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专家推荐信:环游南疆一万里 - 丛日云的博客 - criyun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7:26:37
环游南疆一万里(上) [原创 2010-07-25 23:17:38]    字号:大 中 小

      2010年7月7日,结束了在石河子大学一个学期的课程,便开始心仪已久的南疆之旅。一台奔驰MB100中巴车,三个家庭六人同行。路线是我设计的:石河子---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帕米尔高原(塔城)----红其拉甫口岸-----喀什----和田----沙漠公路------阿拉尔-----沙雅------库尔勒-----巴伦台-----巴音布鲁克-----巩乃斯-----那拉提-----伊宁----霍城------霍尔果斯口岸-----果子沟-----赛里木湖----石河子。行程一万三千里(14天),在南疆和伊黎划了个8字。其中南疆部分一万里(10天)。加上5月初的若羌、且末、民丰、轮台之行,我已经分两次完成了对南疆的大环游。

      这是我最为难忘的一次旅行。 

 

         

 行至达坂城,遇到两辆牛车。中国人至今造不出一辆牛车,但买牛车开牛车的魄力却已是世界第一。 

 

         

 从北疆的乌鲁木齐到南疆第一站库尔勒,横穿天山,经过干沟,这是南北疆的大通道。在这里,已经看到南疆银白色的细流沙漫过天山坚硬赤裸的褐色山岩,几簇绿色在流沙中顽强挣扎。南疆的气息扑面而来。

 

         

越过天山到南疆,天色已晚。空旷的大地与低矮的云层在天边相接。

 

           

 新疆比中原地区晚一个时区,早晨从北京飞来的四位与我们在乌鲁木齐会合,当天便赶到了库尔勒。他们今天多赚了两个小时。

 

         

行走在南疆,感受无边的空旷和荒凉,开始时让人感到辽阔、自由和舒畅。但时间长了,会觉得乏味、寂寞和悲凉,但不时让人精神一振和感到一丝温馨的,就是一簇簇盛开着的红柳。停下车来,与它共处一会儿,调整一下心情吧。 

 

           

 苍茫的戈壁滩也有它的色彩,单调中不时有新奇出现。

 

           

 库车,古代著名的西域龟兹国的所在。它的居民曾是印欧语族的人,后来有维族人的祖先回纥人到来。到南疆,这是第一个维族人作为市民主体的城市。招牌上维文大于汉文,就是维族人聚居区的一个标志。

  

         

 古龟兹国声名赫赫,它是中原佛教的源头,也是龟兹古乐的发源地。但如今只留下一段残垣断壁,隐在现代化的石油新城中。在它旁边休闲娱乐的市民已经不知道这段土墙所承载的历史。我们费好大劲才找到它。

 

          

早起本来要去市内的大清真寺,遇一位高官到来,道路封锁,不得不转道寻访库车城外二十多公里处的苏巴什佛寺遗址。

遗址被库车河分为东西两部分。当地人说,这里就是《西游记》说的子母河。我在若羌已见过一个子母河,不知哪个是真的。 

 

           

鸠摩罗什曾经在此讲经传法,唐玄奘西行取经时也在此居留二月。你可以站在这里谛听历史的回声和感受历史的深度。繁盛一时的佛国虽已不再,但两位大师传播的佛法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血液中。 

           

从库尔勒到库车大峡谷,接近大峡谷时,美景已是令人惊叹,目不睱接。 

               

这是天山南麓,比北麓要荒凉,但也有一种苍凉之美。这一处被称为布达拉宫。

 

         

 这里的山在较低处,一般是赤裸的岩石,主要有红色、黑色和黄色三种,有时三种色彩分成高低或远近三个层次并存,遥远的高处,还不时会现出清冷的雪山,美艳惊人。可惜我的板机不能将其全景摄下来。

         

 只要不是沙尘天气,天空总是那样澄彻,云朵总是那样清洁。 

 

         

 传说中的库车神秘大峡谷。属于裂缝式峡谷。 

 

         

 褐红色、枣红色的沉积岩构成大峡谷的主色调。 

 

         

 中间有一最窄处仅0.4米,普通身材的人需将身体纽成几道曲线才能勉强挤过去。胖子只能到此止步了。

  

         

 大峡谷虽然在1999年才被一维族牧羊人发现,但这里却有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岩壁上飞天石刻。 

 

 

         

 倘佯于大峡谷中,总能让你感到惊艳。

 

         

 大自然的无穷造化之功,让人们叹为观止。 

 

         

 阳光映照下的大峡谷,格外亮丽、美艳。 

 

         

 在大峡谷外,我居然发现一只小生命。我奇怪在这么荒芜的地方,蜥蜴竟然长成这么大的身材。它开始被我吓着了,索索地跑进灌木丛中,但它没有逃匿得无影无踪,而是停了下来,回头看着我。它对我也许同样很好奇。

  

         

  重建的库车王府向旅游者开放,内院还安居着末代库车王。虽然曾被定为反革命蹲过监狱,现在已成了政治花甁。

  据说被他接见一下,要花上几百元。我们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从院外高处发现了他并将其摄入镜中。 

 

         

 著名的库车大清真寺,坐落于库车老城,这是供信徒礼拜用的大殿。 

 

         

库车大清寺内附设的宗教法庭遗址内的刑具。左面的打人较轻,右面扁的鞭子里面装着沙子,打人较重,通常打(腰部)一百下就会将人打死。

讲解员也是一位穆斯林,或许是个阿訇。他向我们详细叙述了宗教法庭的组成、职能、审判程序和相关的法律等。墙上有两个法官的照片,分别毕业于埃及和印度,两侧有社会贤达陪审。大家共同商量定罪。杀人的砍头,偷窃的砍手。已婚男女通奸埋土到胸,然后乱石打死;未婚男女通奸,打80鞭,如果没死,罪就算洗清了。

 

         

古龟兹国是个著名的佛国,这里当年伽蓝百余,僧众数千,梵音袅袅,从这里走出来的鸠摩罗什大师对佛经的翻译和佛教在内地的传播贡献尤其卓著。

从库车到克孜尔千佛洞,后面的一段比较破旧的路都被刚刚修补过,一片片崭新的沥青,像打补丁一样。我说,可能是那位高官也来千佛洞了。果不其然,到千佛洞后,我们被要求在下面等待,因为有领导在上面。工作人员说,他们早上3点(相当于内地1点)就开始做准备了。    

 

          

从阿克苏去神木园,一路上不时看到三三两两的当地维族人在搞卫生。清扫道路,割除路边的蒿草。岔路口有人站岗。

 

         

扫过的道路上,又有人在泼水。

 

         

 这一路上似乎是全民动员。有的维族妇女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扫帚。男的拿着铁锹。 

 

         

 有的地方,连路边树林的树叶都被扫得干干净净。 

 

         

 当我们的车经过时,他们看着我们。我为不小心享受了他们辛苦的劳动而感到不安。 

         

神木园门口这个横幅告诉了我们,这些当地人辛苦地在大路上搞卫生是为了什么。据导游说,原来又是那位高官大驾光临。他们被要求换了新衣服,公园里也被收拾得焕然一新。但这位高官改变了行程,可能今天不来了。所以我们如期入园参观。

这趟行程,让我们知道了,在新疆,什么是省部级待遇,也无意中以一介草民之身享受了省部级待遇。

 

               

 这两台牛车显然是为高官打前站的,车牌被刻意蒙上。同行的一位调皮的年青人摸出了它们的车牌号,都是很牛的号码呀。在此暂且保密。 

 

         

高官不来,我们小民欣赏神木园吧。这里曾被当地穆斯林视为仅次于麦加的圣地。但辟为旅游景点后,游客如云,朝圣的穆斯林却很少来了。

神木园的确神奇。将我以前在全国各地看到的神树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神木园。 

 

         

   人们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了新疆。当年的喀喇汗王朝正是以喀什为基地逐一征服了西域佛国,实现了新疆地区的伊斯兰化。今天,它仍然是新疆伊斯兰文化的中心。

    我们从阿克苏千里奔波,终于来到了喀什。代表喀什的,就是老城民居。 

 

         

 行走在喀什老城,你不仅走进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也从现代社会走进了传统社会,走进了历史。 

 

           

 最原始古朴的民居,仿佛刚从人类的穴居时代走出来。但它是与传统社会的宗教、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天然浑成的一部分。

 

         

 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居民,大多依靠传统的手工业为生。女的在家里做,男的到大巴扎卖。收入很低,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

          

曲折幽深的小巷,黄泥和原木的建筑,一切都那么原始古朴。这里是现代化浪潮中的一块传统文化的飞地,不理会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 

 

         

 只有在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污染的小巷子里,才能看到这样清纯的小姑娘。小巷里的孩童与小巷一样是原生态的。

          

老城民居里的维族巴郎子。在这里,一个突出印象,是小孩特多。高台民居里有一位70高龄的维族老人,育有20个子女。     

 

         

       

古城民居没有现代化的设施,日渐阵旧,它还能存在多久?喀什已经定为特区了,但特区不是民族文化的保留地,它只是意味着新一轮现代化浪潮即将汹涌袭来,古老的民居还能支持下去吗?

 

          

老城民居已在拆除,我们这次可算是抢救性的参观。

附近还有一处维族人传统的居民区,叫高台民居。这一处按规划是要保留下来的,做为旅游的景点。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价值很少被人尊重,金钱成为这世上惟一的价值。一家旅游公司硬是把它圈起来收门票,将自己的铜臭强加给这个朴实无华的千年古城。

问起为何拆那处留这处,回答说,那处大,人多。但我还是觉得对老城民居印象更好些。过几年再来,喀什老城只是一个传说了。

 

          

 在高台民居,我们走进一个不列为参观户的贫困家庭。他们的生活是仅仅“活着”的状态。“一天三顿馕,晚上有睡觉的地方”,一些新疆人这样形容一些贫困的维族人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他们一些人的理想。

 

         

这孩子还不懂,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他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喀什街头的维族妇女。正面照相怕冒犯她们,来个背影吧。  

 

                

戴着这种面纱的人,是宗教上特别虔诚的人。在她们的圈里受到特别的尊重。我看到戴面纱的基本上是中老年妇女。

 

         
满脸苍桑的维族老人。据说维族长寿者比较多。


         
年青的维族姑娘,苗条身材、气质高雅,举止安详,穿着艳丽。没看见梳很多辫子的,但几乎都戴着头巾。 

维族姑娘普遍魔鬼身材,但结婚后,为显示自己在娘家生活得富贵安适,便以富态为荣。

环游南疆一万里(下) [原创 2010-07-29 09:11:34]    字号:大 中 小

      这里是环游南疆的后半部,从帕米尔高原到沙漠公路,内容更丰富,更精彩。 

         

离开喀什,前往帕米尔高原。雄伟神奇的喀喇昆仑山在向我们招手。

 

         

遥想当年,多少先人都是在喀什略做休整,然后毅然走向神秘的高原、雪山深处,走向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下面的葱岭。

 

         

走出盖孜大峡谷,布伦口沙山、沙湖的奇妙景像出现在眼前,面对它,几乎所有游人都会发出一声惊叹:啊!       

 

         

盖孜大峡谷是雄伟的、冷峻的,而布伦口沙山和沙湖是亮丽的、柔美的。

         
帕米尔,这也是新疆,是一尘不染的新疆。


         
 

耸立于盖孜大峡谷一侧的公格尔峰,是帕米尔的主峰。但它实在太高,我们仰视也不能见其项端。只能从远处一睹它的神韵。

 

         

布伦口克尔克孜人的村庄。在新疆,这样简陋的房舍随处可见。

在新疆旅行,令人惊叹的壮美的山川往往衬之以极其简陋的村舍。其豪华奢侈不逊于内地的现代化城市与贫穷落后的乡村并存;有人每天出入豪华的大酒店,有人一天三顿以馕为生;郊区和农村的主要代步工具仍是驴车;数十万上百万的豪华越野车就在它们旁边呼啸而过。城市与乡村、权贵与平民、富人与穷人的反差比内地要强烈得多。

 

         

慕士塔格峰,冰川之父,初睹你的容顔。山项的冰雪达二百多米厚。

 

         

慕士塔格,梦幻之峰。帕米尔高原之魂。它不是帕米尔的最高峰,但它集帕米尔的魅力于一身,是帕米尔的轴心。

 

         

在古丝绸之路上行走,你总是一次次走近它,绕在它的膝下。 当你告别它只身远去后,峰回路转,你再一次望见它的身影。

 

         

当你攀上一座座高峰,蓦然回首,它仍在为你送行。

         

慕士塔格峰养育的喀拉库勒湖。

         

在向红其拉甫达坂攀升时,路边山坡上不时出现跳跃的旱獭(土拨鼠)。有时成群结队。在国内旅行,还头一次在路边见到这么多的野生动物。

 

         

红其拉甫边防前哨班。海拔4800米。位于喀喇昆仑山口的这个边防哨所是媒体上的明星哨所,有一种象征和符号意义。

 

         

         

这是世界上最高的边防口岸。我们离开喀什时,为前哨班战士买了一些水果、蔬菜,以示慰问和感谢。抱着这些水果爬坡送到厨房,走路急了点儿,我体会到了高原反应的滋味。

 

         

在口岸与一位巴基斯坦那边过来的地方官员聊天。他说每年都到塔县来,并不断重复中巴友好之类的话。 

 

         

在口岸遇到一群河南民工,从巴基斯坦回来,是修中巴公路的。工程结束了包辆车回国。

我问他们,出国挣钱比国内多吗?他们说并不多,只是外国有活干,就出国了。问他们,遇到过塔利班吗?他们大笑:“老巴(巴基斯坦人)也老拿这个吓唬我们,动不动就说塔利班来了,哪有什么塔利班。”         

 

         

中巴两国长期铁杆关系。巴方边防军人竟然在中国土地上遛跶,可以看出,这是最和谐的边界。

这是314国道的终点。我们从它的起点乌市出发,全钱贯通,到这里共1948公里。

 

         

看看他们这一侧的路况,就理解那个巴国军人怎么不站在自己国家的一边。

 

         

 友好是互惠的。我坐在界碑的这一侧就算出国了。界碑处海拔5100米。

 

         

我们还有幸到对方边防检查站坐客。巴方长官热情地接待我们,我们将石河子大学生产的果汁送给他们。他们招待我们喝热乎乎的奶茶。      

 

         

我方中尉提醒我们,奶茶是雪山上的水煮的,少喝,不然拉肚子。我方前哨班是花几十万元打的井,他们仍然直接从雪山上采雪为水。

          

巴方长官与我方中尉虽然语言不通,但俨然老朋友一般。不过,巴方长官能说英语,我权当翻译。

我方中尉介绍说,他是这里最大的官,很NB。他的意思是说,他的权力很大,我们这边分不同部门管的事,他一人全管。我将他的话转译过去,对方点头称是,露出非常得意的神情。然后掏出名片,上面印着的官衔是:sub inspector。

不过,我方中尉说,他们管的事也少,许多我们这边查禁的东西,他们都不管。他们那里枪支是合法的,只查偷渡等事,连毒品也是应我方要求才查的。

 

          

谈到他的家庭,他很高兴地打开手机,让我们看他漂亮的女儿。他还有4个儿子。年青人问他有几个老婆,他大笑着说,只有一个。然后给我们看他老婆的照片。巴人的友好、率真,令人印象深刻。

 

         

结束短暂而愉快的出国访问,合个影。同行者缺席一位,他留在中国前哨班里调整呼吸和心跳。

 

         

变幻莫测的帕米尔高原,风生云起。

 

         

石头城遗址。虽然叫石头城,我们看到的城墙遗址却是与新疆其它古城遗址一样是夯土的。

 

         

位于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上,这个石头城见证了千年的历史风云。

 

         

石头城外,富庶的草原,一派详和悠然的牧民生活。

 

         

气质高贵的塔吉克族妇女。他们是欧罗巴人种,不知何故流落到帕米尔高原。

以前从图片上看到他(她)们,都是典型的欧洲人的白皮肤,但我在途经塔县时,在塔县县城还住了一晚,所见者均为高原上特有的黝黑的皮肤。问起当地官员,他们说,那白皮肤的照片也是真的,只是我们这路上没有,别处有。

据一位新疆的官员说,塔吉克县是全国惟一没有小偷的县。居民离开家经常不锁门。

 

         

卡拉库勒湖边纯朴的克尔克孜老人。

         

回到布伦口,克尔克孜人简陋的房舍,炊烟正起。

         

克尔克孜族的小女孩正在屋外烤馕。将一个铁制的盘子放进一个土坑里,将和好的面倒进去,盖上盖子,然后将燃烧着的牛粪堆在上面。她烤出来的那个馕有点糊了,她妈妈有点儿不高兴。

 

         

我给她十元钱,买了两个馕。大家分而食之,都喊好吃。一路声称抵制吃馕的乌市的师傅也跑过来要了一块吃。

 

         

从喀什到和田,沿315国道行进途经叶城。这里是219国道即新藏公路的起点。从这里前行,即进入阿里地区。我前年在西藏旅行,只有阿里地区没有到。

往前几百里处即是喀喇昆仑山的主峰、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K2)。尽头处便离珠峰不远了。这条神奇的天路令人想往。

 

         

不遭遇沙尘,便不算到过和田。想不到,这个因出产美玉而享誉数千年的地方,一年中有300天的沙尘天气。离和田还有几百里的地方,就已是黄尘漫天。整个和田都在下土,我们也明白了,什么叫“一路风尘”。 

 

         

 和田郊外的维族小巴郎子,真酷!

 

          

在和田乡下遇到的小巴郎子。过着有馕吃的幸福生活。         

 

         

和田不但是玉石之乡,还是瓜果之乡。这里有神奇的核桃王、无花果王和葡萄王。近年还人为地打造出了千里葡萄长廊。

这是千里葡萄长廊下的维族妇女。

到了南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语言不通。但一路走来,南疆普通维族民众的善良、单纯,给一行人都留下深刻印象。

 

         

和田到阿拉尔的沙漠公路。此前我走过民丰到轮台的沙漠公路。这条路比那条路短一点儿,路边只有芦苇方格和栅栏,没有绿地。人们说,那条路是石油公司修的,他们有钱。

但这条路本身也不像那条路那样荒凉。因为它傍着和田河而行,沙漠中点缀着绿色,不时能见到一汪水。如果搞绿化带,成本会更低。

 

         

两条沙漠公路都修通了,沙漠之舟成了下岗职工,游荡于沙漠之中。在当代人的心中,沙漠中悠然的驼队和悠杨的驼铃只是一个传说。 

 

         

塔克拉玛干不是从来如此。据说在维吾尔语里,塔克拉玛干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原来有人居住的地方”。我们知道,多少古代西域的文明被埋在无情的沙海之中。

和田河已经断流,干枯的胡杨仍顽强地挺立在沙漠中。看到这情景,一种悲凉从心头升起,不知是可怜胡杨,还是可怜人类自己。

胡杨死后仍千年不倒,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当地球完成了沙漠化的那天,散落在沙漠中的不再是干枯的胡杨,而是人类的枯骨。

 

         

这里的沙漠,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穿越过。我们只是象征性地走走而已。

 

         

这一对新婚伉俪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深处重述海誓山盟。好像一个保证说:我对你的爱像这白沙般纯净;另一个发誓,只要这塔克拉玛干没有变成大海,我对你的爱不会改变。  

 

         

这棵胡杨绝对是沙漠中生命的奇迹。周围的黄沙都在它面前止住了脚步,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

 

         

 在点点胡杨中,它绝对鹤立鸡群。我们盘桓于它的周围,久久不肯离去。 

 

         

我郑重向各位网友推荐这棵胡杨之星。 它挺立在沙漠公路距阿拉尔约110公里处左右,从和田方向走,在路的左侧。 

 

         

阿拉尔,南疆的军垦之城。有“北有石河子,南有阿拉尔”之说。

在阿拉尔,我们参观了内容丰富的塔里木大学的西域文化博物馆,阿拉尔市的军垦博物馆。上图是法国人设计的军垦博物馆。

  

           

从阿拉尔经沙雅到轮南,一路胡杨。 人们能够想像,到秋天时,胡杨都被染上金黄色,这里该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