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詹陈为什么被黑:骑牦牛去巡诊——我的西藏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7:46:34

我的西藏往事 |字号 订阅

 

2008.11.13

今天看到博友的西藏照片感触很深,仿佛我又回到了第二故乡,那里留下了我青春的记忆,而没有留下迷人的彩照,在我的一生中永远也磨不掉西藏情结,重返西藏也只是梦想,高原反应使我望而却步,虽不能去西藏,但我时刻关心西藏日新月异的发展,青藏 铁路的开通缩短了东西的距离,使更多的人了解西藏。

进  藏   途   中

 六十年代初,我们从学校毕业,为响应祖国的召唤,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决心为建设边疆贡献力量!九月初,我们一行五人由学校老师带队,途经北京到达兰州后,经过一段休整,作了进藏前的准备后,同学们到达柳园火车站后,则改乘汽车踏上青藏公路的漫漫征程,那个年代条件艰苦,进藏的大中专毕业生只能乘带蓬布的大卡车,人们都坐在自己的行李上,白天乘车,夜晚只能在途中的兵站住宿,次日凌晨三点就又上路了,去赶在下一个兵站吃早饭。当时虽是初秋,可到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时,就领教了高原气候的无常,天气骤变,下起了大雪,汽车在风雪中吃力地前行着,当晚只好夜宿安多,同行者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高山反应,浑身无力,没有食欲。我因缺氧而头痛难忍,整夜都不能入睡,靠在被子上大口喘气,可第二天仍得继续赶路。汽车行驶在沙漠无人区,一望无际的戈壁,没有人烟,只有野山羊和野驴偶尔出没......经过三天的艰苦里程,终于到达了号称沙漠绿洲的青海格尔木市,那里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真是名副其实的绿洲啊!从沙漠中走出的我们像进入天堂一样,无比兴奋!休息一天后,人的精神也好了起来,再次乘车前行时,大家就有说有笑了,抬头向四周望去,渐渐地能看到零星的树木和草场了,看到蓝天上飘动的白云,白云下时隐时现的帐篷......啊!我们进入了西藏境内的黑河市(当时只是一个小镇)它位于藏北那曲地区,是个纯牧区,居民以放牧为生,每年冬季将产出的盐、酥油、皮张、羊毛、牦牛绒、中草药等与农区的居民进行盐粮交换,换回一年的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气候严寒,人们穿着厚厚的皮袄,可总是裸出一只胳膊,,姑娘们梳着很多的小辫子,典型的牧民打扮,很有少数民族的特点。

        离开牧区后经过几天路途的艰辛,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心情自然好了起来,同学们动情地唱起歌:“我们像双翼的神马,奔驰在草原上......为了远大理想,我们将奔向西藏!”一曲欢歌打破车内的寂静,大家说着笑着,互相鼓励着,我们怀揣着理想,满腔热忱的来西藏工作,相信我们这些年轻人一定会为西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

       我们经过七天两千多公里的艰苦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拉萨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初 到 拉 萨 的 印 象(原创)  

2011-01-13 09:48:21|  分类: 我的西藏往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九六二年是西藏平叛后的第三年,土改结束不久,尽管老百姓生活贫困,但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很好。我们一行五人经过一个月的长途旅行,九月底到达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西藏拉萨。初到拉萨的我虽然有高山反映,但对周围的一切都觉得新鲜,从藏族服饰、老年人转经、大昭寺前排队磕长头到繁华的八廓街,总是看不够。街上也能见到做生意的尼泊尔人,藏族群众的饮食以牛羊肉、酥油茶、粘巴为主,青菜只有土豆和罗卜,当时市场上卖菜的很少,也没有水果,卖蚕豆、奶渣的最多,几角钱可以买一捧蚕豆,这就是当时的零食。走在大街上正如顺口溜说的“远看是楼房,近看牛粪墙。”据说用牛粪作燃料做出的土巴(面汤),放点骨头别有一番滋味。西藏群众都有养花的习惯,每家窗前摆上一到两盆石竹类的花,看上去很有情趣。我们有时也到罗布林卡去玩,那是一所皇家园林,达赖喇嘛的夏宫,花草树木,景色怡人,四周种的是苹果和木瓜树,十月份果实成熟,引来游人观望。每逢节假日,藏族同胞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提着酥油茶、青稞酒、卡不赛(面炸的)、干牛羊肉等食品来到这里游园,亲朋好友围坐一起,看着藏戏,跳起锅庄,唱着祝酒歌,到处欢声笑语,昔日仅供几个人享用的乐园,今日成为劳动人民公园;昔日的奴隶,今天成了国家的主人,这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候组织分配的一个多月里,去了色达寺、哲帮寺等地方,一部分同学留在拉萨,我和另一个同学分到山南地区——泽当。当时正值雨季由于去泽当的路被雨水冲断,我们在拉萨多住了一段时间,也有机会参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名胜古迹。

 

采药路上遇“神树”—— 西藏往事之2(原创)  

2010-10-29 10:37:49|  分类: 我的西藏往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西藏环境优美,没有污染,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七十年代初,我去北京参观《全国中草药展览会》,回到西藏后开展大搞中草药运动,八、九月的山南地区气候凉爽正是采药的好时节。那一天,天气晴朗,(西藏大都晚上下雨,白天晴),我带领几名‘赤脚’医生去采药同时巡诊,他们走的很快,我落在后面,远远望去前面有一条河,对岸河边有一棵树,小河不宽,清澈透底,鱼儿游动,大家赤脚过河,虽是夏季高山流下的雪水刺骨的凉。到岸边才看清那是一棵桃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满树是黄黄的,有的桃子已落在地下,我顺手摘下一个品尝,比家乡的水蜜桃还要好吃,个大汁甜与高原光照长有关,可是学员们却一个人也不吃,我很奇怪,他们告诉我这是“神树”,抬眼望去不远的山上有一村庄,村民往来经过此地,不管大人小孩没有人采摘,否则不可能有满树成熟的桃子。这里的桃核像杏核,外形似桃有桃毛。学员们喝几口清泉水又继续赶路,当爬山到一半时出现了草药,我也是第一次采药,对照图谱边挖边看,挖药虽累但收获较大,大半天的时间挖到最多的是黄精、紫草、莨菪、贝母、偶尔也能挖几棵冬虫夏草等。经过村子时又看了几个病人。在返回的路上我摘了一些桃子慢慢品尝,看着满树的桃子白白落地有点可惜。这就是我的亲身经历。

老马识途--西藏往事之三  

2010-12-29 16:35:47|  分类: 我的西藏往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老马识途

记得在藏工作期间,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医院值班,一位老乡急匆匆的进来,请医生出诊,他简单叙述了患者的病情,我准备一些应急的药品,背起出诊箱向外走,当到门口时发现病家只牵来一匹马,一般都是两匹马。因时间紧怕耽误病情,我骑上马快马加鞭向病家赶去,其实要去的地方并不熟,只知道大致方向,当走到叉道正犹豫该走哪条路时,它径直的带我向我认为相反的路奔去,经过一片树林,老远看到一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到村口这匹马在病家门前停下,同时也看到病人的家属等在那里。经过检查和询问病史,进一步了解到他们家杀了一头猪,大家吃了生猪肉全家得病,最重的是青壮年吃的多,轻的是老太太,牙不好咬不动。这种病叫《旋毛线虫病》,,起病突然,全身肌肉剧痛,如不及时治疗因心衰而死亡。这病内地没有,只在云南有个例报道。病情重的需要住院治疗。这次经历使我真正理解老马识途的含义。

夜 诊(原创)  

2011-01-16 06:24:23|  分类: 我的西藏往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在基层医院夜间出诊是经常的事情,但这第一次出诊让我记忆忧新,那是在进藏才三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夜里十点左右,有人敲响了我的房门,要我们到八里地的地方出诊,我叫醒藏族卫生员,骑上来人带的两匹马,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骑马,又是在夜间,带上出诊箱,他们将我驺上马背,告诉我拉好缰绳,蹬好马蹬,两腿夹紧马肚带,就这样急匆匆的赶路了。当时只有紧张,一路上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惊着马,但还是遇到了马打前蹄,惊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好不容易到了病人家里,下马时腿都僵硬,不会走路,给病人处置后,已是下夜一点钟,我们两人骑马返回,一路上只有马蹄哒哒的声音,突然前面出现鬼火,我在想西藏人死后只有天葬和水葬,没有土葬,鬼火可能是牲畜的骨骼产生的。怕马惊,绕道前行,回到县里时没睡几个小时,天已大亮,又开始新的一天工作。

我骑牦牛去巡诊(我的西藏往事之八)(原创)  

2011-02-28 15:24:08|  分类: 我的西藏往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提起西藏,令许多人心驰神往,他的奇特和美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我想西藏,感到既亲切又难忘,因为那是我留下青春足迹的地方,我在那片土地上工作了二十年,脑海中刻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这么多年过去了,在西藏工作的岁月却记忆犹新永志难忘。

 我记得那是西藏民主解放后,刚实行土地改革,由农奴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的西藏正处在缺医少药的状态中,最基层的医疗单位就是县医院,那时也只有2到3名医护人员,大多是夫妻医院(夫妻是刚毕业大、中专毕业生),平时经常要下乡出诊。我所在的县是山南地区的大县,人口也只有一万两千多人,可面积比内地几个市还要大,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十分不便。我县横跨雅鲁藏布江两岸,通常渡江是乘坐大木船和牛皮筏,人和马一起上船,若遇大风,牛皮筏在风浪中颠簸,浑身上下都会溅满冰冷的水花,冷得发抖。平时下乡出诊都是骑马,有时也骑老乡牵来的骡子或毛驴,但使我终身难忘的是骑着牦牛去巡诊。

  一九六三年秋季,也是我进藏工作的第二年,县里农牧区出现麻疹疫情,由于当时县医院人少,只能派我一个人去边远的农牧区防病治病。那是雪山下一个海拔较高的村庄,因为缺医少药,老乡相信巫婆跳大神,使一些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我到达村里后,立即采取对病人集中治疗的措施,每日上午做完处置后,下午再去附近村庄巡诊,宣传科学的防病知识,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所有的病人都痊愈了,疫情得到了控制,牧民们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不少患者病好后都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感谢医生、感谢医疗队!”就在我即将返回县医院时,乡长提出能否去牧区巡诊,我有些犹豫,其一我是女同志,其二语言不通,但为了藏族人民的健康,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经过简单的准备,第二天,天刚亮,乡长牵来了牦牛,备好了牛鞍,催我起程赶路,我不解的问:“为什么要走这么早?”他告诉我说:“如果走晚了,当日不一定赶到牧场,中途还要爬过一座雪山,路不好走,牦牛走得慢。”我第一次骑牦牛,但我并不怕,一是我掌握了骑马的技术,二是看上去牦牛很温顺,给人很安全的感觉,的确牦牛走起来既快又稳,它真是爬山的好手,即使是踩到光秃秃的山梁,仍能稳步前行。我骑在牦牛背上,听见流石哗啦啦的响,也不觉得害怕,竟悠然自得的欣赏起广袤牧区的独特景色了。这时,我想起了一首歌:“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我情不自禁的即兴填词哼起了:“我骑着牦牛过雪山,皑皑雪地蓝蓝的天,羊儿肥来牦牛壮,援藏巡诊到牧区,一切为了藏胞的健康。”一路欣赏着大自然的风光,看到山上植被由低向高按层次的分布,从小灌木开始,越往山上植物越矮小,成针叶状到地衣苔藓,在雪线上偶尔能看到高山雪莲,人们没见过感到很神秘,其实它的花朵看上去既像蒲公英又像棉花,呈白色,只有走到近处才能发现它,当时我不知道它有什么药理作用,只觉得它稀奇,采几朵留做标本,也做纪念。在山上,不时能看到山鸡在树丛中窜来窜去,也能听到它们啄食的叫声,个头虽不大,羽毛却非常好看。这里的四脚蛇很大,(据说还是滋补的药品),随处可见。藏族同胞去牧区都有带猎枪的习惯,一是防止野兽的袭击,二是打一些猎物,乡长也打到了一只兔子。一路上我们用半通不通的藏语交谈着,直到天黑前才赶到了最近的牧场。从远处就能看到缕缕炊烟及暮色中的帐篷,听到不时传来的狗叫声可能是藏獒,正忙着挤奶的阿妈立即站起身来迎接远方的“阿姆吉拉”(藏语对医生的称呼),进了帐篷后,感到火炉的温暖,逼走了身上的寒气,稍事休息看过了病人后,到邻近几个帐篷给牧民做体检,并给他们留下了常用药(西藏是全民公费医疗地区)。

 晚餐时,牧民用最好的酥油茶和糌粑来款待我们,牧区的生活习惯与农区差不多,只是多了新鲜的奶酪和干牛肉等。由于颠簸了一天,实在太累了,加之语言不通,我很快就睡着了,藏族阿妈怕我冷,一夜阿妈都烧着牛粪火。半夜我醒来时发现棉大衣上盖了一床很厚的藏被,(藏语叫“溜”)难怪我觉得身上暖烘烘的但很沉,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出牧民多么需要医药下乡啊!阿妈感慨地说“我活这麽大年纪第一次见到汉族女医生到牧区给我们看病,土其其!(藏语是谢谢的意思)",我听了胸中涌起一份感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尽一个医生的职责,为藏胞解除病痛。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带上一壶阿妈煮好的奶茶,骑上牦牛,又赶往了第二个牧场……

 

我在西藏县医院举办接生员和卫生员培训班(我的西藏往事之九)原创  

2011-06-04 15:18:37|  分类: 我的西藏往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此照片是我从报纸剪裁下来由惠雯老师翻拍的 

这张照片是1965年12月9日刊登在西藏日报的新闻照,我在中间,身边围坐接生员和卫生员,听我讲解接生的基本知识。

西藏和平解放前,由于长期受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十分落后,广大农奴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严重,现代医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乡村卫生资源严重紧缺,我所在的县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加之西藏地广人稀,培养本民族医务力量迫在眉睫。1965年配合全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县举办第一期接生员和卫生员培训班。首批学员60名(女学员30人),来自农牧区各公社,原则上每公社两人,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不包括实习),培养目标是让每个学员达到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并掌握一般的理论知识。培训地点设在昌珠寺庙,我是主讲教师,护士做翻译,课程内容是医学基础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接生的步骤、方法等。经过半年的理论课学习之后,我们带学员去拉萨自治区医院实习三个月,历时九个月的培训班结束后,除发给结业证外,每人发一个出诊包,内备有听诊器、血压计和治疗常见的小伤小病药品。

他们绝大多数回到各自的家乡,边劳动边防病治病,选拔几人送西北民族学院医疗班学习。数年后这些人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骨干力量,为西藏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每当我看到西藏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藏族西医医疗卫生人员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听到有些学生成为业务技术骨干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1965年我县举办 首批接生员和卫生员培训班的地方——昌珠寺庙

难忘的“一碗藏式面条”(我的西藏往事之十)原创  

2011-06-18 05:26:45|  分类: 我的西藏往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六十年代初,我在西藏某县医院工作,那时医生经常要下基层,到偏远的牧区草场送医送药,有一次,我骑马下乡出诊,看过病人后已近中午,我背起出诊包正准备离开时,病人家属拦住了我,非要让我留下来吃午饭,当时西藏刚解放不久,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不高,不仅缺医少药,而且还缺吃少穿。我们在出诊时,一般都自备糌粑,喝碗酥油茶就解决问题了。可这位农民看到我大老远的跑来给他治病,心生感激,硬要留我吃面条(当时只有尊贵的客人才能吃上主人的面条)我推辞不过,只好客随主便留了下来,(否则主人会认为是瞧不起他们。)我接过女主人端上来的面条正准备吃时,她在里屋切下一块生猪肉的肥膘,直接放入面条碗中,我一下愣住了,吃惊的看着碗里的生猪肉不知所措!这时肥肉在热面汤里渐渐融化出的油花飘在面条上,我不知是吃?还是不吃?因为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种吃法,并要亲自体验这种吃法,我显得十分尴尬,犹豫了一下,终因主人的盛情难以推却,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硬着头皮吃下了这碗面,算是入乡随俗的一种表现吧!

     事后我问藏族同事,他们说:“加上肥肉是给面条增加香味的!”我听后不禁哑然!

     虽然多少年过去了,这件事我依然不能忘怀!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面条”已经不稀奇了,然而对于和平解放初期的西藏来讲,那就是待客的上等佳肴,它表达了藏族同胞对送医送药上门的医生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是纯朴民风的真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