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凤和韦翔东闹翻:早餐车有必要"公司化"经营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38:53
食品禁止现场制作 早餐车有必要"公司化"经营吗?
2011年04月25日 15:32:47  来源: 新京报
一直纳闷在北京吃一顿可口的早餐为何这么难?看了昨天《新京报》,终于找到一个答案了——北京的许多早餐车由于不做煎饼果子、鸡蛋灌饼等新鲜早餐,遭到市民冷落,而这,源于有关部门规定早餐车食品必须统一配送,禁止现场制作。
之所以如此规定,显然着眼于食品安全。不过,路边现场制作食品,真的都那么可怕吗?
得承认,一些无证经营、不规范的路边摊点,其食品卫生的确堪忧。可问题是,便民早餐车是政府规划设置的,也就是说,它是“规范”的,只要政府负责任地加以监管,其食品卫生完全可以做到有保障,根本没必要卡那么死。
在我看来,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便民早餐车有必要实行统一配送的“公司化”经营吗?公司难道就比个人可靠?个人就是潜在的制造食品安全的隐患?
实际上,食品的安全与经营规模无关——一家路边小摊可能几代人诚实经营,获得良好的口碑,而一家大公司也可能为了商业利润而丧尽天良,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没必要迷信“公司化”,公司也是由“人”经营掌管的,如果缺乏规范监管,公司也可能为利润而放弃食品的品质与安全。而且,“公司化”的食品统一配送,其安全风险更大——一个公司上百辆早餐车,一旦出问题,影响的起码有几万人。
其实,早餐车最适合个人和家庭经营,因为市民吃个早餐就图个新鲜热乎,公司统一配送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这一要求。况且,“公司化”经营,上百个早餐车同样品种,同样口味,这真让人心堵——早餐不只是用来填肚子的,它是城市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能缤纷多样呢?
我想,如果政府放开管制,允许早餐车的个体经营,鼓励让每个早餐车做出与众不同的美味,做出各家的特色,那么每天可以在北京街头品尝不同风味的早餐,该是多大的享受!甚至我还想,如果早餐车也不做统一设计,政府只规定占地面积、卫生标准等,并要求悬挂统一的标志,其他如早餐车的材质、外型、色彩等由经营者发挥想象自行设计,那么,遍布大街小巷的早餐车,将是一道多么可爱的风景!如此一来,北京的早餐车,不又是一个城市文化名片吗?
一顿可口的早餐,并非小事,而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面对市民的抱怨和不满,相关部门可否变一变管理思维呢?□韩涵(媒体人)
禁了个体早餐点,明天早饭去哪吃?
来源:新华网 作者:惠铭生

城管取缔无照早点摊
近日,中国烹饪协会表示,其起草的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早餐经营规范》即将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个早餐标准。其中规定,早餐亭、早餐车必须隶属于早餐经营供应单位,这也就意味着以后个体的煎饼摊、馄饨摊将被取缔(1月9日《北京晨报》)。
虽然有关人员强调《早餐经营规范》只是一个行业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但这个规范的导向却是逐步取缔城市个体餐点,这在规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规范中规定,早餐亭、早餐车必须要隶属于早餐经营供应单位;早餐经营供应单位必须是连锁企业,统一加工、配送中心,统一品牌、形象、产品和服务。 这些规定,必然意味着私人早餐点早晚被赶出早餐市场。
但是,中国烹饪协会在起草《早餐经营规范》时,却忽视了“中国国情”。目前谁是早餐经营主体?主要是城市下岗职工、无业者,以及进城民工等社会低收入群体,他们一般没学历,没技能,难以寻找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所以,到街头上摆摊卖早餐,自食其力,也是他们没有选择的选择。人总是要生存的,每个人都有其生存的方式和权利。目前,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在城市各大街小巷摆摊卖早餐的,不是个别,而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社会群体,今后假如社会上连那些低收入者都不能卖早餐,且无法进入早餐“单位”,其结果最起码有三个:一是把他逼上更加贫穷的边缘;二是继续上演小贩和城管的“猫鼠游戏”;三是过度贫穷家庭增多,增加了社会负担,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个体户摆摊不规范,城管部门可以规范、划片经营;质量不合格,工商部门可以查处;不卫生,卫生部门可以指导、帮助他们整改。这样做,远比生硬地将个体经营户驱赶出市场更受社会欢迎,更能彰显城市人文关怀精神。
“欧洲有露台文化,亚洲有摊贩文化”,即使在世界最发达的、最现代化的城市,也没有消灭城市街头的摊贩和流浪者。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也曾表示:“小商贩应该是城市多样性的一部分,我们的城市应该宽容,应该让他们有合理的分布,给予更多的引导。”去年,不少城市纷纷出台路边摊解禁的地方性文件,引发了一场涉及数百万人口谋生方式及管理方式的大变革。所以我想,今天对于摊贩,城市要宽容;城市之大,要容得下个体早餐的摊点。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