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灯塔伴奏: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脾胃疾病举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0:01:27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脾胃疾病举隅

作者:王倩, 王素梅    作者单位:100078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王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王素梅)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中药敷脐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在临床广为应用,特别是对小儿脾胃疾病有独特疗效。本文从敷脐疗法的源流发展、治病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腹泻、腹痛、呕吐3种病症为例,介绍敷脐疗法治疗小儿常见疾病的经验体会,为医学同行提供参考,以使敷脐疗法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应用。

【关键词】  脾胃疾病/中医药疗法; 腹泻; 腹痛; 呕吐; 外治法; 儿童

敷脐疗法是儿科临床常用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是指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用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对脐部施以敷、贴、填、熨,或配合熏、灸、按摩、拔罐等措施,以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种常用的防治疾病的方法[1]。

  1 历代医家对中药敷脐疗法的认识

  中药敷脐治疗疾病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一种使用楂、椒、皂荚等辛温之品,制丸后纳入脐中,以益精延寿的方法,可谓现存最早的有关脐疗的记载。此后,东汉医家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杂疗方》中也记载了脐部施治的疗法,“屈带草,绕暍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用以治疗中暍(中暑)。魏晋隋唐时期,脐疗治病的种类有所增加,如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即记载了应用脐疗治卒腹痛、心腹烦满、中恶死、霍乱等病,将脐疗应用于急症。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收录了以大蒜捣贴脐中治疗泄泻暴利、急救暖脐散填脐治疗霍乱吐泻的方法,使药物敷脐疗法有了初步的经验积累。至宋金元时期,脐疗的治病范围进一步扩大,治疗方法也有了进步,开始出现较多的药物敷脐治病的记载。如杨倓《杨氏家藏方》中提到以醋炒吴茱萸、炮姜、木鳖子共为细末,冷水调贴脐,治疗元脏气虚、浮阳上攻之口舌生疮;此外,《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也有药物敷脐的治疗方法。明清时期,敷脐疗法的应用更加广泛,开始盛行于民间,此期出现了大量载有脐疗的医书,如《本草纲目》《万病回春》《类经图翼》《医宗必读》《幼幼集成》等,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晚清吴师机所撰的《理淪骈文》一书,该书为论述外治法的专著,对敷脐疗法十分推崇,记载了大量敷脐疗法的方药,并详细论述了其作用机制、方药配伍、用法用量等,对敷脐疗法的发展及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外治疗法的优势,由于敷脐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接受、起效快、疗效好、无创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在儿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在中焦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2 中药敷脐疗法在儿科脾胃疾病中的应用

  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为“脾常不足”“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因而易受外邪侵袭、喂养不当、饮食失节等因素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腐熟运化失职,气机升降失调,从而产生厌食、积滞、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各种营养物质需求旺盛,如脾胃虚弱或受损,则气血精微生化乏源,营养供给不足,日久可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在临床上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敷脐疗法治疗此类疾病,根据患儿不同疾病、证型,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敷脐治疗,常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1 泄泻 小儿泄泻的病因主要以感受外邪、伤于乳食、脾胃虚弱多见。小儿素体脾虚,外感邪气、饮食失节皆可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则成泄泻[2]。临床上其证型多见湿热泻、伤食泻和脾虚泻,如辨证为湿热泻,可选用黄连、黄柏、秦皮、葛根等药物苦寒清热,燥湿止利;伤食泻者,可选用山楂、神曲、莱菔子、连翘等药物运脾化积,消食止泻;脾虚泻者,可选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丁香等药物健脾助运,益气止泻;偏于脾肾阳虚者可用肉桂、干姜、吴茱萸等药物温中补阳。

  案例1:高某,男,7个月,以“便次增多8 d”就诊。病初有发热、流涕等外感症状,随后出现吐奶,食入即吐,大便为蛋花汤样,每日近10次,于外院查便常规正常,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诊为“秋季腹泻”,予妈咪爱、思密达等口服并补液治疗,未见缓解。查看患儿,精神弱,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辨为脾虚泻,治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在补液基础上进行敷脐治疗,药用炒苍、白术各1 g,党参1 g,茯苓1 g,山药0.5 g,调敷于脐部,每日1次,每次1~2 h,连敷5 d,病愈。炒苍、白术补脾燥湿,党参、山药健脾益气,茯苓运脾渗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渗湿之功,脾气得复,湿邪既除,则泄泻可止。

  2.2 腹痛 引起小儿腹痛的病因很多,如情志刺激、外感寒邪、伤于乳食等,最终均导致气机升降失调,不畅[2],壅塞中焦,六腑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在治疗中应选用行气止痛之品,如枳实、香附、丁香等药物,病性属寒者佐以吴茱萸、肉桂、干姜等药温补中阳,偏于热性者加用黄连、山栀、连翘等药以清中焦之热。

  案例2:王某,男,6岁,主因“脐周疼痛半日”就诊,患儿夜卧着凉后出现腹痛,以脐周痛为主,伴有腹胀,无发热,无呕吐、便次增多,查体:腹软,舌淡苔薄白,脉弦,辨证属中焦虚寒,治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乃以吴茱萸1 g,白胡椒0.5 g,肉桂1 g,丁香0.5 g用黄酒调敷于脐处。30 min后疼痛消失,继敷2 d,疼痛未再发作。处方中吴茱萸、白胡椒、肉桂为大辛大热之品,可温中散寒,丁香辛温行气,寒邪得散,气机通畅,则腹痛大消。

  2.3 呕吐 小儿呕吐的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降为顺,若脾胃为外邪、乳食积滞所伤,或肝气横逆犯胃,可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而产生呕吐[2],故总的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应选用丁香、生姜、厚朴等药物,病属乳食积滞者可加用山楂、神曲、莱菔子等药消积导滞,肝气犯胃者加用吴茱萸、乌药等疏肝行气,病性偏热者加连翘、黄连等药清热泻火;偏寒者加用吴茱萸、干姜、党参等药温中散寒。

  案例3:李某,男,5岁,以“食后呕吐2 d”就诊,患儿于幼儿园进食较多后呕吐,非喷射样,为胃内容物,后食入即吐,伴恶心,舌苔黄腻,脉弦滑。辨为胃肠积热,以丁香1 g,黄连0.5 g,吴茱萸1 g,神曲1 g,药粉调敷于脐部,每日1次,每次2~4 h,连敷3 d,病愈。丁香降逆止呕,神曲消食和胃,黄连清火泻热,吴茱萸辛温反佐,诸药合用,积热既除,胃气得降,呕吐即止。

  3 讨论

  脐部在经络学中名为神阙穴,又称脐中、气舍、命蒂。其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之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因此,中医学认为,脐是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3]。神阙穴为任脉之要穴,通过任脉联系周身经脉,沟通表里上下,故有“脐通百脉”之说。《普济方·五常大论》云“五脏之动气,发于脐之上下左右也”。脐部之下为肠腑所在,位临中焦,故以药物敷于脐上,可最先作用于脾胃,调整中焦脏腑功能,故中焦脾胃之病以脐疗治之,其效甚佳。清·吴师机在《理淪骈文》中有言“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可见其对敷脐疗法治疗脾胃疾病疗效的高度肯定。从现代解剖学角度来看,脐的表皮角质层最薄,脐下无脂肪组织,与筋膜、腹膜直接相连,非常有利于药物渗透吸收[4];且脐下分布着丰富的动静脉网络及神经侧支,通过药物的弥散吸收和神经穴位的刺激,可起到快速调节胃肠的功能。研究表明,中药敷脐可显著增强胃肠推进功能,对胃肠电节律紊乱有良性调整作用[5]。因此,以药物贴敷于脐部,既可以通过药物渗透直接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又能通过其对穴位的刺激,振奋五脏之经气,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并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作用循经脉达病所,起到清除病邪、治疗疾病的作用。

  小儿脾胃疾病多有相通之处,本文仅举泄泻、腹痛、呕吐3种病症,余病同理可施,只是辨证用药有所不同。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外敷药物保留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保留2~4 h,疗程一般3 d为宜,最多不要超过5 d;每次揭下后宜用温水清洗脐窝和局部皮肤,休息30 min后再行贴敷。这样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减少皮肤破溃的发生,增加家长和患儿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