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体:止观之修行——安那般那(观出入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2:08
止觀之修行——安那般那(觀出入息)淺談
(2011-07-12 20:28:26)轉載▼
標籤: 安那般那念
出入息
佛教
南懷謹
林保亨
雜談
分類: 南傳禪法
林保亨 著
修行人要瞭解自身的實相,才能遠離一切苦,一旦我們開始觀察自己的本來面目時,萬念紛飛的行徑就得停止。
為了要造到這點,我們必須採取bhavana的方式:從字面上來說,bhavana指的是「心的開展」;若用一般的說法,就是指「禪修」,亦可說是止觀法門,它的目的在滌盪淫慾、憎恚、怠惰、焦慮、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騷亂不淨,一方面又培養集中注意力、清明的心智、知識、意志力、精進力,分析力、自信、歡喜心、寧靜的心境等優良品格,以冀最後導致如實知見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證入最終的真理──涅槃。
「止」,梵語奢摩他Samatha;「觀」,梵語毗缽舍那Vipasyana。即是禪定、智慧二學,是修學一切佛法的根本。簡言之「止」是使心念集中於所觀察的對象,而不分散,也被稱為「寧謐的開展」,而且由此而達到身心「輕安」之境。《寶云經》釋「奢摩他」為「心一境性」──心專注於一境。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說:「依定住心說名為止」。「觀」則是在「止」的基礎上以智慧思維抉擇真理,修習止觀正足以破除眾生的煩惱障(我執)及所知障(法執)。故其乃是一切大小乘修行方法的根本。
《習定管窺》曾說:「所謂'觀』,便是依修'止』所得身心輕安的境界為基礎,以智慧深入觀察定中生起(所思維對象)的影像。」又云:「若修'止』未成,身心未能生起調暢自在、遠離煩惱的感覺,縱然以觀慧思維抉擇事理,亦不名修'觀』,只能稱為'毗缽舍那相應作意』,即是相似於觀的思維活動而已。修行人必須修止成功,獲得輕安後,以觀慧思維抉擇,才是真實妙觀。」由此可見,禪修之道始於修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佛陀的教導當中,也有提到各種修定的方式。佛陀在開悟之前,也曾跟隨瑜伽行者,學習過八種心靈高度專注的境界。終其一生,佛陀始終沒有間斷地繼續修定。佛教的大小乘經典、戒律,都描述釋迦牟尼的禪定功夫獨步千秋,雄視百代,能隨意出入於任何一種禪定境界。他說法時常常入定,並表現出種種神通、變化。所以在《圓覺經》說:「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天台宗祖師慧思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首即強調:「佛教所說五眼、六通、三明、八解脫、十力、四無畏等'無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依禪定生。』」
天台宗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中說:「若行人深達禪門意趣,則自然解了一切佛法,不俟余尋。若欲具足一切諸法藏,唯禪為最,如得珠玉,眾寶皆獲,是故發意修禪。」又云:「欲知法門,當知一切功德智慧,並在禪中。」
故此,我們可以說一切佛教思想,都是禪定考察之結果,由禪定思維,佛教思想,始能體驗化,若無禪定,便無活潑潑之佛教,佛教為自覺中心之宗教,而自覺之智,非定無以開發智慧。
佛教宣揚說:修禪定可達到「止」能使人得到身心「輕安」──輕快安恬,現前享受一般人未曾嘗受過的幸福安樂,稱為「現法樂住」。雖然毫無疑問地,處在這種境界中會令人非常愉快,但是當境界消失時,人又回到現實的生活中,問題仍是沒有解決。這些方法能讓人在心靈的表層,發展出一種平靜愉快的感覺,但是仍未觸及心底深處的習氣。從中所得到的輕安,只是表面上刻意營造出來的,而不是由清淨的心底深處自動生起的。因此,當佛陀教導「定」時,他強調一個修行者開展定力的目的,不是為了去體驗禪悅,而是為了要訓練「心」成為一個工具,用以體驗自身的實相,並熄滅導致痛苦的貪、瞠、痴。這才可說是「正定」。
所以,印順法師在《學佛三要·慧學概說》中說:「因深定中,可以引發一種極寂靜、極微妙的特殊體驗,使身心充滿了自在、輕安、清快、妙樂之感。在這美妙的受用中,易於陶醉滿足,反而障礙智慧的趣證。所以經論常說:一般最深定境反而不能與慧相應,無法證悟。」若菩薩戒第十一違犯云:「味邪命法持不捨。」又第廿五違犯有云:「見味靜慮為功德。」我們對於此等垂戒,應當深思。
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名《小止觀》或《童蒙止觀》)中說:「當知此之二法(止觀),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經云:'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所以若就佛法整個的修習過程來說,則「止」、「觀」都應修習,不能偏 。宗喀巴大師以夜間燃燭觀壁畫為喻,說明止觀必須雙修的道理,若只修「止」而不修「觀」,則如所燃之燈燭不明;不能清楚地照見畫像,若只修「觀」而不修「止」,則如所燃燈燭雖然明亮,但卻時常被風吹動,亦不能看清畫像,只有「止」、「觀」雙修,方能如在燈燭明亮、無風擾動情況下,徹底看清楚壁畫。
佛教中之修行方法非常多,可謂法門無量,各種宗派也有其特別之修持方法。在小乘佛教方面,有世間禪、出世間禪二類,有六妙門、四禪八定、四無心觀、通明禪、十六特勝觀、五門禪(數息觀、不淨觀、慈心觀、因緣觀、唸佛觀)、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獅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三論中之無得正觀、法相宗之五重唯識觀、天台宗之漸次止觀、圓頓止觀、不定止觀、四種三昧(常、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三昧)、華嚴宗之法界觀、禪宗之壁觀、參話頭、默照禪、本來面目、只管打坐等工夫,淨宗之唸佛禪,有持名、觀想、觀像、實相唸佛之方法,而唐宋以來,佛門更流行一種禪淨合修的參究唸佛之法。而密宗之修法也非常豐富,有事部、行部、瑜伽部(藏密稱以上三種密法為下三部密,這類瑜伽皆以修「三密相應」的誦咒為主要禪功,以「淨菩提心觀」為修禪之基,又分所修之禪為有相、無相二種瑜伽。)而無上瑜伽則有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有那洛六法、寶瓶氣、金剛誦、拳法等)大圓滿(徹卻、脫噶),大手印和道果等。
而張澄基教授則將禪定之修法歸納為較重要的六種,第一依專注修禪定(以心專緣一處而修禪定。這專緣的一處,可以是外境的某一點,也可以是身內的某一點。)第二依觀想修禪定,(普通人從未有用意識連續不斷的「觀想」,或用意識繪畫一物,這種繼續不斷觀想作用,如能持續,則極易趨入禪定。)第三依調息而入定,第四依唸誦修禪定(一心專持一佛號,或一明咒,亦能入定。)第五依運動修禪定(這是最高深、最難,也是最易之法門,乃是定慧不二、動靜不二之定。)而南懷瑾教授則認為「大小乘經典裡所論及各種修持法門,均不離十唸法,所謂十唸法,即'唸佛、唸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阿那般那(出入息念)、念身、念休息、念死。』」
佛陀曾針對每一個從他學法的人,設計了各種讓心專注的方法,就是「觀出入息」(梵語anapanasati)亦稱安般守意,安般的安是梵語ana,即入息的意思,般是梵語apana,即出息的意思,守意是梵語sati,即守意。
安般(anapana)者,通譯為息,十念之一也。入佛法有二甘露門,一、不淨觀,二、安般守意。而於我國六朝禪法則以安般為最要,而特別由安般的演進,成為各家各派中無數甚深禪定之修法。所以《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云:「佛法甘露門,名阿那波那,於諸法門中,第一安穩道。」
經中曾記載釋迦牟尼佛在達到正覺不久後,對弟子所說的一席話:「弟子們,我在最近三個月間,全神貫注於出息,因而得到了諸多心得。我實際地實行入息、出息、長短息等等各種呼吸方式,才曉得有各種不同的呼吸方法,而我已經有了粗略的思維,弟子們,我希望經過更長的時間,再得到更細微的思維。」
由此段經文可知,釋尊在三個月之間實行安般守意的呼吸法,而後得到許多心得的經過情形,並且由實行出息、入息、長短息等呼吸方式,得到更多的呼吸法,慢慢地思索,獲得更多的心得,連過去所不曾感受到的細微之處,也逐一地體驗到了。
而且根據記載,釋迦真正領悟到「安般守意」的契機,是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而後在世間的四十五年之間,「安般守意」便如影隨形的與他同在。所以智者大師在《六妙門法》中云:「故釋迦初詣道樹,跏趺坐草,內思安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因此萬行開發,降魔成道。當知佛為物軌,示跡若斯,三乘正士,豈不同遊此路。」又在《釋禪》中云:「如經說阿那般那,是三世諸佛入道初門。西國禪師,相傳不絕,多以此法為學道之初。」
念安那般那,通俗名詞稱為練氣,就是念呼吸與息,也就是現在密宗、道家的煉氣法、密宗的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四部,都是修安般法門發展出來的。而中國道家講氣脈,都是受安那般那的影響。後來天台宗的止觀,講究出入息的方法,也就是從安般守意來的。安般守意不是釋迦牟尼佛創的,印度的婆羅門教、瑜伽術裡早都有了,只不過佛用佛學的方法,將它與般若觀行融會在一起。傳到中國以後,又跟道家打成一片,守竅、練氣都與它有關係。中國的高僧,有神通證果位的那麼多,都同這個念安那般那有關係。
所以南懷先生在《禪觀研究三講》中說:「天台宗講究止觀法,即是從十唸法中之安那般那入手。西藏密宗宗喀巴大師傳與達賴、班禪以後所講的止觀法門,與天台宗幾乎是同一路線,也是從安那般那出入息修法入門。」又云:「十唸法中又以念阿那般那為各種修定法門(包括佛教中顯宗、密宗、以及其它各宗與外道)通途之學。」又云:「安那般那是煉出入息,包括顯、密許多方法,而原則只有一個。若加以度婆羅門、瑜伽術、中國道家,至少有幾百種方法。方法雖多,但歸根結底是煉氣息。」所以《增一阿含經》特別強調念氣,因此,由佛的公子羅侯羅,特別報告自己證阿羅漢果的經過。其他方法則沒有特別報告,由此可見念氣的重要。
南懷謹教授曾對念安般法門之優點和重要性,作了十分精闢之描述,現將之整理如下:
一、「正意」涉及了呼吸,道家也一樣,《陰符經》上有一句話──「禽之制在氣」,這是一個重要的口訣,也就是方法。念頭抓不住會亂跑,思想不能專一,就是因為你的氣在散亂,氣散亂心就散亂了。雖然氣不是主體,是心的附屬品,可是這個附屬品很厲害,抓它不住,你的心就停不下來。等於人騎在馬上,你的氣就是馬。人若騎在一匹劣馬上,想叫它停住,韁繩拉得很緊,馬還是亂跑,停不下來,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我們心雖然定,若氣不能定,妄念怎麼能停下止呢?所以孟子云:「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如果精神與氣不配合,想不生妄念,絕對做不到。古人也有云:「欲從心起,息從心定。心息相依,息調心靜。」而我們應該如何把妄念抓住呢?只要注意呼吸,呼吸就像一條繩子,把這一匹馬拴住了以後,等於妄念被拴住了,修行便可以專一,也就可以證入「初禪」。修行的效果是一定會來的。修這個法門,對身心都好,壽命也可延長。記著:只要你把意念與呼吸配合為一,氣就不會亂跑了,憂愁煩惱自然就去掉了。所以佛說:「能修行安般者,則無憂惱亂之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二、四大中最重要的是風大,就是呼吸往來的氣。一口氣接不上來就會死亡,所以氣最重要。念頭與呼吸有很大的關係;思想越散亂,呼吸就越亂;思想細了,呼吸跟著細了。到鼻子不呼吸時,才叫做「息」。所以打坐作功夫,調不好息,談不到得定;也談不到止觀的「止」,充其量只不過有一點影子而已。打坐後身體變好,並不是你方法修得好,是靜坐中,無形中在調息,氣息變細了,身體便轉好一點。如果我們把意念專一起來修持,那效果就更大了。修密宗主要強調的是修氣修脈,以達到成佛證果。氣脈不通,脈絡轉化不了,不能得定,就是所謂的「中脈不通而言得定者,絕無是處。」
三、我們修持之所以不能得定,是因為身心沒有調整好,尤其是身體的障礙太多,身見是最難去掉的,我們一打坐修定,身見──身體的障礙就有了。因此,不能去掉身見,想進入定境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如何去掉身見?在修持方法上,修出入息是比較容易的。
四、修出入息,身體會特別健康,這時精神健旺,可以卻病延年。雖然卻病延年及返老還童,並不是我們修道的目的,但能作到身心健康,求證道業就比較容易了。所以密宗有寶瓶氣、金剛誦、九節佛風等修法,走的是瑜伽術的路子,因為身體四大不調,想打坐得定絕無可能。氣息調整不好,身體也不會健康。
五、修安那般那最容易成就,因為生命的根元在氣。唐、宋以前,道家修練的方術,有專門用「服氣」的方法。那是專心一志,利用呼吸的屈伸起伏,以求達到「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道術。它與印度古代瑜伽術中修氣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煉氣的方法,其最終目的,都是憑藉呼吸的作用,由此而引發生理潛能的「真氣」,那才是「氣功」與「身瑜伽術」的極果。
六、斷欲是最難最難的,很少人真正能把欲斷了的。年輕人打坐,剛剛把功夫作得好,情慾就來了。沒有情慾時,打起坐來,半在昏沉半睡眠。這怎麼辦?要靠練氣,所以十念中第八項念「安那般那」,非常重要。煉息可斷去慾念,作到不漏丹。老年人煉息可使陽氣重來;有病的可藉此去病,健康長壽。
七、佛說修安般,由調息的方法入門,修成後戒、定、慧具足,不用刻意守戒,已完成守戒功德。諸根神通而得解脫。
如何修習安般法門
至於如何修習安般法門呢?在許多佛經、論著和大德之開示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珍貴之資料。在南傳中《阿含經》(I425)(Majjhima Nikaya)中,有以下之開示:「修行者應到樹林中、樹根上或空曠之地,盤膝而坐,挺直背脊,開始觀息,把心念專注在呼氣與吸氣上。深深吸入時,應念住:'我吸入長氣』。深深呼出時,應念住:'我呼出長氣』,輕輕吸入時,應念住:'我吸入短氣』。輕輕呼出時,應念住:'我呼出短氣』。再者,修行者吸氣時應念住:'我吸氣並感受一切身上的活動』。呼氣時應念住:'我呼氣並感受一切身上的活動』。又吸氣時應念住:'我吸氣並鎮靜一切身上的活動』。呼氣時應念住:'我呼氣並鎮靜一切身上的活動』。」
《楞嚴經》周利盤陀伽曾說:「佛陀憐憫我的愚蠢,教我安居靜處,正身端坐,調理鼻中出入氣息,我秉承教示,時時觀息,用功日久,心漸微細,知息出入,終能窮盡氣息生、住、異、滅四相,剎那的變遷情形,於是豁然而悟,得大無礙,終至漏盡,成阿羅漢,於佛陀座下,蒙印證已成無學聖果。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才是第一。」鼻根反息,也一種入流照性,背塵合覺的妙法。因為鼻根不僅有嗅覺,且職司呼吸,反息是把鼻根外在的淺呼吸,入流而成內在微細的小腹丹田呼吸,再加上反觀息相,使心息相依,就發生入流照性的作用。(這種內在微細的小腹丹田呼吸,中國道家叫做胎息,有促進長壽不老的功能。)
《楞嚴經》孫陀罹難陀曾說:「我於出家的時候,從佛學出世道,雖說於佛戒律,無所踰越,但心常散亂,不能入定,因不能發慧斷惑,故未得無漏,當時世尊,教我和拘羅,雙眼注視鼻端的白點,使繫心一處。我秉承如來的教誨,攝心諦觀,經三七日,初見鼻中氣息,出入如一縷黑煙,鼻識內明,智慧光發,外照世界,一片虛淨,恍如琉璃,觀之既久,煩惱解盡,煙相亦漸漸消失,出入鼻息,變成了白色。因此心開漏盡,出入鼻息,化為光明,照耀十方,證阿羅漢,世尊就為我授記,將來一定得證菩提佛果。佛問圓通,我由攝心觀鼻,得智慧光明,圓照十方,消滅諸漏,如我所證,斯為第一。」
南懷謹教授也提出了一個非常殊勝之修法,他說:「因一般人調息不容易調得好,不如先作粗猛的呼吸。呼吸粗的叫風,細的叫氣,當氣到達好像不呼不吸時,微細最微細的那個叫息。天台宗的數息、聽息、調息是講息,不是講風,也不是練氣。
上坐以後,先修風,手結亥母手印(密宗稱謂),也就是京戲的蘭花手。煉氣時,肩膀要端起來,讓手臂伸直,手放在骨上(手過長、過短例外),手臂一伸直,肩膀自然端起,裡面的五臟也自然都張開了,氣就貫通,所以,非用這個姿勢不可。
下一步,鼻子吸氣時,小腹自然向內縮,氣吸滿了,不能再吸了,就吐氣。吸時細、長、慢。放出時粗、短、急。往復這樣作,到了氣滿時,自己會不想作了,此時就不大起念了,然後由氣轉成息,心境自然寧靜下來,感覺到鼻子細微的呼吸,意念與息不要分開,吸入知道吸入,呼出知道呼出,吸入暖知道暖,吸入冷知道冷,意念與氣息始終相合,不能離開,如果有一念沒有感覺到息時,就是已經在打妄念了。慢慢慢慢如此練習,真到了一念之間,心息真的合一了,密宗的修法叫「心風合一」,「心風合一者,即得神通自在」,至於卻病延年,返老還童,更是不在話下。
在《橘皮書(The Orange Book)》中,也介紹了一種稱為「味帕沙那」(Vipassana)之觀息法門,現在整理如下:「靜靜地坐著,開始觀照你的呼吸,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從鼻孔的入口處來觀照。當氣進入,感覺那個氣碰觸到鼻孔的入口處,觀照該處。那個碰觸比較容易觀照,氣太精微了,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只要觀照那個碰觸。氣進入,你感覺它進入,觀照它,然後跟隨著它,跟著它走,你將會發現它來到一個停止的點,就在靠近肚臍的地方,它停止了,它停止的時間非常非常短,然後它再度往外移,要跟隨著它,再度感覺那個碰觸,感覺氣從鼻孔出去。跟隨著它,跟著它出去,你會再度來到一個點那個氣有一個非常短的片刻會停止,然後再開始循環。
吸氣,空隙;吸氣,空隙;吸氣,空隙。那個空隙是你裡面最神秘的現象。當氣進入而停止,不動,那是你能夠會見你的中心,當氣出來而停止,不動的時候,那個空隙就是宇宙的中心。這兩個中心並非兩個不同的東西,首先你要覺知到你內在的中心,然後你要覺知到那個外在的中心,最後你會知道這兩個中心是同一個,然後「進」與「出」將會失去它們的意義。佛陀說:「有意識地跟著呼吸移動,你將會在你裡面創造出一個覺知的中心。」一旦這個中心被創造出來,覺知就開始移動到你的每一個細胞,因為可以說每一個細胞都需要氧氣,每一個細胞都在呼吸。
記住,不要由你來停止它,讓它自己停止。如果你主動去停止它,你將會錯過整個要點,因為那個「做者」一介入,觀照就消失了。你不要對它造任何事,你不要去改變那個呼吸型式,你既不主動吸氣,也不主動呼氣。你根本就不去碰那個呼吸,你讓它自然發出,自然流動。當它出去,你跟著它,當它進來,你也跟著它。
不久你將會覺知到有兩個空隙,在那兩個空隙當中,就是門道之所在。在那兩個空隙當中你將能夠瞭解,你將能夠看出,氣本身並不是生命,它或許是生命的食物,就像其它食物一樣,但它並非生命本身,因為當氣停止,你還在那裡,完全在那裡──你完全有意識、全然有意識。氣已經停止了,氣已經不再在那裡,但你還在那裡。
一旦你繼續觀息──佛陀稱之為「味帕沙那」或「阿那帕那沙提」瑜伽──如果你繼續觀照它、觀照它、觀照它,你會漸漸、漸漸看到那個空隙在增加而變越來越大,最後那個空隙會維持幾分鐘。一個氣進入,然後有一個空隙有幾分鐘的時間,那個氣不跑出去。一切都停止了,世界停止了,時間停止了,思想停止了,因為當氣停止的時候,不可能去思想。當氣停止幾分鐘的時間,思想完全不可能,因為思想過程需要持續的氧氣,你的思想,和你的呼吸非常深刻地互相關連。在空隙之中,你首度知道甚麼是氣裡面的氣,甚麼是生命裡面的生命,那個經驗能夠解放你,那個經驗能夠使你覺知到對生命的經驗之本身。
有關以上對呼吸之間空隙之說明,我們可以在《丹田吐納法·答客問》一書中看到很相似之闡述:「因為功夫深到,在'納息』轉為'吐息』,或'吐息』轉為'納息』時,運用其耐力,在要轉換而尚未轉換的當中,不立刻接續著運行,卻暫保其原有狀態,這就是'持息』,這'持息』的久暫,視各人的功夫及耐力的如何而決定。在'持息』的當中,'息』因之而更為充塞,且像進入了無息的狀態,縱使幾分幾秒之間,而身心也會發生一種美妙的感覺,對於腦神經發生良好的作用。」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