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澳洲游:(原创)龙年春晚,一个好的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11:59

龙年春晚,一个好的开始

  • 发表于:2012-1-24

        央视自从有春晚以来,这台甚至已经被大陆中国人比喻为不可或缺的年夜饭的文艺晚会,于是成了每年节前大多数人充满期盼的事,不论你承认或不承认,这台节目都会在每年除夕夜呈现在亿万中国人过年的团聚之中,几乎成了一个特有的图腾。基于此,央视春晚的节目年复一年的在节前和节后都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谁上认不上,谁当导演,节目的好坏,题材的选取,演出的质量,之后的评比-----,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新闻,以至于春晚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利场,对于一个娱乐节目而言,可谓影响力惊人。

    而事实上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电视传播手段的媒体娱乐,能继续保持如此高的公众关注度,本身就说明了春晚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其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但也正是在网络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娱乐也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公众能选择的空间已经无限放大,观众对娱乐节目的要求也随着这些变化而倾向于多元和开放,近些年来春晚也自然而然的在公众期待与节目内容质量上形成了鲜明反差,对春晚的批判和挑剔,几乎成了一种娱乐文化,其实我认为这很正常,一个充斥文化批判的社会、一个允许批判的社会,才更成熟,更包容,毕竟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尤其是在一个信息传播手段多样、社会阶层明显出现分化的今天,公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现状,用央视自己经常自我辩护的词来说,就叫“众口难调”了。有人希望阳春白雪,有人则更习惯于下里巴人,只不过前些年央视春晚似乎更侧重于后者,按照社会舆论普遍的批判观点,那就是颂歌式节目和“三俗”文化仿佛占领了春晚的阵地,甚至形形色色的插入式广告也广受公众质疑,春晚过于商业化的负面形象,加之不断曝光出来的腐败内幕丑闻,更是被社会所诟病。

    龙年有春晚到底办得如何,其实即使在节前,人们就因为更换了总导演,甚至霸占春晚小品舞台21年的赵本山以及徒弟们都破天荒被下岗,这一切似乎都更调足了观众的胃口,让人充满了期待,但恕我直言,就算央视试图展现出大刀阔斧式的新意思维,即使演出尽心尽力,基于一个欣赏品味复杂的13亿观众的现实以及文化环境的制约,更由于网络社会形成的多元娱乐趋势,所谓众口难调,仍然改变不了被继续批判甚至炮轰的地步。比如人们所说的,歌手集体走音、小品空洞乏味甚至涉嫌抄袭,笑点少,演员跨界唱歌也多找不到调,主持人调侃过头,甚至被网友称为“近十年来最不好笑的一届春晚”。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类似批判,年年如此,早就在意料之中,但我认为,在春晚30周年的这一台节目,总归是有了长足的进步,怎么也不至于“十年来最差”,甚至某些方面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至少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不谈节目具体内容,龙年春晚在节目形式上更具观赏性和美感的视觉效果,舞美和灯光炫丽多彩,喜庆之中更具时尚的效果,这或许是大多数人都共同的感受。而且这次春晚,央视接受了公众的意见,彻底摒弃了过去无所不在的插入式广告和其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也抛弃了那些所谓“XX发来电报”之类的恶心煽情,奉献给观众的已经是一台纯粹的文艺晚会式娱乐节目,证明主办方在春晚观念上首先有了进步,娱乐观众成了主题。

    其次,有观众指责这次春晚请来的天王天后级歌手普遍出现“走调”现象,其实这恰恰证明了这是一台名符其实的真人真唱,是现实的现场直播,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和需要的吗?真唱出差错,并不值得我们痛心疾首,反而显得更真实、离观众更近,至少我是这样看的。三十年前的春晚,歌舞类节目广受欢迎,是因为那时的大陆观众刚刚接触到文化改革的新风,舞台上只要出现海外或港台的歌手,人们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亢奋和激动并趋之若鹜的追捧,至于真唱假唱已经不是人们关心关注的问题,试想1983年李谷一一个人就唱了9首歌,要是放到今天的春晚出现这种状态,那央视还不要被网民们骂死,只能说今天的中国观众的娱乐观念和欣赏水平已经可以说通过网络与世界接轨了,我们不仅仅需要高水平的艺术,不仅仅需要雅俗共赏的节目,其实更需要真实的文化。

    再者,今年春晚最受争议的当属七个语言业节目,尤其是小品,看得出,小品王赵本山的下岗,并没有出现更能给观众带来“笑果”的节目,让支持赵和反对赵的人都感觉极度的失望甚至埋怨,可以说龙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很失败。但我并不认为如果赵本山上了,就可以改变这一结局,一方面之前透露出的信息表明赵准备的两个节目(包括备选的),因同样缺乏“笑果”或不符合节目组的要求而被毙,即使上了也不一定能让观众满意,反而可能毁了赵本山“小品王”的一世英名,他不上对自己未免不是好事;另一方面,赵本山已经在春晚舞台上连续“奋战”了21个年头,偶尔下一次,人们期望或许能催生出更多更好的节目吧,至少能让一部分感觉审美疲劳的观众换一下口味;你想想看,赵上不上春晚争议巨大,再说赵目前的身体状况,演个小品都要靠现场打氧气,无非是希望推自己的徒弟接班,以依赖长期占据春晚舞台来稳固其“本山王国”的商业利益,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当然没有必要唯赵本山的马首是瞻,即使龙年春晚小品节目没有达到公众的期盼,也不至于完全是坏事。

    其实语言类节目遭遇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当前的文化环境,并非少了赵本山;其实我们可以回忆,三十年前刚刚有春晚的时候,或者说头几年的春晚,之所以受到大众欢迎和追捧,与语言类节目包括相声小品,是因为当时文化氛围的开放,演员可以对社会现象、对官僚主义进行讽刺、批判或调侃,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信息化进程和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语言类节目的内容却倒退到只能靠丑化农民、调侃残疾人等拿弱势群体开涮来迎得“笑果”的地步,观众是开怀大笑了,明星也造出来了,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与公认的精神文明背道而驰,违背基本的人性道德的文化,以“下里巴人”的形式登春晚舞台,事实上潜移默化的达到了为“三俗”文化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是央视近年来在文化导向上广受诟病的根本原因,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更并不需要“三俗”文化。所以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失败,一方面是节目本身质量不高,甚至存在剽窃日本节目的内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促进形成一个更趋开放文化环境,让演员的创作上有更大的自由空间,相声小品本身就是进行讽刺调侃的文化工具,反之只可能成为鸡肋。

    至于今年春晚主持人一改过去生硬严肃的主持方式,更没有了“读贺电”的场景,整场串场词也看起来比较家常和随意,虽然在自我调侃时有过了的做作感觉,但毕竟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毕竟所谓的春晚,其实就是一场联欢晚会,没必要搞得那么严肃,而今年的春晚似乎开始有了改变,值得期盼。

    所以龙年春晚,整台节目围绕着“家”,很有中国传统气氛。虽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虽然有诸多这样那样的缺陷和硬伤,也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认为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