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流和王翰的墨镜男:中国自由贸易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8:20:47

 

中国自由贸易论

刘昌黎

(国际商务 2012年1期发表题目:积极参与和推动自由贸易)

 

 

一、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重要变化

1. 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变化,这就是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多层次自由贸易同时发展的新阶段[1]。根据WTO的统计,截止2012年1月,全世界正在运行的FTA为206个。在现有的FTA中,区域内FTA为32个,双边FTA为174个,WTO成员大都参加了1个以上的FTA。在区域内FTA中,除海湾合作委员会(GCC、2003年1月建立)、独联体统一经济区(2004 年 5 月建立)、南非关税同盟(SACU, 2004 年 7 月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 2007年 5 月建立)、太平洋諸国貿易協定(PICTA、2003年11月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SAFTA, 2006年 1 月建立)、美国、多米尼加、中美诸国FTA(DR-CAFTA,2006年3月建立)、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2006 年 5 月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CEFTA,2007年5月建立)外,其余23个都是2000年前建立的。相比之下,2001年以后生效的双边FTA为121个,其中有76个是2005年以后生效的,超过了2000年前生效的53个。其次,在欧盟生效的26个双边FTA中,1999年前生效的为7个,2000-2005年生效的为11个,2006年后生效的为8个。相比之下,在亚太地区生效的83个双边FTA中,1999年前生效的只有6个,2000-2005年生效的为33个,2006年以后生效的为44个;其中,东亚国家生效的47个FTA都是新世纪以来生效的,其中,2005年前生效的为18个,2006年以后生效的为29个。另外,在跨地区(各大洲之间)生效的59个双边FTA中,1999年前生效的只有10个,2000-2005年生效的为18个,2006年后生效的为31个。可见,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是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中心而迅速发展的,其中,亚太地区和东亚地区的双边自由贸易以及跨地区的双边自由贸易,都是在新世纪以后特别是2006年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由此,尽管WTO框架下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进展迟缓,区域内自由贸易也没有明显的进展,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仍然受到了有力的推动,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金融海啸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后,以美国为首,尽管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的倾向,仍然没有改变这种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多层次自由贸易同时发展的基本态势。而且,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一个逆流相比,区域内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作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阶段或过渡形式,乃是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新潮流,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2.东亚自由贸易的新局面

新世纪以来,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各国都对双边自由贸易采取了越来越积极的态度,缔结的FTA迅速增多。其中,中国已经与东盟、新加坡、泰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缔结了FTA,参加了亚太自由贸易协定,中央政府还分别与香港和澳门签署了《紧密经贸关系协定》(CEPA),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也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中国正在谈判的FTA对象有澳大利亚、GCC(海湾合作委员会)、冰岛、挪威、瑞士,与韩国的FTA以及中日韩FTA谈判即将开始,正在研究、协商或意向中的对象有印度、SACU、日本。

日本已经与东盟、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智利、泰国、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瑞士、印度、秘鲁签署了EPA(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韩国、GCC(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的EPA正在进行谈判,与欧盟、蒙古的谈判即将开始,与美国、加拿大、捷克、土耳其、孟加拉国、哥伦比亚、南非、南美共同市场等的FTA正在进行协商和研究之中。

韩国已经与智利、新加坡、EFTA、东盟、美国、EU、印度、秘鲁签署了FTA,参加了亚太贸易协定;与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GCC、新西兰、泰国、澳大利亚、土耳其、以色列的FTA正在进行谈判,与中国以及中日两国的中日韩FTA即将开始谈判;正在研究、协商或意向中的FTA对象有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南非、南美共同市场。

东盟除中日韩三国以外,还分别与澳新两国和印度签署了FTA,与欧盟的FTA谈判正在进行,与美国的FTA也在积极的推进之中。

双边自由贸易是多边或区域内自由贸易的发展阶段或过渡形式。在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FTA都有不同程度进展的情况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时机和条件就日臻成熟了。2011年8月13日,中日两国在东亚峰会(10+6)经贸部长非正式会议上就加快“东亚自贸区”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提出联合提案,受到了与会各国的欢迎,部长们指示高官在2011年11月开会讨论这些建议并向部长们报告;同日,第十四次东盟和中日韩(10+3)经贸部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也表示欢迎中日两国提出的联合提案。[2]从目前情况看,“10+3”框架下的东亚自由贸易区(EAFTA)很可能在2020年前建立和发展起来,“10+6”框架下的东亚共同体——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EA)很可能在2020年后建立和发展起来。

3.亚太自由贸易的新局面

就亚太地区而言,一方面, APEC各成员通过实施单边行动计划(IAP)和集体行动计划(CAP),一直在履行各自的承诺,实现《茂物宣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另一方面,APEC大多数成员通过双边或区域内FTA,相互之间大都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见表1)。由此,亚太区域内的自由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2008年,APEC成员的平均关税为6.6%,实际平均关税为5.4%,与1994年的10.8%和8.2%相比,分别下降4.2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其中,实际关税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的10.4%;同时,APEC成员进口合计的50%已经实现了零关税,比1996年的35%下降15个百分点。[3]由此,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强了。1994-2009年,亚太区域内的年均贸易增长率高达21%,与APEC各成员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7.1%相比,增速约相当于其3倍。结果,APEC各成员相互出口的比率由1996年的22.6%提高到2009年的36.5%,相互进口的比率由1996年的21.0%提高到2009年的33.0%。[4]

以区域内自由贸易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为基础,自2004 年11月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向圣地亚哥会议(第12次峰会)提交《亚太自由贸易区方案的初步评估:为ABAC准备的一份文件》以来,APEC各成员逐渐消除了分歧,就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和亚太共同体达成了共识。2010年11月,APEC第18次峰会发表《横滨宣言》,正式提出了建立贸易和投资更为自由化、更为开放的亚太共同体构想。2011年11月,APEC第19次峰会发表《檀香山宣言》,说各成员通过签订贸易协定、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等方式来解决下一代贸易及投资问题,从而推进上述目标的实现,其中亚太自由贸易区是加强APEC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根据《横滨宣言》,亚太共同体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紧密的、强大的、安全的共同体,使各成员之间的供应链关系更为紧密,商业活动成本更低且能够更迅速、更便捷地进行,区域内经济增长更均衡、更全面、更可持续、更创新、更安全,各成员能够更好地应对人类安全和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各种威胁。为建立亚太共同体,《横滨宣言》继续强调《茂物宣言》确立的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要求各成员要继续采取措施,在推进“10+3”框架下的EAFTA、“10+6”框架下的CEPEA、TP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取得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最后缔结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表1  APEC主要成员通过双边或区域内FTA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情况(2012年1月)

国家

已经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对象

正在谈判的FTA对象

正在研究或意向中的FTA对象

参加的区域内FTA

中国

东盟、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智利、新西兰、秘鲁、香港、台湾

澳大利亚

韩国、日本

亚太贸易协定

中日韩FTA(即将谈判)

日本

东盟、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墨西哥、智利

韩国、澳大利亚、秘鲁

美国、加拿大、中国、蒙古

中日韩FTA(即将谈判)、TPP(准备参加)

韩国

东盟、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美国、智利

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韩国

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墨西哥

亚太贸易协定

中日韩FTA(即将谈判)、TPP(准备参加)

新加坡

中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美国、智利、秘鲁、澳大利亚、新西兰

 

中华台北

东盟、TPP

澳大利亚

东盟、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越南、新西兰、美国、智利

中国、日本、韩国、秘鲁、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TPP

新西兰

东盟、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越南、澳大利亚、智利、中国

美国、秘鲁、马来西亚、韩国

 

TPP

美国

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秘鲁、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

新西兰、文莱、马来西亚、泰国、越南

东盟、日本、

NAFTA、TPP

加拿大

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

 

日本、韩国、中国

NAFTA、TPP(准备参加)

墨西哥

美国、加拿大、日本、智利

韩国

 

NAFTA、TPP(准备参加)

智利

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澳大利亚、秘鲁

马来西亚、越南

泰国、俄罗斯

TPP

秘鲁

中国、韩国、新加坡、泰国、智利、美国、加拿大

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文莱、越南

 

TPP

俄罗斯

 

越南

智利

 

说明:已经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对象只限于APEC成员,包括通过双边或区域内FTA所建立的自由贸易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整理。

4.TPP的进展

TP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4国在2005年7月签署、2006年5月正式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TPP被称为“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在贸易自由化方面没有例外,2017年前全面实现零关税。TPP是小国间的协定,自成立后一直鲜为人知。然而,自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11月14日访日时宣布美国将加入TPP以来,TPP就名声大振,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先后参加了TPP,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泰国、菲律宾等国以及中国台湾都先后表示了准备参加的态度或意向。

2010年3月,TPP在墨尔本举行了第1次谈判,当年6月至2011月12月,先后在旧金山、文莱、奥克兰、圣地亚哥、新加坡、河内、芝加哥、利马、吉隆坡进行了第2~10次谈判。从2010年12月在奥克兰举行的第4次谈判开始,谈判分24个小组,分别就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等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谈判;2011年10月在利马举行的第9次谈判中,各方以敲定协定的“基本轮廓”为目标,就24个谈判领域的具体条款和跨领域的有关事项继续谈判,达成了初步协议。以此为基础,九国领导人11月12日在夏威夷召开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通过《TPP协定成员国领导人宣言》,并宣布各成员国已就TPP协定总体框架达成了一致。当年12月5-9日在吉隆坡举行的第10次谈判中,除投资、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谈判小组继续就有关问题进行谈判外,各成员还分别就货物、农产品和纺织品的市场准入进行了双边协商。据报道,这次谈判在各领域的条约文本和市场准入方面都有所进展,2012年1月制定各谈判小组的谈判计划后,从3月开始到年末继续进行第11-15次谈判。另外,在APEC夏威夷领导人会议期间,日本正式表明了参加TPP谈判的态度,加拿大、墨西哥、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表明了参加的意向。由此,TPP谈判将由9国扩大到14国。

二、自由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

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不是“鞭打快牛”,而是“鞭打慢牛”。在我国产业研究开发能力差,没有核心技术,金融保险业等主要服务业部门也没有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加快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无疑会使我国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冲击。

1.真正的影响和冲击来自区域内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

在加入WTO的时候,我们曾经反复讨论过入世的冲击,深刻分析了我国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服务业以及农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现在看来,对我国产业真正的冲击和挑战并不来自WTO,而是来自亚太特别是东亚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局面。WTO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是150多个成员齐步走的体制,贸易自由化进程必须考虑最落后国家的自由贸易能力。正因为如此,WTO现在还没有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从WTO谈判屡遭挫折、迟迟达不成协议的情况看,全球贸易自由化至少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

相比之下,东亚和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则发展迅速。根据前文的分析,东亚和亚太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都很可能在2020年前后实现。就东亚贸易自由化而言,根据中日韩三国分别与东盟生效的FTA,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分别是2010年、2012年和2009年,与四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分别是2015年、2017年和2014年。这意味着东亚自由贸易区很可能在2020年之前建立起来,以东亚自由贸易区为基础,东亚共同体也很可能在2020年之后建立起来。就亚太自由贸易区而言,鉴于APEC各成员实际平均关税已下降为5.4%,进口零关税的比例已超过50%。因此,以区域内各国间的双边FTA为基础,在EAFTA、CEPEA特别是TPP逐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FTAAP也很可能在2020年前后建立起来。

2.对出口产业的影响和冲击

2010年,我国贸易额已超过日本和德国,是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出口则位居世界第一,贸易顺差也迅速增大。然而,我国出口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部门没有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上一直是受制于人。就扩大家用电器等出口产品的生产而言,多年来一直是大量进口日本以及韩国、台湾省的关键零部件和优质原材料。另外,我国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在国家产业保护政策和“奖出限入”的管理贸易下发展起来的。然而,东亚和亚太地区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局面,却意味着区域内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和管理贸易行将寿终正寝、难以为继。

诚然,在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以后,全球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然而,贸易自由化终归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双边自由贸易以及东亚自由贸易区、亚太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阻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发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国如不迅速改变重化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差的现状,在东亚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就不仅会出现贸易赤字大幅度增加的局面,而且也很难改变在国际分工中被动不利的地位。

3.对农业的影响和冲击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我国首先选择农林水产品为突破口,率先向东盟开放了农林水产品市场。另外,已经与我国签署FTA的智利、新西兰和巴基斯坦,即将与我国签署FTA的澳大利亚,即将与我国谈判FTA的印度,这些国家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他们对农林水产品自由贸易都有非常强烈的要求。然而,我国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更小,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再加上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种植农业特别是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了。因此,随着FTA对象国的增加,我国农业将越来越面临贸易自由化的强烈冲击,这是我国不得不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重大课题。

4.对服务业的影响和冲击

现在,世界各国缔结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大都超过了传统FTA的界限,不仅包括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而且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与投资自由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东亚地区,日本与东盟和东盟各国以及与韩国、墨西哥等国缔结的FTA或EPA,都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目前,在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缔结的FTA中,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虽然还没有成为问题,但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谈判FTA中,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却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今后,我国如与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谈判或缔结FTA,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也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与制造业相比,我国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业发展非常落后。如果说我国制造业中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重化工业的某些部门有动态的比较优势和潜在的国际竞争力的话,那么,我国服务业的大多数部门,特别是金融业和保险业在短时期内都很难培育起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入世承诺,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开展人民币业务、外国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开展保险业务,已经给我国金融业和保险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今后,随着我国参与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亚太自由贸易区,发达国家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势必迅速增多,其业务范围也势必迅速扩大。届时,我国金融业和保险业等服务业也势必受到更大的影响和冲击。

5.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冲击

由于我国企业研究开发的能力差,没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方面依赖外资企业,受制于人,多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直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现在,外资企业以仿造、盗版等指控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件迅速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最大课题或首要课题。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谈判和缔结FTA的过程中,知识产权都是其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各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都不得不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对此,我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三、以向前看的姿态,对自由贸易采取积极态度

在双边自由贸易以及东亚和亚太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一直面临着加快还是延缓自由贸易的两难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清醒认识对外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在自由贸易的新形势下发展外经外贸,而且要及时转换观念,调整贸易战略,以向前看的姿态,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

1.新兴国家或未来的发达国家需要自由贸易

在历史上,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后,面对已经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的世界,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往往走帝国主义的道路,采取武力征服世界的方式,挑起世界大战。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当年走的都是这条道路。然而,武力并不能征服世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都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40多年间,在东西方对立的冷战格局下,美国和前苏联继续靠武力争夺世界霸权。然而,以核竞赛为中心,美苏两国扩大军备竞赛的结果,都使其国民经济走上了军事经济畸形发展的道路。结果,前苏联因经济发展失误而解体,美国也因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而走了下坡路。

相比之下,战败的德国和日本丧失了殖民地,不得不制定和平宪法,退出了军备竞赛。由此,德日两国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很快实现了经济复兴。其中,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迅速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上述过程中,德日两国都依靠经济力,征服了昔日依靠武力所不能征服的世界。特别是日本,通过大量出口家用电器、汽车和半导体等产品,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欧美市场,显示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在日本经济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其独一无二的制造业技术虽然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关贸总协定下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特别是自由贸易的发展,却无疑为其提供了最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正因为如此,包括日本自己在内,全世界都认为日本是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最大受益国。也正因为如此,日本才一度成为世界上最积极拥护和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

冷战格局结束后,世界真正迎来了经济战争的时代。在经济战争的时代,占领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争夺世界的主要目标。在占领世界市场的经济战争中,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继续成为世界各国最有利的武器,这是没有疑义的。而在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发达国家占据绝对的优势,这也是没有疑义的。

然而,世界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就像二次世界大战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后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控制和垄断世界市场的情况下,以金砖四国崛起为标志,又出现了一批新兴国家或未来的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崛起后,势必要打破世界经济的原有格局,重新分割被老牌发达国家占领完毕的世界市场。新兴的未来的发达国家要重新分割世界市场,当然也要依靠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优势。然而,根据日本的经验,仅仅有日益强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优势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环境。否则,就像美欧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所体现的那样,哪怕是在发达国家已经没有竞争力、已经被淘汰和行将被淘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们也不肯轻易地放弃既得利益,也不肯轻易地退出曾经是他们一统天下的国际市场。由此可见,新兴国家或未来的发达国家要重新分割世界市场,从现有发达国家手中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就不得不打起贸易自由化的旗帜,做倡导贸易自由化的新旗手。

2.中国发展越来越需要自由贸易

从现状看,我国确实尚不具备贸易自由化的充分条件。但是,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大国,更是全球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大国。2002-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超过25%,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虽然骤然减速,贸易总额和出口额都出现了下降两位数的负增长,但危机过后在2010年又很快恢复了快速增长,其中,贸易总额增长34.7%,出口额增长31.7%。由此,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由1997年的第10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3位,其中,出口额的世界排名由1997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2010年又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1位。按现在的发展趋势,中国贸易总额在2020年前还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根据世界经济史的经验,凡是经济迅速崛起、对外贸易发展很快的国家,大都对自由贸易持积极态度。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曾是积极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首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标志,中国重化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迅速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与此同时,以近年来对华反倾销迅速增加为标志,中国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出现了日趋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贸易自由化不仅是中国持续扩大出口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中国打破贸易保护壁垒、克服贸易摩擦的有力武器。换言之,与当年的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一样,中国也将成为越来越需要自由贸易、越来越积极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

从实际情况看也是这样。自1995年APEC大阪会议以来,我国就开始大幅度地削减关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又与3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FTA,正在谈和准备谈判的FTA有9个。由此,我国关税总水平已由原来的35%以上削减到现在的9%左右,达到了发展中国家关税水平最低的程度,通过自由贸易区开展的自由贸易也达到了对外贸易总额的1/4。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进展之快,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在世界上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既是中国履行APEC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间表和兑现入世承诺的实际行动,也是中国努力倡导贸易自由化的具体表现。而其背后,则体现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对贸易自由化的客观需要。由此可以说,正是因为贸易自由化的迅速进展,才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自金融海啸与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使国际贸易雪上加霜,世界各国的出口在2009年普遍出现了大幅度减少的局面。在以WTO谈判受阻为象征的全球自由贸易进展迟缓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无疑是中国和其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因此,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新形势,中国不仅要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积极推进WTO谈判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还应该顺应区域内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自由化的水平。

四、积极参与和推进东亚和亚太自由贸易

就当前而言,我国不仅要努力推进WTO谈判进程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展,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而且要以双边自由贸易为基础,积极参与和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进程。这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

1.东亚和亚太贸易自由化符合中国贸易强国的根本需要

东亚和亚太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大都在东亚和亚太地区,这两个地区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中国向APEC成员出口9678.40亿美元(其中向美国出口2836.79亿美元),向东亚10+6成员出口3981.80亿美元(其中向日本出口1202.62亿美元),向10+3成员出口3273.09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61.2(17.9%)、25.2%(7.6)和20.7%;中国从APEC成员进口9040.58亿美元(其中从美国进口918.78亿美元),从10+6成员进口4882.03亿美元(其中从日本进口1496.26亿美元),从10+3成员进口4138.93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0.9%(7.2%)、38.3%(11.7%)和32.4%。

中国自2000年11月主动建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就与东亚各国一起,在“10+3”框架下积极推进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2009年日本政权轮替、鸠山首相主动向中国建议东亚共同体时,中国又加强中日合作和中日韩合作,共同推进了“10+6”框架下的东亚共同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是永恒的,不是中国自由贸易的终点,而是中国自由贸易的起点,是中国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过渡和桥梁。实践证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不仅符合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东亚各国的共同要求,也符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根本需要,是我国实现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

对有助于推进区域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事情采取积极支持、积极参与、积极推动的态度,是一个国家倡导贸易自由化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表现。

在推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方面,我国自1994年大阪会议宣布大幅度削减关税以来,一直承诺2020年实现《茂物宣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不仅如此,中国领导人在参加APEC峰会时,还多次表示了推进亚太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姿态。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悉尼峰会发言谈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时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继续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就有关问题包括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远景问题进行研究。[5]2010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横滨峰会发言时说,要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表示中国支持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深入研究,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通过多种途径循序渐进加以推进。[6]2011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檀香山峰会发言时,又强调“凝聚共识,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产品要素优化配置,贸易和投资开放对确保经济复苏具有关键作用,应该积极推进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亚太地区经济可持续复苏和发展提供活力和动力。[7]

2.对TPP抓紧研究,尽早制定参加谈判的方略

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横滨愿景》已经正式提出亚太共同体构想,要求各成员在EAFTA、CEPEA和TPP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最后缔结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TPP谈判已经扩展到9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日、韩等7个成员已表示了准备参加的态度或意向。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过程中,TPP与EAFTA、CEPEA一样,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走向FTAAP的基本路径。因此,我国应尽早改变观望态度,尽早参加TPP谈判,与亚太各国共同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APEC成员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其中,美国和日本是中国最大的两个贸易对象国,亚太贸易自由化对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在TPP的4个创始成员国和5个新成员国中,我国已通过双边FTA与新加坡、智利、新西兰、秘鲁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还通过中国-东盟FTA与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与澳大利亚正在进行FTA谈判,即将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另外,中国即将与韩国开始FTA谈判,与日本也将通过中日韩FTA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俄罗斯与中国何时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也只是时间问题。在APEC的21个成员中,尚未考虑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国家只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可见,中国已经具备了在亚太地区建立广泛自由贸易关系的基础,参加TPP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然,中国对TPP全面贸易自由化还有顾虑,其中最大顾虑,就是怀疑美国的真实意图。中国之所以怀疑美国的真实意图,从历史上看,这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奉行封锁中国、遏制中国的对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从现实情况看,则是美国继续牵制中国、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地位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中美两国一直也没有缔结FTA的意向,中美两国间的一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根本解决的。尽管如此,中美两国都高度重视彼此的关系,已经通过高层互访,建立了战略互信关系。特别是今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成功,双方联合声明不仅重申要致力于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而且还提出在此基础上建立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中美FTA一直没有提上两国外交议事日程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中国,而在于美国。目前,美国已经与韩国和新加坡缔结了FTA,与泰国、马来西亚的FTA正在谈判,与日本的FTA正在研究和协商之中,与东盟的FTA早在2002年10月,就由布什总统提出了建立美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东盟行动计划”。换言之,中国是东亚地区惟一被美国排斥在FTA对象国之外的国家。另外,日本在东亚国家中也一直不与中国谈判FTA、对中国主动建议的中日FTA一直持冷漠、回避的态度,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TPP成员之间大都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按TPP的要求,没有自由贸易关系的成员都要进行双边FTA谈判。因此,中国参加TPP就等于打开了中美FTA谈判的大门,在日本参加TPP之后,还将自动打开中日FTA谈判的大门,这对于打破美日两国牵制中国的政策,反对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乃是非常有利的机会。美日是中国的两个最大贸易对象国,中美、中日自由贸易既是中国自由贸易的最大障碍,也是中国自由贸易的最大课题。因此,中国在积极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要抓紧研究TPP的有关问题,尽早制定参加TPP谈判的方略,与APEC各成员一起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并把它作为改善中美、中日关系、推进亚太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1] 刘昌黎:世界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特点与我国的对策,世界经济研究,2007(4)。

[2] 商务部网站:东亚峰会经贸部长非正式会议在印尼万鸦老举行,2011年8月14日

[3] APEC横滨首脑会议文件:The Report onAPEC’s 2010 Economies’ Progress Towards the Bogor Goals,日本外务省2010年11月14日公布。

[4] APEC横滨首脑会议文件:The Report on APEC’s 2010 Economies’ Progress Towards the BogorGoals,日本外务省2010年11月14日公布。

[5] 新华社:胡锦涛出席APEC会议并就多哈回合谈判等专题发言, 2007年9月9日

[6] 新华社: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1月14日

[7] 新华社: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