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王根权品评书谱第39讲 任笔为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8 13:20:33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39讲

 任笔为体

一、原文

一畫之間,變起伏峰杪①;一點之內,殊衄挫②於豪芒③。況雲,積其點畫,乃成其字。曾不傍窺尺櫝④,俯習寸陰⑤,引班超⑥以為辭,援項籍⑦而自滿,任筆為體⑧,聚墨成形⑨,心昏擬效之方⑩,手迷揮運⑾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謬哉!

二、注释

①峰杪:毛笔的笔尖。“峰”,笔误,应做“锋”。杪,树枝的细梢。

②衄挫:淹留时变换笔锋的走势方向,且笔锋变换过程中有所停顿。

③豪芒:笔锋。“豪”,笔误,应为“毫”。

④傍窥尺椟:即读帖临帖。“椟”,笔误,应为“牍”。“尺牍”,书作。“傍”,贴近,这里指临帖。“窥”,看,这里指读贴。

⑤俯习寸阴:抓紧片刻时间学习。“俯”,学习的姿势。⑥班超:字仲生(33年—103年),东汉名将,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班彪子,班固弟。父卒,家贫,为官府抄书以养母。明帝永平十六年,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凡三十一年。官至西域都户,封定远侯。

⑦项籍:项羽(前232年—202年),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末起义军领袖,自封霸王,人称西楚霸王。

⑧任笔为体:掌控不住毛笔,用笔无笔法,笔走成啥样就是啥样。

⑨聚墨成形:掌控不了用墨,用墨无墨法,墨涂成啥样就是啥样。

⑩拟效之方:模拟仿效,此指临摹。

⑾挥运:运笔。

三、译文

书法作品中的每一画的书写,其运笔过程中笔的锋杪都要有起伏的变化;每一点的书写,其间也应该体现毫端的衄挫。何况说,每一字都是由点画组成的,每一点一画的运笔都有丰富的变化、丰富的内涵、丰富的书法艺术语言元素。那么,由多个点画组成的单字,其变化就更丰富了,内涵也就更丰富了,书法艺术语言也就更加丰富多彩了。如果不是抓紧时间、投入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研习别人的书作,认真读贴临帖,并加以感悟吸取。而据班超那句 “安能久事笔砚”的牢骚话,失去练习书法的信心,或者援引项羽所说的“书,但记姓名而已”,降低学书的标准。既不讲究笔法,也不讲究墨法,不假思索考虑,任意涂抹,将字写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懂得、不掌握临摹的方法,一味地去临摹,不懂得、不掌握运笔的道理,一味地在那里书写。如此学习书法,企望成为一位书法家,求得书作的妍妙,岂不是很荒唐可笑吗!

四、品评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句。“峰”笔误,应为“锋”。“豪”,笔误,当作“毫”。“殊”,不同。“衄挫”,淹留时变换笔锋的走势方向,且笔锋变换过程中有所停顿。这是孙过庭对书法艺术中点画书写的认知体会。他认为一画之间运笔要有起伏变化,一点之内运笔要有挫的不同。为什么要是这样呢?因为书法艺术语言只有通过笔意变化才能涵泳,没有变化就没有了书法艺术语言,变化越多,涵泳的书法艺术语言也就越丰富。点画是书法艺术的基本单位,也是书法艺术语言的基本单位。孙过庭对书法点画书写的这一认知很深刻到位,孙过庭的这一认知,就是中国书法艺术关于点画的评判标准,用这一标准评判检验书法艺术作品,不同的书法艺术作品其品次的优劣高下就很容易区别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书法作品中的每一画的书写,其运笔过程中笔的锋杪都要有起伏的变化;每一点的书写,其间也应该体现毫端的衄挫。

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句。“况云”,何况说。在句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积”,堆积,组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结字。“积其点画,乃成其字”,意思是说,每一个字是由若干点画相积而成,言外之意是,每一字的运笔变化更多。这句话的意思是:何况说,每一字都是由点画组成的,每一点一画的运笔都有丰富的变化、丰富的内涵、丰富的书法艺术语言元素。那么,由多个点画组成的单字,其变化就更丰富了,内涵也就更丰富了,书法艺术语言也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曾不傍窥尺椟,俯习寸阴句。“曾不”,曾经不、曾经不是、如果不。“”,靠近,这里指临摹。“”,窥探、窥测,这里指读帖。“椟”,笔误,当作“牍”。“尺牍”,书作。这里指别人的书作,老师的书作。“傍窥尺椟”,就是研习别人的书作、老师的书作。“”,低头,学习的姿势。“习”,临帖实践。“寸阴”,片刻时间。“俯习寸阴”,抓紧时间、投入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埋头认真研习。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是抓紧时间、投入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研习别人的书作,认真读贴临帖,并加以感悟吸取。

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句。这句话引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班超之辞”,一个是“项籍自满”。班超和项籍这两个人都是历史名人,他们的事迹人们非常熟悉。什么是“班超之辞”呢?就是班超为官府抄书时所说的那句牢骚话:“大丈夫焉能久事于笔砚”。这句话对不对呢?我们说,处于特定环境下的班超,当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是对的,因为班超有自己的人生抱负和远大理想,为了追求自己人生的抱负和远大理想而放弃眼前的抄写这是对的。文书抄写工作与书法临习是两个概念,如果把班超的这句话移用到学习书法和书法临习上就不对了。有些人练习书法,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练着练着就没有了耐心和信心,就放弃了在书法学习上的追求,而将班超的那句话引以为自己的说辞。“项籍自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项籍就是项羽,后来的西楚霸王,再后来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据司马迁《史记·项羽世家》载,项羽小时候,叔父项梁教他读书,项籍说了一句话:“书,但记姓名而已”。意思是说,读书识字只要能认识并会写人的姓名就行了。细品司马迁的《项羽世家》,项籍易于自满,学艺不精,学艺中的低标准、宽要求就意味着后来的垓下兵败。孙过庭这里强调并指出的是书法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极虑专精”,不能低标准、宽要求,动辄自满。孙过庭用这两个典故,用以批评学习书法中的两种错误思想认识。这句话的意思是:而据班超那句 “安能久事笔砚”的牢骚话,失去练习书法的信心,或者援引项羽所说的“书,但记姓名而已”,降低学书的标准。

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句。“任笔”,掌握不住毛笔。 “任笔为体”,掌握不住毛笔,笔走成啥样就是啥样。“聚墨”,把握不了用墨。“聚墨成形”, 把握不了用墨,墨涂成啥样就是啥样。这句话的意思是:既不讲究笔法,也不讲究墨法,不假思索考虑,任意涂抹,将字写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句。“心昏”,心里没有搞清楚。“拟效”,书法学习中的临摹。“手迷”,不知如何书写。“挥运”,运笔。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懂得、不掌握临摹的方法,一味地去临摹;不懂得、不掌握运笔的道理,一味地在那里书写。

求其妍妙,不亦谬哉句。“妍”,就是好看、美、漂亮。“妙”就是恰到好处,就是人们常说的“多一点显肥,少一点显瘦”。书写中各种技法、技巧的合情合理的组合搭配,恰到好处,谓之“妙”。“妍妙”是书法艺术的要求和标准。书法艺术作品有了“妍”人们才喜欢看,才爱看。书法艺术作品有了“妙”,才有艺术价值。“求其妍妙”是学书人的追求目标。“”,荒谬。“不亦谬哉”,怎么不荒谬?岂不是很荒谬吗?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此学习书法,企望成为一个书法家,求得书作的妍妙,岂不是很荒唐可笑吗!

这一段讲的是如何学习书法艺术,求得书法的妍妙。 “求其妍妙”,是书法艺术基本的也是最高的标准要求,怎么才能求得书法艺术的妍妙,达到书法艺术的这个标准要求呢?孙过庭在这一讲中从正反两个方面予以了阐述。首先孙过庭强调必须从点画的基本功和结字的基本功做起。指出了点画基本功的深度和高度要求,进而强调了结字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无论是点画的深度、高度,还是结字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集中在一个“变”字,即“书贵变化”。孙过庭又从反面指出,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方法途径,“傍窥尺椟”。指出学习书法艺术要有追求,不能自满,要保证必要的临习时间,“俯习寸阴”。指出要按照书法艺术的传统规范去学去练,不能“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指出以“任笔为体,聚墨成形”。这一学书方法,求得书法的妍妙,是荒唐可笑的,是极为错误的,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希望学成书法,那是不可能的。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传统是无数代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结晶,笔法和墨法是书法艺术中最基本的两种传统技法,是先前书法家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是绕不开挥不去的东西,是被人们公认的东西。对于传统首先是继承,其次才是发扬,发扬也只能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发展拓进,绝对不可以离开传统不要传统去空谈继承,更不能离开传统不要传统空喊创新。如果离开传统不要传统说自己是继承那是自欺欺人,如果离开传统不要传统去空喊什么创新那就一定是在欺世盗名。书法中的笔法和墨法两个基本且重要的内容,学书人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掌握才行。孙过庭这里所指出的“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两种做法,就是不讲传统、不要传统、自以为是的一种学习书法的做法,这种做法是典型的“我行我素”,写出来的作品既不合体也不成形,是一种徒劳,是一种胡写,这样学习是成不了书法家的。

我们将孙过庭的这一学书认识与当前书坛所流行的“丑书”相比较,我们就看得清楚,“丑书”不是书法,不是传统,也不是书法的创新,是一些学书人的无能与投机。“丑家”们打的仅仅是创新的幌子,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欺世盗名,他们已不仅仅是荒谬了,是可恶!书法如果不是将字写好看、写美、写漂亮,那还是书法吗?将字写难看、写丑、写怪异,还需要研习吗?人们不喜欢、不爱看的字有艺术价值吗?对于书法艺术中各种技法、技巧等因素不去讲究,甚或人为破坏他们的妍美,在那里随便搭配、胡乱搭配,那是书法家的手吗?随便一只能捉住笔的手都能做到。写不好字是水平问题,不好好写字则是意识问题。将字写难看、写丑、写怪异不是书法家,更不是艺术家,是名利之徒。利用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神秘感蒙人骗人捞取名利,是混迹书坛的捣蛋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