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演的电视剧:“国进民退”浪潮今年将卷土重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0:30:13
从历史上看,中国国有资本的扩张,似乎都与摆脱危机有关。上个世纪末国企“抓大放小”改革之前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进民退”的说法开始流行;2008年金融海啸导致了4万亿的出台,而国有资本也迎来改革开放后最大的一次扩张浪潮。这种现象的背后似乎隐含着一个逻辑:中国政府倾向于认为,危机时刻还得靠“长子”。
  而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以及全球经济下滑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再次面临救市选择。这次会不会重演过去的历史呢?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表示,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抓紧布局、有序推进新的国家重点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会议透露出的一个政策导向可能是投资上位;而上次会议仍然位居第二的物价稳定,在本次会议中完全消失了。也就是说,以加大投资为手段的刺激政策正悄然出台。但民企投资成效太慢,按照惯例,在紧急情况下,重大项目靠的是国企,这一点在2009年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案例,现在再拿出来可谓驾轻就熟。
  更何况,1月份信贷难破1万亿表明,今年货币政策即使比去年宽松也是有限度的,毕竟在全球央行同时启动印钞机救市的情况下,2008年大肆开闸放水所导致的后遗症还历历在目。而以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脾气”,信贷资源不充足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大项目、大企业的融资需求;至于势单力薄的中小民企,还是尽早做好自力更生的思想准备。
  对于即将抛出的蛋糕,国企不会不笑纳,相反,这正符合国企的需要。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去年年底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指出,央企应当做好3-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一个月后,国资委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12年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央企以“保增长、提质量、调结构、抓管理”为2012年业绩考核工作的主攻方向。并强调,逐步扩大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的范围,2012年争取覆盖到所有三级企业;集团公司对二级企业的经济增加值考核权重要比上年有所提高,具备条件的企业力争达到40%以上。要抓紧建立健全经济增加值动态监测制度。所谓EVA,说白了就是要以利润创造为核心。虽然国资委也“嘱咐”央企要有进有退,不要与民争利,但在EVA考核的压力下,挣钱才是第一要务,“社会责任”之类的说法恐怕得先放放。
  当然,除了央企,国资阵营中另一主力军——地方国企也不会闲着。与前者不同,地方国企今年还有一层责任:帮助地方政府摆脱财政危机。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春节前的表态实际上显示了地方官员的真实想法,他说,“今年无论市场怎样变,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目标和按照上市公司要求深化国企改革的方向不能变。”而就在黄奇帆表态的当日,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发为迪士尼项目融资。很明显,楼市调控让地方政府失去最大一块收入,融资平台整顿则限制了地方“拆东墙补西墙”的腾挪之术,这个时候,国企上市圈钱不啻为救命之举。但拿什么来吸引投资者?钱肯定没有,开玩笑,目的就是这个;政府赋予的各种专营权、准入权才是最诱人的东西。不过如此一来,民企们就得靠边站了。
  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的威力将再次给国企一个兵强马壮的机会,而民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虽然去年年末出台了包括减税在内的小微企业支持政策,但效果是很有限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谈到这个问题时并不讳言,“去年的减税看起来幅度很大,实际上能解决的问题很小。”他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融资。不过,中央在大力打击民间非法融资的同时,试图以施压的方式让国有银行增加小额放贷,但这并不现实。银监会已经强调今年银行业要控制风险,大都无抵押的小微企业又如何能进银行大佬的法眼?
  力量此消彼长之下,日渐虚弱的民企自然会给国企们带来极好的吞并机会,变数只在于这一轮残酷撕咬之后,还剩下多少渣滓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上阵还需父子兵,当政府决意稳投资、保增长的时候,资源分配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以预见,类似2008年的“国进民退”浪潮将卷土重来。在我们看来,国企再度扩张的背后,是允许不公平竞争甚至垄断的制度和政策。因此,要解决“国进民退”的问题,核心还是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