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黑钻硬币快速开:与青年谈世界经济发展史(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1:04

http://www.zxls.com/Article/Class109/Class108/200908/20090809191129_90481.html

与青年谈西方经济发展史(一)


“立国方略”之争


 

王东京 孙浩 林赟

 

.

  编者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有用的文明成果。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为了帮助青年朋友了解西方经济史,我们特邀王东京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在本报开辟“与青年谈西方经济发展史”专栏,欢迎读者垂注。

  1789年1月,乔治·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立国之初,百端待举。总统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组阁”。4名阁僚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是首任国务卿,因主笔《独立宣言》名噪天下的托马斯·杰斐逊;另一位是首任财政部长,独立战争中独当后勤给养一面的银行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华盛顿有从谏如流、用人不疑的雅量,举凡大事,都让杰、汉二位帮忙拿主意。可身为总统左辅右弼的二位阁僚,在治国方略上却各执一端,形同水火,上演了一出“工商立国”与“农业立国”争雄的活剧。

  开国头10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快刀斩乱麻风格的“汉氏理论”占尽风光。独立战争给美国遗留下近两亿美元巨额债务。战后英国货潮水般涌入美国,严重的贸易逆差造成美国通货大量外流,“饮鸩止渴”的赊购赊销方式,形成横跨几千英里的庞大债务网,引发了普遍的商业危机。屋漏偏遭连阴雨。英国取消了战前对美的特殊优惠政策,美国造船、航海业在困境中搁浅。商业萧条、造船业惨淡、航海业衰落、农产品产量降至历史最低。面对身患急症的美利坚和一筹莫展的同僚,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上任伊始便开出了速效“四味”药方:强化政府财权、填平财政赤字、建立信用制度、发展制造业。

  针对战争期间形成的“州权大,联邦权力小的弊病,汉密尔顿力主权力归联邦,强化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和经济职能。作为金融专家,他深谙公共信用对政府的意义,为了给新政府“树威”,汉密尔顿提出发新债抵旧债的办法,对已经大幅贬值的旧国债坚持按面值偿付。联邦虽然多出了点血,却赢得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发债只是应急之策,汉密尔顿的第二招是建立健全税收制度,保证联邦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鉴于国内几乎不产金银,贸易逆差导致通货短缺的难题,汉密尔顿采取“私有公管”的方式,私人出大头,政府出小头,合资成立美利坚第一银行。政府以200万“启动资金”取得了对银行业务的监督权。以上配套方案相继奏效后,一个被称为“美国工业化宪章”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出笼了。报告中,汉密尔顿全面论述了“工业立国”的理论和措施:制造业不受土壤、气候影响,通过分工、专业化能极大地提高效率,比农业有更大的产出,是美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制造业,对内必须突破“自由放任”的陈规,通过关税保护、奖金鼓励、技术引进、信贷倾斜等措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对外采取“亲英政策,弥合美英矛盾,引进英国的资金、技术,缩短美国工商业发展进程。汉密尔顿的这些主张,根据联邦政府面临的问题,按轻重缓急先后提出,其间联系紧密,构成了完整的经济纲领。最难能可贵的是,汉密尔顿透过初露端倪的英国工业革命,窥破了天下大势,在现代化第一次浪潮刚刚掀起时,就把新生的美国引入了时代的主航道。

  实践证实了“汉氏药方”的灵验:5年后,旧国债全部偿清,6300万新国债被溢价抢购;关税、吨税、消费税的实行,使联邦有了固定收入;银行的建立,不仅使政府获得了国外贷款,还得到了银行固定分红。信用的重建刺激了证券市场,带动了股份公司的迅猛发展。美国用10多年的时间走完西欧几百年的路,初步建立了财政金融制度。商业和航海业复苏、兴起,按人口比例计算,1793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航海大国。汉密尔顿的经济政策在北部工商业者中赢得一片叫好声,却招来了南部种植园主的痛骂。他们认为,税收给农业带来了沉重负担,国家是拿南方纳税人的钱扶持北方,关税保护不仅使农民买不到价廉物美的外国货,还容易引起别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采取报复措施。

  种植园主出身的国务卿坐不住了。通过一番出国考察,杰斐逊提出了与汉密尔顿大相径庭的的立国主张。杰斐逊认为,联邦政府过度集权有违宪法的民主、分权精神,应当加强州权和人权;美国与英国国情不同,欧洲地少人多,只能发展商贸和制造业,而美国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应扬长避短,把工业留给欧洲,走商品农业的道路;为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政府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降低关税门槛。杰斐逊为美国设计的长远发展战略是,美国的潜力在西部,应推行西进计划,大搞西部商品农业开发。同时,对外应采取“亲法”政策,为美国农产品寻找更多的买家。

  “汉氏理论”虽化解了开国初的危机,却“侵犯”了占总人口90%的美国农民的利益。他所代表的联邦党在选举中铩羽而归。随着杰斐逊1800年入主白宫,“杰氏方略”开始吃香。新总统上任后便大搞政府机构改革,实行“节俭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为了使美国农民获得宝贵的土地,一向视宪法为生命的杰斐逊竟冒着“违宪”的风险,以每英亩28美分的低价,从法国手中购得82.8万平方英里的路易斯安那,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接着联邦政府趁热打铁,颁布新的土地法案和救济法,按人均160英亩、每亩两美元、5年分期付款的方法,将西部土地出售给广大移民。持续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平心而论,“杰氏方略”也是符合美国国情的好思路。作为由移民组成的新生国家,美国农业有许多早期现代化因素。发展自耕农业,在美洲建立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是开国元勋们追求的理想。“杰氏方略”的推行,为美国西部农业开发战略定了基调。但是,不论新生的美利坚以两洋为屏障离欧洲列强多远,它终归要成为工业化世界的一部分,关起门来发展田园诗般的农业只能是一个梦。1806年,英国海军袭击美国战舰,杰斐逊抛出了“禁运法案”,认定搞工商业的英国必然依赖以农业为主的美国,不料建国初的惨景竟倏然重演,美国经济再次陷入困境。严酷的现实验证了汉密尔顿的预言———没有自己的大工业迟早要挨打。杰斐逊重新拿起已故政敌14年前撰写的报告,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通过了比汉密尔顿时期更高的关税,成立美国第二银行,开创保护制度,执行了没有汉密尔顿的汉密尔顿路线。

 

与青年谈世界经济发展史(二)


自由择业权的代价

 

王东京 孙浩 林斌贝(“斌贝”为上下结构)

 

  1860年11月,共和党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把限制奴隶制列入新政府日程。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另立山头,南北战争爆发。对于战争的缘起,历来众说纷纭。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场确定自由择业权的决战。人们不禁要问,自由择业权为何如此重要,以至要以4年血战为代价?

  美国南北经济对立由来已久。北部工商业唱主角,崇尚自由经济。在北方实业家眼里,商品应畅通无阻,资金流向高收益产业,土地可以自由转让,最重要的,是劳动力自由流动。美国公民———开荒种地、驾船捕鱼还是打工挣钱,完全由个人说了算。与英国相比,美国工商业还是“小个子,冲出国门尚须时日,关税保护、资金投入、基础建设,这些事离不开联邦政府的关照。与北方截然不同,南方是棉花种植园的天下。种植园主打着自己的算盘:棉花销路这么好,何必去搞工商业;种棉花可是苦差事,自由人不愿干,当然要用奴隶;美国领土南方也有份,合适的地方都该种棉花;棉花卖给英国佬,有卖也得有买,得想辙让联邦降低关税……南北经济处处相左,互不相容,建国后一直磕磕碰碰,打打和和。随着合众国领土迅速扩大,南北对抗急剧升温。19世纪初,划入美国版图的大西部归谁,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美国南北双方拼争的,显然不只是那块广袤的沃土,而是要确立各自的“土地—劳动结合方式。工商业和自耕农业,是北方的设计;黑奴撑起的种植园,是南方的勾画。二者本质区别只有一点:土地上的劳动者是自由人还是奴隶。这也成了双方绕不开的“死结。

  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为“缺人手头疼。1790年,美国总人口不足4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1.7人。解决劳动力的办法,北方只有一条,从欧洲移民。南方种植园的活儿又苦又累,只能拜托给黑人奴隶。移民和贩奴同步进行,70年间人口增长了8倍,被扩大的领土一冲,每平方公里也只有4人。远水解不了近渴,只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怎么利用?北方盯住了劳动密集、效率低下的种植园,主张扩大“自由州,让350万黑奴自由流动;南方则抱定种植园经济不放,拼命扩大“蓄奴州数量。

  劳动力的流动,应该舍低求高,往收益好的产业奔。这既符合劳动者自身要求,又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样一桩好事,为何北方坚决拥护南方竭力反对?恐怕与南北经济特点大有关系。南部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殖民地时期就搞起了经济作物。可种烟草、栽水稻耗时费力,技改难度太大,只好多用黑奴,大搞人海战术。英国的金币填满了土地所有者的腰包,种植园经济也就在南方落地生根。其特点是低投入高产出:土地是英王赏的,不须花一文钱;黑奴一次性成交,使用几十年后还能转手,而南方货在英国抢手得很,种植园经济简直是一本万利。耗竭地力,增加奴隶,成了种植园主们的致富秘诀。独立战争后,棉花成为美国南方主打产品,扩大棉田,增加奴隶,种植园的“投入产出方式丝毫没变。棉花让种植园主们富得流油,棉田里的黑奴却一无所获。与南方不同,北方气候干冷、土壤贫瘠,不论农业还是工业,都力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耕地少、劳动力昂贵,只好精耕细作,改进农具,提高单产;劳动力匮乏工资高,只能靠增添设备提高企业效益。西部对北方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向西部进军,北方自耕农就能获得大片沃土,北方农业耕作、用工方式优势尽显,就能迅速影响全国。农业立住了脚,工业西进便指日可待,风气一开,迟早逼着南方佬把黑奴放过来。劳动力流动这着棋活了,美利坚必将是北方自由经济的天下。对种植园主来说,占领西部一下子有了“战略意义:虽然西部不宜种棉,也得寸土必争。种植园模式不在西部扎根,南方在竞争中就要甘拜下风,搞不准哪天蓄奴就会被判非法,真要那样,南方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根据联邦土地法令,只要掏得起钱,西部土地要多少有多少。北方实业家对此没什么意见,南方种植园主可不愿干———花钱买地,明摆着是和种植园的“低投入模式过不去,何况西部并不长棉花。19世纪前半叶,南方以分裂、骚乱相要挟,迫使联邦一次又一次妥协,蓄奴州由6个增到11个。这回北方可不愿干了。1860年,实业家和自耕农联手,把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推上总统宝座。林肯的施政纲领从未提过“废奴,可种植园主们心里明白,新总统限制奴隶制的主张,无异于要剥蓄奴制这棵大树的皮,大树早晚得死,南方种植园300多万黑奴迟早要落入北方手中。这是南方脱离联邦的根本原因。1861年4月12日,南方军队炮轰萨姆特堡的北方守军,内战爆发。开战头一年,南方军队节节取胜,北方军队连吃败仗。林肯总统不得不使出“撒手锏:1862年5月,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凡是美国公民,交纳10元手续费,便可在西部获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即成为私人财产。1863年元旦,林肯正式发布《解放宣言》:即日起废除叛乱诸州奴隶制,允许南方奴隶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北方军队。得人心者得天下,战争虽在继续,可谁胜谁负已经明了。

  南北战争并没有解决北方劳动力短缺问题。战后,南方长期实行“分成租佃制,多数黑奴变成了佃户。北方工厂所需的熟练工人,以及西部需要的自耕农,是战后几次大规模移民潮解决的。可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坚冰,终于被熊熊战火消融。南北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确定了劳动者本该拥有的择业权。战后,劳动力自由流动在美国成为现实,并固定为一种机制。它又带动了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动,引起日后美国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

 

与青年谈世界经济发展史(三)


工业化的“助推器”

 

王东京 孙浩 林斌贝(“斌贝”为上下结构)

 

  在首轮工业化浪潮中,美国是后来者。但不到一个世纪,它便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在成功背后,政府的角色最具“美国特色”:它屡施“四两拨千斤”的妙招,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助推器”作用。

 与青年谈世界经济发展史

  当英国的工业化开始蹒跚学步时,北美大陆还在农耕世纪熟睡。待它一觉醒来,原来的幼童,早已长大成人。“南北战争”前肇始的美国工业化,一度是欧洲的追随者。然而后来者居上,经过不到一个世纪的狂飙突进,便将先行者远远甩到身后。美国工业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与许多后起国家不同,在工业化进程中,美国政府不是“发动机”,只是“助推器”。也就是说,为了搞工业化,总统没有向全国发号召,国会没有搞发展规划,联邦没有直接办厂。“助推器”的作用,主要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提供空间,在节骨眼上推企业一把。

  搞工业化最紧要的是什么?当然是人才和技术。英国是世界工业化的故乡。把英国现成的东西“拿来,成了美国政府的第一要务。可英国人吝啬得很。1774—178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禁令,不准技师、机器出境,对私带图纸“闯关”者,判刑1年,罚款500英磅。“拿”不来就“挖”。美国各州纷纷亮出绝活,引进技术,吸引人才。1790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专利法案,联邦专利委员会开始运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英格兰的穷工匠心眼儿活了。塞缪尔·施莱特和约翰·施莱特穷兄弟俩,把最前沿的纺纱技术装进大脑,飘洋过海来到美利坚。美国人洛维尔出访英国也不白跑,顺手牵羊偷回尖端织布技术。世界上首家梳棉、纺纱、织布一体化的工厂,1814年秋在北美大陆开张,美国纺织技术走到了英国前头。外来和尚好念经,本地僧人也可以做道场。为挖掘本土人才的潜能,1863年,联邦政府组建国家科学院,鼓励各州、企业和个人科研投入。民间办科研蔚然成风。1876年爱迪生创办“发明工厂”,1900年通用电气公司建立实验站,到1915年美国各类工业研究机构超过100个。贝尔、爱迪生等美国发明家,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从他们的实验室里,走出了美国一流的科技人才。

  在广袤的国土上搞工业化,交通运输得先行一步。1830年,英国的蒸汽机车刚刚投入运营,美国就跟着修起了铁路。铁路可不是谁都玩得转的,既需巨额资金,又要专业技术,回收期长,风险大,按理应由政府操办。美国政府却另有高招。此招的精髓在“以地换路、多贷少投”。根据1862年和1864年的法案,国家把筑路权交给铁路公司,每修1英里铁路,赠与沿线10-40英里土地,并可获得1.6-4.8万美元贷款。政府先后拨出土地2亿英亩,发放贷款6500万美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它却换来了5条横贯大陆的干线,40亿美元国外投资,1亿美元利息收入,为政府节省运费6亿美元。1910年美国铁路总长度超过英国11倍,工业中心向西部原料产地靠近了350公里。修这么多路,政府却不担风险,无须增税还债,获得了许多管制权,为西部输送了近千万移民,还带动了铁路沿线经济的发展。最妙的是,修路使政府“四两拨千斤”的功夫炉火纯青,顺便用到其他公共事业中去。

  搞工业化离不开人。美利坚立国近百年,人口不过31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4人,农业劳动力是工业的4倍,还有350万黑奴不能流动。南北战争使劳动力自由流动成为可能,但工业化所需的劳动力短缺,还是困扰美国的一大难题。输入劳动力是最便捷的解决办法,但美国移民政策所强调的,不是盲目引进,而是重点输入。1864年联邦移民局成立,《鼓励移民法》出台,对产业工人提供优惠政策,比如外国工人前往美国可预借路费等。此后半个世纪,入境移民2700万,45岁以下青壮年超过60%,主要工业部门中,移民工人占一半以上。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办教育成了政府的重头戏。1862年联邦政府签署摩里尔法案,规定各州可领取国有土地,创办大学。到19世纪末,为举办国民教育,共划拨土地1亿5千万英亩,相当于法国、瑞士、比利时三国面积总和。1867年设立教育局,大搞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20世纪初,美国已实现初等义务教育,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体系。

  大工厂是工业化的杰作。对于政府来说,办厂应该是小菜一碟。政府办厂还可能带来一些好处,比方说增加财政收入,加快技术进步,为私人企业提供样板……这样的好事美国政府很少去试,但对私人办厂却鼎力扶持。1798年春,大学毕业生惠特尼听说美法关系紧张,便上书财政部长,自告奋勇要为国家生产1万支枪。两年交货期满,财政部只看到一包零件。在官员们怀疑的目光下,小伙子当场装配了6只滑膛枪。得到延期许可的惠特尼,用了10年才完成订单,并把钱挣到手。这种傻事,大概只有美国政府会干。可没有这样的政府,就不会有美国工业标准化,更不会有日后的大规模集约生产。自此之后,美国政府“傻劲”不减,泰勒的劳动定额管理、福特的流水线、卡内基的煤铁联营、阿穆尔的联合生产,这些欧洲人不敢想或不敢做的事,大都得到政府的关照,也最终在美国扎下了根。政府对企业的关爱远不止这些。比如发展投资银行,帮企业筹集资金;实行金本位制,确保工业品价格坚挺;把平均关税从18.8%提高到52.4%,使国货免受进口货冲击;采取累退性税制,减轻企业负担……美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大约可归纳为一句话:官倡、官助,但不是官办、官管。

  美国政府“助推器”角色当得不错。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又过了20年,便超过英、德、法、日四国总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与青年谈世界经济发展史(四)


 

国家干预浮出水面

 

王东京 孙浩 林(斌贝)

 

  重建金融、调整农业、复兴工业、恢复贸易关系,以及罗斯福“新政”的产业政策,最终目标都是消灭贫困和失业。“新政”的成功,为困境中的自由经济打开了通道。政府对经济生活不能袖手旁观,成为罗斯福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信条。

  建国后150多年间,美国一直奉自由经济为圭臬。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创造繁荣,也蕴藏危机。“无为而治”的直接后果,是垄断代替竞争。贸易保护和低税收政策,使富者更富,贫者愈穷。多数人口无力消费,生产便出现“相对过剩”。“一战”后,美国经济危机四伏:农产品积压,价格猛降;企业开工不足,工人大批失业;银行加入股市投机,金融体系险像环生……美国经济像失控的列车,顺着倾斜的轨道飞速下滑,随着1929年证券市场崩溃,自由经济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D·罗斯福入主白宫,掀起“新政”旋风,用国家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清除自由经济积弊,挽狂澜于将倾,美国经济制度由此发生了深刻变革。

  如果说经济震荡是座活火山,金融就是火山口。经济不稳,老百姓首先想到的,是赶紧把存款取出来。可银行早已拿储户的钱炒了股,面对“提挤”现金的人潮,一下子傻了眼。痼疾需用猛药,罗斯福上任后第3天,便对金融体系动大手术。新总统下令银行歇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对银行全面清查,同时严禁黄金出口,暂停外汇交易。经过严格审查,多数银行重新开业,金融恐慌渐渐平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恢复金融秩序,并非一招就灵。为了重建金融,政府采取了分步手术法。第一步放弃金本位。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美元贬值59.06%。此举提高了出口竞争力,减轻了低收入阶层的债务负担,物价开始稳步回升。第二步手术历时三年,目的是规避金融风险。1933年和1935年国会先后通过《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增加上市公司透明度,建立证券发行保证金制度,对银行贷款购买股票实行控制,限制交易人员、中间商和经纪人从事证券买卖。1933、1935年两个《银行法》相继出台,使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离,减少了银行的股市投机;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降低个人存款风险;对始建于1913年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组,设立公开市场委员会,通过控制贴现率、利息率和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业务,加大政府对银行的监管力度,金融控制权由华尔街转到了华盛顿。

  俗话说,无农不稳。对危机中的美国农业,新政府一刻不敢放松。1933年3月,国家农业信贷局成立,1亿美元低息贷款发放到农民手中,农业债务、农场抵押问题得到控制。大萧条期间最苦的是农民,增产不增收,愁坏了种田人,出路只有一条,限产增收。1933—1938年,国会先后通过两个《农业调整法》,政府与农民签订协议,减少种植面积,压缩蓄栏量,有计划地减少农产品供应。政府还采取保护价收购余粮、出口补贴、谷物保险等措施,稳定农业,拉高农产品价格。“新政期间,1000万英亩棉花被犁掉,2000万英亩土地休耕,600万头猪仔被宰杀。这些怪诞做法招致种种非议,可农业收入增加了1倍,农民不再闹事了。政府还利用生产资料价低的有利时机,大搞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农村电气化。到1940年,全美输变电线路横跨主要农产区,20世纪中叶,美国农村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企业间无序竞争、垄断盛行,是造成经济衰退的一大原因。罗斯福不管在野党的风言风语,把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管理的思想,用到了新政的工业政策上。

  1933年5月,《国家工业复兴法》颁布,由政府出面,协调各行业工会统一行动,制定公平贸易和竞争规则;组织工人与雇主谈判,就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再就业达成协议。3年内制定行业法规746个,95%以上的工人获得了劳动保障权。20世纪20年代,以控股公司为主的垄断组织,欺行霸市,左右政府,是没人敢碰的“刺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新总统力排众议,果断向垄断组织开刀。政府在早先的《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基础上,制定了《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对控股公司实行肢解和管制,二级以上的控股公司被依法取缔,股市中的投机巨鳄销声匿迹。《反价格差别对待法》和《米勒—泰丁法》等法案,保护小商人、小业主,抑制大制造商、大经销商、推动了工商业的公平竞争。《通讯法》、《商船法》、《民用航空法》、《运输法》的实施,将交通、通讯业管理权收归政府,行业垄断的坚冰打破了。

  恢复经济光靠国内市场不行,搞好对外经贸关系至关重要。在这方面,罗斯福的前任就很不会办事。1930年,胡佛总统签署斯穆特—霍利法案,大幅提高关税,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新总统上台后,敦促国会通过贸易协定法,开展多边贸易谈判。到1939年,美国同22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关税率平均降低13%,为“过剩了”的美国经济打开了国外市场。

  重建金融、调整农业、复兴工业,恢复贸易关系,罗斯福“新政”的产业政策,最终目标都是消灭贫困和失业。这个“结”解开了,“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整个经济就能进入良性循环。扶贫济困需要政府掏腰包。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自由放任时期平衡预算的做法不灵验了。新总统敢想敢干,提出“复式预算”的新理财观,把用于救济、复兴经济的赤字开支列入“非常预算”,后来干脆实行补偿性财政政策,借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赤字财政成为“新政”的一大特色。钱的问题解决了,往下的棋路便如行云流水。政府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大搞社会救济。对高收入阶层课以重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接济穷人。通过以工代赈、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联邦紧急救济署拿出132亿美元,实施以工代赈计划。先后组织250多万名未婚男青年“上山下乡”,为850万失业者提供了临时工作。兴办公共工程耗资65亿美元,主要由私人承包,通过这种办法刺激社会投资,1932—1937年,私人投资增长12倍。救济、就业问题初步解决后,政府又把社会保障列入时间表。1935年8月,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险法》,养老金、失业保险、老年保险、不幸者救济,都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补助,美国迈出了向福利国家过渡的关键一步。

  罗斯福“新政”,并没有用系统的经济理论作指导。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通论》,首次提出当生产过剩、消费不足时,政府要干预经济,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投资,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复苏。凯恩斯为美国“新政”提供了最佳的理论诠释。“新政”的成功,为困境中的自由经济打开了通道。政府对经济生活不能袖手旁观,成为罗斯福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信条。

 

与青年谈世界经济发展史(五)


 

亦喜亦忧“新经济”


 

王东京 孙浩 林赟

 

  在克林顿总统任内,美国走出“滞胀”阴影,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信息技术、网络经济为美国长远发展添加了新燃料。按理美国经济应该一帆风顺,但却为何横生波折?原来,“新经济”还没练成金刚不坏之身,繁荣的背后也有隐忧。

  2000年3月上旬,美国华尔街的股民欣喜若狂。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双双暴涨,均创历史最高,投资者好似一不留神,就赚个盆满钵满。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国经济此时正是牛气冲天:经济保持107个月持续增长,打破了二战后的最高纪录,物价稳定,就业充分。更引人注目的是,美国信息产业独领风骚,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占尽风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还将持续强劲。可不到一个月,形势急转直下,股市开始狂泻,到年底,道·琼斯指数跌幅超过20%,纳斯达克股票缩水过半,4万亿美元打了水漂。投资者如惊弓之鸟割肉而逃,各大公司刮起裁员风,老百姓开始扳起手指头过日子,美国经济迅速降温。踌躇满志的小布什总统遭遇迎头一棒,他怎么也想不通,好端端的“新经济”,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

  尽管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可极少有人认为它气数已尽,这和8年前大不相同。当初克林顿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前任乔治·布什打伊拉克很有一手,抓经济却一团乱麻扯不清。美国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1992年财政赤字达2930亿美元;美国货不仅在海外节节败退,在国内也渐渐失宠;失业率升到7.5%,近千万美国人在家吃闲饭。美利坚后院起火,日本、西欧乘机叫板,美国的盟主地位岌岌可危。受命于危难的克林顿,为重振王者之风,打出长短结合两套牌:既图近利,以解燃眉之急,又打长谱,走活持续发展这盘棋。

  财政赤字、出口乏力、失业率攀升,是悬在新政府头上的三把剑。克林顿的应对之策是增收节支、公平贸易、扩大就业。增收主要靠征税。新总统提出,5年内增税2410亿。这次税改强调“公平税负”:外资企业没了税收优惠,占美国人口1.2%的富有阶层,负担新增税收的81.3%,4000万中低收入者则享受减免税待遇。节支靠精兵简政。军费一次缩减500亿,联邦机构连撤加并,10万政府雇员下岗分流。几笔账算下来,财政开支减少2550亿,到1998年,美国财政破天荒盈余728亿。美利坚又举起“公平贸易”的大棒,把持住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远交近攻,纵横捭阖,展开多边贸易谈判,消除贸易壁垒,打开出口通道。同时实施“国家出口战略”,放松管制、增加贷款、提供担保,引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外贸出口年增长率超过了8%。为缓解失业问题,克林顿上任当年就拨出310亿美元,大搞基础设施建设,50万人重新捧起了饭碗。

  新总统边踢头三脚,边琢磨下一步棋。他认为,美国经济要赢得未来,必须抢占制高点,在创新上做文章。在新一轮竞争中,美国应把目光瞄向哪里?克林顿打出了两张王牌:信息革命、制度创新。1993年9月,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出台,克林顿亲自执掌国家科委主席帅印。几年来,美国信息技术投资占全世界的40%,人均投资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8倍。有付出才有回报。美国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老大,软件业年增长12.5%,网络经济增速高达174%。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5%,从业的人数近2000万,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强中,美国独占70多个席位,全球软件市场75%以上是美国货。作为第一网络大国,每9个美国人就拥有一个因特网站,上网人数稳居世界榜首。信息革命推动产业升级,许多传统产业部门嫁接新技术,大规模改组、改造,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欧、日高出20%,服务业高出近50%。

  美国经济稳执牛耳,制度创新居功至伟。创新浪潮遍地开花,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管理各领域。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美国政府放宽反垄断限制,鼓励企业强强联手、跨国购并,掀起百年来最大的兼并潮。波音与麦道联姻,组成航空业巨无霸;埃克森与美孚携手,成为世界石油大王;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缔造出金融帝国;互联网霸主美国在线、娱乐传媒巨人时代华纳重组成功,创下3500亿美元交易天价。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行当,美国着力打造经济航母,对无人匹敌的行业,政府又会按“原则”办事,“微软”因捆绑销售浏览器获罪,惨遭肢解,其用意便是鼓励国内同行业竞争,给其他公司留一条活路。金融创新对“新经济”贡献更大。信息产业的最大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创业之初,往往是几个年轻小伙凭着脑瓜灵打天下,没有识才慧眼,很难成就大事。政府放手发展民间风险投资公司。1993年出台了一个法案,鼓励银行向风险企业贷款,甚至承诺企业如果破产,政府包赔90%,拍卖资产有几个算几个。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已多达4000多家,每年都有1万多高科技企业受益。1999年11月,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允许银行、保险公司、证券经纪商相互兼并,实业家、金融界、普通投资者皆大欢喜,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股市更加火爆。新一轮经济竞争说到底是打人才战,美国各大公司大搞股票期权,“干得好,给股票”,成了董事会的口头禅。跨国公司还搞起管理创新,授权、代理制大行其道,网上销售、零库存管理等新理念,为企业带来了丰厚利润。

  在克林顿总统任内,美国走出“滞胀”阴影,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信息技术、网络经济为美国长远发展添加了新燃料。按理说美国经济应该一帆风顺,却为何横生波折?原来,“新经济”还没练成金刚不坏之身,繁荣的背后也有隐忧。高科技产业因股市而兴,也会为股市所累。现今美国股市主要靠股民的信心支撑。很多企业股价一路狂涨,不是因为盈利多,而是由于被投资者看好,买股票不是看业绩,而是炒预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游资纷纷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放松银行管制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卷入股市,股市投机严重,出现震荡也就不足为奇。经济持续走高,老百姓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分期付款、抵押贷款大行其道,私人债务规模越积越大,1999年甚至出现了负储蓄。美国家庭资产48%投在股市,股市一变天,就会引发债务地震。信息产业造就了一批新富,而一些传统产业日子却不好过,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美国富人和穷人各占20%,前者收入是后者9倍,这也是影响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没有永恒的神话,美国也不例外。面对世纪之初国内经济风云突变,新上任的小布什总统会有何高招?美国新经济又将向何处去?世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