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妃明记传:企业扩张和经济循环周期michaelchen的Blog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6:55:44

企业扩张和经济循环周期

 

     在成熟竞争的传统产业中,在饼没有办法做大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创造性破坏表现为失败者破产离场,成功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儿。这样一种竞争结果,使得同等质量标准下,本来由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转向由低成本生产者制造,从而社会整体获得福利改进。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的是,竞争的进行,是通过自身经营能力的改善而扩大的市场份额,还是割喉式的竞争,使得Market share的提高,反而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盈利。

 

轻工业就是传统产业之一。如同林森池所指出,轻工业是一个过度竞争的生意,由于进入门槛低,因此存在以下困难:

(1) 生产中、下游产品的生意,毛利率受原材料挤压的厉害。原料成本上升,将严重挤压毛利。

(2) 由于传统常规工业没有什么知识专利,因此任何人有资金有技术便可参与,市场竞争剧烈。

(3) 要提高效率,产品追上时代,便需要不断追加资金,更新设备,新机器设备很是昂贵,所以生意越做越大,负债也越来越大。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支付银行利息。

(4) 资金周转是大问题,原料、机器、厂房、人工、银行利息,均需要定期支付,但产品只有制成卖出后,才能收到货款。如同钱德勒所指出的,对于生产投资而言,不论是怎样的规模,一个企业只有在其管理团队有效的协调了各种原材料波动的流入若干个生产设施之后,再通过批发商,零售商和最终的消费者之后,才能实现投资的成本利益。

 

但是,轻工业并非完全不可经营之生意,许多行业,比如衣食住行,均是人类生活之必需品,无论经济如何循环,人类总要穿衣服。因此,长时间竞争下,有些企业也会创立出其“市场经济专利”。一旦形成市场专利,却可能真正超越时间,获得长期的市场专利,比如著名的可口可乐和吉列刀片,均不是新产品,而是历经数十年,上百年的产品。其盈利增长,乃是依赖市场扩大而得到,而非投资进行高资本密度的开发而得到。更为典型的故事,是可口可乐公司大量投资研发的新口味产品,受到市场的抵制,充分显示了某种特定消费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口味依赖性所形成的市场专利。

 

林氏举的例子是德昌电机,生产的是微型马达,这门生意是有100多年历史的旧科技。其营商之道,实际上非常简单,首先薄利多销,然后降低成本,进而保持高素质,最后便是不断拓展新市场。这盘生意经,实际上是每个经商之人均懂得的,但实践起来,却极其不易。

 

薄利多销的基本经济学原理是产品价格弹性,或者说,产品销量对于价格的敏感性,如果降低一个单位的产品价格,能够多销售出2个单位的产品,那么,生产者便可以获得更多的营销收入。这一原理常为张五常所嘲笑, 因为这个值逻辑上可用而实际统计极其困难.

 

在商业实际上,对于不同行业而言,薄利多销意味着不同含义。比如在软件行业,绝大部分的投入成本是在前期研发,而后期copy一个烤贝的物质成本甚低,因此,几乎可以在不需要边际投入的情况下,直接测试产品的价格弹性。而对制造厂家而言,薄利多销,降低成本的方法,实际上是依靠规模经济。对于传统产业及旧科技而言,在同样的设备和人力的资本支出情况下,越接近机器设计能力的产出,能更大程度的摊销相关的固定费用,比如建厂时厂房的一次性支出和设备的固定折旧。也即是说,开工率越高,每一单位资本、人力,就更能够榨取机器的产出。对于已经拟定的机器设备而言,设备的设计生产能力,作为“技术”这一要素,反过来限定了相应的最优规模下所应投入的人力和资本开支。20世纪初的美国管理人员,使用了“制造间接费摊销差异”这个概念,来作为会计帐目上分摊这一成本差异的办法。从而,通过降价,如果能够使剩余的产能利用起来,薄利多销便能够使生产者获得更多利润。

 

对于一个生产性企业而言,关键性的企业家行动,不是一个新产品、工艺的利用或者商业化,而是是否建设了一个最佳规模的工厂,并且接到足够的订单,使生产达到这一目标规模。对于不同的行业而言,最佳规模因时因地及技术、设备而不同。而在何时何地建立新厂的决策,所考虑的因素,不但包括成本考虑,还包括未来产出之后的市场份额估算,市场的规模和地点,乃至销售渠道,运输费用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使得工厂的规模扩张曲线,更多是间断性的离散扩张,而不是线性的连续扩张。在两次扩张之间的平台期间,不同企业所进行的准备,决定了下一个周期和下一次扩张之间的胜负。

 

但是,规模的扩大,反过来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员储备,物料采购,以及营运更大规模工厂的管理能力,而最重要的是,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样一种扩张。在每一个经济盛衰周期中,银行银根有时极其松弛,使得借钱非常容易而且成本低廉,扩张的资金便得充沛,此时,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也会相应高速扩张,并带来随后的同业剧烈竞争。当银行步入紧缩银根时期时,相关上下游的企业由于银根紧缩,会带来付款能力的下降,甚至大量呆坏帐,而银行借贷必须到期还款及员工开支均需要按时支出,因此,新厂的扩张规模,同样受限制于管理层合适控制现金流的能力。在每一个经济循环之后,总会有一些公司被淘汰,其淘汰的原因,或者是没有及时借钱扩张,因此被同行竞争排挤吞吃,又或者是过度扩张,特别是借短债以投资长期资产,导致随后现金流断裂而破产。所以,从达尔文主义上说,经济盛衰周期的连续不断,实际上,成为淘汰企业的外在因素。具备良好经营能力的公司,必须能够充分理解并利用经济周期,适时而制定相应不同的经营策略。

 

由于工厂每一次最为合适的扩张周期,并不会与大环境的经济周期完全同步。相应的,扩张所需要的筹划乃至计划制订之后的实施,从采购设备、场地基建到产品产出、销售乃至资金回收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其间,销售渠道的构建、面对消费者的营销及资金的回收,需要和制造完全不同的知识。不同的企业在每一个扩张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效益差异,考察一个公司的办法,是考察经过数个循环之后,企业是否能够利用经济大环境,在环境适宜,银根宽松时,适时而动。而在经济收缩时,能够稳守现金流来保持企业正常运转,而不至于被银行和供应商逼债而倒闭。这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同的赚钱能力的形式之一。长期下,体现的是管理层的战略,而非战术。这种一种赚钱能力的差别会最终体现在企业会计年报的长期盈利及资产、规模的数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