钽电容e型:古钱定级有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01:58
    

过去集币者大多按照《历代古钱图说》列出泉价之贵贱,分辨出珍罕钱品与普通钱品。1983年马定祥先生所著《太平天国钱币》一书,根据钱币的珍贵程度,最先提出评定钱币的“十级制”。1988年汪庆正先生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一卷》,该书使用五等级划分评定古币。1989年国家文物局编《中国古钱谱》,书内对凡列入珍罕级之钱币,均使用三种不同标号表示。1991年上海博物馆编《简明钱币辞典》,该书使用十五等级划分评定历代古钱银币及铜币。以上四种钱书的评级方法较有代表性。由于评级的标准与方法各有不同,笔者发现同一种钱币被评为不同等级,有的级数差别甚大,令集币者无所适从。

目前正值百花齐放,各自使用不同的评级方法应属暂时性的。我国铸币历史悠久,种类浩瀚,版式繁杂,为求认识它的全貌及其真正价值,将钱币分类评级,使之规范化,实属必要。而鉴别与评定钱币等级,却是一项细致而繁重的工作,从长远来说,有统一的评级标准及同一的尺度,更有利于我国钱币学事业的发展。应根据哪些标准来评估钱币?要划分多少等级才较为合适?笔者不揣学识浅薄,谈谈个人拙见。
  
  评定钱币等级的标准
  
  钱币的评级,应当根据每种钱币质量之优劣和数量之多寡来决定。前者是指它的内涵,具体包括钱币的文物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数量上的多寡是指该钱币当年铸造的数量、近期出土或现 今存世的数量。
  

 

        (一)文物价值:各朝代铸造的钱币,在社会经济领域曾经发挥着不同的效用,有的影响深远,甚具研究价值及历史纪念价值。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铸行重十二铢的秦半两钱,它是中国货币从多元化走向统一的历史见证;又如各朝代的国号钱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年号钱——东晋李寿的“汉兴”小钱,都有其特定的文物价值;中国货币史上惟一以皇帝像作钱面图案的“四川卢比”银币,揭开晚清铸行“龙洋”银币的序幕;另一种面文铸有干支纪年的新疆“光绪丁未”与“光绪戊申”红钱,又是方孔通宝钱制史上前所未见的新版式。此外,铸有龙纹的西藏“宣统宝藏”银币及铜币——龙图是帝王的象征,是清廷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的标志——意义尤其深远。以上仅举数例说明,各朝代铸币都有它不同的文物价值,评定其等级时应给予重视。
  

       (二)观赏价值:历代货币制作有精有粗,形制美观,工艺精湛,钱文书法俊美的钱币甚得人们的喜爱,具有观赏收藏价值。例如制作精整、文字古朴典雅的齐国五字刀“安阳之法化”与“即墨之法化”,其观赏价值高于制作较粗的明字刀。又如以玉筋篆为钱文的北周“布泉”和“五行大布”,还有静帝时期的“永通万国”钱,被人们誉称为北周三大美泉。北宋徽宗之瘦金体,见于“崇宁通宝”、“大观通宝”钱文上,其钱铁划银钩、清秀俊俏的笔法,堪称一绝。这类古钱铸量虽多,但仍不失其欣赏与收藏价值。
  

        (三)经济价值:历代铸钱,按其质地有金、银、铜、铁、铅之分,铜钱中按其不同合金成分,亦有青铜、黄铜、红铜与白铜之别。凡使用稀有币材而制作精好的钱币,其经济价值一般较高。例如王莽的“金错刀”,“一刀”二字阴文,以黄金镶嵌其内,名贵古雅,其价值自然高于“契刀五百”钱。则口金朝的“大定通宝”,白铜质阔缘折二,其价值比小平钱为高;同样十国闽铸“开元通宝”大铜钱,其价值高于同名的大铁钱及大铜钱。影响古泉价值之高低,除币材因素外,还包括铸造数量及现今泉市对该钱币的反应。凡具观赏与收藏价值的钱币,其数量又甚稀罕者,它在国内钱币交换市场或海外泉市的反应必定良好。例如上述“金错刀”在国际泉市的价格比“契刀五百”钱高出6倍至8倍;白铜“大定通宝”折二钱比小平钱的价格高出50倍。如此实例很多,不胜枚举。
  

 

      至于钱币的稀罕程度,主要根据现今钱币存世的数量来决定。例如孤品或目前仅发现两三枚的钱币,都属大珍品。而当年铸量较多,现今存世仍不少者,则列入普通钱品。亦有一些古钱,过去发现甚少,属珍罕钱品,但近年陆续出土,其稀罕程度亦随之改变,钱币级数相应下降。还有一些钱币,当年铸额以万计,但流传至今已较罕见。例如贵州省造民国十七年汽车银币及民国三十八年宝塔竹子银币,此二品由于其具欣赏与收藏价值,在国际泉市上甚为抢手,价值不菲,当评定其等级时,可考虑评高一些。
  

      可见,钱币的文物价值与观赏价值是永恒不变的,而钱币存世数量的多寡,则可能不时在变化。钱币的稀罕程度,有时还为评级者主观判断准确性所影响。
  
  各种评级方法之比较
  
  《中国古钱谱》(以下简称《钱谱》牍用三种不同标号表示古钱的珍罕程度;一级为极罕见品,二级为甚罕见品,三级为较罕见品。其他少见品或普通品者,则不作标号表示。该书评级简明扼要,画龙点睛,指出中国古钱中的精萃,读者一目了然。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一卷》(以下简称《大系》)以星作标记划分古泉的等级,共分五级,四星为一级,三星为二级,二星为三级,一星为四级,五级品无星标记。该书评级严谨,搜集先秦各国货币资料极为丰富。《简明钱币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将钱币按珍、罕、稀、少、多分为五等,每等有上中下之分,合共十五等级。该书钱币评级资料详尽,包罗万象,可补《钱谱》之不足。地区货币的评级有:四川出版高文、袁愈高先生编的《四川历代铜币图录》(以下简称《图录》),编者参照马定祥先生的“十级制”,将四川历代铜币按十级评定。即壹级大珍、贰级珍品、叁级极罕品、肆级罕品、伍级甚稀品、陆级稀品、柒级很少、捌级少、玖级较多、拾级很多。无论分十等级或十五等级,皆源于最基本的五个等级(珍、罕、稀、少、多)。事实上同属珍品者,其珍贵程度有大珍品与一般珍品之分,稀见品亦有甚稀与稀品之别,故每等再分两级亦有其道理。香港马德和先生编《新疆铜元谱》(以下简称《铜元谱》),该书将新疆铜币分为十三级:大珍、珍、稀,稀以下再细分十级,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作者对新疆铜币观察入微,细致区分版式差异及钱文笔划的差别,评级方法有其特色。
  

 

       目前各地学者对钱币等级的划分及评价,各持不同的标准及尺度,对钱币存世数量的估计亦不一致,故评定的结果也就不同。以下不妨作些比较和对照。
  

        (1)《辞典》、《钱谱》、《大系》之对照。例一:齐国五字刀“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背大行),《辞典》均评二等罕品,《钱谱》评三级较罕见品,《大系》评一星标记属四级品。例二:魏布“梁充斤五二十当孚”(背“充”阴文),《钱谱》评二级甚罕见品,《辞典》评三等稀见品,《大系》评一星标记属第四级品。例三:楚国“忻”、“金”字蚁鼻钱,《钱谱》评一级极罕见品,《辞典》评三等稀见品,《大系》评二星标记属第三级品。例四:十国闽铸“开元通宝”(背上星)大铁钱及大铅钱、北宋“太平通宝”(背上星)大铁钱,《辞典》评三等稀见品,《钱谱》评一级极罕见品。例五:十国“乾封泉宝”(背“天”)大铁钱,《辞典》评第四等少见品,《钱谱》评二级甚罕 见品。例六:宝源局铸“祺祥重宝”,《辞典》评二等罕见品,《钱谱》不列入罕见品内。例七:明“嘉靖通宝”折三及折五钱,《辞典》评一等珍品,《钱谱》评二级甚罕见品。如此例相差一级者较多,不胜枚举。
  

 

       (2)《辞典》与《图录》之对照。例一: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当二十文铜币,《辞典》评四等少见品,《图录》评极罕见(属十等级中的第三级)。例二: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当五文铜币、四川熊克武铸狮子铜币、民国十九年四川边铸一百文铜币等,《辞典》均评第四等少见品,《图录》评罕品(十等级中的第四级)。例三:川陕省苏维埃五百文铜币、“赤化全川”二百文铜币,《辞典》评第五等普通品,《图录》评为罕品。
  

      (3)《辞典》与《铜元谱》之对照。例一:庚午新疆省城造中华民国当红钱二十文铜元,《辞典》评第三等稀见品,《铜元谱》评为二级珍品;例二:己巳新疆省城造中华民国当红钱二十文铜元,《辞典》评第四等少见品,《铜元谱》评第三级稀品。例三:戊辰新省喀造民国铜元(背国民党党徽中心“日”字),《辞典》评第三等稀见品,《铜元谱》评二级珍品。
  

    此外,笔者接触过本港多位具有丰富集泉经验的收藏家,还有熟悉泉市行情的钱币商,曾征询他们对钱币评级的看法,现举些实例作比较。例一:光绪十六年新疆铸三体文五钱及三钱银币(又称“新疆蟠龙光绪银圆”),香港泉家评甚罕见品,《辞典》评第三等稀见品;例二:成都铸“民国通宝”(背“当十”)钱,香港泉家评少见品,《钱谱》评二级甚罕品;例三:江西壬子大汉铜币,香港泉家评稀见品,《辞典》评四等少见品;例四:民国二十五年广东五羊一仙铜元,香港泉家评极罕见品,《辞典》评第三等稀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