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利军奥运会:新金融大师(10)--林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30:42
第十章  彼得?林奇——不懈的追求者

就一个人,没有助手班子,该怎么样来管理一笔数目巨大的资本(100
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也就是说,彼得?林奇是怎么样比他在哈佛管理公
司的同仁们干得还要出色的呢?

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位特别有才能的人。彼得?林奇就是这样一位天才,
他轻易地战胜了哈佛管理公司的大型委员会。惠灵顿从来没有吃过败仗,也
从未举行过军事会议;拿破仑经常说,对于一支军队而言,一位将军已经足
够了。换言之,在投资和战斗这两种竞争性的比赛里,其秘诀是发现一位最
有才能的领导,并给他以权力。如果他不是那种最有才能的领导,那就撤掉
他,但别指望用一群能力稍次的人来取代他。人们通常会在棋盘上领悟到这
个原则:一位特级大师往往能同时跟一家象棋俱乐部的二三十位成员对弈,
他走到每个棋盘前,稍作停留后,走完一步,然后到下一位对手跟前。通常
除了与一两位最强劲的对手握手言和外,他将大败其他所有棋手。在大多数
比赛中,决策时的专心致志是取得最好结果的关键。彼得?林奇有两位研究
助手:一位搜集华尔街的新闻,出席公司展示会;另一位负责给各公司打电
话并参加研究会议。当问他是否想再找一位时,他含糊其辞地回答:也许……
有一天……你会花费很多时间跟他们谈话。

这也使报酬更加灵活自由。彼得?林奇是位受雇者,但他知道自己的价
值;而他的雇主,富达管理公司一年付给他几百万美元,这个数目大约相当
于哈佛管理公司那些最出色炒手所得的 10 倍。彼得?林奇是世界上薪酬最高
的有价证券投资雇员之一。而且他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个数目。

为什么这样说?要知道,事实上,自彼得?林奇 1977 年创建麦哲伦基金
起,麦哲伦基金已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互助基金,1987 年其资产达到顶峰时
有 120 亿美元,1988 年 3 月 31 日为 84 亿美元,它的股东超过了 100 万个。
顺便提一下,每年要付给富达的经理们 6000 万美元的管理费及几亿美元的销
售佣金(其中 3%的销售佣金进入了管理者的腰包,没有推销员)。此外,
麦哲伦每年的工作奖金都要占到其 90 亿美元资本的 0.2%,仅此一项每年就
近 2000 万美元。正如《圣经》的律令中所说:当公牛踩踏玉米地时,不要阻
止它。股市成了林奇任意驰骋的竞技场。林奇出色地显示了他的才能,所有
这些增长成绩靠的是他的功劳:林奇开始负责时投入的 1 万美元到 1988 年已
值 20 万美元。

这位投资奇才的父亲是波士顿学院的一个数学教授,后来又到了约翰?汉
考克公司。彼得 3 岁时,父亲得了癌症,10 岁时父亲撒手西去,从而使全家
处境艰难。他母亲在制造业公司上班,彼得二年级时从一所私立学校转到了
当地一家公立学校——可以肯定是很好的一所。他在马萨诸塞的牛顿市上的
高中。夏天,他作球童,那时他开始听说股票市场,商人们除打高尔夫球外
还交换投资观点,其中有些商人的信息相当灵通。

年轻的彼得把他积蓄下来的 1250 美元投资于他曾听说过的一种股票,
“飞虎航运”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他买入时
价格是 10 美元,飞虎不断上涨,彼得卖出去一些来收回资金,然后在上涨时
他又一点一点地卖出去更多。最后一次是 1989 年,该公司被联邦快运公司接
管。他把大多数股票兑成了现金,赚的钱足够供他在费城的沃顿金融学院读
研究生。

不管怎样,首先得进大学。在这儿他第二次从高尔夫球那里得到了奖赏。
波士顿学院有一种专为球童设立的不完全奖学金,彼得获得了。后来,高尔
夫之神再次对他绽露了笑脸:在 1966 年,他正在等待沃顿学院开学,又在富
达找到了一份夏季工作,共有 75 名求职者,彼得因为曾为该公司总裁乔治?苏
利文博士当过球童而受雇。从沃顿学成后他在军队里度过了规定的两年,他
没有被派遣到越南而是去了韩国(他说,“在那时算是幸运的”)。1969 年
退伍之后,富达给他提供了一份永久性的工作,起初是金属商品分析师,从
此他就一直在富达工作。他现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再难以为高尔夫球而挤
出时间。

干了几年的分析工作后,1974 年,林奇成为富达的研究主管。其时公司
正陆续扩展化学、包装、钢铁、铝业以及纺织等部门的业务。这个工作为他
深入了解证券业务提供了宝贵的机会。除了负责管理一个包容所有产业部
门,不断走访各公司并汇集最有价值情报的积极的思想库,以此确定、筛选
最有前途的投资领域之外,他还要负责一次又一次地得出想法并与实际结果
相验证。此外,这一工作还要比较同一部门里大家的不同观点,并提炼信息,
做出判断。

在分析师会议上,他鼓励他的同事们不要互相批驳对方的观点,用他的
话说:“不要批驳我对沃尔沃的观点,”而应当解释自己的观点为何是正确
的。他也发现这类会议的 90%是热而 10%是光。“他们是那么感情用事!”……
他常常还会加上,“是那么教条。”

对那些从未能真正进入证券业,但确实对这一业务很感兴趣、也许仅是
经营他们自己股票的人来说,进行这样的比较可能是有用的:假如你仅仅在
周末网球俱乐部打过球,但为了未来的职业报名参加了一家相当艰苦的训练
营,那将会发生什么事呢?不仅仅需要几周,而是几年,你得不断学习新的
技巧,新的策略,一天又一天、一月接一月、一年复一年不断地完善你的技
术,在持续充满压力的条件下与一流的教练、球员们同场竞技。无论是在网
球场上还是在证券业里,这种专业选手与普通之辈在技能和知识方面是绝不
能相提并论的。而且,大获成功的选手通常具有业余选手们难以想像的强烈
的竞争欲望。他们所得到的回报,无论是荣誉方面(主要是在同行们中间)
还是金钱方面都非常可观。

到 1977 年,在富达公司作为永久性雇员干了 8 年后,林奇已经 33 岁了,
被任命主管富达旗下的一个小基金——麦哲伦基金。以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
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基金创始于 1963 年,起初专营国外证券,两年后,为阻
止海外投资、扶植美元而通过的利息平衡税严重打击了麦哲伦,迫使其把方
向重新确定在国内的证券业上。到 1976 年它吸收了埃塞克斯基金的 1400 万
美元。林奇开始负责时只有 2200 万美元,其业务局限于几家有数的证券中,
在富达帝国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1981 年,麦哲伦差不多有 5000 万美元,
吸收了富达管理公司里面相同规模的塞勒姆基金。

林奇的技巧

跟众多的竞争对手相比,林奇主要的优势除了他天生的才智外,就是他
对工作的巨大的奉献精神。林奇努力奋斗,确实如此,只要看一看他的日常
工作就能发现他已经竭尽全力。结婚 20 年,他只度过两个专门假期,“我去
日本,五天时间考察公司,在香港见到卡罗琳,于是我们在香港共同度过了
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然后星期一、二、三我又考察了香港,接着我们
在中国逗留了大约两三天,然后我考察曼谷的公司,又在曼谷观光,接着我
飞往英格兰在那里考察了三四天的公司。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并不
是每位妻子都会认为“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一位曾陪他数天的证券经纪
人提到,有一个国家基本上是早上 10 点才开始办事,但林奇坚持早上 8 点就
考察公司。早上 6 点他因找不到交谈对象而火冒三丈。那天结束时,有人提
议聚餐,林奇婉言拒绝:“我明天还有 4 个年度报告要看。”这位经纪人说
他从未见过那么认真地为考察公司作准备的人。林奇估计他一年的行程是 10
万英里,也就是一个工作日 400 英里,这是足以令那些全天巡游的人大吃一
惊的,他与那种成天蹲在办公室里的人大相径庭。

早晨 6∶15 他乘车去办公室,晚上 7∶15 又坐富达公司的汽车回家(在
坐了 18 年的巴士以后),路上一直都在阅读①。每天都有两三英尺的报告和
推荐信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他办公室的桌子上等待他来处理。每次午餐他都跟
某一家公司洽谈。星期六他也来办公室浏览桌上的文件,仅详细阅读其中的
大约 5%。星期天早上在跟家人聚会前他可能也要阅读几个小时。

林奇发现,推荐信的长度和价值之间没有关系。最具说服力的观点常常
会浓缩在一个段落里面,正因如此,精练而富有内容的报告是他最喜欢的。
林奇是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我已描述了他为公司合同而做着无尽的奔波。
克努特?罗克尼对成功有过一个令人愉快但又笨拙的表达:“如果每个人在
每场比赛都尽职尽责,底线将直接得分。”林奇用类似的情调说:“如果你
考察了足够的公司,干了足够的活,你一定能改变或者扭转一家处境不佳的
公司的面貌,或者过一段时间后再把他们召集起来,他们会告诉你情况好多
了。”这就提醒人们,林奇的基本目标是抓住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它也可以称为规划资本的时效技巧。通常情况下,在公司实质方面的变化和
相应的证券市场的变动之间有 1 到 12 个月的间隔,这正是林奇所要利用的。

须鲸

尽管是庞然大物,但大多数鲸维持生存靠的并不是吞食大鱼,而是凭借
它像大滤器一样工作的生理机制。比如说一头须鲸,张大嘴巴快速地在海洋
中穿梭,吞食数以千百万计的微小海洋生物。这些东西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经鲸须过滤后进入到胃部,杂质则排除出去。人们可以把林奇看成是着黑色
的装的移动的过滤器,他每日要处理上千条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些是无意中
偶然得到的,就像须鲸吞食的磷虾,但其中有些信息则是林奇精心收集而来
的。经纪人只是林奇的第一渠道:林奇大约要听取 200 个经纪人的意见。通
常一天他要接到几打经纪人的电话。

一般情况下林奇不亲自接电话,打电话者们学会了给他的秘书或他的两
位贸易高手留下简洁的信息。每 10 个电话他大约要回一个,但他只谈跟主题
密切相关的。有时候他鼓励对方把通话时间压缩为 1.5 分钟,谈话开始时他
真的按动计时器。90 秒钟后,计时器响了!或者他就直接结束谈话:“对不
起,我又有电话了。”很快打电话者们就知道了简洁的必要性,甚至在那么
短的时间里,林奇常常能有好几次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他就象一位盘问
者,但是以另一种方式。

鞋皮

林奇最可靠的投资信息来自于他造访的公司。在一家大型的投资机构这
么多年,他已经结识了成千上万在商业界中身居高位的经理们,他们所谋求
的就是按照他们最主要的主人——机构股东的旨意办事。此外,你得学会如
何解释你所听到的。公司总裁有的言过其实,有的谨小慎微,有的诚信可靠,
了解他们的类型,能给职业投资家们带来巨大的好处。他走访公司,每月 40
到 50 家,一年五六百家。当然,他要对他们进行归类,如果他去考察明尼阿
波利斯的一家公司,他就想再看几家。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参加由当地的经纪
人组织的地区性公司会议,蒙哥马利证券公司在西海岸,罗宾逊汉弗莱在亚
特兰大,而普雷斯科特和鲍尔?特伯思则在中西部举办这类会议。在这种场
合,数十家公司将派出他们最优秀的人才,尽可能用最精练、最富有信息的
方式介绍他们公司的情况,还有专门解答问题的时间——一种紧跟时代的好
办法。如果林奇对他们介绍的感兴趣,也许他随后就亲自去该工厂。类似地,
还常举行专题会议,其中最为知名的是由旧金山汉布兰希特?奎斯特公司发
起的高技术公司会议,只是林奇不喜欢高科技公司。

许多公司都热衷于将它们的情况告知给波士顿的投资圈,在这个信息流
中,林奇正是重要的首站。任何时候,都有 20 家左右的公司在波士顿兜售
它们的资讯,时间允许的话,林奇可以每小时参加四项这类的活动。为了给
大家一个更清晰的印象,下面列出林奇在 1988 年 12 月的某天他可能参加的
会议活动安排表:

7:45 詹姆士?罗森伯格/凯瑟琳?亨塞尔
8:00 大陆伊利诺斯
斯考蒂夫妇
查克?克拉夫—首席投资战略家
基姆?多尔蒂—商业服务,广告
杜格?奥根特勒—污染控制
利率市场评论
LSI 逻辑系统公司
9:15 摩托罗拉
9:30 西格那
9:30 迈克尔商店
10:00 罗恩?莫罗—烟草
10:00 凸面计算机
10:30 快克地产
10:30 杰里克
11:00 路易斯安娜太平洋
11:00 特雷代特
12:00 弗雷德兄弟
奥普特蒂奇
转换技术公司
斯考蒂夫妇
快克地产公司
索尼克斯研究所
费伊药店
彼得?安克尔—金属
戴夫?李普曼—药品
丹?本顿—微机/主机
安?奈特—汽车
J?罗森伯格/K?亨塞尔—地区银行
肯?加斯曼—零售
莱斯?拉维茨—化学
比尔?贝克里恩—电讯设备
苏珊娜?库克—石油服务
马克?科亨—烟草
莱斯?皮尤—欧洲粮食产销公司
2:00 大陆伊里诺斯
2:30 环迪
3:30 奥普特蒂奇
4:00 安?奈特—汽车
4:30 韦尔斯?法戈
5:00 雷齐蒙
5:00 斯蒂夫?艾森伯格—休闲

林奇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跟他的“资料源”直接接触。富达公
司有大约 30 个内部分析师,还有他们的助手,以及除林奇外的其他资产组合
的经理们。他过去常在两周一次的基金经理与分析师全会上跟他们会面,现
在则主要阅读分析师们的每日记录。一月有两次成长股股票经理会议。林奇
本来只需靠此体制获取与处理信息就行了,但他还想定期地与各公司直接交
流。在林奇看来,不愿做这样艰苦的准备工作的投资经理,就是在逃避工作。
当有经纪人没有提供很好的理由就向他推荐某种股票时,林奇很反感。
“彼得,我给你找到了一笔交易。”

“说吧,约翰,你是个好色之徒,但我想看看她的模样。”林奇评论道。
他不理会这位经纪人先前成功的记录。对他们的推荐,林奇就像是对待无名
氏从门缝下悄悄塞进来的推荐一样,他想要的是背景材料。所以他去这家公
司的工厂访问。若他对所见到的成绩由衷喜欢时,他的反应是:“嗯,这真
好。你必须记住,使用间接的资料是无法让你了解到这些的。否则有一天醒
过来你会说,我到底在这里干什么?”

许多非职业的投资者把自己想像成福尔摩斯那样,待在他们的俱乐部
里,不允许任何人进来交谈,而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破案。这些投资者认为只
要他们坐在载有电视屏幕和事件记录的桌旁,做上充分的工作,然后“美元
就会滚滚而来”!哼,事情可没有那么容易。那些做法仅仅是专业人员的起
点,现在他也许正是那些非专业人员的买主或卖主。为了竞争,你必须利用
你所能得到的每样工具,而最关键的一样就是第一手资料。

但谁能真正掌握那么多国家、那么多行业的情况呢?完全能,林奇说。
以保险业为例:“当 1977 年 5 月我接管这笔基金时,我从未对保险业发生过
兴趣。但一年内,20%的基金是保险业股票。我拥有肯珀已 8 年了,我去那
里访问过一次并度过了几个小时。我想了解这家企业,此后我虽然再没有去
过那儿,却一直跟他们保持联系。 网络

所有高度成功的投资家们都有松散或正式的联盟,拥有一两个到数十个
不等的成员,大家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联盟交换思想获得教益。正如他们中的
一位对我所说:“如果我给你 1 美元,我们两人仍只有 1 美元。如果我给你
的是一个思想,那我们俩就都有一个思想。”林奇常说这些“买方”同行们,
而不是股票经纪人,是他有价值想法的最好来源。当然你不会把眼下你要购
买的股票告诉他们,但你跟他们交换了广泛的见解。不难理解,这些经过选
择的少数买家同行,每个人后面都有数百人的经纪人为其提供资讯服务,可
以说是处于这“智力食物链”的顶端,他们当然是比经纪人更丰富的信息源。
下面所列的是一些联盟之外的专家,林奇很尊重他们的意见。他们之中
那些来自波士顿的人经常跟林奇一起聚会,晚餐时碰面,一年 6 次。

蒂德曼、克林、博尔特斯公司的乔治?博尔特斯  (纽约)
捐助管理与研究公司的威廉?波特  (波士顿)
卡西迪投资公司的肯?卡西迪  (纽约)
惠灵顿管理公司的安东尼?科普  (波士顿)
账目管理公司的彼得?德罗特  (波士顿)
边疆资本公司的托马斯?邓肯  (波士顿)
米德格林联合公司的查尔?弗拉瑟  (波士顿)
理查德?戈尔茨坦投资公司的理查德?戈尔茨坦  (丹佛)
格鲁伯资本管理公司的约翰?格鲁伯  (旧金山)
卢米斯?塞尔斯公司的肯尼特?希布纳  (波士顿)
阿兹利合伙人实体的菲利浦?亨普尔曼  (纽约)
赫尔曼、乔丹管理公司的爱德华?许布纳  (波士顿)
肯斯顿?卡斯特蒂安基金的唐纳德?奈特  (波士顿)
赖特、贝恩、西思和霍尔布鲁克公司的大卫。赖特  (多伦多)
联邦资产管理公司的 J?大卫?马塞伊  (波士顿)
埃塞克斯投资管理公司的约瑟夫?麦克尼  (波士顿)
惠灵顿管理公司的恩斯特、冯?梅茨希  (波士顿)
互助股份公司的迈克尔?普赖斯  (纽约)
坎伯兰联合公司的奥斯卡?谢弗  (纽约)
花旗银行的阿尔伯特?斯特恩  (纽约)
普特南管理公司的马修斯?韦瑟比  (波士顿)
在最近的一本书中,他还列举了一些他最喜爱的经纪人的名字:约翰?亚
当斯  (亚当斯、哈克尼斯和希尔公司)
迈克?阿尔默里诺  (戈德曼、萨克斯公司)
斯蒂夫?伯尔曼  (乡村证券公司)
阿兰?博尔特  (希尔森?莱曼公司)
乔恩?伯克  (罗宾逊?汉弗莱公司)
诺尔曼?卡里斯  (摩根、奥姆斯特德、肯尼迪和伽德纳公司)
汤姆?克里法尼  (摩根?斯坦利公司)
阿尔特?戴维斯  (普雷斯科特?鲍尔和特本公司)
唐?德希茨  (诺穆那证券公司)
大卫?艾森伯格  (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
杰里?埃帕森  (惠特第一证券公司)
乔?弗雷泽诺  (奥本海默公司)
迪克?弗雷德里克斯  (蒙哥马利证券公司)
乔纳森?吉列斯  (沃特海姆?施罗德公司)
简?吉尔戴  (麦金利?奥尔索普公司)
马吉?吉列姆  (第一波士顿公司)
汤姆?汉利  (萨洛蒙兄弟公司)
赫布?哈特  (蒙尼斯、克雷斯皮、哈特公司)
布赖恩?哈拉  (布里姆、莫奈、福斯特证券公司)
艾拉?赫希  (第十四研究公司)
埃德?海曼  (塞勒斯?J?劳伦斯公司)
萨姆?伊萨里  (S?G?沃伯格公司)
李?伊斯戈  (潘恩?威伯公司)
罗伯特?约翰逊  (第一波士顿公司)
乔?乔森  (蒙哥马利证券公司)
保罗?凯莱赫  (W?H?纽博尔德之子公司)
约翰?凯伦伊  (德勒克斯?伯纳姆?拉姆伯特公司)
丹?李  (德勒克斯?伯纳姆?拉姆伯特公司)
鲍勃?马洛尼  (伍德?冈迪公司)
彼得?马修斯  (潘恩?威伯公司)
杰伊?梅尔兹  (戈德曼?萨克斯公司)
比尔?米勒  (莱格?梅森公司)
汤姆?皮特里  (第一波士顿公司)
拉里?雷德  (梅里尔?林奇公司)
汤姆?里克特  (罗宾逊?汉弗莱公司)
比尔?里特格  (狄龙?里德公司)
艾略特?施兰  (普雷斯科特?鲍尔和特本公司)
艾略特?施奈德  (格鲁塔公司)
里克?施奈德  (塞莱斯?J?劳伦斯公司)
唐?辛萨鲍  (斯韦尔德、蔡夫茨、辛萨鲍公司)
斯坦?索尔伯格  (贝尔德、帕特里克公司)
奥克斯?斯伯尔丁  (亚当斯、哈克尼斯、希尔公司)
斯图尔特?斯佩克特  (弗曼?塞尔兹?马杰?迪兹和伯尼公司)
约瑟夫?斯特布勒  (斯特布勒公司)
杰克?沙利文  (范?卡斯帕公司)
大卫?沃尔什  (贝尔?斯特恩斯公司)
斯基普?韦尔斯  (亚当斯?哈克尼斯?希尔公司)

林奇大部分时间通过电话或亲自去与各公司交谈。曾有报道说,他或他
的研究助手对他们所持有的大多数公司每个月要检查一遍。这就意味着将近
2000 个完整的电话,可能更多,假定每个电话 5 分钟,仅此项任务一周就要
大约 40 个小时。
“当我确实要考察一家公司时,我就埋头钻进去:‘去年的资本支出是
4.2 亿美元;今年是多少?去年折旧是 2.88 亿美元,今年又是多少?当你把
自己的工作做好后,如何管理就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寻找什么?

林奇不停地寻找,不断地奔波于各家公司,目的就是根据关键变量的变
化找出“明显的赢家”。每当他再回到某家公司或工厂时,他的认识都会发
生变化。有一年业务很糟糕,但接下来情况并不一定那么坏。“即便在一家
公司刚刚放弃做平淡的生意改做其他有希望获利的生意时,你也可以赚钱,”
他说。也许存货会变少。他知道酝酿中的某些东西将改变现状——一种较好
的调节手段,如推出一样新产品或新服务。因此他开始购买,但不是 T?罗?普
赖斯购买的集团内的一流公司,也不是像沃伦?巴菲特那样购买最有吸引力
的交易;而是像詹姆士?罗杰斯那样,整个集团的全部:完全有可能是几十
家公司。然后,当情况变化时,他会把单子上的数目减低到几个。

我强调林奇的重点是“明显”的赢家。林奇声称,如果其他的投资者们
能和他打同样多的电话,他们也能够像他一样觉察出公司运气的变化,而且
也能经常认识到同样的购买机会。“你一定得保持最佳状况,”他经常这样
说。

当然,在林奇和大多数投资者之间有许多不同,否则他们也就做出和林
奇一样的业绩了。首先,他对资料有足够充分的理解,从而能够快速敏捷地
行动,用不着费功夫去得到并不是必需的资料……这已足以保证在多数时候
你是正确的。

林奇的第二个优势是,由于他对他实际的或可能的持有物的庞大的单子
上的对象都作为买卖的目标加以考察和评估,因此他掌握了比大多数投资者
更多的机会。大多数投资经理们论证说,既然比竞争者了解更多是超越他们
的关键,那么他们就将把注意力集中到有限的领域上:“价值”股票、成长
股票、日本股票、资源公司、保险公司、银行,诸如此类,而且在选择的领
域中也不过度进行交易。但当这个部门定价过高时——这是常有的事,那又
该怎么办?有人通常倾向于认为无论如何也得继续干下去,让有价证券承受
可怕的风险,要不就是在一些明显不同的低价部分扩充业务,然而这样一来,
他就很容易因无知而犯错误。

林奇的技巧在于,在实践中涉足任何领域的任何股票,林奇为此交易所
要做的准备就相当于一位二手珠宝商要把业务拓展到绘画、珍贵书籍、古地
毯、硬币、家俱,手稿、蚀刻、商用或民用房地产、蔬菜批发所必须经历的
一样。拍卖行需要广泛的专门知识,但它们有相当的成员被委以他们所熟悉
领域的委托权:一个绘画部门,一个家俱部门等等。林奇可以求助于富达公
司的研究部门,但他的决定全由自己做出。

林奇身高 6 英尺多一点,身材细长,体格健壮,他有一头银发,苍白的
脸上焕发着英气,这都微微暗示他比安迪?沃豪尔还要英俊。他表现出来的
是愉快轻松而不是优雅讲究。他穿一套棕色的花呢西服,脚上套的是黑色的
翼梢鞋。一件白色、领口带钮扣的衬衣上,打着一条一英尺长的红领带。
他语速飞快且滔滔不绝,运用通俗的语言,有时甚至有点大孩子似地遣
词造句:“因此我对自己说,哎呀,我在做什么?”在交谈中,他挥一只手
或两只手都挥舞,有时手中握着眼镜,而面带微笑。他的大嗓门带有轻微的
马萨诸塞(但不一定是波士顿)口音。

林奇认为自己是典型的易怒而饶舌——当然,是在工作之外。对他将要
回答的问题,先不着边际地侃,然后又把心中所想的唠唠叨叨一番,最后他
意识到他已远离了主题。当问及最终的职业会是什么时,他说也许有一天他
会喜欢上教书,这点人们很容易相信。他有许多话要说,而且,我猜测,他
会一直乐于谈论此道——尤其是关于股票,当然,他也对马布尔海德及那里
他的住房的整修津津乐道。

林奇喜欢描述他自己的业绩:5 年,10 年,一年接着一年。他指出,尽
管在他的管理下基金的每股收益达 20 倍,在此期间仍有 8 次下降了 10%到
30%。在过去的 11 年里,每年他都能打破基金的平均收益,从来没有一年
下跌。在 1987 年 10 月,他承受了严重的打击,到 1988 年 3 月 31 日,他的
基金的财政年度结束时,跟下降了 10.9%的道琼斯指数相比,仅下降 9.6%。
就我与著名的投资者们交往的经验而言,林奇心平气和,谦逊待人,冷
静处世让人惊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不摆架子,不出风头——当然他在工作
方面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天分和执着的后面常伴随着别的东西:小时候的贫
穷或者家庭危机、生理的或社会的压力、或遭受命运的打击后促使他们奋起
超越对手。林奇可能受到了父亲早亡及家庭突然变故的影响,这也许助长了
他的孤独感,也使他学会了为自己的命运负责。真正的原因无人知晓。今天
谁还记得那位曾在波士顿生活的爱尔兰天主教徒?最为人熟知的例子是朝气
蓬勃干劲十足的肯尼迪家族。林奇说,当他刚刚到富达公司工作时,那里的
雇员除一两个例外,其他全是常春藤大学联盟的毕业生!他发誓要超过他们。
同样的激励常使超级工作者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主观化、专制。林奇身上
并没有表露出这种迹象。他身边的人常称赞他随和不摆架子的风格。很少有
人听到他提高嗓门或大发脾气。

家庭

林奇的妻子卡罗琳来自特拉华,他们两人在沃顿相识,现在膝下有三个
孩子,全是女孩。我对林奇说过,我自己也有三个女儿,而我很满意。林奇
听完后高兴地点点头:“两个男孩再加上 10 万股 IBM 的股票,也休想换走我
的任何一个女儿。”

结婚后,林奇夫妇在波士顿好几个地区住过。自 1982 年以来,他们在马
布尔海德——他们很喜欢的一座港口城镇——购置了一幢宽大的住宅,它的
外表很现代化,但内部装修并不完美。他们一直对住宅的内外保持更新,扩
大空间,在他们朴素的屋子通过削、漆、钻、锤等增添了许多木结构部分。
林奇的医生建议他散步——天天坚持,一小时 4 英里。所以,晚饭后他
和卡罗琳就徒步环绕马布尔海德 40 分钟,他觉得这使他气血流通,心情舒
畅。

工作

他的办公室在富达大厦一走廊尽头的角落里,比起在一起的其他管理的
金钱数目少一些的资金经理们的办公室,这一间最大、最拥挤。

林奇办公室的拥挤程度不可比拟。倚着窗户平列着两码长的报告,前面
堆放着一周来的报告,并按类排列。马尼拉的文件散放在地上。办公桌上堆
放着几英尺的报纸,我数了一下大约有 60 个黄色文件夹,在每一个文件夹内
最上面的一张通常是这一时期工作的中心,符合某些特殊标准的公司,例如
有兴趣的内部购买;对某个欲回电话的公司官员要提的问题;需要扩充的注
释……所有须引起注意的。我问他把这么多文件夹垂直摞起来是否为了用手
取起来方便些,他显得有些迷惑不解。他从底下抽出一份文件,瞟了一眼,
然后说道:“如果这个人要见我——他是这一公司的总经理——我想能尽快
就我所感兴趣的问题与他交谈,所以,我把它放在这儿。”我猜测那里是他
用手指能尽快够得着的地方,而且,他对那一堆东西里的每一件的位置大致
都有所了解。也许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为的秩序——例如,一幢法国别墅式
花园,与自然的秩序,例如一片丛林之间的区别,后者看起来杂乱无章,但
对神或一位博物学家而言,则很清楚。

就连办公室的墙上也是乱糟糟的:他的孩子们的大型照片(排得稍微斜
了点)、图片、广告、供参考的股券等。在这些图片里面隐约可见一部米黄
色的电话,侧面是一排艺术家庭照,就像从小丘中升起了一座山峰,一台计
算机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在办公室里,他与同事们的谈话极其简洁。时不时地从房门外探进一个
脑袋,发出简短几个音节,林奇咕咕噜噜说上一两句,那个头就消失了。对
话就像 20 年代老式电影里的声音一样。

在调查之前投资

林奇技巧的本质是流动性,让他的投资组合不断变化更新。当他发现市
场良机时,从不进行太多的分析,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措施。当然,这既需
要天生的本领,又需要有在这方面长期研究基础之上的确切的判断。曾有个
被引证为超级谋略的历史故事:在萨拉曼卡,威灵顿观察到马尔蒙正带兵与
他平行穿越一座峡谷。突然,他发现了一个有利攻击点:“上帝!就这么干。”
他把望远镜抛在一边,马上下达了摧毁敌人的战斗命令。尼罗河战争中的纳
尔逊,经过数月的追逐,他观察一片海岬,发现法国舰队正倚海岸布下了防
守阵式,天色已近黄昏,换上别的指挥官,或许要细加商量,制定作战计划,
然后再给舰长下达命令。纳尔逊丝毫没有犹豫,……借着渐渐的微光,他勇
敢地从敌人不加防备的岛屿与舰队之间的地带切入,等到法国人清醒过来,
他们的舰队已被毁为碎片。

林奇的行动方针与他们一样,一旦发现市场失效,他会马上采取行动。
如果国内汽车公司的股票看起来便宜,他就买进福特、克莱斯勒和通用。当
它们上升时,他会继续购买一些外国股票——沃尔沃、本田、标致、菲亚特
及日产。如果情况恰好相反,他也会冷静地反向操作。1987 年 10 月的崩溃
使一家互助基金管理公司——德莱修斯公司的股价从 35 元跌到 17 元,公众
担心它将会遇到麻烦。但是它的股价中有 15 元是由现金构成的,而且它的货
币基金部门基础扎实,应该可以使公司恢复正常,因此,林奇购买了这支股
票。他通常也会买进些许对他的“收购队”而言很值得注意的股票,因为后
者会提醒他不能错过机会。

他就像一位比赛中的船长,要不断变换航向以利用风向的变化,他的投
资组合永远都在变动。许多证券仅保持一两个月,上市证券平均一年至少要
总体上变化一次。林奇觉得他的工作越出色,周转率就越高。

从技术的角度看,这就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林奇大约有 1400 种证
券,其中最大的 100 种代表着一半的总资产,最大的 200 家代表着 2/3 的总
资产。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他的交易大约是买进 5000 万美元、卖出 5000
万美元。要做成这么巨大的生意,他只有三位交易员。巴里?莱登买进,罗
伯特?伯恩斯负责抛售,安尼塔?斯图尔特则辅助他们两人工作。通常,在
每位交易员的账簿上有 100 种左右的股票,也就是说,林奇想买进 100 种,
如果他能用较便宜的价格得到的话;他还有 100 种须售出,只要它们的价格
合乎他的要求。他的交易员都对价格很敏感。跟许多其他的大版交易员有所
不同,他们不是立即进行大宗股票交易,他们会在股票行情不利于他们时,
撤回他们的出价,直到市场恢复。如果他知道有一起极具竞争性的大型订货,
一般他将会退出市场,等待下一个有利时机的到来。林奇的交易只有不到 5
%是大于 1 万股(而许多的机构经理们经营的是 10 万股的大宗股票)。
林奇的策略是,从许多别的投资者们认为属于价格反常的情况中寻求获
利。在那么多的证券及未来证券的单子上,任何时候他都会认为有数十家应
该出售,而另有数十家价格疲软应当抓住时机购进一些。在这里,林奇的技
巧截然不同于其他的大多数投资者,而是类似市场创造者,他们操纵着一二
十种证券,他们已适应了他们的股票变化的节奏,以及引起它们变化的因素,
因此他们把这些股票不断地买进,卖出,买进,卖出,年年如此,一次次从
中间获取无穷无尽的小利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累积财富。然而,最大的不
同在于,大多数的投资专家们最多同时经营 20—30 种股票,林奇则经营数千
种,并且不断翻新。
林奇相信老交易员法则:如果你因期望发生某种事而购进一种股票,事
情又没有发生,那就把该股票卖出去。华尔街对这个思想有一种讽刺式的表
述:“投资是没有结果的投机。”你基于某种期望而有了某种想法,但你错
了。那么现在你丝毫没有理由继续拥有该股票,应当迅速地把它卖出去。林
奇说他常常一眨眼的功夫就卖出去了。“你不会被不属于你的东西的价格上
涨所伤害,而你真正拥有的东西才会毁灭你。”
“在我买的股票中,3 个月后,我仅对其中不到 1/4 的部分感到乐观。
因此如果我碰到了 10 种股票,我会愉快地把 10 种都买进来,然后再进行调
查研究。也诗随后我不喜欢其中的几种,但我会继续保有我喜欢的几种,增
加他们的数量。你看一眼就知道,公司在不断地变化:竞争有可能加剧;有
问题的工厂可能出售或倒闭;具有竞争力的工厂也许会发生火灾。因此,如
果你细心考察,就能发现那些基本的东西是变化的。”
“即便它们不变化,股票也可能从  20 美元跌到  16 美元。或许我已以
20 美元的价位买了 1 万股,那现在我将以 16 美元的价格再买进 10 万股。如




果我考察 10 家公司,我也许会对某一家比较感兴趣。如果我考察 20 家,那
就能发现两家。如果考察 40 家,我可能发现 4 家。如果我考察 100 家,我可
能发现 10 家。如果其他人能和我考察同样多的公司,我认为他们中间 90%
的人当听到同样的消息时,会跟我一样‘哇’地叫一声,也能够做出同样的
购买决策。在这桩业务里,你必须得是个好听众。当然,仅访问一次也许还
不能做出决定,一两年以后就可能做出判断。”

私人投资者相对于专家的优势

当一个消费者考虑要购置一样重要的家庭用品,比如烤箱时,林奇说,
他会仔细研究。他会向有这种工具的朋友询问,并在《消费者导报》上查寻。
同样地,当他想买一座住房时,他会请一位建筑师来看一看房间的结构及线
路布置,并且还要查考一下当地的教育体制是否正在走下坡路。但当这个人
购买一种股票时,他常常是蜻蜓点水,一点研究都不做。
但个人购买者“应当”比职业购买者拥有“一种难以置信的优势”。他
有的是时间,能集中精力,能像他购买自己的住房一样付诸研究。如果他必
须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都买入卖出,他会疯的。
同样地,林奇建议个人投资者应当对他们认为良好的零售产品、服务业、
食品供应公司做详细的记录。他以个人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些例子:塔克?贝
克、沃尔沃、苹果计算机、邓金?唐纳兹、皮尔第一出口,以及哈尼斯等。

意外之喜

购买者常为在房地产方面的成功而感到惊讶。你做了一次不错的投资,
价值在提高,你什么都不用干,它还在进一步增高。林奇说他在股票上的经
历与大多数人在房地产上的类似: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最好的结果。他的购买
没有特别的长远目标。股票升值了,行情仍然看好,那他就再握一段时间,
然后它又有所上升。例如,当 1981 年福特公司抵销股利时,林奇购买了,并
且仍然持有。10 年前他买驻足商店的股票,7 年多以前买了克莱斯勒。购买
克莱斯勒 9 个月后,他意识到形势比他当初购买时要好多了。他购买了克莱
斯勒,过不久传来好消息,然后上涨、再上涨,一点一点地那种股票升值了
20 倍。林奇赚大钱的股票通常都是意外的惊奇。与此相反,每当对相反情况
的第一反应是“天哪”时,他已经损失了金钱。做事很少能如愿似偿。

问一问竞争对手

林奇有一项为大多数优秀的投资者所欣赏的策略,那就是向被采访者打
听街对面他的对手的情况。一位竞争者对一家公司的严厉批评并没有太多价
值,然而竞争对手们对某家公司赞美就值得注意了。例如,其他的钢铁公司
这样称赞努可公司:新的规则,新的人手,干得不错。林奇做了一番调查,
然后就购买了它的股票。没有人比竞争对手更了解一家公司,它得为创设新
产品、占领市场份额与这家公司天天斗争。约翰?坦帕尔顿有一标准公式:
“如果你不想为你目前的公司工作,那你最想去的是哪一家?”有次林奇访
问联合旅社,他被公司管理人员对他们的竞争对手拉克塔汽车旅馆所怀有尊




敬深深触动。就在第二天他马上与拉克塔通了电话,过了不久他又亲自前去
造访,然后在三周时间里,他把麦哲伦基金总资本的 3%投资于该公司。
向公司经理们打听他的公司以外的情况还有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关
于它的供应商或消费者的投资观念。建筑工人们认为销售比通常认识的行情
要好,这就促使林奇开始考虑森林产品、水泥、石膏或建筑房屋顶部的材料。
访问希尔斯公司,他可能会发现地毯的销售情况正在改善。若到一位零
售者那里看一看,他或许会发现鞋子卖得不好。但胶底运动鞋却很畅销,随
后呢?斯特利得-莱特专为小孩制造皮鞋,购买了尤尼罗尔的分公司斯皮瑞,
以及托普赛德。但真正为之效力的是凯支,作为全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为
斯特利得-莱特带来了一半以上的收入。林奇为没有买到锐步而懊恼不已,“然
后我说,‘嘿,我有一位朋友参与了整个事件。’许多有趣的事情就这样发
生了,你不得不睁大眼睛。”因而他购买了斯特利得-莱特公司,并因此获利。
林奇指出,跟你交谈的人对行情真正了解的程度大小将产生不同的结
果。如果一家钢铁公司的老板说将迅速改善工厂的状况,这是个可靠的讯息。
但如果他说纤维光学业务将有重大进展,那也许你最好应当向更有证据的人
那里寻求证实。然而很奇怪的是,投资者们很容易地就被对真正的秘密并不
懂的不同产业的头面人物所引诱。

内部购买

当公司内部人购买自己的股票时,林奇就很仔细地观察。一位内部购买
者,他说,有许多出售自己公司的股票的理由。他或许是为了购买房子,或
者增加现款,或者从事股票期权。但内部人购买的唯一理由就是赚钱。可以
放心地假定,只有在有了充分自信的依据之后,内部人士才会购买。林奇观
察到,一家公司只要存在大量的内部购买是很难破产的。林奇尤其在寻找被
中层的内部人士抢先购得的萧条股票,这要比总经理都介入的情势更为乐
观。
富达公司现在有一个小组专门跟踪内部人交易。他们从纽约证券交易所
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收到报告并加以提炼压缩,然后印出表格,标出过去内部
购买的情形。在内部交易报告中购买类大约有 85 家公司,抛售类大约有 50
家,这只有当许多董事开始出售他们的股票时才具有意义。如果一位官员为
购买住房把他所拥有的 1 万股售出了 1000 股,这没有什么意义。然而,如果
他拥有 45000 股而把 40000 股售出去,同时其他几位官员也抛售出去了相当
数量的股份,那这里面的意义就重大了,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或许有必要采
取行动。

增长

对林奇而言,增长理所当然是一家公司首要的优势,而成长股股票是他
的有价证券当中最大的一类。在一定时期内,任何一种股票的价值都可能被
高估或低估,然而,成长股股票决非他持有的有吸引力的唯一股票。因此卖
出或买进也顺理成章。但是,一谈起增长,林奇尤其关注单位增长,甚至超
过了利润增长。T?罗?普赖斯,增长股票投资理论的最早倡导者,寻求在每
个增长商业周期利润较高的公司。然而,高利润可能是由于物价的上涨,也
可能是由于巧妙的买进造成的。林奇季复一季、年复一年地寻求的是实际单
位销售量的增长数目①。
林奇指出:“想赚钱的最好办法便是将钱投入一家近几年内一直都出现
盈余,而且将不断成长的小公司。”   气魄要大

林奇强调的这一点投机家们都能理解。投资者最主要的目标是应当避免
重大损失,偶而的一次巨大的胜利能抵销许多次小的失败。受管制的账户的
持有者常常把这一点搞错。他们有这样一种心理:一位有 100 万美元的信托
受益人看着这张账目表,他看到许多年前以 3 万或 4 万买进的股票现在以 10
万或 13 万卖出。很好,这是他给该银行付酬所要求做到的。再进一步检查,
他会发现一幅令人沮丧的景象:美洲公司的股票从 6 万美元跌到了 3.5 万美
元!太可怕了!这中间 2.5 万美元的损失可以满足妻子购买一辆卡迪拉克的
要求,而他拒绝了。为什么要付给弗拉特伦特信托公司报酬来购买那种拉圾
股票,可恶!

对这种情况,弗拉特伦特信托公司的回答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不再冒
任何危险。然而,林奇指出,那是一种自毁前程的反应。他说:“如果你有
5 种股票,3 种下跌 75%,一种上涨了 10 倍,一种上涨了 29%,那么这五种
股票仍然会令你干得很出色。……因为这么去做,你在上涨 10 倍的这种股票
上已赚足了钱,远远抵销了你那些下跌 50%、75%甚至 90%的股票所带来的
损失。”实际运算可以这样进行:假定 5 种股票每种以 100 美元买进:



赔本



赢利



最终结果

100 美元-100 × 75 %=25 美元  100 美元+100 × 20 %=120 美元
100 美元-100 × 75 %=25 美元  100 美元+100 × 900 %=1000 美元
100 美元-100 × 75 %=25 美元
300 美元变成 75 美元            200 美元变成 1120 美元  500 美元变成 1195 美元



林奇进一步注意到,小公司股票要比大公司股票更容易赚取大百分比的
收益。对道?琼斯工业指数上的股票而言,要上涨三倍比美国证券交易所里
的小公司难多了。

高增长,高收益

林奇指出,以较高市盈率出售的公司比以较低市盈率出售的公司更易下
跌。然而,如果你掌握了真实情况的话,在以较高市盈率出售的公司里你将
赚到更多的钱。假设收益决定股票价格,他举了个例子:一家公司以 20 的市
盈率出售,每股赢利 1 美元,即共 20 美元,每年以 20%速度发展;另一家
公司以 10 的市盈率出售,每股 1 美元,即共 10 美元,以 10%的速度发展。
一年以后,第一家公司将获利 1.20 美元,而第二家公司为 1.10 美元。在第
10 个年头,第一家公司获利将达到 6.19 美元,而且如果它仍以 20 的市盈率
出售,那市场价格将是 123.80 美元。如果像过去常发生的那样,假设市盈率
下降至 15,那么,市场价格是 92.85 美元。
在此期间,那家利润增长为  10%的公司将获利 5.29 美元,意味着 25.90
美元的市场价格,仅为第一个高增长公司的 1/4 左右。

耳语股票

林奇认为,最恐怖的陷阱之一就是购买了一家振奋人心的公司的股票却
没有获利。他还记得曾经买过数十家公司——如果这些公司的理想前景变为
现实的话——他就能赚 1000%的钱,但每次他都赔了进去。美好的新故事总
那么诱人,就象他说的“只有煎得滋滋响的声音,却看不到牛排。”每次他
都想咬下去,却每次都失败。

林奇曾经创造了一个有用的投资概念——“耳语股票”,林奇会看上这
些公司,因为他的消息来源——通常很可靠——低声告诉他:“我有一家很
好的公司,但规模太小,不适合基金投资,不过你可以考虑自己投资。”
可靠的资讯都会介绍一些动人的情报,如果谁成功,谁就是大赢家。生
物反应,从牛淋巴中提取抗元;斯密斯实验,发明了从木瓜树中提炼医治背
椎环节软骨脱位之类病的药物。他还提到了阿尔汉布纳矿业公司、美国太阳
王公司、美国手术中心、阿斯贝蒂克工业公司、鲍马公司、科姆迪公司、联
合电路公司、维利特微计算机公子、国家保健公司、电视电话公司、特里龙
公司、帕里曼公司、太阳世界航空公司等。林奇说,他在这些公司上也无一
例外地赔了钱。

别弄糟了

林奇认为下述两种公司是不同的:其一是,聪明地把业务扩展至他们的
知识与技能仍能派上用场的相关领域;其二是,疯狂而无计划地买进,经理
们希望能够控制,但事实上却不能。通常情况下,林奇认为,把公司的超额
现金用来购回他们自己的股票比用来扩展到可能带来麻烦的业务方面更为明
智。

热门股票

林奇最想避免的是最热门行业里的最热门股票——它们受到投资人的特
别关照,投资者们相互之间都在谈论它们……最后价格暴跌。他随便举出了
几家原先的热门行业:数字式钟表、汽车旅馆、医疗保健组织、廉价的遮地
式地毯公司、磁盘驱动业、石油服务业——当然也包括施乐公司。在所有这
些情况下,高增长是竞争的沃土,当该公司为了保持市场股份而花费掉巨额
资金时,公司的利润率就下降,并陷入财务困境,而且由于每个证券分析者
与投机者都从事这门股票,它的下降幅度会更大。

不可或缺者

合适的最基本的投资标准,林奇认为首先要寻找以低的市盈率出售的公
司,它们的收益率应为 15~20%,其次,该公司应当有一个强大的且易于理
解的业务特许权,这样它才不至于被某个强人控制。
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林奇偏爱人人都能经营控制的简单业务。其他的
投资者们喜好激烈竞争领域内有着出色管理的高等业务,即所谓的“运动员”
型——例如宝洁公司、3M 公司、德州仪器、道化学公司、摩托罗拉等——经
过数十年成功的奋斗,它们已经形成了有效率的队伍来利用机会、争夺市场,
并通过创制新产品来推动增长。毫无疑问,你真希望自祖辈起就持有这些公
司的股票。对林奇而言,问题在于你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东西,只需要一
个以低价出售、经营绩效尚可、而且在股价回升时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公司就
行。用他的话说,他需要的是有相当能力和自信的经理们可以接管、在信息
充分的条件下能够经营、几年内不至于破产的公司。

管理还是事业

像布里斯托-迈尔斯或梅尔维尔这样 20 年来利润稳步上升并不是事业本
身的性质。如果有这种现象,也许那并不是管理而是事业本身的声誉所致,
尽管管理也相当重要;但他们没有机会证实这一点。“也许最终我会发现他
们相当聪明,即便他们并不是约翰尼?卡森。”

一家公司所拥有的某种独一无二的特征——避龛,证券人士们这样称呼
——可以减少人们对该公司管理方面的担忧。他引用了福特哈佛公司,①回收
废纸并制造新纸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公司;国际服务公司,一家殡葬屋连
锁公司,稳定地购买新居住区现存最好的殡葬屋;邓金?唐纳兹,在自己简
单的业务里不断发展;雷吉斯,最大的时髦商店的独立连锁店,专事商业中
心;罗基韦尔公司,制造邮费计量器。他说他梦想中的公司(可能有点离奇),
是缓慢发展行业里的增长型公司:它符合上面所说的条件。

同样的理由可以解释林奇为何对高技术公司不感兴趣:它们可能不错,
但如果你不真正了解它们,它们也不会让你受益。“我怎么知道某些人的无
意识记忆比另一些要好?”他问道。对此问题你可以回答说,有些分析家正
在试图了解这些问题。但这些人通常都是专业人士。

不固步自封

除了这一点以外,林奇几乎没有任何拘束。我们曾看到他购买殡仪馆和
汽车旅馆的股票,许多他钟爱的公司的名称或许能令守旧的人惊慌不安。

克拉克?巴勒公司
国际奶酪女王公司
邓金?唐纳兹公司

活力小子
皮克?萨夫公司
塔斯蒂烧烤公司


原装配件公司
拉孔塔公司
国家卫生公司

杜兹?罗尔公司
玩具公司
WD40

上述大部分公司的实力要比人们想像中更强大。“活力小子”,费城一
汽车零部件供应者,事实上已有 75 年历史,而且仍然在发展壮大,因此,林
奇看好此公司就不足为怪了。“原装配件公司”,25 年来利润在增加,其市
场资本化以 10 亿美元计。“国际奶酪女王”有 7000 家批发店遍布全国各地,
它正在用自己的收入购回自己的股票。

林奇说他具有一种优势。因为许多他的竞争者们并不寻找购买的理由。
它们寻找的是不购买的理由:公司实行了工会化,原西德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问世,从而挤垮他们,或者其他的理由。有许多偏见影响了大多数投资者对
行情的通盘研究。“要挣钱,就得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就得做别人因心
理定势作祟而不愿做的事。”

灰色事业

林奇认为,由于许多事业本身令人生厌,由于大多数投资者对它们敬而
远之,反倒能够以有吸引力的价格买进。他以“国际服务公司”为例,它已
发展了许多年,但受到了市场的忽视,直到有一天它拥有了全国 5%的殡仪
馆,当华尔街留心此家股票时,它已上涨了 20 倍。另一个例子是“查尔斯?里
弗?布里丁实验室”,深受波士顿社会所爱,它的业务是饲养供研究癌症实
验用的老鼠。还有一例,安全克林公司,位于汽车加油站房,专门清洗油腻
的汽车零件。

走出国门

国际投资的无效性令人吃惊。林奇曾访问过瑞典的一家大股票经纪公
司,公司里没有一个人曾去过沃尔沃,尽管该汽车公司距哥本哈根仅 200 英
里。在瑞典,沃尔沃就相当于 IBM、通用汽车、通用电气。在英格兰,五六
个分析家能在一个月里访遍所有的大公司,而这种情况在德国、法国、香港
或者泰国就很少发生。

由于市场效率不高,如果你有胆识,很可能会在国外进行大宗交易。
林奇的胆识使他毫不迟疑地向国外投资。他把外国公司与国内的同行加
以比较以便从中做出决定:福特、萨伯鲁,还是沃尔沃(曾一度是他最大的
股票)?宝洁还是尤尼弗?尤尼罗尔还是米西林(在那儿他打了一次棒球)?
阿卡兹或杜邦?“你可以利用价格做套利生意。考虑折旧,你可以算出
总厂的账目,比较阿卡兹与杜邦的折旧率。如果阿卡兹有 4%的折旧率而杜
邦仅为 2%,那么你会意识到阿卡兹的利润被低估了。

德国的公司税仍是 50%,而其他国家则低得多。因此德国将不得不削减
税率,否则人们将在西班牙或爱尔兰建立他们的工厂,那里的税率较低。因
此,投资人可以预期,德国的公司最终的盈余会随着赋税环境的改善而好转。
瑞典仅有几家保险公司的证券上市。当美国保险公司获利率提高,保险
费上涨之时,大家都预期这些公司将在世界各地大赚其钱。然而,斯堪的纳
维亚公布的业绩仍然不佳,而它的竞争者已被淘汰出场。股票在利润回升之
前是不会升值的。林奇抓住时机购买了这些股票,从而获得了八到十倍的收
入。

林奇说,他在欧洲的成功机会要远多于在美国。购买 3 个月后,他仍对
至少一半的欧洲公司感到满意,而美国的公司则仅有 1/4 的尚可。“法国的
经纪人是可怕的,”他说:“你仔细地分析一家公司,就会发现那些经纪人
制定的目标很难实现。他们不知从哪里变出了那些数字。”

在国家当中,林奇对那些其他的资金经理们感到不安因此不想投入大量
资金的国家最为中意。比如说意大利,它的存款利率在全世界名利前茅,几
年前引入了互助基金概念,这将有助于把大量的金钱引入到股票方面。当林
奇在米兰交易所购买 IFI 时,那家公司将菲亚特汽车和其他公司持股价值的
40%并入公司资本。SIP 是一家电讯公司,以现金流动量的 1.5 倍出售。换
言之,意大利的公司的股价相当便宜。

西班牙?他持有不少特莱弗尼卡与恩德萨公司的股票。
墨西哥?墨西哥电话公司很合口味。

林奇最高兴的是他能在其他美国投资机构之前买进外国股。其中的一些
股票有巨大的资本市场,能够吸收巨额的投资。当这个过程持续足够长的时
间,该股票将会被过多的美国人所有时,那就到了转移目标的时候了。

坚持己见

他购买美国的股票同样运用这种原则。正如他曾经说的:“我只想一个
人承担这些事。如果你错了,导致基金买进了这种股票,其他人会立刻溜之
大吉。但如果你是对的,那也没有什么——股票无论如何还得上升。”
就此而言,它也适用于整个市场。他喜欢投资大众焦虑不安的市场,正
如一句老话所说的,市场“爬上了忧愁之墙”。他指出:“有各种各样的担
心,担心暴跌,担心臭氧层,担心新总裁,担心干旱。”所有这些在他看来,
表明市场一切正常:1982 年情况十分糟糕,市场降至谷底。“当各种消息看
起来很可怕之时,正是在市场上赚大钱的好时机。”他曾经这么说。他曾经
不顾他所观察到的不利的工业形势,买下了一系列的半导体公司的股票。他
说:“如果我是正确的,那我可以赚 400%,如果我错了,我可能损失 60%。”
多好的差额!“只要这么去做,你有可能赚 20 倍,而你充其量损失 100%。
这一点大众并不理解。”

法则与简化

林奇直率而直觉地排斥了许多被誉为成功捷径的投资公式。许多信托公
司喜欢采用经济概况和产业配置的方法以取代知识和技术,而林奇却避免使
用这种方法。他对貌似博学的繁累的经济分析与市场分析也不信任。
由此出发,他不相信过时而又诱人的“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它的核心
意思是你不需要理解你所购买的公司,但你可以把他们分门别类,然后按类
别进行交易。

那么趋势、动向又怎么样?“不,”林奇说道:“我不在乎股票在上扬
下降,还是倾斜。”然而,有一种例外:抓住转折点。这对林奇很有吸引力。
他想在一家公司财务状况好转前的一瞬间进行部分投资,等到转折真正开始
时,再增加他的股份。

林奇不太关注公司的股利策略,用他自己的话说:“股利不是我的目标。”
不能仅仅因为某种股票下降就购买(即所谓的最低点购买),林奇认为
那是一种可怕的错误。如果 6 个月前的联合菲多的市场价格是 50 美元,而现
在值 20 美元,那这肯定是廉价商品!但当它在 40 美元、在 30 美元时,同样
如此,当它可能降至 10 美元时仍有交易可做。你一定得对它的真正价值有清
晰的概念,并以此为惟一的根据,而不是根据最近的股市行情作出判断。

思路要开阔

林奇希望自己所处的状态是这样的,以 20 美元的价位买进 A 公司的股
票,而不以 30 美元购买 B 公司的股票,然后,为了购买 20 美元的 B 股,他
会在 A 股升到 30 美元时把它抛售出去。他指出,几股小利润加在一起也是一
笔巨大的收入:“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他说。他是个相对价值论者,
而不是最大价值论者。“我从来没有做出过任何大决定,”他曾说过:“我
甚至从未想过要做出什么大决定,我喜欢每天做出一些小决定。”换句话说,
一年做出几百个决定,这样即使你错了也不会太离谱。相反,根据平均利润
法则,只要你比普通的投资者优秀,你肯定能准确无误地前进。“但当你错
了的时候,你必须得知道,然后卖出去。我买的大多数股票都是一个错误。”

一年 15 分钟

林奇说:“我一年大约花 15 分钟时间进行经济分析。在股市赔钱的原因
之一,就是一开始就研究经济状况。我每年也会花 15 分钟考虑股市的走向。
但过多的、貌似精明的伟大想法会把你引入死角。”

他发现,基于经济预测的担忧根本没有用处。“我们不做经济判断,”
他曾说:“我们这里不需要人来说,现在将有一次衰退,所以不要购买电子
业股票,或者我们将要遇到一次繁荣,所以应当买科尔普特—帕尔默利弗的
股票。没有人打电话告诉过我 1980 年和 1981 年的衰退。”他冷静地说。
林奇注意到人们常就经济、股票市场的前景等等一些宏观问题向他请
教,但没有人回答得了这些问题。即便有人能做到,但像宝洁或高露洁这样
的公司也不会受到如此波动的影响。可是如果情况相反,有人购买了一家内
部存在矛盾的公司的股票,甚至在大好时机也有可能失去他所有的钱。
“‘6 个月后的 GNP’是一句空话。‘胶底运动鞋情况如何?’这才是真
正的经济学。”

期权

对期权、期货及其他所谓的衍生型工具他也尽量避免。这些东西需要过
多的成本,将吞掉大量的利润。林奇哀叹期权市场吸收走了曾一度流入较小
公司的资金。期权市场是一处巨大的昂贵而又无用的赌博场所,这些钱应提
供给那些真正需要资金的小公司和新公司(尽管林奇自己也承认,他在对新
公司的投资中有过痛苦的经历。他喜欢对人谈起那次对一家小航空公司的投
资:人们预计它将起飞,可是它却坠毁了。)

接管与杠杆收购

“关于接管,我们得到的内部消息都是错的。”林奇曾经说。他付出了
200,得到了 0。他对我说:“我曾接管过几家公司,但都让我大出意外。”
通常他对杠杆收购很愤慨,因为,他说,它们妨碍了投资大众全力参加衰落
后的复苏。其道理在于:让我们假定几家公司都以 20 元出售,然后由于市场
滑坡或其他的坏消息影响,它们都降至 8 元,最糟的那种股票再没有复升,
但稍好的几家重新调整并反弹回来。

但如果没有那种事,该股票可能上涨到 40 或 50 元。因此,大众承受了
损失。
这种痛苦的经历容易发生在二流公司的股东身上;吉列或施特林药业或
克拉夫特公司有那么多对之感兴趣的股东,因此股东们能得到一个公平的价
格。

办公室里的分析

林奇认为,掌握一家公司的数据当然有必要,但只以资产负债表分析仍
是不够的。“根据统计得出的廉价的结论,很有可能是个真正的圈套,”他
说,“账面价值可能误导人们,比如说可口可乐的资产负债表不会列出其商
标与标识的价值。你可能有一家 2000 亿美元资产和 1 亿美元债务的公司:看
似不错,但也许有一天资产变得只值 5000 万美元。因此,即使数字事实上也
可能是主观的。”

“然而,”他说,“当我购买时,如果这家公司有一份良好的资产负债
表,那就能给我一种巨大的优势。如果它没有好转,我可能会损失投入资金
的 1/3,但如果它真的好转了,那我的确能做得很出色。”
林奇认为,有时他把某项投资几乎全损失了,那常常是由于他没有密切
关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计算机

林奇不相信计算机将替代优秀的分析家。原因是,发现一家公司干得比
预期的要好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比一个电话更快地搜到这种信息。如
果林奇给某个公司打电话,了解到其业务正在恶化,并且决定出售,一位购
买者也许通过电话也了解到同样的消息。然而,只有了解经理的人,才能对
他的话中语气有更深的理解。“我告诉你,你接触到的有些人经常是乐观的;
而另有些人则总是悲观忧愁,他们的忧郁或许会让你觉得应该处于空方。如
果你真的这样做了,而且市场也如你所愿,仅通过计算机是无法估计这次衰
退将持续 1 个月还是 1 年的。”

分散投资

林奇把传统的基于经济“概况”的信托公司的那一套东西统统抛在脑后,
它们把投资组合分为周期性的、公用事业性的等类别,而林奇则完全避免在
股票和准备金之间、在产业部门之间做有意识的“资产分配”。

然而,对他的证券组合,林奇有自己独创的见解。在股票当中,林奇分
了四个基本类别。在有些外部股东经过研究后对他指出资产的类别之前,林
奇管理麦哲伦资金已有三四年了。他最初并不是按照那些类别来购买证券
的。

1.成长型公司,林奇谋求从中赚取两到三倍的利润。

2.低价资产的赌博,“价值”股票或收益稳定增长的热门股票。林奇希
望从中迅速赚得 1/3 左右的收益,然后他可以立即转移资金。
3.特殊情况及萧条的周期性股票。

4.防御型股票,林奇对它的偏爱超过现金。当市场行情降到最低点对,
如果一位市场投资者用现金的方式拥有其证券组合的 50%,在市场行情好转
时,他可能要错失许多行动良机。

在某种程度上,林奇也认为,某种股票价格便宜要比关于市场明年如何
运作的流行概念真实可靠得多。尤其当许多股票价格便宜,或者大多数股票
价格便宜时,在一位没有经验的评估人看来,整个市场都将价格下跌,而不
是相反。

林奇从不持有实际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然而,林奇喜欢持有稳定产业中
有巨大收益的保守股票。它们不会受到经济下跌的重大影响,尽管当市场上
升时,它们上升得较为迟缓,但当市场下跌时,它们仍能支撑得住。这种类
别大约包括 100 或 200 种股票:食品公司、广告机构、电话及天然气公益事
业、财政公司、零售业。这种类别,由于他并不寻求重大收益,所以也是他
资金周转最快的一类。“如果一种股票因一场巡回演出或其他原因价格上涨,
而最基本的并没有变化,我将抛售它并增加这一类中其他股票的投资。”

建议

林奇愿意为即将到来的一年的股票市场的最好前景做一个预测吗?是
的。他认为,成长股股票的市盈率将在标准工业股票平均市盈率的 1 至 2 倍
之间浮动。而近期成长股的股票一直是在与标准工业股票相同的市盈率的价
位上出售的,所以很明显,成长股股票还拥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用林奇的话
说,“我认为,如果你持有高质量、中等规模、增长平稳的成长股公司的股
票,你会因此致富的。”

执着

总而言之,林奇一直着迷于股票市场。引用他的妻子在一篇文章中的话
说,当林奇还在沃顿商学院时,在她与林奇的第一次约会中,林奇自始至终
的谈话全是股票与股票市场。的确,在任何领域,后来的巨大成功都需要青
少年时代对这一领域的投入与奉献:在体操上获得奥林匹克金牌,在国际象
棋上击败俄国人,象毕加索那样画画(不管他自身修养如何),成为纽约芭
蕾舞团的明星,创办一家大型的电脑公司。林奇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员。伟
大的成功通常总是需要执着的投入。换句话说,不管某一事业是否值得献身,
如果你尚未达到热爱它已经到了除此之外不想做任何事的程度,你就难以取
得伟大的成就。正如一句古老的法国格言所说,“精神的欢乐会释放能量。”
由技巧带来的欢乐就是林奇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