从知晓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所以也难以从日常生活中进行防范。我这种间质瘤就是在腹部肠系膜外面开始滋长,刚开始很小,就和肚子里的小气泡一样,再加上是在肠子外面,因此做B超、钡餐是检查不出来的。可当它慢慢变大做B超可以检查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我腹部满肚子都是,根本无法通过手术一一摘除,西医说我最多存活5个月。

我的病严重耗损了人体的正气,当时身体非常虚弱,大夫还怕伤口不能愈合,用了好多非常规的药及营养液。在我住院期间我妹夫为我日夜在各大医院、网站咨询,求医问药,得到的唯一答复就是没有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医院放化疗,只能让人更痛苦,有可能人就再也起不来了,还不如伤口愈合就出院,同时试一试服用进口药--格列卫(目前只有五个国家允许用于临床)。但这药副作用也非常大,且价格昂贵。当时的另一种选择就是采用中医整体治疗或者民间偏方。我妹夫同我的家人及大夫商量不做放化疗,出院。谁曾想,8月26日我出院那天,在我妻子上卫生间的时候,护士拿着出院单让我签字,我才知道是恶性瘤,心咯噔一下,无比的恐惧感瞬间灌满全身。我变得沉默,几日不笑,设想了千万种后果。家人不断安慰我没事的,积极治疗会好的,我也体谅家人的用心,表面镇定,可内心是痛苦的,只感叹人生苦短,为什么这样的病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即将出院的前几天,我的妻子才知道了我病的真相,在我妹妹家哭了一个晚上,那时的她只有一个念头:治,只要有希望就治,不管要到多远的地方,不管花多少钱,只要人活着。我实在不敢想象当时家人有多么的无奈与痛苦,一面要积极寻医,一面又要在我面前装的若无其事,这是何等的煎熬!

经我妹夫的努力,我出院当天在烟台医院买到了西药格列卫,每月需两万五千多元,至少吃两年,天哪,两年下来就要六十多万元,我一个农村人,尽管这些年做点小买卖,但无论如何也支付不起这么昂贵的医药费啊!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吃了。同时我家人寻找中医治疗的脚步也没有停止过,偏方倒是不少,但都不可靠。也有人建议我到北京大医院求名中医,可我这虚弱的身体又不能出远门。后来我妹夫通过网上打听到了一位在广西南宁医院可以网诊的、力挺中医治疗难症的中医博士后---董洪涛,在网上看了很多董博士写的文章,及被董博士医治好的患者的治病自述,肃然起敬,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医!那一刻,妹夫看到了中医整体治疗的希望。想来我真是有福之人,董博竟是威海人,且那时董博士刚好从奥地利讲学回国,还要回老家探亲。天天求佛,佛就在身边!

2009年9月10日,妹夫陪同我去威海见到了董博士。董博士很温和,把脉后言可治,医案记录:“舌苔黄腻悬、吸烟史、左弦平滑浮、右滑、寸关大、尺沉。肠间质瘤手术史(不能切除)、右下腹痛、大便可、时有心率快、反复低烧、身乏力。”遂开两方:方1: 当归15  桂枝30  白芍45  大枣10  细辛20  炙甘草10  通草10  薏苡仁30  白豆蔻15  杏仁30(打) 赤芍30   丹参30  三棱10  莪术10   10付。  方2:薏苡仁60 早晨煮粥常服。

我妹夫为了保证中药质量,选择了比较正规的大医院抓中药,正规医院要大夫换药单的,当他们看到董博方中细辛、杏仁用量超大,就不给开,说是要出人命的。好在我妹夫对董博有所了解,相信他的医术,相信董博用大剂量有大剂量的道理,细辛、杏仁开了医院规定的量,不足部分在外面药店分批购买。

此后董博便回南宁又返奥地利了,9月15日,董博来信同时加服此方:“红参,五灵脂,三七,鸡内金,鹿茸,胎盘,珍珠,琥珀,土元,全蝎,水蛭各10克,蜈蚣10条。一副,打成极细粉,每次2克,早晚各一次,温开水冲服。常服”。我服药后的反应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都是我妹夫通过网络与他联系的。这里选一些他们的往来信件:

※  在2009-09-21 11:38:29, 写道:

董博:你好!

   我哥在服用西药格列卫的基础上,开始服用你9月10日的方子,明天就服到10付,同时服你网上来的粉剂方。服药后具体症状是:

 自从服9月10日方中药以后,前3天无任何反应仍身体乏力、腹部(右下腹,下同)间歇轻疼。第4天晚上加服冲剂方1.5小时后,呕吐两次(格列卫是晚饭中间吃,中药是饭后0.5小时服)。第5天,心烦、身更乏力。下腹疼一天,但可坚持。改格列卫中饭吃,中药仍早晚服。第6天,无疼,精神也好。第7天,早上7点以后大便四次,后两次呈黄色泡沫状,全天无腹疼。第8天,早上4点、8点大便稀,中午便有黄色泡沫。腹部有响声。第9天,大便正常,精神好,乏力轻,下午腹部轻疼。

   综合看,睡眠可。体温36.5-37度之间。中午时有心跳快(感觉,小于80次)、心烦、乏力感。腹部间或疼。腹部晚上及早上便前发生响声机率多些。近两三天食欲有所减退。

   董博,请指导:

   1. 9月10日方是继续服?还是服网上方一?还是有所添减?

   2.  格列卫是否继续服用?

     谢谢!

 祝工作顺利!、幸福美满!

    

 

※  在2009-09-21,dhf0817 写道:

你好,来信收到。

还是继续服用9月10日的方子,网上的方一(粉剂)可以间隔服用。

格列卫可以慢慢少服用试试。

祝开心,健康


 


 

 

※  在2009-10-28 21:32:30, 写道:

董博你好:

   今首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哥吃你的中药已近两个月,有排毒反应如皮疹(腹部)、肢体起水疱、痰多、下排等不必多赘。今到医院做CT检查与两个月前比较,散布肿瘤数量明显减少,对比同部位同一肿瘤小了1CM多。胸、肺、心脏、血象均正常。连做CT的主任都感到吃惊!我和我嫂在CT室里就忍不住感动的泪水,我们两个月的共同努力终于看到了成绩。在此再次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我哥主要反应仍是体虚 、乏力,午时心慌、不活动时心跳85,偶有胸闷憋气现已好转,右下腹偶疼。

    董博,咨询上次两方是否需要添减方剂?再食补上可吃哪些?

 愿中医发展光大,愿患者都能遇到像你这样术高德高的医者,那将是国之幸民之福! 

 祝你幸福快乐!

 

※    在2009-10-28,dhf0817 写道:

你好,来信收到。

在此也表示祝贺了。

一方再增加生黄芪20,炙甘草改为30,和二方继续同时吃,一方先吃15副,二方每天都吃。

至于食补还是正常的饮食即可,在服用中药期间继续注意忌口。

祝开心,健康

董洪涛

 

又过了最难熬的两个月,这期间排毒反应也就是冥眩反映最厉害的阶段,常有昏过去的感觉,多次想放弃治疗,多亏我坚强的妻子不断鼓励我。那时,左手出疹子,密密麻麻,奇痒无比,拉了一个多月的肚子,全是泡沫状,但人却很精神,睡觉一直很好,体重很稳定。我家没有电脑,我妹夫不断地把董博网上的“病人必读”及有关“排毒反应”的文章打印给我,给我信心,给我力量。我心想就是为了报答亲人们的付出,我也要坚持。慢慢的我的体力得以恢复,又能开车了。

2009年12月22日,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一个让我喜极而泣的日子。我再次到市医院做CT检查,肿瘤小的几乎不好发现。医生的原话是:“现在这种状态,对于不知道你病情的人,谁也不能说你腹部有肿瘤。”我以前只是猜测不是好瘤,可想到没做放疗、化疗,我又信了亲人善意的谎言。这次我妹夫才把我病的真相完完全全告诉了我,惊诧与喜悦之情充溢心间,我和妻子紧紧相拥,那一刻,我真的想大声的喊一声:我的重病好了,我一定会恢复健康的!

回家的路上,我妻子讲述着为我求医的经过,当时只有我妹夫知道手术真相,他知道我周边的亲人承受不了这样的结果,没告诉任何人,自己一个人顶着巨大的痛苦与压力为我忙前忙后,为我奔波,以及到选择中医的点点滴滴。我哽咽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把方向盘的双手在颤抖,只好把车停在路边,任泪水如泉涌,打湿前襟。到了家,我仍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坐在沙发上泣不成声。用我母亲的话说,我真是在刀刃上过了两个月啊。那一天,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那就是江河决堤。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感激,感动家人对我的付出,感激懂博士的仙方妙药。董博士不但给我开方子,而且还经常鼓励我,给我信心。我常问自己:我宋某前世修来了怎样的福分,能让我遇到董博士,给我重生的希望,我心里彻底放开了。

我感悟到:在大病面前心理是非常重要,一定要乐观积极的去对待,千万不要放弃! 10年元旦我得到了董博的《选择中医》,读后我受益匪浅,感到只有中医才能做到上工治未病,更加坚定了继续服用中药的信心。

2010夏,距离我服用中药已有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里,我从绝望到怀着尝试相信中医的心理,到检查结果给我带来的答案与惊喜,再到身体一天天健康,经历着重生的演绎。曾经,无奈与绝望,激动与高兴,大悲到大喜,酸甜苦辣,人生的千滋百味,我都品尝过了。在死亡线上走回来的我,更加珍惜生命。现在,我笑看人生,以乐观大度的姿态迎接每一天的旭日,和邻居们下下棋,帮妻子做做家务,和家人一起学习董博士的《选择中医》,收获颇丰。每次读,我都感叹中医的神奇与伟大,就感觉又学到了许多中医知识,乐在其中。

我是一农村人,不善作文,但因为有了亲身经历,所以我就特别想让更多的朋友走近中医,就把我中医治病的经历写下来,记录下我的人生,也更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我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医的神奇与博大。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免受开刀手术之苦。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是国我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相信它,弘扬它呢?以前总听人说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大的财富,重病一次才强烈的感受到,这话一点没错。

病是可以治得好的,关键是病人要相信医生。衷心得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走近中医,为健康保驾护航。

 

后记:

这位患者是我大舅子哥,他提到的妹夫就是我:惠风和畅。应他的要求,把我们选择中医,重获健康的求医之路,与广大网友分享。信任与坚持是治病的关键,希望更多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整体治疗,不单一克瘤消瘤,重视带瘤生存。治疗肿瘤一定先把观念治过来,不要谈瘤色变,害得不少病人没有死于疾病,反而死于害怕恐惧,甚至于死于治疗。

                                                                             惠风和畅

                                                                             2010-8-26


 岳美中老国医自学中医体会

转载自 诸城高氏中医   

推荐一代国医岳美中的学医自述,借以励志。他是一位全凭自学出名的理论与实践都能叫得响国家名中医。
无恒难以做医生             --岳美中
(一)
我出生在河北省滦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亲早年扛活,后来靠种几亩薄田兼做挑担叫卖支撑家计。我们兄妹五人,我是老大。八岁上,父亲看我体弱多病,难务耕事,也为将来将来添个识文断算的帮手,咬咬牙送我上学,东挪西借地巴结着供我上了八年私塾。我看家里作难,跑到滦城县考进半费的师范讲习所学了一年多。这种求学的情况,我在《六十初渡》的诗中,有一首写到过:
少小家贫病不休,  
学耕无力累亲忧。
因规夜课迟安梦,  
为备束修早饭牛。
酒食屡谋精馔供,
序庠颇遣远方游 。
严亲纵逝慈亲在,
六十孩儿也白头。
  我十七岁当小学校员,一边教书,一边随乡举人李筱珊先生学习古诗文词。其时,军阀混战,滦县正当直奉军阀的要冲,烧杀奸掠,民不聊生。我当时抱着空洞的救国心,慷慨激昂,写了小说 《灾民泪》、鼓词《郭兰英告状》、《民瘼鼓儿词》等许多诗文发表在《益世报》等报刊,想移风易俗,唤醒痴迷。但少年意气,呐喊无就,转而想从古文中找出路。一九二五年夏听说梁任公、王静庵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又和裴学海等几个同好一起重温经学,兼研小学、史学、准备投考 。暑期应试落榜。虽然受了一次打击,却更加发愤读书,每日教书、写稿、苦读并进。不久累得吐了血。某医院诊云:“肺病巳深,非短期可治。”考学无望,教职也被辞了,真觉得前路漆黑,大难将临,几无生趣,又不甘心那样死去。难道医学对开肺病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床第呻吟之中,萌发了学习中医的念头。买了《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等书,边读边试着吃药。一年多田野间的生活,休息为主,吃药为辅,肺病竟慢慢地好起来了。觉得中医确能治病,于是决心学医自救救人。
学医,到哪里学呢?穷乡僻壤,无师可投;家口为累,又无力外出从师。只好托朋友找了个村塾,学生不多,一面教书,一面学医。一边继续写诗文。这一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和爱好,二是想小补于经济。学资供养家口,稿费就用来买医书。三年之中拖着病弱的身体,日教夜学,读了宋元以后许多医学家的名著多种。缺少师友商问,就反复钻研揣磨;为了体察药性,就攒钱买药回来品尝体验。能尝的药,大都尝试过。有一次尝服石膏过量,泄下不止,浑身瘫软,闹得几天起不来床。学东知道我在读医书,有时家里人生病也找我看。我慎重地认真用药,往往有些效果。一九二八年春天,学东一个亲戚的女人患血崩,找我去治。我初不敢应,后经学东面恳往治。几剂药后,竟见平复。春节时全家人坐车来致谢,引起轰动。就在这同时,邻村一个叫徐福轩的小木匠,突然发“疯”,烦燥狂闹,忽地登高跳房,忽地用手抓炕,新铺的炕席,一抓就是一片。发病月余,家里人捆管不住,经医不愈,村人荐我。我细察其脉诊证候,系阳狂并有瘀血,。与调胃承气汤,仅一剂,竟拉赤屎而愈。阳狂一病,并非难证。但在当时,村人却传为神奇。找我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续昨日)
一九二八年秋天,好友吴道先古道热肠,和几个朋友凑了点钱,在司各庄帮我开了个小药铺,力劝我行起医来。说是个药铺,起初就是一间小房,里边一张床,两个药箱,几堆书。睡觉、吃饭、看病、卖药,都在里边。后来起名叫“锄名医社”。因为原来教的一些学生的家长不愿易人,恳我继续执教。一则于情难却,二则专靠行医难糊家人之口,就和二个友人一起在医社后边的一间房子里办了个“尚志学社”。白天,看病卖药之外在这里讲四书五经;晚上攻读医书,思索日间的医案。我行医之初,靠书本上的一点知识辨病投方,疗效并不高。但几年之中,却对农村的经济状况、疾病种类、药品需要等,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从读书的感豁、临证的效失、病家的愁乐之中,进一步体认到中医学术对社会人群的作用,益发坚定了终生研讨中医学,献身学术的决心。业医之初,生活十分艰苦。出诊看病,经常以病弱的身体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奔波于夏日的湿暑、隆冬的海风。有人劝我还是读书找事谋个前程,我当时曾作《道情歌》数首述说心境。其一是:
懒参惮,  
不学仙。  
觅奇方,
烧妙丹,
针砭到处症瘕散。
秋风橘井落甘露,
春雨杏林别有天,
山中采药云为伴。
莫讥我巫医小道,
且羞他做吏当官。
一九三五年,朋友把我介绍到山东荷泽县医院任中医部主任。一边看病,一边教授几个中医学生。不久,灾难就接连而来。先是丁丑夏,山左地震,烈风雷雨,屋倾墙崩,连续数月,辗转逃避,仅存生命。不久就是日寇进攻山东。一九三八年春,我应诊到傅山,遇日寇攻城,被围在城中五天五夜。城破后,落荒逃到济南。身上一文不名,几箱书籍无处去找,仅剩下随身珍藏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各一本和数册医稿及《习医日记》。为防路上丢失,从邮局寄回家。郝云山先生送给了二十元路费,只身由洛口过黄河,千折百难地逃回了家乡。人倒是活着回来了,邮寄的书稿却总未收到。行医十载,流落千里。身上,仅一条御寒的破被和一根逃难用的棍子;眼前,是一个沦落了家乡。茫茫冀鲁,竟没有一个医生悬壶之地!
悬壶无地,只她重操旧业,又当了半年的小学教员。暑期 ,教员集训要受日本的奴化教育。我不愿,跑到唐山避难。经亲友协助,在唐山行起医来,一直到一九四八年解放。十年间,我朴素地抱着两条宗旨:做一个无愧于祖宗的中国人,;当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医生。这又谈何容易!一九四三年,当时做地下工作的一个学生,为八路军买药,暴露被捕。经我保释放走后,日本特务每日或隔日上门寻衅,一直监视了我三、四个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哪里能够从容临证和专心治学呢?但是,既做医生,又不容对病人不负责任,不甘于学业的荒废。十年间,我以经方为主,兼研各家,以求提高疗效;搜读各家中药学说,摘选验证,写成了二十余册《实验药物学》笔记;研读《甲乙》,访求师友,对针灸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这十年,我正当壮年,刀匕壶囊,黄卷青灯,用功不为不苦。因为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又缺少明确的哲学思想作指导,苦自苦矣,却没有做出多少可观的成果来。
解放后,特别是1954年纠正了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以后,中医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我调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后,才有条件结合读书与临证,对一些问题进行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治疗方面,除在国内执行医疗任务外,还曾九次到欧亚一些国家,参加苏加诺 、胡志明、崔庸健等人的治疗和进行学术交流,这是过去不曾想到的。晚年,我考虑得多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多整理出来一些留给后人;二是再为中医事业培养一些后继人才。“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时间,我被抄走书物,在医院里喂兔和清扫厕所 ,其他无从进行 。一九六九年八月,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我为胡志明主席治疗。不久,我被恢复工作。我自知身体渐差,来日无多,要抓紧做些事情。一九七六年,我为培养高级中医人才倡议多年的“全国中医研究班”招收了第一期学员。我的学术经验出版。在科学的春天里,工作刚刚开头,我却在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次讲课后,病发不起,一直至  今......
(名中医之路:无恒难于做医生——岳美中自述     续前)
(二)
我年近中岁学医。一跨进医林,面前数千年发展起来的中医学术是如此繁茂丰厚,而又如此庞芜错杂,走一条什么样的做学问之路呢?既没有家学作依托,又没有专师引导或学校的规范,只能靠自己摸索、探求。回过头来看,也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十几年的旧教育,培养了读书的能力和习惯。二是几十年来未脱离过临床。我的注重临床,起初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去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后来,也是我认识到中医学术的奥妙,确在于临床。书,没有少读;目的首先是为当好一个医生,争取当一个好医生。围绕这个目的,对历代中医大家的学术思想都做过一些探索。有过徘徊,出现过偏执,也走过弯路,才逐渐地得到了稍好一些的疗效和较为深入一步的认识 。认识发展的过程 ,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我学医之初,是从张锡纯的“衷中参西录”入手的。临证稍久,逐渐感到其方有笨伯之处,往往不能应手。转而学习吴鞠通、王阵英等人的温热著作。用之于临床,效失参半。其效者,有的确为治疗之功,有的则非药石之力。在一个时期里,疗效总不能很快地提高。思索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对其学说研究的功力不到,经验不够,但细察其方剂,也确有琐细沉弱的方面。苦闷彷徨之中,又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前此虽然学过,但未入细)。见其察症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的学术,直逼实验科学之堂奥,于是发奋力读。初时曾广置诸家诠注批阅。其中不乏精到之言,也常有牵附穿凿反晦仲师原意之处,反不如钻研原著之有会心。于是专注于研讨原著。将读书所得用于临床,每有应手,则痊大症,更坚定了信仰之心。稍后,又涉猎唐代《千金》,《外台》诸书,觉得其中精华亦是祛疾之利器。当时,曾有过一个认识 ,以为中医之奥妙,原不在宋元之后。从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后期 ,主要是以古方治病。这中间,还在另一个方向上走过一段弯路。一九三六年前后,在山东的一段时间里,为了应付门面,生搬硬套地学了一阵中西汇通的学说。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疗效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真所谓“邯郸学步,失其故封”。苦闷之下,害了三个月的眼病,不能看书,经常闭眼苦思其过,好久好久,得出了两句话:“人是精神的不是机械的,病是整个的不是局部的”。这也是仅存未丢的一点灵光吧!当时既不敢自信为是,也不敢人前道及,只取它指导自己的治学。于是,又归真返璞地研习古老的祖国医学。
第二,在第一阶段的后几年,实践得多了,逐渐感觉到偏执古方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临床遇到的疾病多,而所持的方法少,时有穷于应付,不能泛应曲当之感。一方面也觉得经方毕竟是偏于温补,倘有认证不清,同样可病随药变。持平以论,温、热、寒、凉 ,一有所偏,则偏离病症,造成失误的后果上是一样的。临证治病 ,若先抱成见,难免一尘眯目而四方易位。只有不守城府,因人因证因时因地制宜,度长短,选方药,才能不偏不倚,恰中病机。一九五0年我在唐山就此问题和孙旭初等同仁做过长时间的讨论,进一步受到启发。归纳当时的认识是: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热易涉于轻淡;粗疏常致于偾事,轻淡每流于敷衍。应当是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从临床疗效方面总结,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把这些认识用之于临床,确乎有法路宽阔、进退从容之感 。这是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这段时间的认识 。
第三,一九五四年前后 ,我在治学思想上又有了一些变化。此时我治医学三十年,在读书和临证方面,有了一些积累和体验。也开始学习了《矛盾论》和其他一些唯物辩证法的著作。并学习着结合自己治学道路和方法上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索。在肯定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也感觉到执死方以治活人,即使是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的情况。但若脱离成方又会无路可循,走到相对主义。要补救此弊,不但需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深入地研究辨证论治的原则 ,还要在足够的书本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若干病类为对象,从研究药物如何配伍入手,进而探讨方剂如何组织。因为中医治病,基本是采用复方。复方从根本上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逞奏疗效,而不是群药分逞其能。而复方方剂 ,中药物配伍和组织,又有它历史演进变化过程 。从它演变的痕迹中探求用药制方的规律,并结合当前的实践加以验证、补充和发展,指导临床,就能高屋建瓴,动中肯綮。对一个医生,这是又进了一步的要求。习医至此,不禁废书而三叹:学问没有止境,学问不可少仃。在我,其知何其晚也。我在当时的一首诗中,写了这样的感慨和决心 :
于今才晓作医艰,
敢道壶中日明宽。
研古渐深方悟细,
临床愈久始知难;
星槎不惮一身老,
寻案浑忘五更寒。
假我数年非忘寿,
欲期补拙在衰残。
从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我结合临床 、科研与教学任务,对药物配伍和方剂组织方面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和研究,对肾病、热性病和老年病等病种的用药组方规律做了一些探索 ,得到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因学力不足和环境的原因,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如何学习和掌握祖国医学这门科学,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此我们还总结研究得不够。我个人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谈,能说的大半是走过弯路的一些感触 。
(一)读书宁涩勿滑  临证宁拙勿巧  
学医离不开读书。但我国医学著作汗牛充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欲有所成,就要摘要而攻,对主要经典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整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字字一句句地读懂。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其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主义的简单方法去猜测。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比如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中的“痰饮”有二义:篇名中之痰饮,是津液为病的总称;条文中之痰饮 ,是指水在肠间摇动有声之流饮 。读书时若不细考究,把痰饮当做今义的“稠"则为痰,流则为饮“,就失去了经典的原意。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涩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要把主要的经典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本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背得熟和背不熟大不一样。比如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难于得心应手。我自己虽曾在主要著作的背读上下过一番功夫,但总不能象童时读《论语〉、〈孟子〉和古诗文那样至今背诵无遗,常有学医恨晚之叹。因此背书还要早下手。
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积累的形式则宜灵活。比如说,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读书时留意于此 ,随时摘抄记录,并部别类居,主要的加以标志,散漫的加于条理,怀疑的打上门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的附以巳见。对日后的研究工作会有好处的。
临证宁拙勿巧。对症状要做病与症的综合分析,寻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仃留在表面的寒热虚实。立方遣药,要讲究主次配伍,加减进退,不可用套方套药取巧应付。遇大病复杂症,更要格外细密,务求丝丝入扣,恰合病机。既要有临证时的分析,还要做事后的总结。数年来,我自己无论在哪里就诊,坚持每诊必做记录,半月做一次阶段性的检讨,找出需要总结的经验,发现有进一步探讨价值的问题提高疗效。
(二)自视当知其短  从师必得其长    
我学医,主要是自学。但决不是说,自学不须求师 。做任何一种学问,绝对意义上的无师自通是没有的。自学,难免遇到不解之惑,,攻而不破之谜,更需要请教师友。因而凡有从师学习的机会,尤知珍惜。一九三五年,我读到陆渊雷先生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学有自己未见之义,稍后就加入先生所办的遥从(函授)部学习。当时 ,我看病教徒,诸务虽繁,但对所学课业必认真完成寄去请教。记得我写过一篇《述学》的课卷,陆渊雷先生曾加了鼓励的按语,发表在《中医新生命》上。这段函授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对我这样一个自学出身的人来说,感到十分可贵。一般地说,一个人从师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毕竟是不多的,而在共事的同道中,学术精湛经验丰富之人却随时都有。只有虚心汲取,他人所长,皆可为攻错之石。我在中医研究院和蒲辅周等同志共事多年,。在一起临证、执教的过程中,有时见到他们的得意之笔,恰是自己的薄弱之处,从中比对思索,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比如,早年我用玉屏风散治“习惯性感冒”,多是大剂突进,虽数剂可效,往往不易巩固。蒲老治“习惯性感冒”也用玉屏风散,却是小量长服,疗效颇好。我思索这里的原因,加深了对慢性病的转化要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有“方”还须能"守"这个道理的认识。从师是为了求学问,在学问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架子。我在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时,市内有一位高怀医师精针灸术,擅长用“大灸疗法”,系其祖传,能起大证。年事巳高,秘未传人。为防绝技失传,我和王国三等几个同道以弟子礼去执贽受学,每至巳夜即趋及灯前,问难请业,无间风雨,袒臂跣足,按桥量度,力求一是。终于掌握并整理了这个疗法。当时我虽年过五旬,不无劳顿之感;而其中授受之乐也确有非可言喻者。
(三)读书多些有益于专  知识博些源头更活  
我习医之后,半是积习,半是追求,研读文史和爱好旧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习医之余,喜读<二十四史>。对六经,诸子,宋明学案以至佛教、道教的部份主要著作,都做过一些涉猎。兴之所至,还习作了一千多首诗词。我常以占用了一些时间为惜,但回顾起来 ,由这些爱好中得来的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修养,对中医的学习和长进,也并非全无益处。第一,中医经典 是古文字,和现代白话距离较大,又流传辗转版本繁杂,字词驳错,诠释者既多,难免见仁见智,言人人殊。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化、文字知识,对这些经典著作就不易读懂,就算读懂了,也难于读深。理解上,或浮于约略,或止于沿演,可以逐浪而难能探源;临床上,则易于套对而难能用活。要想对经典医籍的研究深入一些,就非有一定的古代文化、文字知识不可。我自己对〈伤寒论〉等经典的文字作过一些研究 ,写过一篇 [〈伤寒论文字考〉补正],就很借力于早年积累的一点古文和“小学”的知识。第二,文史的书籍和古诗文中掩藏着丰富的医学资料。这些虽是不期而遇的零金碎玉,却可常补某些医学著作之不足,亦属珍贵。读书时随手积累,需要时即可驱遣使用。我在整理中医麻风病学,写作〈中医麻风病学汇编〉时,就从文史著作中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材料 。第三,中医学是从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这个土壤中生发出来,是整个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枝。它的形成和发展,受整个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发展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对各个时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对由当时时代所产生的医学思想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一些。比喻地讲,专一地研讨医学 ,可以掘出运河;整个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养到功深是可以达到 境界上的升华的。不待说,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知识,应当有目的,有选择,要适当要因人制宜,全无目的,漫无边际地读书,也不足取。
(四)勤能补拙恒斯效   俭可养廉贞自清  
有时青年问及学问之道,我常说,论天分,我至多是中中之材。几十年来,如果说掌握了一些中医知识而能承乏医务,所靠的一是“勤”,二是“恒”。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和持久,治医学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助人、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误人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可以说是病人的“司命工”一个医生 ,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当然 ,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这是我早年用着鞭策自己读书习医的一点认识。如今我垂老病榻,回顾治医生涯,成果之少,每自赧颜;稍可自慰者,唯有勤奋读书未曾松懈这一点。几十年的生活,基本上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暇日,读书必至子时。六十岁以后,医责渐重而年事渐高,为了抓紧晚年 ,完成温课和研究计划,曾规定了几条自我约束的“自律”。大致是:(1)要有恒。除极特别的事情外,每日按规定时间温课,不得擅自宽假时作时辍。(2)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轻易地改变计划。要有始有终地完成一种计划后再做另一种。“主一无适”谓专。非专则不精、不深不透。(3)要入细。不可只学皮毛,不入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规律;只识藩篱不求堂奥。入细,还要防止轻淡,轻淡则流于薄弱,薄弱则不能举大证;要防止琐屑,琐屑则陷于支离。支离则不能集中主力 ,也不能理细症。(4)戒玩嬉。此后,忌看小说。非星期不着棋。不赋诗。非有应酬不看戏。(5)节嗜好。衣食方面,不求肥甘,不备华美,随遇而安,自甘淡泊。否则必致躁扰不宁,学术上难于控深致远。此后 ,不独茶酒不事讲求,即书画篆刻,也不宜偏好过多,免得耗费有限的光阴。现在检查起来 ,除在旧诗词方面有时情有难禁,占了一些时间外,其他都尽力遵守了。
人们都知道医德的重要。我以为,做一个医生,治医之时,有两条至为要紧:治学,要忠诚于学术的真理,直至系之以命 ;临证,要真诚地对病人负责,此外决无所求。只有这样 ,才能认真热诚地对待患者,谦虚诚挚地对待同道,勇敢无畏地坚持真理,实事求地对待成败。相反 ,如果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不热爱,不相信,惜献身,对患者缺乏负责的精神,甚至把自己掌握的一点技术当做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那就丧失了做医生的根本。不特失之于医德,且将毁及于医术。
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代中医都有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中医的命运是幸福的,毕竟也是坎坷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亲见了中医界的同道们,在旧社会的贫苦中自处,与反动派的压迫作抗争,对偏见者的歧视不动摇,在存亡兴衰的磨难中迎来了国家的解放,为民族生存、继承、丰富了中医学这份珍贵遗产。他们是无愧于历史的。我仅是同辈先进的一个追随者。蹉跎时月,如今也巳是行将就木之人了。向前展望下几代中医,他们将处于社会安定思想解放科学昌兴的时期,只要他们勤奋而能够持久,善于继承又勇于创造,中医事业在他们的手里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医学必将以更绚丽的身姿挺立于世界科学之林。顾后瞻前,寄希望于未来。
    (岳沛芬整理)
共事中医身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