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姐姐 女演员:中国当代《周易》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莫善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3:09:04
  中国当代《周易》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作者:  莫善朝  中国易学堪舆学院名誉院长,国际易经学会会员,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汕头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主席,当代易学沙龙主持人,汕头市知名易学家。

 

 

    科学发展观看来,当今《周易》学术研究已经成为全世界科学研究的制高点.。

    莱布尼茨仅从看到的《周易》六十四卦方位图就得到灵感启发, 发明了二进制数学,从而发明了电脑并促进了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这个事实可以反证:以《周易》八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体系,具有人工智能的内涵。这个人工智能的内涵也是《周易》的一个原始基础。

    外国人从《周易》中发明了电脑,我们从《周易》这个宝库中能够为现代科技拿出些什么?《周易》如何引导现代科技的发展?这是中国人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电脑的现状只停留在0与1程序的转换,是0与1程序海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加快,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还没有找到类人脑形态的突破口。 

    西方学者霍金斯在《人工智能的未来》一书中认为:从人工智能到神经网络,早先复制人类智能的努力无一成功,究其原因,都是由于人们并未真正了解智能的内涵和人类大脑。所谓智能,就是人脑比较过去、预测未来的能力。大脑是一个庞大的记忆系统,它储存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世界真实结构的经验,能够记忆事件的前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并依据记忆做出预测。形成智能、感觉、创造力以及知觉等基础的,就是大脑的记忆-预测系统……。

  我认为:《周易》就是一部反映大脑庞大的记忆系统,储存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世界真实结构的经验,记载人类归纳的记忆的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人依据卦爻辞及象.数.义.理的逻辑程序就能做出预测的著作。它建立在人类在漫长岁月形成的智能、感觉、创造力以及知觉等基础上,《周易》就是大脑的记忆-预测系统的反映。

    正确揭示认识《周易》卦爻辞及象.数.义.理的逻辑程序及"易数"数学的语言内涵中的人工智能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代科学从实验到哲学,西方人巳初步跨进了中国古典《周易》大观园的门槛. 我们这些巳经二千多年世代在这大观园居住的中国人,是应该为现代科学和人类文明做出自已贡献的时候了。


    从《周易》术数精辟的数理逻辑系统中人工智能的科学规律出发,我们首先可以揭示人体十二经络和中医运用天干地支,五运六气治病的科学意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汕头《周易》中医学者,奇门遁甲专家郭训成先生在《周易》阴阳智能学说指导下,已研制成解决“癌症多数死于高热不退”,“癌症多数死于癌痛,”“清除癌细胞巢穴”三大世界难题的抗癌胶囊新药,并在香港第六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上,经世界华人医学联合总会,世界中医学药学会,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医药学专家委员会联合评审,荣获《中华医药科技领先成果金奖》。

    运用《周易》术数精辟的数理逻辑系统中人工智能的科学规律,还可以在模拟人体子午流注的气血运行中,研制具有《黄帝内经》〉揭示的生命智慧的表现是“在天成气,在地成形,气形相感,化生万物”的类人脑机器人, 攀登人类科学技术的新高峰。

    从人工智能就是人类创造的能模仿大脑记忆,比较过去与预测未来的知识系统和工具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对大家都很熟悉的生辰八字命理学系统和风水理论作出符合其本来面貌的科学评价. 它们和中医一样,关切个人生存的安危,并揭示生老病死变化的走势, 它们运用人类创造的能模仿大脑记忆,比较过去与预测未来的专业术数知识的智能系统,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与其赖以生存的居往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生历程,进行反思和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马克思所毕生奋斗的目标, “使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周易》热中出现的“文化自觉”,其本质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觉醒。

    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首要的观点。成千上万来自生活和实践的《周易》〉研究者正逐步从《周易》是巫术,迷信,不科学的自我否定, 自我禁锢的内耗和迷误中解放出来,丰富并发展着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我们今天的《周易》〉学术研究仍然落后于时代的需要,落后于西方学者的领悟,落后于人民的期望。

    砸碎封建主义的“天尊地卑,阳尊阴卑,男尊女卑,君尊臣卑”的旧”易学”思想强加在中华民族身上两千多年的精神枷锁,恢复了《周易》原旨的“道大,天大,地大,人大”的伟大科学思想,解放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并在今后的人工智能的开发中,从中国宏大的传统术数宝库中,开启取之不尽的智慧的源泉,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而长期的课题。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发挥中国《周易》学术原始创新的优势,以人为本,解放思想,释放《周易》文化生产力,为祖国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就是中国当代《周易》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2009年1月10日下午在广东省易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