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可照片:小肠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1:21:27

小肠经

百科名片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以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左右各19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颌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循行部位

  

小肠经(9张) 1.循行部位: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背尺侧至腕部外侧(阳谷穴),沿前臂外侧尺骨后缘上行,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后面(肩贞穴),绕行于肩胛部上窝(肩中俞),交会于督脉之大椎穴,从大椎向前经足阳明经的缺盆,进入胸部深层,下行至任脉的膻中穴处,络于心,沿食管过横膈,到达胃部属小肠。  2.分支.  缺盆分支:从缺盆沿颈部上面颊部(颧醪穴),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穴)。  颊部分支:从颊部,斜向目眶下缘,抵达于鼻根进入内眼角(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小肠,络心,与胃有联系。与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颈项转侧不利,肩似拔,臑似折,少腹胀痛,尿频,泄泻或便秘。

病机分析

  手太阳小肠经之支脉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外眦入耳中,本经病则经气不利,故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颈项转侧不利;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循前臂外侧后缘上行,绕行肩胛交肩上,经气不利则肩似拔,臑似折;小肠气机郁滞则少腹胀痛;泌别清浊失职则尿频,泄泻或便秘。

本经主治

  头项、五官病证、热病、神志疾患及本经部位的病变。

本经腧穴

  常用腧穴,左右各19穴: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养老、 支正、小海、 肩贞、 臑俞、 天宗、 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颧髎、 听宫。

穴位名称: 少泽 [经穴]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作用】:清心开窍,泄热利咽,活络通乳。  【主治】:①热病,中风,昏迷。②乳汁少,乳痈。③咽喉肿痛,目翳头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井穴

穴位名称: 前谷 [经穴]

  【定位】: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章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作用】:疏风清热,活络通乳。  【主治】:①手指麻木。②发热,头痛,耳鸣。③小便短赤。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荥穴

穴位名称: 后溪 [经穴]

  【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项强痛,疟疾,腰骶痛,手指及肘擘挛急。②癫狂,痫证。③耳聋,目赤。④盗汗。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穴位名称: 腕骨 [经穴]

  【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①黄疸,消渴。②腰腿痛,指挛腕痛,无力握物。③头项强痛,耳鸣,目翳。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原穴

穴位名称: 阳谷 [经穴]

  【定位】: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颈项痛,手腕痛,热病。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经穴

穴位名称: 养老 [经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明目。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肩、背、肘、臂痠痛,急性腰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郄穴

穴位名称: 支正 [经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清心宁神。  【主治】:①关节松弛无力,肘部酸痛不用。②皮肤赘生小疣。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络穴

穴位名称: 小海 [经穴]

  【定位】: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作用】: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散风清热。  【主治】:①肘臂疼痛。②癫痫。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合穴

穴位名称: 肩贞 [经穴]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耳鸣 。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臑俞 [经穴]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散寒祛风。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天宗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作用】:舒筋活络,行气宽胸。  【主治】:①肩胛疼痛。②气喘。③乳痈。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秉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胛疼痛,上肢痠麻。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曲垣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胛疼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肩外俞 [经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肩中俞 [经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作用】:宣肺解表,疏经活络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②肩背疼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天窗 [经穴]

  【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颈项强痛。②耳鸣,耳聋。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天容 [经穴]

  【定位】: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作用】:疏风清热,利咽消肿,宽胸解郁。  【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肿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颧髎 [经穴]

  【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作用】:疏经活络,清热祛风。  【主治】:①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②牙痛,颊肿。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听宫 [经穴]

  【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作用】:聪耳开窍,清心宁神。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牙痛,牙关不利。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手、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穴

手太阳小肠经

简介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小肠经。出《灵枢·经水》。即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小肠手  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以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该经循行路线起自手小指尺侧端,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茎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从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向上,沿上臂后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绕肩胛,在大椎穴处(后颈部椎骨隆起处)与督脉相会。 又向前进入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食道下行,穿膈肌,到胃部,入属小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沿颈上面颊到外眼角,又折回进入耳中。另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经眶下,达鼻根部的内眼角,然后斜行到颧部。脉气由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该经脉腧穴有少泽 、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共19穴,左右合38穴。

病理与穴位治疗

  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小肠经从小指的外侧的少泽穴开始,到耳旁的听宫穴。小肠经这条经根据它的循行走向可以看到,它主要是治疗肩背、颈椎、脸部、耳朵,它的循行走向就是它所主的病症。从第一个穴位开始是少泽穴,凡是在指端末梢的这些穴位都是一些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这个穴位开始是从井里而发,这种穴位治疗热症,所以通常是用刺血的方法效果最好。比如像少泽穴,咽喉痛,发烧了,牙肿了,用三棱针点刺一点少泽穴出一滴血,这些问题就可以当时缓解,但是来讲,这些穴位不适合按摩,按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养老穴:顾名思义,养老穴就是跟老年人关系比较密切。治疗眼睛昏花,耳鸣,耳聋这些问题,所以养老穴对于老年人来讲是尤其重要的一个穴位,所以一定要把养老穴找准。养老穴很好找,怎么去找养老穴,把手放平,手心向下,用手指肚摸到这个高骨头,这骨头名词叫尺骨茎突,开始摸到骨头上这么一转,手就凹陷下去了,摸到里边的一个凹陷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养老穴。养老穴是献给父母的一个穴位,可以防止眼花耳聋不有老年人的高血压。这个穴位有很好的辅助的疗效。 支正穴:“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统的正,这个五脏当中谁为正?都把心脏作为君主之官,它作为正。支正主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它俩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这个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它是一个络穴。支正穴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长了一个瘊子,有了扁平疣,只要按摩支正穴就可以解决。有人说了想把这个医理搞得更明白一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赘生物,这些赘生物在中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另外一方面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然后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这些赘生物。还有脂肪瘤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通过按摩支正穴,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呢?因为支正穴呢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所以支正它就可以化解体内痰湿的赘生物。 小海穴: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一拨动,手指就会发麻就找着这个穴(小海)了。手指怎么拨动也不发麻,证明这条经络有点虚弱了,气血不通了,心脏供血能力差,所以小肠经也是心脏的一个晴雨表,小肠经传导差就证明心脏供血能力弱了。按摩这个小海,拨动它,增加它的传导力也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小海穴是这条经络的合穴,中医讲合治脏腑,就是说,合穴可以治疗本经的脏腑,它可以治疗小肠本身的脏腑的问题,所以按摩小海穴可以调节小肠的功能。消化能力弱了,吃完饭以后不消化,堵在里边了,揉小海穴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能力。另外一方面,小海穴是合穴属土,本身小肠经是属火的,火能生土,它是把本经上的火气散到脾经上去了,所以它可以增强脾经的力量。另外方面呢,通过揉这条穴可以去人体的躁火,人体的火症都可以通过这条经散掉。 天宗穴:天宗这个穴是一个大穴,因为在后背肩胛骨的凹陷处,用手一点很痛而且会传感到整个肩膀,酸胀的感觉很明显,这个穴位可以防治妇女的乳腺问题。而且防治肩膀酸痛,防治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防治肺部方面的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 听宫穴:这个穴位就在耳平前边一厘米的位置,这个穴位怎么找?我们张口的时候它是凹陷的,一张嘴它凹陷就是这个穴位,听是听到声音,宫是中国文化中五音的首音叫宫,听宫这个穴位可以听到声音,隐意就是可以告诉你这个穴位可以治疗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聋、耳鸣、听力下降,都可以点揉听宫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