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养老保险:谁让我们变得冷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17:37

 

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冷漠”这个词开始频繁的进入报纸媒体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和哀叹世风日下,人情冷漠。有人将这一切归咎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体制监管的原因,更有甚者将矛头直指官员腐败、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转变不是简单的道德风尚问题,更是一个深奥晦涩的社科问题。自己和很多人一样,也很迷茫与纠结,我们的社会怎么了?究竟是谁让我们变得如此冷漠?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精神食粮是匮乏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或许这话有些绝对和武断,但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道德冷漠”是当前社会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负面道德现象。孩子被汽车碾压无人问津,老人跌倒无人敢帮扶,有好心人做了好事又被认为是“作秀”。这种道德怀疑、道德漠视及对道德义务的拒斥、逃避和推卸等消极道德心理和行为是不是正警示我们,冷漠已沁入你我的心脾,让我们在打了一个冷颤后却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不排除很多好心人在帮扶他人却被反咬一口,最终使自己麻烦缠身。或许这也是当今人们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对策的原因之一。可转念再想一想,其实真正做了违心事,亏心事的人他们或许承受着更多来自心灵的煎熬和惩戒。著名影视演员刘佩琦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饰演雷锋的班长乔安山。他在一次出车途中,好心将一名被撞伤的老人送往医院,因司机肇事后逃逸了,伤者的儿子一口咬定乔安山就是肇事者,否则怎么会将伤者送至医院并垫付医药费呢?在好心被误解和诬赖时,乔安山没有过多的为自己辩解,依旧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职责。他的善行终于还是感动了这位受伤的老人,最终还是还了乔安山一个清白。乔安山也终其一生践行着自己做好人好事的准则。

生活中经常会听见这样一句话“好心没好报”。是的,做好事,做好人,有时真的很不容易。不仅要适时地施以善举,还有可能面临被歪曲误解的“危险”。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一个让他人理解的好人更是难上加难。是的,人心隔肚皮,我们无法左右他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但只要对他人有益,只要无愧于心,就应坚信“公道自在人心”。唯心一点的说“人在干,天在看”,我不知道好人是否真的会有好报,也不确定坏人是否也一定会有恶报。“好和坏”本就是一个混沌模糊而又对立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坏。但人一定要有敬畏和尊重之心,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一种对道德力量的敬畏与尊重,一种对民族传统美德的敬畏与尊重。小到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敬畏之心,也就没有了信仰,没有了信仰自然也就丧失了节气,没有了节气又何来尊严可谈呢?

台湾的柏杨先生早年写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该书一出可谓是褒贬不一。有说切中要害,言语中的,能令国人警醒与反思,也有人说言过其实,丑化国人,往自家人身上泼脏水。见仁见智,褒贬自有读者去评说。但我佩服柏杨先生的勇气,发现并敢于正视问题,这一点,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做的到呢?有网友戏言“如今电视是艺术照,网络是生活照。”打开电视,歌舞升平,太平盛世;上网一看,问题百出,世态炎凉。当然,也许这也是不同媒介宣传的差异性造成的,两种不同的媒介在粉饰的同时也在剖析,也给了一个供大家讨论,交流,宣泄的平台。相信更多的人还是关心和在意时代变化,社会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利与弊的,毕竟这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可如今“道德冷漠”却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城市中肆意蔓延。城市化进程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道德冷漠”却拉大了人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道无形的藩篱正在你我的意识形态中慢慢构筑,这道藩篱让我们变得愈发冷漠无情!是环境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环境?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说不清也道不明,但却值得你我去思考与探究!

虽然我们无从选择和决定自己生存的时代;我们也无力约束和苛求他人的举止言行;我们更无法扭转和改变社会全局风气的转变,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拒绝冷漠,感染他人,净化环境,服务社会。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应该是你我共同的夙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