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在线:蒋中正穿陆军大礼服却佩戴海军肩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2:15:12
蒋中正,字介石,英译为“Chiang Kai-shek”,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以特级上将衔领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领导抗战;1943年任国民政府主席;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首任行宪总统。海峡两岸对其褒贬不一,被清华大学历史系某专家汉译为 “常凯申”。这里,直呼其名似乎不妥,称“蒋公”有人又会不舒服,故含糊称其为“常公”。
我们最为熟悉的常公标准像。

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1943年10月10日国庆节,常公在重慶就任國民政府主席。这是就职典礼后携夫人宋美龄步出会场。



这是常公就任國民政府主席后与夫人宋美龄合影。



这张是常公标准像上色照。



换个角度。



常公对这张照片很满意,签名送给盟国总统。



再来一张戴帽子的。



这几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是相同的。我们注意到,常公的军服是陆军特级上将大礼服,而常公佩戴的肩章却是海军肩章。这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重新颁授军衔,由军事委员会铨叙厅根据职务、资历、学历、战功等情况综合考虑,由铨叙厅正式叙任,并由国民政府颁发任官状。此种军衔由国民政府主席签发任官状,除了褫夺和晋升外,不随职务调动而变动。

1935年4月1日,国民政府颁发任官状,叙任蒋中正为特级上将。原件现存台湾国史馆。



1936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实行《陆军服制条例》,规定军官和军佐服装分大礼服、礼服和常服3种。大礼服着用场合为国庆、元旦庆贺宴会时,受领勋章或参见典礼时,随从国民政府主席阅兵时,随从最高军事长官在国庆、元旦阅兵时,国家有其他大典时以及官佐本人的婚礼或家庭祭典时。

大礼服帽。



大礼服领章。



大礼服肩章。



大礼服袖章。



着陆军特级上将大礼服的常公,时间大约在1936年。



特写。



袖章说明。


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海军服制条例》。海军军官服由大礼服、礼服、晚礼服、公服、晚公服、常服、晚常服等构成。礼服装饰华丽,头戴拿破仑帽、身着燕尾服、腰配长剑,至今仍见用于欧美国家的重大社交、礼仪场合。

海军将官礼服肩章。



常公标准像佩戴的应该是这个肩章。问题是,为什么常公穿陆军大礼服却佩戴海军肩章?
着陆军一级上将大礼服的何应钦将军。他是1935年4月2日首批叙任的8位陆军一级上将之一。注意他的袖章。



着陆军一级上将大礼服的龙云将军。他的袖章是1937年2月以后的,另外,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叙任将军全名录》,他是1935年4月3日首批叙任的20位陆军二级上将之一,未见他晋升一级上将的文件,而这张照片他穿的却是陆军一级上将大礼服。



著海军上将大礼服的陈绍宽将军,这是张上色照片。陆海军的礼服以及肩章、袖章式样明显不同。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国民政府特授常公为陆海空军大元帅,领导抗战。这个“大元帅”是官衔而不是军衔,相当于大陆的“军委主席”。这张特授状原件存台湾国史馆。



1948年5月20日就常公任中华民国行宪总统。常公着中华民族传统礼服长袍马褂,副总统李宗仁著陆军一级上将常服。



常公就认中华民国行宪总统后,著特级上将大礼服上色照。



对比前面的照片,首先,衣袖标志发生变化,特级上将标志不再是3朵金梅花加3环,而是5朵金梅花;其次,肩章亦发生变化,青天白日徽和海军双锚未变,五角星从4颗变为5颗,这也许和国军军衔标志发生变化有关吧。

这时,陆军一级上将的大礼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衣袖标志不再是3朵金梅花加双环,而是4朵金梅花。副总统李宗仁著陆军一级上将大礼服照。


这是1936年1月颁布的《陆军服制条例》规定的陆军常服军衔领章。其中,将军的领章底板为金线刺绣,少将至上将加缀1~3颗3角金星(陆军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的常服领章相同)。



常公这个特级上将的陆军常服领章和其他上将的领章明显不同,领章底板为金线刺绣,加绣金边,缀3颗角金星。



这是1945年9月号《TIME》封面常公上色照。



陆军一级上将冯玉祥。抗战期间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



陆军二级上将张治中。



1942年任驻美军军事代表团团长的熊式辉将军,时任陆军中将。



大陆影视作品粗制滥造,服装道具更是漏洞百出,对大家造成不少误导。其中最为恶劣的就是国军1946年后穿小翻领军服;还有一个就是国军将领抗战期间佩戴金板领章。大陆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正面战场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中,无论是特级上将蒋委员长,还是陆军一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陆军二级上将、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都佩戴相同的金板领章。事实上,国军将领佩戴金板领章是抗战胜利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