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矮人唱歌:海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评:清朝的改革是真诚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0:01:31
2012年01月31日 15:44
来源:近代史研究 作者:崔志海
字号:T|T
342人参与17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在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措施进行考察和分析后,作者得出与卡梅伦大致相近的观点,认为清政府的宪政改革是真诚的,那种指责宪政改革不真诚和拖延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站不住脚的,只是代表了革命党人和一部分激进的立宪派人士的意见。

本文节选自《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评(之一)》 作者:崔志海  原载于《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04期
清末的最后10年,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10年里,清政府面对外力的压迫和国内要求变革的形势,为继续维护其统治,自1901年开始,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关这段历史,国内外的学者已做了不少的研究。但遗憾的是,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研究清末新政的中外学者之间并没有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有鉴于此,笔者就所阅读过的相关英文著作做一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国内的清末新政研究有所裨益。
在清末新政领域,除了卡梅伦的综合性研究著作之外,另有一些英文著作就新政改革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对这段历史的阐释。
在政治改革领域,梅恩伯格的《中国立宪政府的出现(1905-1908):慈禧太后认可的概念》(注:NorbertMeienberger,TheEmergenceofConstitutionalGovernmentinChina(1905-1908),TheConceptSanctionedbytheEmpressDowagerTz'u-His(Bern:PeterLang,1980).另一本研究清末宪政运动的英文著作为,Sheng-hsiungLiao,TheQuestforConstitutionalisminLateCh'ingChina:ThePioneeringPhase(TheFloridaStateUniversityPress,1978),兹不做介绍。)一书,通过对1909年谘议局成立之前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考察和分析,透视清政府对宪政的认识和理解,力图解释为什么决定采用立宪政体,以及清朝统治者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在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措施进行考察和分析后,作者得出与卡梅伦大致相近的观点,认为清政府的宪政改革是真诚的,那种指责宪政改革不真诚和拖延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站不住脚的,只是代表了革命党人和一部分激进的立宪派人士的意见。
他指出,清政府从未承诺要引进将会削弱皇权的政体,只赞成采纳立宪主义的某些适合的成分,以有利于中国的强盛和维护王朝的统治,清政府的宪政改革只是传统内的一场改革运动;而作为一场“传统内的改革”,清政府所认可的宪政概念含有维护过去的传统和王朝统治的企图,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一个相信自己还有足够的权威“钦定”宪法和国会的王朝来说,维护自身权力的企图自然是其最本质的目的。
关于清政府将预备立宪的年限定为9年,作者也认为并不是清政府为了拖延。他指出,对清政府来说,建立一个新的君主立宪政府,并不是有了一个国会就可以了,它涉及一系列的活动,诸如人口普查、财政改革、制订法律法规等,要是行政部门不能提出预算,那么国会对君主又有什么用呢?
要是没有法律、法规可供参照,国会又如何能够依法行事呢?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完全是要真诚地解决这些问题。将预备立宪的年限定为9年也有先例可循:日本的国会便是在1881年宣布预备,而在1890年召开的;在孙中山的共和方案中,他也提出革命后中国建立立宪政府需要9年时间准备。
考虑到清末预备立宪涉及的方案如此巨大以及中国国土的辽阔,9年时间与其说是太长,不如说是太短。作者认为,即使预备立宪的方案没有按计划执行,推迟了,也是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意见分歧和斗争,由于旧的习惯浸透了整个官场,绝不是清政府故意拖延。梅恩伯格所做的这一研究虽然只是进一步发挥了卡梅伦的观点,但他强调从清政府所认同的立宪去理解和评论清末的预备立宪,很有启发意义。
傅因彻的《中国的民主:1905-1914年地方、省和中央三层次的自治运动》(注:JohnH.Fincher,ChineseDemocracy:TheSelf-GovernmentMovementinLocal,ProvincialandNationalPolitics,1905-1914(Canberra: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Press,1981).新近出版的另一本研究清末自治运动的英文著作是,RogerR.Thompson,China'sLocalCouncilsintheAgeofConstitutionalReform:1898-1911(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5)。
1 2 3