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成长档案ppt:教观纲宗讲录(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21:50:38

教观纲宗讲录(一)

[2011-9-5]

 谛闲法师

释题

 

○甲一 释法题 

 

  教者言教,乃圣人被下之言。观者观行,乃禀教修心之行。纲者纲领,是古德提挈之言。宗者宗致,示学者悟修之要也。大凡一部,均有通别之名。通则通于全藏教,别则别在一部。立题不外乎七种,今此究竟以何立题?曰:法喻。教观、法也。纲、喻也。教为能喻,纲为所喻。此乃灵峰老人之命名,其意之所在,一则以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虽多,今以两种四教,一代五时,包括无遗。化仪无体,全揽化法为体。则藏等即教之纲也。一则十方诸佛,历代祖师所修之行门。虽种种不一,乃至无量百千三昧等法。然以今家所立之四观,收无不尽,即观之纲也。夫教者诸佛被九界之言。观者等觉以下修行之法。纲者诗大雅疏网之绳。书盘庚若网在纲,有条不紊是也。盖四教,犹网之纲。若四观,如衣之领。举其纲,则众目自张。挈其领,则衣襟不乱。宗为万法之归趣,教观乃行人所必需。今此部,非诸经通称,此教观纲宗四字,是其别目耳。

 

○甲二 释原题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此添四教,各列十乘观。改作书册,乃题是名。

 

  此部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乃一种图式也。旭师因其篇幅太长,难以检看,故今于藏等四教之后,各各添成十乘观法。既作书册,题立教观纲宗之名。今之所谓一代者,乃通指如来一期化导,五十年中所说之法也。年限既长,说法亦多。今以智者大师华严等之五时,藏顿等之八教而判释之。从所证之实体,起化他之权用。从本而垂□,开□而显本。兜率下降,王宫诞生,十九出家,五年游历,六载苦行,三十成道,摩竭提国,寂灭场中,夜□明星而悟,究竟证得实相之体,了知生佛原来平等,圣凡本无二致。遂即说大华严,直谈一真法界,和盘托出,脱体呈来。上根菩萨得领其教,悟法界理。奈一类小根在座,若聋者之不闻,如盲者之不见。千丈卢舍那身,高高大大,圆满修多罗教,其义甚深,而乃不见不闻。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者是也。不得已,乃为此一实,而施于三权。故曰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也。直至法华高会,一经开显,三乘共会,九界同归。会权小之方法,归实际之理地。至于化功将毕,大事已完,如是名为会权归实。故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即是此一实义也。言纲要图者,即通别五时,两种四教。若权若实,提其纲要,画成一图。舒之可看,张之可挂,卷之可收,放之可藏,可谓尽美矣。乃以幅长难看,遂从其便,改作书册,题今教观纲宗之名耳。

 

○甲三 释人题

 

北天目藕益沙门智旭重述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贤。孔子犹自谓述而不作者,盖谦辞也。今大师德亚先圣,□法前人之谦冲自牧,故亦曰述。述之而言重者,显非一次。盖将图中所列,改作说明书,乃出重述耳。究竟何人重述,故上又云智旭二字。作者自署其名,欲后人开卷,即知为何人注述。此乃大师之法讳也。师俗姓钟,父岐仲,母金氏。先世汴梁人,后迁吴。其父诵大悲咒十年而生师。先业儒,次从释。注述甚伙。如法华会义,楞严文句等,共三十八种。计三百余卷,皆是大师之手笔。以义定名,云智旭者,智有照了之功,旭日初升之象。此二字,足见智光显露,照耀人天。作昏衢之宝炬,如杲日之当空。日之利物固无穷,师之利人岂有尽。智炬烛人,故喻之日。名称其德,德得其名,故名曰智旭。此上又有沙门二字者,正显大师非余众也。云何谓之沙门,沙门者,梵语也。华言勤息,谓勤三学,以息三毒。能识本心,达到本源,故号沙门。又云桑门。正云末那拏迦。大都沙门二字,乃出家之通称。其实,则有四种分别,具如法数。明师乃圣道说道二种人耳,非活道污道人也。此上又有藕益二字者,乃大师净业之号。藕具六即,理名字二即,犹藕也。相似观行二即,犹荷也。分证即,犹华也。究竟即,犹莲也。师乃示居名字,故云藕也。能得四悉之益,若珍池花敷。莲花父母,大士同行,则得究竟之四益也。故称藕益。北天目,岩名。在湖州。寺名灵峰,大师之塔,在其殿石,后人之称灵峰宗者,此耳。

 

释论

 

○甲一 标示教观通途

 

○乙一 明教观该摄

 

○丙一 正明教观该摄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

 

  释义:云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观者,秉教修行之法也。教网万殊,大纲有八。而化仪无体,全揽化法为体。则藏通别圆四教,乃教之纲也。依教设观,亦复万殊。而析空、体空、次第、一心、四观收无不尽。则析空等四,乃观之纲也。教观虽各有四,而前三是权,后一是实。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乃佛祖之宗要也。临济云:识取纲宗,本无实法。夫四教四观,总为治众生见思无明轻重诸病也。而设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所以于此四教,须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之殊,岂容执着。又为实施权,则不可执实而废权。开权显实,则不可执权定异实。故云无实法也。传灯录云:临济,院名。在镇州,今直隶正定府也。以前临济水故名。师讳义玄,曹州南华人。姓邢氏。得法黄檗。引此为证者,明宗教不二也。化仪四教,或摄别圆入顿;或摄藏为渐初;或摄藏通别圆为渐中;或摄通别圆为渐末;或摄入秘密;或摄入不定,故有四种之殊。然则以药治病,病痊药除矣。盖权即是实,实即是权,权实二教,皆无实法也明矣。

 

  梵语佛陀,此云觉。谓三觉也。祖乃深悟佛理,妙契佛心之称。其重要之处,一则自利,次则利他。自利令自受用,利他令他受用。本无二法,原在一心。得意者,处处皆成。失意者,徒劳万劫。自行法门曰定,以利其心,专注不散。度生事业曰慧,以令其解,种种方便。定之名万千,慧之数不一。大凡佛祖出现于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所谓佛传祖印,祖契佛心。佛印祖心,佛心祖印。如世尊之于迦叶,迦叶之于阿难等,所传者皆佛印,所印者皆佛心。虽说教如稻麻,谈禅若竹苇。其宗旨之关键,曰心而已矣。显无余法,局仅于此。佛祖之要,教观收尽矣。

 

○丙二 次明教观得失

 

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夫教与观,事与理,定与慧,本不可偏废。若重在一边,俱不得真实受用。但修行而不以教证,则必落邪外,故曰观非教,不足以正其观,是邪观也。外道观也。若但多闻,譬如画饼说食,徒自劳苦。自己一无所得,设以此教人,则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其教欲传久远,岂可得乎?不以观契,则徒教耳。故曰教非观,不足以传其教也。唯是教资于观,观依于教,以慧助定,以定摄慧,定慧均平,教观相应,斯可以流通佛法耳。夫教,如目也。观,如足也。有教无观,如具目而缺足。虽说有谈空,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未免说食不能充饥,数宝岂能致富。所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文钱。真如永嘉大师云:﹃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耳!有解而无行,其过如是也。故曰有教无观则罔。以其昏而无得也。若但行而无解。真是有足而无目。则虽有日行千里之能,终然无用。何以故?以其不识康庄之大道为可行,不辨荆棘丛林险径之须避。只论前行,不论是否。坑堑当前也不知,须臾失坠而不识,如是盲修瞎炼者,不免有堕坑之患,落堑之虞。喻其走入邪外,必有丧身失命之畏也。有行无解者,其过亦如是。故曰有观无教则殆。危而不安矣。

 

○乙二 标教观旨趣

 

○丙一 标列教观

 

○丁一 总标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

 

  我佛释迦,应□西干。所说经教,但法华一部,犹积至八里,何况其余。若统而论之,化人始至,法水东流。梵筴之多,殊难措手。华僧挈其要领,得以流通其文,研究其义,考核其本,升其庭阶,入其堂奥者,则有刘缧之五时;龙猛之四教;晓公四教;光宅四教;贤首之五教;乃至判至十时教者:种种不等。今天台大师,灵山亲证,大苏妙悟。游法华功德之林,证圆教五品之位。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以法华逗此土机宜,故用五时八教,而判释如来一期化导之经。文中而且当,甚为希有。所谓五时者,即华严等是也。言八教,化仪化法是也。如是观之,则藏等顿等之八教,为大教之纲也明矣。故曰统论时教,大纲有八。然教虽有八,而观只有四,何以故?化仪不自体,全取化法而为体故。且此四观,即析空等四是也。观虽万殊,以此四收之,无不净尽。则是观之大纲也明矣。然化仪之实体,本无观可立。今借顿渐不定之名,以立此观。唯约圆人。则此三观,与前之四观,教有八,而观则七。明其不全同,故曰依教设观,数亦?同耳。

 

○丁二 列示

 

○戊一 示教

 

○己一 化仪四教

 

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

 

  所谓顿者,顿是超顿,一直前进,不得回头转脑,而立地成佛也。发心究竟,无二无别。生佛体同,凡圣一揆者,是乃如来最初所说。所谓渐者,渐为渐次阶级也。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由凡转贤,由贤转圣,逐节而修,次第以证。步步向前,渐引入室。即第二第三第四等时说。所谓秘密者,秘而不传,密而不露。如来三轮不思议力,一音演畅,机性异解。约互不相知边,名为秘密也。所谓不定者,定谓定准,决无疑议。今不定者,显非一定也。约相知边,故云不定。其不定之名,通显露,通秘密,两两相通,得此名也。然此遍前四时中,乃名秘密,乃名不定耳。以上四教,名为化仪。化谓化导,仪谓仪式。如世间之医士开方用药,咸称病人所宜,令病得瘥。如来之教化众生,亦复如是。彼是何教人,即令习何等法药,可谓善开方者,医师之良也。如来乃类是,以其化仪得当,故喻之药方。化仪四教,如世药方。即此义也。药方,即古汤头也。世间之医,譬如出世大医王。药方,譬如十二部经,故化仪四教,为判经之方法也。

 

○己二 化法四教

 

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所谓三藏者,三是数目。藏乃含藏,出生之义。出生,谓世出世善法,莫不从此流露。含藏无量深义,悉在其中。第一经藏,次律藏,次论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三藏之义,即三无漏学也。其中对论,次第不等者,何也?盖修行之初,木叉为首。起教之次,阿含为先故耳。三乘人所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法门者,属此教也。所谓通教者,通为融通。通钝复通利。通前更通后。通前之钝,即藏教也。通后之利,即别圆也。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故名通教也。所谓别教者,别谓各别,有次第也。独被菩萨,不与二乘共。别在界外大根众生,八法各异。别前藏通,别后圆教。故名别也。所谓圆教者,圆谓圆融无碍也。天然性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迷之不暗,悟之非明。生佛平等,因果不别,是为圆教。以上名为化法四教。化谓教化,法乃轨持之义。如来出现于世,说法普被群机,使无一物不得其所者。能识众生之性,应凡夫之宜。譬如世之医士,善调药味,则无病而不愈焉。我如来莫不然也。所以能得教化众生之法者,此耳。若世间庸医,不是岐黄妙手,卢医扁鹊。他并不辨药性,不调药味,乱投药石,能不令人丧身失命者,几希!如来岂其然耶?因是喻其化法之良,如世之药味。能愈人病起死回生故也。辨别酸甜苦辛碱之药味,以疗色身。晓了化法四教之法式,以治法身。信哉,取喻之巧也。

 

○戊二 示观

 

○己一 总标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当知是训诫之辞,欲人不可不知。顿等四教所用,总不出乎藏等四教之外。何以故?非化仪无以判,非化法无以释故。譬如世间,虽具种种药味,然后得神农尝其性,制成一定药方。寒病须燥药。热病用温药。若但药草,无人尝之,无人辨之,虽有愈病之能,夫复何用。化仪,药方也。化法,药味也。如来辨味制方之人也。以此观之,则顿等与藏等,有密切关系可知。故曰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也。

 

○己二 别示

 

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圆二种教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

 

  此正明藏等四教之观法。三藏,以析空为观。析谓分析剖判也。空,一无所见也。此观究竟如何修法?曰:钝根凡夫,处处执着,而我执最重。见惑如四十里水,思惑如十里水,倒澜弥漫,不可胜计。欲下手用功,殊不易易。必将色心二法,研求一番,始能得个落处。谓我见,即身见也。身名内色,若用一念第六意识心,观此色身,乃因缘所成。观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何者是我?若地是我,则余不是我。若俱是我,则有百千万亿我。我虽□在一切处,求其我之所在,了不可得。我既无我,我所何安?如是既无我,则无我所矣。空观成就,是名析色入空。此观又能破外道计常,外道修此,必须取一物陈设于前。打碎了,然后分成七分,七分又分,分至如牛毛。次如羊毛,再次如兔毛,乃至邻虚,到于极处,至不可分,方知是空。其根性之钝,不言可知。观名同是析空,其修功差远矣。通以体空为观者,谓此教,二乘根性稍利,不同藏人灭有还无,乃谓之空。今则了知一切法,皆从缘生,亦由缘灭。所谓缘会则生,缘散则灭也。既是缘生,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是名体空观。又观诸法,如水中月影,空中云影,镜里花像,水上浮沤,谷响阳焰,蜃楼海市等。别以次第为观者,十住修空,十行修假,十回向修中,次第修,次第破,次第证,故名次第三观也。圆以一心为观者,圆人受法,无法不圆。一修一切修,修空时,假中俱修。修假时,空中俱修。中观亦然。三观融在一心中修故也。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者,十法,即第一境。乃至第十离法爱也。大凡十乘观法,均在观行位中修。上中下三根不同,故有广,有略,有中。上根一观到底,即第一乘成,略也。中根二至六,中也。下根十法备观,广也。四教四观,各各有境。藏,因缘境。通,幻化境。别,但中境。圆,不思议境也。俱云乘者,何也?乘有运载之功,摧碾之用。今日各教行人,均欲转凡情入圣智。变生死为涅槃。化烦恼作菩提。出炎热获清凉。取喻发明,名为乘也。四教十乘,如后详明。行人修之,各各运载不生不灭地。藏教运至偏真涅槃,通教运至真谛涅槃,别教运至中道无住涅槃,圆教运至中谛大般涅槃。梵语摩诃般涅槃那,此云大灭度。灭五住河,度二死海故也。藏通破见思之能,别教破尘沙之力,圆教破无明之功,一往分此界限,以显能运,运至所运也。

 

○丙二 统论权实

 

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

 

  权谓巧设方便。实乃究竟证得。约随他意边,则藏通别三,皆是权矣。藏教正化二乘,傍化菩萨。通教反此,别是不共二乘教。此种根性,虽有利钝。钝中利,利中钝,即是界外大士,均未能达得诸法实相。必须累生累劫,加功用行。功用至极,方乃证得。所以如来为不得意人,分别说权者是也。约随自意边,真实之法,只此一法。此法亘古亘今,不迁不变。□穷三世,横□十方。一切诸佛之所同证。随愿所成,拈来便是。头头无碍,法法圆融。迷之未下,悟之匪高。可见圆教所诠圆理,即真实之法,不言可知矣。即是修观,未尝不是真实。何以故?全法界体,而为能修所修故。以此观之,若教若观,靡非真实法矣。前三教观,具如向论。今且就圆观之中,又复分三种:一顿观,此人宿根深利,虽闻渐教修行,能直圆悟成观,是名顿观。二渐观,此人前生未曾研习,根性不甚利。虽闻顿教,用功必须渐次下手,是名渐观。三不定观,或有法行人修观容易,听教,则茫然不知。或有信行人闻法颇利,修观,则妄想纷飞,渺无下手处。渐人修顿,顿人修渐,是名不定观。此三观,唯约圆人修,以其教虽圆,人亦圆。然根性亦有三等故也。实、乃实相之理。权、乃体上之用。用全体建立,体备用方彰。如来出现于世,菩提树下成道。本欲即说大教,奈小机不堪,不得已为此一实,施于三权。则权乃实家之权,非离实说权,则权含实中矣。直至灵山会上,说法华经,方显出真实面目。然此实,必待权开后方显。权既能显实,则实乃权家之实,非离权而说实,则实容于权者可知。如来之所以说权说实者,亦由众生根性,千差万别,致使设教多方,权说种种法门,渐引入实耳。其说法之不同者,皆为众生起见,而出此曲体悲心也。

教观纲宗讲录(二)

[2011-9-8]

  

○乙三 略明时教通别

 

○丙一 略明时教

 

○丁一 略明五时八教

 

○戊一 总标

 

且约一代,略判五时。

 

  一代,谓一化也。五时,华严等也。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经卷之多,积若须弥。教义之广,浩若烟海。龙宫海藏,此界他方。奚止汗牛充栋而已哉。多则多矣。广者广矣。诸家之判教者,多寡不定,乃至有判作十时教者。俱未挈其要,得其中故。智者大师,特出手眼,既中且要。于一代四十九年之中,而略分为五时也。此约别五时而论耳。

 

○戊二 分释

 

○己一 华严时

 

一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

 

  华谓莲华,严谓庄严。以万行为因,庄严一乘果德。盖释迦世尊,成道摩伽陀国,大寂灭场,菩提树下。夜□明星而悟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不自证得﹄。即三七思惟如是妙道。有一类大机成熟,而时亦至。所以演大华严,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譬如来。光譬说法。照譬被机,诸大山王,譬大道心众生。尔时如来,现尊特相,演圆满教,即此时也。既是具谈法界,直说于圆。而乃兼带一分别者,何也?盖大根人,亦分利钝。利者,即达圆融法界。钝者,必须行布重重。广明历劫修行,行相渐次深进耳。因是之故,正说圆,兼说别也。故约化仪,名顿教耳。

 

○己二 阿含时

 

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梵语阿含,此云无比法。以世出世法之所不能比拟故。此时说经律论之三藏,用被界内之钝根。正在双垂两相,二始同说之时。一面说大华严,一面说三乘小教。一边现千丈舍那身,一边现丈六比丘相。在座如聋若哑之小众,于此得受化之因缘。小教逗小机,乃如来不得已耳。但说三藏教者,正为此也。渐分三。约化仪,标明为渐初。约时,日照幽谷。

 

○己三 方等时

 

三方等时,对三藏教半字生灭门,说通别圆教满字不生灭门。约化仪名渐中。

 

  方者方向。等谓平等。譬如四河入清凉池,同成一味。即是四教四门,进道虽别,到家则一耳。盖此专明弹斥之功,广称圆大之旨。四教并设,约化仪,为渐中。约时,为食时。

 

○己四 般若时

 

四般若时,带通别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约化仪名渐后。

 

  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智有照了之功,慧具分别之能。此时在方等后,法华前。由阿含来,贪着于小者,沉空滞寂,不肯回小向大。后经净名之斥,天女之诃,虽节节调停,番番转熟。然执小之情未忘,犹且止宿草庵。故以般若之水,淘汰之,荡涤之。无非欲其担荷家业。而小乘犹自无希取一餐之念,故如来不吝慈悲之心,带通别二教,以此两种权理,而诱引之,以正说于圆也。约化仪为渐后。约时,为禺中。

 

○己五 法华涅槃时

 

○庚一 法华

 

五法华涅槃时,法华开三藏通别之权,唯显圆教之实。深明如来设教之始终,具发如来本□之广远。约化仪名会渐归顿,亦名非顿非渐。

 

  后于前四时,二经共一时,为最后时也。法华二字,法即妙法,华谓莲华,不可心思,不可口议。口欲言,而辞丧。心欲思,而虑亡。起信论云:﹃离文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又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称曰妙。然此法思议既绝,卜度皆离,法云何说耶?须知理本具有,假事显之,文字诠之,方知其妙法也。又此理圆妙,超出寻常,莫可比伦,难可喻之。不得不假世间最贵洁之莲华取譬之。莲华处污泥而不染,出水面而不沾。在浊而不浊,居清而不清。因即具果,果复含因。因此妙华故用喻之。华果同时,譬权实一体。余如妙玄广说,兹不繁赘。此经超四时之外,出八教之表。功高一代,义冠?经。三乘之权,同归一乘之实。九界之粗,同成佛界之妙。从华严一直以来,不得已乃为实施权。渐次调停,逐进纯熟。前之所谓三乘九界者,无非权也。阿含之引诱,方等之策进,般若之陶铸。既令回小向大,更使转教付财。至说无量义经后,根性渐大,堪付家业,到此法华高会,开前三教之权,唯显圆教之一实也。此即所谓开权显实者是矣。权实本乎一心,究理原无二致。法华称为最上乘者,及天台之称圆妙宗者,亦准此耳。深明如来设教之绐终,论理始既无始,终岂有终。然无始不得不说其有始,无终不得不言其有终。既有始终可论,不妨论之。论其远,远则大通智胜佛为始,如化城喻品所明。我世尊于尘点劫前,在大通智胜佛所,为第十六王子。代讲法华,广结法缘。为过去世众生,下成圆顿种子。如是种、熟、脱、三时不废。如梵网经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刚华光王座﹄等。犹是□上事,其本不可说不可说,微尘劫数已前,最初成佛为其始。言八相成道,一往而论,经五时说法。迨至入灭,是其终耳。究竟如来,终何有终。即是现在,未尝不于灵山说法也。以智者大师而论,时当隋代,去佛灭度千有余年。仍见世尊演说法华。以此观之,终岂有终哉。不过约意而说终耳。即如化城之譬,原始要终,悉皆包括。况三周之全文,况法华之一部。若论如来之始终,则法华全体,可指其发明,尽其余蕴,明其非浅,故名曰深。具发如来本迹之广远者,论其远本近迹,尘点以前为本,现在行化为迹。本地之远,广如法华寿量品,明之最详。前十四品,明迹因迹果。后十四品,明本因本果。迹因迹果者,先明开显真实佛知佛见。亦明弟子实因实果,亦明师门权因权果。为成弟子实因实果,因正果傍,故于前段,明迹因迹果也。本因本果者,从涌出品,迄劝发品,发近迹而显远本。废方便之近寿,明长远之实果。亦明弟子实因实果。亦明师门实因实果,果正因傍,故于后段明本因本果也。若因果,若权实,若本迹,法华一经,无不备明之。故名具发如来本迹之广远也。约化仪,名会渐归顿者,会阿含等三时之渐,一经开显,而同归于一乘圆顿之实也。亦名非顿非渐者,法华云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非顿。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非渐。又非华严之聋哑,故非顿。非中间渐次调停,故非渐。虽部类双非顿渐,教相未尝不双明顿渐也。今云非顿,非其顿时所说之教。非渐,非其渐时所说之法耳。

 

○庚二 涅槃

 

涅槃重为未入实者,广谈常住。又为末世根钝,重扶三权。是以追说四教,追泯四教。约化仪亦名非顿非渐。

 

  别教信住行三十位,最初不知常住之理。至十回向修中观,伏无明,方知中道。是在后方知。况别教初心所见,乃是但,而非圆。方等与涅槃异者,此耳。追说追泯者,即随说随开,不落渐次之谓也。约化仪,与法华同。约时,如日轮当午,无处不照。所谓大地普照,罄无侧影者也。涅槃高会,双树林下入灭时,受纯陀长者供,而为说斯经耳。

 

○丁二 兼显秘密不定

 

而秘密不定二种化仪,遍于前之四时。唯法华是显露,故非秘密。是决定,故非不定。

 

  二种之义,无别部可指,故云遍前四时耳。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显露,非秘密。举手低头,无不成佛。是一定,非不定也。

 

○丙二 略论通别

 

然此五时有别有通,故须以别定通,摄通入别,方使教观咸悉不滥。

 

  以上五时,一则别,各有分限。一则通,通于前后。须知通对别而说,别对通以言。用别定通,方见说法之妙。宜乎通入道者,即以通五时说。宜乎别入道者,即以别五时说。随机随情,庶使若教若观,方不淆乱混滥于其间也。以上略明通别竟。

 

○甲二 详辨时教观法

 

○乙一 标科

 

今先示五时八教图,次申通别五时论。

 

○ 乙二 图示

 

 顿     华严兼     

   初   阿含但    藏      

 渐 中   方等对       真   权

   后   般若带    通     

 秘密                 

 不定           别     

 非顿              中   实

 非渐    法华纯    圆     

 显露      追说    

 决定      追泯    

 

  已上图式,经纬交错,横□该罗。以五时联络八教,用八教组织五时。致使如来一代时教,了若指掌,昭于心目,而无遗漏。讲此图之规格,必须先讲前之四时,次讲法华涅槃时,方为允当。五时为动体,真中为所依体。八教为用。又前之四时,为秘密不定所依,即今明部中之教。故此二教,以藏等四教为当体体。真中二理为所依体。又藏等诠理,不出真中故也。华严一粗一妙,所谓兼别明圆也。阿含但粗无妙,故但三藏也。方等四教并谈,故云对半明满,三粗一妙也。般若融通淘汰,故带二权,正说一实,二粗一妙也。法华未开显,相待妙也。既开显,绝待妙也。纯圆独妙也。涅槃四教,不同方等。以其追说追泯,而终为一圆故也。藏通诠真,固是权。即别教,未尝不是权。何以故?但中之理,不具诸法故。圆教即边即中,故前三教是权,唯圆教是实也。

 

○乙三 正明

 

○丙一 论五时通别

 

○丁一 标科

 

通别五时论(最宜先知︶

 

  旭师婆心后世,智实鉴之。特垂诫后学。盖六朝南北诸师,及诸大老,每每不知通别二义。或执别难通,或执通难别,门庭知见,互相矛盾,互相是非,争之不已。故大师特舒手眼,用通别二种之论,而调和之。今人不可不知,故曰最宜先知也。此下一段文,先总明通别,入后分明之。

 

○丁二 正论

 

○戊一 引文以定通别

 

法华玄义云: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

 

  文引玄义。盖此部乃智者亲宣,显非臆断,令人取信耳。夫五味半满者,夫、是发语之端也。取五味譬说法,有二义:一相生次第义。二浓淡逗机义。五味,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乳味太浓,喻大教不投小机。酪味少淡,恰合乳儿。酪转生酥,婴儿渐大,即浓无妨。正喻堪任弹诃。生酥转熟,如渐成人,堪付家业。喻其转教。熟酥转醍醐,子已长成,即告众言:此是我子,我实其父,付其家业。喻法华开显,授记作佛也。半满如前可知。论通通于初后者,第一时为初,义通于最后时也。如华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法华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举手低头,皆得作佛等。岂非通于华严之初乎!如来三七思维,即说法华,岂非通于后乎!

 

○戊二 正论五时通别

 

○己一 通五时论

 

○庚一 引文申明通意

 

○辛一 章安破古

 

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时十二年中说三乘别教。若尔过十二年后有宜闻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岂可不说?若说,则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说,则一段在后宜闻者,佛岂可不化也。定无此理。经言为声闻说四谛,乃至说六度,不止十二年。盖一代中,随宜闻者即说耳。如四阿含,五部律,是为声闻说,乃讫于圣灭,即是其事。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人言第三时三十年中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依何经文,知三十年也。

 

  章安尊者,乃智者大师门人,结集台藏者也。章安名灌顶。玄义中备明破斥之辞,藕师引之作证。人言第二时等,即指刘缧等诸人所立一段,即一类也。设十二年后,有三乘之人来闻法,便谓此会不说三乘小教,待第二会再来,我佛决无此理。故云佛岂可不化耶。余破辞如文可知。

 

○辛二 引论推证

 

大智度论云:须菩提于法华中,闻说举手低头皆得作佛,是以今问退义。若尔,大品与法华前后何定也。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所造也。又名智论。亦名大论。解释大品般若经者。今问退义,指阿□跋致品,一往而论。大品在前,法华在后。再往,则不然。何以故?须知大品,本在涅槃追说四教时说,结归部类,收入般若。如是观之,空宗般若,岂定局在三十年说哉。若尔,大品法华,前后不一定也明矣。以通论之,大品在后,法华在前。以别论之,大品在前,法华在后。故曰大品与法华前后何定也。

 

○辛三 灵峰斥今

 

论曰: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绝不寓目。尚自讹传阿含十二方等八之妄说,为害甚大!故先申通论,次申别论。

 

  妙玄引增一经说,十二年中略说戒,后起瑕疵。乃广判长阿含之说,乃至涅槃游行经。

 

  论曰下,藕师破斥之辞。长阿含游行经,云乃至涅槃。岂得局在十二年也。破他不知通别,故曰为害甚大。故斥其妄说,余并可知。

 

○庚二 正申通五时论

 

○辛一 论华严通

 

先明通五时者,自有一类大机,即于此土,见华藏界舍那身土常住不灭。则华严通后际也。只今华严入法界品,亦断不在三七日中。

 

  上段末二句,是通标。首句,先明通五时者,者、征起之辞。自有一类大机,即别圆二种人。时至机熟,应可得度者,即能于此娑婆世界,凡圣同居之秽土,见莲华藏世界海,卢舍那为千百亿释迦牟尼佛,说心地法门。若身若土,常住不灭。则华严通后际也。土有四:凡圣同居,方便有余,实报庄严,常寂光。身有三:谓法、报、应。各具单、复、如余处明。法身无始无终,亘古亘今,横□十方,□穷三际。报身有始无终,以无明已破,不复更破。三智已圆,不复更圆。应身有始有终,有机则应,无感不通。机薪既尽,应火云亡。如上观之,三身四土,皆机见异故,分别说之。然舍那身土,何尝有迁变去来哉。则华严近通涅槃,远通尽未来际矣,余可知。

 

○辛二 论阿含通

 

复有一类小机,始从鹿苑,终至鹤林,唯闻阿含毗尼对法。则三藏通于前后明矣。章安如此破斥,痴人何尚执迷。

 

  鹿苑,亦名奈苑,又名仙苑,随事彰名。去波罗奈国十余里,广如毗尼止持。鹤林在拘尸城,阿夷罗跋提河边。树有四双,复云双树。四方各双,根分上合,故名双也。具见辅行。对法,即论也。此时正脱珍着弊,二始同时之时。

 

○辛三 论方等通

 

复有一类小机,宜闻弹斥褒叹而生耻慕,佛即为说方等法门。岂得局在十二年后,仅八年中。且如方等陀罗尼经,说在法华经后,则方等亦通前后明矣。

 

  方等会上,机有二种。一类□,一类横。□则从阿含来。横则王城处来。弹斥,折伏门。褒叹,是摄受门。折伏折其横来。摄受摄其□进。复次弹者,诃其偏教。斥者,远其小乘。褒者,美重圆宗。叹者,称赞大法。而生其耻小慕大之心耳。

 

○辛四 论般若通

 

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即为说般若,故云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则般若亦通前后明矣。

 

  历色心等世出世法者,即八十一科是也。般若偈云:色心阴入界,四谛十二缘。十八空六度,四智八十一。可寻教乘法数,余见后文。

 

○辛五 论法华涅槃通

 

○壬一 法华

 

复有根熟众生,佛即为其开权显实,开□显本,决无留待四十年后之理。但佛以神力,令根未熟者不闻。故智者大师云:法华约显露边,不见在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且如经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如是法者,岂非妙法。又梵网经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刚华光王座等。岂非亦是开□显本耶。

 

  如来种熟脱三时不废,利根开显,原无一定。三轮不思议力,鉴机说法。令根未熟,而不闻耳。引天台证明显露,不见在前,别五时也。秘密理无障碍,通五时也。且如经云下,述昔闻如是法,岂非通前之确论乎。梵网部局华严,而云吾今来此世界等,岂非通后之龟鉴欤。七千九百九十九返为本,第八千返为□。开□显本不待今日明矣。

 

○壬二 涅槃

 

复有众生应见涅槃而得度者,佛即示入涅槃。故曰八相之中各具八相,不可思议。且大般涅槃经追叙阿阇世王忏悔等缘,并非一日一夜中事也。

 

  八相见法数,有大小之异,出没之差,各具之别,兹不繁录。忏悔等缘,见涅槃经。盖部收阿含,事在涅槃。故云并非一日一夜中事也。

 

○己二 别五时论

 

○庚一 论钝根具经五味

 

○辛一 华严时别

 

次明别五时者,乃约一类最钝声闻,具经五番陶铸,方得入实。所谓初于华严不见不闻,全生如乳(华严前八会中,永无声闻,故云不见不闻。至第九会入法界品,在祇园方有声闻。尔时已证圣果,尚于菩萨境界,如哑如聋。验知尔前纵闻华严,亦决无益。然舍利弗等,由闻藏教,方证圣果。方预入法界会。则知入法界品,断不说在阿含前矣。人胡略不思察,妄谓华严局在三七日内耶?︶

 

  五番陶铸者,指钝根备经五时,方镕化也。利根无论何味,置毒则发,故不同耳。余见前明。

 

  华严九会(一︶摩竭陀阿兰若说六品。(二︶普光明殿说六品。(三︶□利天说十住。(四︶夜摩天说十行。(五︶兜率天说十回向。(六︶他化自在天说十地。(七︶重会普光明殿说十地胜进行。(八︶三会普光明殿说一品。(九︶在逝多林说入法界品。局在三七日内句,初七说前五会,二七说十地,三七说入法界品。

 

○辛二 阿含时别

 

次于阿含闻因缘生灭法,转凡成圣。如转乳成酪(酪即熟乳浆也。︶

 

  以因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缘会则生,缘散则灭。因为亲种子,缘为疏助道。心为因,法为缘。因感果,缘招报。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若无一切心,何有一切法。法本无生。心自生耳。

 

○辛三 方等时别

 

次闻方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遂乃耻小慕大,自悲败种。虽复具闻四教,然但密得通益,如转酪成生酥。

 

  弹偏斥小,弹诃有二:一述昔诃,如弟子品。佛遣弟子问疾,皆述昔诃,辞不敢往。二当座诃,如礼座散花等是也。叹大、出观众生品。褒圆、如称叹净名文殊等,耻小慕大,声闻号泣,菩萨欣庆是也。自悲败种,迦叶云:我等何为永断善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是也。虽四教并谈,但密得通益者,此正约钝根之一类耳。

 

○辛四 般若时别

 

次闻般若会一切法皆摩诃衍,转教菩萨。领知一切佛法宝藏。虽带通别,正明圆教。然但密得别益,如转生酥成熟酥。

 

  会一切法等者,即上文会归等也。会者,融会日归者,来返。盖众生迷时,背觉合尘名曰往。悟时,背尘合觉名曰归。体会色心诸法,举体即摩诃衍,名之曰会归也。摩诃衍,此云大乘。重刊教乘法数,以大般若经色心等世出世法,即为八十一科,一一会归摩诃衍。如云诸菩萨摩诃萨,应无住,而方便安住般若波罗密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乃至备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皆云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云云,故云会归摩诃衍道。世出世诸法,悉属缘生。缘生无性,未可执为实有实无也。融会一切法,此即密得别益也。故大品佛ぇ须菩提,以般若波罗密,转教诸菩萨。及领知一切佛法宝藏,般若观慧者以此。故曰虽带通别,正明圆教。然但密得别益也。

 

○辛五 法华时别

 

次闻法华开权显实,方得圆教实益。如转熟酥而成醍醐。然只此别五时法,亦不拘定年月日时,但随所应闻,即便得闻。如来说法,神力自在,一音异解,岂容思议。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根性有四,得益亦四。故不可思议也。各有四句料拣可知。

 

○庚二 稍利与未熟各宜

 

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历五味。或但经四番三番二番陶铸便得入实。若于阿含方等般若随一悟入者,即是秘密不定二种化仪所摄。复有众生未堪闻法华者,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则更待涅槃捃拾,或待灭后余佛,事非一概。熟玩法华玄义文句,群疑自释。

 

  或自甘退席者,法华会上,正说无量义经之后,结跏趺坐,入无量义处三昧。尔时天雨四花,地摇六震。一光东照,十界全彰。待佛出定,舍利弗四请,如来三止。而退席五千。约权说,策进在座也。约实说,方便遣去也。或移他方者,如法华三变净土,移诸天人置于他土者是也。三变土田,初变,容一方之身,犹故未尽。二变,各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容他方佛。三变,更各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容他方佛,为诸佛当来坐故。或待灭后余佛者,灭后,即灰身泯智也。至方便有余土中,或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转法轮时,便能入实报庄严土。所以法华化城喻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而有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乃至唯以佛乘而灭度之,更无余乘。此盖灭后余佛灭度之也。已上发明通别二种五时竟。

 

○丙二 辨八教观法

 

○丁一 化仪四教

 

○戊一 标科

 

  化仪四教说

 

○戊二 正释

 

○己一 释教

 

○庚一 自为四教

 

○辛一 顿教

 

顿有二义:一顿教部。谓初成道为大根人之所顿说,唯局华严(凡一代中,直说界外大法,不与二乘共者。如梵网圆觉等经,并宜收入此部。是谓以别定通摄通入别也。︶二顿教相。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及性修不二生佛体同等义,则方等般若诸经,悉皆有之。

 

  顿教相者,即宗门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楞严所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俱是顿教面目。初发心时,即圆初住。一位一切位,故得具足,而便成正觉也。照性成修,全修在性。一而二,二而一,故不二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同体也。余文可知。

 

○辛二 渐教

 

○壬一 正明渐教部相

 

渐亦有二义:一渐教部。谓惟局阿含为渐初(凡一代中,所说生灭四谛,十二缘生事六度等,三乘权法,并宜收入此部。︶方等为渐中(凡一代中,所说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等经,及余四时所不摄者,并宜摄入此部。如增上缘名义宽故。︶般若为渐后(凡一代中,所说若共不共诸般若教,并宜摄入此部。︶二渐教相。谓历劫修行断惑证位次第,则华严亦复有之。

 

  菩萨修行,动经劫数,次第断,次第证。别教行布重重,非仅渐有,而华严法华亦有之也。

 

○壬二 附辨法华不同

 

法华会渐归顿,不同华严初说,故非顿。不同阿含方等般若隔历未融,故非渐。然仍双照顿渐两相。

 

  言顿、亦法华之顿。言渐、亦法华之渐。离法华外,更无顿渐可得。虽双非顿渐,而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故云双照顿渐两相也。施权照渐,显实照顿。

 

○辛三 秘密教

 

○壬一 秘密教

 

秘密亦有二义:一秘密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为此人说渐等。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法华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非秘密。︶

 

  如来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尘说刹说,显应密应,观大察小等字,一字应具四料拣。正三轮不思议力,而所被之机得益广也。

 

○壬二 秘密咒

 

二秘密咒,谓一切陀罗尼章句,即五时教中,皆悉有之。

 

  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又名遮持。总持者,总一切法,持无量义。遮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五时中多有之。如方等陀罗尼,如楞严咒,法华陀罗尼品等。

 

○辛四 不定教

 

○壬一 不定教

 

不定亦有二义:一不定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为此人说渐,彼此互知,各别得益。即是宜闻顿者闻顿,宜闻渐者闻渐也(法华决定说大乘,故非不定教相。︶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一雨普润,上下均沾。故各获益不同也。

 

○壬二 不定益

 

二不定益。谓前四时中,或闻顿教得渐益,或闻渐教得顿益。即是以顿助渐,以渐助顿也(随闻法华一句一偈,皆得受记作佛,故非不定益也。︶

 

  众生种性各异,得益故有差别。根有利钝,益有渐顿。三时相资,获益浅深,故名不定。究论种子受熏使然耳。

 

○庚二 部中教相

 

顿教部止用圆别二种化法。渐教部具用四种化法。显露、不定、既□四时,亦还用四种化法。秘密、不定、亦□四时。亦还用四种化法。顿教相局惟在圆。通则前之三教亦自各有顿义。如善来得阿罗汉等。渐教相局在藏通别三。通则圆教亦有渐义,如观行、相似、分证、究竟等。秘密教互不相知,故无可传。秘密咒约四悉檀,故有可传。不定教不定益,并入前四时中,故无别部可指。

 

  三转四谛十二法轮,五比丘次第证果,善来比丘得显益。空中八万诸天得无生忍获密益。是前三教亦有顿义也。不定教益无别部可指者,盖破彼三时教中,有以金光明经,判作不定部故也。

 

○己二 明观

 

○庚一 标释

 

约化仪教,复立三观,谓顿观、渐观、不定观。盖秘密教既不可传,故不可约之立观,设欲立观,亦止是顿渐不定三法皆秘密耳。今此三观名与教同,旨乃大异。何以言之,顿教指华严经,义则兼别,顿观唯约圆人。初心便观诸法实相,如摩诃止观所明是也。渐教指阿含方等般若,义兼四教,复未开显。渐观亦唯约圆人,解虽已圆,行须次第。如释禅波罗蜜法门所明是也。不定教指前四时,亦兼四教,仍未会合。不定观,亦唯约圆人。解已先圆,随于何行,或超或次,皆得悟入。如六妙门所明是也(此本在高丽国,神州失传。︶

 

  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六妙门等,皆智者大师说。华严一权一实。阿含单权无实。方等三权一实。般若二权一实。法华开权显实也。六妙门,谓数、随、止、观、还、净、前三定,方便也。摄心在息,从一至十为数。细心随息,知出知入为随。息心静虑为止,分别推息为观。转心运照为还,心无所依,妄波不生为净。行人或造一二,或次第修,皆得悟入耳。

 

○庚二 料简

 

问:但说圆顿止观即足,何意复说渐及不定。答:根性各别。若但说顿,收机不尽。问:既称渐及不定,何故唯约圆人?答: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又未开圆解,不应辄论修证。纵令修证,未免日劫相倍。

 

  圆人受法无法不圆者,溪声山色,备明般若。黄花翠竹,□露真如。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羽毛鳞甲,普现诸三昧者是也。日劫相倍者,别地圆住,比较已远。别住圆信,仍属天渊。位次相隔,四十有一。故云日劫相倍耳。

 

○丁二 化法四教

 

○戊一 标科

 

  化法四教说

 

○戊二 正释

 

○己一 总明设教之意

 

法尚无一,云何有四。乃如来利他妙智,因众生病而设药也。见思病重,为说三藏教。见思病轻,为说通教。无明病重,为说别教。无明病轻,为说圆教。

 

  如来随情说权,随智说实,故称妙智也。此处总论化法之文,四教之义,不出一偈之外,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也。后文广明。

 

○己二 别明四教之相

 

○庚一 三藏教

 

○辛一 释教相

 

○壬一 能诠名

 

三藏教,四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

 

  五篇戒相,见翻译名义。十八部等,见毗尼止持。须者往寻。

 

○壬二 所诠法

 

○癸一 诠三乘

 

○子一 声闻乘

 

此教诠生灭四谛(苦则生异灭三相迁移。集则贪嗔痴等分四心流动。道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

 

  谛乃真实不虚。又审实也。三藏明界内理事,故生灭耳。三界二十五有,见辅行广明。今以偈摄之: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无非逼迫,故云苦也。心妄,则为烦恼。心真,则成法门。行住坐卧,各二百五十戒,共成一千。历三聚各一千,则三千。再历身三口四七支各三千,则成二万一千。再历贪嗔痴等分,各具二万一千,计成八万四千。楞严云八万细行者,举大数耳。亦名八万四千律仪。反此,均能召感生死,故名集也。广则八万四千法门,中则三十七道品,略则戒定慧三无漏学均是可修,故云道也。又六道众生,轮转四生,循环三界。钻马腹,入驴胎,炉炭曾经几度回。才从帝释殿前过,又向阎君锅里来。修道而灭此三界生死之有,还证于涅槃之无,故称灭也。

 

○子二 缘觉乘

 

亦诠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无明有二:一为异熟愚。二为真实义愚。异熟愚者,唯识心要云:迷内异熟愚,即迷理无明也。随疏,愚于我相,迷无我理。夫因缘生法,缘生无性。求其我相了不可得。人执谓有我相者,岂非惑欤。由是不知善恶因果,确然无谬。乃于现在恣情造恶,故发三涂恶业,能招将来三涂非可爱果也。真实义愚者,合响,三界是苦果,业惑是集,即道理胜义,故名真义。迷真义故,由是不知三界无常无我。于后苦果不如实知,乃贪着人天等可爱果报,故有漏等业也。于昔因所感,现在境界,受不了知者,在随流境,即依报增上果也。受即受支。此依报,乃无常无我苦空。不生厌离,而起贪爱故也。此十二因缘,有顺生还灭二门。无明至老死,顺生也。无明灭至老死灭等,还灭也。迷理发业,一至七。迷事润生,八至十二。由因感果,验果知报。因亡,则果报无寄。所谓因者,无明感行业。过去二支,识等五支,现在苦果。爱取属惑,有属业,此三属现在因,召当来苦报是也。过去已往不可追,今欲断将来果报,不得不从现在因上下手。所谓现因者,爱取,乃迷事润生无明。从此下手,斫树伐根,芽条自枯。灸病得穴,病可痊愈。见可爱境,与非可爱境,皆识其真实义,不起爱念憎念,无明灭则行等灭矣。以上还灭门,可用之。因缘相资,种现互助。能生国土之依,众生之正。然正之由,由于无明,即过去种种烦恼是也。无明无体,全痴是依。迷暗为性,从不了边得名。其名字不一,举要言之,根本枝末二种。根本,别地圆住大士所断。今藏教但论枝末,即见思也。其名有二:一曰发业,即迷理也。二曰润生,即迷事也。迷理又二:一异熟果愚。二真实义愚。以上顺生门可用之。偈曰: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又偈曰: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十二因缘,即四谛推广而成也。顺生属苦集二谛。还灭属道灭二谛。由无明而不觉,致中阴而托生。缘八识而造业,乃名色以身心。揽父母之精血,假众缘而共成。认豆大之色质,成分段之躯本。是故胎中有七位焉:(一︶歌罗逻,此云血肉。(二︶5部昙,此云疱。(三︶蔽尸,此云凝滑。(四︶羯南,此云凝厚。(五︶〇罗奢佉,此云形位。(六︶发毛爪齿位。(七︶具根位。余义广,不及备载。

 

○子三 菩萨乘

 

亦诠事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六度见辅宏记。今略记之。梵语檀那,此云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也。梵语尸罗,此云戒。三聚戒,道共定共也。梵语羼提,此云忍。生忍,法忍,无生忍也。梵语毗梨耶,此云精进。心进,身进,身心俱进也。梵语禅那,此云静虑。世出世禅,根本禅等。法界云:以四无量心,八背舍,八胜处,一切神通变化,无漏观慧等,种种诸三昧,悉从四禅中出故。又二种:(一︶世间禅,谓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是名凡夫所行禅。(二︶出世间禅亦三:谓六妙门,十六特胜,观炼熏修等。(三︶出世上上禅,谓自性等九种大禅是也。定者,对散而言。谓摄纷飞之心,专注一缘。使不驰散于六尘,奔逸于五欲。习之既久,自然成定也。梵语般若此云智慧。一心圆明是也。

 

○癸二 诠二谛

 

亦诠实有二谛(阴入界等实法为俗,实有灭乃为真。︶

 

  苦果,集因。灭果,道因。声闻根钝,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故然也。此节专约藏教初心论。

 

○癸三 诠因果

 

开示界内钝根众生,令修析空观(观于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无我我所︶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正化二乘,傍化菩萨。

 

  修观,因也。证涅槃果也。故曰,诠因果。

 

○癸四 诠六

 

○子一 总标

 

亦得约当教自论六即。

 

  六即之义,出于诸经。名出智者。前三教之判六即,出于藕祖,但论即义,不言佛名。以前三六无佛可论也。普润大师颂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此理即颂。﹃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此名字颂。﹃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此观行颂。﹃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此相似颂。﹃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此分证颂。﹃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此究竟颂。以上六颂,本取圆教六即佛义,姑志于此。后不复录。今约当教,自论六即。

 

○子二 别释

 

○丑一 理即

 

理即者,偏真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灭会真,灭非真谛。灭尚非真,况苦集道。真谛在因果事相之外,故依衍教,判曰偏真。

 

  转八识成四智,见法数。转前五,为成所作智。转第六,为妙观察智。转第七,为平等性智。转第八,为大圆镜智。诸行无常,统三界内事皆无常。古德偈云:﹃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尚自有风灾。纵然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归去来﹄。仁王偈云:﹃三界无常,国有何赖﹄。正此意也。

 

○丑二 名字即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生。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一切法者,广则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中则地水火风空识。?则色心二法。今以色心论之,而计常见之有,断见之无也。时方等是常,无因等属断。

 

○丑三 观行即

 

○寅一 总标

 

观行即者,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外凡资粮位也。

 

○寅二 别释

 

○卯一 五停心

 

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以此五法为方便,调停其心,令堪修念处,故名停心也。

 

  广见辅宏记,今略记之,心有四种:(一︶草木心。(二︶肉团心。(三︶积聚精要心。(四︶虑知心。偈曰:﹃三点如星相,横□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他﹄。此单指虑知心。此心从未有停,故以五法药,对治五病。进更有总相,别相,依之修行,能为转凡入圣之资粮耳。言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贪有多种皆以引起无厌为义。外贪,以九想治。一□胀,二青瘀,三坏,四血涂,五脓烂,六啖,七散,八骨,九烧。内贪以五种不净可对治。一种子,二住处,三性,四相,五究竟也。偈曰:﹃贪是心中水,能迷般若津。欲行菩萨道,戒欲护真心﹄。二多嗔众生慈悲观者,非理嗔,修生缘慈。顺理嗔,修法缘慈。诤论嗔,修无缘慈。偈曰:﹃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三多散众生数息观者,从一至十,数出入息也。数出不数入,不可并数。但数息,不可数喘、气、风等也。能治散乱。(四︶愚痴众生因缘观者,因缘,有一念十二因缘。三世二世等,十二因缘。若人故有性实断常之计,此属愚痴。观因缘而对治之,则无不克。(五︶多障众生念佛观者,昏沉障,念应身佛。恶思惟障,念报身佛。境界逼迫障,念法身佛。以忆念三身佛,而对治三障,则不唐施矣。余可知。

 

○卯二 别相念

 

别相念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对治依于五蕴所起四倒也。

 

  四念处,乃佛灭度时遗嘱之一,谓未来众生当依此修也。以众生于色蕴,起净倒。于受蕴,起乐倒。于识蕴,起常倒。于想行二蕴,起我倒。是故净倒,用不净观。乐倒,三受皆苦。常倒,刹那促时无常。山水溜,□石光,若不忍时,悔将何及,故无常也。我倒想心趣逐妄念,迁流不住,我在何所,故法无我也。

 

○卯三 总相念

 

总相念者,观身不净,受心法亦皆不净。观受是苦,心法身亦皆苦。观心无常,法身受亦皆无常。观法无我,身受心亦皆无我也。

 

  别总二种相念,应具四句料拣:(一︶观别境别。观身受心法四处,境别也。不净等四观,观别也。各用各观,各照各境是也。(二︶观总境别。如身等四境,境别也。只不净观一观,观总也。(三︶境总观别。如但身一境,具不净等观也。(四︶观总境总。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等也。以上三科名外凡,亦名资粮位。

 

○丑四 相似即

 

相似即者,内凡加行位也。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

 

  从总相后,生暖善根。俱舍颂云:﹃从此生暖法,具观四圣谛。修十六行观,次生顶亦然。下中忍同顶,上惟观欲苦。一行一刹那,世第一亦然﹄。七贤位修观行相:(一︶五停心,破贪等五障。(二︶别相念,惟观欲苦。(三︶总相念,四暖,五顶,但观欲界四谛,修十六行观,属下忍位。二上界同一定地,合一四谛,并欲界四谛,通观八谛三十二行,属中忍位。二十四番减行,七番减缘,减至一行二刹那在,名中忍满,即入上忍。前一刹那尽名上忍满,即入世第一。一行一刹那,引入见道。七方便属缘修。见道后属真修。此四又名四善根位。

 

○丑五 分证即

 

○寅一 见道位

 

分证即者,前三果有学位也。初须陀洹果。此云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名见道位。

 

  言顿断三界见惑者,八十八使也。欲界三十二。色无色二界共五十六。统论八十八使,历三界四谛下,颂曰:苦下具一切。(十使︶集灭各除三,(七使除边见,身见,戒取︶道谛除二见(八使除身边二见︶上界不行嗔(苦九集灭各六道七︶又俱舍三结偈曰:身摄边见戒摄取,邪见元从疑惑生。四钝皆由利使生,是故三结摄见尽。

 

○寅二 修道位

 

二斯陀含果。此云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还。断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八地思,不复还来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三界分九地,各地九品思惑,共八十一也。一俱生思,与形俱生故。二依见思,境缘分别故。三界系思,由前二惑,受六道之报身。由后一惑,招九地之报境。九品思惑,润七番生死。任超合论图(见教乘法数图︶初果至二果,欲界九品思惑,已断六品。从一品至五品,可论家家。余三品断去二品,即论一种子。亦即是三果向。以最后三品未断,故尚润一生,来欲界受生,故名一来。偈云:初品润二生,二三四各一。五六共润六,第七断三品。三界九地,欲界五趣杂居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以上色界。无色四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也。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六行观也。修此,以不受欲界缠缚,能生禅定力,故得居五不还天。至色究竟天,起大加行,观炼熏禅,断空天三十六品。最后一品,必须用狮子奋迅三昧,电光三昧等,方入四果之位。

 

○丑六 究竟即(无学位︶

 

○寅一 标显

 

究竟即者,三乘无学位也。

 

○寅二 别释

 

○卯一 小乘

 

一小乘第四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断三界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名有余涅槃。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槃。

 

  小乘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四智圆明,五分成就,故无学也。在因为比丘时,能破身口七支之恶,故果上能杀见思贼,是破恶果也。因时外乞食资色身,内乞法资法身。故乞士果,能应人天之供。因于登坛白四羯磨时,魔王恐怖,故果不生三界也。子缚已断等者,不随生因之所生,但随了因之所了,名有余涅槃。子果俱无,名无余涅槃。灭尽定,堪断集。不然,则润三五七生流落也。灰身泯智,谓沈空滞寂。饮无明酒,堕无为坑。见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又名孤调解脱。罗汉有三种解脱:慧、俱、无疑也。广如辅宏记明矣。

 

○卯二 中乘

 

二中乘辟支佛果。此人根性稍利,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断见思惑,与罗汉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辟支有二种:一出有佛世。二出无佛世。一名缘觉。观内悟道。二因既非其业,五果之报何酬;爱取有既已无疵,生老死亦何所累。如此观察十二因缘流转还灭,是出有佛世,禀佛教法者也。二名独觉。观外法悟道。如云秋观黄叶落,春见百花开。□物变以悟无常,鉴时迁而入真道。是出无佛世,无师自悟者也。独宿孤峰,观缘散灭。身唯善寂,意玩清虚。无佛之世出兴,作佛灯之后焰耳。又有部行麟喻等义,广如大本。更侵习气者,难陀贪,舍利弗嗔,毕陵伽婆磋慢,提婆达多痴,摩头婆私□掉举等,皆习气也。中乘更侵而能除,故居小乘上。

 

○卯三 大乘

 

○辰一 三祇行道

 

○巳一 初阿僧祇劫

 

三大乘佛果。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誓,即名菩萨,修行六度。初阿僧祇劫,事行虽强,理观尚弱。准望声闻在外凡位。

 

  六度各有满时。尸毗王代鸽,檀满。普明王舍国,施满。羼提仙人为歌王割截无恨,忍满。大施太子抒海,进满。尚阇黎鹊巢顶上,禅满。劬宾大臣分阎浮提七分息诤,智满。望初声闻是下忍位。前五度属福,后一度属智。即福智二严,两足尊之因也。事理兼备,行愿双资。以行山而填愿海。以事修而明理观。故曰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因耳。从古释迦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也。从此长离女身,及四恶趣。常修六度,然不知自己能作佛耳。

 

○巳二 二阿僧祇劫

 

第二阿僧祇劫,谛解渐明,在暖位。

 

  次从尸弃佛至燃灯佛,值七万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祇劫。此时用七茎莲华供养,布发掩泥,得授记缥,号释迦文。尔时自知作佛,口未能说。若望声闻是在暖位。

 

○巳三 三阿僧祇劫

 

第三阿僧祇劫,谛解转明,在顶位。

 

  次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值七万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祇。六度满已,此时自知,亦向人说必当作佛,自他不疑。若望声闻是在顶位。我佛因地,为须摩陀王,自斑足大王,取千王头,次临彼王,王持戒故,不妄来归。因感斑足而说偈曰:﹃劫烧终讫,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扬。天龙福尽,于中凋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此颂无常偈也。﹃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为乐车。神无常主。形无常家。形神尚离,岂有国耶﹄。此颂无我偈也。﹃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众生蠢蠢,都如幻居。声响俱空,国土亦如﹄。此颂空也。﹃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欲深祸重,疮疣无外。三界皆苦,国有何赖﹄。此颂苦也。出仁王经。由此四偈,感化斑足王改恶为善,反邪归正。转杀害为放生。从此以面做千人头,将千王顶上各拔一发,以祭山神。乃命千王,各还本国。而千王各感大王不杀之恩,不忍回国。于是乃于山中,建千王舍。公推须摩陀为行道领袖,以度余年,即今王舍城是也。以上单明尸罗一度耳。须摩陀,即普明王也。

 

○辰二 百劫种相好

 

六度既满,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

 

  更住百劫修相好因者,相有三十二。好有八十种。此三十二,通云相者何也?相有所表,览而可别故。如来应化之体,以表法身众德之极。使人爱敬,天中天,圣中圣故。又云好者,皆因累劫而修成也。

 

○辰三 一生补处

 

次入补处生兜率天。

 

○辰四 八相成道

 

乃至入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动时,是中忍位。次一刹那入上忍。次一刹那入世第一。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正习无余。坐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如释迦丈六,弥勒十六丈等。︶

 

  八相成道,有大小区别,请详法数。坐木菩提树下生草为座等者,金刚土台,在摩竭提国。佛佛成道,皆坐此台。后有菩提树一株,即成道树。土轮,上有方石台,下抵金刚际,宛如莲台。盖居南赡部洲之中故也。唐玄奘法师亲见。今发明地球家,亦云金刚通南北极之说,可见佛之事迹,信不虚也。

 

○寅三 总结

 

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根性,缘尽入灭,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无复身智依正可得。

 

  住世八十年,现老比丘相,薪尽火灭,入无余涅槃者,即三藏佛果也。上来所释,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然同断见思;同出三界:乃至同入化城耳。受梵王请等者,初转,上根陈如得度。次转,额□等三中根得度。后转,十力下根得度。盖转四谛十二行法轮耳。缘尽入灭者,机薪既尽,应火云亡。佛身舍利,八斛四斗。八国集兵争夺,有烟婆罗门,为息诤故,分为八分。阿阇世王,得第八分。还王舍城起塔。后阿育王得八万四千颗,造八万四千宝塔。每藏一颗,役使鬼神,分送南阎浮提界供养。我震旦先有十九处舍利塔。今只四明之阿育王寺,尚存其一。余失所闻。至今仅留此,以作人世之福田云尔。

 

○辛二 明观法

 

○壬一 别明三乘因果

 

此教具三乘法。声闻观四谛以苦谛为初门。最利者三生,最钝者六十劫,得证四果。辟支观十二因缘,以集谛为初门。最利者四生,最钝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菩萨弘誓六度,以道谛为初门。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三生四生者,内凡、外凡、见道。顺解脱分,顺抉择分,共三生入圣位。一分出无佛世,证无学果,为四生。六十劫,以小劫论之时分也。三乘五分法身,应具防止之戒,息散之定,灭诤之慧,从因显果也。解脱、正习俱断,得尽智。解脱知见,了了觉照。证无生智。依果彰能也。余见辅宏记广明,兹不烦赘。

 

○壬二 总明十乘观法

 

十法成乘者,一观正因缘境。破邪因缘,无因缘,二种颠倒。二真正发心。不要名利,惟求涅槃(二乘志出苦轮,菩萨兼悯一切。︶三遵修止观。谓五停名止,四念名观。四□破见爱烦恼。五识道灭还灭六度是通,苦集流转六蔽是塞。六调适三十七品,入三解脱门。七若根钝不入,应修对治事禅等。八正助合行。或有薄益,须识次位,凡圣不滥。九安忍内外诸障。十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利人节节得入,钝者具十法方悟。

 

  一观境。谓了知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缘会则有,缘散则无。能破断常二见外道之邪因缘及无因缘也。二发心。谓不图名利为真,唯了生死为正也。三修观。即指五停名止,四念名观,依二法修,名遵也。四破□。见爱即见思二惑。净尽,名□破也。五识通塞,即指三乘法门。四谛,前二为塞,后二为通。十二支,顺生为塞,还灭为通。六蔽为塞,六度为通。六调道品。即指三十七科,科科均须调和适中,而后可进入空无相无作之解脱门也。七对治。谓钝根人,虽修道品,犹未破惑,应修八背舍等事禅以对治之。八识位。以前正助合行,必获少益。若不识位次,恐以凡滥圣,故位次不可不知也。九安忍。以功用得力,必有内外障起,故须耐烦忍受也。十离爱。谓忍极定生,定性现前,切不可心生爱着,故须离也。

 

○庚二 通教

 

○辛一 释教相

 

○壬一 释能诠名

 

通教。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故名为通。又从当教得名。谓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法入空,故名为通。

 

  通者,融通。从融会前后教义以得名,亦即同也。从三人同禀、同见、同断、同出、同证、以受称。教乃由上被下,谓此中教道,小异藏教。何以故?为衍之初步故。盖通大通小,通前通后,故名通教。此教正化菩萨,傍化二乘。不同三藏以二乘为正,以菩萨为傍。又藏教先析色入空,故是界内之钝根。通教则不然。何以故?体色即空故。以是界内利根,当教虽有三乘,然以菩萨为正。二乘有利钝,菩萨亦有利钝不同。所谓钝者,必须离一切法外方见空理。故所见仍属偏空,亦名但空。亦即但真理也。不能兼见不空,故是钝根。虽教道在通,仍收归藏教。何以故?止能成当教果头佛故。行因虽殊,仍与藏教齐故。故云通前。所谓利者,非但见空,兼见不空。见空,空无所有。有即非有。不空之空,空能具法。能具之空,空即非空。非空非有,即是双遮。别显中道,乃曰但中。取而夺之,但受别接,空外无有,有外无空;是故双照。真俗一体,直显中道。从而与之,故受圆接。是名通后也。又三人入道不殊,故名通也。无生之教,即是色空之理。诸法不生,般若方生。须陀若断,同是无生之忍。同秉摩诃衍之行。同是干慧地及至佛地之位。同学般若波罗蜜之因。同是到萨婆若海之果。故八法皆同,而名通也。又从当教得名等者,诸法实相,不可言宣,是圆教义。通则有别,灭谛之名,而无实义,故无言说道之义有差。言体法入空者,通人既观诸法如幻,幻本无生,今无所灭,名之为体。谓体六凡依正之色,当体即空,而入真理也。故立之为通教耳。

 

○壬二 释所诠义

 

○癸一 诠三乘

 

此无别部,但方等般若中有明三乘共行者,即属此教。诠无生四谛(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亦诠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痴如虚空,乃至老死如虚空,无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亦诠理六度行(一一三轮体空︶

 

  谓此教无别部类,即指二时中三人共行者是。言无生苦谛者,三界诸果是也。如响、如化、如水月,如镜像。毕竟空无所有。解苦无苦,不为苦所苦,而有真谛也。无生集谛者,即烦恼行业是也。了知一切如梦幻等,空无所有。知无所有,不为集业所转。解集无集,而有真谛也。无生灭谛者,知一切法,灭不可得。设使有法过于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本自无生,今亦无灭。若不知无生无灭,生灭终不自灭。若知无生无灭,生灭自灭。而有真谛也。无生道谛者,信一切法至涅槃道,皆如梦幻,无有二相。若见有二,有通不通,则成壅塞。若知不二,不见通与不通,任运虚通入第一义,是则知通,而有真谛也。行施,则尽命倾财。持戒,则防遮护性。忍辱,则就刀割水。精进,则如救头燃。禅定,乃四仪湛然。智慧,则一念圆明。此之为六度也。一一三轮体空者,教乘法数云:不执我为施者,不执彼为受者,不着施物及果,名三轮体空。戒忍进禅慧三轮,例之可知也。

 

○癸二 诠谛理

 

亦诠幻有空二谛(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亦诠两种含中二谛(一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为真。是通含别二谛,故受别接。二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是通含圆二谛,故受圆接。︶亦诠别入通三谛(有漏是俗,无漏是真,非有漏非无漏是中。︶亦诠圆入通三谛(二谛同前,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与前中异。︶

 

  二谛如原注,是当教义也。一则含于别教之但中,一则含于圆教之圆中。幻有即俗谛,立一切法也。幻有即空即真谛,泯一切法也。不空即中谛,统一切法也。中谛,正因理也。真谛,了因智也。俗谛,缘因行也。迷正因,即苦也。迷了因,即惑也。迷缘因,即业也。悟惑业苦,即法身般若解脱也。六凡净正因绝分。但有恶缘因,染了因耳。何以故?不谈中理故。起惑造业故。实教生佛同体等,方具正因故。所以九界但云性恶,惟佛一人称性善也。今通教,但谈空有二谛。则是全性恶,而无性善故。所有了因,乃染了因,非净也。所有缘因,乃恶缘因,非善也。所有正因,乃假名正因,非真实义也。故但迷而不悟,由是性德在缠,不能自显。所以不得不假修德,而显性德。转染成净,回恶向善也。今教受别圆来接,与而言之,别十向,圆十信,方见有正因。降此则无耳。

 

○癸三 诠因果

 

开示界内利根众生,令修体空观(阴界入皆如幻化,当体不可得。︶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正化菩萨,傍化二乘。

 

○癸四 诠六即

 

○子一 总标

 

亦于当教自论六即。

 

○子二 别释

 

○丑一 理即

 

理即者,无生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此四句推检通别圆三教,皆用作下手功夫。但先解不但中者,即成圆教初门。先闻但中理者,即成别教初门。未闻中道体者,止成通教法门。︶解苦无苦而有真谛,苦尚即真,I集灭道。

 

  对相说性,对动说静,对有说空,对有漏说无漏,对生死说涅槃,对烦恼说菩提,对生灭说不生灭。离即边中,界内界外,世出世,皆得论生灭与不生灭。对离说即之即,原非即。对边说中之中,亦非中。何以故?有可对故。非绝待也。言生灭时,即非生灭。说无生时,即非无生。皆不可说故。忘能所故。离边中也。圆融无碍,是圆无生也。离空有二边,方显中道,不具诸法。此教以十界为诸法,说九界为性恶。言佛界为性善。此不思议缘起正理,因一念不觉,致有妄动。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故一心而生万法焉。亦用四性推检,得悟但中,即别教无生也。悟不但中者,即圆教义也。

 

○丑二 名字即

 

名字即者,幻化也。知一切法当体全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

 

  金刚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法,六凡法也。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空花镜像,蜃楼海雾,当体全空,非灭故空。故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故同于梦境云耳。修习空花万行,晏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是通教之相也。

 

○丑三 观行即

 

观行即者,一干慧地也。未有理水,故得此名。即三乘外凡位。与藏教五停别相总相念齐。

 

  通教之人观行位中,不云修何法门,而辄云干慧者何也?盖四教修行功夫,全依藏教五停修行。行门不别,悟理前后差别,各有位次不同耳。即如通教下手,亦由浅至深,由近至远。所修仍是藏教五停心,别总相等法。何以故?藏为诸教初故。即如修无生观,莫不以根身器界,依正色心等法,而为观境。然观法固多,境亦甚广。究以一念为能观,诸法为所观。为是四念处中,不观余法,但观心法。此心念念流动,时时生灭。所以用四运观心,未生、将生、正生、已生。微细念头,变化百端。倏忽之顷,生住异灭,四相迁移,互更互现。欲见无生之性,焉可得哉。须知无生之性,藏在生灭相中。一相异相,种种等相。无生观之,当体全空,不可说少。一尚不得,况云多哉。欲得无生理,须向生灭相中求。信夫!

 

○丑四 相似即

 

相似即者,二性地也。相似得法性理水,伏见思惑。即三乘内凡位。与藏教四加行齐(藏通指真谛为法性,与别圆不同。︶

 

  前位但干有其慧,慧多定少。今但少分得法性理水,定慧相资,智火炎炎,定水滔滔,如密室灯,故能伏烦恼耳。藏通以六凡诸法,无性为法性。别以真如为法性。圆以一心圆融三谛为法性。盖藏教实有为俗,灭实有为真。通教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此二教但有恶缘因,染了因,无正因可谈。何以故?无中道法性故。一则离相外见真,一则体空虽不离相见,犹是但真,不具诸法故。且六凡三乘根性人,一向未闻中道故。别教以真如为法性者,真乃不变之谓。如乃不异之辞。真而不变,仍是恶缘因。何以故?离空有故。如而不异,仍是染了因。何以故?滞于但中故。而真而如,本是正因面目。别教虽有正因,不过仰信而已。仍非究竟。圆教举正,缘了在其中。举了,缘正摄其内。举缘,了正含其间。所谓一即三,三即一。圆融互具,故是真正因,净了因,善缘因耳。前三教比此,大有云泥之隔也夫。

 

○丑五 分证即

 

分证即者,从八人地至菩萨地,有七位也。三八人地者,入无间三昧,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四见地者,八智具足,顿断三界见惑,发真无漏,见真谛理,即三乘见道位,与藏须陀洹齐。五薄地者,三乘断欲界六品思惑,烦恼渐薄,与藏斯陀含齐。六离欲地者,三乘断欲界思惑尽,与藏阿那含齐。七已办地者,三乘断三界正使尽,如烧木成炭,与藏阿罗汉齐。声闻乘人止此。八支佛地者,中乘根利,兼侵习气,如烧木成灰,与藏辟支佛齐。九菩萨地者,大乘根性,最胜最利,断尽正使,与二乘同。不住涅槃,扶习润生。道观双流,游戏神通。成熟众生,净佛国土。此与藏教菩萨不同。藏教为化二乘,假说菩萨,伏惑不断,正被此教所破。岂有毒器堪贮醍醐。

 

  通教十地位,释签广明。入无间三昧者,梵语三昧,此云正受。以不受诸法,故名正受。又云正定。以不为邪法所动故。此三昧名无间者,乃无暂停之谓。即火也不能烧,水也不能溺。如银墙铁壁相似,犹苏迷卢矗立一般。一念不留,打成一片,是名无间。下手功夫,须先知心,次识境。心有二,解行是也。境亦二,是非是也。是者取,非者拣。藏以实有二谛为境。事不是理,理在事外,事理分张,两不相即。真俗各别,二相脱离。此境不能取。且凡夫执重,所谓真实有,断无空,如外道断常之二见也。上来拣非境。第二取是境者,藏以析空生灭为观。以苦为初门。通以体空为观。以灭谛为初门。以幻有,幻有即空为境。有不异空之有,空不异有之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有不二,二谛融通。当照境时,此解亦绝。不可有法在心故也。有法当前,不免随机。此境非分别,非思量,为独自明了,余人所不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耳。忍开智解时,定慧均等。平帖帖地,毫无间断。是名入无间三昧也。根性有二种:一信行。二法行。八人见道,约信行。见地见道,约法行。一往语也。先体见假入空,明三假。次体思假即真,亦然。用八无间,历八地。入初禅觉观,厌下欣上。及至究竟断正使,别圆以中道应本,起化他度生之用。藏可知,通但明二谛,不知无明。故无法身,不能显应。只扶习而为受生之缘焉。道观双流,道、谓化导。体假智也。观、谓空观,入真智也。带空出假,故曰双流。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证是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可为此文注脚。沤和,有不碍空,可随缘施化。般若,空不碍有,能任运自利。大智上求,大悲下化。双谓二谛融通也。游戏神通,见释签。成熟众生净佛国土者,净名经,佛为宝积,广明众行,为净土因。如云六度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能舍众生来生其国等是也。

教观纲宗讲录(三)

[2011-9-28]

  

○丑六 究竟即

 

究竟即者,第十佛地也。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断余残习,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分段生身故劣,如须弥山故胜。︶为三乘根性,转无生四谛法轮。缘尽入灭,正习俱除,如劫火所烧,炭灰俱尽,与藏教佛果齐。

 

  机缘若熟等者,非生示生,非灭现灭,有机则应,无感不通。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如来影现中是也。坐七宝菩提树下等者,大论明生身佛,树下生草为坐。法性身佛,天衣为座。菩萨成佛时,诸天神等,各以妙衣敷座,欲界天衣,从树边生。无继生织,譬如薄冰。光耀明净,有种种色。色界天衣,纯金色光明。如是等宝衣敷座者,盖宝树,表殊胜。天衣,表自然也。七宝树,根茎枝叶花果,均七宝互成而间饰之。如劫火所烧等者,七日出现:(一︶大旱积久,草木皆焦。(二︶小流竭。(三︶大河涸。(四︶四河空。(五︶大海干。(六︶大地须弥烟出。(七︶悉皆炽然,是劫火所烧,喻当教正习皆尽耳。

 

○辛二 明观法

 

○壬一 明三乘入道初门

 

此教亦具三乘根性,同以灭谛为初门。然钝根二乘,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仍与三藏同归灰断,故名通前。

 

  前之藏教,本有三乘。今通教,乃云亦有三乘。藏通二教,同一四谛为所观境,藏教三人入门不同。故声闻以苦谛为初门,知苦才知断集。缘觉以集谛为初门,故云无明缘行。菩萨以道谛为初门,故修六度行。今通教三人,同以无言说道而入手,即以灭谛为初门也。通前后义,文极明显,不必繁赘。

 

○壬二 明利根被接

 

利根三乘不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即是中道,则被别圆来接,故名通后。中道又分为二:一者但中,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二者圆中,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中者,接入圆教。就此被接,又约三位。一者上根,八人见地被接。二者中根,薄地离欲地被接。三者下根,已办地支佛地被接。就此三位被接,又各有按位胜进二义。若按位接,或同别十向,或同圆十信。若胜进接,或登别初地,或登圆初住。既被接已,实是圆别二教菩萨。于当教中,仍存第九菩萨地名。至机缘熟,示现成佛,乃是别地圆住,来示世间最高大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通教尚无实成佛义,况藏教哉!藏教佛果,亦皆别地圆住所现劣应身耳。

 

  此教二谛,名含中者,谓含二种中道也。一含但中义,二含不但中义。言但中者,中中唯有理性,不具诸法。所谓非空非有,双离二边,以显中道。见但中者,能受别人接引。言不但中者,即圆中也。此理圆妙,具一切法。所谓亦有亦空,双照二边,即是中道。见圆中者,能受圆人接引。上根八人见地被接,中根薄地离欲地被接。下根已办辟支被接。故知此教,是有教无人。前八地人,二乘钝者,与藏同。利者,同菩萨,被后二教接去也。其第九地,虽云当教菩萨,实则即是别圆人耳。此教佛果,无实成佛之义。就如机缘熟时,有机感化。或是别地,或是圆住之法身大士垂□而来,故云通教尚无实成佛义。况藏教哉!而藏教劣应身,亦是圆别之法身大士应现也。

 

○壬三 十乘观法

 

十法成乘者,一明观境。六道阴入,能观所观,皆如幻化。二明发心,二乘缘真自行,菩萨体幻兼人。与乐拔苦,譬于镜像。三安心如空之止观。四以幻化慧破幻化见思。五虽知苦集流转六蔽等皆如幻化,亦以幻化道灭还灭六度等通之。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七体三藏法,无常苦空,如幻而治。八识干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谬滥。九安忍干慧位内外诸障,而入性地。十不着性地相似法爱,而入八人见地证真。利钝分别,如前说。

 

  当教十法成乘,其下手修观,与藏不殊,而见地大异。以藏教名实有观,通教名如幻观。谓以如幻智,观如幻境,修如幻观,破如幻惑,证如幻道。所谓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即指当教意也。以上释通教竟。

 

○庚三 别教

 

○辛一 释教相

 

○壬一 释能诠名

 

○癸一 总标

 

别教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藏通二教,别后圆教,故名别也。

 

○癸二 别释

 

○子一 释教

 

教则独被菩萨。

 

  佛说恒沙佛法,独被菩萨,不共二乘。教乃佛说一大藏教。乃至一字一句,皆下被三根众生故也。今是不共般若,明别教八法,故云独被。

 

○子二 释理

 

理则隔历三谛。

 

  三谛、真俗中也。乃至一字,有一字之义理。一句、亦如是。一大藏亦然。皆所诠之义理也。以令众生,知得本来三谛,天然之性矣。言隔历者,三不即一故。

 

○子三 释智

 

智则三智次第。

 

  道种智,别在当教。一切智,一切种智,亦应有。藏生空智,以十信人同藏故。通如幻智,以十住人同通故。前既能了知义理,必须用观智之功照察之,令其烦恼伏断。见思虽在六根门头,如野马游云,亦能以智力念念返照。则天然之体,久久自现。如太虚空,湛寂常恒。言次第者,指住行向人发智,次第不同故。

 

○子四 释断

 

断则三惑前后。

 

  三惑者,见思、尘沙、无明。尘沙无明,即界外见思也。既能以观智得力,必能断一切烦恼。如当教众生根性,三惑次第而断之也。谓十住断见思,十行断尘沙,十向伏无明,十地断无明。

 

○子五 释行

 

行则五行差别。

 

  历尘沙劫,行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也。五行者,谓天行、圣行、梵行、病行、婴儿行。别教大士,用次第五行,不同圆人不次五行耳。

 

○子六 释位

 

位则位不相收。

 

  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断无明,是圣位也。所谓初地不知二地事,乃至等觉不知妙觉事,不比圆人,一位具知一切位也。

 

○子七 释因

 

因则一因迥出,不即二边。

 

  别教初心,虽是信仰中道,但闻名而仰信。其实所信之理,犹是但中佛性。但知其理不变,并不知有随缘之能。故取喻如云外之月,故云一因迥出。不即二边,指正因不具缘了,所以云不即也。

 

○子八 释果

 

果则一果不融,诸位差别。

 

  即前所云,初地不知二地等,故云诸位差别。

 

○壬二 释所诠义

 

○癸一 诠谛缘度

 

此教诠无量四谛(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亦诠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枝末无明为分段生因。根本无明为变易生因。︶亦诠不思议六度十度(于第六般若中,复开方便愿力智四种权智,共成十度。一一度中,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若恒沙。︶

 

○癸二 诠谛理

 

亦诠显中二谛(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亦诠圆入别二谛(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亦诠别三谛(开俗为两谛,对真为中,中理而已。︶亦诠圆入别三谛(二谛同前,点真中道具足佛法。︶

 

○癸三 诠因果

 

开示界外钝根菩萨,令修次第三观(先空、次假、后中。︶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

 

○癸四 诠六即

 

○子一 总标

 

亦于当教自论六即。

 

○子二 别释

 

○丑一 理即

 

理即者,但中也。真如法性,随缘不变。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迥超二边,不即诸法。故依圆教,判曰但中。

 

  六即者,谓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盖理即者,通途而言也。此理,上与诸佛同,下与众生共。人人本有,各各不无。圣凡虽别,理体却同。理固无差,迷悟天渊。此教,但有即名,犹无佛名。直至分证,方云即佛。以前不知,后方知故也。故知理虽均等,而众生迷重。不达理之所在,常随业境流转。长劫茫茫,不识归理之要。

 

  若论四教之理,各各不同。藏、偏真。通、真谛。别、但中。真俗不相即也。圆教、不思议法性之理也。若论今之别教八法,别前别后。远离真俗之外,迥出空有之表。如云外月,其不知离空无月,离边无中。故后教斥之为但者,此耳。中不即二边,真俗不融于中隔历,次第孤零,直显一中。且不能具一切法,是当教之但中也。称真如法性者,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本不生灭,一切诸法,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故名真如。所谓法者,一切法之相也。所谓性者,一切法之性也。法性□在法相中,法相含有法性在。故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无非一切法也。又无非不是一性也。若论真如之体,真名不妄,如名不异。以不妄故,有随缘之功。以不异故,有不变之能。今教但能知随缘而不变,不能知不变而随缘。所谓随缘者,随迷悟之缘也。不变者,一念回光,便同本得是也。如楞严观音呈耳根圆通,所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等。可见耳根具有随缘之用,而体实不变也。盖见闻觉知之性,与明暗色空之相,即以一耳论。所谓钟鼓等声,击则声生,不击则声灭。二俱是相。一动相,一静相。动即生相,静即灭相。是有生灭。耳根随其缘时,闻性何尝变哉?余根例知。在迷,随迷缘。在悟,随悟缘。在凡,随凡缘。在圣,随圣缘。在生死,为随染缘。在涅槃,为随净缘。随缘,相也。不变,性也。圣不能高。凡不能下。迥超二边。不即空有。离二边而谈中,依圆教斥曰但中。

 

○丑二 名字即

 

名字即者,解义也。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减,圣不能增。但由客尘覆蔽,而不证得。须先藉缘修,助发真修,方可□证。

 

  次曰名字即者,或由经卷研究所得。或从知识指导之益,方信本有佛心,未曾离却。如衣里明珠,常在不失。虽信有佛性,依稀仿佛,相似不真。故须先藉空观以缘修,伏四住烦恼。次修假观,伏尘沙无知。然后方起中观之真修,真修伏无明,全赖缘修之力而助发也。

 

○丑三 观行即

 

观行即者,外凡十信位也。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既先仰信中道,且用生灭因缘观,伏三界见思烦恼,故名伏忍。与通干慧性地齐。

 

  既闻佛性之名,不能全性而起观。但仰信而已。先修空观以伏见思,即入信位。信位有十:一信心。仰信真如。以钝根大士,不能依如信起观,先藉空观以为缘修。作意缘空,依空习观。调伏妄心,信顺不疑,名信心。二念心。依前缘空,妄念不起。念起即照,不散不昏。二六时中,常忆常念。即念即照,得无遗忘,名念心。三精进心。仍依前观,不杂余思。自觉观念精纯,惟进无退,名精进心。四慧心。依前精纯观念,真理渐明。明相现前,慧心朗耀,名慧心。五定心。前慧心虽朗,杂念微生。无定摄持,念起即散。故须放下念头,安然习定。名定心。以上五心,即成五根。以信能伏疑,进能伏怠,念能伏昏,慧能伏痴,定能伏散。以五根力,如木钻火。火虽未发,暖相先彰。大似藏教暖位,义相似也。六不退心。前位暖相,既已现前。不得刹那间断,惟进无退,直造其巅,名不退心。大似顶位。七护法心。既至其巅,正在百尺竿头,护即是心,法即是境。心冥于境,如鸡抱卵。常护常持,刹那不得失念忘照,名护法心。似忍位也。忍有三位,此下忍耳。八回向心。以心境相冥之力,回光返照,摄境向心。心无心相,境无境相。心境相泯,未得忘情。自觉有力,名回向心。此中忍位也。九戒心。此心境泯合之力,不敢一念妄动。如持浮囊,以渡大海。即乞一丝,不肯暂舍。以舍一丝,即有丧身之危。即此便名戒心,乃上忍位耳。十愿心。功用至此,犹未破惑。因未破惑,急须发愿。愿为第一增上之缘,亦即入道之大导师。如梵网经三十五云云。如藏教之世第一位,以上十心之功,伏三界见思。至第十心功用之极,承斯宏愿之力,一念增进,即破见惑矣。以观行位,即以生灭因缘为观。吾人现前一念,全依境界而有。外境若无,内心亦泯。心境异名,其体互依。以心照境,则心因境发。依境发心,则境因心缘。行人于此心境交偶之际,从境发智,以智照境。境智融即,理事交映。钝根生空智下手,利根无生智下手。任运破惑而前进也。释十信竟。

 

○丑四 相似即

 

○寅一 标

 

相似即者,内凡三十心,三贤位也。

 

○寅二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