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十大婚宴酒店:哪种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12:19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不过,长期以来流传着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外向型要比内向型更容易成功,原因在于外向型更容易与人相处和沟通,内向型处于自我封闭和孤立的状态,不善于表达和与人沟通,因而凭单打独斗难以成功和成才。

  卡耐基在《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一书中充分表达了这样的观念。他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其专业知识( 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也就是说人必须善于与他人沟通、要合群、要顺从、要善于表达等等,他( 她) 才会成功。

  对这位享誉全球的教育家的话,许许多多的人不得不信。因为他除了用大量的个案加以证明外,还给出了统计学意义上的证据。他统计过在他班上接受成人教育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的状况,发现收入最丰厚的,不是对工程学懂得最多的人,而是一个拥有专门知识,加上能够表达他的意念,并善于做人处世,领导和鼓舞他人的人。由此就可以这么认为,外向型的、善于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者,即使专业知识不出类拔萃,也能挣大钱和成功。

  其实,卡耐基的成功说只是其教育经验的一种总结,能否有普遍价值,值得怀疑。即使从性格分类来看,也可以看出,人的成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什么样的性格,都有成功的基础和可能。

  从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来看,人的性格的多样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也体现在同一个人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有时内向和外向是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绝对的外向,也没有绝对的内向。这种性格多样性也从迈尔斯- 布里格斯性格分类中体现出来。所谓的16种性格或成功,就是不同个体有不同的性格,也具备了在不同领域成功的基础。

  而且,即使同一个职业,也需要不同的性格特征来完成。例如记者型,在外出采访,约见各种当事人、专家、学者和各类受访者时,他/ 她需要发挥其外向型的性格特征,以便与不同的人打交道,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在采访任务完成后需要过滤采访的素材,提练精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通过全盘构思和细节处理,用妙笔生花写出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文章,这时就需要内向型的性格,这才能潜下心来,深思熟虑地进行写作完成任务。

  另一方面,就是同一个个体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获得成功。例如,他/ 她既可以成为发明家,也可以成为冒险家;既可以成为将军,也可以成为工程师;既可以当设计师,又可以做学者。因此,成功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没有所谓的外向与内向的优劣之分。

 

  内向型性格可能更容易成功

  对外向型性格优于内向型性格做出尖锐批评的是英国精神科医师、作家安东尼? 斯托尔。他在其著作《孤独》中为内向和孤独作了有力的辨驳。他认为,人的一生的许多时间都注定要独处,并非所有孤独的人都不幸福。而且,很多孤独的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点不亚于外向型的、情商高的人。最令人难过的是,现代社会由于误导和自身的异化,过分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以至误解了孤独、内向所负载的“正面功能”,这对人的精神和心灵可谓一种不负责任的无辜的伤害。

  从很多著名人物可以看出,孤独和内向对于成功是多么重要。阿图尔? 叔本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孤寂中度过的。1788 年2 月22 日叔本华出生在但泽(现在的波兰格旦斯克)一个显赫的富商家庭。1809 年,叔本华被哥廷根大学录取。在这里他学习了物理学、矿物学、自然历史、植物学、哲学,认真研究了柏拉图、康德的著作。他还旁听了生理学、天文学、气象学、人种学和法学等课程。生性内向孤独的叔本华由于有父亲留给他一笔资产而使得他得以全身心沉溺于孤独的精神探索之中。后来他到柏林大学就读,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7种语言,并且将探索的领域扩展到了化学、电磁学、电学、鸟类学、鱼类学以及北欧诗歌。叔本华25岁完成著名的哲学著作《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1813年出版),29 岁完成了《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对于孤独和内向,叔本华的密友格温在叔本华的葬礼上说,“这个墓穴里躺着一个非同一般的人。他在人世间活了一辈子却无人所知。他孤独地死去,正如他孤独地活着……”更为精彩的是叔本华本人对于孤独和内向的一些论述:

  青年人首先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

  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他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第二点弥足珍贵,尤其我们还记得社会交往所意味着的束缚、烦扰甚至危险。

  由于客观或主观的条件,一个人越不需要与人们打交道,那么,他的处境也就越自由。孤独的坏处就算不是一下子就被我们感觉得到,也可让人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社交生活的坏处却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往往也掩藏着巨大的、甚至是难以弥补的祸害。

  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观点来来看,孤独或孤僻也许是不错的一种品质和个性。因为一是并非所有人都耐得住孤寂,二是相当多的孤僻的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并对社会和人类的文明做出极大的贡献。再以罗素为例,知子莫如父母的母亲在罗素幼年时就深知,爱子生性孤僻内向,既没有一呼万应和能言善辩的政治家的才能,又没有冲锋陷阵做将军的体能和体魄,但母亲并没有对儿子失望( 大概那时她还读不到卡耐基和情商理论)。她便鼓励儿子走上读书和研究学问的道路。也幸亏了罗素的孤僻做学问,才给我们留下了《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等一大批传世之作,也给人类文明增添了无价瑰宝。

  另一个感人的例子是居里夫人,如果不是她的内向性格使得她孤独做学问和搞研究,她不会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做人也是孤僻的,有时甚至是冷漠的难于接近的。只有与她较长期地接触后才会感受到她一颗平凡的善良的心,才会感叹道原来她竟是一位非常质朴的人,赤诚的人。

 

  平凡者的成功


  也许上述人物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是天才,无论孤独或合群都不会湮没他们的光芒。既如此,那就来说说平凡的例子。除了在政治、商业、经营、管理等领域( 即使这些领域也需要人们在某些时候保持孤独或以孤独的方式工作和生活),在其他一些领域如科研、美术、写作、音乐、考古、设计、绘图、实验等,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是团体式的大群人的协作。不用说,这些领域内向型的人大部分也是成功的。

  即使是凡夫俗子也一样能在园艺、钓鱼、集邮等内向独处的领域中找到快乐,使人生变得有意义。这样的领域还有很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如读书、收藏、剪纸、篆刻以及上面提到的许多工作领域。

  孤独和内向并非就是某个人不与别人交流和交往,只是他/她与别人的交流和交往换了一种方式。比如,一个人在读书时,他(她)是在与作者交流;在写作时,是在与读者交流而且是更高一级的交流──神交;在做实验时,是在与前人和不同的实验方法交流;考古时,是在与古人交流,如此等等。甚至今天在网络上的“手谈”也是一种独特的而且是孤独的交流。再从强调人际交流的积极作用来看,孤独对人也是有益的。昆西说,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没有孤独交错着,他的智力范围永远无法拓展。

  赞赏孤独内向并非是要否定合群、交往、学会为人处事和改善人际关系,而是说孤独内向像其他个性和行为方式一样,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而且孤僻有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省方式,比如在科研和创造性工作中。

  无论是什么性格,都可能成功。不必视某种性格为优,某种性格为劣,甚至把成功过多地与某种性格挂钩。因为,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个性甚至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成功就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文章选自《百科知识》杂志,作者:王莜) 
        如果是INFJ,需要注重不断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后Fe就不容易受到伤害,也没有那么多心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