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阿部全见版图片: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李源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27:16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李源潮 刷新               标签: [ 原创 2010-07-18 07:13:34] 作者:红色牧师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79408461510644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李源潮——2010年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领导学考试试卷之六 源远流长潮向东                   ——记中共组织部部长李源潮 第六组:王晗胡晓岑 胡艳辉李由龚毅尹霞李海静逯扬  摘要: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是位有名的“铁腕干将”,其个人风格十分鲜明。本文试图分析李源潮的从政经历、领导之路,从实际案例中综合运用领导学课中所学的知识,从而分析李源潮的领导魅力及人物特点。关键词:李源潮铁腕魅力领导  一、一条坎坷求学路——儒雅的官员1950年出生的李源潮,年轻时曾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的洗礼。李源潮早年的求学之路颇为坎坷。文革的到来却使这位天资不错的少年倍受摧残,因为受身居高官的父母牵连以及对抗造反派,李源潮被列为“黑五类”子女,遭抄家、关押、殴打。在上山下乡潮中,他于1968年到苏北农场当农工。“四人帮”倒台后,李家才得以平反。经过一番苦读,李源潮顺利通过高考,成为文革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李源潮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有着系统的教育背景。高考恢复后考进复旦大学数学系,接着到北京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再赴中共中央党校攻读法学博士。李源潮所涉猎的学术领域在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属于较广泛的一位,横跨数理、经济与法学。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读书期间,连续四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在出任南京市委书记后,他还作为被中组部和国家外专局在国内选派的两人之一,参加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办的“发展中的领导者”培训班学习。这次学习和实地考察,打开了他的眼界,他后来自陈,“让他了解到世界经济、科技和城市发展中许多前沿的东西,初步掌握了不少新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城市发展的理念”。多重学术背景熏陶出来的官员,理所当然富有一股书卷之气。博学笃志、勤奋上进的他更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二、两个特别印记——“红色后代”、“共青团系统”虽然在文革时吃尽了政治出身的苦,但现在从政治光谱上看,李源潮兼有“红色后代”和“共青团系统”这两个特别印记。李源潮的父亲是“文革”前的上海市副市长李干城,曾任中共宿迁县委书记,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中共泗水、宿迁县委书记,淮海地委组织部部长,淮海区第二中心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苏州专署专员,中共常州地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市政交通工作部部长、市委党委,上海市副市长、市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中共上海市委顾问。另一方面,早在1983年起到1993年,李源潮先后担任共青团重要职务,包括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以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他在共青团任职期间,正逢胡锦涛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与李源潮一同共事过的胡熟知李源潮的学识能力。此外,再加上其作为高学历、复合型的人才,这样的官员在中国省部级官员中并不多见,其发展潜力不言而喻。无论从年龄,学历,以及人脉等条件看来,李源潮无疑具备了在新生代政治明星中脱颖而出的实力。韬光养晦、尽职尽责,一颗政治新星即将冉冉兴起。三、铁腕干将——治吏、治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转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局局长,中央外宣办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等职。1996年3月,出任文化部副部长。2000年是李源潮政治生涯一大转折点。1996年开始在文化部副部长的位子上坐了四年的他于2000年10月平调到江苏,任江苏省委副书记,随后并出任南京市委书记。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他当选候补中央委员,稍后出任江苏省委书记。据相关媒体分析,其实李源潮的出线十分富戏剧性。不少人将他视为是“政坛黑马”,部分港媒甚至以“时来运转”来形容他的仕途发展。他在政治道路上具有“爬楼梯”和“坐飞机”的双重经历。他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上任职几乎长达十年,到了该职务转岗年龄上限才离开共青团,并未占到快速升迁的好处,“爬楼梯”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他转岗后的几个职务都是以宣传工作为主,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李源潮的政治资历还没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他的仕途经验还仅集中于青年事务和宣传工作,涉猎的领域相当狭窄,很难称得上是政治前途看好。但是也许正是他在宣传部门的长期工作为他后来在江苏和中组部工作留下强力声音和良好形象做了很好的经验积累。直到2000年,李源潮才搭上“飞机”,2002年李源潮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其实在十六大上,李源潮并未当选中央委员,他仅仅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但是按照惯例,各省省委书记和省长都会担任中央委员。因此若预定在党大会之后出任这两项职务的人,都会先让他们在党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例如广东省省长黄华先在2002年11月十六大上以常务副省长身份当选中央委员,随后在2003年1月当选省长。外界多认为这应该和胡锦涛出任中共总书记有关,高层培养他的用意也相当明显。在李源潮主政任内最引人注意的表现治吏和治污。2002年初,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在南京推行“万人评议机关”(让群众给机关干部打分),大刀阔斧整治官场。这次评议最直接的结果,是排名最后的市容局、房产局等5个单位的主管被降职、撤职。一时之间,“让群众满意”变成机关干部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万人评议”更在全中国引发了强烈讨论。“万人评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但冲击的是中共传统的“官本位”观念。在江苏省一次领导干部学习会上,李源潮又对少数领导干部“不谋事、只谋官”的问题给予了尖锐批评。“宁愿无作为,也要保‘位子’。宁愿不做事,也要求‘安全’。当官意识十足,为民意识淡薄。”这些掷地有声的言论,凸现了李源潮的执政风格。而吏治清明也成为南京,乃至整个江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保障。敢于承认问题的所在,敢于自我否定,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尤其当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硬伤的时候,尚能够直面它。李源潮获得不少掌声。在江苏,李源潮一直以“铁腕治吏”著称,也因此,奠定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江苏官员对李源潮的普遍评价是“平时温文尔雅,待人接物非常谦和,富有亲近感,但如果遇到违法乱纪的事,他的铁腕特色就会毫不含糊地显露出来。”此外,李源潮的政治手腕也相当灵活,有助于他的晋升。2007年年中,无锡太湖因长期过度放任高污染产业扩张而遭受严重污染,爆发了蓝藻危机。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以明快铁腕的方式,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在这次事件中,李源潮的积极处理态度扭转了人民对于官员习惯性掩盖或隐瞒事实的印象,而处理过程中展现出不惜牺牲经济发展,也要落实环保优先的坚持,也与胡温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树立政府官员的新风范。除此之外,李源潮平衡经济发展与推动民生政策的改革在目前胡温强调协调发展、关注弱势群体的大环境下,也让其政绩显得非常可观。“和谐江苏”是李源潮治苏的主轴。相较于其他省份迷信GDP增长、追求经济发展,李源潮出任省委书记后却把江苏“九五”期间提出的“强省富民”的发展战略,改为“富民强省”。两者间看似无意义的重新排列组合,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执政理念。前者“以物为本”,后者则“以民为先”,目标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达成和谐社会的目标。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江苏在里执政期间不但GDP收入持续增长,而且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李源潮自2002年12月出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而温家宝自2003年履新以来,每年考察江苏,胡锦涛也在2004和2005年接连到访。在2004年,中共中央九名政治局常委当中,六名先后来访。可以说,除了首都北京以外,中共中央领袖出现最多的省级地方,就是江苏。中央当局对江苏省的满意也是显而易见,不单频频到访,还把江苏经验介绍到外国去。2006年中国政府第一次和19个非洲国家开展的合作交流活动,为期四天的国际人口与发展高官研修班,10月底选择在苏州举行。李源潮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和内容,重点讲述了和谐社会在江苏的实践,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掌声背后意味着不只来自非洲地区19个国家的谢意,更重要是中央的肯定。厚积薄发、雷厉风行,再加上机遇女神的垂青,李源潮注定能走的更远。四、通向殿堂的心路——组织部长的全新活力2007年10月,李源潮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李源潮针对组织工作的顽疾,大声疾呼,积极推动,引导全国组织系统转变思想观念,重新审视组织工作职能,不断推进党内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组织干部素质,为组织系统营造了新气象。我们总结他这一阶段的人生特点是:高风亮节,务实创新。2007年12月,公众视野中作为中组部长的李源潮较为正式并且高调的第一次亮相,他明确提出了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选人用人总体目标要求他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用“四种眼光”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干部工作:“要用面向世界的眼光来认识组织、干部工作;要用服务全局的眼光来谋划组织、干部工作;要用历史进步的眼光来研究组织、干部工作;要用创新发展的眼光来推进组织、干部工作。”在此之前,我们的廉政制度更多的是针对官员本身,而鲜有直接针对选拔官员的系统。李源潮提出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目标。这样严厉的措辞和这样坚决的态度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在执掌中央组织部的时间里,李源潮在不同的场合曾经发出过很多强有力的声音,痛陈官员各样恶习,针砭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施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改革措施,强力推行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在全国掀起一阵不小的“治吏风暴”。在各种场合,以各种方式,他多次重申,重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这样旗帜鲜明的表态,在组织工作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实属鲜见。而且他爱用大白话,人们听了很痛快。2008年末,在“责任中国”——人民网2008年度系列评选活动之“十大最强声音”评选中,李源潮的“不用不讲原则的‘老好人’,不用不干实事混日子的人”的讲话备受网友欢迎,位居“十大最强声音”首位。李源潮在其任职中组部部长期间也有值得称道的两件大事,即吸引海归和培训县官,体现出其富有远见的工作思路的一面。2009年前后,李源潮频频出席海外留学人员组织的各种联谊会,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更宽的胸襟,做好吸引和用好海外留学人才工作。正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遭遇衰退的时候,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根据该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中国将在未来5~10年引进海外千名高端人才,也称“千人计划”。2008年末,在中央的组织工作中还有一件大事:全国县级领导干部集中专题培训。全国近2000名县委书记分别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参加集中培训。这是中央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仅组织过两次这样的集中培训。综上对李源潮各个人生阶段的描述和总结,我们认为李源潮是一个有抱负,有想法,有学识,有人脉,有机缘,有胆魄,有政绩的官员。人格上,他质朴谦逊,正直忠厚,个人风格鲜明;方略上,他明快铁腕,刚柔互用,事业步步为营。李源潮曾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这既是他对学员的指导,更是他对自己从政之心路历程的深刻总结。凭此一点,我们相信他在通往高层政治殿堂的这条道路将会越走越好。    注 释① 新一届政治局出现九张“新面孔”[EB/OL]. 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7-10-23/013912769358s.shtml. ②江苏省委书记尖锐批评少数领导干部不谋事只谋官[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8-11/26/610821.shtml③李源潮:“铁腕”风格[J].小康.2007(8)④⑤接班群之一李援朝的政治动向[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99ea20225901020207409c2c.html⑥李源潮:四种眼光做组织工作选拔群众满意的干部[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2/14/content_9384079.htm⑦李源潮:当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7822818.html 参考文献[1]李源潮活动报道集.人民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105667/105821/105856/index.html[2]李源潮同志简历.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6416870.html[3]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思[美].领袖论,刘李胜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