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赵高的演技爆表:韩寒的救世主是这个90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18:23

 

 

在敲击键盘之前,我就在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来拯救韩寒。毕竟当舆论将他推向风口浪尖时,拉他的人不多,相反有很多人火烧浇油,生怕韩寒活得太安乐。我承认我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在先后发布《一个90后眼中的“方韩大战”》、《评韩寒——打破“秦始皇式的舆论皇帝”韩寒的言论枷锁》和《再评韩寒——道门头子式的赌咒发誓》三篇文章后,我准备继续写几篇关于他的评论,借他的案例来阐述我的某些观点并且产生一些可能的影响。但是,当我今天借《四川下岗女工质疑韩寒抄袭》的新闻对韩寒的抄袭“质疑”进行过于主观的推断后,我开始反思这几天我对韩寒事件的一些看法。当然,就目前而言我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90后才是希望,才是收拾乱局的主角。毕竟毛主席说过:“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对于我和与我志同道合的同龄人来说就是奉若神明的至理名言。而这也是让我对韩寒事件起惯性质疑的起点……


韩寒事件的发生本身就是他自找麻烦,他从未自诩为领袖,但是他发表的所谓“韩三篇”却彻彻底底以导师的口吻来开化十三亿人民。他后悔做一位作家,但是他却用署名“韩寒”的文章强有力的抨击了一些人和一些现象。不过,他仅仅是撼动了某些现象,却从没能改变这些现状。这才是他的致命弱点。从韩寒成名到现在已有十多个年头,尤其在近几年韩寒的名字享誉海内外,更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100人”。而实际上,当他被冠上无数的光辉头衔时,他却不能做出与这些头衔成正比的惊天动地的事情来。那么,偶像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也必然要离开大众的视线。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韩寒的“毁灭”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韩寒其实一直过于高看自己,他虽没在言行上表现出骄傲自大来,但从他的文章和他的行事来观察,他确实在前段时间曾自信的认为蚍蜉能够撼动大树,螳臂能够挡住汽车。一开始,方舟子只是作为他与麦田争执中的看客调侃他几句,可惜年少气盛的他竟然讽刺起方来。这让一向较真的方舟子一鼓作气的加入到质疑韩寒的行列中来。实际上,韩寒自己亲手制造了人生之中的最大敌人。他不是方舟子,而是韩寒自己。步入中年的韩寒,可以说已经进入事业的顶峰,在中国他可以说是呼风唤雨,掌握舆论的绝对霸权。我相信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申诉只要经过韩寒的手写出来,必然会成为明天各大门户网站和报刊的头条新闻。星光耀眼之下的他已经愈发的陶醉起来,他开始凭借个人的好恶来决定起他人的人生。正如他讽刺方舟子一样,方舟子无情地撕开了他的“面子”。


“里子”里的韩寒一如十几年前的他一样那么腼腆,那么含蓄。从他落后的公关方式来看,他确实没想过被别人从神坛推下来后他该怎么办。他每天只知道如何做一个“木偶神”,发表一些允许借他的嘴巴和名字来发表的言论,实际上除此之外,除了虚伪的慈善,他再也无能为力了。当然,一位三十岁的中年人,也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因为他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中国当代任何一位作家、学者和教授,这本身就已经十分惊天动地了。


韩寒招惹了方舟子以后,并没有小心应对。相反,还借他的发言人路金波之口对方舟子大肆谩骂、侮辱。而他“黄蜂军团式”的粉丝们更是气势汹汹的对方舟子恶言相向,恶语相加。虽说这与韩寒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根据古人所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我们有理由推测路金波的言论是经过韩寒默许或者支持的,韩寒的粉丝们的行为也能客观上体现出这位偶像的素质及道德。这些人在面对他人对韩寒的“质疑”时近乎疯狂的表现直接造成了现在的状况。诚然,韩寒在这之后发挥公众人物的优势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进行辟谣,并且全家总动员式的将他的爸爸韩仁均和他的妻子金丽华拉出来进行声援。可这些行为只会给他减分,让民众对他的质疑声越来越大,让他再也无暇应对来自各方各面的反对浪潮。实际上,即使法院接他的官司,他与方舟子对薄公堂,也无法挽回他已经失去的光辉形象。他再也不能充满底气的在民众之中抬头挺胸。因为方舟子说过判决无法改变他的看法。有如此彪悍的人盯着韩寒,他还能有安稳日子过吗?


实际上这件事刚刚发生时韩寒就大可不必调侃式的应对,他过于轻敌使他无法预料形势的发展。而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对于质疑声的心理承受能力显然不像一位饱经沙场的“老运动员”。他无法做到稳扎稳打,对于“较真”式的质疑他显然忘记了最后的办法就是不回应。一如既往的继续他的写作,继续发表他的看法。一个巴掌拍不响,他既然拍上别人的巴掌,他就得接下来。可惜他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我在之前发布的题为《一个90后眼中的“方韩大战”》的一篇文章,在各大网站获得数十万的点击率,近千条的回复评论。当然,这之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人起码对这篇文章是观其大略的。也知道我对这篇文章总的布局是支持方舟子的。不过,实际上这篇文章并没有就韩寒抄袭提出特别的看法,而主要攻击的方向还是韩寒及其团队面对“质疑”以后的做法的行为。在认真阅读了众多评论以后,我发现大多数人还是不讲道理的。比如我的文章题为“一个90后”,他们却将题意曲解成“代表90后”。当我发表个人的点时,他们非要以他们的思维让我去执行他们眼中的“中立见解”。这些荒谬的观点和言论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完全没必要与少数狂热的“宗教徒们”大费口舌,而韩寒恰好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


韩寒每一次的辟谣和转载他人的文章所针对的辟谣对象绝大部分是少数狂热的“宗教徒们”,至少每天耗费大量精力“关注”这件事情的大多都是这些人。让韩寒非常正面的回答某些质疑时,他们却以讹传讹乃至加上个人的理解将韩寒的回答扭曲化、抽象化了。那么韩寒本来的意愿得不到伸展,再加上某些媒体的不负责任,让韩寒捅了一个天大的篓子。那就是人们产生的对他不信任的惯性思维。简单的来说,也就是每当韩寒做出严正的声明时,必然会有人采用“质疑”的思维来研究他的每一次发言。这样来看的话,韩寒亡羊补牢此时不在发言不失为明智之举。然而,韩寒的父亲的思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的很多言论并不是帮韩寒兜着,相反还要韩寒帮他兜着。他的僵化思维已经对韩寒的脱身造成严重的阻滞。


回到正题,为什么说韩寒的救世主是这个90后呢?实际上这是一个标题党,吸引别人眼光用的,我并不提倡“救世主”这个词。不过我身为90后,起码是一名不给90后这个群体丢脸的90后,可以给韩寒先生提出一些恰当的建议,不论他是否享用,姑且听之吧。


韩寒事件的发生在于他说了一些让某些人不能接受的话,他尚未能对某些敏感的话题进行巧妙遮掩式的谈论。无论是他夸夸其谈也好,还是他谈笑风生也罢。他总给人一种不能对重要话题运用自如的感觉。他需要提炼他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防止他的思维进一步僵化。解铃还须系铃人,韩寒需要就粉丝和路金波对方舟子的侮辱正式的向方道歉,这样才能给人一种想解决问题,想认真面对这场“辩论”的看法。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谈得上去争取民心。韩寒是否抄袭对看客来说并不重要,即使他参考了他父亲的构思(注:赵幼兵质疑韩寒的事情,将在后段单独分析)也不是大惊小怪的事情。韩寒面对质疑最大的漏洞就在于他认为他是完全自我创作的,至少给看客的感觉是这样的。但是他的绝对化必然会给看客思维上的反弹。韩寒应该承认一些不疼不痒的“抄袭”。例如,创作某部作品中的某个情节是因为阅读过某本名著看到某个章节后所构思的。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参考”。也是一名作家所需要做的事情。那么,接下来韩寒必须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洗牌,他需要专门写篇文章阐述一下他某部作品的创作来源,比如取《三重门》这部书的书名究竟为何?这样的“坦白”对于处于如今这种尴尬处境下的他毫无害处并且是大大有利的。


韩寒还需要在法院诉讼中做出精彩的表演,他需要用一场精彩的辩论来证明他是“货真价实”的。而不是如他以往接受媒体采访时那种害羞、少语、深沉的窘相。他必须寻找到一次恰当的机会。当然,他可以撤回他的父亲,他应该独自面对舆情和读者,他需要自己开设一个微博用来专门回复这件事情。而他的回复是不能够带有任何过于饱满的评断的。这样他才能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陆弃对他的评论。也就是陆弃的“评韩寒”系列。


下面,就2月2日深夜中新社发表赵幼兵质疑韩寒抄袭的新闻做出一点评论。其实3日下午我发过一篇千字短文评论此事,本文开头业已提到了。但是由于此篇评论带有十分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我决定在我许多博客里删除此篇文章,并且重新做出一些补充性的点评。


其一,韩寒是否抄袭,新闻中没有提到。只是赵幼兵提到她的同事认为韩寒抄袭了而赵本身并没有考证过。


其二,本来我对于此篇新闻无比相信,但是看到记者马虎的将一位病休的老同志说成下岗工人实际上有误导舆论的嫌疑。这让我对此事的真实性的看法大打折扣。


其三,韩寒晚上借其父微博对此篇新闻进行回应时,既否定了抄袭一说,且又一次以他韩少的脾气对赵幼兵老同志进行人格上的侮辱。他的微博中说赵从来没发过文章要帮她完成这个梦想,实际上也是不符合事实的。赵幼兵不仅毕业于中央党校,而且曾经出版过多本书籍且发表文章一千多篇。这又如何成了韩寒口中的“从未有发表过文章”?


实际上,无论是新添的赵幼兵的手稿质疑,还是方舟子的逻辑质疑,亦或者其他众生所谓云云的质疑。这实际上也都是因为韩寒的性格所致。韩寒在他的性格中有着一种难以改变的脾性。一般人发现不了,但是一直被它牵着鼻子走。这需要眼明心亮的人来包容……


不带有任何个人感情色彩,也没有任何深刻的喻意。仅以此文纯粹的“搭救”一下韩寒,并且再一次重申我不是方舟子的枪手,也不是所谓的“五毛”,更没想过代表一些我不屑于代表的人,我只是是唯一的90后——陆弃。(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