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鼻子整形哪里好:军事战术之行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48:28
军事战术之行军
行军 军队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移动。是军队机动的基本方法。目的在于集结或转移兵力,争取主动,形成有利态势。按任务分有正常行军和战备行军,按方式分有徒步行军、摩托化行军和两者结合的混合行军,按行军强度分有常行军和强行军。常行军,徒步日行程为30~40 公里,时速4~5 公里;摩托化日行程为150~250 公里,时速夜间15~20 公里,昼间20~30 公里。强行军以加快行军速度和延长行军时间的方法实施。古代军队的行军有徒步、骑马、坐车等方式。随着战场向平原、旷野扩展,行程不断增加,出现了长途行军,有时兼程急进。骑兵发展后,骑兵行军以骑马为主。14 世纪后,行军纵队开始按连、营、团建制编成,组织实施大部队、多兵种的行军,成了指挥员、司令部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摩托化行军出现,对行军的道路保障、技术保障以及警戒、伪装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军队以摩托化行军为主,机动能力大力提高。行军时目标暴露,隐蔽困难,对道路的依赖性较大。通常根据任务、敌情、地形、道路和天候等情况组织实施,其基本原则是:(1)组织侦察。查明敌情、道路和地形情况,选择并确定行军路线,确定行军部署,制定行军计划。(2)正确编组行军队形。按便于战斗和指挥、便于行进和展开的要求,编成一至数个行军纵队,各纵队确定担任前卫、本队、后卫、侧卫的部队,必要时还可派出选遣支队。(3)预定处置方案。制定行军时对各种情况的处置预案,建立顺畅的通信联络,保持充分的战斗准备。(4)严密组织各种保
障。组织好对空防御、技术保障、后勤保障和警备调整勤务。加强警戒、伪装和对敌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5)明确规定行军注意事项。规定行军日程、速度、出发线和调整地区,以及行军安全、保密和隐蔽措施。现代条件下的行军,是在敌人袭击威胁、道路桥梁可能遭破坏或受沾染的情况下实施的,还可能发生遭遇战斗。实施时,按照敌情和任务编成行军纵队行进,保持充分的战斗准备,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络,严格遵守规定的序列、速度、距离、安全和隐蔽措施。适时组织大休息和小休息。组织收容队和技术保障队,收容人员,抢修车辆。当行军互相交叉时,要根据情况、任务急缓程度,及时调整。在未来战争中,由于高技术兵器的大量使用,行军企图、路线不易隐蔽,指挥通信容易中断,道路、桥梁易遭破坏,行军编队将向多路、多方向发展,夜间行军也将增多。

徒步行军 步行实施的行军。是步兵的行军方式之一。其特点:对道路的依赖性小,受天候季节影响不大,能在各种地形和天候条件下行动,便于隐蔽企图。但行进速度较慢,体力消耗较大。组织实施徒步行军,要周密计划,加强对道路和地形的侦察,正确选定行军路线。合理编组行军队形,使其符合战斗行动企图,便于隐蔽迅速行进,便于展开进入战斗,要求编成行军纵队,确定担任前卫、本队、后卫、侧卫,规定通信联络信号和组织各种防护。严密组织保障,特别是对空、对核、化武器的防护,适时派出设营人员,安排好宿营和休息;通常连续行军3~4 天安排一个休息日,部队进入休息地域后,要疏散配置,加强对空防御和警戒,组织部队休整,补充给养,并组织好继续行军的准备。行军中每2~3 小时休息一次,时间由分队指挥员掌握,休息时,人员靠道路两旁,车辆靠道路右侧,并注意检查车辆和装备。日行军过半,安排一次大休息,部队离开道路,进入指定地域,派出警戒,组织人员用餐和休息,并组织好互助和收容。

摩托化行军 亦称乘车行军。乘坐运输汽车或战斗车辆实施的行军。是摩托化部队主要的行军方式。摩托化行军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起初只有乘坐运输汽车的行军,随着战斗车辆装备到军队,摩托化部队增多,使摩托化行军逐渐成为主要的行军方式。其特点:车辆行进速度快,行程远,对道路的依赖性较大,常受天候、地形条件制约。车辆多,型号不一,组织指挥复杂,各种保障特别是技术保障任务艰巨。组织摩托化行军,根据上级意图、敌情道路、天候和车辆情况进行。其要求:(1)加强对敌情和道路情况的侦察,精确计算时间,针对道路情况,制定行军计划,下达行军命令。
(2)合理编组行军队形,区分行军路线,每条路线上按前卫、本队、后卫顺
序编组,队形编成要符合作战行动企图,要便于车辆行进,便于展开成战斗
队形。(3)严密组织调整勤务,建立顺畅的通信联络,规定行进序列、速度、
各纵队、各分队、各车间距离,出发和到达地点,行进中安全、隐蔽措施等。
(4)周密组织各项保障,特别要组织好技术保障,加强对空、对地面警戒,
保障顺利行进,行进时,指挥员要严格掌握行进路线和速度,准时通过出发
点和调整区,边行进边了解掌握敌情和道路情况,并注意检修车辆和作好收
容工作。到休息地要加强警戒和对空防御,并抓紧时间修理或保养车辆,必
要时给车辆补充油料。
混合行军 亦称综合行军。徒步与乘车相结合的行军。通常在车辆不足
和道路不便于实施摩托化行军时采用。以徒步和乘车两种方式交替进行;或
在同一时间内一部分步行,一部分乘车。组织实施混合行军,要周密计划,
合理编组行军队形,区分行军路线,明确转换行军方式的时间、地点和指挥
关系,尔后行动的方向和任务。严密组织对空防御、对核、化武器的防护,
加强侦察、警戒伪装等措施,搞好通信联络和工程、技术、后勤保障,适时
派出调整勤务和做好收容工作。行进时,指挥员严格掌握行进速度,按时到
达指定地点,并注意做好车辆的检修和保养。
正常行军 亦称常行军。按正常的日行程和时速实施的行军。通常在任
务不很紧急,敌情顾虑不大时采用。有时指执行战斗任务以外的日常行军。
徒步日行程30~40 公里,时速4~5 公里,乘车日行程150~250 公里,时速
夜间15~20 公里,昼间20~30 公里。组织实施正常行军,要侦察道路和地
形,制定行军计划,编组行军队形,严密组织对空防御和警戒等各项保障,
规定行军日程、速度、大休息地点和通信联络,并组织好调整勤务和收容工
作。
战备行军 准备进入战斗的行军。按进入战备的等级,分为紧急战备行
军和战备行军。通常在任务紧急,敌情顾虑较大时实施。有时在敌空炮火力
威胁下进行。组织战备行军,要求迅速、准确、周密,不失时机。要充分利
用各种情报,快速制定行军计划;按照临战和战备等级的要求,周密编组行
军队形;严密组织对空防御、侦察、警戒和伪装;搞好运动保障、技术保障
和后勤保障,并做好调整勤务和收容工作。
强行军 加快速度加大日行程的行军。在遂行奔袭、追击、迂回等任务
或摆脱敌人时采用。日行军时间在12 小时以上,必要时可昼夜兼程。徒步日
行程可达50 公里以上,时速不小于5 公里;乘车日行程可达300 公里以上,
时速夜间大于25 公里,昼间大于35 公里。组织强行军要争时间抢速度,简
化组织指挥程序,可边行进边完成组织工作,不组织大休息,尽量减少休息
次数和时间,严密组织各种保障,果断处置各种情况,随时准备进入战斗。
急行军 以最快速度实施的行军。在遂行紧急任务时采用。可按强行军
的方法组织,要少休息或不休息。多以快步行进,也可走跑交替,时速达8~
9 公里。必要时可轻装,时速可达10~12 公里。整个急行军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一日行程。
夜间行军 亦称夜行军。夜暗条件下实施的行军。夜间便于隐蔽企图,
达成行动的突然性。组织实施时,要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按视度受限制的
特点,编组行军队形;派先遣队、设营队,先于部队出发,勘察行进道路和
宿营地域;掌握行进方向、速度和队形,根据任务和地形情况,适当减慢速
度,缩小前后距离,通常不大休息;周密组织调整勤务,发生拥挤或队形交
错时,按任务缓急、距离远近及时调整;加强对空防御、侦察、警戒等保障,
严格管制灯火,保持行进肃静。
向敌行军 面向敌方的行军。通常在进入战斗时采用。敌情威胁较大,
可能与地面或空降之敌遭遇。组织实施时按临战要求编组行军队形,各级的
指挥位置适当靠前,加强对前卫的指挥;预先制定各种情况的处置方案,做
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展开进入战斗,及时、果断地处置各种情况;严密组
织侦察、警戒、对空防御、伪装以及工程、技术等保障,加强调整勤务和收
容工作。
背敌行军 背向敌方的行军。通常在撤出战斗、撤离战场或摆脱敌人时
采用。敌情威胁不大,但也可能遭敌追击或空炮火力袭击。要科学编组行军
队形,加强后卫力量,阻敌尾追或防敌跟踪,并要有抗击追击的方案,预计
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严密组织侦察、警戒和对空防御等保障,并组织调整
勤务和收容工作。当遇敌追击或跟踪时,要指挥后卫,及时破坏道路桥梁,
设置地雷障碍阻滞敌人行动。若地形有利,也可进行伏击,尔后乘敌混乱之
际,迅速摆脱敌人。
侧敌行军 在敌人侧方实施的行军。通常在向敌侧后运动或迂回时采
用。侧方的敌情顾虑较大,有可能遭敌袭击或侧击。编组行军队形时,要加
强侧卫力量和指挥,必要时可指定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担任侧卫;要有预定的
处置各种情况的方案,对敌可能袭击的主要地段,增强侧卫的兵力;周密组
织侦察、警戒和对空防御等保障,加强调整勤务和收容工作。
山地行军 在山地实施的行军。山地道路较少,路面狭窄,弯急坡徒,
通过山涧、河川多,有的还有茂密森林。组织实施时,根据山地道路和地形
情况,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正确确定行军部署;组织先遣队、设营队和收
容队,勘察道路,改造急转弯和陡坡路段,排除障碍,设置防险标志,安排
组织好休息、设营和收容;加强各种保障和指挥调整勤务,在山垭口、交叉
口、峡谷口设置指挥调整哨。如在高山密林地区行军时,还要特别注意掌握
行军方向和防火。
森林地行军 在森林地实施的行军。森林地一般位于山地,山高林密,
道路稀少。热带森林地,气温高而多雨,荆棘丛生,藤蔓交织;寒带森林地,
气候寒冷,冬季较长,积雪较厚。组织实施时,根据森林地特点,周密组织
计划,采取多梯次、小编队方法,编组行军纵队,安排部署行军;派出先遣
队,勘察地形,查明行进路上森林茂密情况,有无林中道路和林中空地,便
于隐蔽行进和暴露的地点,森林地所处地貌的起伏陡缓状况;加强各种保障
和指挥调整勤务,做好判定方位、防迷路、防虫和肪火等工作。通常森林地
行军时速较正常行军时速低。
行军地带 实施行军的区域。指行军出发地区和预定到达地区外沿相连
之线的范围。是师以上部队区分行军范围的单位,通常师只有一个行军地带,
包括两条以上行军路线。行军地带由上级规定,单独组织行军时由师选定,
或不规定行军地带只指出主要行军路线。其宽度和距离按任务、敌情、道路
和军队的数量确定。
行军路线 行军的方向和路程。多指行军纵队由出发地区至预定到达地
区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宽度和距离,战术兵团用其区分行军范围。通常只给
分队规定一条、给战术兵团规定两条以上行军路线。一般由上级指定,单独
组织行军时可由本级选定。选择行军路线,要符合上级意图,尽可能具有道
路,与行军方式相适应,易于隐蔽行动,便于组织侦察和警戒。
行军部署 行军时对兵力所确定的任务区分、编成和序列。通常根据敌
情、任务、地形和行军方式确定。基本要求是:符合行动企图,便于迅速隐
蔽行进,便于展开成战斗队形,便于对抗敌人地面和空中的袭击,便于组织
指挥和实施各种保障。师可以编成两个以上行军纵队,有时也可只编一个。
各行军纵队按前卫、本队、后卫编成。师炮兵部队编入主力纵队。坦克部队
可编组独立的行军纵队。防空兵部队按对空掩护部署编入各行军纵队,实施
要点掩护或跟进掩护。工程兵分队配属必要的步兵、防化兵、在侦察、誓戒
分队之后进行,负责排除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后勤、技术机关在本队后跟进。
行军队形 按行军部署编成的队形。是行军纵队、行军梯队的统称。根
据部署要求、本部队建制和加强的兵力、道路状况确定。要求一个行军队形
具有独立战斗能力,便于展开进入战斗。部队沿一条道路行军,只编成一个
行军队形;部队沿一条以上道路行军,编成一个以上行军队形。
行军纵队 行军时形成的纵队队形。是行军队形在实地的体现,按编组
行军队形的要求编成。一个行军纵队按前卫、本队、后卫的顺序组成。行军
中各行军纵队处于不同位置,还可简称为左纵队、右纵队,或前纵队、后纵
队。
行军梯队 组成行军纵队的各个编队。分队行军时,由连组成梯队;部
队行军时,由营或团组成梯队。本队各梯队通常按任务和行动顺序编成,指
挥机关及直属队位于本队先头,步兵部队编为第一梯队;炮兵部队可单独编
成梯队,位于第一梯队之后,配属给步兵的坦克部队可单独编成梯队,位于
本队先头或后尾;防空部队也可编成梯队,位于本队之中;其余步兵部队编
成第二或第 三梯队;后方机关及直属队位于本队之后。梯队之间要保持一定
距离,摩托化行军为5~10 公里,徒步行军为3~5 公里。有时把前卫、后卫
也作为一个梯队。当前卫、后卫由几个编队组成时,各编队也称行军梯队。
行军序列 行军时的先后顺序。即行军部队在行军纵队中排列的位置。
根据敌情、任务和行军方式,在部署行军和编组行军队形时确定,以行军命
令的形式公布。行军部队担负不同的任务,就确定了在行军中的先后顺序。
担任前卫,首先行动;担任后卫,最后行进。担任本队的各部队,编成各个
梯队,确定其在行军纵队中的位置,也就明确了行动顺序。
本队 行军队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行军纵队的主力,由若干个梯队、
指挥机关、后勤机关及直属单位组成。并根据敌情、任务和行军方式,确定
各梯队的组成、序列和任务。行军中,随时准备派出部队,驱逐或歼灭突然
从不同方向袭击之敌,或接替前卫的任务,并作好与敌遭遇的准备。
行军长径 一个行军队形的长度。从行军队形先头第一人或车起至最后
一人或车止。是计算行军队形到达时间的要素。行军队形的长度,由组成队
形的单位和单位之间的距离确定。通常按人(车)本身所占位置的长度加人
与人、车与车、梯队与梯队之间长度,以公里为单位计算。当人与人、车与
车、梯队与梯队之间距离固定不变时,一个行军队形的长径也是不变的。只
要明确了时速和行程,按长径可分别计算一个行军队形先头或后尾通过或到
达的时间。
行军速度 行军队形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是计算行军快慢的依
据,按公里/小时计算。行军速度快慢由任务、敌情、道路、天候条件和部队
行军能力确定,行军速度也可依此规定。通常徒步行军时速4~5 公里,乘车
行军昼间时速20~30 公里,夜间15~20 公里。当行军速度和行军时间确定
后,可计算出行程或到达所需时间。
行程 行进的路程。指军队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路程,以公里为单位计
算。是规定行军任务和检验行军能力的内容之一。分日行程和总行程,日行
程通常徒步行军30~40 公里;乘车行军150~250 公里;总行程根据总任务
确定。有时将某段时间内所行进的距离也称行程。当行程和时速确定后,可
计算出到达的时间。

行军命令 下达行军任务的命令。是组织与实施行军的依据。部队受领行军任务后,指挥员根据任务、敌情、地形、道路和天气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及时定下决心,由司令部根据决心拟制行军命令,书面或口头下达。其主要内容:(1)敌情 判断的结论。(2)行军目的、任务、行军地带或路线。(3)友邻部队的行军目的、序列、出发和到达时间。(4)各部队的任务,行军纵队的编成,行军路线、序列,出发地区、调整地区和通过时间,大休息、宿营或集结地域及到达时间。(5)炮兵、坦克、防空部队的编成和任务,在行军序列中的位置,出发和到达时间。(6)对空防御、调整勤务、行军警戒的组织和任务,道路保障、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的措施。(7)指挥所的位置,通信联络的方法。(8)完成行军准备的时限。可能与地面、空降之敌遭遇时,要给有关部队明确任务和行动的方法。远程行军,要规定休息日或车辆检查维修日。当乘坐加强的车辆行军时,还要明确车辆的分配和指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