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英法联军:建筑在说话:探访上海徐汇风情老房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8:35

  “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 上海的徐汇区拥有2000余幢历史建筑,法国式的浪漫、英国式的精致、西班牙式的简洁,中西合璧式的融合,渗透在建筑物的外墙、内饰,以及庭园。这些风格各异的经典之作遍布徐汇区的大街小巷,是历史留给上海的珍贵遗产。

  老房子将自己的“灵魂”与“影子”,凝固在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遗存里。要读懂一座城,首先应该从那一个个饱含沧桑、蕴涵丰富的老房子读起。

  徐家汇天主堂:远东第一大教堂

  徐家汇天主堂原名圣依纳爵主教堂(St.Ignatius Cathedral),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1896年,由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募款,道达尔(W.M.Dowdall)设计,法商上海建筑公司于1906年动工,1910年竣工。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鸦片战争后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19世纪末,徐光启墓附近地区是上海天主教中心,1906年教会建新堂,1910年完成,即后来的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风格建造的教堂。。徐家汇天主堂是一幢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双尖顶砖石结构建筑。该堂高五层,长83.3米,宽30米,正祭台处宽44米。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巴西利卡式。纵向形成前厅、中厅、后厅,后厅之上是唱诗楼;横向形成南北两厢。正立面和两侧翼立面上部都有彩色玻璃镶嵌的圆形玫瑰窗。整个教堂内可容纳3000余人。该堂坐西向东,庭院宽敞,建筑外墙面为清水红砖砌筑,所有门窗洞均为尖券,体现了哥特式的重要特征。大堂连钟楼十字架高56.6米,塔顶铺青石板瓦片。钟塔在1966年被拆除,1982年修复。

  老房子将自己的“灵魂”与“影子”,凝固在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遗存里。要读懂一座城,首先应该从那一个个饱含沧桑、蕴涵丰富的老房子读起。

  改革开放以来,该堂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场所,每年均有世界各地天主教人士前来参与宗教活动或参观访问,其中有香港胡振中枢机主教、澳门高秉常主教、林家骏主教、菲律宾海梅?辛枢机主教等。英国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伦西博士、凯瑞博士、南非圣公会主教图图博士来沪访问期间也曾到该堂参观。

  寻踪提示:周一-周六10:00-16:00,周日14:00-16:00开放,每月第一个周一不开放

  地址:蒲西路158号

  爱庐:宋美龄的陪嫁

  “爱庐”建于1932年,这座洋房属法国南部别墅类建筑风格,因临近地中海,天气较热,所以此类建筑的窗户都处理得大而敞。该楼为二层建筑,局部附以假三层;四坡法式红瓦屋顶棱角分明,其局部处理为孟沙式;墙面附着鹅卵石,石序肌理清晰;墙角隅石,一前一后,作成扇形棱角,与当时流行的宝瓶形不同;墙面附攀着蔓藤,随四季变幻色彩。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蒋宋联姻后,虽然长时期住在南京,但经常来沪,却无一处适当的住宅。宋氏兄弟为此奔波多时,恰逢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9号花园洋房的业主欲出售此房,宋家便买了下来,作为宋美龄的陪嫁之物,后蒋介石题名为“爱庐”,与他在庐山的“美庐”、杭州的“澄庐”鼎足而三。其后20余年间,蒋介石入住“爱庐”的时间并不多,常常匆匆而来,住上一二天即匆匆离去。来时则接见一些沪上人士或南京政府要员。宋美龄虽也随他奔波,但住此的时间较蒋稍多。宋美龄住在这里时,往往将母亲倪桂珍接来同住,共叙天伦。

  “爱庐”共有十三处壁炉,有铜制雕花的,有大理石质的,还有多彩的马赛克的,各具特色。洋房南面是30亩地的花园,有一条小径通向一泓池塘。池里有荷花、喷泉和金鱼,池边有雪松、广玉兰、香樟等名贵树木和假山。有一块太湖石刻有蒋介石的笔迹“爱庐”。蒋介石在庐山有“美庐”,在杭州有“澄庐”,都以自然景色命名,唯独这幢建筑以人文的“爱”命名,以表达蒋介石对宋美龄的爱。(据说另一含义是:主楼与上海中山故居的风格非常相似,以印证他是当之无愧的孙中山"接班人"。)

  寻踪提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爱庐”风貌依旧,不过,现已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所在。

  地址:东平路9号

  上海小白宫:法租界公董局总董的官邸

  这座法国文艺复兴式花园住宅建于1905年,竣工后一直用作法租界公董局历届总董的官邸。这幢楼外形象座城堡,楼房通体洁白,与美国白宫建筑有几分象似,故有上海小白宫美称。住宅分上下两层,另有半层为地下室,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 1496平方米。主体部分的中部为一圆柱体弧形向外突出,二层的半圆券拱落地窗上有浮雕装饰。二层宽阔的露台,圈有栏杆。楼前两侧各有一道围弧而下的楼梯。楼梯石质,有扶栏,扶梯下面有拱,入地下室。一楼的券门两旁有四对爱奥尼克双柱。北面入口处有塔司干式立柱(柱身粗,无圆槽、有柱础)。楼的门窗框上皆有柔美装饰浮雕,层楼面上有花瓶形石柱。楼的层线凸出,体现了文艺复兴强调横线条,反对传统垂直线条的主张,给人一种庄重、平衡、和谐的美感。整幢建筑以中央圆弧为中心,左右侧对称,形成竖三段;层线凸出,楼层分明,形成横三段,从而达到比例,对称,均匀的视觉效果。

  建筑内部的装饰也豪华气派,令人叹为观止:长长的艺术铁栏杆,古老的柚木刻花,规整的天花板造型和细腻的天花板雕花,斑驳的五金把手,百年前原始装潢的二楼卫浴间,各色华美的吊灯,以及法式古董----有150年历史的立体按摩淋浴器,大理石壁炉。楼的南面是一个大花园。在草坪与树林之间有一泓月牙型池水,池的中央还有一小岛。这就是上海的小白楼。

  抗战胜利后,这里曾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入驻此地。1963年5月,在陈毅同志的关心下,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同时还建立了工艺美术品陈列室。“文革”初期,工艺美术研究所被赶出了院门,这幢豪宅被林立果占用,1972年工艺美术研究所重返故地。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首相希思、拳王阿里、埃及总统夫人都曾来此参观。

  寻踪提示:这里还是现成的影视拍摄基地,《南征北战》、《大雷雨》、《宋氏三姐妹》、《十兄弟》、《聂耳》等影视作品的部分场景都在此拍摄。

  地址:汾阳路79号

  宋子文宅邸

  这样有名的花园洋房多半都已经被牢牢的看管了起来,但是它那红色挂瓦铺盖,外墙红砖、白色粉刷的风格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哪怕是从一个小细缝也能看到它的风采。这是当年的宋子文的起居之所,现在如今已成为上海市老干部局、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的所在。楼层立面为凹凸形,东西两侧凸出部分屋面是八字形;中间凹形,前面是大阳台。底层迎客厅有落地钢窗门,东西两侧全部是玻璃窗短墙。该楼始建于1928年,据记载,“文革”期间林彪、江青曾先后在此居住过。

  这所荷兰式花园住宅建于1928年,建筑立面均为对称式构图,最能表现荷兰风格之处是它的折檐式坡屋顶,上坡顶缓而下坡陡,下坡近檐口处向上弯曲起翘。立面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二层楼有一通长阳台,形成强烈的水平线条。阳台下面是一楼起居室的大片玻璃窗。

  地址:岳阳路145号

  国际礼拜堂(协和礼拜堂Community Church)

  国际礼拜堂是一栋哥特复兴式砖木结构的教堂建筑,由礼拜堂和三层高的副楼两部分组成,成L形连成一体。陡峭的两坡屋顶采用近似于英国悬锤式屋架的人字形木屋架,屋顶铺石板瓦。入口花窗、祭坛台口、后墙采光窗以及侧廊柱间均采用尖券开口。外墙以清水红砖砌筑,侧窗均为尖弧券双联窗。

  该堂于1925年3月8日落成,由在沪美国侨民及其他外国侨民集资建造,初名协和礼拜堂,为当时上海最大的基督教堂,堂内可容700人。教堂建成后,因参加者主要是美国基督徒,人们又称美国礼拜堂。抗战时期吸收了许多欧州人及少数中国人,遂改名为国际礼拜堂。

  该堂自1980年复堂以来,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港、澳、台的上万名基督教徒来此参加礼拜或访问。

  1997年3月3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与美国众议院长金里厅夫妇和他们的随员共50余人同时参加了国际礼拜堂的复活节礼拜。

  1997年10月26日,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和王后一行10多人在国际礼拜堂参加周日崇拜。

  寻踪提示:1996年9月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每星期日在国际礼拜堂开设专供在沪外国人参加的英语专场礼拜,由中国牧师、长老及传道用英语讲道。

  地址:衡山路53号

  百代小红楼:中国唱片业从这里起步

  小红楼位于徐家汇中心地带,建于1921年,带有西方新艺术运动时期一些风格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这幢花园住宅由于其红瓦坡顶和周身的红砖墙面,在沪上被称之为“小红楼”。其屋顶部分最有特色,坡顶分两折,上部陡,下部平缓,出檐比较深,檐下承以牛腿木托架,富有独特的装饰感。南立面东部的檐口还有个意外的“断裂”,老虎窗直接与立面连接,窗台下托以浓重的浮雕,这偶然出现的细腻装饰显然为“小红楼”增添了几分富贵气息。

  住宅外观还有一些曲线运用和局部装饰别有情趣。北入口的雨棚弧线优美,门洞上沿也有曲线呼应,而南立面底层外廊的额枋与双柱连接也优雅流畅,这些相对含蓄的曲线与弧线大台阶遥相呼应,形成了协调之中有差异的动人效果。

  该住宅的室内装修也相当精致考究,只是与外部灵巧而丰富的形式相比,显得深沉而厚重了一些。北面的楼梯直通顶层,相当气派。楼梯扶手栏杆精美,转折处用方形杖式望柱,而楼梯起步处雕花繁复,造型浑厚,尤显隆重。壁炉与井格式天花精致豪华。

  该住宅最早拥有者是两位法国商人。1930年代,被法国的东方百代唱片公司(EMI)收购。该公司于1908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第一家唱片公司。1934年,聂耳担任该公司音乐部主任,在此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金蛇狂舞》等著名歌、乐曲。1935年,他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也在此问世,并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定为国歌。冼星海也于1935年在此担任过配乐工作。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谭鑫培,著名影星周璇、阮玲玉都曾在这栋“小红楼”里留声录片。“小红楼”见证了中国百年唱片业的发展,堪称中国的音乐圣地。1990年代该建筑改建为高级西餐厅,保留了音像制品陈列馆,向人们介绍中国音像制品工业的发展历程。

  寻踪提示:近年,经过精心修缮的小红楼光彩重现,成为衡山路上的一大亮点。

  地址:衡山路811号(徐家汇公园内)

  黑石公寓建于1924年,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公寓住宅。建于1924年。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公寓住宅。建筑四层,主立面左右对称,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色石材,据传“黑石公寓”由此得名。建筑正立面底层有一挑出的较大门廊,石雕科林斯双柱支撑。上为露台,形状由正弯及反弯三段弧线组成,立面中部墙体也采用了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显示了巴洛克风格。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现公寓底层由徐汇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使用,二层以上大部分为居民住宅。

  徐汇中学 崇思楼

  徐汇中学始建于1849年,1918年扩建,崇思楼是1915年始酝酿新建的校舍。当时由比利时神父、建筑师第斯尼(中文姓为叶氏)设计草图并任督工,1917年1月8日安置第一块基石,清朝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出席奠基礼。1918年6月20日落成,时称“新校舍”。1992年原任校长汪劲松将其重新命名为“崇思楼”。江泽民同志1940年代在交通大学就读时曾寄宿于徐汇中学,曾在新校舍的小礼堂前留影纪念。

  崇思楼属于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学校建筑。这种风格的建筑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影响,强调立面构图的水平线条,采用古典柱式,有重复使用的三角形或弧形山花式窗楣,使立面构图富有韵律感,但同时又更强调对称的立面构图,更追求严谨的构图比例。在法国文艺复兴建筑的盛期还大量采用意大利巴洛克的装饰。

  该建筑原为假四层,孟莎式屋顶,上有法国式老虎窗。1981年拆除原屋顶,改建成四层,现有屋顶系重新设计。建筑立面为清水红砖和青砖相间砌筑,整个立面竖向分为三段,底层为一段,其特点是红白两色相间,窗楣上有巴洛克式卷涡装饰。二、三两层为一段,有通贯两层的巨柱式壁柱,柱头为经过改造的组合柱式。

  寻踪提示:徐汇公学初以国文和法文上课,主要培养神职人员及法租界公职人员。1932年改为“上海私立徐汇中学”,由张家树担任第一任中国人校长,开始中国学制。1951年开始男女生兼收。1953年6月15日改为公立学校,称为“徐汇中学”。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毕业于该校,并曾担任校长。

  地址:虹桥路68号徐汇中学 崇思楼

  白公馆:白先勇在这里长大

  所谓“白公馆”,是指上海汾阳路150号那幢气势非凡的灰白色洋楼,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海上。其实,白氏父子在这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也许是因为白氏父子名声太大,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栋洋房称为“白公馆”。

  白公馆建筑立面构图严谨,属于法国文艺复兴鼎盛期的建筑风格。东侧突出半圆形房间的外墙为连续圆拱券窗,有楣窗,窗间有仿爱奥尼式壁柱。盘旋而上的楼梯有花瓶状古典式栏杆。北立面圆拱券窗券心石呈涡卷形,部分窗户上方有垂花雕刻装饰,体现了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影响。由于建筑的外墙与直上二楼阳台的大理石螺旋形楼梯都呈白色,所以人们又习称“小白宫”。

  解放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了这幢花园洋房,曾先后作为上海画院和上海越剧院的院址。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越剧院迁往淮海中路,这儿成了越剧院与梅龙镇酒家合办的越友酒家。越友酒家的开头几年生意挺好,可是没几年,生意就淡下去了,只得把宅院旁边的越剧院练功房租给台湾宝莱纳餐饮有限公司开设德国啤酒餐厅。后来,越友酒家的生意更清淡了,而德国啤酒西餐厅却越来越“火”。一到夜间,灯红酒绿,鼓乐铿锵,菲律宾乐团的热情演出,把三层楼面的近千名食客们鼓动得心脏摇荡……最后,宝莱纳把越友酒家也“吃”掉了。

  寻踪提示:现在,这幢花园豪宅成了宝莱纳的“仙炙轩”极品烧肉餐厅。餐厅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又重新作了规划整建。“仙炙轩”奉行“品质至上”的服务特色,每天迎来大批海内外的美食家。昔日的将军故居,今日依旧名流汇集。

  地址:汾阳路150号

  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聚名人

  建于武康大楼是著名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的作品,原名诺曼底公寓,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楼身狭长,侧面看是很像一艘轮船。公寓坐北朝南,楼身狭长,从西侧看像一艘轮船。骑楼、券廊、转角挑阳台、边疆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等,都凸现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光辉。楼内的电梯也非常传奇,像老式电影一样,用半面钟的样子显示电梯到达的楼层。大楼里的每一户房间都朝南,走廊向北,所以客人站在屋外是觉不出房子的特别之处的。整栋楼房有梁而没有承重墙,所以每户人家的房型都不相同,留着旧时的痕迹。

  寻踪提示:

  武康大楼里住过不少名人。孔祥熙的二小姐、吴茵、王人美、郑君里、赵丹和黄宗英以及孙道临、王文娟夫妇等都曾是这里的住客。如今仍旧承担着民居的功能。

  地址:淮海中路1836号-1858号

  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一座小小的白色建筑,在繁华的徐家汇商圈,被无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环抱。1847年,耶稣会修院从青浦横塘迁至徐家汇,耶稣会首任会长南格禄已开始从事藏书工作。其后的意大利耶稣会士晁德莅及其助手法国神父夏鸣雷、学生马相伯、李问渔都热衷藏书事业,此后中国神父茅本荃、徐允希、张渔珊、杨维时等继续藏书工作。20世纪20年代末,徐光启后裔、耶稣会神父徐宗泽任藏书楼主任,藏书楼事业取得很大发展。

  现存徐家汇藏书楼的建筑是由南北两幢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四层的南楼又称神甫楼,始建于1867年,曾是耶稣会士饮食起居之所。旧楼为砖木混合结构二层楼房。书库结构融合中西文化内涵。二楼书库设计思想取自于罗马梵蒂冈教会大藏书楼,内存放自十六世纪初期以来出版的6万余册各类西文文献。一楼书库设计思想取自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语,主要存放中文古籍线装书。这种图书馆形式目前在中国绝无仅有,极具保护价值。

  1991年,上海修建地铁一号线,藏书楼一楼的藏书室被掏空,成为行人行走的通道。与此同时,全部的中文书籍,包括地方志的珍贵古本节被转移到上海图书馆(淮海路总馆),更为妥善的保存。

  寻踪提示:今天的徐家汇藏书楼保存的是1949年以前的外文书籍报刊,,现为上海图书馆旧外文资料中心。

  地址:漕溪北路80号

  圣母大堂:难得一见的俄罗斯圆顶

  从襄阳路拐过去站在路口看,那几个圆葱头的屋顶一点折扣都不打,出现在眼前,那是新乐路55号。这建筑原为东正教圣母大堂,1901年始建于闸北,1932年毁于日军炮火,后来俄罗斯茶商捐建新堂,典型的古俄罗斯式教堂。屋顶有五个葱头形穹顶,外表铜皮制作,饰孔雀色。大堂平面十字形布置,四壁布满油彩画。

  圣母大堂由俄国协隆洋行建筑师、画家利霍诺斯设计。该教堂外形类似莫斯科救世主教堂,属拜占庭建筑,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建筑特征。教堂的穹顶是以木构架支起的一层金属外壳包裹,浑圆而又饱满,底部略为收缩,状似洋葱。主穹顶高达35米,由4个小穹顶拱卫,蓝色的穹顶群和蔚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显得端庄、肃穆。教堂的外形线条简洁,主体部分已近简单的多面体,正墙顶头露出拱顶尽端,这些半圆的尽端,使轮廊充满活力而又变化,令人感到活泼舒展。教堂内部宽敞,前台可容纳300人的大型合唱队,大堂可供2500名信徒做礼拜。

  寻踪提示:1962年2月,圣母大堂举行最后一次宗教仪式后停止了宗教活动。1988年7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教堂进行了维修。曾作为研究所、证券公司及一高级私人会所。现为“阿罗哈圆顶音乐餐厅”。

  地址:新乐路55号

  布哈德住宅:永乐集团成“楼主”

  这座淡黄色的两层小洋房建于1930年,西班牙风格,带地下室,缓坡屋顶铺西班牙筒瓦,水泥拉毛的墙面上有几何镂空的图案。据说最早它的主人是一位挪威船长。解放后,小楼成了上影厂的文学创作部。

  典型的西班牙风格花园住宅,由哈沙德设计。建筑高两层,有地下室。墙面为弧线形水泥拉毛粉刷,较平缓的屋顶铺设西班牙筒瓦。南立面有半圆拱券敞廊,敞廊上二层露台设有棚架,整体舒展而开敞,带有地中海建筑特色。露台栏杆正中部位及局部窗下有突出墙面的花台,底层局部墙面有半圆拱券壁龛,下设跌落状花台。壁龛周边及花台外表墙面均有菱形花格绿釉贴花装饰,都是西班牙风格中常见的手法。北立面入口弧形券门洞上部,有西班牙筒瓦铺设的弧券形出檐。墙面局部有几何镂空图案,部分墙面及窗台有连续小拱券支托挑出面层。底层客厅室内有石雕绞绳式柱,柱和墙之间有铸铁隔扇,上雕精巧而复杂的动植物图案。客厅顶棚为木制方格吊顶。

  寻踪提示:

  如今房子属于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2010年3月,根据同名经典电影改编的电视剧《一江春水向东流》正在这里拍摄,陈道明和袁咏仪当了一回“楼主”。

  地址:永福路52号

  宋庆龄故居:国母住过的地方

  宋庆龄故居建于1920年,是一栋带有德国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据说该建筑为希腊富商委托德国人设计施工。建筑为二层,混合结构。南立面有一弧形敞廊,上部为露台。屋面为黑红色中瓦,四坡形屋顶上,有半圆桶状伸出屋面的老虎窗,带有德国建筑风格。而局部伸出墙面的花台及露台铁制栏杆均由中国传统图案装饰。底楼为书房、客厅、餐厅,二楼作办公室、卧室用。室内装修雅致,钢窗柚木门,柳木地板和护壁。屋前有宽敞的草坪,四周植有参天樟树60余棵,终年苍翠繁盛。

  抗战胜利后,此宅被国民党政府作为敌伪财产予以没收,以后多次易主。1948年宋庆龄迁入,在此居住了三十余年。在这幢楼里,宋庆龄接待过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接待过朝鲜的金日成、前苏联的伏罗希洛夫、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等外国元首和贵宾。客厅墙上有宋母倪桂珍的油画像。桌上、壁炉上有苏加诺送的铜剑、金日成送的“春香传”刺绣等外国元首赠送的各种礼品。餐厅、客厅的地毯则为毛泽东所赠。客厅东面是藏书室,有中、英、法、俄等文字的书籍4000余册。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10月9日,故居对内部开放,并成立了管理处。1988年5月成立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除对外开放外,还负责保管、整理、研究宋庆龄遗物和有关史料、史迹。

  寻踪提示:宋庆龄故居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6:30

  地址:淮海中路1843号

  在君楼:东京大学图书馆的“双胞胎”

  这幢建于1930年的老房子叫做在君楼,是日本建筑师内田祥三设计的,建筑外形与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极为相似,仿佛一对“双胞胎”。它强调竖向线条,有哥特风格的遗风,建筑带有内院,从空中俯视呈一个长方形的“日”字。入口门廊处的科林斯式柱头很有气派。

  带有哥特风格的建筑,由日本建筑师内田祥三设计。内田祥三是东京大学校园赈灾复兴计划的设计者。该建筑从空中俯视,呈一个“日”字,建筑带有内院,主入口处为五层。建筑强调竖向线条,纵向窗间墙突出,向上拔起,并层层收缩,顶端冲出女儿墙面,带有哥特建筑☆36的遗风。墙面为浅棕色砖墙,入口门廊处混凝土砌筑,连续圆拱券间方柱支撑,有类似科林斯式柱头。窗间墙柱的尖顶装饰也体现了哥特建筑的风格,而顶部冲出墙面的水泥构件为简洁的几何形体,系装饰艺术派的风格。整体建筑体现了哥特遗风和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共同影响。该建筑外形与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