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曹艳:世卫最新研究 手机致癌嫌疑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6:29

世卫新研究:手机致癌嫌疑大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2-0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涂端玉

 (gettyimages 供图)(gettyimages 供图)

  ●世卫组织下属研究机构认为手机辐射可能与神经胶质瘤的发生有关联 

  ●本地肿瘤专家释疑,此研究仅为“可能”,并未提出确凿证据,广大市民无需过虑

  ●有研究证实,手机产生的电磁场对人的脑电流确有干扰,现代人应学会“控手机”而非“手机控”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手机定义为“可能致癌物”,称其与神经胶质瘤(一种脑瘤)有关联。这也是世卫组织首次为手机辐射定性。一时间,人们对手机辐射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关于手机辐射,多年来一直纷争不断,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其“致癌可能性”?它对人体还存在哪些潜在风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专家认为,大家对此不必杯弓蛇影,但现代人应学会“控手机”,而非成为“手机控”。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陈忠平主任

  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欧晓芳、张晨曦

  手机致脑瘤?暂无确凿证据

  据IARC发布的评估报告称,无线通信设备产生的无线电频率电磁场有可能是一些人患癌症的原因,而这种电磁场可能增加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虽然目前为止,手机致癌还只停留在“可能”层面上,但WHO做出这样的裁定,说明手机和癌症确实存在某种联系。“这一划分和发现手机对健康的潜在后果,对长期的研究非常重要。”IARC主管克利斯朵夫·瓦尔德如此说。

  “首先,广大终日使用手机的市民不必惊慌,因为看懂评估报告很重要。”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陈忠平主任介绍,这条信息仅仅是众多研究结果中的一条,与其意见相左的结论也不在少数;其次,所谓“可能致癌物”,更多是排除了手机绝对“清白”的可能性,给予手机用户必要的安全提醒,而非一口咬死,认定打手机多了就会致癌。

  “有关联不等于因果关系成立,就像EB病毒、家族遗传等都与鼻咽癌相关,但不能构成确凿的因果关系。现在针对手机与肿瘤的研究更多只是对采集来的样本进行分析、统计,还处在‘摆现象’层面,不可能轻易下出很权威的结论。”他认为。

  他表示,之前曾有报告指出,手机使用过频或使得人体增加患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脑部肿瘤的可能,但事实是,目前这三类脑部肿瘤的致病因素都还没有完全明确。

  “神经胶质瘤有研究认为或与病毒感染相关;脑膜瘤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被猜测或与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还可能因外伤而引起;听神经瘤则表现为有家族遗传倾向。”陈忠平主任说,但目前所有的结论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最后定论,所以推到手机头上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不过如果‘致癌可能性’的重点是落在‘可能性’上,这种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他说,毕竟也没有足够证据可以把手机从疑凶堆里“摘出来”。   

  手机辐射

  确会干扰脑电流

  陈忠平主任认为,长时间使用手机,对人脑存在影响是很可能的。“人脑本身有属于自己的脑电流,而手机在贴近耳朵使用时,所产生的外加电磁场或对人的脑电流产生干扰和影响。”他说。

  据了解,瑞士科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对人的脑电流的确有干扰,这一效应在使用者睡眠期间尤其显著。在半个小时的试验期间,研究人员不断开、关手机类似电磁场,同时观察睡眠状态中受试者的脑电流。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脑电流频谱在几分钟内就发生了明显变化。

  “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好处还是坏处,或者好处坏处都没有,谁也说不上来。”陈忠平主任说:“作为神经外科专家,也曾撰写过手机与肿瘤相关的论文,但我自己就每天都在拿手机打电话,平常心看待手机就好了。”

  手机潜在健康威胁逐个数 

  听力:长时间接听易造成突发性受损

  “相较其他人体损害或还只是停留在模糊的'可能性'层面而言,手机对听力的损害算是较为确凿的,其实不仅仅是手机,座机接听久了一样可能带来伤害。”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董玉礼教授如此介绍。

  他表示,人体的内耳有18000个听觉细胞,这是一种感受听觉的、直径约0.01毫米的纤毛细胞,容易受噪声影响,一旦受损,不能再生。“要保护好听力,就应远离噪声的威胁,同时还应避免过长时间或是频繁反复接听电话,因为这样容易造成突发性听力受损,每年我们都会收到‘煲电话粥’导致听力大幅下降的中青年患者。建议通话时长应有所控制,手机不必紧贴耳朵,音量也尽量别太大。”他说。 

  儿童行为障碍:“手机控”不愿和人交流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项对1.3万多名儿童的研究发现,孕妇每天使用手机频繁者,可能使儿童在学龄前出现多动以及行为、情绪障碍。如果儿童7岁前习惯长时间使用手机,出现上述障碍的几率将更高。 

  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罗向阳教授认为,孕妇使用手机会否影响到孩子行为、情绪未为可知,不能轻易下结论,但低龄儿童的确不适合长时间沉迷在“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世界里。

  专家指出,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3C产品正被越来越多幼儿所喜爱和掌握,丰富的游戏和鲜艳的画面很容易吸引孩子迷醉其中,但也容易形成对物体的过度依赖,从而导致人际交往的疏离,对孩子性格养成并非好事,所以玩手机应适可而止。 

  老年痴呆:是好是坏交付时间观察

  “手机威胁说”还覆盖到了老年领域。有研究指出:频繁或过久使用手机,会使得老年痴呆的发生率上升。

  然而也有专家并不这么看。“美国有研究人员用类似手机产生的辐射对老鼠进行试验,发现能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老鼠的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更有甚者认为,手机电磁波会有助于提高人体脑细胞的活动能力。

  陈忠平主任的看法较为中性温和:“手机普遍使用才短短二三十年,这时候就去定义其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未免为时过早,是好是坏还应交付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 

  小窍门

  教你健康“控手机”

  ★耳机虽不能直接“消灭”辐射,但能将人体和辐射源隔离开。手机距离头部越远,大脑受到的辐射影响就越小。距离手机天线越远,身体接受的辐射量就越低。

  ★拨出电话号码后,不要急着把电话贴在耳朵边,看到显示屏中的“拨通”信号后再说话也不迟。

  身边有普通电话应尽量不使用手机,以减少微波对人体的辐射次数和时间,即使用手机,也应长话短说。

  ★长时间打手机时,最好左右手经常交替,避免永远是单侧耳朵接电话。

  ★不要在电梯、火车、地铁等相对封闭空间打手机。此时手机不断尝试连接中断的信号,会使辐射增加到最大值。

  ★不少人喜欢躲到建筑物的角落接听。而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角落的信号覆盖比较差,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机的辐射功率增大。

  ★睡觉时别将手机放在枕边。辐射会降低褪黑激素分泌量,影响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